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煤成气一次运移、扩散和水洗影响动力学模拟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煤成气一次运移、扩散和水洗影响动力学模拟

一、Kinetic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primary migration, diffusion and waterwashing on Upper Paleozoic coal-derived gas at the center of Ordos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臻[1](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董亮[2](2020)在《苏里格气田西区SX区块气水分布特征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的沉积盆地,其内部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苏里格气田所蕴含的天然气储量巨大,近年来在苏里格气田西区取得了较好的勘探研究成果,天然气储备区域不断的增大,说明在这个区域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是在西区的探勘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西区的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产水严重,气水分布关系复杂,产水规律不明确。西区是苏里格气田滚动勘探开发的新区和后备储量区,但是复杂的气水关系直接影响了生产井布署及气田高效滚动开发,对进一步的工业生产造成巨大的阻力。所以本文采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水化学分析等理论与方法,针对该地区气水分布进行分析,寻找气水分布规律,把握其控制因素,为该区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识别研究区地层水,分析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明确地层水在研究区的分布,确定地层水的类型以及形成时的水文地质背景;②通过现今的构造特征研究以及当前研究区地层水与气藏的分布关系,确定在当今的构造背景下,地层水与气藏的分布的特点;③通过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计算出各个时期该地区地层的剥蚀情况,从而恢复该地区的古构造面貌特征。通过与现今的构造特征进行对比,可以确定气藏生成时期的地层背景以及储集层条件的变化,并确定当今气藏呈现普遍低压的原因;④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报告的调研,详细了解研究区的沉积演化历史以及构造变化趋势,了解研究区经历的构造运动以及气藏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分布位置的调整,由此确定构造因素对气藏的分布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及认识:①研究区地层水主要是CaCl2型水,PH<7,显弱酸性,地层水所处水文地质环境主要是还原环境,系埋藏变质水;②研究区现今的构造格局呈东高西低的整体,气藏的分布表现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特征,而含水量正好相反;③从计算得出的剥蚀量分布来看,研究区的剥蚀厚度在侏罗纪之前变化不大,西部地区的剥蚀量较小,东部地区的剥蚀量较大;而在白垩纪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边的剥蚀量剧增,且与东边相比差距悬殊;④在晚白垩世之前,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是西高东低,西部成藏,东部富水;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为油气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再经构造运动,地层抬升,盖层剥蚀,气藏泄压,整体表现出低压的特点。自白垩纪末期剥蚀事件之后,东高西低的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气藏的分布位置的变化。

何身焱[3](2019)在《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陆上沉积盆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宜川-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区内下古生界有宜参1井、宜15井等几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显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论文以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烃源岩特征、沉积相特征、储集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通过解剖研究区典型产气井,总结了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成藏有利区。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广覆式分布,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厚度为5080m,生气强度为(2540)×108m3/km2;下古生界发育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在0.15%0.25%之间,整体丰度偏低,有机质的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生气强度为(5.010.0)×108m3/km2。(2)宜川-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沉积时期为陆表海条件下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马五段上组合主要发育膏云坪、含膏云坪、泥云坪、云坪;岩石类型以泥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岩溶角砾白云岩为主;溶孔、膏模孔、裂隙(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但孔隙度和渗透率比较低,为特低孔低渗储层。(3)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的区域盖层为泥岩和铝土岩,厚度分布稳定,封闭性好;生储盖组合类型为上生下储的风化壳古岩溶型;圈闭类型主要为不整合圈闭和岩性圈闭。(4)宜川-富县地区气源对比分析表明,马家沟组上组合气源以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为辅。马家沟组上组合具有良好的上、下古生界“源-储”输导体系、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宜川地区、富县地区、宜川-富县南部地区3个成藏有利区。

吕雪莹[4](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张龙[5](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逸散与铀成矿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与砂岩型铀矿共存,在赋存、分布和成因等方面联系密切。盆地北部天然气和铀矿成藏(矿)背景、天然气及伴生流体与表浅层岩石相互作用以及砂岩型铀矿成矿流体环境的深入研究,对建立这两种能源矿产成藏(矿)模式和揭示天然气与铀成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大量野外剖面、岩心观察,钻测井及地震剖面分析,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对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逸散与铀成矿的构造背景、天然气逸散的浅层地质效应、砂岩型铀矿区流体演化过程及成矿流体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天然气与铀成矿的关系。地层接触关系和裂变径迹分析表明,盆地北部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三叠纪末、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末以来三期强烈的构造变动。三叠纪末构造变动主要发生在盆地东北部的府谷—东胜—准格尔旗一带的三角区域,发育同期北西向展布的挤压变形构造;晚侏罗世的构造变形和隆升作用主要发生在盆地北部边缘地区,平行于盆地北部边界发育东西向展布的挤压变形构造,盆地内部刚性块体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弱;早白垩世末以来盆地北部快速抬升冷却时限为100~20Ma,隆升幅度具东北强西南弱的特点,在伊盟隆起地区形成向西南缓倾的单斜,该阶段是天然气逸散与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和伊盟隆起地区的气藏类型、成藏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伊陕斜坡地区上古生界储层致密化严重,天然气以近距离垂向运聚成藏为主,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特征主要受气源岩类型和成熟度的控制;而伊盟隆起地区储层物性明显变好,其南部地区成熟—高成熟度的天然气可向东北方向发生大规模的侧向运移成藏和散失。天然气在生烃高峰期生成了大量的C02,C02与天然气溶于地层水后一同向盆地东北部及浅层迁移,随着压力的释放,在盆地北部出现大规模的碳酸盐化现象。天然气主要是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等高渗透层发生运移散失,烃类与岩石相互作用形成的“漂白砂岩”主要发育在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壳中。直罗组下段砂岩因为孔渗性良好,也经历了明显的天然气蚀变作用。岩相学、流体包裹体、铀矿物微区地球化学、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显示,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并非典型的层间氧化成因,在研究区识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成矿流体环境:低温低盐度氧化渗入水和高盐度热液流体,热液成矿作用明显区别于氧化渗入水相关的砂岩型铀矿床。含高浓度碳酸盐的热液流体来自于深部晚古生代煤系地层,对铀元素具有强络合能力的热卤水可以萃取富集途径岩石的铀元素而形成富矿流体。伴随矿区之北河套断陷盆地的形成与伊盟隆起的抬升增加,天然气和热卤水的渗出作用增强,盆地进入以热液流体为主的热液成矿阶段。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演化具有三种作用:(1)作为还原剂参与成矿;(2)来自深部储层中的热卤水可以萃取富集铀元素并发生热液成矿作用(络合剂来自于煤系烃源岩生烃产生的C02)(3)对已形成的铀矿床提供还原背景,具有保矿意义。

刘鹏[6](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类矿产资源共生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种油气矿产资源成生关系、组合类型、主控因素及共生富集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运用油气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录井、钻井、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油气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为基础,以油气与烃源岩的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为依据,分析各油气资源相互之前成生关系;以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为指导,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共生成藏系统,识别了各共生成藏系统油气组合类型,并建立了其油气运聚模式;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油气共生富集主控因素;利用多因素叠合法,预测了油气共生富集区,优选了勘探开发目标,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多种油气类能源矿产协同勘探与开发、提高勘探开发效率、节约勘探开发成本提供依据与支撑。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通过分析油气与烃源岩的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煤层气、页岩气分别与常规气、致密气具有成生关系;中生界页岩油分别与常规油、致密油、油砂具有成生关系,页岩气与常规气、致密气具有成生关系。2、油气共生成藏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具有成因联系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成藏所需要的动态和静态要素有机集合,形成一源多藏、多源多藏和多源一藏等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多层系、多类型共生成藏组合。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古生界天然气共生成藏统和中生界油气共生成藏系统,六个子系统。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属于天然气共生成藏系统,可划分为煤层气—页岩气—常规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和页岩气—致密气3个成藏子系统。中生界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和油砂属于油气共生成藏系统,油气共生成藏系统可以分为页岩油—致密油—常规油、页岩气—致密气—常规气和煤层气成藏子系统。3、断裂趋势带沟通了源储分离型储层与烃源岩,为远离烃源岩的致密储层聚集成藏提供了通道;断裂趋势带和沉积相分别控制了多种油气资源的共生组合与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基底发育4组断裂,而且属于长期活动断裂,由于基底断裂活动,在盆地盖层中形成了一系列小断层和裂缝密集带,火成岩条带和地层厚度陡变带。它们都属于弱变形构造带——断裂趋势带。盖层中发育的断裂趋势带(小断层带和裂缝带)不仅沟通了源储接近型烃源岩与致密储层的联系,而且沟通了源储分离型烃源岩与储层的联系,这可能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如苏里格致密气属于源储分离型成藏。4、鄂尔多斯盆地存在4条北东向、4条北西向和4条东西向断裂趋势带,鄂尔多斯盆地断裂趋势带(小断层带和裂缝带)改善了储层物性,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油气资源具有沿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趋势带呈复杂带状分布的特点。如苏里格致密气田沿定边—乌审旗断裂趋势带呈北东向分布。5、加里东运动导致马家沟组与上覆煤系烃源岩层直接接触,形成下部常规天然气、上部煤层气垂向组合;燕山运动使得盆地发生构造反转,造成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与马五5—马五10白云岩储层侧向接触,形成了煤层气—常规天然气侧向组合。印支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控制着中生界的含油气层位,是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常规油气组合的重要影响因素。6、石炭—二叠纪本溪期与太原期的泻湖泥炭坪、潮坪泥炭坪以及山西期的河漫泥炭沼泽、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等沉积相控制着煤层的分布,泻湖、三角洲平原、洪泛平原以及浅湖等沉积环境控制着暗色泥页岩的分布,山西期和下石盒子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着砂体展布。中生界延长组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延安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空间配置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常规油气组合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7、通过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生烃强度、储层厚度、泥页岩和煤层含气量以及断裂趋势带分布等多因素叠合分析,确定了4个“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富集区和6个“页岩油—致密油”富集区。“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Ⅰ类富集区主要分布在乌审旗—榆林—米脂—神木地区,“页岩油—致密油”Ⅰ类富集区分布在西峰—合水和华池地区。

刘新社[7](2008)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重点围绕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成藏地质特征,以成藏地球化学与天然气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为手段,以盆地构造演化史—热史、生烃史—沉积/成岩史、天然气聚集史和天然气成藏动力学为主线,详细解剖了致密岩性气藏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总结出不同含气组合天然气的富集规律。研究区发育有下部、中部、上部三个不同的含气组合,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表明,天然气主要来自煤成气,个别井混有少量油型气。气藏中甲烷含量及δ13C1与烃源岩成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表现为天然气近距离运聚成藏的特征。根据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时间、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及甲烷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等方法综合研究认为,下部、中部含气组合气藏形成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天然气主要充注期,上部含气组合主要存在早白垩世一期主要充注时间。研究区上古生界地史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源储剩余压差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下部、中部组合源储剩余压差大,天然气充注强度高,含气饱和度高;上部组合远离烃源岩,烃类的充注受气源供给条件控制,天然气充注强度小。上古生界储层总体反映了“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下部含气组合各种成藏要素匹配合理,天然气聚集效率高,多形成大型气田;中部含气组合各种成藏要素匹配较好,聚集效率较高,多形成大-中型气田;上部含气组合成藏要素匹配较差,聚集效率较低,多形成小型气田。盆地东部天然气的富集规律主要受烃源岩生烃强度、气藏成藏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输导体系类型、优质储层分布、盖层厚度和排替压力等因素控制,不同含气组合具有不同油气富集成藏规律,以此作为有利勘探目标优选的依据,并将研究区上古生界优选出4个有利勘探目标区,它们分别是下部组合的神木、余兴庄勘探目标区,中部组合的大佛寺勘探目标区,上部组合的王家砭勘探目标区。

宫色,张文正,彭平安,帅燕华,戴金星[8](2007)在《应用包裹体信息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成藏后的气藏改造作用》文中指出流体包裹体成分代表了古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通过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包裹体气体、煤成气及现今天然气藏中气体的组分及碳同位素,探讨了初次运移、成藏过程中及成藏后的次生变化对气体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在从煤系源岩运移到砂岩储层的初次运移过程中,气体的组分发生了明显的分馏,甲烷碳同位素比值未受明显影响;上古生界天然气在储层运移过程中发生了运移和扩散分馏;在天然气藏形成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受各种次生作用的影响较小,天然气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常振恒[9](2007)在《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东濮凹陷勘探实践,以烃源岩生烃演化和气源对比研究为基础,以典型深层天然气藏成藏动态过程解剖为主线,应用天然气成藏理论、高精度流体包裹体分析、天然气成因判识、自生伊利石测年等一系列油气地质新理论、新技术,研究深层气藏成藏机理,分析深层天然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综合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和声波时差法恢复了古近纪末期地层的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和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研究表明,东营组沉积末期各洼陷地层剥蚀量大小不一,且具有隆起-斜坡-凹陷中心剥蚀量依次减小的特征,由此,烃源岩生烃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停止;新近纪以来盆地整体沉降和不同程度的沉积补偿使得烃源岩进入二次生烃阶段,故两套烃源岩埋藏和生烃演化具有时空分段性,生烃高峰期各异。采用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惰性气体同位素等方法进行气源对比。东濮凹陷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煤成气、油型气和混合气三种类型。煤成气主要聚集在中央隆起带早期形成的圈闭中;凝析气藏主要环绕濮城-前梨园、葛岗集和柳屯-海通集洼陷三大生气中心分布;混合型凝析气藏分布在断穿基底的二、三级断层附近。煤成气主要由烃源岩干酪根直接裂解而成,以游离相态运移为主,源岩内异常高压是煤成气运聚的主要动力,输导体系以断裂为主,成藏时间为沙一段至东营组剥蚀期,东营运动过程中,天然气边充注边散失,为一期连续充注动态成藏。深层凝析气类型包括原生型、原油裂解型、气侵富化型、逆蒸发型和混合型,源岩流体异常压力是油气运聚原始动力,以砂体输导、环洼分布为主,三期成藏:沙一-东营沉积期、东营抬升剥蚀期和新近纪7-5Ma以来。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输导体系和盖层。其中,烃源岩生气中心控制气藏的分布范围,输导体系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系统,盖层条件控制天然气纵向富集层位。深层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成藏时间、输导体系、盖层。烃源岩母质条件控制凝析气富集程度,埋藏深和晚期成藏有利于凝析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输导体系控制凝析气运聚成藏和分布,盖层条件控制天然气纵向富集层位。

陈全红[10](2007)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最新理论和进展,立足全盆地上古生界区域地质大背景,系统地分析了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及其成煤环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基本成藏条件分析为手段,以高效储层分布及运聚成藏为线索,以气层分布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为重点,系统地分析了盆地上古生界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成藏模式,高效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天然气分布规律及有利勘探目标的预测与选择。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基础上,把盆地石炭—二叠系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Ⅰ级层序(超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Ⅱ级层序(相当于长期基准面旋回)、22个Ⅲ级层序。并根据不同层序的沉积特点,划分出3个沉积体系组、8个沉积体系(相)、22个亚相和40多个微相,深入详细地讨论了各类相、亚相、微相的特征和时空分布。在区域地质背景、古流向、轻、重矿物及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盆地北部可分3个主要物源区、盆地南部分为4个主要物源区,同时提出西部物源在盒8期以后开始补给的新认识。而且,首次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分析了南北物源区构造特征,认为其构造属性特征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及其演化特征,提出了盆地在早二叠世发育扇三角洲及盒8期发育高建设性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的新认识。认为早二叠世主要形成了障壁海岸、河流(或三角洲平原)及潮控三角洲这三种成煤模式。上古生界烃源岩在盆地东西各有相对生气中心,天然气属广覆型煤成气,具有连续生气、生气高峰东早西晚的特征。储集体呈“高填隙物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低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的储集性能明显受控于物源及沉积相。主要储层类型有Ⅰ、Ⅱ、Ⅲ、Ⅳ类,并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认为高效储层多出现在由快速海(湖)侵—振荡性进退(砂体进积)—低位相对平静期构成的准层序旋回中的高能水道沉积的粗粒、含砾粗粒、中—粗粒石英砂岩中。孔隙组合主要为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及溶孔+粒间孔型。在区域分布上高效储层受沉积相、构造、物源及成岩作用控制。以有效烃源岩评价为起点,以油气的运移聚集为枢纽,以天然气成藏和分布为目标,提出了上古生界天然气以就近、择优、多层段聚集成藏模式为主,主要形成有三种成藏组合类型,而且不同成藏组合的成藏过程和主控因素不同。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是:①丰富的气源是岩性气藏富集的物质基础;②优质的三角洲储集体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③受一定纬度控制的多期构造裂隙交汇部位是天然气高产的重要因素。盆地内上古生界天然气产区均具有多层含气的特点,但主要分布在靠近气源的山2、山1及盒8段,而且产气层由盆地中心向东、北、西部逐渐抬升。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中部陕北斜坡大型岩性气藏分布区仍是目前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西部的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是构造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北部伊盟隆起和南部渭北隆起是天然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建议将苏里格庙以西和西南地区的三角洲平原及前缘砂体作为下一步研究和勘探的重点,对盆地南缘的三角洲砂体亦应加强研究和勘探。

二、Kinetic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primary migration, diffusion and waterwashing on Upper Paleozoic coal-derived gas at the center of Ordos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inetic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primary migration, diffusion and waterwashing on Upper Paleozoic coal-derived gas at the center of Ordos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2 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环境演化
        2.2.2 主要沉积地层
3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类型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成熟度
        3.1.4 展布特征
    3.2 储层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评价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特征
        3.3.2 盖层评价
    3.4 圈闭评价
        3.4.1 圈闭类型
        3.4.2 圈闭评价
4 成藏规律研究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4.2 成藏要素配置
    4.3 成藏主控因素
    4.4 典型成藏模式
    4.5 勘探方向分析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5.1.1 模拟参数求取
        5.1.2 模拟结果
        5.1.3 热演化特征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5.2.2 生烃气量计算
        5.2.3 排烃气量计算
    5.3 结果讨论
6 有利区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综合评价方法
        6.1.2 评价方法选择
    6.2 优选模型
        6.2.1 指标体系
        6.2.2 评价模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苏里格气田西区SX区块气水分布特征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的沉积演化与砂体分布
    2.4 气藏地质特征
3 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3.1 地层水水化学特征与水型
    3.2 地层水成因
    3.3 地层水平面展布
4 研究区现今构造特征及其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4.1 现今区域构造特征
    4.2 现今构造特征及其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5 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与过程分析
    5.1 镜质体反射率法
    5.2 古地温梯度法
    5.3 热史法(磷灰石裂变径迹法)
    5.4 泥岩压实声波时差法
    5.5 地层剥蚀特征
6 构造演化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6.1 成藏以来盆地构造演化
    6.2 构造抬升与低压气藏的形成
    6.3 中央古隆起的形成及其影响
    6.4 构造反转(翘倾)对气藏的调整
7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成藏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3.1 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1.4 烃源岩厚度及生烃强度
    3.2 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2.4 烃源岩厚度及生气强度
第4章 沉积相及储集层特征
    4.1 沉积相特征
        4.1.1 沉积相划分标志
        4.1.2 马五期沉积相划分
        4.1.3 沉积相展布特征
    4.2 储集岩石学特征
    4.3 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物性
        4.3.1 储集空间类型
        4.3.2 储层物性
第5章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类型
    5.1 盖层特征
    5.2 生储盖组合特征
    5.3 圈闭类型
第6章 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6.1 天然气来源
    6.2 典型产气井解剖和气藏分布特征
        6.2.1 宜参1 井产气井解剖
        6.2.2 宜8 井产气井解剖
        6.2.3 宜15 井产气井解剖
        6.2.4 气藏分布特征
    6.3 成藏主控因素
        6.3.1 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
        6.3.2 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配置
    6.4 成藏模式
    6.5 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1.2.2 油气充注机理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构造发育特征
        2.3.1 断裂发育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油气藏类型
        3.1.2 油气藏分布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2.1 原油特征
        3.2.2 天然气特征
        3.2.3 地层水特征
    3.3 地层温压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5.1 油气充注模型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2 油气充注动力
        5.2.1 浮力作用
        5.2.2 异常高压
    5.3 油气充注阻力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5.3.2 油气充注阻力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5.4.1 北大港潜山
        5.4.2 王官屯潜山
        5.4.3 千米桥潜山
        5.4.4 乌马营潜山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6.1.1 原油裂解成因
        6.1.2 生物降解成因
        6.1.3 氧化成因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6.2.1 千米桥潜山
        6.2.2 北大港潜山
        6.2.3 王官屯潜山
        6.2.4 乌马营潜山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逸散与铀成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2 盆地北部天然气聚集成藏研究现状
        1.2.3 盆地北部天然气逸散的浅层地质效应
        1.2.4 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1.2.5 天然气与铀成矿的关系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概况
    2.2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3 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特征
第三章 盆地北部中新生代构造变动及动力学背景
    3.1 中新生代构造变动的地质响应
        3.1.1 三叠纪末
        3.1.2 延安期末
        3.1.3 晚侏罗世
        3.1.4 早白垩世末以来
    3.2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3.3 中新生代构造变动的动力学背景
第四章 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特征
    4.1 烃源岩特征
        4.1.1 煤层
        4.1.2 暗色泥岩
        4.1.3 热演化程度
    4.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分析
        4.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运移成藏指示意义
    4.3 储集层特征
        4.3.1 伊陕斜坡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特征
        4.3.2 伊盟隆起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特征
    4.4 盆地北部天然气聚集成藏模式
        4.4.1 伊陕斜坡地区天然气聚集成藏模式
        4.4.2 伊盟隆起地区天然气聚集成藏模式
第五章 盆地北部天然气逸散的浅层地质效应
    5.1 天然气逸散的地质效应类型
    5.2 漂白砂岩
        5.2.1 漂白砂岩形成地质环境——不整合结构
        5.2.2 不整合结构类型
        5.2.3 不整合结构特征
        5.2.4 漂白砂岩成因
    5.3 碳酸盐化
        5.3.1 碳酸盐化特征
        5.3.2 碳酸盐化成因
第六章 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
    6.1 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基本地质特征
        6.1.1 直罗组地层特征
        6.1.2 直罗组砂岩岩石学特征
    6.2 直罗组砂岩物源特征
        6.2.1 直罗组砂岩铀预富集特征
        6.2.2 直罗组砂岩物源分析
        6.2.3 直罗组富铀砂岩成因
    6.3 砂岩型铀矿成岩作用与流体地质特征
        6.3.1 成岩矿物特征
        6.3.2 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6.3.3 流体包裹体特征
        6.3.4 流体作用类型
第七章 砂岩型铀矿成矿流体环境与成矿机理
    7.1 矿化砂岩岩相学特征
    7.2 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7.2.1 铀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7.2.2 铀矿物原位fs-LA-ICP-MS稀土元素分析
        7.2.3 矿化砂岩全岩元素分析
    7.3 铀成矿流体环境分析
    7.4 热液流体中铀的迁移特征及意义
        7.4.1 热液流体中铀的迁移特征
        7.4.2 热液流体对铀成矿的意义
    7.5 铀成矿年代学分析
    7.6 天然气逸散与铀成矿的关系
    7.7 铀成矿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类矿产资源共生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多能源共存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基底特征
    2.2 盆地盖层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地层与沉积特征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3.1 中生界油气资源分布
        3.1.1 常规油气分布
        3.1.2 致密油气分布
        3.1.3 页岩油气分布
        3.1.4 煤层气分布
        3.1.5 油砂分布
    3.2 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分布
        3.2.1 致密气分布
        3.2.2 页岩气分布
        3.2.3 煤层气分布
    3.3 下古生界天然气资源分布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共生成藏系统分析
    4.1 油气共生关系分析
        4.1.1 古生界天然气共生关系分析
        4.1.2 中生界油气共生关系分析
    4.2 古生界天然气共生成藏系统
        4.2.1 煤层气—页岩气—常规天然气成藏子系统
        4.2.2 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成藏子系统
        4.2.3 页岩气—致密气成藏子系统
    4.3 中生界油气共生成藏系统
        4.3.1 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常规油气成藏子系统
        4.3.2 煤层气成藏子系统
    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共生富集影响因素
    5.1 构造活动对多种油气资源共生富集的影响
        5.1.1 断裂趋势带控制了油气的运移与富集
        5.1.2 构造运动对油气共生富集的影响
    5.2 沉积相对多种油气类矿产资源共生富集的影响
        5.2.1 沉积相对古生界天然气共生成藏系统的控制
        5.2.2 沉积相对中生界油气共生成藏系统的控制
    小结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共生富集区预测
    6.1 油气共生富集区预测方法
    6.2 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富集区预测
        6.2.1 煤层气有利区预测
        6.2.2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6.2.3 致密气有利区预测
        6.2.4 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共生富集区预测
    6.3 页岩油—致密油富集区预测
        6.3.1 页岩油有利区预测
        6.3.2 致密油有利区预测
        6.3.3 页岩油—致密油共生富集区预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四、完成工作量与取得主要成果
第一章 天然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盆地地质概况
        一、盆地构造特征
        二、地层划分及特征
        三、晚古生代沉积背景
    第二节 天然气形成基本地质条件
        一、烃源岩与生烃潜力
        二、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储集砂体
        三、成藏组合与资源潜力
第二章 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天然气组分特征
        一、烃类气体组成
        二、非烃类气体组成
    第二节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一、烷烃气系列碳同位素
        二、碳同位素连线类型及倒转
    第三节 天然气气源对比
        一、天然气组分特征对比
        二、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对比
        三、轻烃对比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年代
    第一节 生排烃史分析
        一、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二、根据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确定气藏形成时间
    第二节 储层流体包裹体及成藏期次
        一、不同层系包裹体类型及分布
        二、包裹体均一温度
        三、包裹体内烃类成熟度及成份
        四、天然气成藏期次
    第三节 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
        一、样品特征
        二、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
    第四节 甲烷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一、包裹体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二、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分馏特征
第四章 天然气输道体系及运移动力
    第一节 天然气输导体系
        一、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
        二、砂体型输导体系特征
        三、断裂网络型输导体系特征
        四、输导体系演化
    第二节 天然气运移动力
        一、古压力特征
        二、源储剩余压力差
第五章 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
    第一节 储层致密化时间
        一、致密储层的划分
        二、储层孔隙演化
        三、储层致密化时间
    第二节 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的耦合
        一、下部成藏组合—以山2气藏为例
        二、中部成藏组合—以盒8气藏为例
        三、上部成藏组合—以千5气藏为例
    第三节 天然气成藏模式
        一、储层成岩—成藏演化过程
        二、天然气的成藏机制与成藏模式
第六章 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及勘探建议
    第一节 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
        一、生气强度控制了气田分布范围
        二、运移动力及通道影响了天然气富集程度
        三、优质储层是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场所
        四、盖层控制了气田的形成与保存
    第二节 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第三节 天然气勘探区带评价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应用包裹体信息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成藏后的气藏改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实验
    2.1 样品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
3 结果
    3.1 包裹体气体组分特征
    3.2 包裹体中气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 讨论
    4.1 初次运移对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4.1.1 气体组分
        4.1.2 同位素组成
    4.2 二次运移、聚集及成藏后期各种次生作用的影响
5 结论

(9)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天然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天然气成藏理论
        1.2.2 煤成气成藏理论
        1.2.3 凝析气成藏理论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特征
        2.1.1 前第三系
        2.1.2 古近系
        2.1.3 新近系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断裂体系基本特征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阶段
    2.3 烃源岩特征
        2.3.1 上古生界烃源岩
        2.3.2 古近系烃源岩
    2.4 储层特征
        2.4.1 古近系储层特征
        2.4.2 前第三系储层特征
    2.5 盖层特征
        2.5.1 盐岩盖层
        2.5.2 泥岩盖层
第3章 气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3.1 东濮凹陷热演化史
        3.1.1 盆地古地温恢复思路与方法
        3.1.2 东濮凹陷热演化特征
        3.1.3 东濮凹陷新生代古地温恢复
    3.2 古近系剥蚀厚度恢复
        3.2.1 研究现状
        3.2.2 东营末期剥蚀量恢复
    3.3 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3.3.1 上古生界基本构造格局
        3.3.2 上古生界埋藏史特征
        3.3.3 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3.3.4 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
    3.4 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3.4.1 古近系烃源岩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3.4.2 古近系烃源岩生烃时空差异性
第4章 气源对比与天然气成因类型
    4.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1 天然气组分分类
        4.1.2 甲烷含量与碳同位素关系
    4.2 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4.2.1 碳、氢同位素特征
        4.2.2 碳同位素系列特征
    4.3 惰性气体同位素特征
        4.3.1 40Ar/36Ar 同位素特征
        4.3.2 3He/4He 同位素特征
    4.4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
        4.4.1 天然气成因类型
        4.4.2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特点
    4.5 凝析气藏成因类型及分布
        4.5.1 不同成因类型凝析气藏判别
        4.5.2 不同成因类型凝析气藏分布特征
第5章 典型气藏成藏机理解剖
    5.1 文23 煤成气藏成藏机理解剖
        5.1.1 气藏地质特征
        5.1.2 气源对比追踪
        5.1.3 输导体系特征
        5.1.4 运聚相态与动力
        5.1.5 成藏时间和期次
        5.1.6 成藏过程与气藏保存
    5.2 杜寨-白庙凝析气藏成藏机理解剖
        5.2.1 气藏地质特征
        5.2.2 气源对比
        5.2.3 天然气运移路径追踪
        5.2.4 输导体系特征
        5.2.5 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
        5.2.6 凝析气藏动态成藏过程
第6章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6.1 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煤成气成藏特征
        6.1.2 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
    6.2 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
        6.2.1 凝析气成藏特征
        6.2.2 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10)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依据、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的手段、方法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总体研究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技术方法
    第五节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六节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第二节 晚古生代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第三章 晚古生代层序格架、沉积体系及聚煤环境分析
    第一节 晚古生代层序格架及其特征
        一、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历史及进展
        二、二叠系与石炭系界线讨论
        三、主要的层序对比标志层及层序界面识别
        四、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二节 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其主要特征
        一、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体系划分及特点
        二、陆相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点
    第三节 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一、煤层分布特征
        二、聚煤环境
        三、成煤模式
        四、聚煤控制因素分析
第四章 物源分析与沉积相带展布规律
    第一节 物源分析
        一、区域地质背景及周缘基岩特征
        二、物源区构造属性特征
        三、古水流与沉积物扩散方向
        四、轻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五、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分析
        六、南、北物源分析与对比
        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第二节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格局
        一、晚石炭世本溪期(靖远和羊虎沟期)
        二、早二叠世太原期
        三、早二叠世山西期
        四、中二叠世早期(下石盒子期)
        五、中二叠世晚期(上石盒子期)
        六、晚二叠世(石千峰期)
第五章 主要油气成藏要素分析
    第一节 烃源岩特征及其评价
        一、烃源岩类型及有机质丰度
        二、有机质成熟度
        三、烃源岩生烃特征
        四、烃源岩排烃特征
    第二节 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一、岩矿特征
        二、填隙物特征
        三、储层孔隙特征
        四、储层物性特征
        五、成岩作用特征
        六、储层类型划分及其评价
        七、高效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第三节 盖层、圈闭及成藏组合特征
        一、盖层
        二、圈闭
        三、生储盖组合及成藏组合
第六章 气层发育特征及气藏富集规律
    第一节 气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一、气层的垂向发育规律
        二、气层的平面分布规律
        三、不同区块气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四、高产气层发育特征及规律
    第二节 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丰富的气源是岩性气藏富集的物质基础
        二、优质的三角洲储集体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
        三、受一定纬度控制的多期构造裂隙交汇部位是天然气高产的重要
        四、上古生界气藏的圈闭形成时间早,有利于天然气聚集
第七章 有利勘探目标选择及评价
    一、盆地东北部府谷—神木—佳县区
    二、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
    三、盆地西部天环坳陷北部
    四、盆地西南部
    五、盆地南部宜川—黄龙区
结论与认识
图版Ⅰ
图版Ⅱ
参考文献
作者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Kinetic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primary migration, diffusion and waterwashing on Upper Paleozoic coal-derived gas at the center of Ordos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苏里格气田西区SX区块气水分布特征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D]. 董亮.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 何身焱.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5]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逸散与铀成矿效应[D]. 张龙. 西北大学, 2017(03)
  • [6]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类矿产资源共生富集规律研究[D]. 刘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D]. 刘新社. 西北大学, 2008(08)
  • [8]应用包裹体信息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成藏后的气藏改造作用[J]. 宫色,张文正,彭平安,帅燕华,戴金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 [9]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D]. 常振恒.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6)
  • [10]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陈全红. 西北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煤成气一次运移、扩散和水洗影响动力学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