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总统计

国土资源总统计

一、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任国平,刘黎明,李洪庆,季翔,尹罡[1](2022)在《基于改进熵权DEA-TOPSIS模型的乡村国土综合整治格局优化》文中认为针对国土综合整治时空格局优化的多目标量化问题,以空间脆弱性和时间迫切性为切入点,构建以目标功能为主线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和迫切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DEA模型开展脆弱性效率评价和改进熵权多因素综合模型进行迫切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目标分解法和主导问题归因法构建"业态兴旺、形态优化、生态宜居和综合复兴"4种国土综合整治多目标格局优化方案,采用改进熵权TOPSIS分析法开展多目标最优决策定量分析,以期从有限多目标系统优选和排序视角识别和划分国土综合整治多目标时空格局类型,实现对乡村国土综合整治多目标格局优化体系构建的目的。研究以上海市青浦区184个行政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熵权DEA模型能有效克服多行政村高度关联造成的结果偏大问题,提高了空间适宜性的应用精度;改进熵权TOPSIS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划分国土综合整治的多目标格局优化方案,细化各最优方案间的异质性;2018年青浦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均值表现为社会子系统脆弱性(0.605)>经济子系统脆弱性(0.577)>生态子系统脆弱性(0.549),社会子系统脆弱成为影响该区脆弱性的重要原因;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上呈现由中部向南北递增变化趋势;而村域国土综合整治迫切性空间团聚状分异显着,其值域范围为[0.435, 0.785],农业产业整治迫切性最大;针对脆弱性-迫切性多目标构建的4种多目标方案决策评价结果,将该区国土综合整治时空格局优化类型划分为16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乡村地理学理论,可为乡村区域治理、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邓逢雪[3](2021)在《基于价值评估的市域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研究 ——以临汾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多次强调:“保护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更是强调需加强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临汾市为研究实例,分析历史文化空间现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评估历史文化空间的重要性价值及空间价值,探究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协调管控策略,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认识:(1)评估历史文化空间的重要性价值。基于专家打分法、游记词频打分法、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展开。评估体系由评估总目标、评估目标、评估项、评估细化项及评估因子构成,评估对象由利益相关者构成,分别是专家、外来游客、本地居民。通过评估,得到基于三种调查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对各项历史文化空间的打分。其中,分值占比最高的“文明标识”中,黄河文化、寻根文化、晋文化、史前文化、华夏源脉文化位居前五。其余细化评估项中,世界文化遗产、黄河文化遗产廊道、汾河文化遗产廊道、太行八径(侯马段)分值较高。(2)评估历史文化空间的空间价值。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连接分析等基于gis的地理空间技术方法展开。基于重要性价值评估得分,先对临汾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核密度加权分析,得到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再对富集区进行区位分析,并对各类历史文化空间所处位置进行“三调”地类分析,得到富集区的富集特点、富集区与城(镇)中心的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文化空间的不同地类归属特征。(3)结合利益相关者视角、空间多要素评估、协调管控策略需求等三方面内容,分析历史文化空间存在问题。选取政府部门、外来游客、本地居民为利益相关视角,对临汾历史文化空间现存问题进行剖析,结合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中规划方式转变导致的管控要求的缺口、转变后精准的利用以及国家对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的具体目标要求,总结现存问题,以价值评估分析为基础,提出协调管控策略。(4)协调管控策略分为用地用途管控、建设管控、风貌协调管控三个方面。即针对低效的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利用,提出底线思维和负面清单;针对“三调”无文物古迹用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文物古迹用地与三类用地叠合时的发展路径协调管控策略及动态管控策略;针对分散且模糊的历史文化氛围与空间分布,提出富集区风貌协调管控策略。(5)本研究对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价值。通过价值评估下历史文化空间的协调管控研究以及用临汾为实例对价值评估方案进行协调策略可行性论证,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利用中协调管控策略的编制提供技术参考。

倪俣婷[4](2021)在《遗址保护与乡村规划协同决策支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秦东陵地区为例》文中指出

严政[5](2021)在《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的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土空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所被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编制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而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合理划定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妥善配置自然资源,规范国土利用方法,可以缓解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空间之间的矛盾,为构建高质量新时代发展格局提供保障。本文以瑞金市为研究区,遵循“功能识别-分区优化”的逻辑思路,通过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运用,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视角探讨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技术方法与构建模式,可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制定相应的国土空间管制策略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根据瑞金市实际情况,参考各类指南规范与现有研究方法,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了瑞金市“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合适的方法对瑞金市的生态保护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与城镇建设功能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得到瑞金市各“三生”功能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与瑞金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整体来说,评价结果与瑞金市目前国土状况一致。(2)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构建及划定。在深入研究国土功能分区相关理论和现有多种类型规划的基础上,从“三生”功能视角探讨了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的构建方法,提出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基于瑞金市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结果和各个功能分区的差异化特征,划定生态保护功能空间、农业发展功能空间、城乡建设功能空间三类国土空间一级功能分区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区、一般生态控制区、基本农田保障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建设限制区、城乡弹性发展区六类国土空间二级功能分区。(3)瑞金市国土空间利用特征分析及管制策略研究。根据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结果,分析了瑞金市国土空间利用特征,瑞金市国土功能空间以生态保护空间为主,主要分布在周边日东乡、大柏地乡等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其面积为1591.06平方千米,占瑞金市国土总面积的65.17%;城乡建设空间分布不均匀,受瑞金市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特征影响较大。参考不同的规范和规划要求,思考不同分区的差异化特征,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的准入条件,并从用途管制、功能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国土空间管制策略。本文从“三生”功能的角度,对瑞金市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划分,提出相关分区管制方法,可为瑞金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参考。

张凯龙[6](2021)在《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同时也表现出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建设用地提出迫切的需求,城镇化进程突出了城镇空间的扩张,也使得其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矛盾积弊日深。这种现象与地方政府和中央博弈关系中形成的“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优先的决策在面向当前的国土空间格局研究中具有重大而普遍的意义,政府报告及相关条文中亦对此屡有指涉。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的推进,作为城镇空间控制核心的城镇开发边界在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研究已成为规划界的热点问题。然而,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华阴亟需从全域层面的总体空间格局入手,平衡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为限制华阴城区及其周边各镇建成区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华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成为限制其扩张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华阴市发展概况,对城镇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华阴的城镇空间、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三者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并辨析华阴城镇空间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其次,借助GIS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平台,基于构建华阴市生态安全水平格局,依据《华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的相关评估等,得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初步划定,并将两者作为华阴未来发展的“刚性”底线约束条件。再次,通过对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华阴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结合城镇体系研究,初步划定2035年华阴城镇开发边界。最后,对华阴市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进行初步划分,结合已划定的“三线”从而最终划定“三区三线”形成华阴国土空间基本格局,并在基本格局基础上进行生态格局、农业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与安全格局的格局优化,基于格局基础与格局优化,通过进行国土空间分区及管控的格局细化,为未来华阴的城镇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朱金秀[7](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空间规划类型众多,体系复杂,不同规划间重叠冲突、相互掣肘的现象一直存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期间,各级政府也努力探索建立并实施“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家的政策引导与地方的实践,为实现“多规合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是“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辅助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区“多规合一”试点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本文探索了Web GIS技术与Mobile GIS技术在“多规合一”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综合考虑信息安全、易用性、性价比等因素,采用QGIS为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软件,Postgre SQL为数据库管理系统,Geo Server、Tomcat为服务器,Open Layers、UCMap分别作为PC浏览器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开发框架,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1)“多规”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质量检验与规范化处理,将处理后数据通过Post GIS导入Postgre SQL,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通过Geo Server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为WMS(Web Map Service,网络地图服务)与WFS(Web Feature Service,网络要素服务),在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展示与分析,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2)椭球面积计算技术。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设计了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模块,通过该模块可计算出图斑对应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椭球面积,通过比较1:2000、1:5000和1:10000三种比例尺下的标准分幅面积和理论面积,证明了其可行性。(3)查询、分析与统计技术。基于Geo Server发布的WMS与WFS服务,结合j Query库,实现属性识别、属性查询、位置查询、以及属性与位置的组合查询功能;通过JSTS、JTS空间分析库,实现了矢量数据Geometry类的叠加分析、合并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矢量数据间更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Echarts实现统计结果的多元可视化。(4)移动端关键技术。基于天地图API服务,实现了在线地图、路径分析、兴趣点查询、多媒体数据位置信息标注的功能;应用GDAL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实现了矢量数据读取、创建、坐标系转换等功能。(5)系统集成与实现。按照功能模块设计,结合关键技术,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系统提供了包括浏览、查询、叠加、统计等基于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常用功能,以满足相关部门一般的应用需求;此外,在PC浏览器端还实现了“三线”冲突分析、“合规性”分析、项目选址分析的专门功能模块,可快速进行专项分析并便捷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移动端除常用的功能外,也包括了外业勘测、数据采集等发挥移动终端优势的专项功能,便于野外作业。

梁锐[8](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张慧[9](2021)在《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乡规划历经几十年的沉淀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体系结构,而其相关的实施评估体系经历了长期的磨合与修正亦日趋完善,形成了成效总结、查摆规划问题、提出下一轮修编建议等较为健全的流程体系。但当面临我国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宏观战略背景下,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体系与国土空间优化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沿用传统的城乡规划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并不合理,导致规划实施体系逐渐暴露出在全域空间的优化调整指导性不强、引导要素不完整等规划领域的局限性。由此,研究将结合国土空间体系下的诸多要素要求对传统城乡规划实施效能进行评估。首先,研究在城乡规划设计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外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彬州市城乡规划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空间分析、公众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评估指标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原则及思路,从政策与机制、规划实施结果两个层面构建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结合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彬州市城市总体实施评估进行评价,分析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实施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针对于模糊评价法中被判别为比较差以及差的指标层与因子层进行延伸分析,利用数据比对以及空间一致性、空间覆盖能力的判别进一步查找问题所在,旨在为后续优化措施提出明晰的问题指向。最后,针对模糊分析与延伸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从水资源约束下的承载能力、城镇发展策略与方向、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结构、四线空间管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公众参与及政策优化等层面,提出完善彬州市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实施的优化建议。综上所述,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背景下,以彬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从政策机制和实施过程两个层面为切入点,探讨彬州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过程及实施完善对策,旨在为提升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水平提供借鉴。

李延顺[10](2021)在《“三生”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空间耦合协调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三种空间,实现国土空间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重点。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资料,在充分考虑资料质量和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9、2019为时间节点,开展遥感数据解译工作,获得三期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为划定三生空间提供基础数据集。首先,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重心转移方法,从长时间序列角度出发,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三生空间演变,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与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开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生功能评价和三生功能耦合性研究,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生空间功能变化与分布情况,探究其耦合协调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区的三生功能评价成果,引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进行研究区国土空间重构,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生空间变化特征明显。数量结构上呈现生活空间增加而生产和生态空间减少的特点,城市化水平提升显着。生产空间持续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减少,需要坚守耕地存量,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空间面积占比高、变化小,趋于稳定。重心特征上呈现聚拢趋势,其中南宁市的生活、生产空间权重大,对广西北部湾生产生活空间重心转移起到引导作用。同时,生活、生产空间重心与生态空间重心变化呈现出相反态势,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生空间存在内在制约关系。(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变化较为剧烈,生态功能保持稳定。研究期内,生产功能保持上升趋势,生产功能与生产空间面积变化和重心转移剧烈程度相关。从生活功能来看,南宁市生活功能稳定上升,其余地市生活功能处于呈现一个先上升再减弱的变化趋势。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性变化较明显,中级、低级协调等级转换频繁,次级耦合协调比率明显增加,说明研究区三类空间的协调性有所提升。同时,从耦合协调度空间布局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耦合协调分布不均匀,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需要进一步加强三生布局优化,实现区域三生协调发展。(3)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生用地,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用地扩张趋势相符。三生用地重构后仍以生态用地为主,城镇生产、生活用地聚集性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空间聚集性提升较小。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需正确认识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进区域三生空间联合布局,应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带动整体的提升。同时,要加强行政管理,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二、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熵权DEA-TOPSIS模型的乡村国土综合整治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
        2.2.1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3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
    2.3 乡村国土综合整治迫切性评价方法
        2.3.1 迫切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2 迫切性评价模型
    2.4 基于脆弱性-迫切性的多目标乡村国土综合整治格局优化方法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数据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乡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4.2 乡村国土综合整治迫切性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多目标导向的乡村国土综合整治格局优化结果
        4.3.1 业态兴旺格局优化
        4.3.2 形态优化格局优化
        4.3.3 生态宜居格局优化
        4.3.4 综合复兴格局优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基于价值评估的市域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研究 ——以临汾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体研究内容
        1.3.1 临汾市历史文化空间现状调查
        1.3.2 历史文化空间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1.3.3 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策略研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价值评估
        2.1.2 历史文化空间
        2.1.3 协调管控
    2.2 我国及国际研究综述
        2.2.1 国际相关研究综述
        2.2.2 我国相关研究发展综述
第三章 临汾市历史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3.1 临汾市历史文化空间分析
        3.1.1 物质遗产要素下的部分历史文化空间分析
        3.1.2 非物质遗产要素下的历史文化空间分析
    3.2 历史文化空间的总体时空特征分析
        3.2.1 时间维度下的历史脉络分析
        3.2.2 空间维度下的山水城志脉络分析
        3.2.3 市域历史文化价值特征与主要载体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文化空间价值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
    4.1 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及方法
        4.1.1 构建步骤
        4.1.2 价值重要性评估
        4.1.3 空间价值评估
    4.2 价值重要性评估指标模型构建
        4.2.1 专家打分评估模型
        4.2.2 游记词频评估模型
        4.2.3 文化认知评估模型
        4.2.4 利益相关者得分汇总
    4.3 空间价值评估
        4.3.1 空间集聚评估
        4.3.2 空间区位评估
        4.3.3 空间地貌评估
        4.3.4 空间地类评估
        4.3.5 空间管控类型划分
    4.4 小结
第五章 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策略研究
    5.1 现存问题分析
        5.1.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5.1.2 空间多要素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
        5.1.3 协调管控策略的需求分析
    5.2 当前历史文化空间管控的不足
        5.2.1 基于规划管控的法律及要求强制性分析
        5.2.2 基于规划管控的编制方式分析
    5.3 针对主要问题的协调管控策略研究
        5.3.1 限制土地用途,实施动态管理
        5.3.2 明确建设要求,鼓励多元利用
        5.3.3 协调富集风貌,塑造魅力空间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的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生”功能研究现状
        1.2.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相关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2.2.1 研究区区划
        2.2.2 自然地理条件
        2.2.3 社会经济条件
        2.2.4 土地利用现状
    2.3 研究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3.1 研究数据来源
        2.3.2 数据预处理
    2.4 国土“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1 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2.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思路设计
        2.5.1 划定目标
        2.5.2 国土功能分区体系构建
        2.5.3 国土功能分区划定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瑞金市国土“三生”功能评价
    3.1 生态保护功能评价方法
        3.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3.1.2 生态脆弱性评价
        3.1.3 集成评价
    3.2 农业生产功能评价
        3.2.1 农业生产功能评价方法
        3.2.2 农业生产功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城镇建设功能评价
        3.3.1 城镇建设功能评价方法
        3.3.2 城镇建设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瑞金市国土功能分区
    4.1 瑞金市国土功能分区划定
        4.1.1 瑞金市国土功能分区划定方法
        4.1.2 瑞金市国土空间一级功能分区划定
        4.1.3 底线控制区划定
        4.1.4 瑞金市国土空间二级功能分区划定
        4.1.5 基于功能分区的瑞金市国土空间利用特征分析
    4.2 瑞金市国土功能分区管制
        4.2.1 生态保护红线区
        4.2.2 一般生态控制区
        4.2.3 基本农田保障区
        4.2.4 一般农业发展区
        4.2.5 城镇建设限制区
        4.2.6 城乡弹性发展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中观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 关于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 关于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华阴市空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范围及城市发展概况
        3.1.1 经济发展状况
        3.1.2 社会发展状况
        3.1.3 自然条件及旅游资源
    3.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与规律总结
        3.2.1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
        3.2.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律总结
    3.3 华阴市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3.3.1 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受到威胁、城区景区未能同步发展
        3.3.2 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冲突
        3.3.3 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的矛盾
    3.4 本章小结
4.华阴城镇空间发展的底线约束分析
    4.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城镇空间发展约束分析
        4.1.1 技术路线与数据准备
        4.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
        4.1.3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4.1.4 基于“生态—廊道—基质”的生态网络构建
        4.1.5 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2 生态保护红线初划
        4.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4.2.2 校验划定范围
        4.2.3 确定红线边界
    4.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4.3.1 农业生产适宜性分析
        4.3.2 初步判定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
        4.3.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4.4 本章小结
5.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5.1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1.1 单项评价
        5.1.2 集成评价
    5.2 华阴市城镇空间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5.2.1 华阴市人口规模预测
        5.2.2 中心城区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5.2.3 各镇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5.3 华阴市城镇体系
        5.3.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3.2 城镇职能结构
        5.3.3 城镇空间结构
    5.4 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5.4.1 边界初划
        5.4.2 方案协调
        5.4.3 划定结果
    5.5 本章小结
6.华阴市国土空间格局研究
    6.1 格局基础:“三区三线”初步划定
        6.1.1 “三类”空间划定原则与划定方法
        6.1.2 “三区三线”基本格局初步划定
    6.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2.1 生态格局
        6.2.2 农业格局
        6.2.3 城乡发展格局
        6.2.4 历史文化景观格局
        6.2.5 安全格局
    6.3 格局细化:国土规划分区与管控
        6.3.1 一级规划分区
        6.3.2 二级规划分区
        6.3.3 国土规划分区管控
    6.4 本章小结
7.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致谢
附图

(7)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组织结构
2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2.3 基于GIS技术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基础数据
4 系统构建关键技术
    4.1 GIS技术
        4.1.1 WebGIS技术
        4.1.2 MobileGIS技术
        4.1.3 WebGIS与 MobileGIS协同
    4.2 系统组成关键技术
        4.2.1 服务器端
        4.2.2 数据库
        4.2.3 客户端
        4.2.4 工具集
5 系统需求与设计
    5.1 需求分析
        5.1.1 业务需求
        5.1.2 功能需求
        5.1.3 性能需求
    5.2 系统框架设计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1 PC浏览器端
        5.3.2 移动客户端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1 数据库组成
        5.4.2 数据标准
6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6.1 基于OGC标准的数据服务
        6.1.1 OGC服务发布
        6.1.2 OGC服务操作与调用
    6.2 椭球面积计算
        6.2.1 椭球面积计算原理及方法
        6.2.2 椭球面积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6.3 组合查询
        6.3.1 属性识别
        6.3.2 组合查询
    6.4 空间分析
    6.5 数据动态图表统计
    6.6 基于天地图的服务
        6.6.1 天地图API服务
        6.6.2 兴趣点查询
7 系统实现与应用
    7.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7.1.1 系统开发环境
        7.1.2 系统运行环境
    7.2 PC浏览器端功能实现
        7.2.1 基础功能
        7.2.2 “三线”冲突分析
        7.2.3 “合规性”分析
        7.2.4 项目选址分析
    7.3 移动客户端功能实现
        7.3.1 基础功能
        7.3.2 基于位置服务功能
        7.3.3 基于天地图API功能
        7.3.4 空间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9)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踏勘
        1.5.2 数据挖掘
        1.5.3 数据分析法
        1.5.4 定性与定量分析
    1.6 技术路线图
2 彬州市城市发展及总体规划解读
    2.1 彬州市城市发展现状
        2.1.1 资源发展现状
        2.1.2 社会经济现状
        2.1.3 区域生态定位及生态保护状况
        2.1.4 调研现状
    2.2 总体规划解读
        2.2.1 发展目标
        2.2.2 空间规划
    2.3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现状
        2.3.1 规划实施总体特征
        2.3.2 规划实施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3.1 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现存问题
        3.1.1 评估内容缺乏深入研究
        3.1.2 评估目的与实际发生偏离
        3.1.3 评估方法有待融合改进
        3.1.4 评估过程缺乏对需求的重视
    3.2 构建原则及思路
        3.2.1 构建原则
        3.2.2 构建思路
    3.3 评估指标因素分析
        3.3.1 评估因素分类
        3.3.2 总体影响因子提取
        3.3.3 政策与机制指标要素选取
        3.3.4 政策机制指标要素选取
    3.4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3.4.1 评估指标体系
        3.4.2 确定指标权重原理及步骤
        3.4.3 计算指标权重
    3.5 本章小结
4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1 基础数据评价标准
        4.1.1 量化指标标准
        4.1.2 政策机制标准
        4.1.3 公众认知度与满意度标准
    4.2 基础评价数据获取方式
        4.2.1 数据提取
        4.2.2 专家打分
        4.2.3 公众问卷
    4.3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及评价数据研判
        4.3.1 评估方法
        4.3.2 评价数据研判
    4.4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机制评估
        4.4.1 政策机制评估计算
        4.4.2 政策机制评估结论
    4.5 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结果评估
        4.5.1 实施结果评估计算
        4.5.2 实施结果评估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彬州市总体规划实施优化建议
    5.1 政策机制优化建议
        5.1.1 直接性政策优化建议
        5.1.2 相关政策优化建议
    5.2 实施结果优化建议
        5.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优化建议
        5.2.2 边界管控的优化建议
        5.2.3 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建议
        5.2.4 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就读期间主持(含合作项目)的相关实践项目
附录
致谢

(10)“三生”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空间耦合协调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1.4.1 土地利用动态度
        1.4.2 重心转移
        1.4.3 三生功能评价模型
        1.4.4 三生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1.4.5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1.5 研究技术路线
2.区位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数据来源
3.国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
        3.1.1 土地利用分类
        3.1.2 国土三生空间分类体系
    3.2 国土空间时空演变分析
        3.2.1 国土三生空间结构演变
        3.2.2 国土三生空间重心转移分析
4.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协调发展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国土三生空间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4.2.1 生产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4.2.2 生活功能评价分析
        4.2.3 生态功能评价分析
    4.3 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性评价
        4.3.1 三生功能耦合度分析
        4.3.2 三生功能综合分析
        4.3.3 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分析
    4.5 小结
5.国土空间优化
    5.1 国土三生空间重构
        5.1.1 景观“源”地选取
        5.1.2 阻力因子
        5.1.3 阻力面构建
        5.1.4 最小累积阻力层
        5.1.5 三生重构分析
    5.2 优化建议
        5.2.1 生产功能提升优化
        5.2.2 生活功能提升优化
        5.2.3 生态功能提升优化
        5.2.4 国土空间整体优化建议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成果
致谢

四、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熵权DEA-TOPSIS模型的乡村国土综合整治格局优化[J]. 任国平,刘黎明,李洪庆,季翔,尹罡.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2(02)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价值评估的市域历史文化空间协调管控研究 ——以临汾市为例[D]. 邓逢雪. 西北大学, 2021(12)
  • [4]遗址保护与乡村规划协同决策支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秦东陵地区为例[D]. 倪俣婷. 西北大学, 2021
  • [5]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的瑞金市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D]. 严政.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D]. 张凯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GIS技术的“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朱金秀. 浙江大学, 2021(09)
  • [8]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张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三生”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空间耦合协调评价与优化研究[D]. 李延顺.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国土资源总统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