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发展成为辐射五个生态功能区的辐射型城市

北京将发展成为辐射五个生态功能区的辐射型城市

一、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许童[1](2020)在《基于武汉市地域特征的人文绿道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设计的课题中,绿道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现阶段的绿道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们对绿道产生了长距离、重生态的固定刻板的印象。生态环境保护只是绿道多重功能中的一种。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开发,许多城市的建设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为突出城市特色、发掘人文潜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武汉市市委重视人文绿道的建设工作,并在武汉市十三届六次全会中建议打造属于武汉市的人文绿道网络。本文以绿道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经过国内外关于绿道设计的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整理,对人文绿道的概念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初步探索,然后结合武汉市特有的地域特征,结合现有的绿道网络框架从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提出了关于武汉市人文绿道体系的总体构想和布局。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绪论、人文绿道理论的探索、人文绿道设计原则、武汉市人文绿道体系构想、武汉市人文绿道设计策略、武汉市工大路人文绿道设计实践。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以及针对相关概念的综述,其中包括:地域、绿道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是针对人文绿道理论的探索,从绿道的景观要素、绿道的景观构成、绿道的分类、绿道的人文景观、绿道的社会基础、绿道的功能、绿道设计的关键等方面对人文绿道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根据人文绿道理论主要提出了人文绿道的设计原则,即:完整性原则、连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教育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指导相关人文绿道的设计。第四部分从武汉市现有绿道网络、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武汉市人文绿道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最后根据现有的绿道网络和其他现状,对武汉市境内的人文景观节点和相关的人文绿道带进行布局。第五部分是从人文绿道的设计策略着手,提出有利于突出武汉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方法和手段。第六章,通过对武汉市工大路人文绿道设计实践对前文的学术型人文绿道提供设计支撑。最后一章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对于武汉市人文绿道设计研究的展望。

孙达[2](2015)在《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文中提出空间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直接表征,空间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演变制动因子的关联性,以便于更好的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演化规律和调节机制。因此,导师赵万民先生提出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课题,研究领域涵盖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等区域,以背景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基础,突破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多集中于西南地区的框架之内,以全国为背景,拓展研究范围,寄希望于能更好的整理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资料库,并能对我国山地城市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作为赵万民先生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以华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空间形态切入,以时间和空间为研究主轴,空间研究轴上从华南地区区域研究入手,着重分析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选址规律,时间研究轴则以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从典型案例入手,以历史学研究方法,综述我国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历史发展演变,并从中发掘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轨迹及影响因子,最后通过对华南地区各个时期的演化轨迹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和提取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并总结其动力机制。论文研究总共分为七章,总体而言,第一章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总结与结论部分。①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及背景入手,解读相关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确定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②华南地区区域山地城市发展概况。以空间为研究主轴,从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因子的角度进行背景研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及选址特征,以空间的角度总结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进程。③古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古代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变是一个“适应-定制-渐进”的过程,城市空间形态仍以中原文化正统为核心,适应华南地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渐进式的发展。④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通过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案例的海量分析,对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化从“封闭-开放”“传统-现代”“单一-多元”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并分析这一时期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影响因子,总结出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渐进-突变-被构-新生”的过程。⑤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以华南地区历史文化脉络中影响因子的演变规律入手,从历史动态的角度和演变结果的角度分别梳理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得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因子开放的刺激”“因子涨落的诱导”“因子突变的异化”及“因子交叉的选择”的结论。⑥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借鉴。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前五章的分析结论,从问题与困境、历史经验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及优化策略。⑦结论。客观评价本文写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周延[3](2012)在《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将是未来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形式,将代替原有的生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区域生态功能的确定并以此作为区域开发、利用的规范依据。大兴安岭林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便进入了林业“两危”困局,在这之后一直在进行多种恢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尝试,2008年以后大兴安岭林区便以生态功能区为建设目标调整发展战略,在实施战略的几年里虽然各方面的发展都在取得进步,但多数是原有发展形式的延续,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没有实质的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缺少区域的科学性总体发展思路,对建设模式缺乏必要的认知。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将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明确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进行规划。开展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繁荣与生态平衡并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而协调生态功能区区域发展中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统计模型法、系统分析法和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将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进行提炼应用;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整体和部分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总结;分析国内外在区域发展中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将这些理论与经验归纳整合成模式类型,将区域生态建设的类型模式化:建立生态功能区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与大兴安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指出大兴安岭建设生态功能区需解决的矛盾:构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该模式须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及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要求:设计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体系,运行体系的建立旨在探索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建立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建设模式可以更好的运行。本研究最终完成了所有的研究内容,创新了区域生态建设模式,在研究中深化和丰富生态功能区的相关内容,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规范生态区域的开发秩序,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应用使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更加科学有序。总之,本文的研究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为增强建设模式运行的效果和改善林区社会民生、为顺利建设生态功能区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吴南生[4](2006)在《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风景游憩林建设、抚育与管理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近自然为基础,追求“结构、功能、效益同步,美景度、可及度、舒适度并举”,要“因城而异、因地而异、因林而异”,其抚育实质在于冠层景观的提升与游憩空间的优化;斑块抚育法以目标森林斑块为抚育作业单元,以斑块重要性评价、林木等级评价为关键步骤,以单株标号、单株择伐、丛(团、块)状择伐、定位补植为主要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较高的灵活度。北京西山(小西山)风景区是北京五大绿色生态功能区之一,位于北京市民最喜欢的20个京郊旅游景点之首。建好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满足广大首都市民的休闲游憩之需求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实现北京建设“四个城市”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侧柏、黄栌三个树种的纯林占17.78%,三个树种分别与其它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占82.22%,混交林比例呈增长趋势;油松林密度大,偏冠、重叠、枯枝现象严重,调查林分中75.58%的林分实际密度超出目标密度、76.74%的林分发生重叠,薄土立地上的油松重度偏冠率比例大,超出90%的为成熟林,整体上已越过了“第25-35年间”生长高峰期;侧柏林的主体是幼、中龄林,密度普遍偏大,树冠重叠现象特别严重,偏冠现象普遍,但总体上无枯率的比例较高,调查林分中实际密度超出目标密度的平均超出率为42.77%、最高超出率达132.15%,平均死枝下高为1.86m,平均活枝下高为2.55m;黄栌林密度大,枯枝、老化现象特别严重,调查林分中平均密度为每公顷2550株,活冠率平均值略高于60%,精细管护与透光充足对黄栌叶片质量影响显着。北京西山地处华北大平原西北端,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顶极群落是落叶阔叶林,北京西山深山区风景游憩林主要培育远视景观,应减少人工干预,促进自然演替;浅山区风景游憩林主要培育近赏景观,应加大森林培育措施、园林措施与园艺措施等人工干预。在“生态优先、生态安全,尊重自然、突显特色,艺术性、功能性、科学性相结合,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兼顾”的抚育原则下,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林本着“调整密度、提高无枯率、塑造冠形”的目标,分“偏冠型油松林与圆满冠型油松林”两种抚育模式,采取“低强度、多次数、常作业”的抚育策略,通过间伐、修枝、割灌等作业,使保留林分“密度在每公顷525-925株(低阳薄)、550-925株(低阴薄)、400-850株(低阳厚)、325-1375株(低阴厚)之内;树冠特色突出,枯枝率在5%以内,活枝下高在2.5-4.0米间;林下灌高在0.3-0.5米间”。侧柏林本着“降低密度、促进生长”的目标,分“景观型侧柏林(分

王纪武[5](2005)在《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促动下,面临着全球化和地域化的两极互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剧烈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相伴的文化转型与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并集中表现在对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关系认识上的偏差。将城市发展过程作深层次的文化分析,导致诸多城市问题的本质原因才能被正确认识。论文融贯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社会剧变过程中地域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及其文化动因,研究顺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推演——实践探索”的逻辑,立足于城市规划学科,将地域文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引入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建构地域聚居与文化的基本研究架构和方法,并以重庆、武汉、南京为例,探讨地域聚居与文化演进的基本问题、规律与发展趋势。论文秉持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主张将城市及其文化落实到地域现实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研究,通过现代性时空维度的分析,认为由全球化的抽象时空与地域性的现实时空所构成的复合时空维度,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生存语境,而地域时空维度的转型与整合是城市文化观念异化和城市特色缺失的本质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城市文化价值的回升曲线正处于快速提升的初期。城市文化观念的“失范”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认为将社会生活还原于地域现实生活场景中,再现在场性的有效价值,是规划与建设具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在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区域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文化环境,搭建我国地域聚居与文化研究的基本平台。通过重庆、武汉、南京地域聚居模式的比较,实践论文的理论建构,探讨新时期我国城市及文化的发展规律、现实问题及未来发展道路。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研究,将地域文化视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动因,藉此考察、追溯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它源于自下而上的仰视,归于自上而下的人居系统的宏观构架,将城市的发展建设置于地域文化的时空视野中进行系统的组织与营构。

李志启[6](2003)在《工程资讯》文中指出

欣华[7](2003)在《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文中研究指明 本刊讯到郊区森林边生活,将成为越来越多北京人的选择。随着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的实施,环北京城将会出现五个大型生态功能区和放射型城市发展轴。

二、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武汉市地域特征的人文绿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起源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主要的创新点
    1.3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课题的相关概念
        1.4.1 地域的概念
        1.4.2 绿道的概念
    1.5 国内外绿道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人文绿道理论的初步探索
    2.1 人文绿道的景观要素
        2.1.1 人文景观斑块
        2.1.2 人文景观廊道
        2.1.3 人文景观基质
    2.2 人文绿道的景观结构
        2.2.1 景观的组成要素
        2.2.2 景观的空间结构
        2.2.3 景观的连通性
    2.3 人文绿道的分类
        2.3.1 滨河型人文绿道
        2.3.2 陆域型人文绿道
        2.3.3 边缘型人文绿道
    2.4 人文绿道的功能
        2.4.1 生态功能
        2.4.2 社会功能
    2.5 人文绿道的社会基础
        2.5.1 公众观念
        2.5.2 社会生态中的制度
        2.5.3 公众参与
    2.6 人文绿道设计的关键
        2.6.1 绿道的内部质量
        2.6.2 绿道的宽度设置
        2.6.3 绿道与道路交叉口
第三章 人文绿道的设计原则
    3.1 完整性原则
        3.1.1 景观完整性
        3.1.2 文化完整性
    3.2 连通性原则
        3.2.1 绿道的外部连通性
        3.2.2 绿道内部连通效率
    3.3 适应性原则
        3.3.1 制度的动态适应性
        3.3.2 景观适应性
    3.4 公众参与原则
        3.4.1 制度改变的公众参与
        3.4.2 管理过程的公众参与
    3.5 教育性原则
        3.5.1 环境教育
        3.5.2 环境艺术
第四章 武汉市人文绿道体系构想
    4.1 武汉市现有绿道体系的分析和评价
        4.1.1 武汉市绿道系统现状
        4.1.2 武汉市绿道的潜在问题
    4.2 武汉市人文绿道的区域条件分析
        4.2.1 武汉市城市定位
        4.2.2 武汉市的空间结构
        4.2.3 武汉市景观要素
        4.2.4 景观要素特色分析
    4.3 武汉人文绿道景观要素空间布局
        4.3.1 景观要素体系的调整
        4.3.2 景观要素的空间整合
        4.3.3 景观要素的空间布局
    4.4 武汉市人文绿道网络的总体格局
        4.4.1 人文绿道布局的总体思路
        4.4.2 人文绿道布局的总体目标
        4.4.3 人文景观节点的选择
        4.4.4 人文绿道带的布局
第五章 武汉市人文绿道设计策略
    5.1 地域自然要素介入人文绿道设计
        5.1.1 地形要素的表达
        5.1.2 植物要素的表达
    5.2 地域文化要素介入人文绿道设计
        5.2.1 非物质文化的符号化表达
        5.2.2 文化遗产的符号化表达
        5.2.3 建筑要素的符号化表达
    5.3 人性化需求介入人文绿道设计
        5.3.1 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5.3.2 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5.4 体系化建设介入人文绿道设计
        5.4.1 节点个性系统化
        5.4.2 线性形态系统化
        5.4.3 结构网络系统化
第六章 武汉市工大路人文绿道设计实践
    6.1 项目区位分析
        6.1.1 区域位置
        6.1.2 区域交通
        6.1.3 人文要素
    6.2 项目现状分析
        6.2.1 潜在问题分析
        6.2.2 主体人群分析
    6.3 设计目标和策略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策略
    6.4 项目设计成果
        6.4.1 场地总平
        6.4.2 项目节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A 第一章详表
附录 B 第四章植物详表

(2)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我国处于山地城市快速城市化时期,迫切需要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山地城市建设理论指导
        1.1.2 华南地区作为我国山地城市研究区域典例,具有现实意义
        1.1.3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有助于解决我国山地城市化建设的问题
    1.2 基本概念的解读
        1.2.1 华南地区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范畴
        1.2.2 山地及山地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1.3.2 国内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3.3 国内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3.4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指导下的综合研究
        1.5.2 研究历史阶段划分
        1.5.3 论文内容安排与组织框架
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概述
    2.1 山地城市生成发展环境特征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类型
        2.1.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分布
    2.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人文特征
        2.2.1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历史文化概况
        2.2.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概况
        2.2.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交通环境特征
    2.3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规律
        2.3.1 城市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2.3.2 城市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2.3.3 城市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2.3.4 城市以文化路径为线串珠状分布
    2.4 山地城市选址的空间分布
        2.4.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2.4.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市选址
    2.5 本章小结
3.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
    3.1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概述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隋唐宋时期
        3.1.4 元明清时期
    3.2 华南地区古代各阶段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演化进程
        3.2.1 先秦时期-山地城市的萌芽
        3.2.2 秦汉时期--山地城市的形成
        3.2.3 随唐宋时期--山地城市的发展
        3.2.4 元明清时期--山地城市的繁荣
    3.3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
        3.3.1 自然地理形态的催生与限制
        3.3.2 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促变
        3.3.3 经济技术的介入与助长
    3.4 华南地区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模式与特征
        3.4.1 华南地区古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3.4.2 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
    4.1 华南地区近现代城市社会经济背景与概述
        4.1.1 动荡发展阶段(1840-1949)
        4.1.2 偏离发展阶段(1949-1978)
        4.1.3 调整发展阶段(1979-1989)
        4.1.4 快速发展阶段(1990-1999)
        4.1.5 更新优化阶段(1999年至今)
    4.2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演化进程
        4.2.1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地域空间与街巷肌理
        4.2.2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山地城市整体格局
        4.2.3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山地城市风貌
    4.3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子
        4.3.1 自然地理形态的限制
        4.3.2 政治文化的剧变
        4.3.3 经济技术的飞涨
        4.3.4 多元文化的渗透
    4.4 华南地区近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模式
        4.4.1 华南地区古代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4.4.2 近现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规律总结和动力机制
    5.1 各时期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征及演变规律
        5.1.1 华南地区历史文化脉络中影响因子演变规律
        5.1.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发展规律
        5.1.3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模式
    5.2 调节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启示
    6.1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6.2 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启示
    6.3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优化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作者论文调研工作

(3)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经济理论
        2.1.3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系统工程理论
        2.3.1 复杂系统及其研究方法
        2.3.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模式比较分析
    3.1 国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3.1.1 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建设
        3.1.2 美国五大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3.1.3 德国埃朗根的生态城市建设
    3.2 中国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3.2.1 福建森林的生态建设
        3.2.2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3.2.3 扬州的生态城市建设
    3.3 国内外典型模式的比较
    3.4 国内外典型生态建设模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与矛盾分析
    4.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环境
    4.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及分析
        4.2.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状况
        4.2.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4.2.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4.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
        4.3.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2 评价过程
        4.3.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4.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矛盾分析
        4.4.1 目标模糊与功能区建设的矛盾
        4.4.2 社保体系与新城镇居民社保需求的矛盾
        4.4.3 财政供给与资金需求的矛盾
        4.4.4 经济基础与生态发展需求的矛盾
        4.4.5 体制与发展的矛盾
    4.5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构建与机理分析
    5.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目标
    5.2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1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
        5.2.2 构建建设模式的基本原则
    5.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确定
        5.3.1 生态建设模式的对比
        5.3.2 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
        5.3.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特征分析
    5.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机理分析
        5.4.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内部机理分析
        5.4.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外部机理分析
        5.4.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信息回馈机理
        5.4.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平衡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
    6.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一阶段的运行
        6.1.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1.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1.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二阶段的运行
        6.2.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2.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2.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三阶段的运行
        6.3.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3.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3.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7.1 政策保障体系
        7.1.1 政策矩阵构成
        7.1.2 生态功能区保障政策的特征
        7.1.3 生态功能区政策保障内容
    7.2 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7.3 智力保障体系
        7.3.1 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7.3.2 健全激励制度
        7.3.3 建立并形成竞争机制
    7.4 资金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概述
        1.2.1 闲遐与游憩
        1.2.2 森林旅游与森林游憩
        1.2.3 森林美、森林景观与森林景观异质性
        1.2.4 风景(游憩)林抚育
        1.2.5 油松、侧柏、黄栌的相关研究
        1.2.6 北京西山林分的抚育管理
    1.3 北京西山的区位特色
    1.4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5.1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组成特征
        1.5.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结构特征
        1.5.3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与模式
        1.5.4 风景游憩林斑块抚育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立地概况
    2.2 气候概况
    2.3 植被概况
3 理论与方法
    3.1 风景游憩林抚育管理的特殊性
        3.1.1 “因城而异、因地而异、因林而异”
        3.1.2 “景观基础是林分的健康与近自然”
    3.2 风景游憩林抚育的基础理论
    3.3 主要方法
        3.3.1 技术路线框图
        3.3.2 外业的主要方法
        3.3.3 内业的主要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风景游憩林斑块抚育法
        4.1.1 斑块抚育法的概念
        4.1.2 斑块抚育法的原理
        4.1.3 抚育斑块的确定依据
        4.1.4 抚育间伐木的选择
    4.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原则与技术探析
        4.2.1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原则探析
        4.2.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探析
    4.3 北京西山森林游憩群体的调查访问分析
    4.4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组成特征与分析
        4.4.1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的主要类型
        4.4.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的动态变化
        4.4.3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的灌草特征
        4.4.4 北京西山主要乔灌木的观赏特征
        4.4.5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林分组成结构的调整
    4.5 北京西山油松林林分特征与抚育分析
        4.5.1 北京西山油松林的树冠特征
        4.5.2 北京西山油松林的冠生长特征
        4.5.3 北京西山油松林的密度特征
        4.5.4 北京西山油松林林下灌草特征
        4.5.5 北京西山油松林的抚育
    4.6 北京西山侧柏林林分特征与抚育分析
        4.6.1 北京西山侧柏林树冠的偏冠特征
        4.6.2 北京西山侧柏林树冠的枯枝特征
        4.6.3 北京西山侧柏林的密度特征
        4.6.4 北京西山侧柏林林下灌草特征
        4.6.5 北京西山侧柏林的抚育
    4.7 北京西山黄栌林林分特征与抚育分析
        4.7.1 北京西山黄栌样地景观指标特征分析
        4.7.2 北京西山黄栌单株景观指标特征分析
        4.7.3 北京西山黄栌单叶特征
        4.7.4 北京西山黄栌林的密度特征
        4.7.5 北京西山黄栌林的抚育
    4.8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的抚育实践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1.1 斑块抚育法切合风景游憩林抚育实际
        5.1.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的主要特征
        5.1.3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的抚育
    5.2 讨论
        5.2.1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的培育方向
        5.2.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应遵循四大原则
        5.2.3 黄栌林的低密度与矮化处理
        5.2.4 油松偏冠特征的定向利用
        5.2.5 风景游憩林的建设、抚育与评价
    5.3 主要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北京西山主要乔灌木的观赏特征与物候期
    附录2 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主要景观图片
    附录3 对北京西山风景区游憩群体调查的主要问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业绩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2.1 城市规划学科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3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困难
        1.3.1 研究方法
        1.3.2 面临的困难
    1.4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论文内容及创新点
        1.4.3 论文结构框图
第二章 城市发展的“地域——文化”视角研究
    2.1 城市形态与文化的地域分异
        2.1.1 文化地理学的借鉴
        2.1.2 文化观念与城市形态的呈现
        2.1.3 文化地理学与人居环境研究
    2.2 地域文化的概念剖析与城市规划研究
        2.2.1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时空维度辨析
        2.2.2 城市规划学科视野的地域文化概念界定
        2.2.3 科学的地域文化观念与城市规划研究
    2.3 景观与城市形态
        2.3.1 地理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2.3.2 景观的人文要义
        2.3.3 文化景观与城市形态
    2.4 文化地景的概念剖析与城市规划研究
        2.4.1 文化与地理景观
        2.4.2 文化地景与地域聚居
        2.4.3 文化地景的概念界定与城市规划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时空维度下的地域文化及城市形态
    3.1 现代城市发展的时空维度辨析
        3.1.1 城市研究历史决定论的时空基础
        3.1.2 现代性的时空维度与历史决定论
        3.1.3 城市发展的现代时空维度辨析
        3.1.4 建构地域性的城市发展时空观
    3.2 地域文化演进与城市形态
        3.2.1 地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地域聚居
        3.2.2 地域文化演进与城市生存语境
        3.2.3 地域文化区域与特质综合体
    3.3 文化地景演进与城市形态
        3.3.1 人地关系的升华——文化地景
        3.3.2 作为文化地景的城市形态演进
        3.3.3 文化地景特质综合体分析
    3.4 研究架构与链接
        3.4.1 地域文化视角的研究架构
        3.4.2 文化地景视角的研究架构
        3.4.3 研究架构的链接
    3.5 小结
第四章 城市形态与文化的价值关系与生态逻辑研究
    4.1 综合研究架构分析
        4.1.1 综合研究架构的提出
        4.1.2 研究的展开
        4.1.3 链接层分析
    4.2 城市形态与文化的价值关系研究
        4.2.1 地域文化与文化承载力
        4.2.2 文化承载力与文化价值
        4.2.3 文化价值与文化地景
    4.3 城市形态与文化的生态逻辑研究
        4.3.1 地域文化与资源环境
        4.3.2 资源环境与文化特色
        4.3.3 文化特色与文化地景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区域及文化格局研究
    5.1 文化——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抉择
        5.1.1 城市时代的到来
        5.1.2 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抉择
        5.1.3 社会进步的文化需要
    5.2 当代中国城市问题的文化透析
        5.2.1 人居环境建设需要人文关注
        5.2.2 城市建设的文化失范
        5.2.3 从边沿到中心——城市文化的回归
    5.3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关注
        5.3.1 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文化格局
        5.3.2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地域格局
        5.3.3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文化关注
    5.4 小结
第六章 城市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
    6.1 重庆、武汉、南京历史聚居的文化脉络与比较研究目标
        6.1.1 聚居及文化渊源探讨——文化的发展线索
        6.1.2 聚居发展的文化、生态、经济基础
        6.1.3 可比性分析及研究目标
    6.2 重庆、武汉、南京地域聚居发展历史分析
        6.2.1 重庆地域聚居发展历史分析
        6.2.2 武汉地域聚居发展历史分析
        6.2.3 南京地域聚居发展历史分析
    6.3 重庆、武汉、南京地域聚居发展比较研究
        6.3.1 区域聚居格局比较研究
        6.3.2 历史聚居发展比较研究
        6.3.3 对地域城市发展规划的启示
    6.4 小结
第七章 当代城市形态与文化研究
    7.1 当代城市文化的辨析与界定
        7.1.1 城市文化的认识及城市形态
        7.1.2 当代重庆城市文化的界定
        7.1.3 当代武汉城市文化的界定
        7.1.4 当代南京城市文化的界定
    7.2 城市历史形态特质研究
        7.2.1 重庆城市历史形态特质的文化探析
        7.2.2 武汉城市历史形态特质的文化探析
        7.2.3 南京城市历史形态特质的文化探析
        7.2.4 城市历史形态特质的传承与发扬
    7.3 现代城市形态特色研究
        7.3.1 重庆城市形态特色的建设研究
        7.3.2 武汉城市形态特色的建设研究
        7.3.3 南京城市形态特色的建设研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UNSTAT 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FISD)指标摘录
    附录2: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武汉市地域特征的人文绿道设计研究[D]. 许童.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2]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 ——华南地区[D]. 孙达. 重庆大学, 2015(06)
  • [3]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D]. 周延.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4]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D]. 吴南生.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5]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 王纪武. 重庆大学, 2005(12)
  • [6]工程资讯[J]. 李志启. 中国工程咨询, 2003(03)
  • [7]北京将发展成向五大生态功能区延展的放射型城市[J]. 欣华. 中国建设信息, 2003(01)

标签:;  ;  ;  ;  ;  

北京将发展成为辐射五个生态功能区的辐射型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