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歌的传统分类

哈尼族民歌的传统分类

一、哈尼族风俗歌的传统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宋雨倩[1](2021)在《德宏傣族(傣那)女性民歌与地域生态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属泰语方言中北次方言的傣那方言区族群。同所有民歌的社会功能一样,傣那民歌作为族群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途径,如今主要的传承群体为女性。从活态艺术事实的田野资料来看,其一方面承载着傣族女性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女性通过歌调的口传心授,以显性与隐性的知识传播了傣族传统文化,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傣族青年。何以女性成为歌调的主要传承者?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生态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她们对所处地域生态的认知依靠身体经验而习得。傣族女性通过声音,有效地联结了地域生态与族群文化并通过“观念语境”与“认知语境”得以构建心理认同并跨越性别制约。本文的写作不单通过对地方性音乐事实研究获得对民族音乐学立场的拓展,也通过考察音乐实践主体及傣那社会群体如何通过民俗空间实现认知民歌,达成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个人创造与体验内在规律的深度阐释;更在“田野碎片”与“方法支撑”的基础上构成相互印证,以此透视傣那社区内部如何通过传统民歌达成机制安排、自我调适以彰显地方性智慧的多元音乐意蕴。最终,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新问题、建立新联系,在理论照亮材料、材料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为傣族(傣那)女性民歌与地域生态关系研究提供言说系统,更以研究的经历丰富自己的学术积累,为未来的学术之路奠定起跑的基础。民族音乐学就是回答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性以及回答人类如何使用音乐等问题的学科。因此,第一章,文本首先对德宏傣那方言区女性民歌构成的社会基础做出简要梳理,从女性歌者类型、女性民歌的地域自然生态、女性民歌的地域人文生态展开介绍;第二章、第三章,笔者以多点民族志的立场,分别立足两个不同的村寨仪式展开观察与访谈:具体而言,针对带有宗教指向场景而进行的“干朵摆”仪式中呈现的声音进行关注,再对具有民俗意义的“进新房”仪式环节呈现的声音进行关注,从圣—俗的不同视角构成稳定的阐释对象,揭示不同文化接触后产生的具有“文化意义的音声现象”对局内人内心产生的感召,通过解读,努力将传统的音声光大,让族群的情感回馈故土。第四章,对人生礼仪中重要的婚礼仪式中“哭嫁”的音声文化作口述访谈的历史记忆追寻,分别就老年、中年、青年女性不同辈分的机制安排,努力回归到特定的文化空间与心理空间进行学理阐释,并以律学、音乐形态学的方法进行勾连,对傣那女性作为文化持有者在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各类“哭嫁歌”或“哭调”歌腔与心理动因进行旋法分析与意义阐释,继而对其依托集体信仰编织的唱词,对傣语声调与歌唱规律之关系以及哭嫁歌唱词中女性与生态的同构关系进行论述,以求得拓宽音乐形态研究的视野。在这里,理论视野越开阔,我们越能听到或辨识材料(声音)后面的风景。正如列维·施特劳斯所言:社会生活的起源在于我们能够认同他人的感受。因此,进一步将着力分析女性歌唱与地域生态的同构元素,用“写音乐”的态度揭示其作为地方性音声符号,如何通过音声与生态交叠共生的逻辑范式。第五章,立足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逻辑,对唱词的隐喻意味进行文化符号学立场的解析,对傣那族群集体心理,特别是女性心理构成深描,依托审美接受的价值判断并努力突破主客、局内局外的制约,从音乐文化学的视角,推进傣族民歌诗性智慧智识创造意义的全面敞现,以呈现文化的差异性,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得以延续。

高鑫[2](2021)在《老挝与中国西南地区跨界族群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老挝与中国同属于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民族迁移,致使老挝境内的多个族群都是由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迁移至此。族群的跨界使两国在民族艺术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民歌作为两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及联系纽带,成为记录两国民族跨界研究的重要依据。据资料记载,老挝与中国涉及的跨界民族有十组,通过对现有资料分析,以苗、瑶、克木人等中老跨界民族的民歌所体现出的跨界音乐共性,但在两国不同的文化及政治背景下也各自得以发展。通过对两国各自境内各族民歌的生存背景及音乐形态的比较,探究当今两国跨界民族民歌的异同关系及发展规律。

龙成鹏,信卫波[3](2020)在《改进工作方法,理解哈尼民歌的魅力——对话民族音乐学家李元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10月24日,民族音乐学家李元庆先生去世,享年83岁。这篇采访文章由李先生生前修订完成,对民族文化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此次刊发,以为悼念。李元庆先生从红河州文化馆退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对红河乃至整个云南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创作,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出版各类个人专着(含主编)10余部500万字,参与编撰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等辞书、丛书。其创作的民族题材歌曲有《兄弟一条心》(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音乐集》)、《阿究赫》(哈尼族唯一入选"世纪民族之歌"经典曲目)、《喊月亮》《梯噜噜》《哈尼情歌》等等,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歌曲评奖一等奖、第一名、群星奖和牡丹奖等多项国内大奖。

李元庆,龙成鹏[4](2020)在《做求真务实的探索者——李元庆谈哈尼族民歌的分类及奴局的记录整理》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的哈尼族民歌,有基于自身习俗与语言的分类方式。这样一种"地方性知识"与主流的民歌分类有很大的差异。对此,学者和文化工作者重视不够,以致在哈尼族民歌的整理、研究,以及"非遗" 申报等领域出现了一些状况。从学科的角度讲,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音乐学,长期以来各行其道,其各自的学术实践造成了对哈尼族民间音乐不同程度的误读。李元庆20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长期专注于哈尼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一类民族音乐学者,深度参与了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展示、学术考察,以及音乐创作。此次访谈涉及内容是其中一部分。

徐立群[5](2019)在《红河地区哈尼族民歌分类之术语表达探究》文中提出位居中国西南边疆的哈尼族,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以及丰富生态资源的跨界民族。其分布比较广,多聚居在滇南红河、把江边、澜沧江流域和哀牢山、无量山脉等地区,以行政区划论,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玉溪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在约公元7世纪时,哈尼人就已居住在今哀牢山和蒙乐山一带,与彝族同属于古代氐羌族群的逐渐南迁者。哈尼族在经历了长久的迁徙之后,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哈尼文化。聪明的哈尼人

金晨玉婷[6](2019)在《南糯山雅尼传统音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雅(僾)尼传统音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文献资料等方式,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客观思考和归纳整理,并对当地传统音乐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音乐形态以及传承现状进行了认真系统的描述与研究分析。本文第一章对其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将当地存续的雅尼传统民歌,根据体裁分为雅尼民歌、雅尼歌舞乐及雅尼器乐进行分类和形态分析;第三章通过对黄金一代的代表性民间艺人,以及现阶段当地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现状进行剖析,以阐释大环境下传统音乐所面临“为什么会流失”的问题及所产生的思考与展望。传统音乐记录着当地民族先民们的生活历程与历史文化,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转变、新事物也将流传于后世。通过考察,发现雅尼传统音乐曾有过辉煌的巅峰时期,然缺乏恰当地推广、艺人之间鲜有交流学习,致使优秀的音乐文化流失现象严峻。本文试图完整系统地描述南糯山区域雅尼人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围绕非遗传承“十六字”方针展开对优秀民族音乐继往开来的思考,以期成为能体现民族音乐文化多样的文本,同时希望昔日辉煌的优秀音乐文化在该地区得以恢复,加以传承。

高源[7](2019)在《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及保护传承研究》文中提出如今是提倡民族文化多元化和其本土化的时代,社会在不断的更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每个地方的民歌也有着大小不同的变化,来构成新的文化基底。哈尼族作为红河地区的主体民族之一,民歌体系较为完善。因聚居山区外界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其民歌的独特性还十分鲜明,值得研究和探索。同时由于时代的变化红河哈尼族民歌对如今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和作用,既从文化中产生,又反映了文化。本文将立足于红河哈尼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情况,了解其地方特色,并以民歌时代发展为主题,对哈尼族民歌进行艺术形态特征以及价值研究,以及在文化中的作用做出阐述。

杨峥峥[8](2019)在《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云南众多的25个少数民族的中,彝族是最典型的崇拜火、信仰火的民族,彝族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火,他们围绕着火塘起居、炊烟、聚会、活动、祭祀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火塘文化及火塘的具体典型性。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很多火塘这样的物质形态在逐渐的消失,彝族民居的火塘空间面临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扶贫政策下的新型农村民居建设和现代能源的代替,为了更加了解火塘以及火塘空间;也为了目前拥有火塘的民居建筑得到保护与更好的建设发展,这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意义所在。就目前而言,国内学者对彝族火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杨宏峰、彭卫红、杨甫旺、刘洪涛等先生,主要集中在对彝族文化、审美文化、家族制度等方面;第二阶段:彭多意、诺晗等两位先生虽对火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但主要描述的只是彝族火塘的神话方面,对相关的社会功能方面以及相关居住空间并未深究,管彦波教授、路倩、李玉军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主要研究的是火塘的功能性和社会活动,涉及关于火塘本身这一物质形态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第三阶段:杨大禹、蒋高宸、成斌先生从建筑学领域来研究关于彝族民居,火塘形态略微提及,但没有针对民居的火塘空间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研究,包括火塘是否也对彝族民居的室内空间形态有一些的影响,这并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至于相关的专篇和着作也是少之又少。另外,火塘自身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能否对火塘进行设计后更好的适应如今的社会?在当今极力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很多有价值的彝族民居正在逐渐消失,彝族民居火塘空间能否在现阶段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去研究的内容,然而,阐述的专着和文献却少之又少,包括彝族火塘精神,彝族民居住屋精神的延续,这些在学术界所缺失的内容都是本论文将要全面系统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本文笔者在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云南的彝族集中地的滇西地区楚雄、大理、丽江等地为主要代表研究对象,从彝族重要的“火”文化为理论出发点,将“彝族民居的火塘空间形态”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文化人类学与设计学、建筑学相结合研究方法融入进该论文中,扩宽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使研究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具有信服力,为学术界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伍乐平[9](2018)在《基于符号学的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着意义而接受的感知,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早在古希腊时期,符号问题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已经对符号现象进行过初步探索。现代意义上的“符号学”来自西方,是研究作为交流模式的符号及其系统的科学,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法国、美国和前苏联逐渐发展壮大,并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21世纪以来,西方符号学进入了加速发展和应用时期,开辟了全新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当代社会已经从商品社会、景观社会过渡到符号社会,从对物的功能性消费过渡到追求象征性和文化性的符号消费,成为“符号消费社会”。根据这一发展趋势,一些国内外学者将符号学方法应用到旅游研究当中,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旅游景观是旅游消费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体现旅游吸引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赋予“能指”和“所指”功能,成为游客可以直观把握的符号。在后旅游时代,符号已经渗透到旅游景观的生产、传播、消费、体验、评价等所有过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哈尼梯田被誉为“光影圣地”,吸引着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哈尼梯田景观体现了哈尼族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有着自身完整的符号系统,体现了鲜明的符号特征。在2013年作为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由于知名度的提高,当地旅游接待人数呈井喷式发展。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经历了自在符号景观、图像语言符号景观、大众体验符号景观阶段,在进行“旅游开发——旅游组合——旅游营销——旅游感知——旅游体验——旅游再生产”的同时,完成了“符号编码——符号发送——符号传播——符号接收——符号解读——符号评价”的景观符号构建。但当地旅游发展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并不相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游客的“旅游凝视”下,在官方媒体和旅游宣传的作用下,梯田景观被构建为一种刻板的视觉图像符号,表现出明显的符号化、片面化、肤浅化、失真化倾向。这种符号化虽然为旅游景观增添了一定的符号附加价值,有助于提高景区的认知度,便于景区进行整体营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造成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疏离;东道主符号话语权和自我认同丧失;东道主旅游参与程度低、受益有限;旅游季节性不平衡(时间分异);旅游冷热点不平衡(空间分异);游客旅游活动单一、游览时间短;游客缺乏参与和创造;影响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旅游小镇“文化内核”缺失等,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旅游景观开发是“物质资源——符号资本——符号权力”的转换过程,旅游景观符号提升对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有着积极作用,在符号资本、符号权力的作用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会产生各种层次的利益博弈,有必要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本研究从符号学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旅游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实地田野调查和网络图片、网络评价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构建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哈尼梯田旅游景观开发具有从语言图像符号到大众体验符号和个人体验符号、从单一符号到多元符号、从单向符号到互动符号、从生活符号到艺术诗意符号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旅游景观符号提升的渠道;并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符号互动式管理模型:在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主导的基础上,加强东道主和游客的创造性参与,改变旅游媒体的宣传模式,以各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中心,相互协调一致,进行多维度的符号互动,同时引入NGO组织、行业协会、学者等第三方力量为旅游发展提供符号咨询与服务。这种模式有望在保护和提升当地生态文化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兼顾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有利于实现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创新,丰富和补充了符号学和文化遗产旅游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并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希望能为其他文化遗产景观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慕璐[10](2017)在《《哈尼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文中认为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丰富,但相关文学史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96年《哈尼族文学史》才正式出版。从《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过程、编写原则、分期体例、内容取舍、研究方法、文学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其编纂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总结。

二、哈尼族风俗歌的传统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尼族风俗歌的传统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德宏傣族(傣那)女性民歌与地域生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 相关研究综述
一、德宏傣那方言区女性民歌构成的社会基础
    (一) 傣那方言区的女性歌者类型简述
        1. 雅坦((?),/ya~(33)tam~(55)/)
        2. 咩摩((?),/mie~(33)mo~(35)/)
        3. 摩喊和摩列((?),/mo~(33)haam~(55)/)
    (二) 傣那方言区女性民歌的地域自然生态
        1. 盈江支那乡
        2. 芒市风平镇
        3. 芒市轩岗乡
    (三) 傣那方言区女性民歌的地域人文生态
        1. 汉文化的影响
        2. 民俗宗教文化影响
二、德宏傣那方言区“干朵摆”仪式中的女性民歌
    (一) 芒市那目村“干朵摆”中的女性角色彰显
        1. 奘房中的女性角色彰显
        2. 串寨对歌中的女性角色彰显
    (二) 芒市轩岗乡芒茂村“干朵摆”中的女性角色彰显
        1. 性别空间考察
        2. 辈分空间考察
    (三) “出洼”时节的女性民歌类别
        1. 喊伴光((?)/haam~(55)ban~(11)guang~(33)/)
        2. 喊货律((?)/haam~(55)ho~(55)lig~(33)/)
        3. 喊行((?)/haam55sig33/)
        4. 喊马类
    (四) “干朵摆”串寨歌调的音声分析
        1. 律学分析
        2. 曲调旋法及节奏分析
        3. 曲调结构及发展
        4. 歌唱特点分析
        5. 喊马类曲调与傣那语言关系
    (五) 出洼仪式及对歌唱词中的地域景观与女性的同构互镜
三、德宏傣那方言区进新房仪式中的女性民歌
    (一) 芒市那目寨进新房仪式中的女性角色彰显
        1. 老年女性在进新房仪式中的角色彰显
        2. 女主人同班辈在进新房仪式中的角色彰显
    (二) 进新房仪式中的民歌类别
        1. 喊秀班套((?)/xa:m~(55)xeu~(35)paan~(33)t'ao~(33)/)
        2. 喊马类
    (三) “喊笃苏”音声分析
        1. 律学分析
        2. 曲调及歌唱特点分析
        3. “喊笃苏”音声与傣那语言关系
    (四) 上新房仪式中地域景观与女性情感同构的文本叙事
四、德宏傣那方言区哭嫁歌“喊亥赛咩”释义
    (一) 寻找哭嫁歌的歌唱场域
    (二) 盈江县支那村哭嫁歌的历史记忆
        1. 支那村文化空间的秩序性
        2. 芒棒三组老年女性的哭嫁口述
    (三)芒市轩岗乡芒茂村喊亥赛咩((?)/haam~(55)hhai~(31)saai~(35)mie~(33)/)与喊亥((?),/haam~(55)hhai~(31)/)考察
        1. 肖喊宝老人与徒弟金小团的口述
        2. 关于哭调称谓的术语表述
    (四)“喊亥”((?)/haam~(55)hhai~(31)/)类歌调音声分析
        1. 律学分析
        2. 哭嫁歌曲调及歌唱特点分析
        3. 哭嫁歌曲调与傣那语言关系
    (五) 哭嫁歌唱词中的地域生态与女性的同构
    (六) 哭嫁歌消失的社会肌理分析
五、德宏傣族(傣那)女性民歌中的生态隐喻与地域文化
    (一) 女性民歌中的“水”之隐喻
        1. 生命之水
        2. 通灵之水
        3. 爱情之水
    (二) 女性民歌中的花卉隐喻
    (三) 隐喻中彰显的傣那地域文化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田野点地图
附录三 德宏傣族(傣那)民歌术语整理表(主要为芒市风平、轩岗及盈江支那地区)
附录四 德宏傣那方言区各田野点采录歌调音分及其音频数据总
参考文献
致谢

(2)老挝与中国西南地区跨界族群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中两国跨界族群民歌历史渊源
    (一)老挝传统民歌概观
    (二)老中跨界民族的传统民歌
二、老中两国跨界族群传统民歌音乐形态的比较
    (一)情歌
    (二)生活风俗歌
    (三)劳动歌
    (四)宗教歌曲
三、老中两国跨界族群传统民歌音乐形态关系
    (一)
    (二)
    (三)
    (四)
    (五)
结语

(3)改进工作方法,理解哈尼民歌的魅力——对话民族音乐学家李元庆(论文提纲范文)

如何全面认识哈尼民歌
8个歌种:哈尼民歌的入门
改进工作方法,理解哈尼民歌的魅力

(5)红河地区哈尼族民歌分类之术语表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红河地区哈尼族民歌分类中术语表达之现状
    (一)分类情况
    (二)分类的依据及方式
    (三)分类的角度
■哈尼族原生性“乐语”之几点思考
    (一)李元庆先生与毛佑全先生对哈尼民歌分类的差异性
    (二)哈尼族民歌分类中“乐语”表述的重要性
■结语

(6)南糯山雅尼传统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研究资料收集与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南糯山雅尼支系的音乐文化背景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
        2.自然环境
    (二)南糯山雅尼支系的人文背景
        1.语言宗教
        2.民俗节日
二、南糯山雅尼传统音乐类型与形态分析
    (一)雅尼民歌
        1.“夏依依”(叙述歌)
        2.“阿期”(山歌/情歌)
        3.“阿尼且”(摇篮曲/儿歌)
        4.风俗歌
    (二)雅尼歌舞与器乐音乐
        1.雅尼歌舞乐
        (1)“得康安”(去歌台玩)
        (2)“咪斜优斜”(赛美歌)
        (3)“得博蹉”(大家跳)
        2.雅尼器乐音乐
        (1)乐器类别
        (2)器乐曲
        (3)音乐形态分析小结
三、南糯山雅尼支系的音乐传承保护与展望
    (一)雅尼传统音乐现状
        1.往昔辉煌的传统音乐
        2.今朝暗淡的传统音乐
    (二)对南糯山雅尼传统音乐传承现状的思考
        1.时代变革对传统音乐传承带来的影响
        2.科技发展对传统音乐传承带来的影响
        3.雅尼传统音乐在现代传承发展的设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谱例
附录二 :照片

(7)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及保护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哈尼族民歌概述
    第一节 哈尼族民族历史及地理概况
        一、哈尼族族源概况
        二、红河哈尼族自治州自然生态简介
        三、红河哈尼族自治州人文生态简介
    第二节 哈尼族民歌产生根源
    第三节 哈尼族民歌现状
第二章 红河哈尼族民歌艺术形态特征
    第一节 红河哈尼族民歌的特征
        一、传统分类
        二、多声部民歌特征
    第二节 哈尼族民歌的唱词结构特征
        一、修辞手法
        二、衬词的独特运用
    第三节 哈尼族民歌的自然生态美学特征
    第四节 哈尼族新型元素民歌
        一、表现手法
        二、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界定
第三章 哈尼族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第一节 彰显民族精神价值
        一、保持民族特点的社会记忆
        二、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二节 追求社会进步与美好生活价值
        一、追求社会进步
        二、向往美好生活
    第三节 哈尼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
        一、哈尼族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对于器乐、歌舞等发展具有重要的艺术引导价值
        三、民歌对文学发展的艺术价值
第四章 哈尼族民歌的传承情况
    第一节 哈尼民歌传承在哈尼族文化中的作用
        一、哈尼族民歌与文化的关系
        二、哈尼族民歌在哈尼族文化中的意义
    第二节 哈尼族民歌传承现状
        一、在民间的传承情况
        二、政府引导下的传承情况
        三、哈尼族民歌传承的困境
        四、红河哈尼族民歌传承特点
    第三节 对哈尼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一、强化哈尼族音乐的教育传承与开发
        二、开发文化资源增加民歌传播的有效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关于选题的缘由
        1.1.2 关于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2.1 族源概况
        1.2.2 地域范围
        1.2.3 内容范围界定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关于彝族文化研究现状
        1.3.2 关于火塘研究现状
        1.3.3 关于彝族建筑民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相关学科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研究框架
    1.5 课题展开及田野过程
    1.6 小结
第二章 火文化在云南滇西彝族社会背景下的投射
    2.1 滇西彝族火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背景
        2.1.1 地域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2 滇西彝族的节日习俗
        2.2.1 彝族火把节
        2.2.2 彝族十月年
        2.2.3 其他节日
    2.3 彝族火塘的礼仪习俗与丧葬祭祀
        2.3.1 火塘边的礼仪
        2.3.2 火塘边的丧葬祭祀
    2.4 滇西彝族服饰文化中的火符号
        2.4.1 太阳纹、火焰纹
        2.4.2 火镰纹
        2.4.3 火草衣
    2.5 火塘与艺术
        2.5.1 音乐
        2.5.2 舞蹈
        2.5.3 民间工艺艺术
    2.6 小结
第三章 云南滇西地区彝族火塘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
    3.1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调研村落选址地概况
        3.1.1 楚雄州地区村落选址地理位置
        3.1.2 大理地区选址地理位置
        3.1.3 丽江地区选址地理位置
    3.2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建筑形态分析
        3.2.1 楚雄大姚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3.2.2 大理漾濞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3.2.3 丽江宁蒗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3.3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空间组成要素
        3.3.1 院
        3.3.2 堂屋
        3.3.3 卧房
        3.3.4 灶房
        3.3.5 储物房
        3.3.6 牲畜房
        3.3.7 主屋的总平面布局分析
    3.4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构造与营造技术
        3.4.1 地基
        3.4.2 屋架
        3.4.3 墙体
        3.4.4 屋顶
        3.4.5 木作
        3.4.6 建筑材料
        3.4.7 装饰艺术
    3.5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火塘结构的特征分析
        3.5.1 楚雄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3.5.2 大理漾濞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3.5.3 丽江宁蒗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3.6 滇西彝族与红河、四川凉山州彝族的火塘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3.6.1 民居建筑形态的对比分析
        3.6.2 火塘结构的对比分析
        3.6.3 民居空间平面布局对比分析
        3.6.4 装饰图案对比分析
        3.6.5 滇西彝族与云南周边少数民族民居的火塘空间对比
    3.7 影响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室内空间形态的因素
        3.7.1 自然环境因素
        3.7.2 火塘住屋成员构成
        3.7.3 火塘结构形态的影响
        3.7.4 火塘民居空间尺度
        3.7.5 彝族民族的支系、宗教信仰、习俗差异
    3.8 小结
第四章 云南滇西彝族民居建筑的再设计与展望
    4.1 现代彝族民居建筑设计发展的总目标
        4.1.1 自然环境下的和谐发展
        4.1.2 彝族地域文化下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4.1.3 经济技术制约下的民居建筑的融合与再生
    4.2 现阶段“火灾害”制约下的民居建筑发展趋势和措施
        4.2.1 彝族民居火塘空间的安全隐患分析
        4.2.2 彝族民居的火灾防范体系的现代构想
        4.2.3 高强度的民居防火减灾设施
    4.3 彝族民居空间中火塘形态的发展趋势和改进设计
        4.3.1 火塘缺失的现状分析
        4.3.2 火塘形态的保留与借鉴
        4.3.3 民族与现代合璧的火塘造型结构设计
    4.4 对彝族民居火塘空间未来发展的展望
        4.4.1 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宜结合
        4.4.2 有效资源材料的再利用
        4.4.3 善于结合多种材料的构建技术
        4.4.4 绿色设计与健康的居住品质
    4.5 对彝族民居精神价值保护的永续性传承
        4.5.1 彝族火塘文化精神的传承
        4.5.2 旅游开发模式下的彝族民居的发展
        4.5.3 彝族民居中火塘空间精神的交流与延续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B: 图表说明

(9)基于符号学的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国内外旅游符号研究的主要进展
        1.2.2 国内外旅游景观管理研究概述
        1.2.3 国内外梯田旅游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案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应用
    2.1 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2.2 从商品社会、景观社会到符号社会
    2.3 符号互动论
    2.4 文化空间与符号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哈尼梯田文化空间的发展与保护
    3.1 哈尼梯田的历史
    3.2 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特点
    3.3 哈尼梯田的申遗历程
    3.4 哈尼梯田保护现状
    3.5 哈尼梯田面临的困境
4 符号视角下的哈尼梯田旅游景观
    4.1 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现状
    4.2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内涵
        4.2.1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分类
        4.2.2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能指与所指
    4.3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构建——空间的符号化
        4.3.1 符号与符号化
        4.3.2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符号构建的三个阶段
    4.4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符号化的影响分析
        4.4.1 积极影响
        4.4.2 消极影响
    4.5 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的符号发展趋势
5 基于符号学的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管理对策
    5.1 提炼哈尼梯田传统民族文化符号
    5.2 促进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生活空间的符号互动
    5.3 管理利益相关者的符号活动
        5.3.1 修补旅游景观符号构建的反应链
        5.3.2 激发东道主的符号创造
        5.3.3 提升旅游企业景观产品的符号价值
        5.3.4 激励游客的符号参与和创造
        5.3.5 改变旅游媒体的符号传播方式
        5.3.6 优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符号管理
        5.3.7 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符号互动式管理模型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哈尼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尼族文学史资料收集与编写情况
二、哈尼族文学史分期特点及文学史观
三、哈尼族神话及史诗研究
四、哈尼族文学史价值

四、哈尼族风俗歌的传统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宏傣族(傣那)女性民歌与地域生态关系研究[D]. 宋雨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2]老挝与中国西南地区跨界族群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比较[J]. 高鑫. 当代音乐, 2021(04)
  • [3]改进工作方法,理解哈尼民歌的魅力——对话民族音乐学家李元庆[J]. 龙成鹏,信卫波. 今日民族, 2020(11)
  • [4]做求真务实的探索者——李元庆谈哈尼族民歌的分类及奴局的记录整理[J]. 李元庆,龙成鹏. 大音, 2020(01)
  • [5]红河地区哈尼族民歌分类之术语表达探究[J]. 徐立群. 民族音乐, 2019(05)
  • [6]南糯山雅尼传统音乐研究[D]. 金晨玉婷.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7]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及保护传承研究[D]. 高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D]. 杨峥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9]基于符号学的哈尼梯田旅游景观管理研究[D]. 伍乐平. 云南大学, 2018(10)
  • [10]《哈尼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J]. 慕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哈尼族民歌的传统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