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

一、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蔺陆洲[1](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研究表明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王杨[2](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叶翠[3](2017)在《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技术消解了行业边界,使得跨界融合成为各行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都欲在知识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双方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是可靠途径。在知识服务的大环境之下,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举办了诸如“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一系列业界会议,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对二者在知识服务方面的跨界融合十分关注。当前有利的环境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提供了契机,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动力所在。本文以出版机构向知识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跨界融合为背景,基于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博弈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概述、机理及条件、实施、效应、发展对策等主要内容。通过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研究,以期充实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该章主要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必要性;继而运用文献调研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知识服务融合研究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的相关成果;最后在分析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该章首先论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接着解析知识服务、融合等相关基础概念,并界定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继而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最后梳理出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该章在明确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目标的基础上,透彻剖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的建构问题,并据此阐述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第四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该章首先明确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继而采用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出当前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并据此分析出相应实现路径;最后针对性地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第五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该章在明确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包括知识服务融合风险与知识服务融合绩效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进而运用博弈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绩效进行评价。第六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该章与上文知识服务融合的机理、实施、效应三大部分内容相对应,分别提出一系列促进和保障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第七章为结语部分。该章总结全文,说明了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小磊[4](2016)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先后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发展战略,力求抢占未来信息生产力的制高点。美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10年将“宽带互联网”作为新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英国出台了“数字国家”框架,欧洲提出了“欧洲数字进程”,日本发布了“i-Japan2015”。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的特殊阶段,已经基本完成重工业化,人口红利消失,工业生产力阻碍了劳动者的自主创造性;在资源紧缺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约束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现状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加深,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通过提高信息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积极带动工业化,推动“两化”又好又快融合发展。因此,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研究信息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评价和测度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揭示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信息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两化”深度融合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基于信息生产力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多级指标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整体测度和地区测度,最后给出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归纳如下:一、信息生产力理论的探讨。将信息理论与古典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相结合,分析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建构信息生产力理论。阐明了信息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认为信息生产力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采集、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信息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具有高度智能化与网络化、共享性和速度性、高渗透性和全球性等特征,并指出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者从事的信息劳动的虚拟化、劳动对象的数字化,然后论证了信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二、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围绕信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6大要素:信息技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投入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取43个初始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便于后续的机器学习和自动分类。接着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初始评价指标和对各评价单元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分类,获得类别标签。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获得的类别标签进行训练,得到分类误差率与指标重要性排序;将排在末位的指标剔除,再一次利用新的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和随机森林训练,并不断迭代此过程,直至分类误差率和指标重要性都满足要求,即得到最终30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最后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权重,即得到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三、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定量测度。依据多层级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我国2011、2012、2013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值,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信息生产力发展趋势比较平稳,但地区间信息生产力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总体呈梯级格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辽宁和山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河北、内蒙古、吉林、陕西、重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科技教育研发的投入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传统通信技术应用目前已趋于饱和,对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作用很小;(3)信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增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传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却又由于新兴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差距。根据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测度和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部署,本文建议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结构、企业信息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生产力发展政策这五个方面提高着力我国的信息生产力水平。未来研究将围绕信息生产力的渗透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非量化指标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

袁玮[5](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王煜[6](2013)在《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知识流与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不断提高,知识产业规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知识产业普遍存在着因为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的知识流强度较弱,知识转换成产品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分析知识产业结构优化与知识流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借鉴产业结构中“快车道”理论和方法,在对知识产业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对知识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其结果就是知识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与目标。知识产业结构优化后,促进知识产业间知识流的强度增加,这样的方法也使知识产出效率更好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再以陕西省2010年数据进行知识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说明优化模型在现实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思路及对策。

陈晓青[7](2012)在《知识城市视阈下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研究 ——以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知识城市作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新理念,倡导以知识为基础,鼓励知识创新,实现城市均衡式发展,成为城市转型的新路径。而成都由于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新区等政策条件的扶持,其转型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内外部条件也越加成熟、步伐日渐加快。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知识城市、田园城市的理论脉络,提出二者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成都自身环境的特点,论述其打造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优劣势因素,并用知识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使知识城市理论在成都的实地建设中得以丰富并为更好的作用于实践积累经验。本研究得到以下的收获:1.从田园城市到知识城市的理论演进来看,工业革命时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到21世纪提出的知识城市新理念,都是人类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认识不断升华的体现。2.成都在转型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进程中,在地理环境、人文社会以及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区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存在的三大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知识产业比重偏低、城市创新体系不完善、高端知识人才缺乏、城市市民分享知识的渠道不畅、知识资本的贡献率偏低等劣势需要积极转化,规避风险。3.依靠知识城市的发展脉络,并结合成都自身的实际状况,其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措施主要包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强化知识优先原则,做好城市转型规划;优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置,营造知识成长良好环境;做大做强知识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支撑;打造高效廉洁知识政府,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精心布局城市公共空间,构筑分享知识有效平台。

桂学文[8](2011)在《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活动,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几乎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它使新蛋美国在美国零售业面对2008年圣诞“旺季”时也一片哀鸿的境地中逆势上升,也使中国的广大中小企业面对“严冬”也涉险过关,2009年以来更是成为企业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困境下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的法宝。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IDC中国发布的白皮书更是预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①,重视电子商务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士认同。研究和测度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是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作用的前提,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研究将成为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几个典型实证的阐述中概括出“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这一研究命题,在概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搭建了研究内容的框架体系,研究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测度实证分析等内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部分,认为电子商务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冈素,它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引起的、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和广泛渗透性的综合动力因素。它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促进生产变革、改进管理、扩大流通、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等途径来实现其内在作用;通过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等外在表现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优化投资、就业、产业布局等产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国内外借鉴研究部分,从电子商务测度、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选取相关测度的典型事例,包括OECD电子商务测度、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我国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测度、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国民经济统计等事例,探讨了其测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特色及其借鉴意义,为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养料。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部分,以建立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理论体系为目标,借鉴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的研究思路,界定了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中的一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些概念包括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交易、电子商务职业、电子商务投入、电子商务产业、电子商务产值等。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分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应用两大部分,类似于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中的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产业的核心,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受到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制约。而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企业应用、政府应用和个人应用,应用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深,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部分,探讨了测度方法的确定原则、测度的主要方法、测度流程等问题。认为建立测度方法需要遵循合理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可组合性、可比较性等原则。测度方法包括指标体系建立中需要采用的绩效测度常规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指标测算中需要采用的国民经济统计法等。测度指标体系的确立是测度流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测度实施的基本依据,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1)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2)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3)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收入及其占GDP和全社会从业人员收入的比例;(4)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比例;(5)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这五大指标既相对独立文相互关联,有反映流通效果的指标,也有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就业、投入),还有反映收入、投入产出关系、产值的指标,其中产值指标是核心指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实证分析部分,属于宏观测度范畴的研究,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首次尝试,以既有统计性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值的测算。采用的数据分为三大部分,一为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权威性统计数据,二为来自各类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的研究性统计数据,三为根据前两项数据通过估算方法获得的数据。通过测算,得出了初步结论。由于此项测度工作的探索性,以及相关数据的缺乏,本文测算的结果不一定准确,本次测算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所提出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否。尽管如此,本次测度在我国是对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的首次测度,建立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文章最后探讨了本文研究的特色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研究需要扩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屈超[9](2010)在《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产业地位不断上升。信息产业规模有多大,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如何,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怎样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息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于经济分析、政策制定等都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全面、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产业统计,构建信息产业核算框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信息产业核算的适当方法;以可比性为目标,界定信息产业的内涵及外延;结合信息产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信息产业的核算框架与核算内容。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信息经济测度方法选择、信息产业分类研究、信息产业核算规则以及信息产业卫星账户的架构。具体的篇章结构如下。第1章是导论。本部分对信息产业核算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对目前信息产业核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第2章对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全面梳理了信息经济测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划分为两大类:信息产业测度和信息化水平测度。信息产业测度方法以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研究为代表,其测度思路是定义、分类、计算,即首先定义信息产业部门的范围以及相应的基本概念,然后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业分类中挑选出所定义的信息产业,最后计算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或生产总值。这类方法与国民经济核算结合较为紧密,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由于信息产业分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使用的产业分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测算难度和可信度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外,此类方法测度的内容也不够全面。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作为一种统计指标体系方法,具有计算方便、数据易得、结论直观、实用性强的特点,但是信息化水平测度只能是作为信息经济测度的替代方法而出现。方案本身并不是对信息经济的直接测度,而是采用了对有关的“信息化”过程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来间接地反映信息经济发展的规模及水平。本部分在对这两类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要全面、准确测度信息产业,必须以SNA核算体系为核心,结合信息化水平测度中的有益指标,建立信息产业卫星账户。第3章对信息产业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信息产业分类是信息产业核算的基础,信息产业核算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标准化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因此信息产业分类是信息产业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信息产业的定义范围尚处于众说纷纭的混乱状态,本部分对各种信息产业分类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信息产业所涉及到的信息生产、信息载体设备和信息服务三个要素都不具备“同质性”的要求,因此,信息产业这一概念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独立产业。从目前信息产业范畴的混乱状态来看,要建立一个“公允”的信息产业分类标准是十分困难的,这种困难不仅在于信息产业本身的复杂性,更在于研究者及数据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按照各行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信息产业或许是一个较好的方案,即将信息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和扩展层两个层次,这种划分方案可以满足不同观点的分析需要。第4章讨论信息产业核算的基本原则。本部分通过对信息产品生产、消费的特点来考察信息产业核算的范围、交易记录时间、记账方法、核算的基本单位以及估价方法等问题。本章提出信息产业核算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以及进行市场交易或打算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的服务(不包括无偿提供给他人的服务)的生产;交易的记录时间应该采取现金收付制;估价原则以“市场价格”为基本估价准则,没有市场交易时货物的估价按照类似商品的市场价格或发生的费用估价,服务的估价则按发生的费用进行估价。第5章研究了信息产业卫星账户的框架结构。本部分的卫星账户以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核算为基础框架,建议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应该采用UV表法编制,实现投入产出表的年度更新。在信息产业生产核算方面,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对信息产业总产出的核算应该选用产品法,总产出的计价标准应该为基本价格;信息产业GDP核算在方法选择上建议以收入法为基准同时开展三种方法的计算,当三方不等价时以收入法为准。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核算主要统计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与结构、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流动情况等方面。信息化指标统计方面指标主要包括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网络经济、家庭信息产品使用、企业信息产品使用四方面内容。

白军锋[10](2010)在《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医药产品中的绿色代表—天然药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药产业因而将成为了21世纪全球医药领域的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笔者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结合笔者在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多年的工作经历,从而对当前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对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展开研究,从中发现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中药农业方面(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滞后、中药材资源品种减少及质量下降、中药材种植养殖资源质量不稳定);中药工业方面(产业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融资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弱);中药材销售体系尚未形成;中药创新研发环节薄弱;专业人才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影响中药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中药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陕南三市药检所基础设施薄弱,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等。最后,针对陕南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环境,从宏观上提出总体策略:政策支撑、信息支撑、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物流支撑;微观上解决热点问题:以GAP认证为方向,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GMP认证为突破,发展陕南制药工业;建设现代中药材市场及物流体系;加快建立和健全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药品注册工作,推动中药新药研发;支持陕南三市和宝鸡市药检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测检验能力;做好中药知识产业保护工作;加大人才培养;以“走出去”发展战略为目标,推动我省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交流等等。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以期通过分析研究,找出陕南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所遇到问题的症结,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掌握发展方向,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法,为进一步探索中药产业的深入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三、其他中国人物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一、春色与唐风
        二、秋思与唐韵
        三、冬雪与唐音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趋势显现
        1.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欠缺
        1.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值得研究
    1.2 研究综述
        1.2.1 知识服务融合研究
        1.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
    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
        2.1.1 数字时代知识服务环境的转变
        2.1.2 知识服务协同创新是大势所趋
        2.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主动选择
    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基本概念
        2.2.1 知识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2.2.2 融合及其相关概念
        2.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
    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
        2.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
        2.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原则
    2.4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理论基础
        2.4.1 协同理论
        2.4.2 信息集成服务理论
        2.4.3 博弈理论
    2.5 小结
3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
    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目标
        3.1.1 产生最佳知识服务协同效应
        3.1.2 促进知识服务泛在化智能化
        3.1.3 提供知识服务融合成功参照
    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建构
        3.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关系
        3.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互动
        3.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角色
    3.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
        3.3.1 实现政策制度对接
        3.3.2 形成核心领导机构
        3.3.3 解决技术方法难题
        3.3.4 具备跨界融合人才
        3.3.5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3.4 小结
4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
    4.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
        4.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
        4.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层次
    4.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和路径
        4.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
        4.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路径
    4.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
        4.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
    5.1 融合效应的构成
        5.1.1 融合风险
        5.1.2 融合绩效
    5.2 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
        5.2.1 有助于控制知识服务融合风险
        5.2.2 有助于检验知识服务融合效果
        5.2.3 有助于提高科学化决策的水平
        5.2.4 有助于实现各类要素优化配置
    5.3 融合风险的博弈分析
        5.3.1 融合博弈分析
        5.3.2 融合风险表现
    5.4 融合绩效的综合评价
        5.4.1 融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5.4.2 融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5.4.3 融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测定
    5.5 小结
6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
    6.1 机理层面的对策
        6.1.1 掌握关键要素,增强互动关联
        6.1.2 核查现实条件,实现融合目标
        6.1.3 争取各方支持,破解障碍难题
    6.2 实施层面的对策
        6.2.1 树立典型模式,完善融合路径
        6.2.2 关注影响因素,优化融合过程
        6.2.3 营造良好环境,维护动力来源
    6.3 效应层面的对策
        6.3.1 厘清效应构成,指明融合方向
        6.3.2 实施风险控制,推进融合发展
        6.3.3 完善绩效评价,保障融合成果
    6.4 小结
7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两化”融合研究综述
        2.1.1 “两化”的互动关系
        2.1.2 “两化”的带动和促进关系
        2.1.3 “两化”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2 信息生产力研究综述
        2.2.1 信息生产力内涵与特征
        2.2.2 信息生产力实证分析
        2.2.3 信息生产力关联因素
    2.3 信息化测度研究综述
        2.3.1 信息化内涵
        2.3.2 信息化测度
第三章 信息生产力理论基础
    3.1 信息理论
        3.1.1 信息
        3.1.2 信息资源
        3.1.3 信息技术
        3.1.4 信息产业
    3.2 生产力理论
        3.2.1 古典经济学家的生产力理论
        3.2.2 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3.2.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3.2.4 传统生产力理论面临的挑战
        3.2.5 生产力要素理论
    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
        3.3.1 信息对生产力的影响
        3.3.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功能
        3.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解析
        3.3.4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3.4 信息生产力理论
        3.4.1 信息生产力的内涵
        3.4.2 信息生产力的特征
        3.4.3 信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3.4.4 信息生产力的动态分析
        3.4.5 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第四章 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4.2.1 k-均值聚类算法
        4.2.2 随机森林算法
        4.2.3 结合k-均值聚类与随机森林的迭代算法
    4.3 指标数据选取和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4.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4 最终评价指标的生成
    4.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4.4.1 评价指标体系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五章 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定量测度分析
    5.1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
        5.1.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
        5.1.2 信息生产力水平区域比较
        5.1.3 信息生产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5.2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聚类分析
        5.2.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排序
        5.2.2 信息生产力水平分等定级
        5.2.3 各类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6.3.1 论文创新点
        6.3.2 论文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4.1 基本理论依据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4.1.1 创新活动特征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4.4 小结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5.1.3 “特区化”政策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5.5 小结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6.1 南京总体规划
        6.1.1 总体目标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现实意义
    7.2 主要工作
    7.3 主要观点
    7.4 主要创新点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7.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知识流与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流与知识产业
        2.1.1 知识流的内涵与特征
        2.1.2 知识产业内涵及其发展特点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2.2.1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2.2.2 知识产业与知识产业管理研究现状
        2.2.3 知识产业的划分及方法现状评述
第3章 知识产业划分及知识产业的知识流结构
    3.1 知识产业划分及其意义
        3.1.1 知识产业结构划分的意义
        3.1.2 知识产业结构
    3.2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知识流特征
    3.3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与知识流的互动关系
第4章 知识产业创新过程的投入产出关系及其结构优化模型
    4.1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4.2 知识产业优化过程的知识流关系
    4.3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想及优化模型
        4.3.1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想
        4.3.2 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4.4 知识流优化与知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描述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陕西省知识产业发展背景
    5.2 陕西省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5.3 陕西省知识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思路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6.1 基本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知识产业投入产出表

(7)知识城市视阈下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研究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知识城市与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提出背景
    1.2 知识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内在关联
    1.3 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内在关联
    1.4 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田园城市思想——现代城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1 田园城市理论的国外研究概述
        2.1.2 田园城市理论的国内研究情况
    2.2 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构想的成都模式实践
    2.3 知识城市——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2.3.1 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建立了以知识为核心的网络体系
        2.3.2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逐步确立“知识城市”的本土化语境
    2.4 当前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2.5 研究意义
        2.5.1 理论意义
        2.5.2 现实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
        3.3.2 分类及对比研究
        3.3.3 定性研究
4 成都构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优势因素分析
    4.1 文化多样性孕育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土壤
        4.1.1 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4.1.2 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
        4.1.3 丰富各异的生态文化资源
    4.2 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市民享受田园城市创造环境
    4.3 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保障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顺利实施
    4.4 以国际为导向加速成都构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步伐
    4.5 加快产业升级构筑成都转型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链条
5 成都打造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存在的劣势分析
    5.1 金融业优势不明显,总体实力有待加强
        5.1.1 规模比重相对较小,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5.1.2 吸引外资能力不强,直接投资增速有限
        5.1.3 本土企业存量缺乏,高端服务业市场缺位
    5.2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软实力薄弱
        5.2.1 文化产业总量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5.2.2 文化精品不多,品牌定位不准
        5.2.3 文化资源分散,整合力度较弱
        5.2.4 文化资源重建步伐相对迟缓,旅游业发展增速较慢
    5.3 城市创新体系不完善,知识引擎作用不明显
        5.3.1 城市缺乏知识创新共识,城市创新文化环境不健全
        5.3.2 大学未充分融入城市创新环节,“产学研”链接受阻
        5.3.3 高端知识人才匮乏,高级人力资源稀缺
        5.3.4 市民知识化层级较低,分享知识的渠道不畅
6 知识城市视野下成都转型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对策分析
    6.1 做大做强知识产业,提升城市金融实力及综合竞争力
        6.1.1 明确知识产业分类,深化对成都知识产业认识
        6.1.2 夯实知识产业发展基础,促进成都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6.2 强化文化软实力基本功能,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6.2.1 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6.2.2 构建城市创新文化教育体系,推动文化创新意识的形成
        6.2.3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凸显文化与旅游业的耦合效应
    6.3 发挥城市创新引擎作用,提高城市知识运营能力
        6.3.1 充分发挥创新引擎作用,畅通市民分享知识渠道
        6.3.2 扩大城市开放力度,推广知识文化活动营销
        6.3.3 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造就一批高素质知识劳动者
        6.3.4 整合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架城市知识共享系统
        6.3.5 建立高素质文化精英集群,加大城市知识信息整合力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一览表

(8)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命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命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电子商务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研究
        1.2.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研究
        1.2.4 关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原理与机制
    2.1 经济发展概念界定
    2.2 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2.2.1 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发展动力的阐述
        2.2.2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2.2.3 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研究的启示
    2.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分析
        2.3.1 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因素的整体性
        2.3.2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及其解释
    2.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2.4.1 电子商务对消费方式的改变
        2.4.2 电子商务对生产的促进
        2.4.3 电子商务对流通的改变
        2.4.4 新增电子商务服务业
    2.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
        2.5.1 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2.5.2 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产业发展
        2.5.3 优化产业结构
3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借鉴
    3.1 国民经济统计及其启示
        3.1.1 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指标
        3.1.2 国民经济统计
        3.1.3 国民经济统计的借鉴意义
    3.2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启示
        3.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概述
        3.2.2 OECD电子商务测度理论体系及其启示
        3.2.3 英国电子商务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启示
        3.2.4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及其启示
        3.2.5 《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的启示
        3.2.6 其他
    3.3 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借鉴
        3.3.1 信息经济测度的总体情况
        3.3.2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3.3.3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4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4.1 电子商务
        4.1.1 电子商务的含义
        4.1.2 电子商务的类型
    4.2 电子商务经济与电子商务活动
        4.2.1 电子商务经济
        4.2.2 电子商务活动
    4.3 电子商务交易
        4.3.1 电子商务交易内涵界定
        4.3.2 电子商务交易的类型
        4.3.3 电子商务交易的统计指标
    4.4 电子商务职业
        4.4.1 相关研究
        4.4.2 对电子商务招聘职位的统计与分析
        4.4.3 电子商务职业分类
    4.5 电子商务投入
        4.5.1 电子商务投入的含义与类型
        4.5.2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4.5.3 电子商务劳动投入
    4.6 电子商务服务业
        4.6.1 电子商务服务
        4.6.2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内涵
        4.6.3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4.7 电子商务应用
        4.7.1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4.7.2 个人电子商务应用
        4.7.3 政府电子商务应用
    4.8 电子商务产值
        4.8.1 电子商务产值的含义
        4.8.2 电子商务服务业产值的测度
        4.8.3 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产值的测度
5 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测度的方法
    5.1 确定测度方法的原则
        5.1.1 合理性原则
        5.1.2 适用性原则
        5.1.3 操作性原则
        5.1.4 可扩展性原则
        5.1.5 可组合性原则
        5.1.6 可比较性原则
    5.2 主要测度方法
        5.2.1 绩效测度常规方法
        5.2.2 投入产出分析法
        5.2.3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法
    5.3 测度流程
        5.3.1 确定测度指标体系
        5.3.2 对数据来源进行整理分析
        5.3.3 测度指标与方法的调整
        5.3.4 测度实施
6 测度实证分析
    6.1 电子商务交易额及其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6.1.1 全社会市场规模近5年相关数据
        6.1.2 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年相关数据
        6.1.3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社会市场规模的比例
    6.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数及其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
        6.2.1 全社会就业人数近5年数据
        6.2.2 电子商务近5年从业人员数
        6.2.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
    6.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
        6.3.1 近5年GDP规模
        6.3.2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规模
        6.3.3 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收入占GDP和全社会劳动报酬的比例
    6.4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6.4.1 电子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
        6.4.2 应用行业和政府部门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
        6.4.3 电子商务固定资产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6.5 电子商务产值及其占GDP的比例
        6.5.1 电子商务产值测度
        6.5.2 电子商务产值占GDP的比例
    6.6 测算结果汇总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发凡起例
        7.1.2 主要观点与特色
        7.1.3 研究的不足
    7.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的价格依据
        1.1 中国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服务价格
        1.2 中国万网服务价格
        1.3 用于测算的服务与收费方式
    附录2 企业网店数量测算方法与过程
        2.1 企业网店的类型
        2.2 B2B网店数量的估算
        2.3 B2C网店数量的估算
    附录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投入测算附录
        3.1 其他政务与公益类门户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3.2 企业类网站建设与维护费用核算表
    附录4 2001-2005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测算
        4.1 网站总数量和年新增网站数量
        4.2 政务和公益类网站建设费用
        4.3 企业类独立域名网站建设费用
        4.4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费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信息产业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信息产业测度方法
        1.2.2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
2 信息经济测度的方法选择
    2.1 信息产业的测度方法
        2.1.1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
        2.1.2 波拉特的测度理论
        2.1.3 马克卢普-波拉特方法的延续
    2.2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2.2.1 信息化指数方法
        2.2.2 方法评价
        2.2.3 信息化指数方法的改进研究
        2.2.4 对指标体系方法的反思
    2.3 信息经济测度的路径选择
        2.3.1 信息经济:从产业测度
        2.3.2 信息经济核算:方法选择
3 信息产业分类的研究
    3.1 统计分类:信息产业研究方法的起点
        3.1.1 分类的一般含义
        3.1.2 两种统计分类思想
        3.1.3 分类结构和分级结构
        3.1.4 目前研究的多维性
    3.2 子分类分析
        3.2.1 研究现状
        3.2.2 信息技术产业划分
        3.2.3 高技术产业分类
        3.2.4 信息服务业的分类
    3.3 一级分类分析
        3.3.1 国外的研究
        3.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3.3.3 中国官方分类体系
        3.3.4 基本认识
    3.4 对目前分类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3.4.1 整体判断
        3.4.2 信息产业的统计属性
        3.4.3 信息产业范畴的讨论
4 信息产业核算规则
    4.1 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4.1.1 信息供给与消费的特点
        4.1.2 核心层的生产
        4.1.3 扩展层信息产业的生产与需求
        4.1.4 其他部门的信息需求
    4.2 信息相关统计工作进展
        4.2.1 信息和通信技术统计指标
        4.2.2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ICT卫星账户
    4.3 信息产业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4.3.1 生产的范围
        4.3.2 复式记账法与记录时间
        4.3.3 核算单位
        4.3.4 估价原则与方法
5 信息产业卫星账户的架构
    5.1 信息产业生产核算
        5.1.1 信息产业总产出
        5.1.2 信息产业GDP核算的目的与意义
        5.1.3 信息产业GDP核算方法选择
        5.1.4 信息产业GDP核算表
    5.2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核算
        5.2.1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核算的意义
        5.2.2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5.2.3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表式
    5.3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核算
        5.3.1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核算的意义
        5.3.2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统计的口径与原则
        5.3.3 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与计算方法
    5.4 信息化指标统计
        5.4.1 信息化指标的意义
        5.4.2 数量指标与品质指标的选择
        5.4.3 指标设置
    5.5 数据来源
        5.5.1 已有统计资料
        5.5.2 调查数据采集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药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1.1.1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部分省份中药产业发展政策
        1.1.3 中药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2 本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4.2 产业经济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章 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2.1 中药农业
    2.2 中药工业
        2.2.1 中药饮片生产现状
        2.2.2 中成药生产现状
        2.2.3 中药保健品现状
    2.3 中药商业
    2.4 中药知识产业
        2.4.1 中药知识产业现状及产权保护
        2.4.2 目前中药知识产业及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3.1 陕南自然环境及中药资源概况
    3.2 陕南中药农业发展现状
    3.3 陕南中药工业发展现状
    3.4 陕南中药商业现状
    3.5 陕南中药知识产业发展现状
第4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1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存在问题
        4.1.1.1 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滞后
        4.1.1.2 中药材资源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4.1.1.3 中药材种植养殖资源质量不稳定
        4.1.2 陕南中药农业方面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4.2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存在问题
        4.2.1.1 产业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
        4.2.1.2 企业融资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弱
        4.2.1.3 缺乏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弱
        4.2.2 陕南中药工业方面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4.3 中药商业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4 中药创新研发环节薄弱
    4.5 人才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
    4.6 影响中药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4.7 缺乏中药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
    4.8 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第5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宏观策略
        5.1.1 政策支撑-中药产业的制度前提
        5.1.2 信息支撑-中药产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平台
        5.1.3 技术创新-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5.1.4 资本投入-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5.1.5 物流支撑-中药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石
    5.2 解决途径
        5.2.1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5.2.2 发展陕南制药工业体系
        5.2.3 建设现代中药材市场及物流体系
        5.2.4 加快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
        5.2.5 推动中药新药研发
        5.2.6 提高检测检验能力
        5.2.7 做好中药知识产业保护工作
        5.2.8 加大人才培养
        5.2.9 推动陕南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交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四、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2]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3]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D]. 叶翠.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D]. 陈小磊. 南京大学, 2016(04)
  • [5]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
  • [6]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知识流与知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D]. 王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7]知识城市视阈下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研究 ——以成都为例[D]. 陈晓青. 西南大学, 2012(10)
  • [8]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 桂学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7)
  • [9]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 屈超.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10]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D]. 白军锋. 西北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发展气象知识产业的对策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