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勉22区的应用

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勉22区的应用

一、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面22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龙,刘磊,贾志伟,刘中良[1](2021)在《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定量评价和不断提升三维地质模型的质量,在明确研究区研究目的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个关键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准确权重,并且依据研究区开发阶段及地质资料数量和质量制定合理的标准,利用实际模型与标准进行对比,得出各个指标的实际得分,通过低分项找出模型的不足,最终经过累计得分定量评价三维地质模型的整体质量。研究认为,研究区的构造模型与沉积相模型质量良好,而属性模型质量相对较差,最终模型得78分,质量中等,有一定提升空间,通过加深研究区地质认识及建模方法优选和多样化,新地质模型较评价前模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最终模型得94分。三维地质模型定量评价体系不仅具有定量评价模型质量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指出模型不足优势,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模型质量的效果。

任江丽[2](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李春梅[3](2019)在《葡西油田古117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西油田-古117区块葡萄花油层主要属于姚家组一段地层,该地层沉积期受西北方向的物源控制,沉积环境为较弱能量的三角洲相前缘亚相,储层具有垂向薄,单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02m,平面上沿着物源方向零散分布等特征,给储层精细刻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并且该区块属于资料拼接带,以往的研究对该区块目的层缺少系统精细的储层刻画研究,因此,急需对该区块进行完整系统的沉积微相研究。本论文针对葡西油田古117区块,以高分辨率地层等时性、沉积岩石学、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葡萄花油层组进行小层级别的沉积微相分析,首先对研究区的目的层进行小层的划分,然后以小层为单元进行反演储层预测,最后利用反演储层预测的成果刻画沉积微相的展布。获得的成果和认识有:以高分辨率地层等时性理论为指导将目的层分为8个小层:PI8、PI7、PI6、PI5、PI4、PI3、PI2、PI1;以小层为单元,开展地震反演储层的预测;以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岩心照片分析沉积相类型,认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为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4个微相类型并结合反演预测结果刻画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对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按照河道展布方向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分为3类:第一类,PI8、PI7、PI6,河道从北向南方向展布,砂体一般厚度02m,累计厚度最大11m,席状砂发育,砂体以河道砂和席状砂为主;第二类,PI5、PI4、PI3,河道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砂体一般厚度02m,累计厚度最大为5m,砂体以河道砂为主;第三类,PI2、PI1,河道从西北和北两个方向,向东南方向展布,砂体一般厚度02m,累计厚度最大为8m,席状砂发育较好,砂体以河道砂和席状砂为主。沉积微相及储层砂体分布规律对于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下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昱良[4](2018)在《印尼东爪哇盆地S区块WT气田地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T气田位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海,O油田以西7km,水深200m,整体属于岩性—构造油气藏,目的层为新近系上新统Selorejo层和Mundu层,岩性以有孔虫颗粒、泥粒、粒泥灰岩为主。WT气田尚处于开发准备阶段,为计算地质储量、部署合理的开发方案并进行经济评价,需对WT气田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本文系统阐述了东爪哇盆地及气田范围内地层发育情况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了盆地内的沉积作用与构造演化的关系;通过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测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及压力特征;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和确定储层参数下限,电阻率下限为5Ω·m、储层有效气层孔隙度下限为17%、含水饱和度上限为60%;结合测试和测井解释结果,WT-1、WT-3ST1、WT-4井分别解释出4段、21段、38段含气层段。基于断层模型、地震解释层面和井上地质分层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构造模型;依据泥质含量曲线和孔隙度曲线划分单井岩性,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储层岩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利用岩相控制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建立孔隙度模型;以储层为控制条件,以岩性模型为约束,并结合对气水分布的认识,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综合建立饱和度模型;利用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通过属性计算器计算渗透率模型。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完成储量计算、射孔层段分析及加密井井位分析,为气田开发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李超[5](2018)在《太平油田沾29块馆陶组下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主力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或特高含水阶段和产量递减期,采收率相对较低,而相当数量的剩余油以不同规模、不同形式、零散地分布于水驱后的油藏中。太平油田沾29块目前存在采出程度低,单井产能低,储量整体动用程度低,含水程度高等问题,呈现出“三低一高”特征。为了有效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继续保持该区块稳产,本论文针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成果认识为挖潜沾29块剩余油潜力及提高采收率、继续保持油田稳产提供了地质依据。本论文以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四大类资料为基础,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利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方法对研究区馆下段储层进行了细分对比,进而开展了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特别是隔夹层发育情况和孔、渗分布规律。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砂体及隔夹层模型、沉积微相模型、相控储层参数模型和净毛比模型等,进而开展油藏数值模拟,分析了沉积韵律、构造起伏、隔夹层和注采井网等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层内砂体韵律控制剩余油分布,剩余油集中于砂体中上部。边底水活跃导致油层多已底部水淹,剩余油集中于小层中上部。构造起伏控制剩余油分布,剩余油集中于局部构造高部位。原始地质储量影响剩余油分布,剩余油集中于原始地质储量高的小层和单砂体中。注采井网难以控制的区域剩余油富集。剩余油主要分布在Ngx12-3、Ngx12-4、Ngx20和Ngx21小层中。

安辉[6](2018)在《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是典型的高孔、中渗普通稠油油藏,这种稠油油藏在油气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阶段由于对砂组内的储层平面变化、油井生产特征以及注水见效特征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油藏的下步动用。本文以面14区沙四1砂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构造、地质和测井等资料,分析了储层平面展布特征,根据产量影响因素优选了分类参数结合产能对区域内储层进行了开发分类;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分类储层的开发方式、产量变化特征、含水变化特征以及注水见效特征进行了研究,弄清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再结合储层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刻画分类储层的地质模型,设计不同的开发方案模拟运算,优选适合各类储层的开发参数,确定合理的开发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流动系数为储层分类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层三类,对三类储层的产能对比研究表明,三类储层产能差异明显:Ⅰ类储层产能大于2.3t,单井累产较高,Ⅱ类储层产能在1.22.3t之间,单井累产一般,Ⅲ类储层产能小于1.2t,单井累产较低。2、明确了三类储层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上升规律:Ⅰ类储层从指数递减,递减率0.027;Ⅱ类储层服从调和递减,初期递减率达0.11,3年后递减率为0.009;Ⅲ类储层服从调和递减,递减率为0.021;Ⅰ类储层含水快速上升,Ⅱ类储层含水平缓上升,Ⅲ类储层含水无明显规律;并确定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有利储层。3、研究表明,研究区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近东西方向推进;近东西方向井见效快,含水上升快,夹角向井递减慢,含水上升缓;并确定断层附近的井极易形成投产就高含水的特征。4、数值模拟与实际参数对比表明,Ⅰ类储层应使用井距为150×300m的正方形反五点井网,采用先期5个月注水的开发方式;Ⅱ类储层应使用井距为150×300m的正方形反五点井网,采用先期6个月注水的开发方式;Ⅲ类储层采用120×400m的反七点井网,先期注水9个月的开发方式;且三类储层都采用相同的注采比1.1:1~1.2:1。

胡峰[7](2018)在《松辽盆地州葡11井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文中提出州葡11井区位于松辽盆地三肇坳陷内,井区面积约8.6km2,主力产油层位是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研究区现已进入开发调整阶段,存在含水持续上升、产量明显下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储层地质和储层物性参数认识不精确、剩余油分布特征不明确。论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储层地质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工作,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优选开发方案。采用标志层控制、沉积旋回辅助的方法,将研究区目的层位划分为3个小层:PI2、PI3和PI5,并将3个小层进一步分成了6个细层;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和邻区岩心资料,以电测资料为主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区内发育一条自北向南的水下分流河道,并在研究区内发生多次分流,呈条带状展布。通过测井二次解释开展了储层物性研究工作,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了储层物性参数,研究区内孔隙度均值为18.7%;渗透率平均值为7.78×10-3μm2;含油饱和度均值为55.4%。采用序贯高斯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定量表征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在空间的分布特征,PI31细层孔渗发育最好,含油饱和度最高;储量拟合结果是174.62×104t,相比原始地质储量168.2×104t,拟合误差是3.82%,拟合度较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剩余油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分布情况,纵向上PI31细层剩余油含量最高,剩余储量为90.73×104t,是研究区开发的潜力层位;平面上研究区东南部和西部条带状区域由于断层的遮挡作用剩余油含量较高;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注采比和采液强度方案,确定了研究区最佳注采比是1,最佳采液强度是0.24。

谢宝[8](2018)在《陕北地区吴起油田A井区长4+5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起油田A井区位于陕北斜坡中南部吴起县白豹乡境内,构造平缓,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低孔低渗的构造—岩性油气藏。长4+5储层是油田的主力储层,原始探明地质储量为801万吨,从投产以来,年递减率平均为21%,总体开采率为15%,油田仍然含有大量的剩余油,并且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挖潜方向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通过测井数据与沉积背景对长4+5储层进行地质建模,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总结控制剩余油的因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将长4+5分为长4+51、长4+521和长4+522三个小层。长4+51和4+521主要发育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其间存在部分水下分流河道,长4+51砂体平均厚度为8.5m,长4+521砂体平均厚度为3.8m。长4+522储层主要发育两条呈现北东—南西向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微相,储层底部发育一套连续性较好的的砂体,平均厚度达10.8m。(2)通过对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极差、垂向粒序性的研究对比和层间非均质性参数计算结果显示,与长4+51和长4+521储层相比,长4+522储层非均质性较弱。(3)利用泥质含量建立岩相模型,采用相控的方法建立属性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得到研究区长4+5地质储量为881.824×104t,其中,长4+51储量284.31×104t,长4+521储量94.6×104t,长4+522储量502.914×104t.(4)利用粗化的属性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剩余油分布特征,整体分布特点与分流河道发育位置相同,呈现北东向的剩余油分布带,在局部的微幅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含量较高。(5)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发现,研究区沉积微相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因素;储层非均质性是剩余分布的微观因素;局部微幅构造高部位形成大量剩余油;原始含油区域,无生产井控制的部位剩余油含量较高。

孙举[9](2018)在《肇213区块裂缝性油藏剩余油描述及注采调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肇213区块葡萄花油层属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投入开发以来,存在注水受效不均、低产低效井比例大及欠注井逐年增多等问题,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流体分布日趋复杂,剩余油分布更为零散。本论文利用测井、地震资料开展研究区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再认识,重新落实局部井区的构造及断层展布特征;根据邻区岩心照片及实验、动态监测资料及开发油水井动态,研究裂缝特征;在裂缝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挠曲度、断层距离及地震属性基础上的三维蚂蚁体追踪裂缝等裂缝预测方法研究,确定三维地震蚂蚁体追踪的裂缝分布较符合开发动态,完成PI1+2、PI31+32、PI41+42、PI5+6四个层地震蚂蚁体微小断层-裂缝追踪,确定研究区裂缝特征及分布规模;在构造、储层、裂缝等综合研究基础上,利用岩心及动态资料确定孔、渗、饱数学模型,采用相控及蚂蚁体追踪裂缝约束的方法应用Petrel软件完成基质-裂缝模型及其属性模型建立,采用基质和裂缝两套网格系统分别进行岩石流体物性参数加载,进行双重介质数值模拟动态拟合,从平面及纵向上进行了剩余油描述,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综合研究确定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水井排及裂缝间基质中,对加密方案进行数模开发指标及经济评价对比,最终优选出两套线性注水方案,提出有效注采调整措施,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刘宇[10](2015)在《席状砂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井网优化》文中指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在横向上连片发育,分布面积广,砂体垂向上呈透镜状,一般在1~5米之间,砂体在垂向上具有由细到粗的反韵律或均质韵律。席状砂分选磨圆好,平面的分布比较稳定,油藏的油气充注量高,但砂体厚度小,使其动用程度低,缺乏开发经验。稠油具有高粘度、高密度、高胶质与沥青、少轻质馏分的特性,开采的主要技术思路是降低粘度,减小流动阻力及增大油层的泄油面积。对于薄层状席状砂稠油油层,注水驱替冷采是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目前针对席状砂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方式研究不多,没有成功的开发模式可以借鉴,文章拟通过八面河油田面22区沙三上3油藏为典型区域,针对该地区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探讨席状砂稠油油藏高效注水开发合理方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面22区沙三上3席状砂油藏的地震、钻井、地质、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地质统计学原理为指导,应用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分别建立了面22区沙三上3席状砂油藏的三维沉积相模型、含水饱和度模型,并用相控建模技术分别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物性模型。通过储量拟合验证,所建三维地质建模符合地质描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将Petrel精细地质建模粗化的地质模型和原油和地层水高压物性资料建立的流体模型结合,建立面22区沙三上3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根据数值模拟模型由ECLIPSE黑油模型自动计算面22区现有11口生产井生产资料,可得到反映油藏目前生产状况的动态模型。通过将动态模型计算的生产数据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可进一步修正数值模拟模型,确保所建数值模拟模型与实际油藏状况相符。在历史拟合后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中选取物性较好的区域,针对面22区沙三上3油藏注水开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面22区沙三上3油藏的直井井网井距排距大小、稠油水平井结构、水平井网的井距排距大小、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注采比等进行论证,得到各技术参数指标,对各参数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到适合油藏注水开发的最佳模式,为油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关键数据:(1)直井井网设计了交错排状和反九点矩形井网两种。交错排状井网的井距优化中,固定排距200m,分别设计了140×200m、160×200m、180×200m、200×200m、220×200m五种方案;排距优化中,固定井距180m,分别为180×140m、 180×160m、180×180m、80×200m、180×220m五种方案。模拟结果显示,交错排状井网的最佳井距为180m,排距160m。反九点矩行井网井距优化中,固定排距200m,设计160×200m、180×200m、200×200m、220×200m、240×200m五种方案;排距优化时,固定井距220m,设计220×160m、220×180m、220×200m、220×220m、 220×240m五种方案。模拟得到最优井排距为220×200m。(2)稠油水平井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针对水平井井段长度和水平井平面位置,数值模拟模型采用理想均质模型。水平井井段长度优化方案模拟了100-800米,认为水平井合理长度为200米左右;水平井平面位置优化主要考虑水平段距边水的距离,设计水平段距边水60-120米,得到最佳距离为l00m。(3)运用最优水平井井身结构,考虑席状砂稠油油藏的实际状况,设计了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五点井网。井距优化时,设定排距160m,分别设计180×160m、200×160m、220×160m、240×160m、260×160m五种方案;排距优化时,固定井距220m,分别设计220×120m、220×140m、220×160m、220×180m、 220×200m五种方案。优化设计结果显示,最佳井距为220米,排距为160米。(4)注采比优化时,分别对最佳井排距下的直井交错排状井网、直井反九点矩形井网、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五点井网采用V注入/V采=0.7、0.8、0.9、1.0、1.1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最佳注采比为0.8。(5)对比直井交错排状井网、直井反九点矩形井网、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五点井网注水方案,在最佳井网井距和注采比情况下,得到井距220m,排距160m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五点井网在开发面22区沙三上3席状砂稠油油藏时效果最佳。在八面河油田面22区沙三上3稠油油藏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各油田席状砂油藏特征,建立席状砂稠油油藏理想模型,对席状砂稠油油藏水驱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井距220m,排距160m时的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五点井网最佳,这与面22区沙三上3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井网优化结果一致,两者之间相互支撑,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

二、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面22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面22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关键参数选择及权重
    2.1 关键参数选择
    2.2 关键参数权重
3 研究区关键参数得分及改进意见
    3.1 扣分项分析及改进意见
    3.2 满分项分析
4 结论

(2)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区域研究现状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2.3.1 地层特征
        2.3.2 确定标志层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构造解释
        3.1.1 单井层位标定
        3.1.2 三维构造解释
        3.1.3 构造变速成图
    3.2 结构特征
    3.3 断裂特性
        3.3.1 平面构造特性
        3.3.2 纵向构造特性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3.4.1 东部洼槽带
        3.4.2 西部洼槽带
        3.4.3 东部缓坡带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3.4.5 中部断垒带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3.4.7 西部反转带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3.5.1 断陷形成早期
        3.5.2 断陷稳定期
        3.5.3 断陷萎缩期
        3.5.4 回返抬升期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测井相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4.2.1 扇三角洲沉积
        4.2.2 湖相沉积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1 单井相分析
        4.3.2 连井相分析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5.3.1 常规反演方法
        5.3.2 反演方法优选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5.4.1 确立反演流程
        5.4.2 优选反演参数
    5.5 反演模型检验
    5.6 油气成藏研究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5.6.2 油气成藏模式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地质建模目的
    6.2 建模方法简述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6.2.2 随机建模方法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6.4 模型建立
        6.4.1 构造模型
        6.4.2 岩相模型
        6.4.3 属性模型
    6.5 模型验证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7.3.1 油井转注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7.4.1 老井压裂
        7.4.2 解堵驱油
    7.5 调整方案总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教育背景

(3)葡西油田古117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0.2.2 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1.1 研究区位置
    1.2 区域地层特征
    1.3 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章 地层格架建立
    2.1 小层划分与对比原理
    2.2 小层划分与对比步骤
    2.3 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2.4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第三章 地震反演储层预测
    3.1 基础数据分析及处理
    3.2 地震反演曲线处理
    3.3 地质统计学多属性反演
    3.4 储层预测精度分析
第四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
    4.1 物源分析
    4.2 沉积微相类型的确定
    4.3 单井相分析
    4.4 井震结合联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4.5 井震结合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
    4.6 砂体展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印尼东爪哇盆地S区块WT气田地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地质建模的主要任务
        1.3.1 针对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气田
        1.3.2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油气田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发育特征
        2.1.2 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勘探开发简况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沉积环境与地层发育特征
        3.1.1 研究区沉积环境
        3.1.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3.2 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
    3.3 储层岩石学特征
    3.4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3.5 储层压力特征
    3.6 断层的控制作用
        3.6.1 区域断裂模式
        3.6.2 圈闭机理
第四章 测井资料综合分析与解释
    4.1 测井解释数据基础
        4.1.1 测井资料
        4.1.2 取心井分析资料
    4.2 测井曲线标准化
    4.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4.3.1 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特征
        4.3.2 岩性、物性、含油气性与电性的关系
    4.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4.4.1 泥质含量模型
        4.4.2 孔隙度模型
        4.4.3 渗透率模型
        4.4.4 含水饱和度模型
        4.4.5 模型检验
    4.5 储层物性下限及流体识别
        4.5.1 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4.5.2 储层流体识别
    4.6 测井解释结果与气水分布研究
        4.6.1 测井解释结果
        4.6.2 气水分布研究
第五章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
    5.1 储层构造模型
        5.1.1 构造建模方法的选择
        5.1.2 断层模型与层面模型的建立
    5.2 储层相模型
        5.2.1 相建模方法的选择
        5.2.2 相模型的建立
    5.3 储层属性模型
        5.3.1 属性建模方法的选择
        5.3.2 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5.3.3 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5.3.4 含气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5.4 模型检验
第六章 储量计算与开发方案分析
    6.1 储量计算
    6.2 开发方案分析
        6.2.1 加密井的井位分析
        6.2.2 射孔方案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太平油田沾29块馆陶组下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现状
        1.2.2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认识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认识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
    2.5 生产现状
第三章 油藏地质特征
    3.1 地层划分对比
        3.1.1 地层划分对比步骤
        3.1.2 标准层特征
        3.1.3 划分、对比结果
    3.2 沉积相研究
    3.3 储层展布特征
    3.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4.1 层内非均质性
        3.4.2 平面非均质性
        3.4.3 层间非均质性
        3.4.4 微观非均质性
第四章 三维地质建模
    4.1 建模流程
    4.2 地层模型
    4.3 砂体及隔夹层模型
    4.4 沉积微相模型
    4.5 相控储层参数模型
    4.6 油水分布、含水饱和度和净毛比模型
    4.7 储量计算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拟
        5.1.1 数值模拟模型
        5.1.2 储量拟合
        5.1.3 生产历史拟合
    5.2 剩余油分布特征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5.3.1 沉积韵律控制剩余油分布
        5.3.2 构造起伏控制剩余油分布
        5.3.3 原始储量控制剩余油分布
        5.3.4 边底水活跃度控制剩余油分布
        5.3.5 注采井网控制剩余油分布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油藏地质特征
    2.3 开发历程
    2.4 储量动用情况
第3章 储层分类
    3.1 分类参数选择
    3.2 储层分类方法
    3.3 储层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开发动态特征
    4.1 开发方式评价
    4.2 产量变化特征
    4.3 含水变化特征
    4.4 注水见效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类储层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5.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5.2 合理井网井距
    5.3 合理注水时机与注采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松辽盆地州葡11井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储层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方法
        2.2.2 地层划分结果
    2.3 储层沉积特征
        2.3.1 测井相模板的建立
        2.3.2 沉积相分析
3 储层物性特征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
        3.1.1 标准井的确定
        3.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
    3.3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
        3.3.1 孔隙度参数解释
        3.3.2 渗透率参数解释
        3.3.3 含油饱和度参数解释
4 储层地质建模
    4.1 数据准备
    4.2 构造建模
        4.2.1 断层模型
        4.2.2 空间网格设计
        4.2.3 层面模型
    4.3 属性建模
        4.3.1 孔隙度模型
        4.3.2 渗透率模型
        4.3.3 含油饱和度模型
    4.4 模型检验
5 油藏数值模拟
    5.1 数模参数准备
    5.2 油藏模型的建立
    5.3 历史拟合
        5.3.1 全区历史拟合
        5.3.2 单井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
        5.4.1 剩余油垂向分布
        5.4.2 剩余油平面分布
    5.5 模型与油藏吻合情况分析
    5.6 调整方案优选
        5.6.1 注采比优化
        5.6.2 采液强度优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陕北地区吴起油田A井区长4+5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现状
        1.2.3 国内外储层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储层建模方法简介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与成果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地质概况
        2.1.1 地质特征
        2.1.2 勘探开发现状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划分
        2.2.2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2.3 沉积相特征研究
        2.3.1 沉积相特征
        2.3.2 沉积微相研究
        2.3.3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2.3.4 砂体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非均质性
    3.1 测井资料标准化与解释模型建立
        3.1.1 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法
        3.1.2 测井曲线标准化结果
        3.1.3 解释模型的建立
    3.2 储层非均质性
        3.2.1 层内非均质性
        3.2.2 层间非均质性
        3.2.3 平面非均质性
第四章 三维地质建模
    4.1 建模步骤
    4.2 三维地质建模准备
        4.2.1 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4.2.2 地层构造格架模型的建立及网格设计
        4.2.3 数据粗化
    4.3 相模型粗化方法
    4.4 属性数据粗化方法选取
        4.4.1 孔隙度数据粗化
        4.4.2 渗透率数据粗化方法
        4.4.3 含水饱和度数据粗化方法
    4.5 数据分析
        4.5.1 变差函数方法理论
        4.5.2 垂向变差函数计算方法
        4.5.3 平面变差函数
        4.5.4 变差函数对于属性模型的影响
    4.6 相建模
        4.6.1 相模型变差函数分析
        4.6.2 模型检验
    4.7 属性建模
        4.7.1 孔隙度模型
        4.7.2 渗透率模型
        4.7.3 含水饱和度模型
        4.7.4 储量计算
        4.7.5 模型粗化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
    5.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5.1.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5.1.2 生产历史拟合
    5.2 储量拟合
    5.3 历史拟合
        5.3.1 全区产油量与累计产油量历史拟合
        5.3.2 单井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
    5.5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肇213区块裂缝性油藏剩余油描述及注采调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区块概况
    1.1 构造特征
        1.1.1 断层解释
        1.1.2 葡萄花油层PI顶面构造特征
    1.2 小层分布规律
    1.3 储层及流体性质
    1.4 储层裂缝性质
第二章 地质模型的建立
    2.1 构造模型的建立
    2.2 相控模型的建立
        2.2.1 沉积微相模型建立
        2.2.2 相控砂体分布模型建立
    2.3 基质属性模型建立
    2.4 裂缝模型建立
第三章 剩余油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区块开发动态的历史拟合
        3.1.1 初次动态拟合效果
    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3.2.1 数模剩余油纵向分布分析
        3.2.2 油藏监测资料纵向剩余油分布研究
    3.3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四章 注采调整方法研究
    4.1 注采井网调整方式筛选
    4.2 注采井网调整方式设计
        4.2.1 模拟区选择
        4.2.2 注采井网调整方案设计
    4.3 注采井网调整方案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10)席状砂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井网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席状砂稠油油藏注水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
    1.4 工区概况
第2章 面22区沙三上3储层砂体展布与物性特征研究
    2.1 油藏基本特征
    2.2 储层沉积微相特征
    2.3 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2.4 储层物性特征
第3章 面22区沙三上3储层地质模型
    3.1 储层建模的思路与流程
    3.2 面22区沙三上3储层地质模型建立
    3.3 面22区沙三上3油藏储量复算
第4章 面22区沙三上3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4.2 面22区沙三上3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3 历史拟合
第5章 面22区沙三上3油藏注水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研究
    5.1 注水开发现状
    5.2 直井注水开发方案优化
    5.3 水平井注水开发方案优化
    5.4 注采比优化方案
    5.5 注水开发方案优选
    5.6 注水开发方案优化设计总结
第6章 理想席状砂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井网优化
    6.1 席状砂油藏概念模型建立
    6.2 理想席状砂稠油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6.3 理想席状砂稠油油藏注采井网优化
    6.4 理想席状砂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设计总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面22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J]. 张庆龙,刘磊,贾志伟,刘中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3]葡西油田古117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 李春梅.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4]印尼东爪哇盆地S区块WT气田地质模型研究[D]. 刘昱良.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5]太平油田沾29块馆陶组下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李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1砂组开发特征研究[D]. 安辉. 长江大学, 2018(12)
  • [7]松辽盆地州葡11井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D]. 胡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8]陕北地区吴起油田A井区长4+5储层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谢宝. 西北大学, 2018(01)
  • [9]肇213区块裂缝性油藏剩余油描述及注采调整方法研究[D]. 孙举.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10]席状砂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井网优化[D]. 刘宇. 长江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随机建模技术在八面河油田勉22区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