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生态特性及其防治

褐家鼠生态特性及其防治

一、褐家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彭延[1](2021)在《猫气味重复暴露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鼠类的配偶选择与其婚配制度密切相关,而鼠婚配制度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明确鼠类的婚配制度及其可塑性对研究其种群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作为全球第一大害鼠,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褐家鼠的婚配制度为多配制,但亲缘关系、熟悉性、配偶关系、个体大小在其配偶选择中的作用尚无研究;褐家鼠能够识别捕食者、非捕食者和蒸馏水的气味,捕食者气味显着影响褐家鼠的行为和生理,但有关捕食者气味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尚无报道。本实验采用行为学的方法,以室内繁殖的褐家鼠作为研究对象,在无气味暴露条件下和蒸馏水、猫尿液气味持续暴露18d后,通过测定访问、关注、嗅舔、攻击行为的时间和频次,分析褐家鼠配偶选择行为的变化,确定不同条件下褐家鼠的配偶选择特征,以探讨亲缘关系、熟悉性、配偶关系和个体大小以及捕食者气味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进一步地揭示褐家鼠婚配制度的可塑性及其作用特点,为褐家鼠的数量预测和危害防治提供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的配偶选择亲缘关系的影响:雌鼠和雄鼠对同胞鼠和非同胞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时间和频次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在无气味条件下,亲缘关系对雌雄鼠的配偶选择无显着的作用。熟悉性的影响:雄鼠对陌生雌鼠的访问频次和时间、关注频次和时间、嗅舔频次和时间以及攻击频次和时间均显着高于熟悉雌鼠。表明在无气味条件下,雄鼠偏好陌生雌鼠,而雌鼠无偏好,熟悉性明显影响褐家鼠的配偶选择。配偶关系的影响:雌鼠对非配偶雄鼠的访问时间、攻击时间和频次均显着高于配偶雄鼠;雄鼠对非配偶雌鼠的攻击频次和时间显着高于配偶雌鼠,而对配偶雌鼠和非配偶雌鼠的访问、关注以及嗅舔的频次和时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无气味暴露条件下,雌鼠偏好选择非配偶个体,而配偶关系对雄鼠的选择无明显影响。体重的影响:雄鼠对体重大的雌鼠的访问和嗅舔的频次均显着高于体重轻的雌鼠,同时对体重大的雌鼠的访问、关注和嗅舔的时间也均显着高于体重轻的雌鼠,表明在无气味暴露条件下,雄鼠偏好选择体重大的雌鼠,而体重对雌鼠的配偶选择无影响。2)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的配偶选择亲缘关系的影响: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对非同胞雄鼠的嗅舔频次以及时间均显着高于同胞雄鼠;雄鼠对同胞雌鼠和非同胞雌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频次和时间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偏好选择非同胞雄鼠,而亲缘关系对雄鼠的配偶选择无影响。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鼠对同胞雄鼠和非同胞雄鼠的访问频次和时间、关注频次和时间、嗅舔频次和时间以及攻击频次和时间均无显着差异;雄鼠对同胞雌鼠攻击行为的频次和时间均显着高于非同胞雌,表明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雄性褐家鼠对同胞雌鼠的攻击性增加。熟悉性的影响: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对陌生雄鼠的嗅舔频次和时间、攻击频次和时间以及关注频次均显着高于熟悉雄鼠;雄鼠对陌生雌鼠的关注频次以及攻击频次和时间均显着高于熟悉雌鼠,表明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雄鼠均偏好选择陌生异性鼠。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鼠对陌生雄鼠的嗅舔和攻击的频次和时间均显着高于熟悉雄鼠;雄鼠对熟悉雌鼠和陌生雌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频次和时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性褐家鼠偏好选择陌生雄鼠。配偶关系的影响: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对非配偶雄鼠的访问时间、关注时间、嗅舔时间以及攻击时间和频次均显着高于配偶雄鼠;雄鼠对非配偶雌鼠和配偶雌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频次和时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偏好选择非配偶雄性,而配偶关系对雄鼠的配偶选择无影响。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鼠对非配偶雄鼠的嗅舔时间以及攻击时间和攻击频次均显着高于配偶雄鼠;雄鼠对非配偶雌鼠的关注频次以及嗅舔频次和嗅舔时间均显着高于配偶雌鼠,表明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偏好选择非配偶异性。体重的影响: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雌鼠对体重轻的雄鼠以及体重大的雄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时间和频次均无显着差异;雄鼠对体重轻的雌鼠和体重大的雌鼠的访问、关注、嗅舔和攻击的频次和时间也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蒸馏水暴露条件下,体重对雌雄鼠的配偶选择均无影响。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鼠对体重轻的雄鼠的攻击频次和时间均显着高于体重大的雄鼠;雄鼠对体重大的雌鼠和体重轻的雌鼠的访问、关注、嗅舔以及攻击的时间和频次均无显着差异,表明在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雌性褐家鼠对体重轻的雄鼠攻击性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无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没有显着影响,雄鼠对体重大雌鼠的选择形成偏好,雌鼠对非配偶雄鼠的选择形成偏好,而雄鼠对配偶鼠的选择未形成偏好,褐家鼠在自然环境中为混交制;经过蒸馏水和猫气味重复暴露18d后,褐家鼠的婚配制度没有变化,但雌雄鼠的择偶偏好发生明显改变,仍能说明褐家鼠的婚配制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褐家鼠所表现的择偶行为的熟悉性特征与其多配制有关。褐家鼠偏好选择大体重个体可能是其提高子代适合度的主要机制。

向运佳,倪建英,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王帅,张鸿[2](2020)在《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都是重要的农业灾害。丘区地区害鼠种类繁多,严重时可使整块农田作物绝收,对农业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对环境、生态、经济、健康、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类型、特点、规律和危害等方面,以及对全国入侵生物的现状和趋势的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总结了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主要种类和其为害情况,以及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入侵途径、为害及特点等,提出了对鼠害采用生态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并加大力度,对外来入侵生物采用"防患于未然,扼杀于萌芽,截断其途径,扑灭其形成"的防治策略,为四川农业鼠害治理以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与方向。

贵有军,王启果,雒涛,李博,王信惠,古丽阿依·包开西,麦迪娜·肖开提,李冰,黎唯[3](2019)在《溴敌隆不同饵剂防治褐家鼠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同浓度溴敌隆不同饵剂的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疆实验动物中心3个原料库分别采用含0. 005%溴敌隆的毒水、湿饵和干饵进行灭鼠,观察灭鼠前后的鼠密度变化及灭鼠效果。结果现场灭鼠17 d共发现死鼠59只,95%为褐家鼠,灭鼠17 d后平均鼠密度由灭鼠前的77. 8%下降至0,校正灭鼠率为100%。溴敌隆毒水和干、湿饵投放后分别在第3天和第4天开始发现死鼠,第5~6天达到峰值,第4~8天为溴敌隆灭鼠的关键时期,干旱地区或缺少水源的地方使用溴敌隆毒水灭鼠效率最高。结论应根据褐家鼠生活习性,选择最优的投饵方法进行灭鼠。溴敌隆毒水可显着降低鼠密度,中短期内能取得满意的灭杀效果。

戴年华,张美文,卢萍,张国华,张琛,魏国汶[4](2016)在《警惕鄱阳湖区滨湖农田害鼠暴发成灾》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6月、9月和12月在鄱阳湖湖滩草洲和滨湖农田进行了鼠类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农田总捕获率为11.22%,湖滩草洲总捕获率为3.98%,其中水稻田鼠密度非常高,6月、9月、12月合计捕获率分别为6.02%、16.73%和14.94%。尤其在本应该鼠密度较低的冬季,恒湖垦殖场水稻田生境的鼠密度却高达33.54%,说明目前鄱阳湖滨湖农田鼠密度已达较高水平,其中优势鼠种黄毛鼠(Rattus losea)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繁殖能力强,在冬季保持了较高的密度,且亚成体以下个体比例较高,如不加控制,有进一步暴发成灾的可能。从鼠种组成看,黑线姬鼠为湖滩生境第一优势种(占比为59.46%),黄毛鼠(32.43%)次之;在滨湖农田黄毛鼠(52.63%)已替代黑线姬鼠(44.41%)成为第一优势种群。由于黄毛鼠体型更大、密度高,其成为第一优势种后的发展动态需密切关注。

袁杭[5](2012)在《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文中指出动物在摄食过程中形成了选择性的摄取某类食物而回避另一类食物的食物选择行为,其中食物的新异程度、取食环境以及个体间的社会学习均可能会对动物的食物选择产生显着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室内繁殖的褐家鼠为对象,研究其在无捕食风险以及有捕食风险存在的条件下对不同体积大小的新异食物的取食策略,确定各种不同亲缘关系的褐家鼠之间的社会学习对无经验褐家鼠新异食物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无捕食风险存在的条件下,褐家鼠首次接触新异食物时对直径为0.2cm食物的取食时间和频次显着高于对直径为0.5cm、1.0cm及2.0cm的食物,随着对食物熟悉程度的增加,褐家鼠对于直径为2.0cm的食物的取食显着的高于对直径为0.2cm的食物。2.在捕食风险存在的条件下,褐家鼠的取食行为减少,雌雄褐家鼠首次接触新异食物时对各体积食物的取食量、取食时间以及取食频次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并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实验的中后期。但随着对食物熟悉程度的增加,雌雄褐家鼠对直径为2.0cm的食物的取食偏好明显高于对直径为0.5cm、1.0cm及2.0cm的食物。3.对不同捕食风险条件下褐家鼠的各种行为进行比较,1d和8d时褐家鼠的隐藏时间和频次在对照组和天敌气味组动物间均无差异,12d时天敌气味组动物的隐藏频次高于对照组动物,而隐藏时间低于对照组动物。褐家鼠的探头时间及频次在对照组和天敌气味组动物间均无差异。对照组褐家鼠的取食频次明显高于天敌气味组的动物,1d和8d时褐家鼠的取食时间在两组动物间均无差异,12d时天敌气味组动物的取食时间高于对照组动物;天敌气味组褐家鼠的其他行为的时间和频次均高于对照组动物。4.陌生示范者对学习者的取食行为无显着的示范效应,雌雄学习者跟随陌生者学习后对两种新异食物的取食量、取食频次和取食时间均无明显不同;但褐家鼠的取食活动对其同胞、母子关系的个体具有显着的示范效应,尤其是母子关系时,学习者对两种新异食物的取食量、取食频次和取食时间都与示范者相一致。以上结果说明,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褐家鼠首次接触新异食物时偏向于取食小体积的食物以增加取食食物的安全性,而在熟悉食物后取食大体积的食物以增加能量需求;在不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褐家鼠首次接触新异食物随机取食,而在熟悉食物后取食大体积的食物以增加能量的需求;无经验的褐家鼠更倾向于观察和学习有亲缘关系的褐家鼠的取食行为。

姜策[6](2011)在《辽宁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情况调查与化学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调查辽宁省农区鼠害发生情况,研究鼠害防控技术,在农业部全国农区统一灭鼠示范项目支持下,在海城市、凌海市、凤城市等地开展3个方面探索性研究。首先、对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大仓鼠等4种害鼠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初步了解了4种害鼠鼠情动态,总结和分析了害鼠变化特点及其成因,科学指导农区鼠害防控工作。其次、在海城市、凌海市、凤城市和盘山县完成了,不同杀鼠剂农田试验、不同杀鼠剂农舍试验、不同杀鼠剂田间取食量试验、不同基饵选择试验和不同引诱物选择试验,筛选出适合我省农区灭鼠药剂和引诱物。第三、在辽中县、彰武县完成了,毒饵站的选材的效果比较、毒饵站摆放位置比较、农田不同毒饵站规格的效果比较,毒饵站与裸投灭鼠效果比较,形成了一套符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的毒饵站使用技术。

王宇[7](2010)在《褐家鼠对诱鼠剂1号和不同基饵的喜食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控制褐家鼠对配制毒饵所用的基饵及工具捕捉用诱饵进行了筛选,在实验室内用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米、未处理的大米、鸡饲料、玉米和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米、碎玉米、大碴子、未经处理的玉米分2组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组试验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米摄食率最高达69%以上,其次为玉米和鸡饲料分别为9%和6.9%,大米最少,还未达到1%,表明诱鼠剂1号明显提高了褐家鼠对大米的适口性。第二组试验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米和碎玉米最高分别达到45%和42%,其次是未处理的玉米为10%,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碴子最少为0.18%,经诱鼠剂1号处理的大米比碎玉米略高,但未达到显着差异,二者作基饵效果都是较好的,但从成本角度考虑碎玉米可以替代大米作为配制毒饵的基料。

范红梅[8](2010)在《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项研究在室内条件下,以野外捕获的褐家鼠、室内繁殖的褐家鼠以及实验大白鼠为研究对象,确定兔气味、天敌动物狗獾气味、猫气味以及黄鼬气味对三种类型褐家鼠行为的影响,分析褐家鼠对天敌动物气味作用时间的适应性,揭示褐家鼠对不同物种气味响应的对策,阐明不同物种气味在褐家鼠取食中的作用以及褐家鼠在捕食与反捕食间的权衡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野生褐家鼠在非捕食者兔气味条件下的食物摄入量和取食频次没有显着变化,在天敌动物狗獾气味、猫气味和黄鼬气味条件下的食物摄入量、取食频次、探究频次均显着降低。与兔气味条件相比,野生褐家鼠在狗獾气味、猫气味条件的食物摄入量、探究频次明显降低,猫气味和黄鼬气味条件的取食频次显着降低。野生褐家鼠在狗獾气味的取食频次高于其在猫气味和黄鼬气味的取食频次,但探究气味频次以及其他行为频次均低于在猫气味和黄鼬气味条件下的探究频次以及其他行为频次。2.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饲养型褐家鼠在兔气味、狗獾气味、黄鼬气味和猫气味条件下的食物摄入量、取食频次、探究频次均显着降低;与兔气味条件相比,在三种天敌动物气味条件的行为频次均增加;饲养型褐家鼠在猫气味条件的食物摄入量最低,在兔气味、黄鼬气味条件的取食频次均分别低于在狗獾气味、猫气味条件下的取食频次。3.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 Wistar大鼠在兔气味、狗獾气味、黄鼬气味和猫气味条件下的食物摄入量、探究频次、取食时间、活动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在猫气味条件的探头频次明显提高,在猫气味、黄鼬气味条件的隐藏时间明显降低,且Wistar大鼠在猫气味条件的取食频次显着低于狗獾气味、黄鼬气味条件的取食频次;与兔气味条件相比,Wistar大鼠在猫气味条件下的其他行为频次、活动时间有明显差异,在黄鼬气味条件的隐藏时间显着降低。4.在对照气味条件,褐家鼠的隐藏时间呈现了饲养型褐家鼠--野生褐家鼠--Wistar大鼠的递增趋势,而食物摄入量、行为频次以及取食时间、活动时间均明显的呈现了饲养型褐家鼠--野生褐家鼠--Wistar大鼠的递减趋势,且除探究频次外三种类型褐家鼠间均相互存在显着差异。在兔气味条件下,褐家鼠的食物摄入量、取食时间、活动时间和隐藏时间的趋势无明显的变化,但野生褐家鼠的行为频次超过饲养型褐家鼠。在狗獾气味和猫气味条件下,基本呈现了饲养型褐家鼠--野生褐家鼠--Wistar大鼠的递减趋势,但是野生褐家鼠与饲养型褐家鼠、Wistar大鼠的差异缩小。在黄鼬气味条件下,三种类型褐家鼠间的取食频次、探头频次、取食时间和隐藏时间均无明显的差异,但Wistar大鼠的探究频次、其他行为频次明显低于野生褐家鼠和饲养型褐家鼠的探究频次、其他行为频次。5.在猫气味暴露不同时间段后,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野生褐家鼠的取食频次、探头频次和取食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野生褐家鼠在猫气味暴露12h后的探究频次、隐藏时间和在猫气味暴露6h后的其他行为频次显着增加;野生褐家鼠在各不同时间段间的取食频次、探究频次、其他行为频次也没有显着差异,但野生褐家鼠在猫气味暴露6h和12h后的探头频次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探头频次,且猫气味暴露12h后的隐藏时间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隐藏时间。6.在猫气味暴露不同时间段后,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饲养型褐家鼠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食物摄入量、隐藏时间显着降低,猫气味暴露1h后取食频次、猫气味暴露0h后的探头频次、猫气味暴露6h后的探究频次分别显着增加,其他行为频次和取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饲养型褐家鼠在猫气味暴露6h后的食物摄入量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0h、1h后的食物摄入量;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取食频次显着低于在猫气味暴露1h、6h后的取食频次,但在猫气味暴露1h后的取食频次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12h后的取食频次;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探头频次显着高于其在猫气味暴露1h、6h和12h后的探头频次,且在猫气味暴露1h后的探头频次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6h、12h后的探头频次;在猫气味暴露0h、1h后的探究频次、其他行为频次分别显着高于暴露6h和12h后的频次;在猫气味暴露6h后的取食时间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取食时间;在猫气味暴露6h、12h后的隐藏时间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1h的隐藏时间。7.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Wistar大鼠在猫气味暴露0h、1h和12h后的食物摄入量显着降低,但猫气味暴露不同时间段后,各不同时间段间的食物摄入量也没有显着差异;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Wistar大鼠在猫气味暴露1h后的取食频次、暴露0h后探头频次、暴露6h后探究频次均显着增加,且在猫气味暴露0h后的探头频次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6h后的探头频次,各不同时间段间的其他行为频次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Wistar大鼠在猫气味暴露0h、12h后的取食时间显着降低,但各不同时间段间的取食时间没有显着差异;在猫气味暴露不同时间段后Wistar大鼠的隐藏时间与对照气味条件下的隐藏时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猫气味暴露6h后的隐藏时间显着高于在猫气味暴露1h的隐藏时间。8.在对照气味条件,Wistar大鼠的食物摄入量明显高于饲养型褐家鼠、野生褐家鼠的食物摄入量;暴露于猫气味后,饲养型褐家鼠、Wistar大鼠食物摄入量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显着降低,但三者间的食物摄入量无显着差异。当野生褐家鼠开始暴露于猫气味时,取食时间减少,取食频次显着降低,探头频次显着增多,警戒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猫气味暴露时间的延长,野生褐家鼠的取食频次增加,探究频次明显降低。在突然暴露于猫气味时,饲养型褐家鼠的警戒时间明显降于对照气味条件的警戒时间,长期暴露于猫气味后其取食时间、行为频次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基本一致,饲养型褐家鼠在进入明亮期前的一个时间段行为显着减少。与对照气味条件相比,突然暴露于猫气味时,Wistar大鼠立刻表现出探头频次增多、探究频次降低以及警戒时间明显增加的现象。在进入明亮期后,三种类型褐家鼠的所有行为均逐渐减少,但褐家鼠的警戒时间增多。以上结果说明,天敌动物气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褐家鼠的行为,且野生褐家鼠能够识别非天敌动物兔气味与天敌动物的;而在长期的驯养条件下,Wistar大鼠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褐家鼠取食活动是以夜间为主,活动频率以午夜左右最高;面对同样的风险,不同类型褐家鼠采取了不同行为响应。

王勇,张美文,李波[9](2008)在《洞庭湖区农村住宅鼠类群落结构和演替》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作者1982-2005年在洞庭湖区研究农业害鼠积累的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农村住宅的害鼠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农村住宅区的害鼠种类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根据各地鼠类群落中优势种的特点,将农村住宅区鼠类群落结构划分为2个群落类型区,即小家鼠+黄胸鼠群落:该群落区位于洞庭湖的东面平原区和丘陵区,以及湘江以东的丘陵区;小家鼠+褐家鼠群落:位于洞庭湖的西、南的平原区和丘陵区。"小家鼠+黄胸鼠"群落区的鼠种组成变化特点是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增加明显,黄胸鼠有所减少,小家鼠没有变化,而黄胸鼠减少的比例正好是褐家鼠增加的比例。在"小家鼠+褐家鼠"群落区,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小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小家鼠已经成为整个洞庭湖农区农房鼠类群落中的优势鼠种,群落两个时间段的鼠种组成差异显着。两个群落的主要差别也就在大型鼠种(褐家鼠和黄胸鼠)在群落中的配置不同。

范飞能,杨鹏飞,施南峰,高娜,陈国华,李明慧,邹洋,邓小昭,张永振[10](2008)在《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点共捕获啮齿动物243只,在7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为褐家鼠,3只为黄胸鼠,病毒携带率为2.88%。用汉城型病毒(SEOV)特异性引物从6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 nt)并测定了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SEOV。用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6株病毒构成两个单元支,其中由褐家鼠携带的3株病毒与Bj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在同一分支,由黄胸鼠携带的3株病毒构成另一分支,与L99、R22及Hb8610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慈溪市的褐家鼠与黄胸鼠分别携带一种不同亚型的SEOV,表现出SEOV在同一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并支持宿主与汉坦病毒共进化的理论。

二、褐家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褐家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猫气味重复暴露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配偶选择
    1.2 配偶选择与婚配制度
        1.2.1 动物的婚配制度
        1.2.2 动物婚配制度的可塑性
        1.2.3 动物婚配制度与配偶选择的关系
    1.3 配偶选择与亲缘关系、熟悉性和个体大小
        1.3.1 亲缘关系与配偶选择
        1.3.2 熟悉性与配偶选择
        1.3.3 体型/社会优势与配偶选择
    1.4 配偶选择与捕食风险
        1.4.1 捕食风险对猎物行为的影响
        1.4.2 捕食风险对猎物繁殖的影响
        1.4.3 捕食风险对配偶选择的影响
第2章 实验目的与意义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气味源的制备
    3.3 实验设备
        3.3.1 气味暴露箱
        3.3.2 配偶选择箱
    3.4 气味暴露实验
    3.5 配偶选择实验
    3.6 实验流程
        3.6.1 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1.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1.2 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1.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同胞鼠和非同胞鼠的配偶选择
        3.6.2 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影响
        3.6.2.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2.2 气味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2.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熟悉鼠和陌生鼠的配偶选择
        3.6.3 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3.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3.2 气味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3.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配偶鼠和非配偶鼠的配偶选择
        3.6.4 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4.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4.2 气味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6.4.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体重大和体重轻异性鼠的配偶选择
    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的配偶选择
        4.1.1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1.2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1.3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1.4 无气味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 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的配偶选择
        4.2.1 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1.1 蒸馏水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1.2 猫气味暴露条件下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1.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同胞鼠和非同胞鼠的配偶选择
        4.2.2 气味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2.1 蒸馏水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2.2 猫气味暴露条件下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2.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熟悉鼠和陌生鼠的配偶选择
        4.2.3 气味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314.2.3.1 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3.1蒸馏水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3.2 猫气味暴露条件下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3.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配偶鼠和非配偶鼠的配偶选择
        4.2.4 气味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4.1 蒸馏水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4.2 猫气味暴露条件下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4.2.4.3 不同气味暴露条件下褐家鼠对体重大的鼠和体重轻的鼠的配偶选择
第5章 讨论
    5.1 亲缘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5.2 熟悉性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5.3 配偶关系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5.4 体重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丘陵农田鼠害种类与为害
    1.1 主要害鼠种类及发生特点
        1.1.1 褐家鼠
        1.1.2 大足鼠
        1.1.3 黄胸鼠
        1.1.4 小家鼠
        1.1.5 巢鼠
        1.1.6 黑线姬鼠
        1.1.7 社鼠
        1.1.8 针毛鼠
        1.1.9 白腹巨鼠
        1.1.10 青毛巨鼠
        1.1.11 四川短尾鼩
        1.1.12 松鼠
    1.2 主要农作物受害症状及危害程度
        1.2.1 玉米
        1.2.2 小麦
    1.3 丘陵地区鼠害的区域发生特点
        1.3.1 北部低山深丘区
        1.3.2 盆地中部典型丘陵区
        1.3.3 东部平行岭谷丘陵区
        1.3.4 南部丘陵低山区
2 外来入侵生物种类与危害
    2.1 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种类
    2.2 外来生物入侵途径
    2.3 外来入侵生物的为害
        2.3.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2 威胁人畜的安全
        2.3.3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展望

(3)溴敌隆不同饵剂防治褐家鼠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现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鼠密度粉迹调查法
        1.3.2 毒饵配备
        1.3.3 投饵方法
2 结果
    2.1 现场灭鼠效果
    2.2 现场鼠密度监测
3讨论
    3.1 溴敌隆不同方法处理饵料的灭效比较
    3.2 防治措施
    3.3 新疆地区褐家鼠防治意义

(4)警惕鄱阳湖区滨湖农田害鼠暴发成灾(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捕获的基本情况
    2.2 农田鼠密度状况
    2.3 鄱阳湖滨湖农田和湖滩草洲鼠类群落结构
    2.4 优势鼠种的繁殖状况及年龄结构
3 讨论
    3.1 高鼠密度的威胁风险
    3.2 关于黄毛鼠的北扩
    3.3 原因探讨

(5)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捕食风险对动物取食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个体学习和社会学习对动物新异食物选择影响的研究进展
2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行为观察装置
    3.3 测定的行为参数
    3.4 实验设计
        3.4.1 个体学习实验
        3.4.1.1 气味源的制备
        3.4.1.2新异食物的制备及行为测定
        3.4.2 社会学习实验
        3.4.2.1 新异食物的制备
        3.4.2.2 示范者和学习者的划分
        3.4.2.3 实验程序
    3.5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个体学习对褐家鼠新异食物选择的影响
        4.1.1 无捕食风险条件下褐家鼠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
        4.1.1.1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频次
        4.1.1.2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时间
        4.1.1.3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量
        4.1.2 捕食风险条件下褐家鼠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
        4.1.2.1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频次
        4.1.2.2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时间
        4.1.2.3 褐家鼠对不同大小新异食物的取食量
        4.1.3 不同风险条件下褐家鼠的行为比较
        4.1.3.1 不同风险条件下褐家鼠行为频次的比较
        4.1.3.2 不同风险条件下揭家鼠行为时间的比较
    4.2 社会学习对褐家鼠新异食物选择的影响
        4.2.1 示范者对不同食物的选择性
        4.2.2 学习者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
5. 讨论
    5.1 个体学习对褐家鼠新异食物选择的影响
    5.2 社会学习对褐家鼠新异食物选择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6)辽宁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情况调查与化学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辽宁省农区鼠害工作进展
        1.3.1 鼠种分布情况
        1.3.2 常见鼠种生活习性
        1.3.3 鼠害防治策略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地点
    2.2 试验工具及药剂
        2.2.1 鼠夹类型规格
        2.2.2 饵料
        2.2.3 试验药剂
        2.2.4 试验毒饵站
        2.2.5 试验用具
    2.3 试验方法
        2.3.1 4种主要害鼠发生规律调查方法
        2.3.2 灭鼠药物筛选试验方法
        2.3.3 不同基饵选择试验方法
        2.3.4 不同引诱物选择试验方法
        2.3.5 不同种类型毒饵站的选择试验方法
        2.3.6 毒饵站与裸投效果比较试验方法
    2.4 试验公式及参照表格
        2.4.1 试验公式
        2.4.2 参照表格
    2.5 方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4种主要害鼠发生规律调查
        3.1.1 褐家鼠发生规律调查结果
        3.1.2 小家鼠发生规律调查结果
        3.1.3 黑线姬鼠发生规律调查结果
        3.1.4 大仓鼠发生规律调查结果
    3.2 杀鼠剂和饵料的筛选试验
        3.2.1 灭鼠药物筛选试验结果
        3.2.2 不同基饵选择试验结果
        3.2.3 不同引诱物选择试验结果
    3.3 毒饵站灭鼠技术应用试验
        3.3.1 不同种类型毒饵站选择试验结果
        3.3.2 毒饵站与裸投比较试验结果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褐家鼠对诱鼠剂1号和不同基饵的喜食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诱饵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鼠剂1号对饵料适口性的影响
    2.2 经诱鼠剂1号处理后不同饵料对摄食率的影响
3 结论

(8)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行为的影响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动物行为研究方法
        1.2.1 行为谱
        1.2.2 动物行为的分类
        1.2.3 动物行为的取样方法
        1.2.4 动物行为的记录方法
2 本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行为观察箱
    3.3 实验方法
        3.3.1 气味源的制备
        3.3.2 食物摄入量的测定
        3.3.3 行为的测定
    3.4 分析方法
        3.4.1 行为统计
        3.4.2 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
        4.1.1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食物摄入量的影响
        4.1.2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取食频次的影响
        4.1.3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取食时间的影响
        4.1.4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探头频次的影响
        4.1.5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探究频次的影响
        4.1.6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其他行为频次的影响
        4.1.7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活动时间的影响
        4.1.8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隐藏时间的影响
    4.2 猫气味暴露时间的作用格局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
        4.2.1 猫气味暴露不同时间时褐家鼠的行为响应
        4.2.2 长期暴露于猫气味中褐家鼠的行为变化
5 讨论
    5.1 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
    5.2 猫气味暴露时间的作用格局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参加课题情况

(9)洞庭湖区农村住宅鼠类群落结构和演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
    3.2 群落演替
    3.3 鼠类群落多样性指标
    3.4 鼠类群落相似性指标
4 讨论
    4.1 鼠类与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都适应其栖息环境
    4.2 鼠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其自身的生态学特点、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褐家鼠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猫气味重复暴露对褐家鼠配偶选择的影响[D]. 彭延. 扬州大学, 2021
  • [2]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J]. 向运佳,倪建英,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王帅,张鸿.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01)
  • [3]溴敌隆不同饵剂防治褐家鼠的效果观察[J]. 贵有军,王启果,雒涛,李博,王信惠,古丽阿依·包开西,麦迪娜·肖开提,李冰,黎唯.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9(01)
  • [4]警惕鄱阳湖区滨湖农田害鼠暴发成灾[J]. 戴年华,张美文,卢萍,张国华,张琛,魏国汶. 植物保护, 2016(06)
  • [5]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对新异食物的选择性[D]. 袁杭. 扬州大学, 2012(08)
  • [6]辽宁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情况调查与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 姜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2)
  • [7]褐家鼠对诱鼠剂1号和不同基饵的喜食性[J]. 王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8)
  • [8]不同物种气味对褐家鼠行为的影响[D]. 范红梅. 扬州大学, 2010(02)
  • [9]洞庭湖区农村住宅鼠类群落结构和演替[J]. 王勇,张美文,李波.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6)
  • [10]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范飞能,杨鹏飞,施南峰,高娜,陈国华,李明慧,邹洋,邓小昭,张永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04)

标签:;  ;  ;  ;  ;  

褐家鼠生态特性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