休息时远离电脑屏幕

休息时远离电脑屏幕

一、休息时请远离计算机屏幕(论文文献综述)

孙荣廷[1](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研究表明《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黄宗之[2](2020)在《艰难抉择》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接到导师邢维擎教授的电话时,刘建勋才知道由北京飞抵洛杉矶的航班提前半小时落地了。他担心导师在机场久等,便慌忙走进车库,启动车子,驾着他那辆枣红色特斯拉轿车驶出了家门。从安琪拉山脚下来,绕过街两旁草木蓊郁、繁花盛开的小道,在初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在明媚朝阳的普照下,奔上了210高速公路。

王诗琪[3](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许颖[4](2020)在《视觉显示终端(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作业即视觉显示终端作业,是利用电脑、电子仪、显示屏等视觉显示终端进行数据、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工作的统称。VDT作业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方式,提高了办公效率,已成为主流的办公方式之一。随着VDT作业的普及,一些新的健康问题也逐渐出现,如:视觉疲劳、局部骨骼肌肉疲劳和心理疲劳。本文采用贝叶斯网络对影响VDT作业疲劳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文献统计、问卷调查和贝叶斯网络研究为核心,以贝叶斯网络建模分析VDT作业疲劳的原因为研究思路,展开了如下工作:首先,对国内外研究VDT疲劳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归纳出不同因素引发作业疲劳的原因和机理,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其次,对有关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影响因素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识别出VDT疲劳的影响因素共26个因素。将影响VDT疲劳的26个因素归纳为六类: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因素、工作环境因素、VDT作业台布局及显示器物理性质、工效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针对以上六方面的因素,设计了问卷对VDT作业者的疲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取了样本数据。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可靠性和结构效果均为良好水平。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视觉疲劳、骨骼肌肉疲劳和心理疲劳的综合得分。对样本数据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确定了本研究中真正对VDT作业疲劳有影响的20个因素。为满足贝叶斯网络对数据类型的要求,采用ChiMerge-x2算法对三个疲劳因子进行离散化。然后在贝叶斯建模软件Ge NIe 2.1中,通过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建立了VDT作业疲劳的贝叶斯网络。最后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验证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模型精度达85%。最后,在Ge NIe 2.1中对VDT作业疲劳的贝叶斯网络进行了预测、诊断和敏感性分析。在预测部分以工作量和每天工作时间为例,发现当两者分别处于不利状态时心理疲劳和视觉疲劳的变化最大,同时也发现当两个及其以上因素处于不利状态时,VDT作业整体疲劳发生的概率将会有大幅度地提升。通过对贝叶斯网络进行诊断,发现视觉疲劳是骨骼肌肉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根源,降低视觉疲劳,可以减轻VDT作业的整体疲劳。通过敏感性分析,获得了VDT作业疲劳的敏感性因素,并发现当敏感性因素向不利状态变化时,疲劳发生概率会增加,增加幅度最高超过100%。诊断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示,工作组织因素是影响VDT作业疲劳发生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诊断和敏感性分析,提出预防和改善VDT作业疲劳的建议。

徐青[5](2019)在《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就业结构产生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办公职员从事脑力劳动。在数字信息时代,使用电子设备处理事务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相对固定并且长时间的坐姿办公已成为影响办公室白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家具行业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与实践,各种健康办公家具也相继问世。但是纵观这些产品,其交互方式依旧以按钮和屏幕交互为主,缺乏创新性。科技的进步带来许多新的交互方式,语音识别、多通道输入等交互方式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设计思路。本文主要从交互设计的角度来探索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方法。将实体交互应用在健康办公家具设计之中,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人机体验,引导用户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预防和减轻在使用办公家具时造成的机体疲劳损伤,进而拥有健康的办公生活。本文首先对实体交互及交互式办公家具进行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文切入点。其次,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用定性用户访谈与定量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探索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挖掘用户需求,总结产品设计概念点。之后,借助层次分析法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产品目标功能。再后,根据用户需求及文献研究总结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并构建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并使用卡诺模型对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提高用户满意度。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对文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实体交互作为充分整合数字世界和物理环境的范例,具有充分发挥人类触觉优势的特点。应用实体交互,能从交互的角度为健康办公家具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让用户在享受科技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操作物理实体带来的真实体验及乐趣。

韩雪莹[6](2020)在《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互动式建筑的众多建筑类型当中,最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为博览建筑。原因是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将信息进行传递及接收的特殊建筑类型。故本文选择对互动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这对我们探讨未来博览建筑信息传播形式的可能性发展有着极其且深远的意义。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是建筑学、交互设计学和互动理论的交叉研究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剖析改变以往博览建筑信息被动传播模式的互动动因,把博览建筑设计的主体由物转向人,以人的体验为终点,以此扩展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策略,为深入探索今后博览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做基础。从设计方面看,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互动式设计遍布于设计方法的每一个阶段:从建筑方面上看,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互动式博览建筑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互动式博览建筑是可以将建筑内部信息双向交互传递的系统,能够感受到受众的需要,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根据空间的条件特性,主动做出相应的回应与改变。博览建筑也因互动理念的加入具有了感觉,成为了会思考、可调试的生命体,能够与展示空间、展示物品及建筑内的受众做互动。论文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其基本理论、实验中的互动数据获取、互动设计策略构建、体验评价进行研究,初步搭建了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研究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论文:首先,互动式博览建筑的互动特性基本理论研究,是在融合数字技术的建筑理论研究和互动式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度思考互动式博览建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后续的设计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这部分研究提出了互动式博览建筑的涵义、定位、特点;从互动动因、互动手段、互动技术、互动行为四个角度,确定了融合数字技术后互动式博览建筑的研究基础;并将博览建筑的互动类型进行分类,分别是游客之间的互动、展示互动和展示空间的互动。这三部分也正是本文后续的三章核心内容。博览建筑中的游客互动研究,是在深入分析了博览建筑中的游客常见类型及互动方式的基础上,确立了游客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游客的行为和感知。通过对J.Armand Bombardier博览建筑中的Idea Studio展厅实地调研,对游客的行为互动进行分析,收集并归纳总结三种类型游客的互动行为,由此确定游客行为塑造的互动关系。其次运用类比举例的方法,分析传统博览建筑与互动式博览建筑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联觉的体验对比,对游客的感知互动进行剖析。最后通过发掘游客必然行为、感官置换、单元模块变性、虚实共建的互动方法,确立基于游客互动的设计策略。博览建筑中的展示互动研究,是在现有互动设计理论及对展品分类、互动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实验勘测、数据总结的方法,以展品为中心点,研究展品与游客之间、展品与展品之间、展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分别对应的实验方法是基于Ergo Lab的互动设计分析、基于Fast-Surf算法的互动设计分析、基于Videogrammetry的互动设计评价分析。并将实验数据归纳整理,延伸出展示互动的两个设计策略:依据展示单元内的展陈内容进行空间环境设计、将展品本身作为划分空间的元素以此弱化空间界限。博览建筑中的空间互动研究,是在对互动空间的分类、互动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按照互动理论的特征性质建立的博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研究。这部分研究以空间设计的四条设计对策为前提,分别以体验互动、开放互动、混合互动、弹性互动为基础探讨加入互动理念后的博览建筑前后设计对比。总结设计对比后的经验归纳互动展示空间设计策略及空间的互动感营造,并结合具体实例来进行阐释与论证。总之,基于数字技术的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通过将数字技术和互动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融合,构建起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框架,并最终形成了博览建筑中三个互动分类的设计策略。这为互动式建筑设计领域增添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筑师利用互动理论进行建筑创新提供了智能化工具,也对互动式建筑的设计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王思怡[7](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戚建丽[8](2019)在《面向医务人员WRMSD风险评估的人机超声设备创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超声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愈加广泛。因超声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等优势,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因此给广大超声医务人员带来了高强度的职业劳动压力,增加了患职业病的风险。本课题旨在降低医务人员WRMSD(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RMSD)的患病率,对超声医务人员职业病风险进行评估,并展开人机超声设备系统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以及文献整理方法研究分析我国超声医务人员目前高强度高频率的工作情况,整理引发职业病的相关因素。为使超声设备系统可以满足人的舒适使用需求并且达到最优化,利用人机工程学原则和方法以医务人员为中心对超声设备系统进行人-机-环分析。基于人体测量数据、人体生理结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功能性、交互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对人机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人机超声设备各部件功能尺寸、超声医务人员的动作范围和超声环境要求,并确定设计问题与关键设计区域。通过访谈与问卷获取超声设备的原始需求,根据TRIZ需求进化定律与需求预测原理进行预测,确立理想化需求以及整合分类得到用户的高价值需求,应用TRIZ技术进化八大法则,实现将理想化新需求演化为产品技术进化方向,得到超声设备概念创新设计方向。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与TRIZ理论,提出人机工程学和TRIZ相关理论集成方与具体方法流程,利用人机工程学理论获得超声设备关键解决的问题、基本结构形态和超声设备功能尺寸结合于TRIZ理论得出的超声设备创新概念模型,确立了人机超声设备创新方案产生,通过超声设备系统的设计实例,论证了人机工程学理论与TRIZ理论集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超声设备设计量化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超声设备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确定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超声设备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经过模糊计算最后得到设计方案的评价结果,选出了最佳设计方案。

曾弘垚[9](2019)在《共享办公空间的功能特征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共享办公空间是与他人共享使用权的办公空间,它基于空间、信息和生活的共享,通过内部空间的特别设计帮助独立的个人或团队共享空间环境,但彼此独立地工作。自2013年开始,共享办公空间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2015年,在国内鼓励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共享办公空间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然而共享办公空间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与整体特征层面,对功能特征与设计策略的研究较少。本文立足于内部空间,对典型功能克难攻坚与整体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国内共享办公空间的时间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帮助共享办公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工作者。本文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传统办公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确立了共享办公空间作为新型办公空间的研究意义。接着本文基于对共享办公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特点的分析以及共享办公空间与传统办公空间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共享办公空间的功能空间变化特点与功能空间的组成。然后通过国内外大量案例的分析,对共享办公空间中的各类功能空间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规模与空间布置以及使用方式与空间特点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归纳出了一般性的特点。最后从功能、空间和环境三个层面出发,针对共享办公空间功能复杂多样、面对面交流频繁以及社区氛围浓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包括功能复合化、空间共享化以及环境社区化。

朱卫国[10](2019)在《What’s Next for Entertain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以英国科普作家汤姆·杰克逊(Tom Jackson)的作品What’s Next for Entertainment为翻译材料,该作品主要介绍了13种未来的娱乐科技。本翻译报告遵循科普翻译的原则,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探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针对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报告从词、句和语言风格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词的处理包括术语和词语的选择;句子方面主要包括被动句处理、句子的增补和省略,以及长短句的转换;在语言风格上,报告针对译文的受众,主要分析了语气词、儿化词的使用以及修辞在翻译中的应用。通过作品What’s Next for Entertainment的翻译实践,对实践的分析总结以及翻译报告的撰写,作者收获颇多。科普题材的作品在翻译处理时,不仅要遵循科普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要遵循翻译的普遍原则。

二、休息时请远离计算机屏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休息时请远离计算机屏幕(论文提纲范文)

(1)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艰难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
第二章科技泄密者
第三章择校
第四章名校招生有歧视
第五章追求梦想
第六章何去何从
第七章华人学生不读军校
第八章参观圣塔芭芭拉大学
第九章公民意识与国家忠诚
第十章解雇
第十一章困境
第十二章艰难抉择
第十三章逮捕
第十四章改弦易辙
第十五章祸根
第十六章密利森特的遗愿
第十七章起诉
第十八章正义之声
尾声

(3)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2.3.1 心理健康内涵
        2.3.2 现状及问题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2.5.3 研究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视觉显示终端(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疲劳相关理论
        2.1.1 疲劳的内涵及分类
        2.1.2 疲劳产生的机理
        2.1.3 疲劳的测量方法
    2.2 VDT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
        2.2.1 VDT视觉疲劳的影响因素
        2.2.2 VDT局部骨骼肌肉疲劳的影响因素
        2.2.3 VDT作业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第3章 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的确定
    3.1 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的识别
    3.2 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3 调查数据样本统计分析
    3.3 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4章 VDT作业疲劳的贝叶斯网络的建立
    4.1 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方法
    4.2 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学习
        4.2.1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基本原理
        4.2.2 VDT作业疲劳模型的结构学习
    4.3 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
        4.3.1 贝叶斯参数学习的基本原理
        4.3.2 VDT作业疲劳模型的参数学习
    4.4 贝叶斯模型有效性验证
第5章 VDT作业疲劳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5.1 VDT作业疲劳预测
        5.1.1 单因素疲劳预测
        5.1.2 多因素疲劳预测
    5.2 VDT疲劳诊断
        5.2.1 视觉疲劳诊断
        5.2.2 骨骼肌肉疲劳诊断
        5.2.3 心理疲劳诊断
    5.3 敏感性分析
        5.3.1 视觉疲劳敏感性分析
        5.3.2 骨骼肌肉疲劳敏感性分析
        5.3.3 心理疲劳敏感性分析
    5.4 VDT疲劳预防和改善的建议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VDT作业人员疲劳状况调查问卷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办公人群的健康状况
        1.1.2 新科技带来新兴交互方式
        1.1.3 对“屏幕统治生活”的反思设计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交互式办公家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实体交互研究现状
        1.2.3 健康设计理念发展概述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用户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论文组织框架
第2章 健康办公家具与实体交互概述
    2.1 健康办公家具综述
        2.1.1 健康理念引入办公家具
        2.1.2 人性化的办公家具设计
        2.1.3 人机工程学与办公家具
        2.1.4 设计心理学与办公家具
        2.1.5 办公家具设计国家标准
    2.2 实体交互综述
        2.2.1 实体交互的源起
        2.2.2 实体交互的定义
        2.2.3 实体交互的框架
        2.2.4 实体交互的理论模型
        2.2.5 实体交互的应用程序域
        2.2.6 实体交互的优势和局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办公人群健康状况调研分析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
        3.1.4 目标用户访谈
        3.1.5 问卷调查
    3.2 办公人群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总结
        3.2.1 环境因素
        3.2.2 人机因素
        3.2.3 工作因素
    3.3 办公人群面临职业病危害及改善措施
        3.3.1 视觉功能疾病
        3.3.2 神经系统疾病
        3.3.3 消化系统疾病
        3.3.4 肌肉骨骼疾病
    3.4 产品设计概念点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健康办公家具功能分析
    4.1 质量功能展开
    4.2 层次分析法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单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4.2.4 综合层次权向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4.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健康办公家具功能权重排序
        4.3.1 产品功能预选
        4.3.2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层次结构模型
        4.3.3 准则层权值计算
        4.3.4 措施层权值计算
        4.3.5 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及实体交互设计理论模型
    5.1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
        5.1.1 动态可调原则
        5.1.2 交互宜人原则
        5.1.3 友好智能原则
    5.2 基于卡诺模型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
        5.2.1 卡诺模型简述
        5.2.2 用户需求归类识别方法
        5.2.3 健康办公家具设计原则分析过程
    5.3 构建实体交互FCABM设计理论模型
        5.3.1 确定产品目标功能(Function)
        5.3.2 功能使用语境分析(Context)
        5.3.3 功能实现动作分析(Action)
        5.3.4 建立目标行为库(Behavior)
        5.3.5 动作功能映射(Mapping)
    5.4 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步骤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健康办公桌设计实践
    6.1 健康办公桌产品功能
    6.2 功能设计过程
        6.2.1 灯光功能
        6.2.2 久坐提醒功能
        6.2.3 规划工作任务功能
        6.2.4 桌面可调节功能
    6.3 健康办公桌实践结果
        6.3.1 产品设计模型
        6.3.2 功能介绍
        6.3.3 健康办公桌尺寸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1 访谈记录表
附件2 调查问卷设计
附录3 健康办公家具功能重要度评价表

(6)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博览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1.3.2 博览建筑中基于数字技术设计的研究及现状
        1.3.3 互动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限定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博览建筑的互动特性分析
    2.1 融合数字技术的互动式博览建筑
        2.1.1 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博览建筑型式
        2.1.2 数字技术对博览建筑的重要影响
        2.1.3 互动式博览建筑与传统博览建筑的异同
    2.2 建筑的互动性研究基础
        2.2.1 博览建筑的互动动因
        2.2.2 博览建筑的互动手段
        2.2.3 互动式博览建筑的技术基础
        2.2.4 互动式博览建筑的行为基础
    2.3 博览建筑的互动分类
        2.3.1 游客互动
        2.3.2 展示互动
        2.3.3 空间互动
        2.3.4 互动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博览建筑中的游客互动设计
    3.1 博览建筑中的游客分析
        3.1.1 游客分类
        3.1.2 游客互动方式
        3.1.3 游客互动的影响因素
    3.2 游客的行为互动分析
        3.2.1 博览建筑中游客的行为方式
        3.2.2 游客的行为追踪实验
        3.2.3 游客的行为收集与分析
        3.2.4 游客行为塑造的互动关系
    3.3 游客的感官互动分析
        3.3.1 视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2 听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3 触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4 嗅觉互动引起的设计变化
        3.3.5 多感官塑造的互动关系
    3.4 基于游客互动的设计策略
        3.4.1 面向游客行为互动的设计策略
        3.4.2 面向游客感官互动的设计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览建筑中的展示互动设计
    4.1 博览建筑中的展示分析
        4.1.1 展品分类
        4.1.2 展品互动方式
    4.2 基于Ergo Lab的互动设计分析
        4.2.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2.2 展示互动数据分析
        4.2.3 展示互动设计分析
    4.3 基于Fast-Surf的互动设计分析
        4.3.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3.2 展品之间的匹配
        4.3.3 信息互动
    4.4 基于Videogrammetry的互动设计评价分析
        4.4.1 实验方法与过程
        4.4.2 展示互动数据分析
    4.5 基于展示互动的设计策略
        4.5.1 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设计
        4.5.2 展品本身作为划分空间的元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博览建筑中的空间互动设计
    5.1 博览建筑中的互动空间分析
        5.1.1 空间分类
        5.1.2 空间互动方式
        5.1.3 互动空间的影响因素
    5.2 空间互动的设计对策
        5.2.1 体验互动设计
        5.2.2 开放互动设计
        5.2.3 混合互动设计
        5.2.4 弹性互动设计
    5.3 空间互动的设计策略
        5.3.1 游客与空间的互动——激发参与
        5.3.2 展品与空间的互动——促进交流
        5.3.3 空间与空间的互动——直接交互
    5.4 空间的互动感营造
        5.4.1 空间互动的尺度设计
        5.4.2 空间互动的体量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小结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3.1.1 认知与博物馆
        3.1.2 感知与博物馆
        3.1.3 体验与博物馆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3.2.1 视觉传播
        3.2.2 触觉传播
        3.2.3 听觉传播
        3.2.4 嗅味传播
    小结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4.1 博物馆具身化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4.2.1 物的感官互动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4.4.1 建筑空间
        4.4.2 环境空间
        4.4.3 文化空间
    小结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小结
6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面向医务人员WRMSD风险评估的人机超声设备创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WRMSD的相关定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超声医务人员职业病风险评估
    2.1 超声医务人员职业病调查
        2.1.1 用户访谈
        2.1.2 调查问卷
    2.2 超声医务人员职业病风险
        2.2.1 职业病类型与危害
        2.2.2 职业病风险评估
    2.3 超声医务人员职业病诱因分析
        2.3.1 人的因素
        2.3.2 超声设备系统因素
        2.3.3 工作环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超声设备人-机-环设计分析
    3.1 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与原则
        3.1.1 人机工程学定义
        3.1.2 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与方法
    3.2 医务人员与超声设备人机匹配研究
        3.2.1 人机界面分析
        3.2.2 人机功能性分析
        3.2.3 人机情感性分析
    3.3 超声系统的设计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RIZ需求进化理论与技术进化八大法则的超声设备创新预测
    4.1 TRIZ理论研究概述
        4.1.1 TRIZ理论概述
        4.1.2 TRIZ理论发展现状
    4.2 TRIZ需求进化理论与技术进化八大法则
        4.2.1 TRIZ需求进化理论
        4.2.2 TRIZ需求预测原理
        4.2.3 TRIZ技术系统进化模式
    4.3 超声设备创新预测
        4.3.1 超声设备用户需求原始描述
        4.3.2 TRIZ需求进化定律分析
        4.3.3 超声设备用户高价值需求预测
    4.4 超声设备创新设计方向确立
    4.5 超声设备系统创新概念产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与TRIZ理论集成的人机创新方法与应用
    5.1 人机超声设备创新设计模型与方法
        5.1.1 基于人机工程学与TRIZ理论的集成模型构建
        5.1.2 集成模型的具体实施步骤
    5.2 基于集成模型的超声设备创新设计案例
        5.2.1 人机超声设备创新模型的具体实施流程
        5.2.2 人机超声设备创新设计方案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超声设备设计方案模糊评价
        5.3.1 层次分析法
        5.3.2 超声设备方案模糊评价
    5.4 超声设备方案医务人员WRMSD预防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共享办公空间的功能特征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办公空间
        1.2.2 传统办公空间
        1.2.3 共享办公空间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分析法
        1.4.3 案例对比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传统办公空间的发展与分析
    2.1 国外传统办公空间的发展
        2.1.1 上世纪前半叶重视工作效率的办公空间
        2.1.2 上世纪后半叶关注交流活动的办公空间
    2.2 国内传统办公空间的发展
        2.2.1 改革开放前发展停滞办公空间
        2.2.2 改革开放后模仿与改良的办公空间
    2.3 国内外传统办公空间发展的对比分析
        2.3.1 横向对比分析
        2.3.2 纵向对比分析
        2.3.3 共享办公空间的研究意义
    小结
第3章 共享办公空间的特征分析
    3.1 使用人群的活动特点
        3.1.1 多样化的工作模式
        3.1.2 跨行业的面对面交流
        3.1.3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3.2 功能空间的变化特点
        3.2.1 多种工作空间共存
        3.2.2 交流空间的拓展
        3.2.3 生活服务空间的引入
    3.3 相关案例分析
        3.3.1 曼德拉混合办公空间
        3.3.2 HABITA共享办公空间
        3.3.3 东四共享际
    小结
第4章 典型功能空间的布局与设计
    4.1 工作空间的研究
        4.1.1 开放式工作空间
        4.1.2 单元式工作空间
        4.1.3 独立式工作空间
    4.2 正式交流空间的研究
        4.2.1 小型会议空间
        4.2.2 大型会议空间
        4.2.3 多功能厅
        4.2.4 讲堂空间
    4.3 非正式交流空间的研究
        4.3.1 集体休息空间
        4.3.2 独立休息空间
    4.4 生活服务空间的研究
        4.4.1 共享厨房
        4.4.2 健身与娱乐空间
        4.4.3 零售与餐饮空间
    小结
第5章 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5.1 功能复合化的设计策略
        5.1.1 功能切换
        5.1.2 界面变化
    5.2 空间共享化的设计策略
        5.2.1 垂直界面的消隐
        5.2.2 共享空间的引入
        5.2.3 多样化的空间组织
    5.3 环境社区化的设计策略
        5.3.1 制造偶遇的交通空间
        5.3.2 留下印象的标志物
        5.3.3 形成主题的装饰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共享办公空间案例信息表

(10)What’s Next for Entertain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Popular Sciences Text
        2.1.2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Popular Scienc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Execution
    2.3 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1.2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2 Case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3.2.1 Lexical Translation
        3.2.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3.2.1.2 Choice of Words
        3.2.2 Sentence Translation
        3.2.2.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3.2.2.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2.2.3 Shifting Between 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3.2.3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yle
        3.2.3.1 Use of Modal Particles
        3.2.3.2 Use of R-Colored Words
        3.2.3.3 Use of Rhetoric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Summary of the Case Analysis
    4.2 Reflec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四、休息时请远离计算机屏幕(论文参考文献)

  • [1]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2]艰难抉择[J]. 黄宗之.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6)
  • [3]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视觉显示终端(VDT)作业疲劳影响因素研究[D]. 许颖.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基于实体交互的健康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徐青.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6]互动式博览建筑设计研究[D]. 韩雪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8]面向医务人员WRMSD风险评估的人机超声设备创新方法研究[D]. 戚建丽. 燕山大学, 2019(01)
  • [9]共享办公空间的功能特征与设计策略研究[D]. 曾弘垚. 湖南大学, 2019(07)
  • [10]What’s Next for Entertainment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卫国. 宁波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休息时远离电脑屏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