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

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

一、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赵贞旎[2](2017)在《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文中指出80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希望从历史的追忆中寻找到文化的延续、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我们不缺乏历史,缺乏的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媒体在建构历史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着长征纪念周年、重大历史纪念日,各大媒体展开长征纪念性报道,使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复活”。为了研究媒体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呈现特征、报道方式和传播功能等,论文以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16年的长征纪念性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形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从宏观层面考察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特征;另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对长征“逢十”周年的纪念性报道的特征和历史建构。研究发现,随着政治、经济、媒介环境等的变化,《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越来越着重于事、着墨于人、着眼于今,以便更好地达成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论文还结合其他媒体如新华社等的长征纪念性报道经验,指出《人民日报》要创新报道形式、加强双向互动、创新报道策划,以便寻求更好的长征纪念性报道传播方式来实现其传播功能。

朱原野[3](2015)在《西安现存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飞速进步的一个时期,国内外都因为工业化和战后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建筑活动,创造了诸多的建筑作品。而中国建筑在这一时期,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近代建筑探索,欧美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已经较为广泛,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苏联建筑文化也随着苏联的经济模式和工业化方式被带到中国。作为内陆城市代表的西安,在近代建筑风格上虽然与沿海城市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下,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近代建筑遗产。建国之后,西安被列为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地区之后,大量的新建建筑又为西安的现代建筑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建筑实例。从1932年民国陪都确立,陇海线通抵西安,经历战争洗礼,再到1949年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最终迎来“一五”、“二五”期间西安建筑的又一次大发展。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贯穿始终,但前后有所不同,从欧美建筑文化的影响,因国家和民族的选择转变为以苏联建筑思想为主导。这一时期是西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转折期”。本文通过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和现存建筑实例的调研,尝试梳理这一“转折期”的建筑发展脉络,并对这一时期建筑风格予以研究,提出相关保护建议。结合相关建筑项目进行建筑风格再利用策略的尝试性实践。

潘晶晶[4](2015)在《“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于京剧“样板戏”的研究热潮,“文革”时期的话剧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忽视或遮蔽,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反映生产斗争、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的“文革”时期话剧较为客观地体现了“文革”的精神实质。本文在详实的史料钩沉基础上,采取接受美学的独特视角,力图弥补、拓展和深化“文革”时期的话剧研究,反思中国当代戏剧的生态环境。“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主要分为三个结构层次:1、普通观众的戏剧欣赏和反馈;2、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戏剧批评和研究;3、主管意识形态享有权力话语的官方审查和意见,三者分别对应着下、中、上三个由低到高的接受阶层,即民间接受、专家接受和官方接受,较为立体的综合的反映戏剧接受状况和风貌。第一章梳理“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轨迹。从1966至1968年红卫兵话剧的风靡狂热,1972至1974年话剧“复活”后的风光与尴尬,到1975至1976年“阴谋”话剧的煽动魅惑,话剧饱受时代政治的掌控和操纵,其接受轨迹基本勾勒出“文革”社会舞台上一连串的重大政治斗争及时代风云变幻。第二章探讨“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机制。作为“文革”时期政治宣传和权力斗争的工具,话剧接受被纳入国家政治的运作机制,其接受对象首先考虑的不是普通观众,而是各级党政机构官员乃至江青等文艺掌权者的审查和态度,接受中更有权力斗争的考量和政治阴谋的存在,专家接受亦为官方接受所左右。话剧在民间则被简化为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形成了灌输式教育型的接受机制,而不是群众需求导向和市场调节机制。第三章解析“文革”时期的专家接受。从批评模式、批评标准、批评语言这三个方面阐释“文革”时期话剧批评所呈现的独特风格。第四章聚焦“文革”时期话剧的当下接受。通过考察“文革”时期话剧在新时期文学史/戏剧史上的接受和地位,思考它与京剧“样板戏”不同接受命运的成因,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当下青年群体对“文革”时期话剧的“穿越”式接受。通过对“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研究,可以看出“文革”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的畸形发展,戏剧接受因遭受严重扭曲而日益单调和贫乏,呈现为一种被异化了的“单向度”接受。

韩爱平,曹辰波[5](2014)在《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由《老百姓》看《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前身为《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更名)是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1938年11月21日,为更好地宣传抗日救亡、让老百姓接受并喜欢报纸,该报创办面向边区民众的综合性副刊《老百姓》。该副刊1942年7月21日停刊,4年间共出版109期。《老百姓》在配合《晋察冀日报》宣传抗战的同时,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与边区民众结下了深厚友谊。本文通过解读《老百姓》面向群众、情系群众的编辑实践,研究《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

刘树芳[6](2013)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是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而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发展等,都离不开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的中国共产党。近年来,虽然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研究已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边区中共党组织的研究,除了一些在传统革命史叙事模式之下的重视党组织机构沿革和人事变动的“区域”组织史外,对边区党组织运行实态,尤其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实态研究,迄今仍未见有成果发表。鉴于此,与以往边区党的组织史研究侧重组织沿革和制度条文而忽视实际运作不同,本文在掌握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研究重点转向党组织的实践和实际运行层面。通过爬梳边区基层各级党组织的有关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学,并借鉴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重点探讨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的规模、党员群体、干部群体、党群关系等实际状况,及其乡村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深入揭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作为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场和新中国的雏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从中概括出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领导军民进行抗日斗争和边区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新时期中国乡村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论文共分导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凡五章,每章间存在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抗日战争前边区乡村环境,并追溯了抗战前党组织的运行状况。第二章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边区乡村党组织的重构中党员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党组织的调整和巩固。第三章从乡村党员的社会构成、身份构成和支部教育方面,分析了党员群体的基本状况,说明边区党组织确立了以乡村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但这并不必然建基于党组织所期望的党员素质和乡村农民现实利益的满足上。第四章以乡村干部群体为对象,从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成份、任用与流动、纪律执行和工作效能的角度,探讨了乡村干部群体的基本形态,分析了党组织的干部政策和路线在实践中矛盾、调整对各项工作的影响。第五章从党组织构建党群关系出发,围绕乡村动员和政权改造及其建立乡村宗教统一战线工作,深入揭示党群密切关系的形成及其内部存在的矛盾、冲突、调适、协商的复杂纠葛,从而揭示出乡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奠定了以后赢得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本文在上述探讨中,没有回避当时中共乡村党组织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并总结其在当时艰难环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论文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在建党、建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在这些实践中乡村党组织的内外运行网络,深刻影响着未来该区域党组织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政治架构。此阶段晋察冀边区党组织汲取了此前南方革命和西北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从而使边区党组织的执政实践奠定了人民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基础。

王兵[7](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郑雪松[8](2011)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解决民族问题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加大民族预科、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是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及有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预科生源被城市富裕阶层所垄断,预科毕业生回乡率日趋减少,预科生的学业进步也受到质疑,因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本研究遵循文化再生产、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范式,采用主位与客位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横向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个案的社会意义,并结合共性与差异性的视域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置于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结合个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综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并进行述评,阐述了本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研究取向、具体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过程。最后,对教育、民族高等教育、预科、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相关概念进行再认识。第二章: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发展的政策与体制保障进行了梳理,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和学院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第四章:在结合历时性研究法对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和呈现与展示文化负荷者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客位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释。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采用共时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其它民族预科教育和国外预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等理论范式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教育公平的目标下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业进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取向等置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所而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必要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学校层面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关注,揭示教育公平目标下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面对优惠政策的无奈;在于引起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就业的保障问题,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于引起预科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导部门科学定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谋求其健康发展。同时,本研究将人类学的观察法引入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并尝试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来解释教育公平目标下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

潘盈盈[9](2010)在《试论金融博物馆 ——兼谈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博物馆。对于这类博物馆,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金融博物馆的系统总结与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国际博物馆学领域内还没有关于金融博物馆的明确定义,本文将金融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大家庭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一类博物馆进行研究分析,在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框架内,对金融博物馆的地位、定义以及金融博物馆产生的文化背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还考察了国内外主要金融博物馆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金融类博物馆及国内一些主要的金融类博物馆概况介绍,对比分析了中外金融类博物馆的异同,结合影响金融博物馆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创办过程以及策划起因、展览内容与展览特色,并着重从展览特色方面论述了沈阳金融博物馆与其他金融博物馆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及实现的突破与创新。文章最后则从沈阳金融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与国际金融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相比较,初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沈阳金融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此章节对论文的整体进行了把握,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与目的及研究问题与架构,同时对文章的章节架构做了整体性的描述。第二部分:博物馆相关概念与文献的探讨。文章首先从专家学者对博物馆的定义及博物馆的分类入手,总结出了金融博物馆的定义,划分出了金融博物馆的两个层次,并指出金融博物馆属于专门性(专题性)博物馆;然后从博物馆的功能与特性面向、博物馆公众面向(参观博物馆之民众特性、民众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博物馆社会资源面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分析了影响博物馆设立的因素。之后,综合上述各项影响因素,对金融博物馆一般性的设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外国主要金融博物馆介绍。文章通过对世界金融博物馆的统计学分析,简要介绍了世界各地区金融博物馆的设立情形,不同所得国家的金融博物馆设立情形以及各国金融博物馆的面积、设立地点、人员配置、收费情形等。然后在世界范围内分区域对欧美、亚洲等主要的金融博物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概述,指出金融博物馆在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发展,尤其在欧美,一个国家有很多个金融类博物馆。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对金融业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各国的金融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差异也较大。相对而言,欧美金融博物馆更注重与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不再局限于收藏珍贵的物品和远古文化的遗物,它们把博物馆的展览融入当代世界,从而把博物馆的活动带给人民,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贴近社会生活。第四部分:中国主要金融类博物馆简介。本部分从国家级金融博物馆、高校金融博物馆、地方金融博物馆、民营金融博物馆等四种性质的金融博物馆进行了典型博物馆举例,介绍了中国金融类博物馆的概况。第五部分:影响金融博物馆的因素分析。本部分将前几章对博物馆功能的阐释、观众分析、社会资源等方面之相关文献探讨及对国内外金融博物馆基本资料的归纳整理作为实证分析之基础,详细说明了可能影响金融博物馆的各种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资源因素、观众因素等。第六部分:沈阳金融博物馆综述。本着理论研究要结合实际的精神,本章对笔者所处的沈阳金融博物馆进行了论述。主要对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创办过程、展览内容与展览特色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着重从展览特色方面论述了沈阳金融博物馆与其他金融博物馆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及实现的突破与创新。同时,也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沈阳金融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如藏品不足、宣传不够、经费不足、人才不足等,并从沈阳金融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与国际金融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相比较,初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沈阳金融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分析与评论。

齐丽[10](2010)在《白求恩遗嘱真伪辩》文中研究指明白求恩遗嘱,即白求恩临终前写给聂荣臻司令员的最后一封信,部分原文可见于《白求恩传略》[1],《手术刀就是武器》[2]以及《白求恩大夫》[3],不被正统的加拿大历史学家承认。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和论证,推论出这份在国内流传已久的遗嘱的确为白求恩所作。

二、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纪念性报道新闻学研究
        二、纪念性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三、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定量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
        二、报道版面分析
        三、报道体裁分析
        四、报道题材分析
        五、报道形式分析
    第二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用新闻重访历史
        二、用评论解读历史
        三、用艺术重现历史
第三章 铭记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发展历程综述
        一、改革开放前
        二、改革开放后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不同时期长征纪念性报道及其特色
        一、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报道:数量少,形式单一
        二、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报道:开辟专栏
        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开辟特刊
        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嬗变
        一、更着重于事
        二、更着墨于人
        三、更着眼于今
第四章 传承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及其报道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
        一、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合法性
        二、社会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三、教育功能: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第二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报道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报道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二、加强双向互动,鼓励读者参与
        三、创新报道策划,加强媒体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统计表(1949-2016)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西安现存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2.1 课题研究的对象
        1.2.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1.3.1 课题的研究方法
        1.3.2 课题的研究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近现代建筑遗产相关研究
        2.1.1 国际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及保护
        2.1.2 国内近现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2.2 西安近现代建筑相关研究
第3章“转折期”的概念引入及整体特征
    3.1“转折期”的社会及学科背景
        3.1.1 二战前后的国际工业化进程
        3.1.2 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转型
        3.1.3 西安近现代城市发展
    3.2 二十世纪中叶西安建筑风格的整体特征
        3.2.1 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演绎
        3.2.2 欧美建筑风格的中式折衷
        3.2.3 苏联建筑文化的广泛影响
第4章 二十世纪中叶西安建筑发展历程
    4.1 历史断限和分期的界定
    4.2 建国前
        4.2.1 近代建筑走向高潮(1932~1937)
        4.2.2 大后方的稳定发展(1937~1945)
        4.2.3 战争后的衰退停滞(1945~1949)
    4.3 建国后
        4.3.1 现代主义扎根(1949~1952)
        4.3.2 古典传统复兴(1953~1957)
        4.3.3 简约设计潮流(1958~1965)
第5章 二十世纪中叶西安现存老建筑实例风格研究
    5.1 教堂建筑
    5.2 公共建筑
    5.3 工业建筑
    5.4 居住建筑
        5.4.1 官邸建筑
        5.4.2 联排宅院
    5.5 学校建筑
    5.6 文体建筑
    5.7 宾馆建筑
    5.8 建筑现状总结
        5.8.1 实例分布说明
        5.8.2 建筑现状总结
第6章 建筑风格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及其实践
    6.1 西安近现代建筑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6.1.1 始终落后的保护力度
        6.1.2 并不乐观的保护现状
        6.1.3 单一片面的价值认同
    6.2 对二十世纪中叶西安老建筑风格保护的建议
        6.2.1 建构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体系
        6.2.2 整合历史与民俗的文化资源
        6.2.3 近现代老建筑风格再利用
    6.3 二十世纪中叶西安老建筑风格再利用的实践
        6.3.1 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博物馆方案
        6.3.2 铜川市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博物馆方案
第7章 结论
图表目录
附录一 调研分布范围示意图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4)“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1966—1968年:"红卫兵"话剧的狂热风靡
    第二节 1972—1974年:话剧"复活"后的风光与尴尬
    第三节 1975-1976年;"阴谋"话剧的煽动魅惑
第二章 “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机制
    第一节 "文革"官方的政治导向性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文革"民间的被教育型接受机制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话剧批评
    第一节 批评模式:"香花一毒草"的二元对立
    第二节 批评标准;"政治唯一"和"新古典主义"
    第三节 批评语言:空洞生硬的"政治标语"
第四章 “文革”时期话剧的当下接受
    第一节 "后文革"时代;被遗忘的废墟
    第二节 再接受;以当下青年群体为考察对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论文发表

(5)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由《老百姓》看《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面向群众,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深入群众,做老百姓最忠实的朋友
鼓舞群众,坚定老百姓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语

(6)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中共组织史的研究
        (二) 关于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党组织的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研究视角
    四、文献说明
    五、相关概念的界说
第一章 乡村环境与抗战前的中共党组织实态
    第一节 抗战前乡村环境
        1.1.1 自然环境
        1.1.2 社会环境
    第二节 抗战前的组织状况
        1.2.1 中共基层组织建立和发展概况
        1.2.2 党员群体及其构成
        1.2.3 农民、党与地方社会
第二章 战争与党:中共乡村党组织重构
    第一节 不断变动的晋察冀边区
    第二节 党组织的大发展
        2.2.1 党组织的发展与重建
        2.2.2 新党员的吸纳
    第三节 党组织的巩固与发展
        2.3.1 组织初步调整与巩固
        2.3.2 组织的进一步调整
        2.3.3 组织的全面巩固
        2.3.4 整风与组织建设
第三章 乡村党员群体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党员社会构成
        3.1.1 党员群体的阶级构成
        3.1.2 农民入党的动力分析
    第二节 党员社会身份构成
        3.2.1 性别构成
        3.2.2 年龄构成
        3.2.3 受教育水平
        3.2.4 党员职业
    第三节 支部教育
        3.3.1 乡村支部的取民就广及其问题
        3.3.2 支部教育的范例
第四章 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干部群体规模和社会构成
        4.1.1 干部队伍的建立与发展
        4.1.2 社会成份构成
        4.1.3 社会身份构成
    第二节 干部群体的控制与工作效能
        4.2.1 干部任用与流动
        4.2.2 组织纪律的执行
        4.2.3 乡村干部工作效能
第五章 形势变动中的党群关系
    第一节 乡村动员运动中的党群关系
        5.1.1 乡村动员运动的兴起:战地动员委员会的活动
        5.1.2 组织起来:乡村动员运动的巩固
        5.1.3 乡村动员运动的深化
        5.1.4 大生产运动中乡村动员的新发展
    第二节 政权改造中的党群关系
        5.2.1 村选运动中的党群关系
        5.2.2 “三三制”实施中的党群关系
    第三节 武装动员中的党群关系
    第四节 乡村宗教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
        5.4.1 打击伪红枪会组织
        5.4.2 争取天主教会
        5.4.3 团结佛教会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论文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一、四色文明
        二、军旅文化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一、“海南丢”的形成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一、铁源
        二、郑建春
        三、穆传永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三、大连歌舞团
        四、大连市少年宫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一、文化生态学
        二、音乐文化生态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一、遗传基因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结语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相关国内研究文献
        三、相关国外研究文献
        四、相关研究动态简评
    第四节 主要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过程
    第五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
        二、预科与预科教育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四、民族班与民族预科班
第二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预科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预科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一、发展的历程
        二、政策与体制保障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变迁
        一、预科教育学院概况
        二、预科教育沿革
第三章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考察
    第一节 课堂考察
        一、课程设置考察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考察
        三、师资队伍考察
    第二节 教育教学管理考察
        一、教学管理考察
        二、教育制度考察
    第三节 社会生态环境考察
        一、所在大学的支持与互动
        二、合作与交流
    第四节 学生考察
        一、文化背景
        二、文化冲突与困惑
        三、调适与认同
    第五节、开学典礼仪式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调查总结与对比分析
    第一节 被调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问卷总结分析
        一、自然情况与家庭背景
        二、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职业
        三、学院教育情况
        四、就业地点选择
    第二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主要观点
        一、老师的主要观点
        二、管理人员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成就
        二、基本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比分析
        一、国内民族预科教育比较
        二、国外预科教育类型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理性思考
    第一节 市场经济冲击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一、国家举办预科教育的初衷
        二、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衷背离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业成就(进步)归因的多视角诠释
        一、语言视角分析
        二、认知视角分析
        三、文化模式视角分析
        四、文化资本视角分析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定位"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一、对"实然"定位的重新审视
        二、确定"应然"定位
        三、"实然"与"应然"发展的统一
第六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探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
        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
        一、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地位
        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就业政策并依法实施
        三、调整培养规模和单位归属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五、重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六、加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微观层面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加强教材建设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四、实行和规范学分制改革
        五、打破"全国班"和"新疆班"的划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单位简介
    附件二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附件三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堂写真
    附件四 一位预科生的一周学习与生活日志
    附件五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重要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试论金融博物馆 ——兼谈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架构
    第四节 章节架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文献探讨
    第一节 博物馆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博物馆的功能
    第三节 博物馆的观众分析
    第四节 博物馆的社会资源
第三章 外国主要金融博物馆简介
    第一节 世界金融博物馆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欧美着名的金融类博物馆简介
    第三节 亚洲着名的金融类博物馆简介
第四章 中国主要金融类博物馆简介
    第一节 中国国家级金融类博物馆介绍
    第二节 高校金融博物馆举例
    第三节 地方金融博物馆举例
    第四节 民营金融博物馆
第五章 影响金融博物馆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资源因素
    第四节 观众因素
第六章 沈阳金融博物馆综述
    第一节 边业银行简史
    第二节 沈阳金融博物馆创办过程
    第三节 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第四节 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展览述评
    第五节 沈阳金融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六节 沈阳金融博物馆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10)白求恩遗嘱真伪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追根溯源
三、找到旁证
四、真凭实据
五、交流与思考

四、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D]. 赵贞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3]西安现存二十世纪中叶建筑风格研究[D]. 朱原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4]“文革”时期话剧的接受研究[D]. 潘晶晶. 扬州大学, 2015(08)
  • [5]办老百姓自己的报纸——由《老百姓》看《晋察冀日报》的群众性编辑理念[J]. 韩爱平,曹辰波. 青年记者, 2014(08)
  • [6]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共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D]. 刘树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D]. 郑雪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试论金融博物馆 ——兼谈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D]. 潘盈盈. 吉林大学, 2010(05)
  • [10]白求恩遗嘱真伪辩[J]. 齐丽. 党史博采(理论), 2010(03)

标签:;  ;  ;  ;  ;  

北京军区及其前身主要报刊简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