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动态范围超低电流测量系统设计

宽动态范围超低电流测量系统设计

一、宽动态超小电流的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硕[1](2021)在《集成电路ESD干扰分析与射频电压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的制造工艺不断提升,电子设备朝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涌现出大量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为了降低产品的电磁干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终端产品需要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使得制造商和用户对IC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IC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IC的抗静电干扰能力直接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伴随着IC特征尺寸不断减小,IC内部同时开关噪声、片内互扰、寄生发射效应严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电磁干扰。其中,IC内部的射频电压是电磁干扰的重要表征,本文通过检测并分析芯片的射频电压,从而实现对IC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对静电放电基本理论与电磁干扰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常见的静电放电模型、典型ESD脉冲建模、测试方法、静电放电耦合机理四个方面对静电放电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从IC内部电磁干扰产生原因和典型信号的波形特征两个方面对电磁干扰源进行分析研究;2.对集成电路静电放电瞬态干扰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与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典型的运算放大器UA741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对运算放大器芯片的失效机理进行推导分析。在芯片级静电测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UA741的(Power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PESD)测试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3.对集成电路射频电压测量系统进行研制。分析IC射频电压的检测原理,进行测试系统设计。设计并建立阻抗匹配网络模型,利用CST印制电路板工作室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物理模型进行仿真优化,提出了降低插入损耗的新思路,并通过仿真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4.对相关测试系统进行开发与实现。搭建测试电路,进行静电放电实验,验证PESD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插入损耗测量实验,验证了使用电磁仿真软件对PCB板进行优化的有效性;进行射频电压检测实验,验证自主设计和制作的射频电压检测系统的科学和实用性。

刘玲玉[2](2020)在《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市场的需求,这既是行业面临的困难,也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在工业控制方面,温度检测是一项尤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尤其在高、新、尖行业,这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在高精度温度测量场景下,用铂电阻制成的温度计比较常见。论文的目的,就是可以利用常规温度传感器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配合计算机以及微电子技术,研制一款成本造价低廉而产品性能较高的温度测量系统。针对指标要求,实现计量、气象和科研等领域对温度精密测量与校准的工作需求。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其次,在铂电阻用于中温范围测量时,重点解决铂电阻的电阻-温度的特性关系为非线性的问题和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问题。设计了1m A高精度恒流源,以减少噪声;通过多路温度传感器的四线制接线方法进行测量,实现信号的采集工作;将采集到的小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处理,放大26倍后通过24位模/数转换器,将电压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电压数据我们对电压采样值进行滤波处理;为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减少漂移的影响,用低温漂(?)并且高精度(0.1%)的标准电阻进行定时的自校准措施;为减小较宽温度测量范围内的非线性问题,求解温度二次方程计算温度值。选取控制核心芯片STC8F2K64S4负责整体设计的运算。仪器采用锂电池将主控部分与信号采集部分分开供电。配有简捷的键盘,方便仪器的操作;配有OLED液晶显示器,便于用户可视化。设计的实时时钟,可以灵活调整上传的速率及时间间隔。最后,对设计的整个系统样机进行了调试。经过试验,得出结论:样机可以实现2路温度的测量,在温度测量范围为:-20℃~200℃时,样机的测量精度达到:±0.02℃,显示分辨率达到:0.001℃,显示稳定度达到:末位数字变化不超过2个数码,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包佳鑫[3](2020)在《反应堆周期测量的研究》文中指出反应堆周期是控制反应堆状态的重要参数,它是中子密度按指数规律变化e倍所需要的时间,与反应性(在靠近临界状态)呈反比例相关,当由于提棒过快导致反应堆周期值过低时(反应过快),可能会引发反应堆安全事件。因此测量反应堆周期在防止反应堆过快反应,判断反应堆临界状态,控制反应性等事件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反应堆周期测量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电路的搭建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确立实际测量电路的模型,通过实际搭建电路与测试验证测量反应堆周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反应堆周期是与时间相关的动态值,且需要测量的电流范围极大。因此,不仅需要设计完整的测量逻辑链(输出表示反应堆功率的电流值与反应堆周期值),且需要足够优良的硬件设计以提高在极低电流测量时的准确度,还需要设计相应的验证电路以验证测量电路的功能与精确度。反应堆周期与电离室输出电流的对数的变化率成反比,为了获得反应堆周期值,输入电流需经过对数变换、微分、倒数三种变换。而由于其输入范围极大(10p A~1m A),包含极低电流且需要对数变换,本文采用ADL5304对数放大器作为测量系统的前端放大芯片,再通过由CA3140运放与CBB电容组成的有源微分变换,指针表倒数显示,以实现反应堆周期的测量与显示。为了验证测量电路功能及指标是否满足理论分析,本文先通过线性变化的电流源与恒定斜率的电压源分别验证了对数变换与微分电路的功能。其次通过指数变化的电流源(输入指数变化时输出反应堆周期值能保持稳定输出)验证整个电路测量反应堆周期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反应堆周期测量电路在100p A处的电流测量相对误差为0.84%,微分电路相对误差为0.14%,周期测量相对误差为5%,基本符合反应堆周期测量需求,达到本文目标。

欧正宇[4](2020)在《基于磁电层合材料的电流传感器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需要对电网状态评估、故障定位和调度等方面进行大量优化。在新形势下,基于现有电流测量手段的局限性,亟需一种新型的非侵入式自供电无线电流传感技术,用以获取电网的电流信息及对其状态在线监测,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无源、结构简单、室温下拥有较高磁电系数的磁电层合材料是制备新型电流传感器的理想敏感元件。虽然之前的研究已通过对材料性能、结构方式和外部约束方式等优化,使磁电传感器的性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目前磁电式电流传感器仍然存在灵敏度不高、依赖偏置磁场、谐振频率和偏置磁场不可调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偏置小电流传感器和一种偏置可调小电流传感器,并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其性能。最后,基于不同磁芯的仿真结果,研制了一种磁电式大电流传感器,并搭建了无线电流测量系统,将其进行实际应用。本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SrFe12O19/FeCuNbSiB/PZT的自偏置磁电小电流传感器,具有大矫顽磁场的SrFe12O19带向FeCuNbSiB磁致伸缩材料提供偏置磁场,用以增强其磁矩重定向能力,提高了传感器灵敏度。根据实验数据,提出的传感器在50 Hz电流下的灵敏度为198.91 m V/A,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其分辨率小至0.01 A。2.基于FeCuNbSiB/PZT磁电材料,提出了一种具有偏置可调磁汇聚器的小电流传感器。磁汇聚器提供的直流偏置磁场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用以向磁电材料提供最优偏置,并且该新型磁汇聚器降低了整个磁路的磁阻,提升了灵敏度。另外,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可以调节,以实现测量不同电流频率均具有较大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传感器在50 Hz电流下的灵敏度约为246.71 m V/A,线性度约为±0.98%(R2=0.9982)。3.根据COMSOL?中的仿真结果,并基于Terfenol-D/PZT/Terfenol-D磁电材料制备了磁电大电流传感器,相比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其测量范围更宽(50–1000 A),测量角差更小。并将其应用于搭建的具有自供电功能的无线电流测量系统。根据测试,在被测电流100-600 A范围时,系统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采样率小至1秒。

赖增强[5](2020)在《高压直流光学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直流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也有了了更高的标准。而直流电流互感器作为直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直流输电控制保护与监视系统的关键设备。因此设计一套高准确度的直流互感器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流光学电流互感器(OCT)因具频带宽、绝缘好、测量准及数字化接口等优点,可完全符合直流系统的对互感器的需求指标。但直流OCT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在光路零漂、电路低频噪声、光路温漂等关键问题。故本课题就是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提高直流OCT的测量准确度。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首先,分析了直流OCT的传变原理,推导出同时具有磁致旋光效应和线性双折射的最终输出光强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出传统双光路的OCT模型存在一不可忽略的干扰直流分量会叠加在待测的直流信号上,降低了测量精度。以此,本文提出了双向光路传输的新型光路模型,使得OCT中原本的干扰直流分量得以抵消,从数学模型和物理结构上解决了光路零漂问题。其次,建立了直流OCT的信号处理新架构,包括光电信号转换、AD采样,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数字滤波器、差除和模块构成的信号处理主干环节和以FFT算法、判据算法、平衡控制器构成的信号处理闭环控制环节。主干环节采用了坐标旋转机数字化调制技术,通过对比仿真,提出了一种最优等纹波FIR数字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解决了电路低频噪声的问题;闭环控制环节设计了基于增量式数字PID的平衡控制器,理论上保证了双光路的实时平衡。再次,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直流OCT测量系统准确度的影响,推导了关于温度变化的磁光玻璃线性双折射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自校准式直流OCT测量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很好解决直流OCT光路温漂问题。最后,提出了直流OCT软硬件设计总体方案。在硬件方面,设计了诸如微控芯片模块、AD变换模块、前端信号调理模块、电源以及通信接口等的电路原理图;在软件方面,介绍了软件开发流程,利用Quartus II和Keil分别对FPGA和STM32进行编程开发和算法验证。为直流OCT提供了可行的软硬件方案。

宁丽珍[6](2020)在《基于磁光晶体的微电流检测及矢量磁场传感》文中研究说明电磁检测在智能电网建设与国防军事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输电技术和电网等级提高,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和磁场检测技术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电流与磁场检测的需求。光学电流/磁场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抗电磁干扰能力、体积小和测量动态范围大等优点,适应了传感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需要,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磁光晶体材料具有Verdet系数大、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本文对基于磁光晶体的光学电流/磁场传感器展开一系列研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力设备的漏电流等微弱电流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微弱电流信号测量时存在信噪比差等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磁光晶体电流传感影响因素,研究光源、光电探测器、消偏器等器件对电流测量的影响,改进磁光晶体电流传感器系统结构。测量工频信号时,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多级放大与滤波处理,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对信号进行FFT变换,从而可以实现抑制噪声的目的。低频噪声是影响直流信号测量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直流信号测量精度,首先对光源进行调制,将光源由直流信号调制成交流信号,再结合锁相放大原理,利用数字锁相放大器对微弱直流信号检测,提高了测量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的最小工频电流信号小于1mArms,直流信号测量分辨率高于1mA。本文在基于磁光晶体矢量磁场传感原理的基础上,对磁光晶体传感探头进行灵敏度标定,设计了磁光晶体二维磁场传感探头装置,搭建二维磁场传感器测量系统。将磁光晶体二维磁场传感器应用于磁场测量,该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小于1uT的磁场信号检测。初步实现对二维磁场的测量,证明了磁光晶体磁场传感器可测量弱磁场信号,为三维磁场测量奠定了基础。

杨成[7](2020)在《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精密的电子电力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环境、生产环境对供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这些高精度仪器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设计了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提升国产化的竞争力,做出新的突破。通过对国内外直流电压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产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为实现电源系统功能需求,首先对其整体实现结构及路线进行方案确定,硬件上采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回读测量模块的模块化结构,软件上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可分离式结构,最后通过接口及相应的接口协议将各模块连接成一整个系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的可程控的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主控模块采用ARM+FPGA+MCU控制方式:ARM主要用于命令的收发,信号获取和处理,数据校准与滤波;FPGA控制DAC程控输出、控制ADC采集以及实现可靠的数字逻辑转换与时钟输出;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扩展接口,协助ARM和FPGA完成部分控制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2)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稳压+线性稳压的二级稳压结构,开关稳压作为前级结构主要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直流电源的初步稳压,线性稳压模块作为后级结构主要对前级输出电压进一步滤除纹波、功率放大以及回馈稳压,以实现可程控输出高精度稳压直流信号。(3)测量模块使用差分模拟通道的调理电路设计方案和高精度A/D转换器电路设计,采用集成多通道的Σ-Δ类芯片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满足输出回采显示以及外部信号的高精度可靠测量。(4)软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是满足驱动其他模块,满足上位机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电源模块和回读测量模块的软件控制、数据滤波、误差校准等行为。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程控以及测量系统的数据实时显示。(5)为验证设计结果的稳定性及精度,最终根据功能模块的仿真测试及搭建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项仿真结果及测试指标均满足其性能要求。

刘佳[8](2020)在《微型低功耗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航天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和智能化发展需求迫在眉睫,传统基于热敏电阻和应变片的环境监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容量、轻重量和低功耗的星载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尺寸小、成本低等特点,在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航天应用中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的微型化及低功耗等诸多技术难点,开展基于调制光栅Y分支(MG-Y)可调谐半导体光源的微型低功耗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传感原理及传感系统组成,为波长型解调方法提供理论基础。为了解决星载环境微型、低功耗、大容量的光纤光栅应用受限问题,分析了常用光纤布拉格光栅解调及复用技术的各种方案,确定了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基于可调谐半导体光源的解调方法。2.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及控制方法,采用单片可集成、调谐速度快,解调容量大的电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为解调系统光源。在对MG-Y可调谐控制原理论述基础上,通过对构造的两种星载光纤传感解调技术分析,提出了1*N耦合器的空/波分复用可调谐光源法解调方法;通过对可调谐光源与不同谱形FBG的作用机理研究,确定了解调仪的基本参数和波长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采用波长计的光谱测量的表征方法,构建了“波长-电流”精确对应关系研究方案,解决了多调谐节MG-Y光源的查找表的难点。3.针对多调谐节激光器光源的电流控制问题,开展了MG-Y激光器光源解调仪的微型、低功耗和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四通道FBG解调方法。利用ARM芯片控制单片集成恒流源控制系统和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实现扫描光源的高分辨率高稳定输出;进一步分析光电采集模块响应范围,设计了宽动态范围的基于对数放大器的光电采集系统;并对系统电源、串口通信电路进行设计,研制出适用于星载环境的FBG解调仪。4.提出了基于MG-Y光源的解调软件系统方案,对ARM嵌入系统下的底层驱动软件功能进行研究,实现了“波长-电流”查找表的快速筛选和FBG反射信号的快速采集;针对传统解调算法耗费资源多、波长跳动和光源不稳定引起波长精度低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硬件系统的动态阈值-双质心算法、上位机DGA算法和基于F-P标准具的校正方法,提高了波长解调精度和稳定性,改善了测量精度,实现了低功耗、宽动态范围下的高精度解调。5.建立了FBG解调实验平台,完成了光栅解调仪性能实验验证,分别对超短FBG、保偏FBG、芯包复合FBG、FBG光栅阵列的光谱特性进行测试。针对航天领域应用需求,采用800nm飞秒脉冲激光分别制备了上述不同反射谱形的光纤光栅,并对其温度和纵向拉伸传感特性进行测试,所研制的解调仪实现了对波长漂移的精确解调。本论文开展了可调谐扫描光源法的FBG波长解调技术研究,研制了基于MG-Y可调谐半导体光源的微型低功耗光纤光栅解调仪。通过对不同反射谱形飞秒刻写光纤光栅传感特性进行测试,满足了微型低功耗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要求。为解决航天结构健康检测的安全、高效、智能感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周正伟[9](2020)在《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公司继“坚强智能电网”之后提出的又一国家级电力建设重点方向,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在感知层,提出一种基于电容耦合原理的新型电压传感技术,结合电压取样调理电路实现电压非接触采集;基于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和取样电路实现电流非接触采集;应用均方根采样算法提升电能信息采集精度;应用基于改进FFT的谐波检测算法,通过对信号加窗降低频谱泄露,实现谐波检测。在网络层,搭建无线通信模块Air202,基于luat架构及MQTT协议完成API二次开发,通过AT指令连接云服务器,实现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的实时无线通信。在平台层和应用层,基于阿里云搭建电能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建物模型和产品Topic类完成产品功能定义及设备功能映射,基于C语言SDK完成设备端开发,实现电能信息MQTT报文解析、电能信息实时显示、设备实时监测、电能信息存储、谐波检测业务等多任务同步运行。总之,本文成功研究并实现了一款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覆盖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陈彤[10](2019)在《基于TGG晶体的光学直流测量系统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逐渐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逐步取代传统输电系统,直流电流互感器为系统中的线路控制、计量、保护等环节提供输入信号,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光学直流电流互感器具有测量频带宽、动态测量范围大、可直接与数字设备接口通信等优点,能很好地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因此研究一种高精度的光学直流电流互感器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光学电流互感器直接用于直流测量时仍存在输出信号信噪比低和信噪频带重叠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光学直流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改进传感单元材料和信号处理算法两方面入手,主要进行如下工作:首先,本文建立传感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各个环节的输入输出量进行分析,得出传感系统的噪声主要来自光电转换环节的结论,分析噪声特性作为后续提出信号处理算法的理论基础。提出采用TGG晶体作为传感材料,利用其费尔德常数较高的特点来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和测量灵敏度。搭建法拉第光学实验平台,对比TGG晶体与ZF-7磁光玻璃的传感性能。研究TGG晶体的费尔德常数理论,并通过温度实验对其温度特性进行探究,最终根据温度特性提出一种温度补偿方案。其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自相关算法和锁定放大器的二重相关检测算法。通过仿真对比不同信号处理算法的测量误差并探究信噪比对测量误差的影响。针对电力暂态信号,本文提出一种加窗二重相关检测算法,对仿真得到的短路电流进行信号处理以验证暂态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窗函数的长度对信号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窗的长度。最后,建立光学直流测量系统模型并搭建出一套完整的实验平台,包括硬件系统以及基于Labview的软件系统。通过稳态实验对比不同传感材料和信号处理算法的测量误差以验证本测量系统的优越性。稳态实验表明,本测量系统的线性度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测量误差,将测量误差控制在0.3%左右。通过暂态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用于暂态信号测量时的可行性,暂态实验中幅值误差为0.5%,能够反映待测电流的波形及幅值,满足暂态测量要求。

二、宽动态超小电流的测量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动态超小电流的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集成电路ESD干扰分析与射频电压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静电放电脉冲建模及测试技术
        1.2.2 芯片级建模仿真
        1.2.3 集成电路电磁干扰检测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静电放电基本理论与电磁干扰特性分析
    2.1 静电放电瞬态脉冲建模及测试方法研究
        2.1.1 静电放电模型
        2.1.2 静电放电瞬态干扰脉冲建模
        2.1.3 静电放电测试方法
    2.2 静电放电能量传导耦合机理分析
        2.2.1 电阻性耦合机理
        2.2.2 电感性耦合机理
        2.2.3 电容性耦合机理
    2.3 电磁干扰源的谐波特性分析
        2.3.1 电磁干扰产生原因
        2.3.2 典型干扰信号的波形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成电路静电放电瞬态干扰效应研究
    3.1 运算放大器建模
        3.1.1 输入级电路结构
        3.1.2 偏置级电路结构
        3.1.3 输出级电路结构
        3.1.4 运算放大器SPICE仿真模型
    3.2 运算放大器失效机理分析
        3.2.1 P型输入差动对电压偏移分析
        3.2.2 N型输入差动对电压偏移分析
    3.3 芯片级静电放电测试方案设计
        3.3.1 PESD测试技术基本理论
        3.3.2 PESD测试硬件设计与实现
    3.4 集成电路静电放电干扰仿真分析
        3.4.1 VDD-VSS测试仿真分析
        3.4.2 I/O 测试仿真分析
        3.4.3 PESD测试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成电路射频电压测量系统研制
    4.1 射频电压检测原理
    4.2 射频电压检测系统设计
        4.2.1 电压探头
        4.2.2 阻抗匹配网络
        4.2.3 频谱分析模块
    4.3 阻抗匹配网络建模与仿真优化
        4.3.1 PCB板建模
        4.3.2 各设计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4.3.3 优化结果分析
    4.4 测量系统的校准与结果判定
        4.4.1 校准原理
        4.4.2 测试结果判定
    4.5 集成电路射频电压测量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5.1 硬件电路搭建
    5.2 静电放电干扰实验
    5.3 射频电压测量实验
        5.3.1 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插入损耗测量
        5.3.2 射频电压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高精度温度测量国内外发展趋势
        1.2.1 高精度温度测量技术国外发展趋势
        1.2.2 高精度温度测量国内技术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设计方案
    2.1 设计要求
    2.2 温度传感器
        2.2.1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2.2.2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2.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3.1 铂电阻的介绍
        2.3.2 铂电阻接线方式介绍
    2.4 高精度温度测量方法概述
    2.5 总体设计框图
    2.6 小结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单片机STC8F2K64S4 设计
    3.2 A/D转换器
        3.2.1 AD7192转换器概述和特性
        3.2.2 AD7192转换器内部寄存器说明
        3.2.3 AD7192转换器工作说明
        3.2.4 AD7192转换器电路设计
    3.3 模拟部分电路设计
        3.3.1 电压参考基准电路选择和设计
        3.3.2 恒流源电路设计
        3.3.3 差动放大电路设计
        3.3.4 主放大电路设计
    3.4 数字部分电路设计
        3.4.1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3.4.2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3.4.3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3.4.4 RS232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3.4.5 WIFI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3.5 电源电路设计
    3.6 PCB板设计
    3.7 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部分
    4.1 软件开发环境
    4.2 主循环程序设计
        4.2.1 初始化程序
        4.2.2 功能选择程序
    4.3 温度测量计算程序
        4.3.1 计算温度
        4.3.2 采集电压
        4.3.3 温度电压采样值滤波程序
    4.4 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调试
    5.1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调试过程
        5.1.1 硬件调试
        5.1.2 软件调试
    5.2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样机展示
    5.3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串行通信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反应堆周期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反应堆周期测量技术背景
        1.2.1 源量程探测器
        1.2.2 中间量程探测器
        1.2.3 功率量程探测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反应堆周期测量电路概述
    1.5 反应堆周期意义与理论模型搭建
        1.5.1 反应堆周期理论含义
        1.5.2 反应堆周期测量理论模型搭建
    1.6 章节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反应堆周期测量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2.1 反应堆周期测量电路技术性能
    2.2 反应堆周期测量电路总体框架设计
        2.2.1 对数放大部分框架
        2.2.2 微分电路设计
        2.2.3 判断电路设计
    2.3 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硬件电路与PCB设计
    3.1 对数放大器
        3.1.1 对数放大器背景
        3.1.2 基本对数放大电路原理分析
        3.1.3 敏感电路防护设计
        3.1.4 对数放大电路PCB设计
    3.2 微分电路
        3.2.1 微分电路
        3.2.2 积分(校阈)电路
    3.3 判断报警电路
        3.3.1 短周期报警/事故电路
        3.3.2 失电报警电路
    3.4 信号流程
        3.4.1 对数放大器部分
        3.4.2 偏置放大部分
        3.4.3 微分放大部分
        3.4.4 二级放大部分
        3.4.5 阈值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结果与讨论
    4.1 测试用的工具
        4.1.1 电流源
        4.1.2 恒定斜率上升电压源
        4.1.3 指数电流源
        4.1.4 NIM机箱(电源)
        4.1.5 数字万用表与其上位机软件
    4.2 对数放大电路测试
        4.2.1 无屏蔽测试结果
        4.2.2 有屏蔽的测试结果
    4.3 微分电路测试结果
    4.4 整个电路性能测试
    4.5 整个电路自我检验的过程
    4.6 测试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基于磁电层合材料的电流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非接触电流测量技术
        1.2.2 磁电器件研究现状
        1.2.3 磁电电流传感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磁电效应基础及磁电敏感元件的制备分析
    2.1 磁电效应基础理论
        2.1.1 磁电材料
        2.1.2 磁电效应的分析方法
        2.1.3 影响磁电层合材料性能的参数
    2.2 Terfenol-D/PZT/Terfenol-D磁电敏感元件制备
    2.3 磁电敏感元件测试系统
    2.4 磁电层合材料的磁电性能测试
        2.4.1 偏置磁场对输出的影响
        2.4.2 交变磁场频率对输出的影响
        2.4.3 偏置磁场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2.4.4 零偏置下的探测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结合面磁芯的仿真研究
    3.1 COMSOL?简介
    3.2 电磁场基础理论
        3.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3.2.2 电磁理论中的势
        3.2.3 边界及连续性条件
    3.3 建模分析步骤
        3.3.1 几何模型
        3.3.2 材料及边界条件设置
        3.3.3 网格划分
        3.3.4 求解及后处理
    3.4 结果分析
        3.4.1 气隙距离的影响
        3.4.2 导线位置偏移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层合磁电材料的小电流传感器
    4.1 自偏置小电流传感器
        4.1.1 传感器结构
        4.1.2 工作原理
        4.1.3 实验设置
        4.1.4 实验结果分析
    4.2 偏置可调的小电流传感器
        4.2.1 传感器结构
        4.2.2 磁汇聚结构理论分析
        4.2.3 实验设置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电式大电流传感器及应用
    5.1 磁电式大电流传感器
        5.1.1 传感器结构及原理
        5.1.2 传感器性能测试
    5.2 无线电流测量系统
        5.2.1 有效值保持模块
        5.2.2 CT在线取能模块
        5.2.3 4GRTU模块
        5.2.4 系统实物及监测界面
    5.3 无线电流测量系统测试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高压直流光学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直流电流互感器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2.1 直流互感器测量方法概述
        1.2.2 分流器法
        1.2.3 铁芯式直流电流互感器法
        1.2.4 霍尔型直流电流互感器法
        1.2.5 零磁通直流电流互感器法
        1.2.6 罗式直流电流互感器法
        1.2.7 直流OCT法
    1.3 光学电流互感器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直流OCT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直流OCT双向光路传输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直流OCT概述
    2.3 基于FARADAY磁光效应的直流OCT传变模型
        2.3.1 直流OCT中的Faraday磁光效应原理
        2.3.2 Faraday偏转角的检测模型
        2.3.3 考虑线性双折射的直流OCT传变模型
    2.4 直流OCT的双向传输光路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流OCT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直流OCT的噪声分析
        3.2.1 直流OCT外噪声
        3.2.2 直流OCT内噪声
    3.3 直流OCT信号处理新架构模型
        3.3.1 信号处理新架构模型概述
        3.3.2 信号处理主干环节的数学模型
        3.3.3 信号处理闭环控制环节的数学模型
    3.4 基于坐标旋转机的数字化调制技术
    3.5 数字滤波器设计
        3.5.1 数字滤波器概述
        3.5.2 FIR滤波器基本数学模型
        3.5.3 FIR滤波器设计指标
        3.5.4 FIR滤波器设计结构
        3.5.5 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3.5.6 最优FIR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3.6 平衡控制器设计
        3.6.1 平衡控制器功能概述
        3.6.2 PID控制理论
        3.6.3 离散数字PID控制
        3.6.4 基于增量式数字PID的平衡控制器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流OCT的温度补偿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测量系统补偿算法研究
    4.3 温度变化对线性双折射的影响机理
    4.4 基于自校准技术的直流OCT设计
        4.4.1 直流OCT自校准技术可行性分析
        4.4.2 直流OCT自校准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直流OCT的软硬件方案设计
    5.1 引言
    5.2 直流OCT总体设计方案
    5.3 直流OCT硬件方案设计
        5.3.1 直流OCT微控芯片架构概述
        5.3.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5.3.3 AD变换电路设计
        5.3.4 电源电路设计
        5.3.5 FPGA硬件配置方案
        5.3.6 UART通信接口电路
    5.4 直流OCT软件方案设计
        5.4.1 FPGA开发软件及开发流程
        5.4.2 STM32开发软件及开发流程
        5.4.3 CORDIC模块实现
        5.4.4 FFT模块实现
        5.4.5 最优FIR模块实现
        5.4.6 UART模块实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基于磁光晶体的微电流检测及矢量磁场传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光学电流/磁场传感技术概述
    1.3 基于磁光晶体的光学传感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磁光晶体的光学电流/磁场测量原理
    2.1 法拉第磁光效应
    2.2 磁光晶体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2.3 基于磁光晶体的矢量磁场传感原理
    2.4 磁光晶体电流传感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磁光晶体的微弱电流测量
    3.1 磁光晶体电流传感系统
        3.1.1 电流传感器系统构成
        3.1.2 光路器件
        3.1.3 信号处理
    3.2 工频弱信号测量
    3.3 直流弱信号测量
        3.3.1 光源调制
        3.3.2 数字锁相放大器工作原理
        3.3.3 直流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光晶体的磁场初步测量
    4.1 磁光晶体传感探头标定
    4.2磁光晶体矢量磁场传感测量实验
        4.2.1 磁场传感器测量系统
        4.2.2 磁场传感器特性测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介绍
    2.2 需求分析
        2.2.1 功能需求
        2.2.2 性能需求
    2.3 系统整体结构方案选择
    2.4 系统方案重难点分析
    2.5 硬件总体方案
    2.6 软件总体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3.1.1 EMI滤波电路
        3.1.2 整流滤波电路
        3.1.3 功率变换电路
        3.1.4 PWM调制
    3.2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
        3.2.1 功率放大
        3.2.2 档位切换电路
        3.2.3 反馈回路
        3.2.4 DAC电路设计
    3.3 电路保护及散热
    3.4 数据回采及测量电路
        3.4.1 调理电路
        3.4.2 ADC电路设计
    3.5 多核主控系统电路设计
        3.5.1 ARM控制电路
        3.5.2 FPGA控制电路
        3.5.3 单片机控制电路
        3.5.4 多核控制
    3.6 显控平台
    3.7 外部扩展及接口电路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逻辑与软件设计
    4.1 整体软件结构方案
    4.2 主控程序分析
    4.3 稳压源模块软件
        4.3.1 数模转换逻辑分析
        4.3.2 SPI传输
    4.4 回读测量模块逻辑分析
        4.4.1 模数转换逻辑分析
    4.5 串口通讯程序
    4.6 数字校准分析
    4.7 上位机通讯程序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系统测试
    5.1 电源模块测试仿真
        5.1.1 EMI滤波电路仿真
        5.1.2 整流滤波电路仿真
        5.1.3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5.2 测量模块测试仿真
        5.2.1 调理通道测试
    5.3 系统数据性能测试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5.3.2 电源输出稳定度测试
        5.3.3 电源输出精确度测试
        5.3.4 测量稳定度测试
        5.3.5 测量精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微型低功耗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纤光栅传感在航天监测领域的发展
        1.2.2 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在航天领域的应用需求
    1.3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1.3.1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
        1.3.2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
        1.3.3 光纤布拉格传感系统组成
    1.4 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
        1.4.1 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
        1.4.2 FBG复用技术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MG-Y可调谐光源技术研究
    2.1 可调谐半导体光源
    2.2 MG-Y型 DBR激光器
        2.2.1 激光器工作原理
        2.2.2 激光器调谐控制设计
    2.3 基于TLS的 FBG波长解调原理
        2.3.1 基于MG-Y光源的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2.3.2 波长解调原理
        2.3.3 “波长-电流”精确对应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RM的扫描式解调技术研究
    3.1 基于ARM的 FBG微型解调系统
    3.2 解调系统恒流源控制方法
        3.2.1 TLS的电流驱动原理
        3.2.2 单片集成恒流源控制方法实现
    3.3 解调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3.3.1 TLS的温度控制方法
        3.3.2 温度控制系统实现
    3.4 解调系统光电检测技术研究
        3.4.1 FBG光电检测原理
        3.4.2 基于对数放大器的检测电路功能实现
    3.5 供电系统及串口通信
        3.5.1 电源电路实现
        3.5.2 串口通信电路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G-Y微型解调仪的光纤光栅解调算法
    4.1 基于MG-Y光源的光纤光栅解调仪软件架构
    4.2 基于ARM的底层软件实现
        4.2.1 底层驱动软件流程
        4.2.2 查找表筛选实现
    4.3 基于MG-Y解调仪FBG解调算法
        4.3.1 波长寻峰算法研究
        4.3.2 基于MG-Y解调仪FBG解调仿真及算法对比分析
        4.3.3 基于LABVIEW的 FBG解调系统实现
    4.4 解调仪的性能测试及标定实验
        4.4.1 PD动态范围测试及分析
        4.4.2 解调仪波长标定实验
        4.4.3 解调仪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实验研究
    5.1 基于MG-Y光源解调仪的USFBG的拉伸实验及分析
        5.1.1 飞秒激光逐点法制备USFBG
        5.1.2 USFBG应变传感特性分析
    5.2 基于MG-Y光源解调仪的芯包复合FBG的温度实验及分析
        5.2.1 飞秒激光逐线法制备芯包复合FBG
        5.2.2 芯包复合FBG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5.3 基于MG-Y光源解调仪的保偏FBG的温度实验及分析
        5.3.1 飞秒激光逐点法制备保偏FBG
        5.3.2 保偏FBG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5.4 基于MG-Y光源解调仪的级联FBG的温度实验及分析
        5.4.1 飞秒激光逐点法制备FBG阵列
        5.4.2 级联FBG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泛在电力物联网
        1.2.2 非接触采集技术
        1.2.3 电能信息采样与谐波分析算法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能信息采样与谐波检测算法
    2.1 引言
    2.2 电能信息采样算法
        2.2.1 电能信号模型
        2.2.2 均方根算法
    2.3 基于改进FFT的谐波检测算法
        2.3.1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算法
        2.3.2 基于改进FFT的谐波检测算法
        2.3.3 谐波检测仿真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
    3.2 电能信息非接触采集模块
        3.2.1 电压非接触采集模块
        3.2.2 电流非接触采集模块
    3.3 微处理器
    3.4 LCD显示模块
    3.5 无线通信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4.1.1 微处理器初始配置
        4.1.2 微处理器主程序软件设计
    4.2 电能信息采样与计算模块软件设计
    4.3 基于改进FFT的谐波检测模块软件设计
    4.4 电能信息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4.4.1 电能信息预处理
        4.4.2 MQTT协议简介
        4.4.3 MQTT报文编码
    4.5 基于MQTT的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
    5.1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5.2 云服务器介绍
    5.3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与仿真
        5.3.1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搭建
        5.3.2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测试环境搭建
    6.2 电能信息采集精度测试与分析
        6.2.1 电压采集精度测试与分析
        6.2.2 电流采集精度测试与分析
        6.2.3 功率计算精度测试与分析
        6.2.4 电能计算精度测试与分析
        6.2.5 谐波检测精度测试与分析
    6.3 电能信息管理系统测试与分析
        6.3.1 电能信息显示功能及设备实时监控功能测试
        6.3.2 谐波检测功能测试
        6.3.3 电能信息存储功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基于TGG晶体的光学直流测量系统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压直流测量装置研究现状
    1.3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TGG晶体的传感单元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法拉第磁光效应
    2.3 光学电流传感系统建模
        2.3.1 传感环节
        2.3.2 光检测环节
        2.3.3 光电转换环节
    2.4 光学直流电流互感器性能分析
    2.5 TGG晶体特性及温度补偿方案研究
        2.5.1 磁光材料影响分析
        2.5.2 TGG晶体材料概述
        2.5.3 TGG晶体的费尔德常数理论
        2.5.4 温度补偿方案研究
        2.5.5 温度补偿实验及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的直流信号相关检测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二重相关检测算法研究
        3.2.1 稳态二重相关检测算法
        3.2.2 加窗二重相关检测算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光学直流测量系统模型建立
    4.3 基于TGG晶体的稳态实验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4.3.1 实验平台设计与搭建
        4.3.2 稳态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TGG晶体的暂态实验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4.4.1 暂态实验平台搭建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宽动态超小电流的测量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成电路ESD干扰分析与射频电压检测方法研究[D]. 黄俊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 刘玲玉. 河北大学, 2020(02)
  • [3]反应堆周期测量的研究[D]. 包佳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磁电层合材料的电流传感器研究及应用[D]. 欧正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高压直流光学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 赖增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磁光晶体的微电流检测及矢量磁场传感[D]. 宁丽珍. 河北大学, 2020(08)
  • [7]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 杨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微型低功耗星载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刘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非接触式电能信息采集器的研究与实现[D]. 周正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TGG晶体的光学直流测量系统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 陈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宽动态范围超低电流测量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