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WINDOWS下“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一、利用WINDOWS实现“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慕雪[1](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江志远[2](2019)在《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居家养老模式的行为兴起,医护工作者集中监控多个不同地点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异地家属掌握亲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强的实用意义。针对上述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家庭使用的多功能护理床远程视音频监控系统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可为医生或家属提供视频观看病人的病情并提供语音协助的医疗服务。本文分析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当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系统采用P2P应用框架,系统前端是集成网络摄像头,用于采集、编码、传输图像,系统中枢P2P连线平台负责前端和PC端直连,系统终端PC负责用户管理和界面交互,并提供多路视频画面集中显示、一路音频双向通话和云台控制服务。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监控系统PC端软件的设计。首先,总结了PC端软件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多线程编程与同步、FFmpeg库和DirectDraw图形库等;其次,着重阐述了分别使用FFmpeg解码H.264视频流和利用DirectDraw技术在屏幕上显示YUV420P像素格式数据的步骤以及使用GDI技术实现字幕叠加显示过程;紧接着,叙述了将接收的音频流解码为波形音频数据并利用waveOut在PC端播放过程;然后,介绍了利用waveIn采集的音频数据编码和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前端播放过程;最后,对实现的PC端软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C端软件实现了多地多功能护理床的视频集中显示、一路音频交互、信息屏幕显示和云台控制,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且PC端软件操作界面友好,易于更新维护。

颜硕印[3](2019)在《时间触发以太网端系统网管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时间触发以太网在传统工业以太网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同步和时间确定数据传输机制,使得时间触发以太网在保留了传统以太网成本低、兼容性好、传输速度高等优势的同时,能够提供确定、同步、无冲突的通信服务,在航天航空、车辆、工业控制等对实时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关键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实时网络技术。然而,目前对于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网络管理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案,需要设计实现对时间触发以太网端系统网络管理软件,更好地对时间触发网络进行管理,监控时间触发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对时间触发专用以太网端系统网络管理机制。首先,根据业务终端处理信息能力的强弱,对比分析了时间触发以太网常见的3个应用场景,结合对于通用网络的管理方法与时间触发以太网在时间同步机制上的特点,确定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管理功能;其次,基于网络管理机制与时间触发以太网设备的特点,制定了基于SNMP和OAM的实现方案;然后,根据选定的方案,实现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端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包括委托代理上的SNMP Agent与OAM Client,实现SNMP消息与OAM消息相互转化的OAM SDK库,及代理软件与硬件驱动之间的接口函数;接下来,参考Windows下基于SNMP网管软件的实现框架与传输机制,设计了基于UDP的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控软件,作为对时间触发网络管理软件的补充;最后,结合WireShark工具与各个模块的输出情况,对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与网络管理软件整体功能进行了验证。本文基于SNMP Table变量,设计了网络管理MIB,实现了结构固定、功能可扩展的网络管理框架。能够对时间触发网络中的中继端和业务端进行直接管理,支持对基本信息、性能参数统计、参数配置和告警通知的管理,重点实现了表征时间触发以太网特点的性能参数统计管理组。同时,在Linux系统下可以通过命令行对网络进行管理,Windows系统下基于MFC实现了具有友好界面的管理软件,为时间触发以太网的有效管理和实时监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陈金健[4](2018)在《基于安全数据交换技术的智慧园区网络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国家各部委相继启动智慧城市相关的试点工作以来,各领域智慧化建设成果显着,通过基础网络和IT设施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为城市治理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应用服务,网络作为底层的支撑系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根基。目前来看,智慧城市的网络建设还在摸索阶段,各地都在以自己的需求来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还面临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的威胁,因此规划设计一套稳定、安全、先进的网络架构显得尤其重要。本论文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网络的建设意义和背景,面临的巨大的挑战,网络设计所使用的网络技术及设计思路。利用相关技术构建一套可靠稳定、安全全面的网络体系。从网络的层次化设计、云计算虚拟化设计、数据安全交换以及系统化系统设计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构建一个新模式、新技术、一体化的智慧园区基础网络。

宋涛[5](2018)在《数据中心的网络调度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资源专用模式的数据中心演变成新型资源共享模式的数据中心。一方面,数据中心网络结构从传统的层次化树状结构演变成了新型的扁平化对称结构,网络流量从“南北”流量为主演变成“东西”流量为主。因此,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调度机制已经不适应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和流量模式。另一方面,资源共享模式的出现使得原有的数据中心应用已经不适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新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应用开始大量涌现。本文将主要聚焦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调度和新型应用研究两大主线,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数据中心网络流族调度当前的数据中心网络调度研究常常以流为粒度进行调度,但是这种调度方式在对当前数据中心中大量出现的并行计算框架产生的数据流进行调度时表现并不理想,因为它忽视了这些并行的数据流之间存在的语义相关性,最终的调度结果并不能满足它们期望实现的效果。以流族为粒度的调度方法研究正是着眼于解决这类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集中式的实时动态流族调度系统Seagull++,它着眼于减小平均流族完成时间和提升满足Deadline流族数目两个流族调度主要目标,通过实现流族信息获取模块和网络瓶颈探测模块,结合启发式调度算法,很好的实现了流族的实时动态调度,达到了期望的性能。小规模的真实测试平台实验和大规模仿真实验均证明了Seagull++系统在降低平均流族完成时间和提升满足Deadline流族数目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数据中心应用——多租户远程虚拟系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通过不断升级个人计算设备以满足这种需求,随之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开销和硬件资源的浪费。虚拟化技术的诞生和云计算的发展与成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通过远程连接到云计算数据中心中虚拟资源的方式,实现现有个人计算设备共享和复用数据中心中的硬件资源。但是,现实中个人计算设备多种多样(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如果为每一类设备都设计和实现一种专有的远程虚拟系统则会带来标准混乱,兼容性差,难于维护等各种问题。本文着力于搭建一种通用的多租户远程虚拟系统,它在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个人计算设备之间架起必要的桥梁。该系统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方面,这是一种通用的系统框架,通过模块化的资源适配,即可实现特定的虚拟系统。通过远程虚拟系统,个人计算设备只需要安装简单的应用程序,便可以直接使用远程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达到降低个人计算设备性能要求,保护了个人敏感数据安全,易于集中管理与部署等目的。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虚拟计算单元的放置算法来满足多租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避免浪费。为了验证系统的通用性,本文还分别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个人计算设备,即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构建了实例应用展示。在这两种不同类型设备使用的场景下,进行了大量的基准性能测试与用户体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通用多租户远程虚拟系统,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避免硬件资源浪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另一方面,完全适用于低配置的客户端计算设备,也为终端用户带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比如高质量低延迟的视频显示,较低的电池消耗等等。3.数据中心应用——异构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应用通常是部署于数据中心中高性能服务器上,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提升深度神经网络性能。由于数据中心的高性能服务器通常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因此分布式的深度神经网络也成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这类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只是限于数据中心内部的同构服务器上采用,忽视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来源采集者——搭载各类数据传感器的终端结点。这种忽视造成了一种研究方向的盲点,层次化的异构型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少有人研究。针对此研究盲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层次化异构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框架HDDNN。它是一种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普适计算概念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应用。HDDNN框架通过将云结点,边缘结点和终端结点连接起来形成层次化的架构,并结合每类结点的特性和能力,最终设计和实现了分布式计算结点异构,分布式神经网络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异构的新型数据中心应用。大量的实验论证了HDDNN框架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高的准确性,更好的硬件利用率,高扩展性,使能隐私保护,使能容错性等特性。

《个人电脑》编辑部[6](2012)在《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文中研究说明关注并熟知业界发展的读者对于英特尔Tick-Tock(嘀嗒),又称钟摆节奏肯定是耳熟能详。夸张点说,这个在2006年问世的战略,与指导业界发展数十年的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年对于整个PC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称得上是并驾齐驱。按照这一节奏,英特尔准时推出了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代号为IvyBridge的新一代处理器——第三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随着计算平台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用产品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商用办公环境来看,IvyBridge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流的商用计算平台,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产品,都将从IvyBridge的诸多新特性中获益。除此以外,在显示、打印以及网络技术方面,都可以看到诸多新应用在逐步被用户采用。为了让您在商用产品采购中有更多的参考,我们在商务专刊中针对计算平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计算、显示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网络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在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有所帮助。

李良宇[7](2009)在《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仪器远程操控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科学仪器更高效的共享,有效地整合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支持多人异地实时操作仪器实验,提升仪器使用方式的多样性。本文针对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系统模型与实现方法、仪器设备网络通信、操控软件远程访问、操控网络安全等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面向信息流的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从五种不同的操控信息获取途径,开展远程操控系统实现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提出了一种面向信息流的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从八个通信层级上给出了此模型的实现方法,为构建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提供了技术参考;研制出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适配器,解决了只具备本地通信能力的科学仪器的远程通信问题,实现了多款台式和便携式分析测试仪器的网络接入;为扩展网络通讯范围受到限制的科学仪器面向公网的远程通信能力,提出了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实现了DSQ气质联用仪的远程操控;为解决UNIX平台下图形化仪器测控软件的远程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和SSH远程登录技术的软件远程操控方法,实现了MAT900型质谱仪测控软件的远程访问及仪器的远程控制;为解决Windows平台下的现有仪器测控软件面向公网的远程通信能力,提出了基于API拦截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实现了LTQ质谱仪的远程操控;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胶合层的科学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将元操作与应用逻辑进行区隔,采用此模型设计开发了远程测控系统,实现了电子能谱仪的远程实验。

刘晖[8](2009)在《Windows 7盛宴》文中认为作为微软最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7从测试版发布之初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无论是在运行效率还是在易用性方面,Windows7较以往的Vista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在本期的专题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Windows7的众多特性,并且结合测试来为您解释Windows7在软硬件兼容性以及运行效率方面的改进。

施永贵[9](2006)在《基于Internet的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远程监控技术已不断引入到工业控制领域,这使得远程监控现场设备成为可能。本文先对水闸液压启闭机监控系统发展历程进行阐述,针对基于Internet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结合水闸操作站的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ADSL接入Internet方式,通过互联网来对现场水闸液压启闭机进行远程监视并控制。本文综合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组态控制技术、流媒体技术等诸多新技术把水闸操作站现场监控系统扩展为能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拓宽了水利工程领域的网络化管理和开放性访问。本文首先搭建一个基于ADSL的网络接入方案,并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研究与设计,结合现场监控子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集中式分层结构的设计方案,并对其硬件和软件方案进行构建。针对现场要求的控制功能,应用组态监控技术——KingView6.5软件来开发设计符合现场子系统的应用软件,并编写了PLC控制程序。然后在现场工控机上搭建一个集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报警和I/O服务器等为一体的服务器端,采用B/S网络结构体系,把水闸操作站现场监控系统扩展为能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在该子系统的设计中,主要通过Windows Socket编程和TCP/IP协议实现远程监控网络通信,同时自行开发设计ActiveX控件,把ActiveX控件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嵌入到工控机的组态软件和ASP网页中,并制定一定的通信传输格式,实现远程监控端与服务器端的实时数据交互、显示和控制命令的传送,扩展了系统远程监控的应用。同时本文还采用ASP通过ADO访问远程数据库技术来实现现场工控机数据库的远程访问和管理等。在远程监控和现场监控子系统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流媒体技术,以纯软件方式来实现视频监视方案。该方案采用Windows Media Encoder SDK和相关组件进行视频流服务编程,并结合ActiveX控件技术和Windows Sockets编程及TCP协议来实现远程视频监视和控制,同时通过DDE接口与组态王响应一定报警录象,并编写了远程录象和启闭视频服务等程序,进一步完善系统网络化远程监控功能。

易章均[10](2005)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企业生产调度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自动化领域的不断扩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日益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能源消耗信息、产品产量信息、生产过程信息已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资源。对生产过程、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产品产量和质量等信息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对外经营的组织响应能力。基于这一原因,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生产调度信息化就显得格外重要。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物理介质连接在一起的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它可以提供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联络、资源共享以及分步计算,是实现生产调度信息化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其组建过程,并针对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长征机械厂各个设备控制室和生产管理科室之间通讯设备落后、主要依靠人工传送生产数据所存在的缺点,以长征机械厂生产调度管理网络建设为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论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介绍了局域网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及其组建过程;2)建立长征机械厂生产调度系统骨干网,形成以生产科和调度室为中心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以适应快速高效生产的发展;3)建立厂级计算机通讯网络,构筑过程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各生产数据的自动传输,代替人工传送生产数据;4)生产科及各生产车间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生产状况,根据各设备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实现各设备稳定运行,以提高产量,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避免事故发生为主要目标;5)实现生产数据统计功能,包括各设备及全厂的各种产品产量统计,生产消耗统计,各个设备工作台时统计等,以提高管理效率;6)由于本系统是长征机械厂信息管理系统的一子系统,所以该主干网的建立除考虑与企业现场过程管理系统的互联扩展能力以外,还要充分考虑与企业其他信息网络系统的互联扩展能力,保证各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资源数据共享的要求。

二、利用WINDOWS实现“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WINDOWS实现“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1.1 翻译任务介绍
    1.2 翻译文本描述
    1.3 翻译工具介绍
    1.4 翻译过程设计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1.1 缩略词术语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2.1 直译法
        3.2.2 拆译组合法
        3.2.3 不译法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2)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远程医疗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及现状
        1.2.3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概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NAT穿透技术
    2.2 P2P通信技术
        2.2.1 中继传递技术
        2.2.2 UDP打洞
    2.3 几种重要函数
        2.3.1 C++链接库
        2.3.2 回调函数机制
        2.3.3 Win32 API
        2.3.4 STL库
        2.3.5 音频接口waveXXX
    2.4 MFC概述
    2.5 多线程编程与线程同步
        2.5.1 Win32 API多线程编程
        2.5.2 MFC多线程编程
        2.5.3 线程同步
    2.6 FFmpeg编解码库
    2.7 DirectDraw组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硬件平台
    3.1 用户需求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2 视频采集模块
        3.3.3 视频压缩平台
        3.3.4 编码压缩工作流程
        3.3.5 云台控制模块
        3.3.6 网络传输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C端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
    4.1 尚云互联平台
    4.2 PC端软件设计思路
    4.3 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3.1 视音频数据接收
        4.3.2 视频数据解析
        4.3.3 视频帧缓冲区设计
        4.3.4 视频解码器设计
        4.3.5 YUV数据显示设计
        4.3.6 字符叠加模块设计
    4.4 多画面视频浏览模块的设计
    4.5 声音播放模块设计
        4.5.1 音频缓冲区设计
        4.5.2 音频解码与播放
    4.6 音频广播模块设计
        4.6.1 声音采集
        4.6.2 音频编码和传输
    4.7 云台控制模块的设计
    4.8 注册登陆模块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5.1 客户端软件实现
        5.1.1 注册登陆模块实现
        5.1.2 视频浏览模块实现
        5.1.3 多画面浏览模块实现
        5.1.4 音频交互模块实现
        5.1.5 云台控制模块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时间触发以太网端系统网管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网络管理技术的需求和发展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TTE网络管理概述
    2.1 TTE网络概述
        2.1.1 TTE网络研究现状
        2.1.2 TTE网络的优势
    2.2 网络管理概述
    2.3 SNMP体系简介
        2.3.1 SNMP网络管理模型
        2.3.2 SNMP信息定义与传输操作
        2.3.3 SNMP的基本操作
        2.3.4 SNMP的报文格式
        2.3.5 管理信息结构(SMI)
        2.3.6 Net-SNMP的优势
    2.4 以太网OAM概述
        2.4.1 OAM参考模型
        2.4.2 OAM消息定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端系统网管软件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3.1 TTE网络的基本实现机制
        3.1.1 TTE网络体系架构
        3.1.2 TTE网络拓扑结构
        3.1.3 TTE网络业务类型
        3.1.4 TTE网络同步机制
        3.1.5 TTE网络可靠性
    3.2 TTE网络应用场景分析
        3.2.1 应用场景 1:TTE专网支持SNMP
        3.2.2 应用场景 2:TTE专网内仅支持OAM
        3.2.3 应用场景 3:TTE专网内业务终端处理信息能力不一致
    3.3 TTE网络管理需求分析
        3.3.1 功能性需求
        3.3.2 非功能性需求
    3.4 网络管理功能定义
    3.5 网络管理实现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端系统网管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Net-SNMP软件流程
    4.2 SNMP代理端的实现
        4.2.1 SNMP代理端的工作流程
        4.2.2 对标量对象的处理
        4.2.3 对表格对象的处理
        4.2.4 对Trap对象的处理
    4.3 Net-SNMP的安装与配置
        4.3.1 Net-SNMP开发包的安装
        4.3.2 Net-SNMP的配置
    4.4 TTE网络支持SNMP的网络管理的实现
        4.4.1 TTE网络支持SNMP的网络管理的系统框图
        4.4.2 SNMP扩展代理开发
    4.5 TTE网络内仅支持OAM协议的网络管理的实现
        4.5.1 TTE网络仅支持OAM协议的网管系统框图
        4.5.2 SDK库函数接口
        4.5.3 OAM管理功能定义
    4.6 Windows系统下SNMP管理端的实现
        4.6.1 SNMP管理端设计
        4.6.2 Get操作的工作流程
        4.6.3 Set操作的工作流程
        4.6.4 SNMP管理软件的实现
    4.7 TTE网络性能监控软件的实现
        4.7.1 控件作用与调用关系
        4.7.2 数据结构
        4.7.3 函数说明
        4.7.4 TTE网络性能监控软件主页面
        4.7.5 网络性能监控软件初始化页面
        4.7.6 网络性能监控软件业务配置页面
        4.7.7 网络性能监控软件实时业务管理页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管理机制测试验证
    5.1 测试拓扑
    5.2 Linux系统下网络管理软件测试
        5.2.2 网管程序的启动
        5.2.3 网络管理机制的确认测试
    5.3 Windows系统下网络管理软件测试
        5.3.1 测试参数设置
        5.3.2 测试结果分析
        5.3.3 软件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安全数据交换技术的智慧园区网络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智慧园区的概念、发展和现状
        1.1.2 智慧园区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1.1.3 智慧园区与数据安全交换相结合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园区网络的设计概况及关键技术
    2.1 园区网络的设计原则
    2.2 安全数据交换技术介绍
        2.2.1 工作原理
        2.2.2 技术特性
        2.2.3 硬件架构
    2.3 园区网络的组网模式介绍
        2.3.1 典型的三层结构模型
        2.3.2 冗余的环网组网结构
        2.3.3 新型的扁平化组网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园区网络的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
        3.1.1 一体化的基础网络环境构建
        3.1.2 统一的计算资源应用环境
        3.1.3 网络区域间的安全隔离需求
    3.2 建设需求
        3.2.1 基础网络建设
        3.2.2 数据中心建设
        3.2.3 安全防护系统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园区网络的设计实现
    4.1 基础网络系统设计
        4.1.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4.1.2 IP地址规划设计
        4.1.3 路由规则设计
        4.1.4 网络设备配置要点
        4.1.5 核心交换机配置
        4.1.6 接入交换机配置
        4.1.7 网络管理平台软件建设
    4.2 云计算平台系统设计
        4.2.1 云平台架构设计
        4.2.2 虚拟化系统设计
        4.2.3 服务器硬件配置
        4.2.4 服务器软件配置
        4.2.5 网络设计
        4.2.6 存储设计
        4.2.7 管理设计
    4.3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4.3.1 网络出口安全系统设计
        4.3.2 安全数据交换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园区网络数据安全交换的实现与测试
    5.1 安全数据交换系统配置实现
        5.1.1 安全数据交换配置准备
        5.1.2 数据库同步的实现
        5.1.3 数据传输的实现
        5.1.4 文件交换的实现
    5.2 网络性能测试
        5.2.1 网络性能测试方案
        5.2.2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着作
致谢

(5)数据中心的网络调度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2 数据中心的网络调度
    1.3 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远程虚拟系统
        1.3.1 远程虚拟桌面系统
        1.3.2 远程虚拟智能手机系统
    1.4 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框架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中心的网络流族调度
    2.1 引论
    2.2 相关背景研究
        2.2.1 虚拟巨型交换机
        2.2.2 流族的饿死
        2.2.3 流族通信方式分类
        2.2.4 经典流族调度算法
    2.3 问题描述和分析
        2.3.1 示例一:发送端瓶颈
        2.3.2 示例二:接收端瓶颈
        2.3.3 流族大小分布
    2.4 系统设计和实现
        2.4.1 系统架构
        2.4.2 流族API
        2.4.3 流族信息获取模块
        2.4.4 分布式网络瓶颈检测模块
    2.5 流族调度算法
        2.5.1 期望特性
        2.5.2 算法描述
        2.5.3 期望特性实现
    2.6 实验评测及分析
        2.6.1 真实实验
        2.6.2 仿真实验
    2.7 本章小结
        2.7.1 延伸工作
第三章 数据中心应用——多租户远程虚拟系统
    3.1 引论
    3.2 相关背景介绍
        3.2.1 虚拟化
        3.2.2 虚拟机
        3.2.3 虚拟机的放置
    3.3 主要贡献
        3.3.1 通用多租户远程虚拟系统设计
        3.3.2 基于蚁群算法的虚拟计算单元放置
    3.4 应用实例一:多租户远程桌面虚拟系统
        3.4.1 应用动机
        3.4.2 实现细节
        3.4.3 实验评估
    3.5 应用实例二:多租户远程虚拟智能手机平台
        3.5.1 应用动机
        3.5.2 系统框架
        3.5.3 实现细节
        3.5.4 实验评估
    3.6 本章小结
        3.6.1 延伸工作
第四章 数据中心应用——异构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
    4.1 引论
    4.2 相关背景介绍
        4.2.1 人工智能和深度神经网络
        4.2.2 物联网
        4.2.3 普适计算和分布式系统
    4.3 异构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框架设计
        4.3.1 分布式计算结点异构
        4.3.2 神经网络异构
        4.3.3 系统任务异构
        4.3.4 任务分配和可扩展性
        4.3.5 隐私保护
        4.3.6 容错性
    4.4 评测系统设计
        4.4.1 评测系统框架
        4.4.2 评测系统里的神经网络
        4.4.3 评测数据集
        4.4.4 评测通信开销
    4.5 实验结果和分析
        4.5.1 分布式计算结点异构的影响
        4.5.2 神经网络异构的影响
        4.5.3 系统任务异构的影响
        4.5.4 任务分配和可扩展性的评测
        4.5.5 隐私保护的额外开销
        4.5.6 容错性测试
    4.6 本章小结
        4.6.1 延伸工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7)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科学仪器应用现状及问题
        1.1.2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的意义
    1.2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现状
    1.3 仪器远程操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模型及实现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面向信息流的仪器远程操控模型
    2.3 远程操控模型的主要实现方法
        2.3.1 改造仪器数控系统的方法
        2.3.2 改造仪器通信模块的方法
        2.3.3 截获仪器通信信息的方法
        2.3.4 操控仪器主控计算机的方法
        2.3.5 截获软件系统I/O 通信的方法
        2.3.6 改造仪器操控软件的方法
        2.3.7 基于软件测控技术的方法
        2.3.8 截获人机交互信息的方法
    2.4 各实现方法的特点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仪器网络适配器的研制
    3.1 引言
    3.2 基于网络适配器的仪器网络接入技术
    3.3 仪器网络适配器的总体设计
    3.4 仪器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3.4.1 仪器指令传输协议
        3.4.2 网络数据传输协议
    3.5 网络适配器的硬件研制
        3.5.1 硬件总体结构
        3.5.2 核心控制板电路设计
        3.5.3 全功能数据适配器主板设计
        3.5.4 便携式数据交换器主板设计
    3.6 网络适配器的软件开发
        3.6.1 软件体系结构
        3.6.2 操作系统平台的搭建
        3.6.3 适配器应用软件设计
        3.6.4 适配器配置软件设计
    3.7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3.7.1 系统测试
        3.7.2 应用实例
    3.8 小结
第4章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仪器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4.1 引言
    4.2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仪器远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2.1 基于通信流截获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
        4.2.2 仪器远程控制系统的监控与协作机理
    4.3 DSQ 气质联用仪远程操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 操控系统体系结构
        4.3.2 硬件平台的搭建与设置
        4.3.3 通信流转发软件的设计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4.5 小结
第5章 UNIX 平台下科学仪器远程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5.1 引言
    5.2 UNIX 平台下图形化软件的工作原理
    5.3 基于VPN 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总体设计
        5.3.1 操控软件的输入输出重定向
        5.3.2 操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5.3.3 仪器操控软件的远程启动
        5.3.4 仪器数据文件的远程共享
    5.4 MAT900 型质谱仪远程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1 共享系统体系结构
        5.4.2 仪器操控专用网的架设
        5.4.3 远程服务系统的构建
    5.5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5.6 小结
第6章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6.1 引言
    6.2 Windows 平台中API 函数的拦截技术
        6.2.1 API 拦截原理
        6.2.2 DLL 注入技术
        6.2.3 API 挂接技术
    6.3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仪器远程操控系统总体设计
        6.3.1 基于API 拦截技术的远程控制方法
        6.3.2 利用Detours 拦截软件通信信息
    6.4 LTQ 质谱仪远程操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4.1 操控系统体系结构
        6.4.2 数据包拦截与同步软件的设计
    6.5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胶合层的科学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与实现
    7.1 引言
    7.2 基于胶合层的仪器远程测控软件模型
        7.2.1 多层软件结构
        7.2.2 通信胶合层的引入
    7.3 电子能谱仪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3.1 测控系统体系结构
        7.3.2 硬件接口平台的搭建
        7.3.3 远程测控软件的开发
    7.4 系统测试与应用实例
    7.5 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
    8.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工作
    8.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9)基于Internet的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水闸液压启闭机监控系统的概况
        1.1.1 水闸液压启闭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其特点
        1.1.2 水闸液压启闭机采用基于Internet 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1.1.3 国内外基于Internet 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状况
    1.2 本课题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的可行性论述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基于INTERNET 的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1 基于INTERNET 的网络接入方式
        2.1.1 ADSL 接入技术
        2.1.2 基于ADSL 网络解决方案的确定
    2.2 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的搭建
    2.3 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现场监控子系统的构建
        2.3.1 监控子系统的结构分析与选择
        2.3.2 现场监控子系统的硬件组成
        2.3.3 现场监控子系统的软件方案
    2.4 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子系统的构建
        2.4.1 网络远程监控子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与选择
        2.4.2 远程监控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软件框架分析
    2.5 基于B/S 结构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设计
        2.5.1 基于B/S 远程视频监控的必要性
        2.5.2 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闸液压启闭机现场监控子系统的软件实现
    3.1 现场监控子系统的基本功能
    3.2 组态控制软件在液压启闭机现场监控子系统中的应用
        3.2.1 基于组态王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平台
        3.2.2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
        3.2.3 组态王与PLC 的通信连接
        3.2.4 组态王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2.5 监控界面设计与实现
        3.2.6 实时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7 监控系统报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3.2.8 监控站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2.9 组态王对视频监视应用程序的调用和通信
    3.3 PLC 控制程序设计
        3.3.1 水闸液压启闭机的控制要求
        3.3.2 闸门启闭运行工况
        3.3.3 PLC 程序流程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S 结构远程监控子系统的实现
    4.1 WEB 服务器平台的建立
    4.2 网络通信协议以及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
        4.2.1 网络通信协议
        4.2.2 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
    4.3 基于B/S 结构的网络监控数据交互
        4.3.1 动态网页交互技术
        4.3.2 数据实时交互方式
        4.3.3 实时监控数据动态交互的实现
        4.3.3.1 ActiveX 控件技术
        4.3.3.2 网络通信的实现
        4.3.3.3 通信传输格式的开发
        4.3.3.4 ActiveX 控件的设计
        4.3.3.5 ActiveX 控件在组态王系统中的扩展应用
        4.3.3.6 ActiveX 控件在网页上的应用
    4.4 基于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的数据通信与实现
        4.4.1 ODBC 概述及远程数据库的连接
        4.4.2 数据库语言SQL 简介
        4.4.3 远程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4.5 软件系统的WEB 开发
        4.5.1 登录验证设计
        4.5.2 远程实时监控的Web 实现
        4.5.3 数据库的Web 查询
        4.5.4 远程视频监视的Web 显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S 结构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设计
    5.1 远程监视子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5.2 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分析
    5.3 基于B/S 结构远程监视子系统的软件实现
        5.3.1 服务器端编程与实现
        5.3.1.1 视频流服务编程的实现
        5.3.1.2 网络通信与服务器控制服务的实现
        5.3.2 浏览器端视频监视的实现
        5.3.2.1 控制命令服务
        5.3.2.2 视频流的解码与播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企业生产调度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3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意义
    1.4 局域网的技术发展及展望
        1.4.1 从速度看局域网的发展
        1.4.2 从使用的传输介质看局域网的发展
        1.4.3 从网络工作机制看网络的发展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2 局域网简介
    2.3 局域网中的相关概念
    2.4 局域网的组成及特点
    2.5 局域网的常见结构
    2.6 本章小结
3 网络通信协议
    3.1 常见的三中网络协议
        3.1.1 NetBEUI 协议
        3.1.2 IPX/SPX 协议
        3.1.3 TCP/IP 协议
    3.2 本章小结
4 网络安全
    4.1 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4.2 网络安全的目标
    4.3 企业生产调度系统网络安全对策简介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长征机械厂生产调度管理网络建设的解决方案
    5.1 课题背景
    5.2 主要工作内容
    5.3 解决方案概述
    5.4 网络的结构类型选择
    5.5 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选择
        5.5.1 总线型拓扑结构(Bus)
        5.5.2 星型拓扑结构(Star)
        5.5.3 环型拓扑结构(Ring)
        5.5.4 物理拓扑结构的确定
    5.6 网络的数据传输方式(逻辑拓扑)选择
        5.6.1 总线型逻辑拓扑
        5.6.2 环型逻辑拓扑
    5.7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
    5.8 本章小结
6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长征机械厂生产调度管理网络软件解决方案
    6.1 网络软件总解决方案
        6.1.1 Windows NT
        6.1.2 IIS
        6.1.3 ASP
        6.1.4 SQL Server 数据库
    6.2 数据库软件
        6.2.1 数据表
        6.2.2 存储过程
        6.2.3 定时任务
    6.3 应用程序软件
        6.3.1 相关概念
        6.3.2 数据采集程序
        6.3.3 动态监控程序
        6.3.4 数据报表程序
    6.4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6.4.1 概述
        6.4.2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
        6.4.3 两种监控软件的DDE 功能介绍
        6.4.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6.4.5 产品生产调度模块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授权书

四、利用WINDOWS实现“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2]多功能护理床视音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江志远. 南昌大学, 2019(02)
  • [3]时间触发以太网端系统网管软件设计[D]. 颜硕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基于安全数据交换技术的智慧园区网络的设计[D]. 陈金健. 苏州大学, 2018(04)
  • [5]数据中心的网络调度与应用研究[D]. 宋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2(06)
  • [7]科学仪器远程操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良宇. 吉林大学, 2009(07)
  • [8]Windows 7盛宴[J]. 刘晖. 个人电脑, 2009(10)
  • [9]基于Internet的双吊点水闸液压启闭机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施永贵. 福州大学, 2006(06)
  • [10]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企业生产调度系统研究与实现[D]. 易章均. 重庆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WINDOWS下“Internet”连接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