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活新闻头条

如何生活新闻头条

一、如何做活时事要闻标题(论文文献综述)

胡祥修[1](2021)在《版面创新,让党报可敬又可亲》文中认为5G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纸媒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标题呈现,创新内容编排,创新版面语言。2020年湖北日报实施"洗面亮眼"版面创新工程,报纸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党报传播力、影响力。

胡祥修[2](2021)在《“洗面亮眼”,让党报可敬又可亲》文中研究表明报纸的版面风格具有时代性,是特定阶段意识形态、价值判断、技术水准、受众阅读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报纸版面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5G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传统媒体提出挑战,纸媒如何适应受众“快读”“悦读”新需求,是一个全新课题。从现状看,不?

张冀[3](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郭彦君[4](2020)在《《人民日报》中贫困户的媒介形象研究(1986-2018)》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贫困问题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习总书记说过:“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1)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高度重视贫困问题,十八大以来更是把扶贫工作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户作为扶贫工作的作用对象,其生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在2020年即将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之际,通过《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篇报道、一个个鲜活的贫困户形象,也就了解了我国长期以来走过的扶贫之路,看到了我国发展变化的局部缩影。本文选取的是《人民日报》1986—2018年涉贫困户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将312篇报道进行全样本统计。首先从报道的数据统计、贫困户背景叙事、贫困户的相关信息三个方面得出《人民日报》对贫困户的媒介形象呈现。其次通过整体分析得出《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建议并分析贫困户媒介形象建构的意义。研究认为,报道对贫困户的形象塑造主要使用了对比的叙事手法,即通过前后对比的叙事方式,显示出贫困户生活整体向好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人民日报》呈现出贫困户的五种贫困户媒介形象:1、生活困难的受助者形象;2、生活改善者;3、思想懒散的无追求者;4、勤奋的劳动者;5、感恩者。关于《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本研究认为存在着报道数量在贫困户性别、地域上分布不平衡、报道主体地位显示不充分、整体报道数量少、贫困户媒介形象类型化等问题。提出应构建更完整的贫困户形象、增加涉贫困户的报道数量、在性别和地域两方面平衡报道数量的建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不仅仅塑造了贫困户形象,更多的是通过这一类报道激励扶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鼓舞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促进人们国家认同感的提升。

苏敏[5](2020)在《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选取的价值导向》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十三五"计划的不断实施,地方党报在实时新闻选取的导向选择上,也应该秉承"中国梦"的思想,从报道的主题、基调、题材、篇幅、来源、排版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构建,而不是"大而空"的宏观阐述层面。在全媒体时代的与时俱进中,地方党报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和复杂环境,怎么样才能围绕中心思想,构建突围工作,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下成为主流声音?这就需要本着重实践、接地气的地方性特色构建作为基础,展开生动内涵的立体化传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性作用。

乔傲龙[6](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刘淑君[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指出地方党刊是中国期刊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类别。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党刊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目前已有44家地方党刊社。经历了多年发展,地方党刊纸质刊的内容生产流程已经很成熟。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的兴起让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刊物”。传播方式的改变让地方党刊遭到了挑战,不少地方党刊也尝试开通公众号,但往往只是把纸质刊的内容搬到线上再传播一遍。这样的转型难以做到“形神合一”,效果不佳。与此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对于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视,为地方党刊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因此,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善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是地方党刊必须研究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选取广东省委机关刊《南方》杂志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南方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运营特色、优势与不足,尝试探析下一步的运营对策,为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扩大传播效果提供思路。研究发现,从传播者的角度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权威性强,可信度高,受众倾向于从这类公众号中获取官方消息。但另一方面,这类公众号在做严肃选题时,手法不够生动灵活;同时,选题多样化稍显欠缺。从运营的角度看,新媒体运营团队与传统纸媒运营团队密切配合,专业度高,效率高,内容生产力强,服务能力强。但在推文的编辑排版上,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尚未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从受众的角度看,公众号的传播渠道丰富,除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本身进行传播,还能通过纸质刊、姐妹平台、官网等接触受众,但在公众号平台上与受众的互动稍显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要灵活手法,用更活泼多样的形式做严肃选题;同时,进一步丰富选题类别,既要服务好喜欢硬新闻的核心受众,也要穿插更多软性选题,让公众号更接地气。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编辑排版设计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力求让内容更吸引眼球。加强与受众互动,可以专门策划一些适合互动的推送,增加受众粘性。守正创新,不断改革,争取把公众号打造成为一个党刊IP和公众号品牌。

张海光[8](2015)在《打造传统媒体“新视点”——看江西日报如何探索创新时事新闻报道》文中研究指明省级党报进行国内外时事报道时,通常以选编新华社稿件为主,注重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也由此造成版面同质化程度高,缺乏深度的报道和个性化的观点。如何找准角度,进行时事新闻的深度挖掘,体现媒体个性,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新体验?江西日报于2013年5月1日起推出的"视点"版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视点"版面选择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报道;针对读者普遍关注或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要闻,进行深度分析和解

毕仁科[9](2013)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际新闻节目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新热点,也是媒体提高收视率、巩固受众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以往国内对国际新闻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纸媒研究,对电视国际新闻报道的研究较少,少数的电视国际新闻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对外传播。在全球化时代,广大国民不光要了解国内和身边的变化情况,也要放眼世界、关注国际事务,所以,国际新闻的对内传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媒体到底给国内观众呈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图像?本文从国际新闻的对内传播视角出发,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国际新闻报道的整体现状、地位、功能、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通过样本抽样进行量化分析,选取《国际时讯》、《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重点时段播出,有较高收视率的新闻资讯栏目作为分析对象,抽取近三年的节目样本,对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整理;文中还与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的国际新闻做了比较分析研究。本文研究认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报道具有国家性、中介性、新奇性等方面的特性,同时具有维护本国利益、传播全球信息、传播多元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是国内受众了解国外世界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央视新闻频道在国际新闻报道过程中,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原则,强调其政治性作用,与此同时也深受新闻原则的影响,追求新闻的专业化诉求。新闻频道试图在政治化和专业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此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如何丰富国际新闻报道也将成为其改革重点领域。样本分析结果反映出央视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报道存在新闻题材不均衡、新闻解释力不够、地区关注有偏向、新闻稿源不规范、报道方式较单一、民族主义倾向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最后本文也尝试对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提出注重均衡报道、增强分析解释、丰富报道形式、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期待能为国际新闻发展提供某种思路。

马聆道[10](2012)在《地市级晚报如何做活时政要闻》文中研究表明地方时政要闻,顾名思义就是地市级媒体所在地的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主要是指报纸所在地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地市级"两会"、市委全委会等各种会议,以及所在地重要领导出席的各种活动。当前,地市级晚报对时政要闻的处

二、如何做活时事要闻标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做活时事要闻标题(论文提纲范文)

(1)版面创新,让党报可敬又可亲(论文提纲范文)

一、拎金句做提要,让时政要闻“重起来”
二、掀起“标题革命”,让新闻标题“亮起来”
    1. 突出核心信息,做“实”标题。
    2. 求新求变,做“活”标题。
    3. 长稿要有小标题和阅读提要。
三、强图片增色彩,让版面“美起来”
    1. 发大图。
    2. 多发图。
    3. 裁好图。
    4. 配图示。
    5. 巧用色。
    6. 多元化。
四、策划“主题区”,让报纸“深起来”
    1. 聚焦一个话题,同类型组合。
    2. 将动态信息化零为整。
    3. 大事大制作。

(2)“洗面亮眼”,让党报可敬又可亲(论文提纲范文)

拎金句做提要,让时政要闻“重起来”
掀起“标题革命”,让新闻标题“亮起来”
强图片增色彩,让版面“美起来”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述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创新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3.1 认知功能
        3.1.1 形式认知
        3.1.2 内容认知
        3.1.3 载体认知
    3.2 导向功能
        3.2.1 政治导向
        3.2.2 思想导向
        3.2.3 行为导向
    3.3 互动功能
        3.3.1 实时互动
        3.3.2 平等互动
        3.3.3 多元互动
    3.4 服务功能
        3.4.1 咨询服务
        3.4.2 查询服务
        3.4.3 推送服务
    3.5 开发功能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3.6 凝聚功能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6.1.1 强化政治素养
        6.1.2 加强业务学习
        6.1.3 实施名师计划
        6.1.4 发挥全员作用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6.3.1 创新推送类型
        6.3.2 重视标题制作
        6.3.3 创新话语体系
        6.3.4 打造精品栏目
        6.3.5 把握推送时机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6.4.1 强化领导机制
        6.4.2 规范管理机制
        6.4.3 优化评估机制
        6.4.4 健全协调机制
结论
附录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人民日报》中贫困户的媒介形象研究(198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梳理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二 关于扶贫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 样本抽取时间段
        四 样本筛选标准
    第六节 类目建构与信度测试
        一 类目建构
        二 信度测试
第一章 报道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一节 关于贫困户报道的数量分析
        一 年度分析
        二 月度报道数量分析
    第二节 报道主题分析
        一 报道主题分布
        二 报道主题分析
    第三节 报道体裁分析
        一 报道体裁分布
        二 报道体裁与报道主题的交叉分析
    第四节 报道篇幅分析
        一 报道篇幅分布
        二 报道篇幅与报道体裁的交叉分析
    第五节 报道版面分布
        一 《人民日报》改版历程
        二 《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的版面分布
    第六节 叙事角度分析
        一 叙事角度分布
        二 叙事角度分析
第二章 贫困户媒介形象塑造的背景叙事
    第一节 贫困户的困因分析
        一 报道中所涉贫困户困因统计
        二 贫困户困因分析
    第二节 扶贫主体及帮扶方式
        一 扶贫主体
        二 扶贫的方式
    第三节 扶贫政策
        一 报道中所涉扶贫政策统计
        二 扶贫政策数据分析
第三章 贫困户的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贫困户自然形象
        一 性别分析
        二 年龄分析
    第二节 家庭结构分析
        一 家庭结构分类标准
        二 家庭结构分析
    第三节 贫困户的外表形象分析
        一 身体特征描写
        二 外貌特征描写
    第四节 贫困户的性格、精神面貌分析
        一 扶贫前贫困户的精神面貌、性格
        二 扶贫后贫困户的精神面貌、性格
    第五节 贫困户的媒介形象归纳
        一 物质匮乏,生活困难的受助者
        二 生活改善者
        三 思想懒散的无追求者
        四 勤奋的劳动者
        五 感恩者
第四章 关于贫困户媒介形象的相关思考
    第一节 贫困户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 报道数量与均衡问题
        二 贫困户媒介形象的“配角化”
        三 贫困户媒介形象的类型化
    第二节 对《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的建议
        一 应构建更加完整的贫困户形象
        二 增加、平衡报道数量
    第三节 贫困户媒介形象建构的意义
        一 报道叙事引导国家认同
        二 贫困户的媒介形象与国家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人民日报》涉贫困户报道统计表(1986—2018)

(5)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选取的价值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选取及其筛选
    (一)要掌握选稿原则
    (二)注重选稿内容与题材的多样化
二、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编辑方向及其标题制作编排
    (一)突出重大主题
    (二)摘取稿件精华
    (三)保留典型材料
    (四)标题的制作
    (五)版面的编排
三、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选取内容突围价值导向
    (一)守正出奇
    (二)老中见新
    (三)群众路线
    (四)弃椟取珠
    (五)善于从会议中“挖”出来
四、结语

(6)《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整体设计
    1.4 相关概念阐释
2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概述
    2.1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展概况
    2.2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路径
    2.3 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性
3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以“南方杂志”为例
    3.1 《南方》杂志概述
    3.2 “南方杂志”的特性
    3.3 “南方杂志”内容分析方案设计
    3.4 “南方杂志”内容分析
4 “南方杂志”传播效果分析
    4.1 总阅读量分析
    4.2 高阅读量推文宏观分析
    4.3 高阅读量推文案例分析
    4.4 受众调查问卷分析
5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讨
    5.1 “南方杂志”的特色与不足
    5.2 运营对策建议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8)打造传统媒体“新视点”——看江西日报如何探索创新时事新闻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打关注民生, 提高“三贴近”看点、亮点、卖点, 三合一
二、全方位聚焦, 立体化报道, 使新闻鲜活、耐看、耐品
三、展现媒体观点, 回应社会热点, 增强主流媒体亲和力与引导力
四、创新版面语言重组版面格局打造立体生动的视觉“盛宴”

(9)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新闻的研究
        1.2.2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述
        1.4.1 国际传播
        1.4.2 国际新闻
        1.4.3 国际新闻报道
第2章 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概述
    2.1 央视国际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2.1.1 发展早期(1958-1978)
        2.1.2 发展中期(1978-1992)
        2.1.3 繁荣时期 (1992-至今)
    2.2 新闻频道在央视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2.3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现状
        2.3.1 以国际资讯为主要内容
        2.3.2 以国内受众为传播对象
        2.3.3 全天候多时段方式播出
        2.3.4 海外报道实力不断增强
    2.4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功能
        2.4.1 传播全球信息
        2.4.2 维护本国利益
        2.4.3 沟通多元文化
    2.5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特性
        2.5.1 国家性
        2.5.2 中介性
        2.5.3 新奇性
第3章 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样本分析
    3.1 方案设计
        3.1.1 分析样本的选定
        3.1.2 研究时段与抽样
        3.1.3 分析单位与总量
    3.2 研究变量
    3.3 变量分析
        3.3.1 报道总量分析
        3.3.2 报道主题分析
        3.3.3 报道体裁分析
        3.3.4 报道区域分析
        3.3.5 报道时长分析
        3.3.6 报道立场分析
        3.3.7 新闻来源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则、方法与不足
    4.1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则
        4.1.1 政治原则-以国家利益为主导
        4.1.2 新闻原则-以新闻标准为辅助
        4.1.3 受众原则-以受众需求为补充
    4.2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方法
        4.2.1 选题热点化
        4.2.2 采访现场化
        4.2.3 画面多样化
        4.2.4 评论立体化
    4.3 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不足
        4.3.1 新闻题材不均衡
        4.3.2 新闻解释力不够
        4.3.3 地区关注有偏向
        4.3.4 新闻稿源不规范
        4.3.5 报道方式较单一
        4.3.6 民族主义倾向性
第5章 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建议
    5.1 重视国际新闻报道 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5.2 减少关注的不平衡 注重新闻均衡报道
    5.3 规范新闻来源处理 拓展新闻稿件渠道
    5.4 丰富新闻报道形式 增强新闻分析解释
    5.5 培养国际新闻人才 提高新闻的自采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分析编码单
致谢

四、如何做活时事要闻标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版面创新,让党报可敬又可亲[J]. 胡祥修. 新闻前哨, 2021(02)
  • [2]“洗面亮眼”,让党报可敬又可亲[N]. 胡祥修.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人民日报》中贫困户的媒介形象研究(1986-2018)[D]. 郭彦君. 郑州大学, 2020(03)
  • [5]地方党报对时事新闻选取的价值导向[J]. 苏敏. 传播力研究, 2020(06)
  • [6]《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7]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党刊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对策探析 ——以“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D]. 刘淑君. 暨南大学, 2019(02)
  • [8]打造传统媒体“新视点”——看江西日报如何探索创新时事新闻报道[J]. 张海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9)
  • [9]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D]. 毕仁科. 湖南大学, 2013(04)
  • [10]地市级晚报如何做活时政要闻[J]. 马聆道. 新闻爱好者, 2012(11)

标签:;  ;  ;  ;  ;  

如何生活新闻头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