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谈“泡沫”

不要轻易谈“泡沫”

一、不要轻言“泡沫”(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丹[1](2019)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 ——基于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房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探究住房价格变化的原因,平抑价格波动,努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既往研究多数从供给、需求、信贷等基本面因素来探求房价波动的原因,但这些因素通常不能完全解释价格变化,市场预期等社会心理因素被视作是导致价格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市场,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处于信息相对弱势地位的需求者,需在搜集和处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依托渠道的便捷性和信息的高权威度等优势,大众传播成为公众获取房地产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媒体传播的新闻往往会通过影响市场供求者的心理,作用于其决策行为,进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从这个逻辑上讲,媒体的相关报道与房地产市场是存在关联的。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本文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文字报道作为分析的样本。国情使然,我国建立了从中央、省到城市的报媒体系,同时也分化出政策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类泾渭分明的媒体。而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基于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和媒体自身的变化和差异性,全国性报媒和城市报媒在住宅价格变化中起着何种作用?不同导向的报媒在住宅价格变化中的作用有何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速率的加快,报媒和网媒在住宅价格变化中的作用有无变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理解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对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从预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了媒体在住宅价格变化中作用的原理。本文的理论分析证明,首先,媒体作为信息中介,通过搜集整理市场信息、解读专业信息等方式为供求双方提供资讯,缓解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降低了需求者内部和供给者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其次,大众媒体能够通过影响供求者心理预期作用于资产价格,但预期在传递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传递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对信息的解读处理差异等原因,预期在特定情形下会发生放大、收缩或转向,且预期具有粘性特征;再次,媒体对房地产新闻议题的关注和报道框架会对公众议程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媒体对房地产议题越关注,越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且报道的框架能够影响公众对议题的分析感知;最后,媒体渲染的市场情绪会产生“沉默的螺旋”,优势意见会被进一步扩大,劣势意见会进一步缩小,这样会导致住房价格越来越偏离基本面。随后本文分析了媒体报道作用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媒体关注度和情绪——羊群效应路径,媒体报道的关注度和情绪影响新建商品住宅需求者(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情绪,市场需求者追随媒体报道,基于“羊群效应”的影响,需求者之间也会相互模仿传染,导致需求者总会倾向于某一极的观点,不合理地增加或减少当期购房者的需求,造成市场价格的变化;第二条路径是房价预期——媒体传染路径,媒体是房价预期观点的公共来源,会将观点“传染”给需求者。房价预期受到当期新闻报道和往期新闻报道的影响,这种预期会作用于市场均衡价格;第三条路径是新闻传播速率——资产价格响应速度的变化路径,主要是指新闻传播速率的快慢会影响资产价格对媒体信息的响应速度。基于信息传播速率的影响,如果信息传播速率缓慢,需求者买入住房资产所产生的价格冲击较小,会产生反应不足,而如果信息传播速率加快,部分需求者会利用反应不足进行套利,引发资产价格上涨,反应过度。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得出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会受到媒体关注度、媒体情绪、媒体导向类型和媒介传播速率影响的四个假设。分析住宅价格变化中媒体变量的作用,对媒体变量的量化处理是关键。本文分析了房地产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报道类型,并举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媒体的报道框架,发现政策导向型媒体和市场导向型媒体、全国性媒体和城市报媒、报媒和网媒不同类型的媒体其报道框架存在着差异,媒体情绪存在区别。接着本文采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了近20万条房地产新闻报道的情绪性质,构建了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绪两类媒体变量指标。针对上述四个假设,本文分别采用了工具变量两步回归(IV-2SLS)固定效应模型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针对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和全国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三个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在大多数时候,媒体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对房价起着反向的作用。将35个大中城市作为整体来看,报媒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对房价变化的作用并不显着,分组来看,行政级别高、GDP高的城市,其机关报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会对房价起着反向的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媒体发展较为成熟,而机关报在反映政府意图方面优于都市报,面对增加的新闻报道,这些城市住房需求者可能会在短期选择观望,而开发商为了销售,往往会降低售价,导致房价降低销量增长。在针对四份全国性报媒的考察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且在2014年这种反向作用达到最低。在对网络媒体百度新闻房地产市场关注度的考察发现,这种反向作用在2014年年底后逐渐缩小,并在2016年逐渐转为正向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四年的严格调控放开后,市场对网络新闻关注度的观望效应逐渐减小,并逐渐对新闻热度产生积极的正反馈。二是媒体对房地产市场的净看多情绪对房价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地方性报媒和政策导向型报媒《人民日报》会对房价起着反向的作用,政策导向型报媒《新华每日电讯》对房价的传导作用从反向转为正向,而市场导向型报媒和网络对房价的传导作用均为正向。针对35个大中城市报媒的面板数据分析显示,在控制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地价和信贷等因素后,机关报和都市报的净看多情绪都对房价有着反方向的作用力,且机关报对房价的作用要大于都市报对房价的作用。同时这种作用的大小也受到城市行政级别、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可能的解释是35个大中城市层面,住房需求者对机关报和都市报媒体发出的看多信号,有着更多的期待,认为会有更为利好的政策、更适宜的价格在后面,而在博弈过程中,开发商看到房地产市场参与者持币静观,反而会降低价格,导致房价下跌,同时出货量加大,销售面积随之增加。但全国性报媒传递的看多情绪对全国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并不全然为负值,政策导向型报媒传递的净看多情绪对房价的传导作用为反向或从反向转为正向,但市场导向型报媒传递的净看多情绪对房价的作用为正向,且受到调控阶段的影响。网络媒体净看多情绪对房价的传导作用在2010年到2017年间为正值,且在2014年紧缩型调控放开后,这种正向作用有所扩大。三是总体来说,政策导向型媒体对房价的传导作用要大于市场导向型媒体对房价的传导作用,这在城市报媒和网络媒体的实证研究中都有体现。可能的原因是在中国的环境下,政策导向型媒体具备更优质的内容生产资源,在传递政府政策信号方面更具权威性。四是报媒和网媒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和净看多情绪对房价的传导作用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即传统报媒对房价的作用越来越小,网络媒体对房价的作用越来越大。意味着传播速率更高的媒体对房价的传导作用在逐渐扩大。根据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媒体的预期引导作用,运用好媒体这一预期管理工具。各类报媒应结合当地时机把握好其所发布的媒体报道的情绪倾向和发布时机使其尽可能接近调控目标,报媒在生产内容时,应尽量提高所发布信息的显性化程度,以免所发布信息被曲解。非副省级省会城市,城市报媒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并不显着,政府需找到相应的媒介渠道来进行相应的预期管理。报媒与网络媒体传递的情绪对房价的指示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但网媒传递的信息往往鱼龙混杂,政府既需发扬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度的特长,又需借力网媒,避免网媒的不利影响来进行预期管理。各级政府还应建立和强化重要报媒、网媒发布重要房地产市场信息及其调控信息前征询国土或房管部门意见的措施。可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媒体指标供市场参与者作为决策的参考。

蔡璇[2](2011)在《基于金融支持视角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金融体系关系密切,其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单靠各参与主体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其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不论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个人住房购买者,他们最主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的。由此形成的一个悖论是:如果房地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足,那么其发展将会受到限制,整个行业的效率都会比较低下,然而如果金融体系对于房地产业的金融支持过度,又会带来房地产泡沫,并且泡沫一旦破灭,其所导致的大量不良债权极易造成金融危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信贷迅速扩张,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投资也一路上涨,然而关于房地产泡沫存在与否的争议却并未达成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支持的视角研究中国房地产泡沫,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过度假说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生成和演化模型,接着从制度、市场环境和投机心理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金融支持过度背景下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且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金融支持过度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支持力度的现实情况,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经济泡沫,其金融支持也稍显过度。接下来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其结果显示房地产贷款额、土地价格、广义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泡沫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长期内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而金融机构贷款真实利率与房地产泡沫之间存在着反向的相关关系,并且这些因素与房地产泡沫的生成都是互为因果的。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以防范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严防金融支持过度;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综合治理;规范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张霖森[3](2011)在《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敲响了警钟。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的房地产业天然就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许多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非正常上涨的现象,其背后也潜伏着金融风险的隐患。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价值,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金融机构微观管理而言,深入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有利于改进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项目的管理和监控,控制房地产贷款的规模、优化房地产贷款质量。其次,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言,深入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化解和规避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金融的合理、健康发展。最后,对于国家宏观调控而言,深入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有利于深化金融监管机构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的监测,有利于强化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力度。本文分六个章节来展开论述:(1)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文献做一个详细的归纳和小结,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2)第二章主要分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本章从房地产市场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展开分析,其中内部原因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来展开分析,外部原因主要从制度、法律以及短期资本冲击等外生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3)第三章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4)第四章通过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和现状,用数据指标分别从房地产需求、供给和货币金融三个方面来评估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5)第五章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作为衡量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指标,分析该指标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中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6)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对防范与化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并广泛查阅了有关数据和期刊的基础上,力图将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在一起,努力探索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特征,为防范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做出一定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理论模型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在理论分析中加入符合中国国情的假设条件,在实证分析中以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作为衡量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指标,对其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中长期利率这两个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为房地产金融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殷波[4](2010)在《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以来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后果,暴露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市场、金融业监管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诸多严重弱点。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动荡不宁的大背景下,全面总结梳理房地产泡沫理论、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关系这一课题的现有理论学说,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力图在某些关键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上,例如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检验与测度,房地产泡沫的解释分析,资产泡沫的形成机理,现代银行业危机的理论解释,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机制,中央银行对房地产泡沫的应对策略等,在思路上、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深化,有所推进。同时在实践上为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对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回顾和反思。作者提出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主要形成机制:房地产泡沫、信用膨胀、证券化市场失序、高风险信贷产品泛滥四个因素互相关联互相推动互相强化,造成了近几年美国经济非理性不可持续的繁荣。而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下跌又会造成高风险信贷产品违约、资产支持证券贬值抛售和信贷紧缩,这些事件反过来又会推动房价更大幅度的下降,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因此,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化市场构成了一个有高度顺周期和正反馈特征的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倾向于将外部冲击自激放大,因此它具有内在的系统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作者还根据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改革金融监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稳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意见和建议。运用期权数值方法分析分析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期权的最优实施边界和违约概率。这使得我们能够解释哪些房价和利率组合会引发借款者违约以及未来的违约概率高低。我们发现导致违约的房产价格高度依赖于同期市场利率,而且违约风险与贷款类型高度相关。作者还运用强度模型考察了多个相关因素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率、久期和凸度的影响,推导了包含提前偿还和违约风险的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率、久期和凸度显性计算公式。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使用时变风险现值模型从真实收入和真实租金的角度分别估算了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和泡沫水平。从真实收入角度看中国房地产存在微弱的负泡沫,这表明当前房地产价格是被低估的,从长期看房地产价格仍有继续上涨向基本价值(真实收入决定)收敛的趋势,但是从真实租金角度看中国房地产又存在明显较大的正泡沫,这表明当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缺乏内在价值的支撑因而从长期看有下跌并向基本价值(真实租金决定)回归的可能。运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产价格存在明显的泡沫现象。研究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机制。讨论了资产泡沫和货币政策从两个重要的方面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第一个是当银行与借款者存在代理问题时,资产价格可能上升到比基本价值高(正泡沫)。代理问题意味着投资者选择更有风险的项目而不是安全项目,导致资产价格抬高。风险越大,泡沫越大。不仅仅是风险与资产回报相互联系导致泡沫,金融风险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金融自由化导致银行业信贷的过度扩张也会导致资产泡沫现象。当资产价格下降时第二个问题出现了。当这种下降导致众多银行同时清算长期资产,那么资产价格可能下降到基本价值以下(负泡沫)。这种资产负泡沫破裂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现代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两种类型的资产泡沫发生。研究资产泡沫与最优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引入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资产泡沫)对一般最优利率政策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的结论是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可能在于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时忽略了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泡沫,从而使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系统性的反应不足,导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因此,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密切关注企业和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信心和预期,在推出干预措施时注意时机和方法策略,逐步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信心,以达到最优的宏观调控效果。

杨冬宁[5](2009)在《住宅价格的多因素动态分析研究 ——以杭州市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住宅是居民日常居住生活的场所,也是大部分居民一生最为重要的财富,因此住宅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居民福利。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住房制度的改革,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其中住宅市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的重要场所,住宅价格的波动则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运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因此,住宅价格波动对于我国民生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分析住宅价格波动过程中,最主要是界定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并且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最终预测和掌握住宅价格波动的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多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从而分析住宅价格波动的原因及趋势。本文在使用2005-2008年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住宅的一般价格的宏观影响因素和以住宅特征价格为基础的微观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组分析,配合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检验的方法验证相关宏微观因素与住宅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共分为7个部分,在第一章介绍完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对住宅价格影响相关因素的文献综述,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分析。基于住宅基本属性,本文将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影响住宅作为消费品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部分。主要包括土地价格为主的供给性因素,人口和收入等为代表的需求性因素,经济增长带来的宏观性因素,以及房产自身特征所构成的微观因素,并结合相关的供求模型、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分析。另一类则是通过住宅作为投资工具的角度,分析内外部货币性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通过泡沫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住宅市场规模不断发展,不同阶段住宅价格上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对建立住宅市场的重要意义,并且解释和说明了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各个阶段杭州市住宅价格上涨的原因,对金融危机后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的现状也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应用特征价格法构建住宅价格指数模型,并在杭州实际交易的住宅中进行了随机抽样,选取500套已交易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住宅价格指数各项指标的系数,并加入2005年至2008年的实际数据建立均质住宅价格及其指数。同时,分析了杭州市住宅市场发展过程中住宅自身特征变化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编制的特征价格指数在剔除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反映了住宅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和投资需求影响的变化,为进一步分析奠定了实证基础。本文的第五和第六两部分是基于消费视角和投资视角分别对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从消费视角分析,住宅价格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土地供给和住宅建设的供给因素以及人口变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需求因素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住宅价格波动基本上遵循市场供需均衡的规律,但是,也出现了住宅价格与住宅供给量之间呈正相关的反常现象,本文研究认为是主要源于对住宅投资需求而引发的住宅市场上量价齐升的现象。从投资角度分析,住宅价格主要与利率、货币供给量、汇率以及国际游资等货币性冲击因素相关。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住宅价格与实际利率的波动成正相关关系,同样说明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对住宅的投资和投机目的主导住宅价格的波动。对于开放经济下,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汇率和热钱流入是住宅价格的原因,而住宅价格并非汇率及热钱流入的原因,它们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最后,对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杨邵君[6](2009)在《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方面,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参与和支持;另一方面,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又受到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尤为依赖于银行信贷的支持,这就使得我国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的房地产金融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银行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因此,判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并理清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用“体制转换模型”检测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情况,估计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在1998年2月至2008年7月间,曾出现过“时尚泡沫”,这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从众心理”非常严重,投资者过于相似的房地产投资策略加剧了这个市场的震荡;接着,本文对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做了定性分析,分析认为:银行通过信贷额度的调整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房地产供求双方的成本,通过规模效应影响房地产投资主体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发展;而房地产泡沫又会给银行带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抵押物风险等;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接下来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具体数据,对两者关系做了定量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银行的信贷、利率等因素对房地产供求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因子分析、协整检验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现存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兆程[7](2008)在《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及其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提起泡沫经济,我们就会想到日本经历的近十年的泡沫经济。泡沫时期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可见在日本人心中泡沫经济所占的地位。在泡沫形成的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举世瞩目的,但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跌入低谷,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恢复。而其中的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启示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刘祥茂[8](2008)在《广州市房地产泡沫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住房政策改革的推进,福利住房政策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同时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出现了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价格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一向表现比较理性的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最近两来也进入了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为此本文选定广州市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泡沫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对房地产泡沫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综述,为下文具体研究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做铺垫。接下来对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研究表明旺盛的需求给广州市房地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接着利用指标体系法、资本边际收益法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度做出判断,两种方法的判断结果表明在2006、2007年度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现象。最后针对目前广州市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建议。

张帆[9](2008)在《我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传染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房地产价格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恐慌,对于房价是否出现泡沫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本文针对这一社会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我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0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大小进行测算以及对区域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性进行研究,为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及区域间传导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房地产泡沫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引入Levin and Wright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出每个城市年度的泡沫比例,得出房地产价格高低与其泡沫成分并非保持着一致性的结论。接着利用滞后一期的动态面板模型,对剔除自身泡沫后的各区域间泡沫相关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对其它地区有明显的传染性,北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对其它地区传染不显着;东部地区内部城市间传染性最强。同时也分析了区域房价泡沫传染的态势,及一个城市房价泡沫如何在消费者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影响下扩散到另一个城市。最后,从改变市场预期的角度提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首先,利用各城市的面板数据,在适应性预期的基础上构造模型,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得出了各城市房价泡沫的具体数值;其次,对泡沫传染是否存在及传染态势的分析,没有仅限于直观判断和理论层面,对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探索,为区域泡沫传染提供了实证证据。

王来群[10](2007)在《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及治理的政策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住房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伴随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房地产价格泡沫逐渐显现。这不仅使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望房兴叹,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迅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也是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的潜在风险。自2004年开始,我国房地产泡沫日益显现,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心与日俱增。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蔓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收效并不明显。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为何我国近几年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不理想?面对日益发展的房地产泡沫,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目的?本文介绍了房地产泡沫表现形式及其危害,阐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表现,论述论证了房地产供求曲线的特殊性,从理论上证明了房地产泡沫形成规律,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分析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探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进而提出防治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政策措施。本文认为,我国当前房地产泡沫源于供需失衡,而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既有土地要素市场缺失、市场垄断、有效供给不足、需求刚性、房地产投机等原因,也和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有关,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也应多措并举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为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证实在价格上涨预期下消费者“买涨不买落”、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的经济和理性,发现了在一个特定时间序列中房地产供应曲线曲线向后弯曲的特殊性,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理进行了论证。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结合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治理的政策措施,也是本文的显着特征。

二、不要轻言“泡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轻言“泡沫”(论文提纲范文)

(1)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 ——基于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主要概念界定
    二、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房价变化影响因素的文献
        一、关于需求因素
        二、关于供给因素
        三、关于信贷因素
        四、关于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节 关于资产价格变动中媒体作用的文献
        一、关于媒体报道能缓解信息不对称
        二、关于媒体报道能够影响投资者的关注度和情绪
        三、关于媒体报道有助于公司提升治理水平
        四、关于媒体报道自身的偏差
    第三节 关于媒体影响房价的文献
    第四节 文献评价
        一、现有文献的主要贡献
        二、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媒体作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阐释
        二、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评价
        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预期理论
        一、预期理论阐释
        二、对预期理论的评价
        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基于预期理论的解释
    第三节 “议程设置”理论
        一、“议程设置”理论阐释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评价
        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解释
    第四节 “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阐释
        二、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
        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解释
第三章 媒体影响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媒体关注度和情绪——羊群效应路径
        一、媒体关注度和情绪影响个体需求者
        二、基于演化博弈关注度和情绪传染的“羊群效应”分析
    第二节 房价预期——媒体传染路径
        一、房价预期的媒体传染模型
        二、住宅市场均衡模型
    第三节 新闻传播速率——资产价格响应路径
        一、资产价格对信息的反应受媒介传播速率影响的原理分析
        二、基于新闻传播速度的资产价格反应模型——HS模型
    第四节 研究假设
第四章 我国媒体的房地产市场新闻内容分析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新闻报道的发展
        一、萌动阶段
        二、初步成长阶段
        三、渐成体系阶段
        四、多元发展阶段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新闻报道的类型
        一、按新闻报道形式的分类
        二、按新闻报道内容的分类
    第三节 房地产新闻报道的情绪表达
        一、房地产与市场经济
        二、房价
        三、房地产泡沫
        四、房地产金融
        五、房地产调控政策
        六、土地市场
    第四节 我国媒体房地产新闻的框架分析:基于《人民日报》等报媒和新浪网报道的分析
        一、框架理论
        二、框架分析
        三、框架总结
第五章 我国媒体的房地产市场新闻指标构建
    第一节 房地产新闻文本的采集
        一、信息源的选取
        二、房地产新闻文本的获取
    第二节 房地产新闻文本情绪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一、相关研究
        二、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房地产新闻文本情绪的分析实践
        一、训练集的标注
        二、文本素材的处理
        三、房地产新闻情绪指标的构建
第六章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中的城市报媒作用分析
    第一节 变量与数据
        一、35个大中城市报媒指标
        二、变量说明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媒体房地产市场关注度与公众关注度的关系检验
    第三节 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一、计量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实证小结
第七章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中的全国性报媒作用分析
    第一节 两类全国性报媒指标的构建
        一、报道样本量
        二、报道情绪
    第二节 媒体指标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特征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特征
        二、媒体指标波动率与房地产市场指标波动率
    第四节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一、结构性VAR
        二、TVP-VAR模型的设定
        三、模型的估计
    第五节 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四、实证小结
第八章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中的网络媒体作用分析
    第一节 网媒指标
        一、报道样本量和报道情绪
        二、关键词热度
    第二节 基准分析
        一、变量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模型估计结果
    第三节 分组分析
        一、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
        二、随机波动与同步变化
        三、TVP-VAR冲击响应估计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媒体关注度的作用
        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媒体情绪的作用
        三、媒介传播速率对房价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运用城市报媒做好预期管理
        二、结合报媒、网媒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
        三、报网融合提高信息的公信力和传播度
        四、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媒体指标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A:TVP-VAR回归模型中的MCMC算法
附录B:8 家网络媒体变量、住宅销售面积和房价的TVP-VA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附录C:房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及媒体变量的脉冲响应动态演化过程
附录D:不同阶段房价、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媒体变量脉冲响应结果

(2)基于金融支持视角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2.1 房地产泡沫的界定及其检验
        1.2.2 房地产泡沫的成因
        1.2.3 金融支持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
        1.2.4 治理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建议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金融支持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2.1 金融支持过度假说与房地产泡沫关系模型
        2.1.1 金融支持过度
        2.1.2 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生成和演化模型
    2.2 金融支持过度的临界值研究
    2.3 房地产业与金融市场的相互关系
    2.4 金融支持过度假说背景下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2.4.1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制度因素分析
        2.4.2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2.4.3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投机心理因素分析
第3章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支持程度的测度
    3.1 房地产泡沫的检测方法
        3.1.1 房地产泡沫检测方法的分类
        3.1.2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整体评价
    3.2 金融支持过度衡量指标体系研究
        3.2.1 房地产金融支持方式
        3.2.2 房地产金融支持过度衡量指标
        3.2.3 中国房地产金融支持过度分析
        3.2.4 中国金融支持变量系数比分析
第4章 金融支持过度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4.1 金融支持过度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方法
        4.1.1 单位根检验
        4.1.2 协整检验
        4.1.3 向量自回归模型
    4.2 房地产金融支持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选取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4.2.3 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
        4.2.4 房地产金融支持与房地产泡沫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4.2.5 五变量VAR 模型
        4.2.6 房地产金融支持额变化对房地产销售价格变化的脉冲响应分析
        4.2.7 小结
第5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防范的政策建议
    5.1 严防金融支持过度
        5.1.1 控制房地产信贷投放总量
        5.1.2 调整房地产信贷投向
        5.1.3 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5.1.4 加强房地产信贷审批
    5.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5.3 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综合治理
    5.4 规范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5.4.1 倡导具有良好资信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
        5.4.2 引导国外资金和社会基金进入房地产业
        5.4.3 大力推进房地产融资租赁和投资信托等多元化融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分析
    2.1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2.2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2.2.1 需求因素分析
        2.2.2 供给因素分析
    2.3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模型
    3.1 商业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理论模型
    3.2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
        3.2.1 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3.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博弈模型
        3.2.3 加入中国国情的银企博弈模型分析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与风险评估
    4.1 我国住房制度和房地产金融的发展阶段
    4.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4.3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估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5.1 样本和指标的选择
    5.2 相关性分析
    5.3 协整分析
    5.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防范和化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理论与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主要框架以及创新点
2 2007-2009美国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反思
    2.1 2007-2009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
    2.2 次贷危机的发生和金融风险的扩散
    2.3 金融有效监管的原则与建议: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思考
3 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定价研究
    3.1 基于期权数值方法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3.2 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久期与凸度分析
4 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研究
    4.1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检验与结构分析
    4.2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再检验:基于面板数据的方法
5 金融中介与金融危机
    5.1 流动性问题与有效解
    5.2 银行解决方案
    5.3 从商业周期的角度看银行挤兑
    5.4 小结
6 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6.1 代理问题和资产正泡沫
    6.2 银行业危机和资产负泡沫
    6.3 小结
7 投资时机、资产泡沫与最优货币政策
    7.1 最优利率规则的基本模型
    7.2 引入投资的时机效应
    7.3 引入资产泡沫
    7.4 小结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5)住宅价格的多因素动态分析研究 ——以杭州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及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2.1 基于住宅消费的供求分析
        2.1.1 分析住宅价格波动的供求理论
        2.1.2 土地供给为主的供给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1.3 人口和收入为主的需求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
        2.1.4 经济增长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1.5 住宅特征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2 基于投资视角的住宅价格波动分析
        2.2.1 内部货币冲击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2.2 开放经济下汇率波动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2.2.3 其他投资性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
        2.2.4 泡沫理论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分析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杭州市住宅市场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杭州市住宅市场体系建立——住房制度改革
        3.1.1 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3.1.2 住房改革历程:构建住宅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
        3.1.3 住宅市场体系的基本结构
    3.2 杭州市住宅市场体系的发展历程
        3.2.1 杭州市住宅市场体系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3.2.2 杭州市住宅市场投资规模发展持续增加
        3.2.3 杭州市住宅市场保障性住房基本完善
    3.3 杭州住宅市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价格波动
        3.3.1 住房制度改革之前杭州市住宅价格增速与收入增速趋同
        3.3.2 住房制度改革后的杭州市住宅价格呈快速上升趋势
        3.3.3 金融危机以来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加剧并呈下降趋势
第4章 杭州市住宅价格指数的构建
    4.1 住宅价格指数的编制
        4.1.1 住宅价格指数的理论基础及编制方法
    4.2 住宅价格指数特征价格的模型构建
        4.2.1 住宅价格的特征及特征变量
        4.2.2 特征价格的模型构建
    4.3 住宅价格指数特征价格模型的实证分析 #5
        4.3.1 研究的区域市场分析和数据来源
        4.3.2 模型变量的选取和量化
        4.3.3 住宅价格指数特征价格模型的分析
第5章 基于消费视角的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5.1 宏观经济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整体影响
        5.1.1 宏观经济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1.2 宏观经济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2 以土地供给为核心的供给因素的动态分析
        5.2.1 土地供给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2.2 其他供给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2.3 供给因素对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以人口和收入为核心的需求因素的动态分析
        5.3.1 人口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3.2 收入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3.3 消费者的住宅价格预期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5.3.4 需求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6章 基于投资视角的杭州市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6.1 内部货币冲击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动态分析
        6.1.1 理论基础
        6.1.2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6.1.3 利率对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1.4 货币供应量对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1.5 股市对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1.6 内部货币冲击对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2 外部货币冲击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动态分析
        6.2.1 理论基础
        6.2.2 外部货币冲击对我国住宅价格波动的现状分析
        6.2.3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6.2.4 外部货币冲击对杭州住宅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住房制度改革后杭州市住宅价格持续上涨
        7.1.2 住宅特征价格指数提供解释住宅价格波动的微观数据
        7.1.3 消费水平是影响我国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
        7.1.4 经济适用房供应量对住宅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
        7.1.5 人口因素较收入因素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弱
        7.1.6 货币冲击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7.2 本文存在的不足
        7.2.1 特征价格指数模型构建有待提高
        7.2.2 实证检验的地域局限
        7.2.3 数据可获得性和完备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7.3 研究的展望
        7.3.1 完善特征价格模型作为住宅价格波动测算的基础
        7.3.2 构建研究住宅价格波动的一般均衡模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变量数据范例
附录二 供给因素指标体系和数据
附录三 需求因素指标体系和数据
附录四 货币冲击因素指标体系和数据
致谢

(6)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概述
第二章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状况的判断
    第一节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的检测
        (一) 房地产泡沫的检测方法
        (二) 用体制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状况进行检测
第三章 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银行在房地产泡沫产生过程中的角色
        (一) 银行信贷影响房地产发展所需资金的可得性
        (二) 银行利率影响房地产供求双方的成本高低
        (三) 银行影响房地产供求双方的心理预期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破灭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一) 流动性风险
        (二) 信用风险
        (三) 抵押物法律风险
        (四) 系统性风险
第四章 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银行对房地产供求的影响
        (一) 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类型
        (二) 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
        (三) 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 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银行不安全指数
        (二) 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检测银行稳定性与房地产泡沫之间的关系
        (三)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建立房地产多元化融资渠道
        (二)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以加强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约束作用
        (三) 提高银行自身风险防控能力和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四) 加强政策透明度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及其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泡沫经济”的定义界定及与“经济泡沫”的区别
二、战后金融地价膨胀为泡沫经济埋下伏笔
三、股市、房地产与银行信贷泡沫共同引发泡沫经济
四、内外政策加剧泡沫经济的形成
    (一) 日本内部政策的失误, 是导致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1.政府对外政策的失误。
        2.对内管理政策滞后。
    (二) 美国对日经济政策, 是导致泡沫经济产生的直接原因
        1.广场协议的签定。
        2.输入“金融癌症”。
五、完善我国房地产业的对策

(8)广州市房地产泡沫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的研究综述
    2.1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泡沫事件
    2.2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
    2.3 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定义
    2.4 典型的泡沫经济的几个发展阶段
    2.5 房地产泡沫
    2.6 房地产泡沫研究现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及现状
    3.1 广州市房地产发展的几个阶段
    3.2 广州市房地产的需求分析
    3.3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房地产泡沫度的测度
    4.1 指标体系法
    4.2 资本边际收益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传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写作框架及创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综述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泡沫与房地产泡沫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测度的实证过程
第四章 区域间房地产泡沫传染存在性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区域间房地产泡沫传染存在性的计量分析
    第二节 房地产泡沫传染的态势分析
第五章 我国区域房地产泡沫传染机制分析
    第一节 城市间房地产泡沫传染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城市间房地产泡沫传染机制分析
第六章 房地产泡沫过程中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绩效回顾
    第二节 防范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及治理的政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2 房地产泡沫及其危害
    2.1 房地产泡沫表现形式
    2.2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3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表现
    3.1 房地产投资比重过高
    3.2 房地产贷款增长过快
    3.3 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指标异常
    3.4 屋空置率过高
    3.5 房价收入比过高
4 我国房地产泡沫成因机制分析
    4.1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理论分析
    4.2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
5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施效果分析
    5.1 我国近几年房地产宏观调控采取的政策措施
    5.2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失效的原因
6 我国房地产泡沫治理的对策
    6.1 尽快建立土地要素市场
    6.2 割断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政治利益
    6.3 综合运用税收、金融政策,控制入市资金量
    6.4 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6.5 发挥政府主导机制,提供保障性福利住房
    6.6 分化城市功能,延伸住房供应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不要轻言“泡沫”(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中的媒体作用 ——基于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D]. 宋丹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基于金融支持视角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D]. 蔡璇. 湘潭大学, 2011(04)
  • [3]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D]. 张霖森. 西南民族大学, 2011(05)
  • [4]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D]. 殷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5]住宅价格的多因素动态分析研究 ——以杭州市场为例[D]. 杨冬宁. 复旦大学, 2009(11)
  • [6]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研究[D]. 杨邵君. 厦门大学, 2009(12)
  • [7]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及其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J]. 刘兆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 [8]广州市房地产泡沫度研究[D]. 刘祥茂. 暨南大学, 2008(03)
  • [9]我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传染机制研究[D]. 张帆. 厦门大学, 2008(08)
  • [10]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及治理的政策措施[D]. 王来群. 山东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不要轻易谈“泡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