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简报

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简报

一、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情况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冯婷[1](2019)在《美国教育协会(NEA)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历史演进(1924-1975)》文中指出美国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以下简称NEA)是美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教育组织之一。该组织在1924-1975年期间进行了50余年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周期最长、影响最广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对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对1924-1975年美国教育协会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的历史分析来看,伦理规范建设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24-1938年为伦理规范建设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美国教育协会临时任命专业伦理委员会负责伦理规范的调研、分析和制定,并最终形成1929年版伦理规范;1939-1959年是伦理规范建设的重启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执行力提升,伦理委员会注重对伦理规范内容的完善与后期宣传、推广工作,在此期间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工作,形成1941与1952年版伦理规范;1960-1972年为伦理规范建设的鼎盛阶段。这一阶段强调伦理规范内容的明确性,同时在宣传方面力度增强,创新性提高,形成1963与1968年版伦理规范;1973年-1975年为伦理规范建设的落幕阶段。这一时期着重凸显了伦理规范的专业性,并构建与伦理规范相关的治理机制,形成1975年版伦理规范。因缺乏相关史料,一些观点可能与事实不符。历史资料显示,美国教育协会正式颁布1929、1941、1952、1963、1968和1975等六个版本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975年之后,因组织转型、管理困难以及缺乏实权等原因,美国教育协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工作终止。最后一版伦理规范并非如很多学者所想,是完美定型版。美国教育协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过程包含很多有益探索,如伦理规范的类型、专业性、伦理规范研制的程序以及违规成员的治理等。这些美国教育协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国际经验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肖江浩[2](2019)在《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交通列车的检修和维护不仅关乎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乘客的人身安全,更直接影响着检修人员的作业效率、劳动强度等。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列车检修环境及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未能形成全面、系统性的设计规范与指导。本论文从工业产品设计的视角出发,首先主要对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目标等。然后根据城市轨道列车检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作业特点,总结提出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对人-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列车检修行为、任务与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对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进行简述。在构建了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界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在本文第4章节展开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1)主要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检修人员任务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总结出检修人员的不舒适区域集中于上背部;(2)分析列车检修环境的可视化区域基本布局和检修作业轨迹特点,并提出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为例的列车检修环境可视化区域初步优化布局设计方案;(3)通过现场观察、录像分析获取视频观察数据,同时采用ObserverXT10.0(行为观察分析软件)统计出转向架检修作业者的行为频次、持续时间等,并总结得出检修人员作业过程的关键动素项。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将研究获得的关键动素通过可视化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平台将关键动素转化成数字化动素模型库与关键动素尺寸数据库。动素模型库则可用于设计方案的可视化评价和检修作业人员进行检修作业的训练活动,而关键动素的参考尺寸数据库则可用于优化设计方案评估,或指导创新设计。最后,针对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布局设计实践,展开了虚拟人因综合仿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王钊[4](2017)在《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后,国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入我国,与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机构等,在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与国外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的大量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学界在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上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对双方合作的影响因素以及双方合作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而影响因素与合作机制在合作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探索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影响因素、模式与机制需要紧贴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落地生根。本文尝试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论证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间合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双方有效的合作机制。本文认为,在互信基础上,在中国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下,由国际非政府组织起支配作用的合作模式是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有效合作的良好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开展合作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选择的国内合作对象、活动领域的社会关注度和活动领域的政治敏感性。其次,通过正反案例的比较分析对这四个变量进行检验。本文选取盖茨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开展的艾滋病和结核病项目作为高成效合作案例,选取世界肝炎联盟在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域上的合作、以及世界健康基金会在国内儿童医学研究和医护人员培养等其它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合作作为低成效合作案例。正反案例的检验结果表明,当选择与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或者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机构进行合作、自身能力越强、活动领域的社会关注度越高、活动领域的政治敏感性越低时,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的项目合作成效就越明显,反之,双方的合作成效就越不显着。最后,本文对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间合作机制提出建议并展望前景。

周航[5](2015)在《适应与互动:全球卫生外交与中国角色的分析》文中提出卫生外交作为专业领域外交的一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际上卫生外交活动的增多,相关主题研究与讨论的深入,卫生外交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产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我国虽然开展了许多国际卫生合作活动,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卫生外交政策,卫生外交在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层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第一章对卫生外交的诞生历史和概念含义进行了梳理。在解释概念后,认为卫生外交具有较为固定的多边性特征,多边谈判成为卫生外交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后对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全球卫生”和“全球卫生外交”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世界卫生事业要进入全球一致和公平获得还需要时间和更多工作才能实现,但从理论上讲,卫生外交已经具有了全球性,并具备了从全球普世价值考察问题的固有特性,因此全球性也成为当前卫生外交制定政策,开展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时不可忽略的角度。第二章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在多边互动和全球性特点下,结合中国建国后卫生外交、非典事件等,,解析了中国逐渐适应多边卫生合作环境的过程。第三章就我国近年来卫生人力国际合作的发展,探讨了卫生外交在专门领域的发展。第四章结合前三章的内容,导出全球卫生与中国卫生外交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结论部分得出中国应该在建立坚实的区域合作网络的基础上,适当制定卫生外交专门政策或战略,以进一步发展卫生外交的结论。

周泉宇[6](2014)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境内工人群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境外非政府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对我国工人群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工人群体维权意识的提高,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促进劳工组织发展等方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境内发展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发挥了大量正面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其正面的作用自然源于其公益性的本质。但是,由于国内工人权益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企业行为失范,政府行政不作为,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工会组织形同虚设,个人面前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淡化等方面的原因,境外非政府组织使得工人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削弱工会组织的组织影响力,扶植了非法的工人维权组织。面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情况,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工作,从政府、社会、第三方组织三个方面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加强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完善工人权益保护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以化解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正面作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

张会杰[7](2013)在《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期中国教育评估的信任困境和基于公信力提升的评估秩序建构,是现阶段教育评估及教育管理必须面对的颇具挑战的基础性问题,开展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十分必要也非常紧要。本论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基于文献研究、思辨分析、采用开放式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教育评估实践中的“信任难题”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与学理回应。本文首先描述并呈现了当前社会诸领域出现的“信任危机”以及教育评估实践中的“信任难题”,指出当前我国教育评估存在公信力低下这一现实困境;在详细回顾信任研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的问题关注。因“公信力”是汉语世界的新词汇,本研究对“公信力”的概念界定,相近概念的辨析及公信力在教育评估概念地图中的位置坐标等予以较多着墨。研究细致分析了教育评估实践的公信力诉求及其特性,揭示公信力这一概念的公共性、关系性、整合性以及教育评估公信力提升的艰巨性。其次,对教育评估公信力的影响要素进行解释性建构。本研究以评估相对人、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对教育评估的期望为出发点,对评估参与者的诚信与诚实、评估活动的公正与准确、权威与利害,评估过程中的参与协商及舆情引导等进行详细论证,对社会系统性因素,如传统的信任文化及特点、教育规模与价值观多元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教育评估在“去行政化”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对评估的期望正在发生变化,这直接促成教育评估公信力的信任结构变迁。影响要素的分析为教育评估公信力提升途径的探讨奠定基础。再次,研究结合评估发展四阶段的划分,指出教育评估公信力的信任指向分别对应于测量、描述、判断、价值协商等层级,人们的普遍信任在教育评估“硬核”与“保护带”上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研究还概括了威慑型公信力、批判型公信力,以及自致型公信力的关键特征及其效应。强调区分公信力层级结构及品质类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揭示公众普遍信任指向及信任标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对评估公信力现象进行了历史及中外比较,还对评估公信力的双重面相,即普遍信任与广泛质疑共存之悖论状态进行了分析解释。伴随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公众的质疑能力和舆论环境对评估公信力亦将产生影响。教育评估与信任问题关联密切,本文论证了教育评估中的有限信任及其特征。基于人类才德的非完善性,教育评估中的有限信任是合理的,相比于充分信任与不信任具有比较优势。研究分析并揭示出评估实践中不信任与信任胶合共生这一实然状态,并对评估中信任关系的非对称性进行了概括,基于“办”之责任与自由,对教育的“管、评”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指出,教育及学术的公共属性要求管理主体履行底线意义上的监管职责,以保证教育教学及学术供给的基本水准。在“办”之资质得以确认的基础上,“管、评”分离,管理主体应致力于对教育评估公正秩序的维护上,严格限制行政权力对具体教育教学及学术活动的干预及控制。现阶段国内教育评估中“管、评”失衡,选拔评优评估供给过剩而认可保障性评估供给严重不足,以致于形成“善意”的摧残。评估公信力由信任与不信任共同驱动,不信任作为外部压力促压却并不必然促进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改善,教育评估发展及其公信力的提升需要优化信任纾解不信任。这一思路有助于澄清公信力问题争论上的误区,同时认识和发现不信任之于公共治理的潜在价值,该部分的分析论证是本研究重要的观念及理论创新,也是对当前信任研究的重要补充。最后,从范式转型与制度保障层面提出教育评估公信力提升的策略及途径。基于信任的优化与不信任的纾解及超越,研究从明确权责,规范评估公共权力,完善教育评估立法,形成评估法治体系;转变管理职能,强化监管维护良序;发展智库,提升评估专业能力,设定评估标准,改善评估信用水平;加强监督制衡,防范道德风险,创设诚信评估环境,增进伦理自觉;制定执行细则,公开评估信息,促进互动协商,引导舆情民意;建立健全释疑机制,如开放思想市场,善待批评质疑,增设风险论证,建立健全元评估机制等六大方面提出了我国教育评估公信力提升的策略建议。这些建议寄期望于为现实问题的探讨提供参考。

秦展闻[8](2011)在《《民族音乐学导论》译文及书评》文中研究说明《民族音乐学导论》是一本由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海伦·迈耶尔斯编辑的文集,属于麦克米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指南》系列。本书收录了了由多位学者撰写的22篇文章(包括参考资料),全面介绍了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既对学科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也对新的学科方向进行了展望。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导论”对民族音乐学的定义、性质、发展脉络等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理论和方法”详细论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研究领域,前者为如何进行田野研究提供了参考标准,后者汇集了各大领域多年来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三部分“伦理焦点及新趋向”简要论述了伦理学、性别与音乐、音乐工业、世界音乐的保存等热点话题,并介绍了民族音乐学学科未来的新趋向。第四部分“实用参考资料”研究资料书目、乐器馆及乐器分类表、研究机构名录、音高测量简要、以及各国电器数据表(暂缺)。书评部分主要从该书的写作背景出发,通过与多部同时期着作的横向共时互文比较以及类似着作的纵向历时互文比较,探讨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及历史语境。最后,笔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张弘[9](2011)在《1968~1980 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期。这段时间,又是知青工作深受极左路线影响的时期,是中国当代史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之一。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时间长,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1967年底至1976年底的10年“文革”期间又形成高潮,到80年代初猝然结束。二是地域广,涉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大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波及内地和边疆。三是人数多,全国下乡知青总计1700多万人①,其中甘肃省达20多万人。四是它是青年问题,青年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关系社会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五是作为已经结束的历史现象,它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其利弊也将逐渐揭示出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仅是甘肃青年运动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甘肃当代史的一部分。目前对这一重大事件以学术研究表明其观点的少见,特别是研究甘肃知青的学术专着尚未问世。特此,试为述论,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笔者结合相关档案文献、口述历史等材料,并将其予以梳理和考辩,力求对这段历史做出公正、理性、客观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呈现历史事实。文章的思路及主要内容是:首先,将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置于全国知青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将典型的甘肃会宁县城镇居民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个引子,展开对甘肃省知青运动的论述。其次,将甘肃知青运动的机构设置与动员政策作一阐述,从宏观上把握当时甘肃省对知青运动的政策导向,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及过程。第三,介绍农场(兵团)及甘肃一些农村接收、安置知识青年的情况。文中主要就安置形式、经费拨付、住房问题、口粮供应及对知青的管理等方面作一简要叙述,以便了解政府对知青运动所持的态度。第四,通过叙述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心路历程,解析在那个非常时期甘肃知青的一些行为、行动与心态,力争看到他们更多心灵深处的隐秘。知青们艰苦卓绝的生活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复杂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品质;人生道路的坎坷与磨难练就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这一切也为我们新一代的人生旅程提供可资借鉴之物。同时,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心路历程是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生动反映,又直接影响着整个上山下乡运动的进程。探讨知青的这一心路历程,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有助于了解上山下乡运动走向没落的历史必然性。第五,分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利弊之后,认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利有弊,但弊远远大于利。对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其他各省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异同比较分析之后,认为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大环境中,各省市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其产生、发展及演化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由于各省市的具体省情不尽相同,尤其是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状况及人口数量与分布的迥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悬殊,因而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区域特色。甘肃省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居住分散。全省70%以上的农村属于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条件恶劣,人居环境很差。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许多地方人畜饮水没有保障,一遇旱灾,缺水甚于缺粮。农村交通不便,大多村庄不通公路,与世隔绝。其中在一些极度干旱山区、石山区、深山区以及严重沙化区,要么严重缺水,要么严重缺地,要么交通闭塞,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甘肃省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在类似的地方,因此,大规模的知青移民从全省来说缺乏基本的条件。甘肃省同全国其他各省市相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差甚大,下乡知识青年面临的问题更为艰巨,更具挑战性。同时,甘肃地多人少,经济落后,属于有待开发的边远省份,其知青安置主要以本省内跨地区安置与农场(兵团)的安置为主。

王瑞瑞,张岳桥,董树文,徐先兵,许怀智[10](2010)在《构造三角带的概念及其油气勘探意义》文中提出构造三角带通常发育于褶皱冲断带中,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构造三角带具有多种几何形态和命名,其中,阿尔伯达型构造三角带具有普遍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构造三角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许多学者对构造三角带的演化提出了多种运动学模型和成因解释,本文介绍了2个运动学模型和单斜推进模式。影响构造三角带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滑脱层、地层能干性差异、同构造沉积、剥蚀等。由于其内部构造的复杂性,三角带的地震剖面品质一般较差。而利用地震模拟和生长地层的方法可以在地震剖面上帮助识别出构造三角带。国内的地震勘探表明,中国西部挤压盆地中广泛发育三角带构造。文中列举了中国西部盆地中发育的构造三角带的实例。

二、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情况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情况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教育协会(NEA)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历史演进(1924-1975)(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NEA伦理规范建设研究综述
        1.2.2 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初创阶段(1924-1938):从伦理规范意识兴起到形成文本雏形
    2.1 背景分析
        2.1.1 教师专业化思想的推动
        2.1.2 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支持
        2.1.3 经济大萧条对教育的冲击
    2.2 演进过程
        2.2.1 伦理规范的建设历程
        2.2.2 伦理规范的文本分析
    2.3 主要特点
        2.3.1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约束教师行为为目标
        2.3.2 以科学调研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文本形成
        2.3.3 以专业组织和专业成员为核心的规范制定
3 重启阶段(1939-1959):从聚焦伦理规范内容到强调其执行力
    3.1 背景分析
        3.1.1 二战之后矛盾凸显
        3.1.2 NEA教师工会思想萌芽
    3.2 演进过程
        3.2.1 伦理规范的建设历程
        3.2.2 伦理规范的文本分析
    3.3 主要特点
        3.3.1 专业伦理委员会的执行力提高
        3.3.2 伦理规范的宣传方式具有创新性
        3.3.3 伦理规范内容更具包容性和明确性
4 鼎盛阶段(1960-1972):伦理规范的功能从激励转向约束
    4.1 背景分析
        4.1.1 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新面貌
        4.1.2 NEA教师工会角色基本成型
    4.2 演进过程
        4.2.1 伦理规范的建设历程
        4.2.2 伦理规范的文本分析
    4.3 主要特点
        4.3.1 伦理规范突显教育者的专业权利
        4.3.2 注重伦理规范的适用与可执行
        4.3.3 加强对特殊案例的讨论与处理
5 落幕阶段(1973-1975):从内部矛盾升级到伦理规范建设戛然而止
    5.1 背景分析
        5.1.1 政治激进主义向教育蔓延
        5.1.2 NEA政治参与意识高涨
    5.2 演进过程
        5.2.1 伦理规范的建设历程
        5.2.2 伦理规范的文本分析
    5.3 主要特点
        5.3.1 规限教师的专业责任
        5.3.2 强调伦理规范的底线标准
        5.3.3 形成调查与听证结合的治理方式
6 问题与讨论
    6.1 NEA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版本之辨
    6.2 NEA1975 年版伦理规范完美性之争
    6.3 NEA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经验之析
        6.3.1 探究伦理规范的类型
        6.3.2 突出伦理规范的专业性
        6.3.3 配置师德管理的治理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释义
        1.1.2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轨道列车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相关研究综述
        1.2.3 作业分析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与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2.1.1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
        2.1.2 轨道交通人机工程
        2.1.3 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要点
    2.2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
        2.2.1 检修在城市轨道列车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地位
        2.2.2 检修相关人员
        2.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研究内容
        2.2.3.1 检修理论
        2.2.3.2 检修修程
        2.2.3.3 城市轨道车辆关键系统部件
        2.2.3.4 检修流程
    2.3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与作业分析研究
        2.3.1 作业姿势影响因素分析
        2.3.2 作业姿势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2.3.3 人因综合仿真分析与检修作业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3.1 列车检修环境系统构成
        3.1.1 检修环境因素
        3.1.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
    3.2 列车检修环境的人-机系统要素特性
        3.2.1 正常人的基本特性
        3.2.2 检修人员特性
        3.2.3 检修辅助工具设备特性
        3.2.4 待检修列车-零部件特性
    3.3 相互适配型人-机系统界面模型
        3.3.1 基本定义
        3.3.2 检修环境界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的实验研究
    4.1 检修人员(任务)需求模型
        4.1.1 检修作业任务
        4.1.2 实验研究
        4.1.2.1 问卷调查实验
        4.1.2.2 实地访谈实验
        4.1.3 实验结果讨论
        4.1.3.1 问卷调研结果
        4.1.3.2 实地访谈结果
    4.2 检修作业区域的基本布局分析
    4.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获取研究-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4.3.1 典型作业姿势及其在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界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4.3.2 基于录像与计算机辅助的典型作业姿势观察
        4.3.3 检修作业关键动素库
    4.4 检修作业轨迹模型-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
        4.4.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作业轨迹
        4.4.2 转向架检修作业区域的理论布置模型
        4.4.2.1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流向
        4.4.2.2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布置设计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优化设计实践
    5.1 基于人因综合仿真分析的评价方法
    5.2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建模
        5.2.1 虚拟数字人模型
        5.2.2 检修模型库
        5.2.3 虚拟检修作业仿真环境模型
    5.3 检修作业者的数字化关键动素库
    5.4 以转向架检修车间作业为例的应用研究
        5.4.1 转向架检修车间优化设计方案模型
        5.4.2 转向架检修流程描述
        5.4.3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可视化人机虚拟仿真
        5.4.3.1 可及性M1评估
        5.4.3.2 可视性M2评估
        5.4.3.3 整洁性M3评估
        5.4.3.4 舒适性M4评估
    5.5 转向架落成台的优化设计方案
        5.5.1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1
        5.5.2 转向架落成台优化设计方案模型2
    5.6 转向架检修车间的优化设计方案
    5.7 城市轨道列车检修环境界面设计建议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典型的主观测量方法及等级量表
附录2:作业姿势-部分动作要素编码方式
附录3:检修人员需求问卷调查
附录4:图4-8检修作业区域的整体布局
附录5:转向架检修车间/厂房的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4)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
        (二)医疗卫生领域
        (三)合作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背景
    一、研究综述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理论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研究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发展概况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发展历程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发展现状
第三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因素一: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自身能力
        (一)能力因素的理论分类与分析
        (二)能力因素的影响机制与逻辑
    二、因素二:国内合作对象的选择
        (一)国内合作对象选择的理论分类与分析
        (二)国内合作对象选择的影响机制与逻辑
    三、因素三:活动领域的社会关注度
        (一)社会关注度的理论分类与分析
        (二)活动领域社会关注度的影响机制与逻辑
    四、因素四:活动领域的政治敏感性
        (一)政治敏感性的理论分类与分析
        (二)政治敏感性的影响机制与逻辑
第四章 影响因素的案例解释
    一、案例一:卫生部等与盖茨基金会的合作项目
        (一)中盖艾滋病项目
        (二)中盖结核病项目
        (三)盖茨基金会与中国政府项目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案例二:民政部等与世界肝炎联盟的合作项目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实施及效果
        (三)世界肝炎联盟与中国政府项目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案例三:上海市政府等与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合作项目
        (一)项目背景及综合效果
        (二)世界健康基金会与中国政府项目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案例评论与影响因素总析
第五章 建议与前景
    一、对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建议
        (一)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建议
        (二)对中国政府的建议
    二、双方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5)适应与互动:全球卫生外交与中国角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卫生外交的特点
    第一节 卫生外交的多边性
        一、 卫生外交的诞生与发展
        二、 卫生外交的多边性
        三、 全球卫生外交的制度化与机制化
    第二节 扩大的卫生外交理念:全球广泛参与
        一、 国际上对全球卫生行动的提倡
        二、 国家层面的全球卫生活动
        三、 卫生外交的新特色:全球性
    第三节 卫生外交的典型多边参与者
        一、 世界卫生组织:力图革新的国际卫生工作指导者
        二、 欧盟:重要的技术支持者
第二章 中国卫生外交对多边合作环境的适应
    第一节 中国卫生外交向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的转变
        一、 中国卫生外交:外交政策的辅助手段(50-80 年代)
        二、 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与卫生外交
        三、 非典时期的卫生外交:密切多边卫生合作的触发点
        四、 新发展:多边积极参与者
    第二节 当下的中国卫生外交:全球是一个整体
        一、 缔造参与全球卫生的积极环境
        二、 全球层面有影响的卫生行动者形象
第三章 中国国际卫生合作新发展:以卫生人力资源合作为例
    第一节 从全球到区域的多层次参与
        一、 全球层面的卫生人力合作
        二、 区域层面的卫生人力合作
        三、 双边卫生人力合作
    第二节 中国卫生人力资源国际合作的问题
        一、 基础较弱
        二、 自身局限限制了国际合作的更大发展
第四章 多边性和全球性卫生外交发展对中国的挑战
    第一节 卫生外交发展的多层次挑战
        一、 全球性的健康发展目标
        二、 区域健康发展的挑战
        三、 卫生外交的人才挑战
    第二节 中国卫生外交发展的建议
        一、 坚实的区域卫生合作是卫生安全的保障
        二、 中国应以推广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契机宣传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三、 中国积极开展卫生外交也有益于中国国内相应的各项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境内工人群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1.4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基本概念
        1.3.1 非政府组织及其分类
        1.3.2 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分类
        1.3.3 影响工人群体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分类
        1.3.4 非传统国家安全范畴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对工人群体的影响
    2.1 境外非政府组织影响我国工人群体活动的出现和发展
        2.1.1 境外非政府组织影响我国工人群体活动的出现
        2.1.2 境外非政府组织影响我国工人群体活动的发展
    2.2 境外非政府组织影响我国工人群体的途径
        2.2.1 境外非政府组织直接在我国境内开展活动
        2.2.2 境外非政府组织以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
        2.2.3 境外非政府组织委托代理人开展活动
        2.2.4 境外非政府组织以“跨国倡议网络”形式开展活动
    2.3 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对工人群体影响的正面作用
        2.3.1 帮助工人享受更多的社会服务
        2.3.2 提高工人群体的法律意识水平
        2.3.3 提高工人劳动安全意识与技能
        2.3.4 促进了工人群体维权活动开展
        2.3.5 改善工人保障机制和劳动关系
        2.3.6 促进本土劳工非政府组织成长
        2.3.7 促进工人群体社区的发展建设
    2.4 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对工人群体影响的负面作用
        2.4.1 工人群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下降
        2.4.2 工人错误维权方式影响社会治安
        2.4.3 有影响当地正常经济生产的现象
        2.4.4 削弱原有工会组织的影响力
        2.4.5 扶植出非法的工人维权组织
第三章 境外非政府组织对工人群体影响的负面作用原因
    3.1 工人权益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3.2 企业不良行为为负面作用埋下隐患
        3.2.1 企业不良行为对工人群体的直接伤害
        3.2.2 企业不良行为对工人群体的间接伤害
    3.3 中西方世界社会认知的不同
        3.3.1 中西方具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
        3.3.2 中西方具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
    3.4 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不到位
        3.4.1 相关政府部门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3.4.2 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应履行的义务的监管不足
    3.5 工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3.5.1 工会与工人的联系减弱
        3.5.2 工会的公信力不断下降
    3.6 个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淡化
        3.6.1 境内一些人员图一己私利
        3.6.2 部分工人的责任意识淡化
    3.7 个别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非公益目的
    3.8 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蓄意破坏
第四章 监管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4.1 完善工人权益保护体制机制
        4.1.1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4.1.2 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机制
        4.1.3 保障工人利益诉求途径
        4.1.4 开展工人责任意识教育
        4.1.5 强化现有工会的作用
        4.1.6 加强工人群体社区建设
    4.2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4.2.1 加强在工人群体中的党组织建设
        4.2.2 在非政府组织中开展党组织建工作
        4.2.3 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工作
    4.3 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4.3.1 完善政府部门行政管理
        4.3.2 强化司法部门监管力度
        4.3.3 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4.3.4 加强互联网的宣传工作
    4.4 强化社会力量的监督
        4.4.1 加强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
        4.4.2 鼓励公民对不良活动的举报
        4.4.3 强化第三方组织专业化监督
    4.5 加强国内非政府组织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7)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转型社会各领域的“信任危机”
        二 教育及评估实践的“信任难题”
        三 教育评估困境之“公信力密钥”
    第二节 研究论域的论述与评析
        一 信任及公信力研究的述与评
        二 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的述与评
    第三节 分析框架及研究问题
        一 研究的分析框架
        二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立论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属性
    第一节 教育评估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一 “教育评估”及双重属性
        二 “公信力”的词义解析
        三 教育评估公信力的界定
    第二节 教育评估实践中的信任诉求
        一 评估类型及其信任诉求
        二 作为信任品的教育评估
    第三节 概念辨析及评估公信力的特性
        一 相近概念及其辨析
        二 公信力的位置坐标
        三 评估公信力的特性
第三章 教育评估信任状态的影响要素
    第一节 施信者的评估期望及信任特征
        一 施信者的评估期望
        二 施信者的信任特征
    第二节 评估主体的诚信、公正与权威
        一 诚实与诚信:公信力的伦理认同
        二 公正与准确:公信力的专业信服
        三 权威与利害:公信力的利益依赖
    第三节 评估中的参与协商及舆情引导
        一 评估的公共参与及价值协商
        二 评估舆论的形成及舆情引导
    第四节 社会系统性因素对评估的影响
        一 传统的信任与评估文化
        二 教育规模与价值观多元
第四章 教育评估的信任结构及比较评析
    第一节 教育评估的信任结构及其指向
        一 基于四阶段的教育评估之信任层级
        二 评估的“硬核”“保护带”与信任指向
    第二节 信任标准及评估公信力的类型
        一 威慑型公信力及其特征
        二 批判型公信力及其特征
        三 自致型公信力及其特征
    第三节 教育评估公信力的比较及评析
        一 评估被信任状态的变迁及思考
        二 评估公信力的中外比较及借鉴
        三 评估公信力的双重面相及改进
第五章 教育评估中的有限信任及其机制
    第一节 基于非完善之人类才德的有限信任及特征
        一 评估中有限信任的合理性
        二 不信任与信任常胶合共生
        三 评估信任关系的非对称性
    第二节 基于“办”之责任与自由的“管评”机制
        一 督促责任的履行:“管”对“办”之资质的监管
        二 确保自由的竞争:“管”对“评”之秩序的维护
        三 “管、评”失衡:选拔评优过剩及善意的摧残
    第三节 信任与不信任的效应及评估公信力的提升
        一 评估公信力的双轮驱动及信任效应
        二 不信任促压着评估理论与实践变革
        三 提升公信力需纾解不信任优化信任
第六章 提升公信力:范式转型及制度保障
    第一节 形成评估法治体系,奠基法理信任
        一 明确权责,规范评估公共权力
        二 形成法治体系,奠基法理信任
    第二节 强化监管维护良序,转变管理职能
        一 强化监管,确保办学资质合格
        二 “管办评”分离,维护评估良序
    第三节 提升评估专业能力,改善信用水平
        一 发展智库,提升评估专业能力
        二 设立评估标准,改善信用水平
    第四节 创设诚信评估环境,增进伦理自觉
        一 创设诚信环境,增进伦理自觉
        二 加强监督制衡,防范道德风险
    第五节 公开信息促进协商,引导舆情民意
        一 制定执行细则,公开评估信息
        二 促进互动协商,引导舆情民意
    第六节 建立健全释疑机制,提升信任品质
        一 开放思想市场,善待批评质疑
        二 增设风险论证,健全元评估机制
第七章 结语
    一 研究结论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民族音乐学导论》译文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民族音乐学
第二部分 理论及方法
    第2章 田野工作
    第3章 田野技术
    第4章 音乐民族志
    第5章 记谱
    第6章 记谱法
    第7章 音乐风格分析
    第8章 历史民族音乐学
    第9章 图像志
    第10章 乐器学
    第11章 音乐创造生物学
    第12章 舞蹈
第三部分 伦理焦点及新趋向
    第13章 伦理学
    第14章 社会性别与音乐
    第15章 音乐工业
    第16章 世界音乐的保存
索引
撰稿者简介
试评《民族音乐学导论》:共时与历时的互文比较
结语:翻译体会
参考文献

(9)1968~1980 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旨意
    二 国内外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视角与思路及相关概念界定
    四 重难点及创新点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全国知识青年运动的总形势
    第二节 甘肃省会宁县的典型力量
第三章 机构设置与动员政策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动员政策与对象
第四章 知识青年的安置
    第一节 安置形式
    第二节 经费拨付
    第三节 住房问题
    第四节 口粮供应
    第五节 对知识青年的管理
第五章 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知识青年的适应与反差
        一 初尝艰辛
        二 砺志成长
        三 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
        四 精神文化生活
        五 女知青的噩梦
    第二节 知识青年的返城之路
第六章 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利弊及与其他各省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异同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利弊分析
    第二节 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其他各省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异同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获奖及学术成果
后记

(10)构造三角带的概念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三角带”术语的起源
2 构造三角带的几何类型
3 构造三角带的演化模式
4 构造三角带的成因机制
5 构造三角带的发展与破坏
6 构造三角带的影响因素
    6.1 滑脱层
    6.2 地层能干性差异
    6.3 地层厚度及厚度变化
7 构造三角带的地震剖面识别与解释
    7.1 生长地层方法
    7.2 地震模拟技术
8 构造三角带的油气勘探意义

四、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情况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教育协会(NEA)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历史演进(1924-1975)[D]. 冯婷. 杭州师范大学, 2019(12)
  • [2]城市轨道列车转向架检修环境界面优化设计研究[D]. 肖江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D]. 王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5]适应与互动:全球卫生外交与中国角色的分析[D]. 周航. 外交学院, 2015(07)
  • [6]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境内工人群体的影响[D]. 周泉宇. 中南大学, 2014(03)
  • [7]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D]. 张会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8]《民族音乐学导论》译文及书评[D]. 秦展闻. 上海音乐学院, 2011(01)
  • [9]1968~1980 年甘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 张弘.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10]构造三角带的概念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王瑞瑞,张岳桥,董树文,徐先兵,许怀智. 地质通报, 2010(Z1)

标签:;  ;  ;  ;  ;  

第67届IEC年会(加拿大)简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