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

一、贯彻十六大精神 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化冰[1](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孟丕[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换句话说,文化产业政策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只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才能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重新出发。自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探索,制定了许多文化政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亦产生了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文化建设一度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甚至是中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产业从第一家音乐茶座的开设开始起步,之后经过了“二分法”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有关文化改革、文化管理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2012年以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开始步入新阶段,文化产业政策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一时期,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修改和完善文化产业振兴法,数字文化产业得到拓展,对外文化开放成效显着,知识产权和文物保护也得到了重视。此后经过党的十八大的政策推动,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发展的轨道。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引领所不能分开的。可以说,我国以往的文化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科学的,它促进了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文化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和优化、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强劲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获得了极大地满足,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加,且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减。但无庸讳言,以往的文化产业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进程、基本成绩、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陈文林[3](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公丕宏[4](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徐淑云[5](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李彦博[6](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热合木江·沙吾提[7](2014)在《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以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其观点一脉相承,其理念与时俱进,其举措深得民心。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构建了理论、历程、成就、经验、战略和政策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使每一个问题研究都以新疆客观的历史和现实为分析前提,既能够初步论述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改善新疆民生的特殊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又能够给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有些必要的、有价值的启示,使未来决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全文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理由与意义,梳理了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对涉及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着重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指出了国外和国内关于民生问题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通过对以上梳理本章重点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而赢得人民拥护并取得全国政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生实践,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从宏观上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基本概况,着重概括中国共产党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实践。首先对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条件、基本要求做了简要阐述;其次,对解放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解放后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和发展的进程等进行了分析。再次,分析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实现新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的广阔的道路,新疆的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过程作为整个国家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章是总结分析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回顾新疆民生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地生活”的要求,客观总结和评价了人民生活、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新疆民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同时结合新疆区情分析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欠发达、财政底子簿、公共服务方面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不均等的问题突出。民生问题在当前已成为新疆城乡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最基本的根源。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包括: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第三、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第四、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第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第六、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第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第八、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苗遂奇,翁淮南,刘文韬,冯静[8](2011)在《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层领导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本刊记者约请了部分高层领导,畅谈对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张云峰[9](2010)在《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和具体对策,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考。本研究的内容共包括十章。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十章“结论”外,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三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第二部分是第四、五、六章,是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八、九章,是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理论基础包括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在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比较了国际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国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韩日等亚洲国家建设农村文化的经验做法;国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浙江台州,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北、江西,西部地区的云南、重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在理论阐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服务的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趋势预测,总结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为客观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本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从量化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服务活动、人才队伍和政府认识、体制机制、市场发展、农民主体意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找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后,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能够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本研究提出要探索建立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事业单位改革、队伍建设、法制化和管理体制改革。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本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揭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建议。

陈桓辉[10](2010)在《文化强省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00年以来,文化发展战略日渐成为既是牵动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又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为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相继出台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发展意见等文件,促进了省级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但是,如何在研究国外和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国家、区域和省级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上,深入探析这一重大课题,目前还比较薄弱。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文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从国家、区域和省级结合层面上研究文化发展战略,对于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以文化强省战略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论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的文献进行检索,系统收集了美国、法国、韩国文化发展战略和我国建国以来文化发展战略资料,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使论文建立在最新成果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系统论观点,按照国家与地域、省级进行研究,选取陕西、河南和山东为样本,注意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对象的规律性。同时还运用文化学、战略学、哲学以及政策学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拓宽研究的视野,从而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本论文以战略学理论和文化软实力理论为立论依据,对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战略效果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增强了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的学理性。本论文对国内外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总结,并选取了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的代表省份即对陕西、河南和山东文化强省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对文化强省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供省级层面参考的对策。本论文研究了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和我国软实力提升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对其构成要素和作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相互关系。本论文选取美国、法国、韩国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这些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比较明确的战略,有比较完善的文化法律和文化政策,包括适合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公开透明非歧视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还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化发展战略演进的几点启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演变以党的十五大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6年;第二阶段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至今。新中国60年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为文化强省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很多深刻的启示。近年来,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为实现西部省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对陕西省文化发展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战略实施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文化强省的重要启示。河南省在文化建设上有着明确的总体要求、切实的具体措施和坚强的组织保障。这些方面有力推动了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在分析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定位、战略组织资源分析、战略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成果和启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山东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体制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上都有很多亮点。在对这些亮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文化强省的重要启示。本论文在最后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化强省战略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对策建议。

二、贯彻十六大精神 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十六大精神 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港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文化观、文化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看法
        (二)毛泽东等党的领袖的文化观及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看法
        (三)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实践基础
        (一)革命时期及建国头三十年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
        (二)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影响
        (三)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探索与成长(1978-2011)
    一、20世纪80年代文化经济的兴起与相关管理政策(1978-1990)
        (一)广告业及文化娱乐业的出现
        (二)文化领域改革与事业单位的转型
        (三)文化艺术商品和产业属性的确认
        (四)“文化市场”地位的承认
    二、20世纪90年代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关管理政策(1991-2000)
        (一)“文化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系统开展
        (三)文化产业司的设置
        (四)流行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产业政策”的正式提出及其重要意义(2000)
    四、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2001-2011)
        (一)文化发展“二分法”的规定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定位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与推进
        (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
    五、新世纪前十年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推行的成效与不足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绩效
        (二)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深化(2012-至今)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国内形势的变化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
        (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订
        (二)数字文化产业的拓展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四)“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和“五个一百部”的实施
        (五)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开放
        (六)对知识产权、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三、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成效与不足
        (一)推行成效
        (二)问题与不足
第四章 今后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一、文化产业政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四)文化产业产权及其他相关问题
    二、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举措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二)明确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文化产业公平
        (四)明确政策主体的职责,健全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机制
        (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经典区位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体框架
    第二节 几何分析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一、乡村演化散点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四、区域演化域面
        五、海洋演化立体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一、经济空间势
        二、经济空间熵
        三、经济空间流
        四、经济空间集
        五、经济空间域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一、可能创新之域
    二、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
        四、新发展理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树立“新型”理念
        二、转变政府职能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三、壮大民营经济
        四、打造特色品牌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二、精准扶贫战略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一、人才强县战略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宣传推广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民生概念及民生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一 “民生”一词的含义
        二 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三 民生问题的特征
    第二节 全面科学地认识民生问题
        一 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
        二 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
        三 民生问题是发展问题
        四 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
    第三节 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一 近现代西方国家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二 近现代中国民生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努力(1921~1949)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概况
        二 解放前新疆民生的概况
        三 中国共产党解决新疆民生问题的开端
        四 三区革命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 新疆国民党民主派和平起义
        六 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艰辛探索(1949-1978)
        一 进行保护人民基本生存权和基本政治权利益为主的政治建设
        二 中国共产党把新疆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三 “文化大革命”对新疆民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不断发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开创(1978~1989)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丰富和发展(1989~200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全面推进(2002~2012)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新疆的新的发展(2012~至今)
第四章 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提高和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就
        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生活总体实现小康
        三 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第二节 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民生福祉和未来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二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在民生需求中确立责任和使命
        三 职业教育恢复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 “双语”教育蓬勃发展,为新疆的民生建设提供助力支撑
        五 “内高班”教育稳步发展,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
        六 教育事业投入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公平事业取得新进步
    第三节 新疆就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二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三 就业渠道日益拓宽,就业结构逐渐优化
        四 就业政策日趋成熟,就业服务日益完善
        五 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六 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
        七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第四节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初步发展
        二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三 医疗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四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节 新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新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 新疆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 新时期新疆社会保障事业的工作重点
    第六节 新疆住房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
        一 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二 “安居富民”工程,从抗震到富民
        三 “定居兴牧”民生工程,提高了牧区群众的生活
        四 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力促新疆和谐稳定
    第七节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新疆改善民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 新疆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解决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对策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规律及特点
        一 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是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政治前提
        二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的切实步骤
        三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四 改善民生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
        五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
        三 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 文化繁荣是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五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和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政治保障
        六 改善新疆民生事业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帮助
        七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八 发挥好新疆建设兵团在改善新疆民生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问题的几点启示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开放宏伟事业
        二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思想,维护新疆政治大局稳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层领导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
    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访谈嘉宾
    二、深入推进首都文化体制改革
    三、全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
五、进一步加强对推动首都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
    1. 构筑精神高地, 加强文化之“魂”的建设。
    2. 加大文化事业工程建设力度。
    3. 加大文化产业工程建设力度。
    4. 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工程建设力度。
    5. 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建设力度。
开创建设文化强省新局面
    着眼全局、指明方向。
    把握大势、自觉担当。
    升华认识、明确遵循。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
    舆论引导工程。
    素质提升工程。
    文化繁荣工程。
    文化创新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
    产业振兴工程。
    文化人才工程。
要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灵魂, 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二是必须紧紧抓住文化创作这个重要标志, 全面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三是必须紧紧抓住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这个基本任务,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文化产业这个重要途径, 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五是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源泉, 努力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解决好推动发展繁荣的动力问题
    一是要提高认识水平,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思想保障。
    二是要健全体制机制,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要加大支持力度,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政策保障。
    四是要强化队伍建设,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
    五是要调动各方力量,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社会保障。
    六是要加强党的领导,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组织保障。
深化改革推动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抓住根本任务, 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坚持文化惠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培育成为支柱性产业。
    四是充分发挥独特优势, 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
    一要强化改革创新。
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点, 不断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
    二是坚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着力点,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保障力
    三是坚持把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点, 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坚持把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点, 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力。
    五是坚持把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能力作为关键点, 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
    一要切实落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二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三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要努力建设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
    五要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9)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
        1.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价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
        2.1.1 文化与农村文化
        2.1.2 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
        2.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2.2.1 公益性
        2.2.2 公平性
        2.2.3 基本性
        2.2.4 多样性
        2.2.5 便利性
        2.2.6 持续性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2.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2.3.2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2.3.3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2.3.4 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手段
        2.3.5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4.4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3 国际文化建设和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启示
    3.1 国际文化建设的比较
        3.1.1 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3.1.2 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3.2 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
        3.2.1 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3.2.2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2.3 中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2.4 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3 国际国内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3.3.1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3.3.2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
        3.3.3 尊重和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3.3.4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
    4.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
        4.1.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状况
        4.1.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征
    4.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预测
        4.2.1 黑龙江省农村和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比较
        4.2.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
    5.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5.1.2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办法
    5.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具体评价
        5.2.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
        5.2.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和其他各省份的比较
        5.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历史发展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6.1.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
        6.1.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6.1.3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6.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
        6.1.5 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薄弱
    6.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6.2.1 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6.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6.2.3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
        6.2.4 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6.2.5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6.3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7.1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
    7.2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7.2.1 坚持“以人为本”
        7.2.2 坚持政府主导
        7.2.3 坚持统筹兼顾
        7.2.4 坚持农民主体
        7.2.5 坚持重点突破
    7.3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7.3.1 近期目标
        7.3.2 中期目标
        7.3.3 远期目标
    7.4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
        7.4.1 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7.4.2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7.4.3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7.4.4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7.4.5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8.1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8.1.1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8.1.2 开拓多元化的投入渠道
    8.2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
        8.2.1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
        8.2.2 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8.2.3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志愿服务
        8.2.4 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
    8.3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8.3.1 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8.3.2 逐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8.3.3 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文化企业
    8.4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8.4.1 改革人事制度,选拔人才
        8.4.2 优化工作环境,吸引人才
        8.4.3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人才
        8.4.4 增设学科专业,储备人才
    8.5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8.5.1 制定全省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8.5.2 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8.5.3 强化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问责和监督
    8.6 本章小结
9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9.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9.1.1 建立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9.1.2 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
        9.1.3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标建设
    9.2 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
        9.2.1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面向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
        9.2.2 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9.2.3 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
        9.2.4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
    9.3 努力提供更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9.3.1 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9.3.2 突出文艺创作中的农村题材
        9.3.3 加强“三农”读物出版配送工作
        9.3.4 推动城市公益性讲座走进农村
    9.4 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9.4.1 做大做强品牌文化活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9.4.2 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9.4.3 引导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积极参与健康快乐的群众文化活动
    9.5 大力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9.5.1 挖掘民族历史源流系列资源
        9.5.2 挖掘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资源
        9.5.3 挖掘流寓文化系列资源
        9.5.4 挖掘红色历程系列资源
        9.5.5 挖掘开发建设系列资源
        9.5.6 挖掘地域风情系列资源
    9.6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文化市场供给能力
        9.6.1 发展文化产业,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有力的支撑
        9.6.2 发展地方民间民俗文化,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产品
        9.6.3 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9.7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文化强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三节 论文逻辑结构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强省的内涵和标志
        三、战略及战略管理
第二章 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软实力
        一、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二、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三、我国软实力提升的途径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三、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分析
        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
    第三节 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软实力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一、美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二、法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三、韩国文化发展战略经验
    第二节 国外文化发展战略启示
        一、战略规划
        二、机制保障
        三、经费来源
        四、文化产业政策
        五、“走出去”战略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二、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
    第二节 新中国60 年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不断演进的启示
        一、充分认识文化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二、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理念
        三、坚持把繁荣发展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主题
        四、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动力
第五章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第一节 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定位
    第二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优弱势因素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薄弱环节分析
    第三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一、战略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任务
        四、战略保障
    第四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
        三、文化产品生产
        四、文化市场
        五、新闻出版
        六、文化产业
    第五节 陕西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本省的优势
        二、以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区域文化的影响力
        三、不断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第六章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第一节 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定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相关资源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薄弱环节分析
    第三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一、战略方针
        二、战略原则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重点
        五、战略保障
    第四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文化产业发展
        三、文化市场建设
        四、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
        五、文化体制改革
        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五节 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一、根据省情做好战略定位
        二、全面把握文化强省建设的意义
        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七章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研究
    第一节 山东建设东部强省的战略定位
    第二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相关资源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薄弱环节分析
    第三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构成要素
        一、战略方针
        二、战略原则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重点
        五、战略保障
    第四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效果
        一、思想道德建设
        二、文化载体建设
        三、文化产业发展
        四、文化体制改革
        五、重大活动举办
    第五节 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启示
        一、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
        二、突破资金瓶颈打造文化品牌
        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八章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几点理论思考
    第一节 陕西、河南、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共同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省省情实际出发
        二、战略上重视、操作上落实,真正把文化强省摆在重要的位置
        三、大胆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为提高综合实力开辟了新的路径
    第二节 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文化强省
        一、提升综合国力
        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要抓好几个关键点
        一、基本原则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重点
        四、战略保障
        五、战略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贯彻十六大精神 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D]. 孟丕.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共产党改善新疆民生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D]. 热合木江·沙吾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层领导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J]. 苗遂奇,翁淮南,刘文韬,冯静. 党建, 2011(11)
  • [9]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张云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10]文化强省战略研究[D]. 陈桓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标签:;  ;  ;  ;  ;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大做强陕西高等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