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识别肝硬化结节

磁共振成像识别肝硬化结节

一、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论文文献综述)

盛霞,秦建民[1](2022)在《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 DN)是一组细胞质和细胞核异常而在组织学上无恶性依据,直径在1 cm以上的肝细胞群,是一种肿瘤性病变,属于癌前病变.肝脏DN缺乏特异肿瘤标记物和典型临床症状,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随着对肝脏DN发生机制研究深入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依据病史、各种检查技术特点,个体化选择肿瘤标记物、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技术联合检查,能够显着提高DN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由于肝脏DN具有潜在恶变风险,从发生癌变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对肝脏DN实施干预,及时去除病因,进行适当治疗,阻断DN向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变转化进程,对于降低HCC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孙佳[2](2022)在《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结节(n=42)和小肝癌患者(n=37)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及螺旋CT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RI与螺旋CT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MRI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89%、92.86%、92.41%,均显着高于螺旋CT的72.97%、76.19%、74.68%(P<0.05)。结论 MRI应用于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彭佳璇[3](2021)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对部分影像表现重叠的肝脏肿瘤较难鉴别,纹理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病灶体素灰度强度和空间位置改变而间接反映病灶的组织学病理学改变,能够高通量提取病灶内部的纹理信息并准确评估肿瘤的异质性,目前纹理分析已经在肝脏多种常见肿瘤的鉴别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行磁共振扫描发现肝脏局灶性实性占位患者共87人,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及临床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两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7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6.2±10.9)岁。将常规T2WI FS(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序列图像、三期增强图像导入Omni-kinetics软件提取纹理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纹理参数对肝脏良、恶性病变以及肝恶性病变间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基于T2WI FS序列良性组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峰度、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均大于恶性组,偏度、熵、灰度共生矩阵熵均小于恶性组(P<0.05);动脉期良性病变组的最大值、标准差、偏度、峰度、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组,熵、均匀度、灰度共生矩阵熵小于恶性组(P<0.05);门脉期良性组的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能量、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病变组,灰度共生矩阵熵、相关性小于恶性组(P<0.05);延迟期良性组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大于恶性组,峰度、灰度共生矩阵熵、相关度值小于恶性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WI FS序列的平均值、熵和动脉期的标准差、熵、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差、灰度共生矩阵能量以及延迟期的平均值、灰度共生矩阵熵和相关性是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动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16,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80.56%;联合模型中,延迟期纹理参数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8.89%。3.基于T2WI FS和三期增强序列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延迟期的对比度在肝细胞癌组明显小于肝转移瘤组(P<0.05),而肝细胞癌组在门脉期的均匀度和T2WI FS序列以及延迟期的相关性均大于肝转移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WI FS序列的相关性、门静脉期的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均匀度以及延迟期的对比度是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单个纹理参数,门静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AUC为0.733,敏感度为71.87%,特异度为73.08%;门脉期灰度共生矩阵能量和均匀度两者的联合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6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62%、53.85%。结论:基于MRI图像的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纹理分析有望成为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曾杨媚[4](2021)在《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HCC主要由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进展而来。对具有乙型肝炎、慢性肝病等HCC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超声因其方便快捷、图像实时动态等优点成为HCC高危人群筛查和随访最普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常规超声检查对部分HCC的诊断灵敏度较低,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和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d-EOB-DTPA MRI)是近年来两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CEUS技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够实时动态地显示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肝脏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灌注特点,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是用于肝肿瘤T1加权MRI检查的特异性对比剂,也称为“肝脏肿瘤特异性对比剂”,不仅能获得上述三期肝内肿瘤的增强图像,还具有能提供正常肝细胞功能信息的肝胆特异期,两种影像学技术均大大提高了HCC的检出率。但二者在HCC中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还有争议,特别是二者对不同大小HCC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认为肝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治疗是HCC根治性治疗的3种方法。尽管首选方法是肝切除术,但多数患者由于肝功能差难以接受手术治疗或确诊时已达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发展迅速,因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确切等优点,使一些不适合外科手术的HCC患者获得治疗机会。超声因其简便易行、实时性好的优点,已经成为肝脏RFA最常用的引导技术。然而RFA手术治疗时狭小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增加了临床医师掌握该类手术的难度。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T、MRI等影像学断面基础上建立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清晰地显示病灶与周边重要脏器和大血管的相互位置关系。在肝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上设计和规划RFA穿刺路径,并完成模拟消融手术,将有助于提高RFA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目的:(1)对比分析HCC的CEUS及Gd-EOB-DTPA 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探讨二者在诊断HCC中的准确率和各自的优缺点。(2)在Gd-EOB-DTPA MRI断面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超声引导的特点规划安全的RFA虚拟穿刺路径,研究和探讨其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癌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课题分以下两部分进行研究:1.CEUS与Gd-EOB-DTPA MRI诊断HCC的临床价值: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50例肝肿瘤患者、共计274个肝内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EUS与Gd-EOB-DTPA MRI检查,分析肝内病灶的两种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种影像方法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所有病灶均通过穿刺或手术切除取得明确的病理结果。2.基于MRI数据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癌RFA中的应用研究:收集我院21例RFA治疗患者的Gd-EOB-DTPA MRI检查数据。将MRI数据导入Amira 5.2.1(法国TGS公司)软件中,分割出皮肤、肝脏、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胆囊以及肝肿瘤等结构建立个性化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按照超声引导的特点,设计规划RFA虚拟穿刺路径,研究和探讨其联合US在精准引导肝癌RFA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CEUS与Gd-EOB-DTPA MRI检查诊断HCC的临床价值:(1)HCC的两种检查不同时相的图像特征分析:病理结果显示274个病灶中223个为HCC,51个为非HCC。223个HCC病灶CEUS检查中,167个符合“快进快出”表现,7个漏诊,49个误诊。223个HCC病灶Gd-EOB-DTPA MRI检查中,178个符合“快进快出”表现,1个漏诊,44个误诊。223个HCC病灶中,动脉期CEUS检查表现为高增强病灶占比为92.83%(207/223),高于Gd-EOB-DTPA MRI检查的80.72%(180/2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或延迟期CEUS检查表现为低增强病灶占比为78.48%(175/223),低于Gd-EOB-DTPA MRI检查的96.41%(215/2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EOB-DTPA MRI肝胆期表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占比为98.2%(219/223),与Gd-EOB-DTPA MRI门静脉期或延迟期表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2)对比研究两种检查方法及二者联合在≤5cm HCC中的诊断效能:在所有病灶及病灶最大径为≤2cm、(29)2cm且≤3cm、(29)3cm且≤5cm组中,两种检查方法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29)0.05),二者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单独应用CE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0.05),而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29)0.05)。2.基于MRI数据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癌RFA中的应用研究:(1)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在HCC患者的Gd-EOB-DTPA MRI数据集基础上成功建立的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清晰立体地显示肝脏内肿瘤及其周围血管和重要脏器,并能进行任意方位的旋转、拖动、调节大小等交互式操作,有利于全面观察肿瘤的位置,结合超声引导的特点,设计安全的RFA虚拟穿刺路径。(2)临床验证:本研究所建立的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按照超声引导的特点设计RFA安全进针路径,能有效指导RFA术的实施,提高消融成功率。本研究中21例患者在个性化肝脏三维模型引导下均1针准确进入肿瘤中心进行RFA治疗,且没有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1.CEUS与Gd-EOB-DTPA MRI对≤5cm HCC的诊断各有优势,CEUS对HCC病灶动脉血供的实时监测能力优于Gd-EOB-DTPA MRI,Gd-EOB-DTPA MRI对廓清的评价优于CEUS,二者对≤5cm的不同大小HCC均有良好的诊断准确率,CEUS结合Gd-EOB-DTPA MRI能显着提高单用CEUS诊断HCC的灵敏度和准确率。2.本研究建立的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辅助临床医师制定精准的RFA穿刺路径,为实现精准肝癌RAF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结合MRI、CT等其他影像学优点深入研究超声的诊疗一体化功能奠定了研究基础。

李建志[5](2021)在《DCE-MRI在HCC射频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癌症,也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其对病人的危险因素是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肝细胞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外科手术根治术及非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是目前非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早期的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效果,而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手段行减瘤术。近年来,具有定量或半定量功能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DCE-MRI可以模拟对比剂在肝脏病灶区域的代谢过程,获得定量和半定量的功能性参数,定量分析肿瘤组织的血供变化以及灌注性、渗透性微循环改变,弥补常规MRI序列不能定量分析的不足,在肝细胞癌诊断和射频疗效评估方面具有潜力。第一部分DCE-MRI在HCC评估中的应用肝细胞癌筛查和检测的主要诊断指标通常是基于实验室肿瘤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多期增强的成像。磁共振是肝癌诊断与术前评估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MRI评价肝细胞癌主要依靠常规序列,通过病变形态学、组织信号的改变以及病灶的强化方式得以诊断,其结果主要依赖于诊断医师的经验,主观性较强。DCE-MRI是一种根据病变中异常的微循环改变评估病变组织病理生理性质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够获取较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技术更多的半定量和定量的功能性参数,这些参数能够提供包括组织的血供、灌注性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等信息,其中肿瘤组织渗透性改变的研究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利用DCE-MRI评价病变渗透性改变的常用模型包括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参照物模型等,其中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评价肝脏疾病更加简单易用。研究目的探讨DCE-MRI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在HCC评估中的价值;应用Extended Tofts与Exchange两种药代动力学模型测量组织血管功能渗透性参数,对比分析两种模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资料与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肝癌组1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对象行MRI常规序列及动态增强MRI扫描(DCE-MRI)检查。采用图像后处理OmniKinetics(0.K.,通用医疗,中国)软件,获取肝细胞癌病灶及癌旁肝组织感兴趣区和对照组正常肝组织感兴趣区的DCE-MRI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的渗透性参数。对比分析肝癌组和对照组各参数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以及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两种模型之间渗透性参数的差异,并对肝癌和对照组肝组织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诊断试验评价。结果1 半定量参数 TTP(min)、MC(mmmol/L)、IAUC(mmol*min)和 MS 的结果如下:1)肝癌:0.87±0.25、1.18±0.79、1.41±0.84 和 4.20±3.01;2)癌旁肝组织:0.99±0.22、0.67±0.24、0.90±0.32 和 2.15±0.94;3)对照组肝组织:0.92±0.23、0.65±0.22、0.84±0.25 和 2.14±0.99;4)四个半定量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在肝癌与癌旁肝组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灌注性参数 BF(ml/min/100g)、BV(ml/l00g)和 MTT(min)的结果如下:1)肝癌:202.00±132.0、39.34± 19.07 和 0.25±0.13;2)癌旁肝组织:163.34±88.49、32.46±13.48 和 0.27±0.12;3)对照组肝组织:139.66±74.18、25.65±12.50 和 0.24±0.12;4)三个灌注性参数在各组之间对比分析:在肝癌与癌旁肝组织、与对照组肝组织比较,BF值和B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P值分别为0.3016、0.3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渗透性参数3.1 Extended Tofts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e、vp和 HPI的结果如下:1)肝癌:1.13±0.74、3.10± 1.84、1.91±1.38、0.29±0.21 和 0.68±0.17;2)癌旁肝组织:0.85±0.51、2.86±1.35、1.42±1.23、0.23±0.14 和0.30±0.15;3)对照组肝组织:0.91±0.73、3.09±1.87、1.57±1.67、0.16±0.10 和0.29±0.12;4)Extended Tofts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与癌旁肝组织比较,Ktrans、ve、vp和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为0.0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与对照组间,Ktrans、ve、vp和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为0.9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Exchange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e、vp、HPI 和 Fp(ml/min/100g)结果如下:1)肝癌:1.85±0.8、1.69±1.07、0.78±0.20、0.31±0.20、0.57±0.26和1.76±0.79;2)癌旁肝组织:2.45±0.75、2.96± 1.65、0.74±0.21、0.35±0.21、0.09±0.10和 2.31±0.76;3)对照组肝组织:2.33±0.84、3.02±1.83、0.73±0.19、0.26±0.17、0.10±0.10、2.23±0.84 和 2.23±0.84。4)Exchange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与癌旁肝组织比较,所有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与对照组间,Ktrans(min-1)、kep(min-1)、ve、HPI和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比较的P值为0.1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Extended Tofts模和Exchange模型在肝癌、癌旁肝组织、对照组中相同参数分别在同一种组别内的差别性检验比较:肝癌组别内Krans、kep、ve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参数P值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肝组织组别内Krans、ve、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参数P值为0.7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别内Krans、ve、vp和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参数P值为0.8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型相同参数在同一组别中的相关性:肝癌组别中,Ktrans、kep、vp和HPI呈弱至低、中度相关,r范围是0.2532~0.7217,ve的相关系数r的P值为0.9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肝组织中,Ktrans、kcp、ve、vp和HPI呈低度相关,r范围是0.2484~0.4303;在对照组中,Ktrans、kep和ve的呈低度相关,r范围0.3290~0.5253,vp和HPI相关系数r的P值为0.0967和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区分肝癌的各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试验评价(p为概率)5.1 半定量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1.1093+0.8603 × MS,(model 1);ROC曲线下面积0.787,灵敏度77.5%,特异度68.4%。5.2 灌注性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0.2627+0.0505 ×BV,(model 2);ROC曲线下面积0.709,灵敏度52.9%,特异度78.9%5.3渗透性参数区分肝癌回归分析和诊断试验评价:Extended tofts模型渗透性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8.7445+7.9343 × Vp+17.5833×HPI,(model 3);ROC曲线下面积0.975,灵敏度94.9%,特异度94.7%。Exchange模型渗透性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6.2373+1.3379 ×Ktrans+19.6095×HPI,(model 4);ROC 曲线下面积 0.969,灵敏度90.6%,特异度92.1%。5.4两种模型分别联合半定量参数和灌注性参数区分肝癌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诊断试验评价:1)Extended tofts模型联合各类型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11.7921+20.1850 × HPI+6.4564 × IAUC-1.0543 × MS,(model 5)。ROC曲线下面积0.978,灵敏度92.8%,特异度97.4%。2)Exchange模型联合各类型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lnp/1-p=-5.7357+15.9189 × HPI+0.1045 × BV,(model 6)。ROC 曲线下面积 0.975,灵敏度97.1%,特异度 89.5.4%。结论1 DCE-MRI结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分析,可以提供肝细胞癌微循环的量化信息,是常规MRI序列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补充,在评估肝细胞癌病理生理特征方面有重要价值。2药代动力学渗透性模型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在肝细胞癌评价中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Exchange模型提供信息较丰富。3肝细胞癌MRI量化诊断的较好方式是半定量参数IAUC和MS联合Extended tofts模型中的参数HPI,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78,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97.4%。第二部分DCE-MRI在HCC射频消融后短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对于早期发现的小肝癌或者不适宜手术切除行减瘤术的肝癌,射频消融术是最佳治疗选择之一。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半定量参数以及灌注性和渗透性的参数可反映消融治疗后病变区域内组织微循环的改变情况,为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提供更多的病理生理学的特征信息,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最大化的实现精准评价。研究目的分析DCE-MRI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在HCC射频治疗后短期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指导临床医生精准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研究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是收集到的69例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肝细胞癌射频治疗后的患者,其中完全消融病例42例,不完全消融病例27例;与该组病例比较的研究对象组别同第一部分肝癌组及对照组。肿瘤仅做射频消融治疗。图像后处理软件是OmniKinetics(0.K.,通用医疗,中国),勾画肝癌射频消融灶、肿瘤残留组织、射频消融灶旁肝组织的感兴趣区,获取DCE-MRI动态增强曲线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药代动力学模型的渗透性参数,对比分析完全消融病灶、不完全消融病灶的消融区域、肿瘤残留组织的各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性以及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两种模型间渗透性参数在同一组别的差异性。结果一、完全消融组半定量及定量参数研究结果1 半定量参数 TTP(min)、MC(mmmol/L)、IAUC(mmol*min)和 MS 的结果如下:1)肝癌射频消融灶:1.17±0.37、0.23±0.13、0.22±0.16 和 0.84±0.44;2)射频消融灶旁肝组织:1.01±0.21、0.66±0.23、0.91±0.32 和 2.04±0.90;3)肝癌组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半定量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射频消融灶与消融灶旁肝组织、与对照组、与肝癌组之间TTP、MC、IAUC和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灌注性参数 BF(ml/min/100g)、BV(ml/100g)和 MTT(min)的结果如下:1)肝癌射频消融灶:16.20±10.76、3.48±1.34、1.50±0.10;2)消融灶旁肝组织:152.34±72.96、31.69±12.32、0.29±0.17;3)肝癌组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灌注性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射频消融灶与消融灶旁肝组织、与对照组间、与肝癌组之间BF、BV和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渗透性参数3.1 Extended Tofts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e、vp和 HPI 的结果如下:1)肝癌射频消融灶:0.09±0.07、1.11±0.81、3.94±2.36、0.03±0.03 和0.82±0.12;2)消融灶旁肝组织:0.92±0.58、3.04±1.58、1.38± 1.24、0.21 ±0.14 和0.27±0.13;3)肝癌组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Extended Tofts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射频消融灶与消融灶旁肝组织、与对照组之间、与肝癌组之间Ktrans、kep、ve、vp和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Exchange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e、vp、HPI 和 Fp(ml/min/100g)的结果如下:1)肝癌射频消融灶:0.30±0.23、2.77±1.67、0.39±0.29、0.06±0.11、0.75±0.24 和 0.25±0.20;2)消融灶旁肝组织:2.48±0.73、3.07±1.58、0.73±0.20、0.31±0.15、0.08±0.07 和 2.32±0.71;3)肝癌组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Exchange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之间对比分析:肝癌射频消融灶与消融灶旁肝组织比较,Ktrans、ve、vp、HPI和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为0.4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灶与对照组间,Ktrans、ve、vp、HPI和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为0.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模型相同参数在同一种组别内的差别性检验射频消融灶组别内Ktrans、kep、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和HPI参数的P值分别为0.9462和0.0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灶旁肝组织组别内Ktrans、ve、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为0.7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模型之间对应参数在肝癌射频消融灶、消融灶旁肝组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射频消融灶组参数Ktrans、kep、vp和HPI呈低、中度相关,r范围0.5926~0.7811,ve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0.1489/0.3468,P>0.05);射频消融灶旁肝组织组参数Ktrans、kep、ve、vp和HPI呈低、中度相关,r范围0.3407~0.5712,参数Ktrans、vp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0.1802/0.2534,0.3011/0.0526,P>0.05)。二、不完全消融组半定量及定量参数研究结果1 半定量参数 TTP(min)、MC(mmol/L)、IAUC(mmmol*min)和 MS 的结果如下:1)肿瘤残留:0.83±0.24、1.64±1.27、1.91±1.35 和 5.80±4.34;2)消融区域:1.22±0.39、0.24±0.13、0.24±0.17 和 0.86±0.45;3)肝癌组别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半定量参数各组别之间对比分析:肿瘤残留组织与本组别消融区域的比较,TTP、MC、IAUC和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组别比较,MC、IAU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C、IAU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灌注性参数 BF(ml/min/100g)、BV(ml/100g)和 MTT(min)的结果如下:1)肿瘤残留:263.17±157.76、43.88±19.90 和 0.24±0.12;2)消融区域:16.74±10.21、4.00±1.24 和 1.50±0.10;3)肝癌组别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灌注性参数各组别之间比分析:灌注性参数在肿瘤残留组织与本组别中消融区域组织比较,参数BF、BV和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组别比较,BF、BV和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F和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渗透性参数3.1 Extended Tofts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c、vp和 HPI 的结果如下:1)肿瘤残留:1.54±0.83、3.90±1.96、1.36±1.06、0.35±0.22 和 0.68±0.18;2)消融区域:0.09±0.06、1.06±0.89、4.36±2.60、0.04±0.03 和 0.81±0.14;3)肝癌组别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Extended Tofts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别之间对比分析:肿瘤残留与本组别中消融区域比较,Ktrans、kep、ve、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组别比较,参数Ktrans、kep、ve、vp和H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Ktrans、kep、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的P值为0.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Exchange 模型各参数Ktrans(min-1)、kep(min-1)、ve、vp、HPI 和 Fp(ml/min/100g)的结果如下:1)肿瘤残留:2.03±0.75、1.88±1.40、0.81 ±0.20、0.35±0.21、0.55±0.29和 1.95±0.76;2)消融区域:0.32±0.25、2.41±1.56、0.44±0.29、0.07±0.13、0.73±0.27和 0.26±0.21;3)肝癌组别及对照组同第一部分;4)Exchange模型渗透性参数各组别之间对比分析肿瘤残留组织与本组别中消融区域比较,参数Ktrans、ve、vp、HPI和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P值0.1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组别的比较,所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比较,Ktrans、kep、ve、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的P值为0.07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Extended Toft和Exchange模型相同参数在同一组别内的差别性检验比较:两种模型相同参数在肿瘤残留组织的差别性检验:Ktrans、ve、ke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的P值0.9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融区域的差别性检验:Ktrans、kep和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和HPI的P值分别为0.9551和0.05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模型在肿瘤残留组织中参数Ktrans、vp和HPI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93、0.6136、0.8694(P<0.05),kep和ve的相关系数,的P值分别为0.3939,0.5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融区域中参数Ktrans、kep、ve和HPI的r分别为0.5931、0.7644、0.6626、0.7729(P<0.05),vp相关系数r的P值为0.3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和H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的相关系数r的P值为0.7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DCE-MRI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分析,可以提供肝细胞癌射频治疗后消融病灶、肿瘤残留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微循环功能状态改变的信息。2 DCE-MRI多参数成像结合应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可以量化评价肝癌射频疗效,提高了疗效评估的客观性,是常规MRI形态学及解剖学评价的重要补充。全文结论1 DCE-MRI联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可以提供肝细胞癌微循环的量化信息,在评估肝细胞癌病理生理特征方面有重要价值。2药代动力学渗透性模型Extended tofts和Exchange,在肝细胞癌评价中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Exchange模型提供信息较丰富。3 DCE-MRI的半定量参数、灌注性参数和渗透性参数分析,可以提供肝细胞癌射频治疗后消融病灶、肿瘤残留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微循环功能状态改变的信息。4 通过联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的DCE-MRI多参数成像对于肝细胞癌诊断及其射频消融疗效的评估,可以提供更丰富、更精确的组织微循环改变信息,是常规MRI序列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补充,具有重要价值。5 DCE-MRI在肝癌和射频疗效评估应用方面的扫描方案、评价标准,尚需要多中心大数据的支持。

阴晓楠[6](2021)在《肝脏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Gd-EOB-DTPA)在肝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六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第二位。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患者通常存在肝硬化背景,患者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不易区分,通常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影像方式对肝再生结节进行早期的检测和准确的定性诊断。但是在结节小于2cm时,疾病的定性诊断变得十分困难。早期做出明确诊断能够明显改善肝癌的预后,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普美显(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新技术,对于肝脏癌变结节或小肝癌,尤其是直径≤1.0cm肝癌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本研究旨在探讨Gd-EOB-DTPA磁共振的哪些信号能够提高患者的肝脏结节性病变早期诊断率,无创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并能够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另外通过Gd-EOB-DTPA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来进一步评估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对免疫治疗方案的获益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2016-2020年接受Gd-EOB-DTPA MRI扫描388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最终诊断通过手术、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多次影像学评估、临床指标评估或长期随访等。通过行Gd-EOB-DTPA MRI与钆喷酸葡胺增强磁共振(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DTPA MRI)检查获得各期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过渡期图像,随后增加Gd-EOB-DTPA MRI肝胆期(HBP)图像,观察图像并分别测量各期的病灶区(HSI)、周围肝实质(PSI)信号强度,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均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1.5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1.行Gd-EOB-DTPA MRI检查者共388例,其中男性252例(64.95%),女性136例(35.05%),平均年龄59±1.93岁;原发性肝癌占47.94%(186/388),肝转移癌占21.13%(85/388);良性疾病中肝硬化占17.53%(68/388),肝血管瘤占7.73%(30/388),肝腺瘤占0.78%(3/388),肝脓肿占0.78%(3/388),脂肪肝占2.84%(11/388),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占0.78%(3/388),动静脉短路占0.52%(2/388);其中额外接受Gd-DTPA MRI者41例,(男性28例(68.3%),女性13例(31.7%),年龄59±11.33,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28岁)。2.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信号强度无明显相关性;其他观察指标均与信号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除白蛋白与之呈正相关外,胆红素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转氨酶水平均与信号强度呈现出负相关性。另外肝炎病史、既往病史、就诊时的症状或体征以及并发症均可不同程度的对Gd-EOB-DTPA磁共振信号强度造成影响,且对肝实质信号增强比(PSIR)影响最显着。其中有无肝炎病史和有无并发症对信号强度的影响最大,表现为存在肝炎病史或存在并发症时,信号强度较无肝炎或无并发症时降低(并发症以腹水和脾大为主)。3.信号强度PSIR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Child-Pugh A:0.71±0.436(CI95%0.65-0.774);Child-Pugh B:0.55±0.386(CI95%0.49-0.612);Child-Pugh C:0.42±0.34(CI95%0.3305-0.518),相关系数为-0.264,P值<0.05)。4.与Gd-DTPA MRI相比,Gd-EOB-DTPA MRI对肝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对肝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方面高出11.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加HBP期图像后,Gd-EOB-DTPA MRI另外发现了52个病灶,病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了34%,这对后续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5.运用ROC曲线对判断Gd-EOB-DTPA MRI信号强度可否作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评判方法中证实,通过磁共振信号强度可对肝结节性病变的良恶性做出初步诊断。平扫期病灶相对增强(HSIN)、病灶信号增强比(HSIR)的临界值分别为0.435及0.445,其鉴别良恶性肝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3.20%和71.10%、77.4%和52.60%。在这两种信号强度的ROC曲线比较中,HSIN的曲线最靠近左上角,且曲线下面积最大,说明其在鉴别肝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最高。6.在经过治疗措施前后,研究观察到患者预后差异较大,根据图像对比结果显示,HSIR、PSIR值与预后级别呈现出负相关,即随着预后级别增高,信号增强比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免疫治疗前后信号差值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性,其信号强度差值在各预后分级组间差异显着,P值<0.05。结论:1.信号强度PSIR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无创判断肝脏功能状态的指标。2.在增加HBP期图像后Gd-EOB-DTPA MRI比Gd-DTPA MRI具有更高诊断效率和更灵敏的病灶检出率。3.运用ROC曲线可通过Gd-EOB-DTPA MRI信号强度对肝结节性病变的良恶性做出初步的诊断。在HSIN、HSIR这两种信号强度的比较中,HSIN在鉴别肝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最高。4.信号强度HSIR、PSIR值与预后级别呈现出负相关,即随着预后级别增高,信号增强比呈降低趋势。因此肝癌治疗前后行Gd-EOB-DTPA MRI检查可以对治疗措施起到判断及评估预后的作用。5.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治疗前后的信号强度HSIR、PSIR变化情况也展现出与预后级别的明显负相关性。这不仅对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更能反映出患者对免疫治疗的适用性,因此对需要行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Gd-EOB-DTPA MRI检查能够增加患者的获益。

杨晓聪[7](2021)在《3.0 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IVIM成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3.0 T磁共振常规平扫(T1WI、T2WI和DWI)及3D-LAVA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性能。2.定量评估局灶性肝脏良、恶性病灶DWI和IVIM成像的参数。3.分析肝脏局灶性病灶的相对增强比与DWI和IVIM成像的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75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96个病灶)的影像资料(包括恶性病变:24个肝细胞肝癌,22个肝内转移瘤,2个肝内胆管细胞癌;良性病变:27个肝血管瘤,18个肝囊肿,3个肝脓肿)。所有患者均行3.0 T磁共振的常规平扫检查、IVIM-DWI(b值取0、30、50、80、100、200、400、600、800、1000、1200 s/mm2)以及3D-LAVA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定性分析病灶的图像信号高低,根据病灶强化期图像(蒙片、动脉期及门脉期)的信号强度计算相对增强比。通过图像的后处理,测量病灶的ADC、Dslow、Dfast及f值。数据分析:(1)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分析肝脏良、恶性病变,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血管瘤,HCC与肝转移瘤之间各参数的差异。(2)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估参数的诊断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病变诊断的截断值。(3)使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病灶动脉期及门脉期的相对增强比与病灶ADC值和IVIM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常规平扫序列中各病变之间存在大量的信号重叠,3D-LAVA动态对比增强检查中多数病变可表现出典型的影像特征。2.相比恶性组,良性组病灶具有较高的Dslow值和ADC值,且Dslow值的诊断价值高于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964,截断值为1.24×10-3mm2/s),Dfast和f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单独分析时,ADC值诊断血管瘤与HCC的价值高于其他参数(曲线下面积为0.954,截断值为1.39×10-3mm2/s)。而HCC与转移瘤之间各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3.肝脏局灶性病灶门脉期的相对增强比与ADC值之间存在较低程度的相关性(r=0.312,P<0.05)。结论:1.3.0 T磁共振常规平扫序列联合3D-LAVA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可以鉴别多数的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FLLs)。2.DWI和IVIM-DWI技术可以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灶,Dslow值的诊断价值最高,截断值为1.24×10-3mm2/s。3.DWI和IVIM-DWI技术可以鉴别HCC和血管瘤,ADC值的诊断价值最高,截断值为1.39×10-3mm2/s。4.IVIM-DWI和DWI技术不适用于HCC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5.肝脏局灶性病灶门脉期的增强程度与ADC值存在相关性。

崔玉芝[8](2021)在《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呼吸伪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呼吸伪影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中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成像时对动脉期呼吸伪影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行Gd-EOB-DTPA及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MRI的患者,按年龄±2岁、性别、BMI±2kg/m2进行1:1匹配,两组均纳入123例HCC患者。使用GE Stgna HDE1.5T MRI检查。患者按照有无肝硬化、过敏史及TACE治疗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癌灶大小、有无胸、腹腔积液进行分组,由两位医师对患者动脉期的图像进行评分,按呼吸伪影的严重程度评为1-5分。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期呼吸伪影在各影响因素中的差异性,以及使用不同造影剂时对动脉期伪影是否有影响;评分≥4分归为中重度呼吸伪影(TSM)组,另一组为无TSM组,选择差异性分析中P值<0.2的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各指标与动脉期TSM的相关性。结果:差异性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及腹水、癌灶大小与动脉期图像评分的P值均>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2的因素包括有无过敏史、TACE治疗史及胸水、Child-Pugh分级及造影剂种类。TSM组共26例,无TSM组共220例,经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有无过敏史及TACE治疗史的P值>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无胸水及造影剂种类与动脉期出现TSM的相关性结果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者与动脉期TSM的发生相关。第二部分在肝细胞肝癌高危风险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及钆喷酸葡胺增强MRI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效能研究目的:研究在肝细胞肝癌高危风险患者中使用LI-RADS分级进行诊断时Gd-EOB-DTPA和Gd-DTPA增强MRI对HCC的诊断效能,并且明确Gd-EOB-DTPA增强MRI的肝胆期是否具有补偿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行Gd-EOB-DTPA以及Gd-DTPA增强扫描且有肝硬化、存在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按年龄±2岁、性别、病灶大小±1cm(肿瘤最小直径为1cm)进行1:1匹配,两组均入组87例。使用GE 1.5T MRI检查。两位医师根据LI-RADS标准对Gd-EOB-DTPA三、四期及Gd-DTPA三期增强图像进行分级,将LR-4、5的病例诊断为HCC。计算三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比较加入肝胆期后LI-RADS分级的变化。结果:Gd-EOB-DTPA组共97个病灶,Gd-DTPA组共103个病灶,二者HCC病灶分别为81个、76个,非HCC病灶分别为16个、27个。Gd-EOB-DTPA四期增强扫描较Gd-DTPA三期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提高(81.55%vs9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Gd-EOB-DTPA的诊断效能更高。Gd-DTPA及Gd-EOB-DTPA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81.55%vs80.41%),二者的三期增强诊断效能基本一致。另外Gd-EOB-DTPA四期增强扫描较三期的诊断效能增高(80.41%vs9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由于肝胆期的存在,Gd-EOB-DTPA较Gd-DTPA的诊断效能提高。增加肝胆期后,改变了16.0%(13/81)病变的LI-RADS分级,更正了9个病灶的影像诊断。第三部分利用病灶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成像肝胆期的信号强度进行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目的:研究病灶在Gd-EOB-DTPA增强MRI成像肝胆期的信号强度(SI)对于肝脏局灶性病灶能否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本课题共纳入行Gd-EOB-DTPA肝脏增强扫描的患者245例,包括HCC的病例为92例,血管瘤及转移瘤病例分别为97例,56例。使用GE 1.5T MRI检查。由两位医师对Gd-EOB-DTPA增强MRI的肝胆期图像设定ROI,分别测量病灶于T1WI平扫及肝胆期图像中的信号强度值(SI),计算病变的信号增强率,CER=SIhbp-SIpre/SIpr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Scheffe法,观察三种病变的CER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得出鉴别三种病灶的阈值,即Cut-off值。结果:HCC组的肝胆期CER(0.543±0.300)低于血管瘤组(0.780±0.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组的肝胆期CER(0.543±0.35)低于转移瘤组的肝胆期CER(0.597±0.31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2)。转移瘤组的肝胆期增强率CER(0.597±0.312)低于血管瘤组的肝胆期CER(0.780±0.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绘制ROC曲线后,得出CER值大于0.434时为血管瘤,小于时为转移瘤;CER值大于0.475时为血管瘤,小于时为HCC,HCC与转移瘤仍然无法鉴别。结论:1.在增强MRI成像的动脉期,Gd-EOB-DTPA较常规钆造影剂发生呼吸伪影的几率更高。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过敏史及腹腔积液及癌灶大小与呼吸伪影的发生无相关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无胸腔积液、Gd-EOB-DTPA造影剂本身可能是诱发动脉期呼吸伪影产生的原因。2.由于肝胆期的补偿作用,Gd-EOB-DTPA较Gd-DTPA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有所提高。而且Gd-EOB-DTPA增强MRI成像可以提高LI-RADS分级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可以更接近精准诊断。3.肝血管瘤肝胆期的信号增强率(CER)与HCC及转移瘤的CER均有差异,且能够得出鉴别的阈值,HCC与转移瘤的CER无明显差异。说明CER对于肝脏血管瘤与HCC、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仍需更多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罗丽,张威,卢漫,吴晓波,任静,何发伟[9](2020)在《超声联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行CEUS及fMRI检查,以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CEUS、fMRI单项及二者联合检查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2例患者共检出病灶88个,其中良性病变患者51例,病灶数54个,恶性病变患者31例,病灶数34个。以活检或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四格表分析CEUS诊断肝脏结节性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9.63%,特异度为82.35%,准确度为80.68%,Kappa值为0.603;fMRI诊断肝脏结节性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5.29%,准确度为84.09%,Kappa值为0.672;二者联合诊断肝脏结节性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91.18%,准确率为93.18%,Kappa值为0.856,均优于单项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3,P<0.05)。结论:CEUS及fMRI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吉晓晶,潘威,张瑜[10](2020)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肝癌、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肝癌、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经病理检查、手术等手段证实病灶共计104个,其中小肝癌52个,肝硬化退变结节26个,肝硬化再生结节26个。予以全部入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观察分析小肝癌、肝硬化退变结节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3种病变类型的MRI征象特征。探究MRI在小肝癌、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小肝癌的MRI征象主要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假包膜征象较为常见,同时存在分隔状镶嵌征。肝硬化退变结节的MRI征象主要为T1WI较均匀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缓降型。肝硬化再生结节的MRI征象主要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均表现为缓慢上升型。结论 MRI在鉴别诊断小肝癌、肝硬化结节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小肝癌、肝硬化退变结节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MRI征象特点有差异,可将其作为小肝癌、肝硬化结节的鉴别与诊断依据。

二、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临床特点
2诊断
    2.1肿瘤标记物
    2.2 miRNA
    2.3影像学检查
        2.3.1 B超:
        2.3.2 CT:
        2.3.3 MRI:
        2.3.4 PET-CT:
    2.4病理
    2.5鉴别诊断
        2.5.1肝脏良性病变:
        2.5.2肝脏恶性病变:
3 治疗
    3.1手术
    3.2 微创治疗
    3.3 抗病毒治疗
    3.4 中医药治疗
4 随访监测
5 结论

(2)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检查方法
        1.3.1 MRI检查
        1.3.2 螺旋CT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检查方法
    2.3 图像处理
    2.4 统计分析
三、结果
    3.1 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纹理参数的比较
        3.1.1 基于T2WI FS序列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2 基于动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3 基于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4 基于延迟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1.5 纹理参数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效能评估
    3.2 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纹理参数比较
        3.2.1 基于T2WI FS序列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2 基于动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3 基于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4 基于延迟期图像纹理参数比较
        3.2.5 纹理参数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诊断效能评估
四.讨论
    4.1 常规磁共振检查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4.2 纹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4.3.本研究中纹理分析对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磁共振纹理分析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超声造影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引言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磁共振数据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DCE-MRI在HCC射频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DCE-MRI在HCC评估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DCE-MRI在HCC射频消融后短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DCE-MRI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Article 1 in English
Article 2 in English

(6)肝脏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Gd-EOB-DTPA)在肝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举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Gd-EOB-DTPA)在肝结节性病变中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3.0 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IVIM成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呼吸伪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呼吸伪影的影响因素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在肝细胞肝癌高危风险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及钆喷酸葡胺增强MRI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效能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利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成像肝胆期的信号强度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钆塞酸二钠造影剂当前的应用限制以及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超声联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1.4 检查方法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2.2 CEUS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3 f MRI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
    2.4 CEUS联合f MRI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
3 讨论
4 结论

四、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J]. 盛霞,秦建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2(04)
  • [2]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分析[J]. 孙佳. 当代医学, 2022(03)
  • [3]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D]. 彭佳璇.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4]个性化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联合超声在精准引导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研究[D]. 曾杨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5]DCE-MRI在HCC射频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李建志. 山东大学, 2021(11)
  • [6]肝脏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Gd-EOB-DTPA)在肝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D]. 阴晓楠.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3.0 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IVIM成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D]. 杨晓聪.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8]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呼吸伪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 崔玉芝.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超声联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J]. 罗丽,张威,卢漫,吴晓波,任静,何发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20(12)
  • [10]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吉晓晶,潘威,张瑜. 中国实用医刊, 2020(21)

标签:;  ;  ;  ;  ;  

磁共振成像识别肝硬化结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