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2亿立方米

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2亿立方米

一、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亿立方米(论文文献综述)

吴頔[1](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刘菲[2](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连善芝[3](2019)在《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促使当今世界充斥着快速的物质流动和资源能源消耗。环境生态健康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始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设计理念逐渐走向设计的发展大舞台。家具产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器物,对其设计的可持续性程度,严重影响着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扼制行业的进步。现代家具产品可持续设计,既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属性,且要强调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设计,均注重家具产品与经济、环境、社会的良性发展。意在通过闭环式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促使产品能够节约成本、减少资源能源损耗、减小环境的污染。而目前对于可持续设计的方法理论研究,尚缺乏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方法,导致设计层面的不合理,形成大量的资源损耗。笔者基于此,以现代家具产品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与路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为开发可持续设计理念产品提供具体实用的方法依据和系统性构建可持续设计方法体系框架,为后续对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和树立示范。但由于个人研究精力、文章篇幅、技术条件,以及可持续设计体系存在的复杂性、庞大性、难以定量性,且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局限,导致在改良评估方面未对各个指标全面深度展开,而是在构建整体框架的同时,选择一些关键节点做了深度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成果如下所示:(1)以可持续设计现有文献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设计的本质,探讨了家具可持续设计6R原则和生命周期各阶段可持续设计策略,结合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因素间的映射关系,系统性构建出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设计指标体系,即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余料和废料、降低运输能耗、减少排放、便于回收循环利用、延长生命周期。为设计提供可行的可持续设计指导方针和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评判依据。(2)基于国内家具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可持续设计的各个设计指标方面总结出我国家具行业主要存在的不可持续设计问题和主要体现。(3)分析探讨了可持续设计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可持续设计产品具备的要点思路,为家具产品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4)运用蓝色天空研究方法,对国际现代家具市场的可持续设计产品进行了调研收集,绘制产品数字卡片,进行聚类分析,并针对典型案例家具产品进行设计特征、设计要素分析,提炼总结出实现各指标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与路径,并绘制示意图,最终构建了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库,为可持续设计发展提供可行的开发设计手段。(5)以餐椅为例运用可持续设计方法库进行了改良设计实践示范。通过材料计算、森林资源转化、能源消耗计算、排放量分析、艾克曼材料力学强度分析,进行改良前后的准定量或定性评估。主要在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余料和废料、降低运输能耗、减少排放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论证了可持续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产品可持续性的高价值效益,和影响力度。使案例产品减少了35%以上的材料使用量和47.31%的余料损耗量,大幅度降低生产能源和节约69.24%的运输能源损耗,以及减少了生产和运输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且构件端面面积的减小仍满足力学强度要求。并结合改良后的美观程度评估问卷调查,验证了可持续改良产品美学价值不失调。(6)基于对中国当代家具行业的资源条件、产业现状、审美喜好背景分析,从政府、企业、设计师三个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点符合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宏观建议和具体措施,引导可持续设计实践,共筑现代家具产品的可持续化发展。基于以上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家具产品实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闭环式发展模式提供可行的理论指导,为实现家具行业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与路径,同时为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应用和评估提供示范。

谢明华[4](2019)在《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转型进程的加快,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开始持续上升。从2007年开始净进口天然气,仅经历了十年左右时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就升至37.9%。2018年中国进一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到45.3%。迅速上升的进口依存度以及趋于频发的天然气安全事件引起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安全成为继石油安全之后又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安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焦点问题。早期的能源安全观主要是以保障石油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为核心,而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天然气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关于天然气安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能源转型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天然气安全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由于不同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仅仅研究其中一种能源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忽略由于能源供需格局和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系统调整和相互适应。本文以能源转型为切入点,从更加系统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天然气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建国以来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趋势,以及由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的天然气安全问题。相关分析及实证研究,拓宽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视角,可为能源转型和天然气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和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模拟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补充和替代关系。从原理上看,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在于引入GDP增速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观测变量,并基于历史数据的运算在GDP增速与能源结构调整之间建立一个相互参照的自我学习机制,使其更加接近经济和能源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为了比较不同模型和情景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设置隐马尔科夫模型、马尔科夫模型规划约束、马尔科夫模型自然演变三种情景进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3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16.5%、17.3%和13.6%,折合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975、7316和5748亿立方米。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且与相关文献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结构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之间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演进过程。其中,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的值介于自然演化情景和规划约束情景之间,且与规划约束情景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两种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因此,隐马尔科夫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能源结构预测,也可用于矿产资源、农产品等类似问题的结构化预测研究。(2)基于油气峰值理论对中国天然气的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与已有的研究不同在于:一是对关键变量进行了辨析,最终可采资源量(URR)是影响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的关键变量,不同的文献对于URR的理解和假设有所差异,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URR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基于估计探明率来估算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方法更符合实际,并分不同的URR情景对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二是尽可能使用数据可获得的最长的样本区间(1957-2017年);三是进一步从能源投资回报值(EROI)的角度分析资源稀缺性、天然气峰值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历史产量的拟合度较高,整体走势符合Hubbert模型的“钟形曲线”规律。在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保持现有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全口径天然气峰值产量为1967亿立方米,峰值年份约为2032年。(3)针对迅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问题,构建了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基于前述供需预测结果,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3%、60%、65%和72%。应该关注的是,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仅仅是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水平。本文从供应、需求、进口三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衡量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供需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并测算综合评价分值。实证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先是缓慢下降,而后到2005年出现逆转开始上升。而美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缓慢上升中出现小幅波动。总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需风险大于美国。本文提出,天然气供需安全应该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天然气需求与供给体系在天然气价格相对平稳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发展趋势上的稳定;另一种是天然气需求和供给体系能够对短期内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迅速和及时地做出反应。本文将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相结合,对天然气供需安全的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进行衡量,拓展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方法思路。(4)把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TOPSIS方法构建了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评价模型,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理论研究填补了非常规天然气投资选择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领域的空白。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有助于抑制快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降低天然气供需风险。通过综合比较影响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前景的各个因素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视角下,政府和企业对于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开发优先次序的评价略有差异,综合考虑政府和企业的不同权重,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总的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同时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而产量增长乏力的偏离趋势,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气进口量升至第一的国家而言,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显然是存在长期“隐患”的。天然气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资本投机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下,中国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境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尽可能延缓天然气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争取时间和空间。

杨静[5](2019)在《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是世界森林资源大国,也是中国主要的原木进口国。中国属于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企业对原木、锯材等木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缩小国内木材资源供需缺口,中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木、锯材,依靠中俄木材贸易缓解国内木材供应不足。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俄罗斯政府通过提高原木出口关税来限制原木等初级木材的大量出口,导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木受到阻碍。同时,为了发展本国木材深加工领域,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境外企业到俄罗斯开展森林资源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到俄罗斯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务成为实现中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中俄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要素禀赋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接着介绍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林业产业投资领域、投资规模、投资地区以及面临的问题。其次,基于2005年到2017年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流量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经济、资源和制度三个角度实证研究影响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因素,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出哪些因素属于显着的影响因素以及哪些因素起着正向影响,哪些因素起着负相关作用。最后,根据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以及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中俄两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姜振军[6](2018)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结构中,工业占主导地位,远东联邦区各联邦主体产业规模和结构不尽相同,农业的发展对于远东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该地区留住居民和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基础。在俄罗斯远东联邦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出口不断增加,电能生产能力和出口量持续增强。远东联邦区对外能源合作潜力巨大。远东联邦区森林资源丰富,但森工产业欠发达,远远落后于俄罗斯其他地区。远东地区在开展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拥有良好条件,应不断加强与外国的经贸关系,尤其是与日本、中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不断强化双方的经贸合作,以加强远东地区在渔业、林业、石油和矿山开采业等领域的优势。

刘珣[7](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认为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匡鹏[8](2017)在《中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木材进口量亦迅速增长。由此带来的是对进口木材依赖度的大幅上升,不利于木材产业的稳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国内1990-2015年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随后采用了 7个木材主要进口国家1990-2015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国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探究这些国家木材进口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并与中国进行横向比较。在木材进口预测方面,本文以2006-2015年木材贸易的季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2),对原木、锯材进口量和进口价格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国内、国际两个模型中都显着的影响因素有:实际有效汇率、新建建筑物建设量、锯材产量;当中国分别作为主要锯材进口国、主要原木进口国参与模型分析时,显着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本币实际有效汇率、新建建筑建设、国内生产总值、人造板出口量和锯材产量;新建建筑建设、国内生产总值、木制品出口量、家具出口量、森林蓄积量变化量和进口关税水平。2017-2020年,我国木材进口量将实现年均10.73%的稳定增长,预计2020年进口数量将达1.46亿m3;预计2020年原木、锯材平均进口价格分别为213.59美元/m3和297.34美元/m3。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胡子纯[9](2017)在《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天保工程”后中国原木生产受限,原木需求不断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依靠进口补充国内木材消耗的背景下,探究近年来中国增长幅度最大的进口原木一新西兰辐射松的进口影响因素。在阐述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中国对新西兰辐射松原木进口需求的因素,并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产出与实际价格对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中国对新西兰辐射松原木进口需求的国内经济产出弹性和实际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1.35和1.05,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着。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三点建议,第一,稳定当前原木供给关系,扩大潜在原木进口来源;第二,学习新西兰人工林经营管理经验,加强中国国内原木供给;第三,建立原木进口信息交流平台,降低原木进口风险。

朱雄关[10](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二、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亿立方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亿立方米(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资源环境不可持续问题
        1.1.2 新时代趋势及政策的要求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
        1.5.1 课题研究思路框架
        1.5.2 构建可持续设计的设计指标路线
    1.6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可持续设计相关理论与可持续设计指标构建
    2.1 可持续设计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
        2.1.2 可持续设计与本质
        2.1.3 产品生命周期
    2.2 可持续设计指标构建
        2.2.1 可持续设计遵循的原则
        2.2.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可持续设计策略分析
        2.2.3 可持续设计的指标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家具可持续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在家具材料使用方面
    3.2 在家具生产能耗方面
    3.3 余料和废料损耗方面
    3.4 在家具运输能耗方面
    3.5 在家具排放方面
    3.6 在回收循环利用方面
    3.7 在产品生命周期方面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家具可持续设计方法分析提炼与方法库构建
    4.1 分析与提炼的方法
    4.2 影响设计指标的关键因素分析
    4.3 国际家具可持续设计案例调研
    4.4 可持续设计案例分析与方法提炼
        4.4.1 减少材料使用量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4.2 .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4.3 降低生产能耗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4.4 减少余料和废料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4.5 降低运输能耗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4.6 减少排放的家具产品案例分析
        4.4.7 便于回收循环利用的家具产品案例分析
        4.4.8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4.5 可持续设计方法库构建与应用原则
        4.5.1 可持续设计方法库构建
        4.5.2 可持续设计方法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改良设计与方法验证
    5.1 案例选取
    5.2 案例评估分析
    5.3 设计改良
        5.3.1 基本属性分析
        5.3.2 设计改良实践
    5.4 改良方案评估分析
        5.4.1 指标评估分析
        5.4.2 改良前后美观度评估
        5.4.3 评估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背景与宏观建议
    6.1 中国家具设计背景
        6.1.1 资源条件
        6.1.2 产业现状
        6.1.3 审美喜好
    6.2 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宏观建议
        6.2.1 政府方面
        6.2.2 企业方面
        6.2.3 设计师方面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改良前后餐椅的美观度评价消费人群问卷

(4)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世界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1.1.2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2.1.1 经济增长的能源要素
        2.1.2 经济转型与能源转型
        2.1.3 能源转型的驱动因素
    2.2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
        2.2.1 供需基本理论
        2.2.2 能源转型影响天然气供需的机理
        2.2.3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相关研究
    2.3 天然气安全
        2.3.1 安全天然气的内涵
        2.3.2 天然气安全相关研究
3 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研究
    3.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3.2 基于协整模型的能源需求总量预测
        3.2.1 模型设定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协整检验
        3.2.4 预测结果分析
    3.3 基于结构化模型的能源需求结构预测
        3.3.1 模型设定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3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3.3.4 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3.3.5 两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3.4 中国天然气预测需求量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油气峰值理论的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
    4.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4.2 模型和方法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情景假设
    4.3 天然气峰值预测实证结果
        4.3.1 不同情况下的结果比较
        4.3.2 日益扩大的天然气供需缺口
    4.4 从能源投资回报值视角分析天然气峰值
        4.4.1 能源投资回报值:一个微观视角
        4.4.2 能源投资回报值的比较
        4.4.3 能源投资回报值与天然气峰值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5.2 模型和方法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5.3 以中国数据实证研究为例
        5.3.1 趋势性指标
        5.3.2 波动性指标
    5.4 进一步研究:中美两国实证比较
        5.4.1 对标国家的选择和分析
        5.4.2 两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比较
        5.4.3 实证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选择的综合比较
    6.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6.2 模型和方法
    6.3 指标设定及数据分析
        6.3.1 资源潜力
        6.3.2 技术经济
        6.3.3 产业发展
        6.3.4 生态环境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不同视角权重计算与分析
        6.4.2 以企业视角综合评价为例
        6.4.3 三种情景下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供给侧措施
        7.2.2 需求侧措施
        7.2.3 体制机制改革
        7.2.4 金融市场措施
附录A 论文相关基础数据
附录B 论文相关程序代码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际投资
        2.1.2 对外直接投资
        2.1.3 境外森林资源直接投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要素禀赋理论
        2.2.2 垄断优势理论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4 边际产业扩张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
    3.1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资源基础
        3.1.1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3.1.2 俄罗斯森林资源现状
    3.2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3.2.1 中国木材供给短缺
        3.2.2 中国木材需求旺盛
        3.2.3 中俄原木贸易规模萎缩
        3.2.4 中国木材加工能力过剩
    3.3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3.3.1 中俄独特的地缘优势
        3.3.2 中俄生产要素互补性强
        3.3.3 俄罗斯政府积极的引资措施
        3.3.4 中国政府强化政策扶持
        3.3.5 中俄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4.1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现状
        4.1.1 投资领域
        4.1.2 投资规模
        4.1.3 投资地区
    4.2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4.2.1 综合投资成本增加
        4.2.2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4.2.3 企业合作意识薄弱
        4.2.4 投资经营缺乏规划
        4.2.5 海外投资风险放大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
        5.1.1 经济因素
        5.1.2 资源因素
        5.1.3 制度因素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检验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出台财税金融优惠政策
        6.1.2 健全境外安全保障体系
        6.1.3 营造稳定投资双边环境
        6.1.4 扩充中国人工林培育面积
    6.2 行业协会层面
        6.2.1 拓宽协会信息服务范围
        6.2.2 强化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6.2.3 完善服务机构管理职能
    6.3 企业层面
        6.3.1 培养企业多元化融资意识
        6.3.2 提高企业森林资源开发水平
        6.3.3 杜绝企业非法木材采伐行为
        6.3.4 建立境外森林资源培育基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
二、能源
    (一) 油气
    (二) 煤炭
    (三) 电能
三、林业

(7)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中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对木材进口基本情况研究
        1.3.2 我国木材进口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1.3.3 我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3.4 木材需求量和进口量的预测
        1.3.5 研究方法综述
        1.3.6 现有研究的评论和启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中国木材进口贸易现状及特点
    2.1 木材进口数量巨大
    2.2 木材进口总体增长迅速,近年波动明显
    2.3 木材进口平均价格波动中上升
    2.4 针叶材进口比例高
    2.5 木材进口来源国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
3 影响中国木材进口主要因素理论分析
    3.1 木材贸易环境影响因素
        3.1.1 汇率
        3.1.2 木材出口国政策
    3.2 需求因素
        3.2.1 国内需求因素
        3.2.2 出口需求因素
    3.3 本国木材供给因素
        3.3.1 潜在供给因素
        3.3.2 锯材供给
    3.4 关税政策
4 影响中国木材进口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内数据
    4.1 模型变量选择
    4.2 数据来源
    4.3 模型建立与检验
        4.3.1 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
        4.3.2 协整检验
        4.3.3 建立模型
        4.3.4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
        4.3.5 异方差检验
    4.4 模型结果分析
        4.4.1 木材贸易环境因素的影响
        4.4.2 国内需求因素的影响
        4.4.3 出口需求因素的影响
        4.4.4 供给因素影响
        4.4.5 政策因素影响
5 影响木材进口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国际面板数据
    5.1 模型阐述与变量选择
    5.2 研究对象选择及数据来源
    5.3 描述性统计与分类
    5.4 模型建立与检验
        5.4.1 平稳性检验
        5.4.2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5.4.3 建立模型
    5.5 结果分析及对比
        5.5.1 面板数据结果分析
        5.5.2 国内模型结果横向对比
6 中国木材进口数量与价格预测——基于多变量灰色模型
    6.1 数据来源
    6.2 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原理
    6.3 模型建立
        6.3.1 对我国原木、锯材进口数量预测
        6.3.2 对我国原木、锯材进口价格预测
    6.4 计算结果与检验
        6.4.1 进口数量预测结果
        6.4.2 进口价格预测结果
    6.5 结论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防范木材进口风险,保障木材安全
        7.1.1 增加国内森林蓄积量,保障国内木材供给
        7.1.2 逐步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7.1.3 稳定政策,减少木材进口市场的外部环境影响
        7.1.4 合理引导需求,优化产业格局
    7.2 未来木材进口量巨大,木材资源稳定可持续供给意义深远
        7.2.1 拓宽木材资源合法渠道,进一步降低木材进口集中度
        7.2.2 鼓励海外林业资源投资
        7.2.3 减少木材消耗
    7.3 木材进口价格波动中上升,完善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原木进口趋势研究
        1.2.2 对原木进口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发展现状
    2.1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面积
    2.2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分布
    2.3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林龄
    2.4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所有权
    2.5 新西兰辐射松的抚育制度
    2.6 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出口港口
3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现状
    3.1 中国辐射松原木进口量
    3.2 中国辐射松原木进口来源国
    3.3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价格
    3.4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港口
    3.5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用途
4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4.1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快速增长的供给侧原因
        4.1.1 俄罗斯原木出口受限
        4.1.2 新西兰原木供给充足且半数用于出口
        4.1.3 中国国内原木供给短时间内难以提高
    4.2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快速增长的需求侧原因
        4.2.1 中国国内原木进口需求持续增加
        4.2.2 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的进口价格相对较低
5 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相关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搜集
        5.2.1 原木进口需求变量(Q)
        5.2.2 相对价格变量(P)
        5.2.3 经济产出变量(Y)
        5.2.4 春节假期的虚拟变量
    5.3 模型估计与解释
        5.3.1 协整分析
        5.3.2 误差修正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三、主要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亿立方米(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2]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3]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D]. 连善芝.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D]. 谢明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中国企业对俄林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杨静.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发展研究[J]. 姜振军. 商业经济, 2018(10)
  • [7]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8]中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D]. 匡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中国进口新西兰辐射松原木的影响因素分析[D]. 胡子纯.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需求量将达2亿立方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