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高级工程人才

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高级工程人才

一、理解素质教育内涵 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娟[1](2021)在《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应对未来的产业变化,我国启动了“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对工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对工科生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如今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需制定新工科建设下工科人才的培养方案。高校本科生实践能力的现状评价是制定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因此,构建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构建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通用标准、《华盛顿协议》标准和《中国工程师教育认证(CEEAA)通用标准》(2020版)中对工科生的要求,并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已有研究成果中涉及新工科建设下工程实践能力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指标出现的频率进一步补充指标;根据访谈调查法,对工科本科生、工科教师、教育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根据访谈内容提取指标,对已有指标再次筛选;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编制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验证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最终确立两纬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专家权重咨询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以河北省首次参与“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的十所高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总体一般,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工程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欠缺。笔者结合访谈调查,深入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原因,发现高校存在专业壁垒的难以打破,学科观念认知的偏差,工程创新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并针对共性问题提出有助于工科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建设性意见,如设置基于学科整合的跨学科课程、完善工程创新体系、加强工程实践师资引进与培训、建立新型校企联合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等。

王柳婷[2](2020)在《“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产业更新迭代更加频繁,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更强适应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这对于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培育核心素养恰好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积极回应。核心素养作为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涵盖了新形势下工程人才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对于学生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具有长远的价值。因此,研究“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本科层次的“新工科”人才是未来工程领域发展的主体,因此本文聚焦“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OBE教育理念、“大工程观”教育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详细阐释了新工科、核心素养、“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构建了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该框架分为文化学习、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跨学科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国际视野九个基本要点。参照该核心素养框架,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状况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在社会参与维度上发展较好,而在文化学习和自主发展维度有所欠缺,尤其是跨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需要重点关注。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学校教育在“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现实挑战,主要有: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师资水平不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待加强五个方面。最后,笔者提出了“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和保障建设,主要有:转变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构建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营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以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刘刚[3](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提出工科在高等教育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不仅是工科院校发展的重点对象,也是综合性院校和行业特色型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我国推出“新工科”计划,既要发展一批新的工科专业,又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提升。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是以工程技术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应用型传统工科类专业,绝大多数涉农高校均设置有此类专业,传统农业高校更是将其作为学校传统与特色进行发展、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是该专业对其所要培养人才的总体期待与基本要求,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是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补充,也能为培养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工程人才提供指引。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紧紧围绕“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这一主题,沿着“理论探讨—背景梳理—内涵探析—现状分析—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除绪论外,本研究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理论基础的探讨,由第2章构成。在界定“新工科”、“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素和理论依据。研究认为,要素论中两种主流观点“德育、智育、体育三要素论”和“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论”均有利弊;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辩证统一、专才教育论与通才教育论的辩证统一。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发展的历史梳理与目标探索,由第3章构成。本研究将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建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受阻放缓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常规发展阶段、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阶段,并在每一阶段探索培养目标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内涵的探析,由第4章构成。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Nvivo质性材料分析软件,对我国25所高校50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中人才类型强调高层次复合型、工作领域以传统的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为主、工作环节以产业链的前端和中端为主、道德目标描述抽象笼统、能力目标强调通专平衡、知识目标偏重专业基础;基本内涵在传统农业高校与其他涉农高校、不同农业工程学科基础、不同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细分上的体现有所差异。第四部分是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调查,由第5章构成。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研样本高校毕业生的教育期望值与自我感知教育收获,以及教师对毕业生表现的评价和对培养目标本身规范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本研究认为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高校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失衡、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对新工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强化、支撑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第五部分是对国内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经验借鉴,由第6章构成。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趋势与普渡大学改革案例的基础上,得出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启示:提前布局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人才培养;发展跨学科教育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农业工程人才多元发展;加强政校企协同发展;发展大类培养目标与个性化培养目标。第六部分是对新工科背景下优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对策建议,由第8章构成。本章提出三方面建议:在宏观层面面向新工科共性要求,立足培养目标现实依据;在中观层面把握高校与学科特性,优化培养目标基本内涵;在微观层面做好落实,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描述、可区分、可测量、可评价、可达成。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工程新型人才的关键指引,需要政校企协同发展。本研究期望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引起农业工程领域政校企组织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推动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新工科建设,培养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农业工程新型人才。

金宇[4](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面向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也应积极进行新工科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和改进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农业工程人才,必须加强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相关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等进行访谈以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并对比所选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与行业和职业契合度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待加强、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研究对最早设立农业工程相关院系及专业的美国的农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两所高校的具体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工程已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有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大、学科内涵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等特点。结合国内现状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在课程目标上,要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以学校发展定位与区位发展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综合制定农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通过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提高内容前沿性,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等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结构维度,一是要推进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在课程评价维度,要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张金叶[5](2020)在《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全球产业的格局正呈现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产业界对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实践作为工程的本质属性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教学也愈发受到各界关注。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实施对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动手能力,而且涉及到工程思维、跨界整合、创新创业以及沟通领导等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关注点仍然处于基础的动手实践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重构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比较教育理论、大工程观、CDIO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继而,对中德两国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质量保障五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发现德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先进之处。随后,以德国着柏林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以及国内地方工科高校浙江科技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四所高校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德国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德国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更新提出建议。

乔昳玥[6](2019)在《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文中认为本文借助个案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展开对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考察,以期形成规律性认识,进而为当下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第一,通过发掘与解读相关史料,梳理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过程。洋务时期应国家军用工业需要,中国初步建立了以模仿英、法工程职业教育模式为发展起点的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形成了“学用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清末新政时期,随着大学教育系统的建立,工程教育层次提升,扭转了偏重于国防军事的倾向,开始转向为经济建设的各领域培养各种类型的“通达时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和专业设置扩展到工、矿、交通等备行业的诸多工程领域,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也开始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以茅以升主持领导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为研究案例,分析民国前期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东大工科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通过吸纳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了“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培植工程上之有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主辅修制为基础,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的工科课程设置;形成了以考先生教学法、课外研究辅导制度为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实验、实习、实地考察;在课外活动中,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依托专业化的专职教师队伍与完备的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构筑起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硬环境,为工科师生学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第三,总结民国前期大学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研究以为:民国前期高等工程教育以规训化建制为内容,以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中心,形成了这一时期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3)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4)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其对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1)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2)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3)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4)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李肖婧[7](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王辉[8](2020)在《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已来,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培养单位均保持较快增长,为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复兴繁荣,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而且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格局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法治意识、工程伦理意识和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大国工匠,因此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研究,完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这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对深化当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思想进行了综述。(1)相关概念方面,如能力的概念与构成、素质的含义与特征;(2)理论基础方面,大工程观包括基本概述及其理论构成(大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胜任力理论涉及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结构模型(胜任力基本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3)工程教育思想方面,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教育思想。第二,对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方面,发展历程包括工程硕士教育摸索期、起步期、稳定发展期、繁荣期等四个阶段,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新增工程领域准入制度、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等;(2)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方面,分析了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布的相关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文本,总结出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方式注重产学结合等四个特征;(3)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概括出“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等问题。第三,设计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1)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大类工程领域的四大划分依据(行业分类、职业分类、专业分类、学科分类)、七大类工程领域及三方面培养目标;(2)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方面,包括确立依据(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胜任特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人才标准等),能力素质结构(两大知识要求、三大素质要求、五大能力要求)。第四,开展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实证分析。(1)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方面,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探索(探索性因子分析、能力素质结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及路径分析、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关系分析、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Ordinal回归分析(平行线检验和模型拟合结果、Ordinal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2)对专家的深度访谈分析方面,含有访谈对象确立、访谈提纲设计和访谈结果分析等内容。最后,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以及本文研究总结。改革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三大方面;研究总结包括研究局限及展望等。

赵哲[9](2019)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辽宁高等工程教育资源基础雄厚,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优越,拥有数量众多的省属本科高校和大批工程类专业,培养规模庞大的高等工程人才。本研究立足于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存量与增量并驾齐驱的现实局面和战略情势,围绕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主旨问题,基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把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与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问题”两个原本割裂的学术版块进行充分匹配,将“质量问题”升华为“战略管理问题”,理性建立了一种质量与战略及战略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指向明确、特色鲜明和思路清晰的质量战略及其战略管理的逻辑体系与框架结构,重点提出了战略管理要解决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基本内容。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基本内涵。首先对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概念定义和嫁接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其次对“质量论”进行概念演进解读和拓展应用,其中,“质量论”经历了“客观质量—主观质量—动态质量—全面质量—标准质量”的持续演变,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是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范式的集合定义和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推论,而“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作为质量特性共同组成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随后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进行理性分析,其中,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表现为必然性和紧凑性,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具有结构性、建构性、全面性、差异性和接续性等五类显着特征。最后从战略环境、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及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之间的要素契合关系。分析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环境和战略基础。引入PEST经典模型分析了影响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四类外部环境。通过定量研究全面掌握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基础情况,即对省内18所省属高校的31种工程类专业的26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省内5所省属高校和5家企业的136人运用半结构化方式的深度访谈,最终为战略制定提供定性的问题探查与分析判断。明确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战略愿景在于将工程导向作为始终标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关键支点,将国际化培养作为长效动能;重点路径在于从高校主体维度出发,围绕“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始终质量特性诉求,提出专业、课程、教师、载体和模式等方面的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战略重点选择。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战略实施的高校内部具体发力点在于战略领导、战略执行、战略目标、战略组织和战略资源等“五力”的持续共同作用,即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提高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结构调适力,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战略保障的主要途径是立足政府和社会双重视角的完善政府外部治理体系与建构社会长效驱动系统。

张婕[10](2019)在《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工程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并引领工程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培养工程人才。面对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工程问题的日益复杂,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性是立足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领域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生涯适应性是在个人能力与环境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生涯适应与发展所需能力的基本框架却形成于在学期间,很大程度上,这些能力都是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生成的,而培养模式是生涯适应性生成的载体与依托。故需要从如何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视角来改进培养模式。本文借助生涯适应性为理论基础,梳理分析了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内涵与维度,以此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揭示,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剖析,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和东京大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视角,提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路径与支撑体系。本文提出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维度包括:工程知识及技能适应性、工程分析及应用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交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规范适应性、个人及团队角色适应性以及生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性。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生涯适应性主要存在工程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工程分析及应用能力不高、人际交流适应性不强、职业环境适应力缺乏、生涯选择和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审视培养模式,当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为:培养目标忽视学生生涯发展、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协同培养流于形式。问题的成因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偏颇、学科发展范式主导的培养思路的固化以及组织制度性障碍的存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工程教育中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的突出经验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出发点、将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内化于培养之中、将实践嵌入培养过程始末、将职业生涯管理服务作为学生了解生涯发展的途径。据此,本文认为应该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保障机制着手,来改进培养模式。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生涯适应性培养为重点、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学生辅导为支持、互动开放和内外协同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来推进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

二、理解素质教育内涵 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解素质教育内涵 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
        2.1.2 工程实践能力
        2.1.3 评价指标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2.2.2 CDIO工程教育理论
        2.2.3 STEAM教育理念
第三章 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的甄选
    3.1 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3.2 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 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筛选设计
        3.3.1 基于文献分析的评价指标初步甄选与补充
        3.3.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评价指标再次筛选
第四章 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德尔菲法咨询问卷的调查与设计
        4.1.1 咨询问卷的设计
        4.1.2 专家咨询组的组建
        4.1.3 咨询过程及结果
    4.2 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4.2.1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4.2.2 指标数据的量化处理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4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
        4.4.1 权重设计的方法
        4.4.2 权重设计的过程
        4.4.3 指标的综合权重分析
第五章 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
    5.1 调查与设计
        5.1.1 测评问卷的设计
        5.1.2 测评问卷的预测试
        5.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2 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5.2.1 基本信息分析统计
        5.2.2 评价指标数据信效度分析
        5.2.3 测评问卷的数据分析
    5.3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3.1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5.3.2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成因
    5.4 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5.4.1 设置基于学科整合的跨学科课程
        5.4.2 完善工程创新实践体系
        5.4.3 加大工程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着“新工科”建设
        1.1.2 高校“新工科”本科生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1.1.3 培育“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是高校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
        2.1.2 核心素养
        2.1.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2.2 OBE教育理念
        2.2.3 “大工程观”教育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建构
    3.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以人为本
        3.1.2 追求质量卓越
        3.1.3 面向未来发展
        3.1.4 满足国际要求
    3.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主要依据
        3.2.1 基于国际核心素养框架建构的内在一致性
        3.2.2 基于新业态对未来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3.2.3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2.4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3.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基本内容
        3.3.1 “文化学习”指标体系
        3.3.2 “自主发展”指标体系
        3.3.3 “社会参与”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4.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内容
        4.1.3 调查对象
        4.1.4 调查方法
        4.1.5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结果分析
        4.2.1 总体情况分析
        4.2.2 差异情况分析
    4.3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之现实挑战
        4.3.1 课程体系不合理
        4.3.2 教学模式落后
        4.3.3 师资水平不高
        4.3.4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4.3.5 校园环境有待加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和保障建设
    5.1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5.1.1 转变高等工程教育理念
        5.1.2 优化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课程体系
        5.1.3 构建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5.1.4 营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环境
    5.2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保障建设
        5.2.1 师资队伍建设
        5.2.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5.2.3 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1.1.2 改造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是对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补充
        1.1.3 优化培养目标是改造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首要任务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评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
        2.1.2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
        2.1.3 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2.2 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素
        2.2.1 德育、智育、体育三要素
        2.2.2 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
    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历史梳理与目标探索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建起步阶段
    3.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受阻放缓阶段
    3.3 改革开放后的常规发展阶段
    3.4 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阶段
4.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探析
    4.1 样本采集与样本编码
        4.1.1 样本采集
        4.1.2 样本编码
    4.2 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特征及差异分析
        4.2.1 人才类型强调高层次复合型
        4.2.2 工作领域以传统的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为主
        4.2.3 工作环节以产业链的前端与中端为主
    4.3 培养目标的具体规格特征及差异分析
        4.3.1 道德目标描述抽象笼统
        4.3.2 能力目标强调通专平衡
        4.3.3 知识目标偏重专业基础
5.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现状调查
    5.1 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方法与样本
    5.2 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结果
        5.2.1 有关培养目标基本定位的调查结果
        5.2.2 有关培养目标具体规格的调查结果
        5.2.3 有关培养目标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查结果
    5.3 我国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专业培养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失衡
        5.3.2 专业培养目标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5.3.3 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同质化
        5.3.4 专业培养目标对新工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强化
        5.3.5 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
6.国内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经验借鉴
    6.1 国内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趋势
        6.1.1 培养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师的主流趋势
        6.1.2 跨学科教育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6.1.3 专业特色驱动人才多元发展
    6.2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改革实践——以普渡大学为例
        6.2.1 多方协同发展培养目标
        6.2.2 大类培养目标与个性化培养目标
    6.3 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启示
7.新工科背景下优化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对策建议
    7.1 宏观层面:面向新工科共性要求,立足培养目标现实依据
        7.1.1 深化教育立德树人
        7.1.2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7.1.3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
        7.1.4 适应学科发展趋势
        7.1.5 凸显专业培养特色
        7.1.6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7.2 中观层面:把握高校与学科特性,优化培养目标基本内涵
        7.2.1 促进人才分类培养
        7.2.2 主动培养新兴交叉领域人才
        7.2.3 聚焦产业链多技术集成与多环节的整合
        7.2.4 强化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道德目标
        7.2.5 提升以全球胜任力为代表的能力目标
        7.2.6 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知识目标
    7.3 微观层面: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描述、可区分、可测量、可评价、可达成
        7.3.1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描述”
        7.3.2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区分”
        7.3.3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测量”
        7.3.4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评价”
        7.3.5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可达成”
8.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B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C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D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E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访谈提纲(行业或企业专家版)
致谢

(4)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1.1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1.1.2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1.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流弊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研究
        1.3.2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1.3.3 国外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研究
        1.3.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研究
        1.3.5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想研究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
        2.1.2 课程、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
        2.1.3 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类专业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2.2.1 高校课程发展的相关论述
        2.2.2 相关课程论
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样本选取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设计
        3.1.4 问卷调查的实施
    3.2 半结构访谈
        3.2.1 访谈对象
        3.2.2 访谈内容
4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4.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总体情况
    4.2 课程体系建设各维度情况分析
        4.2.1 课程目标维度
        4.2.2 课程内容维度
        4.2.3 课程结构维度
        4.2.4 课程组织与安排维度
        4.2.5 课程实施维度
        4.2.6 课程评价维度
    4.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小结
5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5.1 课程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5.2 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课程内容前沿性有待加强
    5.3 课程设置未突破学科壁垒,学科间交叉渗透不足
    5.4 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5.5 院校两级实践课程安排比重存在偏差,实践课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5.6 考试在课程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评价方式稍显单一
6 国外农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1 美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6.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6.2.1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6.2.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6.3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6.3.1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6.3.2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6.4 美国高校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
        6.4.1 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工程认证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6.4.2 注重国际化素养培养
        6.4.3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大
        6.4.4 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
        6.4.5 学科内涵丰富,专业课程知识面广
        6.4.6 专业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态势
        6.4.7 小结
7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思考
    7.1 课程目标维度
        7.1.1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与行业发展现状
        7.1.2 课程目标定位
    7.2 课程内容维度
        7.2.1 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
        7.2.2 加强学院合作和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搭建,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
        7.2.3 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丰富学科内涵
    7.3 课程结构维度
        7.3.1 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
        7.3.2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
    7.4 课程评价维度
        7.4.1 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8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附录B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
附录C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5)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科院校
        2.1.2 实践教学
        2.1.3 实践教学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2 比较教育理论
        2.2.3 大工程观
        2.2.4 CDIO教育理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比较分析
    3.1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3.1.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3.1.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
        3.1.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
    3.2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3.2.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3.2.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3.2.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比较分析
    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3.3.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伍建设
        3.3.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3.3.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3.4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3.4.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3.4.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3.4.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管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3.5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3.5.1 中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3.5.2 德国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与质量保障
        3.5.3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的比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例分析
    4.1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
        4.1.1 引领工程发展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
        4.1.2 理论、实践、科研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4.1.3 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师队伍
        4.1.4 “学生生命周期”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4.1.5 来源广泛的实践教学支持保障
    4.2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FH)
        4.2.1 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工程人才培养
        4.2.2 工程全过程嵌入的实践内容设计
        4.2.3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4.2.4 完善的实践教学组织架构与制度管理
        4.2.5 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4.3 浙江科技学院
        4.3.1 对接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4.3.2 基础与提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4.3.3 双师双能、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4.3.4 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4.3.5 完备的实践教学资源及质量监控保障
        4.3.6 中德合作办学基地建设
    4.4 哈尔滨理工大学
        4.4.1 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的培养目标
        4.4.2 基础、专业、创新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
        4.4.3 引进与培养并行的教师队伍建设
        4.4.4 制度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管理
        4.4.5 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与质量保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精准定位,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5.1.1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5.1.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理念
        5.1.3 对接产业需求,厘清工程实践能力新内涵
    5.2 能力本位,探索实践教学新内涵
        5.2.1 跟踪工程学科的前沿性、交融性
        5.2.2 强化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
        5.2.3 拓展实践场景的跨界性、协同性
    5.3 双师双能,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
        5.3.1 专兼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3.2 制度引导,完善实践教学教师准入及考评标准
        5.3.3 校企双向交流,积极开展实践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5.4 规范制度,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5.4.1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5.4.2 建立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考评管理制度
        5.4.3 建立灵活的实践教学监控机制
    5.5 产教融合,建立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5.5.1 转变观念,加快产教深度融合
        5.5.2 双向建构,打造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5.5.3 资源整合,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培养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6)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民国前期
        1.2.2 高等工程教育
        1.2.3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概况
    2.1 福建船政学堂与近代高等工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起步
        2.1.1 福建船政学堂和洋务时期一批工程技术学堂的创办
        2.1.2 福建船政学堂“学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北洋大学堂与近代大学工程人才培养的开始
        2.2.1 癸卯学制与大学工程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2.2.2 北洋大学堂“通达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章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东大工科的建立
    3.1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
        3.1.1 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工业化
        3.1.2 资本主义经济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3.1.3 留美学生回国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理念的传播
    3.2 东大工科的创立
    3.3 茅以升回国与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3.3.1 茅以升回国
        3.3.2 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3.4 茅以升的工程人才教育观
        3.4.1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论
        3.4.2 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观
        3.4.3 工程人才培养教学观
第四章 国立东南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4.1 培养目标
    4.2 课程设置
    4.3 教学环节
    4.4 教学方式
    4.5 课外活动
    4.6 师资与设备
        4.6.1 专职教师队伍
        4.6.2 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
第五章 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5.1 特点
        5.1.1 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5.1.2 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与经济教育
        5.1.3 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5.1.4 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
    5.2 启示
        5.2.1 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5.2.2 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5.2.3 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
        5.2.4 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1.2 理论背景
    1.3 问题提出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2.1.5 本节述评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2.5 本节述评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3.3 本章小结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1.1 案例研究目的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教育过程
        4.2.4 支撑条件
        4.2.5 个案小结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教育过程
        4.3.4 支撑条件
        4.3.5 个案小结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教育过程
        4.4.4 支撑条件
        4.4.5 个案小结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4.5.1 背景简介
        4.5.2 教育愿景
        4.5.3 教育过程
        4.5.4 支撑条件
        4.5.5 个案小结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4.6.1 背景简介
        4.6.2 教育愿景
        4.6.3 教育过程
        4.6.4 支撑条件
        4.6.5 个案小结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5.1.1 构成要素框架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基本信息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1 信度分析
        5.4.2 效度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6.3 本章小结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作者简介

(8)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2.1.2 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2.1.3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大工程观理论
        2.2.2 胜任力理论
    2.3 工程教育思想
        2.3.1 美国工程教育思想
        2.3.2 欧洲工程教育思想
        2.3.3 日本工程教育思想
第3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现状
    3.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举措
        3.1.1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举措
    3.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与特征
        3.2.1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
        3.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的特征
    3.3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培养定位矮化,价值认同不足,工程硕士的教育属性、目标缺乏理念支撑
        3.3.2 课程设置雷同,双导师制虚设,工程硕士的理论、实践质量缺乏机制保障
        3.3.3 技能实践匮乏,研发参与不足,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能力缺乏应有配套
第4章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设计
    4.1 大工程观下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4.1.1 大类工程领域的划分依据
        4.1.2 大类工程领域及培养目标
    4.2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
        4.2.1 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4.2.2 我国工程硕士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
第5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5.1 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
        5.1.1 能力素质结构探索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1.3 Ordinal回归分析
    5.2 专家深度访谈分析
        5.2.1 访谈对象确立
        5.2.2 访谈提纲设计
        5.2.3 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建议
    6.1 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强化现代工匠培育,提高工程职业素养
    6.2 加强知识技能供给,完善双师指导机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6.3 对标职业胜任需求,鼓励开展研发应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第7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师: 实用知识的驾驭者与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1.1.2 工程人力资源: 国家经济赶超与持续竞争力获取的战略要素
        1.1.3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诉求
        1.1.4 围绕质量的战略管理: 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总体评述
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内涵解析
    2.1 理论基础: 战略管理的诠释与定义
        2.1.1 战略—战略规划—战略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样态变迁谈起
        2.1.2 环境、资源、要素: 战略管理的整合逻辑
        2.1.3 知识多样性: 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充实和拓展
        2.1.4 战略管理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质量论”的解读及拓展应用
        2.2.1 何为质量: 概念演进与认知深化
        2.2.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
        2.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性: 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
    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分析
        2.3.1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理解
        2.3.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特征归纳
    2.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要素契合
        2.4.1 对质量与战略分析的系统说明
        2.4.2 对质量与战略选择的机理论述
        2.4.3 对质量与战略实施及保障的主体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分析
    3.1 战略环境: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PEST分析
        3.1.1 政治: 质量行动规约的根本保证
        3.1.2 经济: 质量发生及发展的恒久基础
        3.1.3 社会: 质量意识唤醒与变化的常态变量
        3.1.4 技术: 质量加速进化的驱动工具
    3.2 战略基础: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访谈过程
        3.2.3 统计分析
        3.2.4 结果诊断及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
    4.1 专注质量的战略愿景厘定
        4.1.1 坚守工程导向: 追求质量卓越的动力引擎
        4.1.2 升级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达到质量平衡的关键支点
        4.1.3 增添国际化措施: 促进质量提升的长效动能
    4.2 高校工程专业任务调整战略
        4.2.1 回归工程专业的市场导向设置逻辑
        4.2.2 转变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
        4.2.3 提升工程专业的国际化实质等效水平
    4.3 高校工程课程体系优化战略
        4.3.1 综合设计极具活力的工程专业课程
        4.3.2 搭配类型丰富的工程创新创业课程单元
        4.3.3 推动工程课程要素的国际化渐进变革
    4.4 高校工程教师素质提升战略
        4.4.1 运用“刚性”制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4.2 应用“柔性”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教师的质量进阶动力
        4.4.3 通过“内外”发力加快教师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4.5 高校工程教育载体实效强化战略
        4.5.1 打造产学相互支撑的实践基地动态发展格局
        4.5.2 建立实虚并存的创新创业多种服务平台
        4.5.3 提供多样的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机会
    4.6 高校工程教育行动模式拓展战略
        4.6.1 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契合的“大工程”机动培养模式
        4.6.2 营建文化、改革与管理联合推动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模式
        4.6.3 建立研究与规划并驾齐驱的国际化提质增效支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
    5.1 政府外部治理体系的全方位完善
        5.1.1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落实性
        5.1.2 突出制度供给体系的选择性和调控性
        5.1.3 营造生态环境体系的协调性和优质性
    5.2 高校内部关键要素的活力激发
        5.2.1 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
        5.2.2 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
        5.2.3 凝聚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
        5.2.4 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有效调适力
        5.2.5 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
    5.3 社会长效驱动系统的理性建构
        5.3.1 建构企业的身份认同及全程化参与机制
        5.3.2 健全社会组织机构的评估制度和监测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访谈方案
附录B: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生涯发展体现了共生关系
        1.1.2 生涯适应性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向度
        1.1.3 培养模式是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生成的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生涯适应性的研究
        1.3.2 关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3.3 关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生涯适应性研究
        1.3.4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具体方法
第2章 生涯适应性与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1 生涯适应性及其内涵
        2.1.1 生涯与生涯发展
        2.1.2 生涯适应性的内涵
        2.1.3 生涯适应性的维度
    2.2 提高学生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人才教育的目标向度
        2.2.1 以学生为中心: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
        2.2.2 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
        2.2.3 提高学生生涯适应性: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3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内涵与维度
        2.3.1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内涵与特点
        2.3.2 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的构成维度
第3章 生涯适应性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3.1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生涯适应性培养的现状
        3.1.1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生涯适应性培养的成效
        3.1.2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生涯适应性培养的问题
    3.2 生涯适应性培养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3.2.1 忽视学生生涯发展:培养目标的发展性不足
        3.2.2 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脱节:课程体系的痼疾
        3.2.3 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单一教学方式下的囹圄
        3.2.4 培养环节与实践情境的背离:协同培养的困境
    3.3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困境的成因
        3.3.1 价值取向的偏颇
        3.3.2 学科发展范式主导的培养思路的固化
        3.3.3 组织制度的障碍
第4章 国外高水平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4.1 发掘式培养: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
        4.1.1 案例描述
        4.1.2 特点分析
    4.2 生涯素养养成与产学合作的双向契合:东京大学的经验
        4.2.1 案例描述
        4.2.2 特点分析
    4.3 国外高水平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4.3.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4.3.2 将提升学生生涯适应性内化于培养之中
        4.3.3 将实践嵌入培养过程始末
        4.3.4 以引导与服务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第5章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5.1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路径
        5.1.1 重识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中心”理念
        5.1.2 将生涯适应性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5.1.3 增强课程体系的权变性
        5.1.4 优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多样化教学
    5.2 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保障机制
        5.2.1 生涯管理与追踪机制
        5.2.2 专业分流机制
        5.2.3 内外协同机制
第6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四、理解素质教育内涵 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视角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张晓娟. 河北大学, 2021(02)
  • [2]“新工科”本科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研究[D]. 王柳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3]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D]. 刘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D].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中德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研究[D]. 张金叶.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6]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D]. 乔昳玥.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8]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王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7)
  • [9]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赵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生涯适应性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D]. 张婕.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高级工程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