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失误与青少年犯罪

学校教育失误与青少年犯罪

一、学校教育的失误与青少年犯罪(论文文献综述)

殷浩田[1](2021)在《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基于S市12名罪错青少年的深度访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的民主多元化,互联网时代下青少年越轨事件频发,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越轨升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些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历程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越轨升级轨迹?为深入研究此问题,本研究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12名罪错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将这些罪错青少年的越轨升级轨迹作为研究主线,关注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的互动过程,重点探析罪错青少年越轨形成和升级的演变过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些启示。研究发现,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的行动性生成经历了萌芽期、试探期、发展期和定型期四个阶段。在萌芽期,影响青少年越轨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被留守的童年经验”和“疏离的亲子关系”,为弥补权威性资源的缺位,行动者通过反思性监控的行动满足本体安全感,多数行动者已普遍偶有偏差行为,另外“亲密的发小玩伴”更容易催生成长后期“协同作案”的可能,这为越轨升级埋下了祸根,导致越轨行动不断增加。在试探期,影响青少年越轨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父母“拙劣的管教方式”、“不良的师生关系”以及“厮混的朋辈友伴”,在反思性监控下获得“解放天性,爱玩叛逆”的自我认知,并导致其叛逆丛生,不良行为续增。在发展期,影响青少年越轨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弱约束的家庭监管”、“失功能的学校教育”以及“不良的交友圈”,在反思性监控下获得“挑战权威,自我中心”的自我认知,并导致其严重不良及违法行为增生。在定型期,影响青少年越轨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反弹的管教态度”、“讲义气的交友文化”以及“复杂的工作环境”,在反思性监控下获得“冲动盲从,意识淡薄”的自我认知,并导致其触犯《刑法》,铸成大错。越轨升级作为社会结构与青少年个体行动之间的社会实践方式,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受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双重互动的影响,逐渐从偶有偏差行为、不良行为续增、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增生到最后的犯罪行为这一轨迹不断升级。穿梭在不同环境中的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迹象,需要引起重视。基于此发现,本文提出了阻断青少年越轨升级的社会工作服务建议:提前介入高风险家庭、及时阻断不良行为、严密监控严重不良行为、积极参与司法处遇、协助进行认知辅导等,希冀社会工作成为改变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的重要途径。

李萌,涂龙科[2](2020)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2017年各省市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判决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相关判决书的研究,分析出青少年犯罪案件分布规律,即罪名主要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盗窃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为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点犯罪的治理因素;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应当是提高义务教育率、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脱离学校和家庭;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减少青少年与毒品接触;重视对青少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与改造。

张锋学[3](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孙开一[4](2020)在《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立法研究》文中提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果可以经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反映出来,使人们以此来判断教育的成功与否。而家庭教育的成果,却是由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来反映的。相较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成果是隐性的,也是难以即刻得到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对个人造成持续终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延续到下一代甚至数代之后的人身上。而当下社会,由于受到监护人思想守旧、被监护人是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或重组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家庭教育出现有育无教、无教无育或是有教无育等的问题,不仅破坏了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深入发展,还造成了“熊孩子”、“熊老人”、“青少年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故此,建立家庭教育法,改善家庭教育的现状迫在眉睫。家庭教育法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改善家庭教育的现状,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长进行积极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并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以及其法律体系。家校社一体化发展指的是我们要坚持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我国目前教育相关法律现状是,学校教育立法和社会教育立法不断完善,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完备,而相比较之下,家庭教育的法治建设滞后,缺少以一部专门法为纲领的完善而独立的法律体系。第一章为引言:本章节主要说明本研究问题提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在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应然逻辑:包括家庭教育法本身的定位,家庭教育法的主体以及内容侧重,阐明我国建立家庭教育法的根本目的,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三章为在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功能分析:明晰建立家庭教育法可以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促进家庭教育蓬勃发展,防治未成年人犯罪,表明建立家庭教育法的必要性。第四章为我国家庭教育立法之现状和问题:本章主要分析比较我国现行的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以及地方出台的教育条例,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我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立法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为我国家庭教育立法之建议:从德育教育和父母与子女互相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为家庭教育立法提供新鲜思路和智慧闪点。本文基于家校社一体化视角,分析家庭教育立法的现状和问题,查阅现有关于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文献,比照现有教育法律,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家庭教育立法在法律名称、内容体例以及立法侧重点等方面提出建议,本研究将以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双向互动教育为侧重点,为最终家庭教育法的出台提供全新的思想火花,以及为促进家庭教育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做出贡献。

常进锋,尹东风[5](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青少年犯罪受到社会学学科的持续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理论视野出发,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路径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解读,为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深入发展与规范前行提供学理支撑和研究准备。未来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将朝着坚持理论自觉、理论整合、西方理论与本土理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影响与防治路径。

云雁[6](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研究 ——以H县第三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研究多如牛毛,但是针对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展开的调查研究较少。近年来青春期女生的越轨现象在中学校园表现得突出且特殊,调查研究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表现及成因,并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个案工作介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帮助引导青春期女生改变越轨行为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H县第三中学为例,介绍H县第三中学的基本情况,在搜集案主和实地调查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表现及成因,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详细了解该校青春期女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情感中存在的越轨行为,最后通过个案工作的介入,运用个案工作的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个案工作的过程,对案主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从服务对象面临问题的界定、个案介入目标的制定、详细具体的介入过程、个案介入的过程与结果评估到结案六个方面入手,最终对案主越轨行为与不良思想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证明了社会工作专业介入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可行性。只要通过社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指导,青春期女生的越轨行为与不良思想就会有所改变,因此也证明了学校社会工作在初级中学中开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张换萍[7](2019)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经济体制的变革,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人们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青少年作为社会中一个较为稚嫩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精神层面的教育不容忽视。家庭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然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却很容易被忽视。本文选择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重视。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概括梳理了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理论依据,为全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影响,深刻分析了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特性,并对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影响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其中,家庭教育目标影响青少年人生目标的确立,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培养,家庭教育环境影响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特性表现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互补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规制性。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的影响,可以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确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建立家庭与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入手。

常进锋[8](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梳理》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青少年犯罪受到社会学学科的持续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研究从未停步且呈上升趋势,而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亚文化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等理论视野出发,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防治路径进行了深刻的理论解读,为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深入发展与规范前行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扎实的研究准备。但却存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相关学者运用社会学理论对青少年犯罪诠释的层次较低、整合理论研究不足、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欠佳等方面的问题。未来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将朝着坚持理论自觉、理论整合、西方理论与本土理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影响与防治路径。

石军[9](2018)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工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工读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而研究者作为一名工读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对该问题研究特有的局内人视角和内在体悟。本研究以W市M学校为个案,通过对工读教育发展历史和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的文献梳理,以及对M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建构以及工读教育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一个称为工读学校的地方。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白描式地呈现了工读学校这一介于普通学校和传统监狱之间的特殊教育形态,深入分析了在这一特殊场域下工读学校对于工读生身体治理与思想治理的“双重治理”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控制者反被控制”、“治理者反被治理”的治理逻辑,为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研究埋下了伏笔。第三章,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主体身份。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描述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微观过程,分析了 M学校工读教师的生存状态,呈现了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重点描述了工读教师在入职后身份构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份建构过程是否存在身份危机,存在怎样的身份危机?第四章,总结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五大问题:社会身份的“污名化”、专业身份的“泛化”、文化身份的“危机”、主体身份被“遮蔽”、群体身份的“缺席”。第五章,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通过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不是“管制”;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不是“监狱”;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不是“少年犯”;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不是“监狱警察”;从而得出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影响工读教师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主要原因,并对工读学校的“治理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工读学校“去监狱化”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份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下的社会身份认同危机、执勤关系下的主体身份认同危机、教学关系下的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管理关系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导致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根基异常薄弱。另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呈现出身份想象、身份失衡、身份焦虑、身份迷失、身份游离、身份挣扎等复杂样态,进而被构建为“监狱警察、另类教师、保姆、父母、心理咨询师、护理员、雇佣工人”等多重身份。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主要受到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影响,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导致工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和影响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原因。通过本研究以期对工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以及工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董冰[10](2017)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犯罪是人受一定的反社会意识支配的行为。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考察其背后的道德根源,从而寻找治本之策。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未成年人处于人生道德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其道德发展具有特定的年龄特征为基点,试图在对犯罪与道德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揭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最终达到培育未成年人完善的道德人格的目标。具体而言,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五部分。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述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木部分厘清了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基本概念,辨析了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概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关系,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借鉴。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发挥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功能,保证未成年人在任何特定社会情境中凭借内在的道德良心遵守社会道德准则,把未成年人的自由行为引向道德的方向,使未成年人犯罪发生于未然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能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提供内容和方法论上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奠定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失范理论、道德发展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第三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现状分析。本部分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所取得的成就,找出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面临的挑战。21世纪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人数上呈倒V字形结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经历了萌芽时期、徘徊停滞时期、探索改革时期、深度发展时期等四个时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理念没有真正树立、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尚需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中职责分工不清晰和社会合力没有形成等问题。此外,在当前世界信息化、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下还面临着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大量存在、童年消逝的趋势仍在继续的挑战。第四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本部分根据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特点找到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社会道德局部失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理念偏差、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学校道德氛围有待改善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学校因素;家庭关系不良、家庭结构缺陷、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父母行为不端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家庭因素;不良的交往对象、不良的交往内容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交往因素;道德认知低下、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自我薄弱、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个体因素。第五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作用机理。本部分在明确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的基础上,阐明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内部和外部作用机制。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完善的道德人格。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遵循内部调控与外部调控相结合、心理疏导与道德调控相结合、层次性与差别性相结合、针对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基于未成年人处于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这一特点,在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中道德自律机制主要体现为良心机制、自尊机制和羞耻机制;道德他律机制主要体现为道德赏罚机制、道德示范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第六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本部分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具体对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应从优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社会环境和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根据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作用机理,优化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社会环境应从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夯实家庭道德教育、合理引导同伴交往等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应从增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确立自我同一性、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四个方面着手。

二、学校教育的失误与青少年犯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与青少年犯罪(论文提纲范文)

(1)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基于S市12名罪错青少年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群体特征研究
        1.3.2 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1.3.3 青少年越轨历程或轨迹研究
        1.3.4 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论研究
        1.3.5 社会工作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
        1.3.6 已有研究评述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视角及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的选取
        1.5.2 研究对象的抽样
        1.5.3 资料收集方法
        1.5.4 资料分析方法
        1.5.5 研究伦理
第2章 “我本不坏”:青少年越轨的萌芽期
    2.1 青少年越轨萌芽期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2.1.1 被留守的童年经验
        2.1.2 疏离的亲子关系
        2.1.3 亲密的发小玩伴
    2.2 萌芽期反思性监控下的自我认知:听话才是乖小孩?
    2.3 越轨萌芽的行动:正常上学的日子,偶有偏差行为
    2.4 小结
第3章 “忤逆反叛”:青少年越轨的试探期
    3.1 青少年越轨试探期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3.1.1 拙劣的管教方式
        3.1.2 不良的师生关系
        3.1.3 厮混的朋辈友伴
    3.2 试探期反思性监控下的自我认知:解放天性,爱玩叛逆
    3.3 越轨试探的行动:叛逆丛生,不良行为续增
    3.4 小结
第4章 “无法无天”:青少年越轨的发展期
    4.1 青少年越轨发展期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4.1.1 弱约束的家庭监管
        4.1.2 失功能的学校教育
        4.1.3 不良的交友圈
    4.2 发展期反思性监控下的自我认知:挑战权威,自我中心
    4.3 越轨发展的行动:严重不良及违法行为增生
    4.4 小结
第5章 “铸成大错”:青少年越轨的定型期
    5.1 青少年越轨定型期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5.1.1 反弹的管教态度
        5.1.2 讲义气的交友文化
        5.1.3 复杂的工作环境
    5.2 定型期反思性监控下的自我认知:冲动盲从,意识淡薄
    5.3 越轨定型的行动:触犯《刑法》,铸成大错
    5.4 小结
第6章 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的行动性生成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6.1 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的行动性生成
        6.1.1 青少年越轨升级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6.1.2 青少年越轨升级的个体行动
        6.1.3 青少年越轨升级的行动性生成
        6.1.4 研究发现
    6.2 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
        6.2.1 提前介入高风险家庭
        6.2.2 及时阻断不良行为
        6.2.3 严密监控严重不良行为
        6.2.4 积极参与司法处遇
        6.2.5 协助进行认知辅导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越轨升级: 一种社会结构与青少年个体行动之间的社会实践方式
    7.2 相关讨论与反思
        7.2.1 关于越轨青少年行为轨迹研究的讨论
        7.2.2 社会工作:改变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的重要途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青少年访谈提纲

(2)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定义
二、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分布
    (一)青少年犯罪的年龄分布
    (二)青少年犯罪的罪名分布
    (三)青少年犯罪案件地域分布
三、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二)经济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三)其他犯罪的治理情况与青少年犯罪
四、青少年犯罪治理的建议
    (一)加强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对未成年人交通违规的打击力度
    (二)严控青少年接触毒品的几率,进行娱乐场所严格管理
    (三)提高义务教育覆盖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四)推广家庭心理咨询业务,优化家庭教育模式
    (五)坚持“宽严相济”的处罚原则,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感化与改造

(3)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文献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一、人格概述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三、人格刑法理论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一、道德思维概述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一)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法
        (三)教育法律体系
        (四)家校社教育体系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
    五、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六、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文本研究法
第二章 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应然逻辑
    一、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家庭教育法的应然定位
        (一)家庭教育法的法律地位
        (二)家庭教育法的调整内容
        (三)家庭教育法的条款“性格”
    二、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家庭教育法的应然目的
        (一)家庭教育法的应然定义
        (二)家庭教育法的价值取向
        (三)家庭教育法的应然目标
    三.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应然效果
        (一)家庭教育法的指导思想
        (二)家庭教育法的教育惩戒权
        (三)家庭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与内容
第三章 在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功能分析
    一、通过立法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
        (一)建立家庭教育法对纵向教育法律体系的现实价值
        (二)建立家庭教育法对横向教育法律体系的现实价值
    二、通过家庭教育立法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建立家庭教育法对家庭教育的现实价值
        (二)建立家庭教育法对学校教育的现实价值
        (三)建立家庭教育法对社会教育的现实价值
    三、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一)通过家庭教育来预防未成年犯罪
        (二)通过家庭教育来解决“熊孩子”问题
        (三)通过家庭教育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章 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家庭教育立法不成体系
        (二)我国家庭教育相关法律缺少整合
    二、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的特点
        (一)以预防为主
        (二)以鼓励为主
        (三)以政府参与为重
    三、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内部内容方面的不足
        (二)家庭教育外部联系方面的不足
第五章 我国家庭教育立法之建议
    一、明确家庭教育立法的内容
        (一)明确对家庭教育法的章节划分
        (二)明确对本法所指家庭教育的定义
    二、强化政府推荐的作用
        (一)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分工
        (二)明确构建相关机构
    三、深化家庭教育与家校社教育体系的联系
        (一)深化家庭实施的效果
        (二)扩大学校指导的力度
        (三)增强社会参与积极度
    四、建议以强制性条款与倡导性条款并重
        (一)扩大对家庭教育的管理范围
        (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管理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二、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三、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四、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五、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六、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七、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八、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九、青少年犯罪研究述评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6)社会工作介入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研究 ——以H县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式观察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H县第三中学发展状况及学生越轨行为调查
    第一节 H县第三中学基本情况
        一、建校及学校发展基本情况
        二、生源及师资情况
    第二节 H县第三中学青春期女生越轨情况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目标筛选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章 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表现及成因
    第一节 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表现
        一、学习上的越轨行为
        二、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情感中越轨行为的表现
    第二节 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朋辈群体
        四、学校因素
        五、网络因素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青春期女生的越轨行为
    第一节 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
        一、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二、个案工作介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一、接案
        二、预估
        三、计划
        四、介入
        五、评估
        六、结案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 青少年人生观的内涵
    二、青少年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
        (一) 个人幸福的基础
        (二) 个体人生发展的观念指导
        (三) 个人社会化的需要
    三、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
        (三) 西方学者的相关教育思想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第二章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影响
    一、家庭教育目标对青少年人生目标的影响
        (一) 家庭教育目标
        (二) 家庭教育目标对青少年人生目标的影响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 家庭教养方式
        (二)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影响
    三、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 家庭教育环境
        (二) 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章 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特性分析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
        (一) 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最早期的教育
        (二) 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最基础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一)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终生性
        (二)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继承性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互补性
        (一) 家庭与学校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同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互补
    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规制性
        (一) 社会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二)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的社会影响具有规制作用
第四章 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影响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一) 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二) 重视家庭德育功能
    二、选择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 选择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避免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二) 家长要利用现代家庭新变化开展青少年人生观教育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 创设良好的家庭外部环境
        (二) 创设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
    四、建立家庭与学校、社会良性互动机制
        (一) 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 建立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二、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失范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三、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四、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五、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亚文化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六、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解组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七、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冲突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八、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阐释
    (一)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
    (二)社会系统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防治
九、研究述评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9)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边缘群体触动时代教育脉搏
        二、局内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拷问
        三、坚守自我的小众研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 身份、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
        (二)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理论
        (三) 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四) 教师主体身份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二、关于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
        (一) 关于工读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工读学校的研究
        (三) 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
        (四) 关于工读教师的研究
        三、小结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一个称作工读学校的地方
    第一节 工读学校:一种介于传统学校与监狱的特殊教育形态
        一、空间的布局:全景式的监控
        二、接收的对象:行为不良学生
        三、教育的改造: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对工读生的治理
        一、身体的治理:新生期教育
        (一) 新生报到
        (二) 理发、内务和规范
        (三) 军训生活
        (四) “自我考核过五关”
        (五) 我的“小转变”
        (六) 军训会操暨开学典礼
        二、思想的治理:稳定期教育
        (一) 个体目标管理
        (二) 思想教育改造系列讲座
        (三) 道德重构
        (四) 社会化“改造”
        三 小结
第三章 治理模式下的工读教师主体身份建构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一知半解”:局外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社会大众:没听说过
        (二) 学生家长:很少知道
        (三) 教师家属:不理解
        二、“朝不保夕”:局内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低人一等”的“另类教师”
        (二) “灰色区域”下的多重压力
        (三) “夹缝生存”的教师队伍
        (四) “存废之争”的职业恐慌
        三、小结
    第二节 执勤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管教与值勤:工读教师的身份失衡
        (一) 24小时全方位“监视”
        (二) 执勤过程“身心疲惫”
        (三) 扮演“多重角色”
        (四) 常态化的“班级执勤例会”
        (五) 特殊的职业素养
        二、权威下的抗争:工读教师的身份焦虑
        (一) “强硬”的教师形象
        (二) 严厉的《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三) 工读生的“抗争”
        三、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读教师的身份恐慌
        (一) “挑衅”与“抗教”:不断触及执勤员的“底线”
        (二) 在校“逃跑”:执勤员犹如“天塌了”
        (三) “捉拿”工读生:执勤员像“警察”一样“办案”
        四、小结
    第三节 教学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初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想象
        (一) 工读生:天使还是魔鬼?
        (二) 教学:与普通学校有何异同?
        (三) 普通教材:工读生能适应吗?
        二、深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迷茫
        (一) 课堂上“乱象”层生
        (二)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受挫
        (三) 教学成为“独角戏”
        (四) “仅有”的成就感
        (五) “等死”或“逃离”
        三、小结
    第四节 管理关系下的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
        一、职责承担的“多”“重”“难”
        (一) 学生工作“多”
        (二) 常规工作“重”
        (三) 家长工作“难”
        二、制度考核下的繁琐与无序
        (一) 工作计划的“迷茫”
        (二) 工作例会的“繁琐”
        (三) 目标考核的“焦虑”
        三、管理条例的“全覆盖”
        (一) “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条例
        (二) “全天候”的管教执勤条例
        (三) “一日四查”的考勤条例
        (四) “多级审批”的请假条例
        四、小结
第四章 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受损身份”:工读教师社会身份“污名化”
    二、“多重角色”:工读教师专业身份“泛化”
    三、“监狱化”色彩:工读教师文化身份“危机”
    四、“雇佣工人”:工读教师主体身份被“遮蔽”
    五、“获得感”缺失:工读教师群体身份“缺席”
第五章 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
    第一节 治理模式“监狱化”: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还是“监狱”?
        二、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还是“管制”?
        三、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少年犯”?
        四、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还是“监狱警察”?
        五、小结
    第二节 “去监狱化”: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重塑
        一、实施“去污名化”,重建工读学校的“学校身份”
        二、构建“关怀文化”,重建工读学校的“教育身份”
        三、实行“管教分离”:重建工读教师的“专业身份”
        四、参与“实质管理”,重建工读教师的“主体身份”
        五、走向“道德意义”,重建工读教师的“群体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4: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附录5: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记录
    附录6-11: M学校的相关表格资料
    附录12-16: 《初三(1)班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附录17: 田野札记
在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情况
后记:从自考生到博士生——我的30多年教育生活史

(10)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之处
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2.1.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
        2.1.2 未成年人犯罪与相关概念辨析
    2.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概念界定
        2.2.1 犯罪与道德
        2.2.2 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
        2.2.3 社会控制与道德调控
        2.2.4 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关系
        2.3.1 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3.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
        2.3.3 思想政治教育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提供内容和方法论支持
    2.4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犯罪学理论
        2.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4.3 思想政治教育学过程机制理论和环境理论
    2.5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其他理论借鉴
        2.5.1 精神分析理论
        2.5.2 社会失范理论
        2.5.3 道德发展理论
        2.5.4 社会控制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现状分析
    3.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状况
        3.1.1 低龄化趋势继续发展,文化程度略有提高
        3.1.2 男性未成年犯占绝大多数,在校生犯罪显着增加
        3.1.3 暴力化倾向明显,共同犯罪突出
        3.1.4 涉毒犯罪频发,涉网犯罪愈演愈烈
    3.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现状
        3.2.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发展历程
        3.2.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取得的成绩
        3.2.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存在的问题
    3.3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面临的挑战
        3.3.1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大量存在
        3.3.2 “童年的消逝”趋势仍在继续
    3.4 本章小结
4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因素
        4.1.1 社会道德局部失范
        4.1.2 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4.2 学校因素
        4.2.1 学校教育理念偏差
        4.2.2 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4.2.3 学校道德氛围有待改善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关系不良
        4.3.2 家庭结构缺陷
        4.3.3 父母养育方式不当
        4.3.4 父母行为不端
    4.4 同伴关系因素
        4.4.1 不良的交往对象
        4.4.2 不良的交往内容
    4.5 个体因素
        4.5.1 道德认知低下
        4.5.2 道德情感淡漠
        4.5.3 道德自我薄弱
        4.5.4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
    4.6 本章小结
5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作用机理
    5.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目标
        5.1.1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目标概述
        5.1.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目标的确立
    5.2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基本原则
        5.2.1 内部调控与外部调控相结合原则
        5.2.2 心理疏导与道德调控相结合原则
        5.2.3 层次性与差别性相结合原则
        5.2.4 针对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
    5.3 道德自律作用机制
        5.3.1 良心的作用机制
        5.3.2 自尊的作用机制
        5.3.3 羞耻的作用机制
    5.4 道德他律作用机制
        5.4.1 道德赏罚机制
        5.4.2 道德示范机制
        5.4.3 舆论监督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未成年人犯罪道德调控的对策
    6.1 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6.1.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1.2 清理网络空间
    6.2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6.2.1 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
        6.2.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6.2.3 开展服务学习
        6.2.4 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6.3 夯实家庭道德教育
        6.3.1 完善家庭关系
        6.3.2 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
        6.3.3 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
    6.4 合理引导同伴交往
        6.4.1 实施建设性介入
        6.4.2 探索同伴教育机制
        6.4.3 进行社会技能训练
    6.5 提高未成年人的个体道德修养
        6.5.1 增强道德认知
        6.5.2 发展道德情感
        6.5.3 确立自我同一性
        6.5.4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学校教育的失误与青少年犯罪(论文参考文献)

  • [1]罪错青少年越轨升级轨迹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基于S市12名罪错青少年的深度访谈[D]. 殷浩田.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萌,涂龙科.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3)
  • [3]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家校社一体化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立法研究[D]. 孙开一.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J]. 常进锋,尹东风. 当代青年研究, 2019(04)
  • [6]社会工作介入青春期女生越轨行为的研究 ——以H县第三中学为例[D]. 云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7]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D]. 张换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阐释梳理[A]. 常进锋.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青少年发展 ——第十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 2018
  • [9]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D]. 石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10]未成年人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D]. 董冰.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学校教育失误与青少年犯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