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论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庭浩[1](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邵亚琴[2](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吴振华[3](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李星汐[4](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毕胜[5](2020)在《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中提出了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要求,为中国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指出了方向。但如何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是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京津冀地区既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如何把握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评价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其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京津冀地区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论、城市区位论、城市空间发展等相关理论,在界定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城市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基于城市功能视角界定了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06-2016年京津冀区域城市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通过对指标权重和各维度分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城市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提升是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各城市发展质量差异产生主要原因。京津冀地区整体城市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呈不均衡状态,各城市社会发展质量差异很大,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始终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二是探索性地从城市发展质量角度考察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和演化规律。基于空间分类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从空间分类、空间关联两方面分析了 2006、2011、2016年三个截面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发现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与集聚趋势显着,城市发展极化现象仍比较突出。从城市发展质量整体层级特征来看,城市发展高质量和较高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环绕其周围的城市发展质量普遍较低。从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来看,城市发展质量的局部自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以北京、天津为H-H集聚、环北京周边L-H集聚以及环石家庄周围的H-L集聚三种类型,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关联格局变化显着,社会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显着变化,环境质量的集聚模式与整体城市发展质量未形成显着关联特征。三是基于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实证研究了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2006-2016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空间常系数和变系数模型对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固定投资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交通与通讯水平存在显着空间溢出效应,城市化水平对邻近城市发展产生负外部性,第二产业以及进出口贸易方面对城市发展质量的作用不显着;空间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固定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对城市发展影响程度最高的是北京和天津,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越高,对外开放程度对各个城市发展质量影响作用不显;空间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投资、第三产业、交通与通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区域城市发展的差距的缩小,而财政支出水平和第二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京津冀各城市发展质量的差距。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探讨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路径。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协调,按照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次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行政体制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抓住北京功能疏解契机,通过产业转移提升周边地区吸纳能力,提升京津冀城市发展环境,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霍冉[6](2020)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煤炭资源型城市不仅是能源保障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因此,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福祉水平,是我国包括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内的众多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路径。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相关理论成果,而且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及其他同类型城市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人类福祉水平全面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变化同时受到煤炭资源开采生命周期规律的影响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动态变化。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总是试图不断调整管理政策或措施,以便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以山东省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新泰市为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的周期性质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从总体上来看,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作用影响下,新泰市1987-201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减少——增加——缓慢减少的趋势。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特有的资源依托性及其伴随着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城市发展生态约束,主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以及资源型产业三个方面定量分析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开采、工业技术进步、GDP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影响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主导因素,在加速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尤其突出。(2)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对人类福祉要素的界定,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定量评估新泰市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人类福祉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新泰市人类福祉受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尺度对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①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1987-2017年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且二者协调度也由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不断发展,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说明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逐步向有序结构方向发展变化;②从空间尺度上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向外递增的空间分异特征,低值区集中在采煤沉陷区;人类福祉则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煤沉陷区乡镇的人类福祉水平高于非采煤沉陷区。通过构建生态福祉协调指数,将研究期内新泰市20个乡镇的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3种空间关系模式,即:高服务低福祉模式(EHW<0.8)、服务福祉均衡模式(0.8≤EHW≤1.2)和低服务高福祉模式(EHW>1.2),其中高服务低福祉模式与低服务高福祉模式均为生态与福祉不协调发展状态;③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出发,本文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恢复政策及受益者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受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双重制约。就新泰市而言,受访者认为一级服务中的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的福祉效应要高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二级服务中的净化空气、饮用水供应、废弃物处理和粮食供应的福祉效应较高;而木材供应、牲畜饲料供应和宗教价值的福祉效应较低。受访者是否居住在采煤沉陷区,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来源对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有显着影响。(3)根据土地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新泰市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构建自然增长情景、生态保护情景、经济增长情景,模拟预测新泰市近期(2025年)及远期(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关系模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最大,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最高,说明此情景既有利于新泰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福祉水平提升,是新泰市未来应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针对上述各部分研究结论,本文从今后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出发,分别从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三方面提出综合的对策及建议。

任思达[7](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李增[8](2019)在《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承载体,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互动的重要领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资源开采利用急速增多,随后污染物也大量排放到生态系统中,严重超过原有生态系统的最大极限“新陈代谢”,这些快速的剧变过程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因此,准确描述城市“新陈代谢”和揭示城市“新陈代谢”机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在与城市相关的各种环境问题中,能源和水资源的安全以及CO2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市尺度能源碳排放和水资源用量分布不均匀,同时为了协同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关联关系,实现节能减排节水目标,探究城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相应驱动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依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准确有效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能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低碳理念等理论,融合空间信息技术探究了河北各市分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水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发现碳排放量和水资源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各市的碳排放和水资源用量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扩展的STIRPAT碳排放和水资源面板驱动模型,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剖析空间效应和溢出效应,深入探讨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费的关键驱动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探究影响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为深化研究工作,以唐山市为实证案例,构建了 LEAP-Tangshan模型,围绕唐山市能源消费影响下的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费趋势预测以及如何实现唐山市低碳与节水发展目标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探究了各市分产业分部门的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能源消费量、水资源用量和碳排放量的标准差椭圆都呈现东北-西南斜线方向,各市能源消费量2005-2010年呈现增长趋势,2010-2105年部分城市开始缓慢下降,碳排放量的趋势基本与能源消费量相吻合。河北各市的水资源是非常匮乏的,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2)在能源-水资源-碳排放驱动力因素中,技术进步是能源-水资源和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产业及经济结构对行业资源利用作用有正也有负。GDP、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是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增加的主要促进因素。一般来讲,对于能源消费,工业一直是各行业部门消费的最大用户,同时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关制造业用能也较多;对于水资源消费,农业是用水大户,除此之外,工业及建筑业等用水较多,其中能源行业是能-水密集型产业。(3)完成了唐山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趋势预测研究,通过REF、ISO、TOS和LCD四个情景的对比发现,随着能源强度的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逐步提升,碳排放总量减少效果愈发明显,并且在综合政策和技术情景下,LCD情景可以完成二氧化碳在2030年达到峰值的目标。(4)完成了唐山市水资源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费需求和碳排放趋势、能源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需求分析。LCD情景中能源用水量相较其它情景大幅减少,能源取水量和耗水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取水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耗水量持续保持增长,无拐点出现。能源消费量的有效控制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能起到抑制作用(5)提出了唐山市低碳、节水双重约束下的能源发展路径,深化科技发展,提高终端设备用能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更多部门引进碳捕捉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维持稳定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发展,使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得到大幅提升发展。能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从源头改变能源供给结构,从中间调整优化能源终端消费结构、优化技术等实现低碳与节水发展战略。

蒋高鹏[9](2020)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作为我国煤炭能源供应的支柱之一,面临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整,在发展中需要遵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同时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经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区域内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高强度雾霾污染日益加重,矿区水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如何做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推进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惠及民生,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内涵应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发展多个领域。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社会问题,以及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等资源环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没办法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机制进行改善,否则会因为市场失灵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储量造成不可逆转损害。因此需要政府参与,建立资源开采的长效运转机制和历史欠账的补偿办法,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可以更加公平得到分配,并真正用于造福人类的发展。也就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令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并以此为目标,通过寻找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去探索各子系统之间的潜在规律,通过正向的相互促进实现煤炭资源富集区域的绿色发展。为了丰富煤炭资源绿色发展的研究并客观做出改善,本文分别从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基础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赋值法和TOPSIS模型构建了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随后利用万有引力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地区绿色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构建绿色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地区绿色发展模式,以便找到符合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路径并构建出相应的绿色发展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2)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基于熵值赋权和TOPSIS模型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4)基于GSA-SVR模型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5)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地区绿色发展模式优化;(6)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制及路径设计;(7)结论与展望。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概述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和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统计调研,从评价方法、指标涉及领域和研究区域等方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了相关理论应用范围并进行展望。(2)详细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构成以及研究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3)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评价工作的目标和内容,采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检验,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区科学的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初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54个减少到了26个。并用改进的熵权赋值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随后在各子系统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最后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各子系统的绿色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得到鄂尔多斯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为该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4)在分析支持向量回归机和万有引力优化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万有引力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构建出GSA-SVR模型用于绿色发展预测。根据本文构建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个子系统以及所筛选的26个二级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同时,应用通过验证后的GSA-SVR预测模型对鄂尔多斯地区未来五年各子系统绿色发展评价水平进行预测,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鄂尔多斯地区未来五年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度,获得了目标区域的未来发展趋势。(5)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3E+S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深入研究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因果关系图、流量图等一系列SD模型,借助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趋势预测法以及评价值法确定了系统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证明了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鄂尔多斯地区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并选取相关变量进行调节,设置了包括现有发展模式在内的五种不同的政策模式,仿真模拟了各种情景模式下鄂尔多斯地区发展趋势,并选取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为地区绿色展提供依据。(6)基于本文对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系统分析、绿色发展水平现状评价、趋势预测以及优化仿真的研究结果,分析提出煤炭资源富集的绿色发展路径。要求发展基于合理控制资源产量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以及重建、优化产业链。结合城市类型,给出煤炭资源型富集地区的产量策略。根据具体的产量策略,要求发展绿色制造和产业转型等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清洁生产,发展接续产业和扶持替代产业来实现等。最后,分析了推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等。

周佳宁[10](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群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绿色发展是我国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这两个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两者结合,即城市群绿色发展问题,又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京津冀城市群土地面积占全国2%,总人口占全国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支撑经济增长和引领结构转型的我国第三大城市群。该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技术发达,在激发周边区域经济活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地方利益的膨胀,京津冀城市群范围内的矛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不合理的能源和产业结构、协同机制的不完善、对资源和环境的不断掠夺和破坏等,使其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影响着区域健康持续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倡导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并努力探寻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之路。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需要,也是面向未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需要。本文关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问题,整体的研究思路是:基于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从界定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内涵入手,构建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定量模型评价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分析绿色发展协调性、识别影响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分析系统动力机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不同的路径方案仿真分析,得到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最优路径;最后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从绿色发展思想的起源和内涵、绿色发展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研究四个方面梳理了研究现状,分析现有文献在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研究以及绿色发展路径的仿真模拟研究等方面存在着完善空间,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制定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从指导理论、结构理论和关联理论三个层面建立了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分析了三个层面下的理论思想与本文研究的关系;界定了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概念,认为从城市群的视角来分析绿色发展问题,就是不单独看一个城市,而是将跨省域的多个城市联系在一起看,也就是一体化、协调化的过程。引入WSR方法论,利用系统思维和方法,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并有机统一起来。(3)基于城市群绿色发展内涵与特征,借助相关研究的参考,立足京津冀城市群的实际情况,依照指标选取的科学性、明确性、系统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原则,初步拟定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以“5项原则中不少于3项达到’优’作为筛选原则”,利用模糊语言与OWA算子集结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随后利用变异系数和多重共线性检验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变异系数用来分析指标鉴别力,多重共线性检验用来避免指标重复选入;最终得到了由城市群聚合程度、增长质量、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五个准则层和28个具体可测指标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建立了熵权—正态云模型评价法,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引用正态云模型这一评价方法,将绿色发展水平划分为低、较低、一般、较高和高五个等级,对等级进行云化处理,利用MATLAB程序得到指标在各个等级下平均云隶属度,最终评价结果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低—一般—较高”的发展态势,距离高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城市群聚合程度、增长质量、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性,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循序渐进、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与五大维度间的耦合度、协调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基于传统的障碍度模型未考虑时间序列动态性特点、以及利用简单加总公式计算准则层障碍度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了改进障碍度模型,引入时间权向量的概念,通过MATLAB软件运用迭代法原理,计算出时间序列的时间权向量,进而通过计算分别得到了各个指标障碍度和准则层障碍度,结果显示指标障碍度随时间变动的幅度较大,准则层障碍度中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排在了障碍度的前两位,表明这两个方面的绿色发展能力最弱,是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瓶颈所在。(5)依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建模原则与步骤,分析了建立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由核心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层面构成,其中核心要素为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源动力,主体要素为拉动力,环境要素为支撑力。根据动力机制分析,并参考前文识别的主要障碍因素,确定系统边界,探究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内各变量之间的反馈作用关系,利用VENSIM软件,绘制出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建立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模型检验通过之后,设计四种路径方案:经济效益导向型、社会效益导向型、环境效益导向型和协调融合导向型,通过对控制参数进行调节,模拟出不同路径方案下的不同参数组合对输出参数的影响,仿真分析后得出当前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最优路径是协调融合导向型路径。(6)结合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协调性与障碍因素分析、以及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仿真模拟研究,借鉴对系统动力机制的讨论,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特点,从源动力、拉动力、支撑力以及以及协同发展机制角度分别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措施建议。本论文的研究贡献有以下几点:(1)界定了城市群绿色发展内涵,构建了城市群绿色发展WSR三维分析模型,综合利用模糊语言与OWA算子法、变异系数法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建立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2)利用熵权—云模型综合评价法,综合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绿色发展协调性,建立了改进障碍度模型,识别出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3)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动力机制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得出了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最优路径。

二、论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参考文献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基于城市功能角度的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2.1.1 城市功能的内涵
        2.1.2 城市发展内涵中的量与质
        2.1.3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变
    2.2 城市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
        2.2.1 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的研究
        2.2.2 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
        2.2.3 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质量的研究
        2.3.1 城市功能的维度分析
        2.3.2 城市发展质量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
        2.3.3 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维度分析
    2.4 理论基础
        2.4.1 系统论
        2.4.2 城市区位理论
        2.4.3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3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指数的测度研究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指标选取与解释
        3.1.3 数据来源说明与统计口径确定
    3.2 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方法
        3.2.1 指数测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3.2.2 熵值法的计算过程
    3.3 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测度结果分析
        3.3.1 熵值法所得指标权重分析
        3.3.2 城市发展质量整体测度结果
        3.3.3 城市发展质量分维度测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4.1 空间分异研究理论及方法
        4.1.1 空间分析理论解析
        4.1.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 空间分异层级特征
        4.2.1 城市发展质量整体空间分布
        4.2.2 城市发展质量层级特征分析
        4.2.3 分维度层级特征分析
    4.3 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关联性分析
        4.3.1 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关联特征演变
        4.3.2 分维度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4.3.3 城市发展质量与各维度空间关联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成因分析
    5.2 相关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的选取与分析
        5.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5.3.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设定
        5.3.2 空间效应模型的选取检验
        5.3.3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的收敛性分析
    6.1 空间效应收敛性模型的构建
        6.1.1 空间效应收敛性模型的构建
        6.1.2 收敛速度与收敛周期测度
    6.2 城市发展质量收敛性的空间计量分析
        6.2.1 基于α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6.2.2 基于绝对β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6.2.3 基于条件β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6.3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收敛稳健性检验
        6.3.1 基于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检验
        6.3.2 基于不同时间段的城市发展收敛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
    7.1 京津冀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京津冀城市各项功能发展不均衡
        7.1.2 京津冀城市间的资源配置不协调
    7.2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7.2.1 统筹规划京津冀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7.2.2 全面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2.3 市场驱动京津冀地区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7.2.4 民生导向促进京津冀城市发展环境优化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进展
        1.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研究
    2.1 概念辨析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2.1.2 人类福祉
    2.2 理论基础
        2.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2.2.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框架
        2.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行政区位与历史沿革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煤炭开采与土地利用现状
    3.2 基础数据与资料
        3.2.1 文献数据与资料
        3.2.2 实地调查数据与资料
    3.3 本章小结
4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驱动分析
    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规律分析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1.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征
    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分析
        4.2.1 驱动影响因素识别
        4.2.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影响测度
    4.3 本章小结
5 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
    5.1 新泰市人类福祉时间序列分析
        5.1.1 人类福祉评价方法
        5.1.2 新泰市人类福祉评价结果与时序变化分析
    5.2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分析
        5.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5.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5.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分析
        5.3.1 新泰市人类福祉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3.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分析
        5.3.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模式
    5.4 基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的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分析
        5.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
        5.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感知趋势与福祉效应分析
        5.4.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的差异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变化情景模拟
    6.1 情景模拟预测
        6.1.1 情景分析步骤
        6.1.2 基于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土地利用预测
        6.1.3 情景设置
    6.2 不同情景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模拟
        6.2.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
        6.2.2 新泰市人类福祉模拟
        6.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模拟
    6.3 本章小结
7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可持续管理策略
    7.1 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
    7.2 建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
    7.3 制定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1987-2017新泰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绿色经济理论
        2.1.3 生态经济理论
        2.1.4 外部性理论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4.1.3 数据选取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4.3.2 变量的选取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4 实证分析
        4.3.5 主要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1.3 系统分析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设计思路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数据来源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有关能源消费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有关能源与水纽带关系问题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能源-水资源-碳排放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能源-经济-环境理论
    2.3 低碳理念
    2.4 水资源需求理论
        2.4.1 水资源的战略性地位
        2.4.2 工业需水与节水的机理分析
    2.5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6 研究方法
        2.6.1 空间计量模型
        2.6.2 能流图系统模型
        2.6.3 情景分析
        2.6.4 LEAP模型概述
    2.7 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
    2.8 能源生产用水预测
3 河北各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3.1 京津冀资源概况
        3.1.1 京津冀能源消费量
        3.1.2 能源碳排放量
        3.1.3 水资源资源用量
    3.2 河北各地级市能源消费时空演变特征
        3.2.1 研究方法和城市边界
        3.2.2 各市人口分布
        3.2.3 各市GDP分布
        3.2.4 各市城镇化分布
        3.2.5 各市人均GDP
        3.2.6 各市工业产值占比
        3.2.7 各市服务业产值占比
    3.3 各市能源消费量
    3.4 各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
    3.5 各市水资源用水总量
    3.6 各市能源-水资源-碳排放关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河北各市碳排放与水资源消费多变量驱动影响因素研究
    4.1 基于面板数据的STIRPAT模型构建
        4.1.1 STIRPAT模型简介
        4.1.2 变量数据说明
    4.2 空间面板模型及其相关检验
        4.2.1 基于全局Moran's 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4.3 空间面板模型
    4.4 空间矩阵的创建
    4.5 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4.6 水资源用量驱动因素分析
        4.6.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6.2 空间面板模型的建立
        4.6.3 水资源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4.7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唐山市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分析
    5.1 唐山概况
    5.2 基于能流系统模型的唐山市能供给需求关系研究
        5.2.1 数据需求和来源
        5.2.2 唐山市能源消耗与能源效率分析
    5.3 LEAP-Tangshan模型的构建
        5.3.1 LEAP-Tangshan模型架构
        5.3.2 LEAP-Tangshan驱动因子分析
        5.3.3 LEAP-Tangshan能耗与碳排放系统边界
    5.4 情景设置
        5.4.1 关键参数的率定
        5.4.2 基准情景
        5.4.3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
        5.4.4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情景
        5.4.5 低碳发展情景
    5.5 唐山市终端能源消耗量预测分析
        5.5.1 基准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5.4 低碳发展情景能源消费分析
    5.6 唐山市能源加工转换部门的能源消耗量
    5.7 唐山市能源总消费量
    5.8 唐山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
        5.8.1 基准情景碳排放量
        5.8.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碳排放量
        5.8.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碳排放量
        5.8.4 低碳发展情景碳排放量
    5.9 本章小结
6 唐山市能源生产水资源需求分析
    6.1 水资源概况
    6.2 能源产业用水分析
    6.3 唐山市能源生产量预测
    6.4 唐山市能源取水和耗水量预测分析
        6.4.1 基准情景下耗水分析
        6.4.2 产业结构优化情景耗水分析
        6.4.3 能源结构优化情景耗水分析
        6.4.4 低碳发展情景耗水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能源发展低碳与节水发展路径分析
    7.1 宏观政策建议
    7.2 控制能源供给和消费,共同优化能-水资源利用结构
        7.2.1 能源供给低碳与节水
        7.2.2 能源消费低碳与节水
    7.3 科技创新低碳与节水
        7.3.1 科技创新低碳
        7.3.2 科技创新节水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1.2.2 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 资源富集地区的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本文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创新点
    1.5 本文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的概念与协同理论
        2.1.1 绿色发展的概念
        2.1.2 协同学理论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科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绿色经济理论
    2.3 区域经济学理论
        2.3.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2.3.2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理论
    2.4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4.1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
        2.4.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分类
    2.5 外部性理论
        2.5.1 外部性理论定义
        2.5.2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2.6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6.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6.2 建模仿真的基本步骤
    2.7 本章小结
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理分析
    3.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构成
    3.2 动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3.3 推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3.4 效力系统内在运行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
    4.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概述
        4.1.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系统分析
        4.1.2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的目标
        4.1.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4.2 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4.3 基于改进熵值赋权法和TOPSIS模型构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4.3.1 熵权法的缺陷与修正思路
        4.3.2 煤炭资源富集区域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4.3.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4.4 实证研究
        4.4.1 研究区域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研究区域绿色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GSA-SVR模型的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
    5.1 基于万有引力支持向量机的绿色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
        5.1.1 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
        5.1.2 万有引力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5.2 构建GSA-SVR绿色发展预测模型
        5.2.1 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5.2.2 预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2.3 基于熵权赋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5.2.4 支持向量机主要参数设定
    5.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的预测
        5.3.1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样本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5.3.2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预测模型参数选取
        5.3.3 GSA-SVR预测模型检验
        5.3.4 鄂尔多斯地区绿色发展测试样本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的发展模式优化
    6.1 系统建模整体分析
        6.1.1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3E+S系统的特征分析
        6.1.2 建模的目的与基本思路
    6.2 3E+S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6.3 3E+S系统的构建
        6.3.1 3E+S系统整体结构因果关系图
        6.3.2 社会子系统
        6.3.3 经济子系统
        6.3.4 生态、环境子系统
        6.3.5 资源子系统
    6.4 实证分析
        6.4.1 模型检验
        6.4.2 模型方案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机制及路径设计
    7.1 建立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机制
        7.1.1 加快资源型区域绿色政府建设
        7.1.2 推动传统煤炭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
        7.1.3 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7.2 建立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7.2.1 绿色开采制度的实施
        7.2.2 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7.2.3 建立煤炭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机制
        7.2.4 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制度
    7.3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循环经济型发展路径
        7.3.1 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7.3.2 重建、优化产业链
    7.4 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基于产量策略的发展路径
        7.4.1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7.4.2 实施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发展思想的起源和内涵
        1.2.2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
        1.2.3 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1.2.4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研究
        1.2.5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章节内容安排
    1.4 技术路线
2 城市群绿色发展内涵界定与分析模型构建
    2.1 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
        2.1.1 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指导理论
        2.1.2 城市群绿色发展的结构理论
        2.1.3 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关联理论
    2.2 城市群绿色发展内涵与基本特征
        2.2.1 城市群概念
        2.2.2 绿色发展理念
        2.2.3 城市群绿色发展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
    2.3 基于WSR的城市群绿色发展三维分析模型
        2.3.1 WSR方法论
        2.3.2 WSR方法论指导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适用性分析
        2.3.3 基于WSR的三维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3.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3.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1.3 资源生态环境现状
        3.1.4 协同机制现状
    3.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思路
        3.2.1 构建原则
        3.2.2 构建思路
    3.3 指标体系的指标筛选
        3.3.1 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3.3.2 基于模糊语言与OWA算子的指标决策
        3.3.3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3.4 指标体系的优化
        3.4.1 数据收集
        3.4.2 指标鉴别力分析
        3.4.3 指标多重共线性检验
        3.4.4 指标体系最终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4.1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
        4.1.1 指标信息熵的计算
        4.1.2 指标信息效用值和熵权值
    4.2 基于云模型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4.2.1 云模型理论概述
        4.2.2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综合评价模型
        4.2.3 评价过程与结果
    4.3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协调性分析与障碍因素研究
        4.3.1 协调性研究模型
        4.3.2 协调性评价
        4.3.3 改进障碍度模型
        4.3.4 障碍度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路径仿真和选择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5.1.1 系统动力学原理与应用
        5.1.2 系统的结构
        5.1.3 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手段
    5.2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建模分析
        5.2.1 建模的原则
        5.2.2 建模的目的
        5.2.3 建模的步骤
        5.2.4 建模的可行性分析
    5.3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动力机制
        5.3.1 动力结构分析
        5.3.2 动力功能分析
    5.4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1 确定系统边界
        5.4.2 因果关系图
        5.4.3 系统动力学流图
        5.4.4 模型主要方程式
    5.5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系统仿真模拟
        5.5.1 系统模型检验
        5.5.2 提升路径方案设定
        5.5.3 最优路径选择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措施建议
    6.1 基于源动力角度的建议
    6.2 基于支撑力角度的建议
    6.3 基于拉动力角度的建议
    6.4 基于协同发展机制角度的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A 经济、资源、环境与生态维度的指标分析汇总
附录B 指标等级隶属度矩阵

四、论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毕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6]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D]. 霍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7]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环京津城市能源碳排放与水资源纽带关系分析[D]. 李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绿色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为例[D]. 蒋高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D]. 周佳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标签:;  ;  ;  ;  ;  

论中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