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山区水利建设探讨

福建省山区水利建设探讨

一、福建省山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怡[1](2021)在《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保护实践的发展,我国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福兴古道作为千百年来移民迁徙的重要产物,沿线孕育了众多移民聚落,并共同催生出灿烂文化,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本论文以福兴古道系统的物质载体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地图语言表达法等,对福兴地区的移民史实和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梳理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核密度估算法、近邻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法、叠加分析法、高程配置法等6个参数化方法,从数量、聚落和高程对福兴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表明:①福兴古道呈现“一主道、多支路”的空间形态结构。②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萌芽于唐代及以前,发展于宋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③沿线传统聚落历代的空间分布特性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④沿线传统聚落分布演变规律为“沿古道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分布”。⑤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关系密切,当高程差、与古道的距离最小时,聚落数量越多;当高程差一定时,与古道的距离越小,聚落数量越多;当与古道的距离一定时,高程差越小,聚落数量越多。进一步对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分析,剖析出其具有时空连续性、空间尺度性、功能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点。并揭示了福兴古道系统是基础承载机制和诱发干预机制共同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福兴古道系统现状保护问题,提出划定福兴古道系统保护范围、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共同参与等策略。本文建构了分析古道系统时空演变的规律及特征的分析框架,以福兴古道系统作为区域整体,结合Arcgis对古道与聚落的空间关系进行参数化分析,在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着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将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传统聚落空间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规划及为聚落保护发展提供理论、数据上的支持。

周于睫[2](2021)在《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文中提出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就斐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及多山的自然条件造成福建易涝易旱的灾害特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福建地区形成家族意识与宗教意识浓厚的特殊人文环境。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潴蓄、抗涝并重的水利建设特色,探究出以合作、制约并存的地方发展路线。福建近海多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集中降水与多山的地形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使当地水利建设得到推进。宋代福建水利建设在继承前代水利的基础上以开创为主,元代以传承修复为主。不断细化与完善的水利建设程序规定,使福建水利建设与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受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影响,内陆多小型水利,数量多但规模小,沿海多为系统的大型水利。宋元时期福建官方与民间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且下四州民间参与度高于上四州,但总体而言主导者仍是官方。官方通过参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自身权威,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地方大族与个人通过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保障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声望与地方话语权。寺观以其强大的号召力,推动地方水利发展,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精神与道义的满足。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福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水利建设促使各阶层团结,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并为之付出,加强了民众对地方的归属感。在地方水利发展过程中,福建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出与水利相关的水神,原有自然神也向人格神转变,丰富宗教信仰内涵,构建出当地信仰体系。最后水利建设促使个人社会责任感增强、实现自身价值。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发展出以潴蓄、排洪并重的建设模式,摸索出合作、制约兼有的管理方式,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王涌泉[3](2021)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温古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进程中,福温古道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并对其沿线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辐射与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的大型线性遗产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关的课题研究层出不穷,对于福温古道这一大型线性空间的研究是顺应学术热点与潮流的表现。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的历史与空间形态的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分成自然地理环境、古道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以及非物质要素等5个部分,并依据福温古道沿线各地区的基本特点将其分成6个文化子区,即地理空间单元。在上述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先后对福温古道的道路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的历史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本文从驿道与非驿道两个部分的历史发展与空间路线演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最终得出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时空演变过程;对于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及沿线附属设施,则通过对目标范围内的对象的始建年代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沿线聚落方面又进一步对典型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聚落与古市级镇的基本联系以及聚落的空间演变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索,从而最终得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古道对古道沿线聚落及附属设施发展的基本影响与关联。随后,本文对福温古道整体道路系统的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福温古道历史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福温古道沿线所影响区域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区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挖掘,对因福温古道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对福温古道的保护与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充分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古道的保护与传统聚落的复兴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福温古道而言,本文的研究部分完善了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基本内容与资料,为日后他人的研究及福温古道潜在的相关保护、规划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以福温古道整体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内容,探讨了福温古道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与动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福温古道演变的新框架,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蔡国庆[4](2020)在《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降水增加。降水特性变化可能是造成当前涝灾频发的重要原因,对区域降水特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灾害发生规律。与此同时,国内沿海城市经常发生强降雨或连续暴雨的极端天气,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伴随着城市在现代化的建设上土地利用不断变化,使得不透水面积增多;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洪能力不足,加剧了城市内涝的严重性。由此,洪涝灾害已经阻碍了我国部分地区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重点区域内涝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当前防洪抗灾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以当前沿海地区降水特性分析和城区内涝过程研究不足为切入点,本文首先选取了福建省为区域降水特性研究对象,分析了福建省多年的降水特征和洪涝趋势;随后,进一步聚焦福州市江北城区开展典型研究,在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Infoworks ICM构建城市内涝模型,模拟并分析出福州市江北城区不同情景下内涝情况;特别是,考虑不同雨型对内涝模型结果的影响,利用芝加哥不同降雨历时与不同雨峰系数的设计降雨在不同重新期下模拟内涝情况,由此深入探讨和分析了不同降水情景下的内涝过程变化及其对区域内涝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福建省多年降雨特征和洪涝趋势分析发现,降水集中指数(PCI)具有季节性,秋季降水量多且集中指数(PCI)较高,更易产生洪涝。年际SPI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旱转涝的基本态势。福州的年降水总量和、最大日降水量和暴雨发生频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且降雨量和暴雨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季节。2)利用Infoworks ICM对不同重现期的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由于管道下游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和管道的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满管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中管道下游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的比例要高于管道的过流能力不足而造成超负荷;内涝不同深度的淹没面积结果可以看出,最大淹没水深和总淹没面积都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设计暴雨强度低时,淹没深度为1-5cm的淹没面积最大,与之对应的较高设计暴雨强度时,淹没深度为10-20cm的淹没面积最大;随着预测幅度的增大,满管和淹没面积都在增大。3)考虑降雨历时和雨峰系数对内涝模型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历时的影响和重现期相互作用,不同降雨历时下未满管的管段数量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少,满管的管段数量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降雨历时下,淹没面积都是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重现期下,不同降雨历时的淹没面积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总量都会对淹没面积有影响,且降雨总量对淹没面积的影响要略大于降雨强度。雨峰系数的影响则对满管有较多影响,在雨峰系数相同时,未满管的管段数都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满管的管段数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多,说明雨峰出现晚,达到雨峰时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导致严重的内涝;雨峰系数相同时,淹没面积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雨峰系数较高时,淹没总面积和各淹没深度范围的淹没面积都要比雨峰系数小的大。

姚羿成[5](2020)在《宗族文化下福温古道沿线(闽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文化线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它们因承载着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相互动态的联系而体现出丰富的研究价值,既串联了地域间的特色,也包含了多个文化交融积淀的历史。福温古道就是这样一条多元文化交织的复合型线性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理单元影响下,形成的聚落类型亦有不同,其空间形态也是千差万别。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福温移民古道沿线传统宗族聚落的发展、空间形态与祠堂建筑。以古道沿线的130多个传统聚落为实例,采用了历史学、人文地理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福温古道开发历史、宗祠制度、祠堂建造三条线索,分别从地理划分、聚落和建筑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从移民和宗族文化的独特视野剖析福温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历史演进特征以及祠堂对聚落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福温古道及沿线祠堂保护利用的对策。最后得出历史上福温古道沿线的聚落发展以宗族祠堂为核心,并且在宗族组织的管理下演变至今,祠堂在选址上也会占据聚落内风水意向最好的位置,而在当下,宗族组织自治理是宗祠底色下传统聚落实现复兴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文章为探索以祠堂文化带动聚落发展和福温古道复兴的方法,为福温古道沿线传统聚落活化利用和实现转型发展做了基础性研究,并且丰富了传统聚落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徐慧卿[6](2020)在《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频繁地出现移民活动和军事战争,移民迁徙贯穿了福建历史的始终,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福建地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福温古道便是沟通闽浙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军事战争和商品贸易也带动了福温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随着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我国对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已从线性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部分线性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福温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道路线性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福温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解读,并构建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对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自然景观要素、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和文化系统要素展开论述。再次,总结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的地域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四个特征,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古道型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冯甜[7](2020)在《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认为现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疏远,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拥有丰富自然及人文资源的森林是儿童接触大自然的首要环境。于是,林业转型升级趋势下催生的森林体验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方向。但是目前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有其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试图抓住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发,通过对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方面的基础分析与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原则、目标以及方法,并应用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的设计实践中。探索以“儿童为本”,满足儿童自然体验需求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和方向,以期为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和森林多功能利用贡献力量。论文总共分七个章节进行探讨。(1)通过对相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基于儿童的森林体验基地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研究范围狭窄、理论体系不完善、设计粗糙和套用范式等问题。(2)基于现有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成熟学说、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总结出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活动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活动时间、活动空间、活动体能、活动尺度以及活动动机等方面具有显着不同;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活动内容设计提供依据。(3)从森林体验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森林丰富的资源为自然体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探讨了森林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总结出:森林景观体验模式包括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三类;森林体验体系构建包括体验景观塑造、活动方案策划、解说系统组织三部分。(4)通过对五个优秀的国内外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借鉴要点:①合理规划森林体验景观功能分区;②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受;③加强与社会服务的合作;④打造精致的自然式景观。为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了实践依据。(5)综合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部分的内容,研究认为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应基于生态性原则、以儿童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通过感知类审美体验、认知型学习体验以及参与类实践体验三方面进行景观塑造,通过综合型活动和单一型活动两方面进行活动策划,通过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两方面组织解说系统,共同构建完善的森林体验总体系。(6)将以上研究应用于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中,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区设计、交通设计、竖向设计、水系设计、设施设计、植物设计、活动策划、解说系统组织等方面的内容。(7)进一步系统总结研究和实践内容,为今后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李金玲[8](2020)在《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各方面建设有机结合。本文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之间的关系细化为: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奠定自然基础,良好的生态资源本身即经济财富;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的体现提供载体、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基础又能助推社会建设层次、水平的提升。生态优势县的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其如何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共赢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永泰县、长泰县和泰宁县为例,利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归纳其工作重点,结合对各个县政策、措施的深入研究,了解建设成效和不足,分析经验并得出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有机结合,对三个县的深入分析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其次,生态优势县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保护生态优势和实现生态优势的转化;再次,三个县的独特路径可以归纳如下: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经济化转化的有益探索;生态保护和监督体制的创新使生态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政府担好培育生态文化的责任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实施宜居工程,打造全域山水田园则是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来增加人民福祉;守好生态优势应持续保育生态环境,严格把控绿色生态空间。

黎秋莉[9](2019)在《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文中指出截至2018年底,水利部已经批准设立了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有878个,相当于省级标准的水利风景区2000多个,其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全国水利风景区的比例约为43%。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风景区中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类型,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水库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水资源,水利风景资源丰富而独特。福建省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依其所处的地形地貌不同,其景区规模大小、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均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对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特色进行分析,通过对水利风景区以及相关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文献综述,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风景资源的相关特性进行spss量化处理。通过调查福建省平原湖泊型、丘陵湖泊型和山谷河道型这三种类型的水库作为水利风景区其水利风景资源的景观特性受地形地貌影响的程度,分析不同景区内的山水格局特征、地文组成差异、水文及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变化、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等,通过挖掘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形地貌代表性和独特性,总结了在不同地貌下其风景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1在生物群落、工程建筑景观、库区小气候和水文景观4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主因子F2在地文景观和社会属性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F3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基础地形因子。由数据分析得出,F1的贡献率最高,为35.218%,说明在平原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F2贡献率为31.290%,说明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也非常重要;F3贡献率为29.799%,说明平原地区的地形变化不明显,其山水地貌景观对景区景观特性的影响弱于前两者。(2)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4在地文景观、社会属性、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主因子F5在生物群落和工程建筑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主因子F5在山水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地理基础因子。主因子F4的贡献率最高,为36.213%,说明在丘陵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体现在景区的库区小气候环境特征显着,对景区内外的游客显示出明显的吸引力。F5贡献率为31.551%,说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也非常重要,水工建设对生物群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二者又共同对景区起作用。F6贡献率为27.403%,相对于其它因子,丘陵地区的地形虽然有明显变化,但尚未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可能景区规划建设者尚未充分挖据现有的资源有关,使游人未能充分体验到丘陵地貌的景观独特性。(3)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7在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是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主因子F8在社会属性和生物群落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为风景资源的生物活跃性因子;主因子F9在山水地貌景观和工程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基础地质工程因子。F7与F8是三个主因子中较高的的两项,两者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4.691%和34.664%,说明在山谷河道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和生物活跃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都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刺激了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发展。通过这两个因子,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此类型的景区在人为景观上尚未过多进行开发建设,大部分景观都按当地原始风貌自然体现。主因子F9贡献率相对较小,为26.779%,说明该类型的景区内山水地貌景观虽然气势恢宏、雄伟多变,但总体上未能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且游线可达性极弱,很难满足游人体验和观赏的需求,人们对其感知较弱。立足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宗旨,研究结果将用于对规划保护和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策略,包括对景区内的道路游线交通规划,工程选址以及建筑景观的合理布局,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植被群落的有效保护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地形地貌景观特色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同时引导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为今后我国更合理、有序、高效地规划建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是发展建设不同境域内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的必然趋势。

张雨生[10](2019)在《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 ——以漳州九十九湾景观提升项目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经过各地区人民数千年的漫长改造后,呈现出具有浓厚地域景观特色的人居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虽然给社会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但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地域景观的保护。我国各地正面临着地域景观特色消逝,城市景观趋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以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将研究范围内的地域景观体系分解为多层复杂系统的叠加,其中包括了自然、农田、水利以及聚落系统四层。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图示分析、多学科综合研究、软件分析等方法,对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的组成模式以及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讨论。归纳总结该地区人工干预自然的方式,为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转化与保护提供解决策略。论文首先通过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的演变过程。从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来探讨漳州传统古城的发展规律,分析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并总结各时期人们与环境共存共荣的人居智慧。同时,对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体系进行分层研究,探讨四个层状系统间如何在相互作用、影响下形成了该地特有的地域景观体系。其次,通过选取九龙江西溪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典型的城镇聚落样本,从传统堪舆角度入手分析聚落的山水格局、传统城市的景观营建、区域内聚落的运作等内容。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分析快速城镇化对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的影响,为研究范围地域景观的保护与转化提供思路。最后,基于上述研究,以漳州市九十九湾内河为例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实际项目阐述在设计中如何对场地的地域景观进行保护与转化。

二、福建省山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山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福兴地区
        1.4.2 福兴古道
        1.4.3 福兴古道系统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学下的福兴地区移民历程解读
    2.1 福兴地区一一福潮地区的北端
        2.1.1 福兴地区的建置概况
        2.1.2 福兴地区的自然概况
    2.2 文献学概念方法诠释及本文的运用
        2.1.1 文献学的概念
        2.1.2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2.1.3 历史文献及解读方法
    2.3 文献学下的福兴移民历程
        2.3.1 三次大移民
        2.3.2 福建及福兴地区的移民浪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研究
    3.1 福兴地区的地理单元划分
    3.2 福兴驿道的历史钩沉
        3.2.1 闽县地理单元
        3.2.2 福清地理单元
        3.2.3 长乐地理单元
        3.2.4 莆田地理单元
        3.2.5 仙游地理单元
        3.2.6 福兴驿道时空解读
    3.3 福兴非驿道的历史钩沉
        3.3.1 闽县地理单元
        3.3.2 福清地理单元
        3.3.3 长乐地理单元
        3.3.4 莆田地理单元
        3.3.5 仙游地理单元
        3.3.6 福兴非驿道时空解读
    3.4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地理单元划分
        3.4.1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
        3.4.2 福兴古道的地理单元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上)
    4.1 福兴古道的研究范围与数据库建立
        4.1.1 研究范围
        4.1.2 数据库建立
    4.2 研究角度及方法
        4.2.1 研究角度的依据
        4.2.2 研究方法
    4.3 闽县段地理单元
        4.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3.5 小结
    4.4 福清段地理单元
        4.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4.5 小结
第5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下)
    5.1 长乐段地理单元
        5.1.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参数化分析
        5.1.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1.5 小结
    5.2 莆田段地理单元
        5.2.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2.5 小结
    5.3 仙游段地理单元
        5.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3.5 小结
    5.4 福兴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
        5.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4.5 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及保护初探
    6.1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探究
        6.1.1 特征一:时空连续性
        6.1.2 特征二:空间尺度性
        6.1.3 特征三:功能多样性
        6.1.4 特征四:文化多元性
    6.2 福兴古道系统的影响机制
        6.2.1 基础承载机制
        6.2.2 诱发干预机制
    6.4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6.4.1 福兴古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6.4.2 国内外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6.4.3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古籍方志
    书籍论文
致谢
附录

(2)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宋元时期福建的环境概况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自然环境
        一、福建地形、气候
        二、福建水资源分布
        三、宋元时期福建水旱灾害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社会环境
        一、宋元时期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民众精神世界的构建
    小结
第二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运作
    第一节 宋元时期水利设施建设过程
        一、宋元水利管理机构
        二、宋元水利建设程序与资金来源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建设成果与建设者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果
        二、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者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设施管理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与维护工作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中的官方与民间参与
    第一节 官方对福建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一、官方积极参与水利修建与管理的原因
        二、以蔡襄为代表的福建地方官参与水利修建
    第二节 民众对水利的认识——以木兰陂为例
        一、木兰陂修建中的个人参与
        二、木兰陂修建与管理中的家族参与
        三、木兰陂成功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寺观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
    第四节 水利建设者的利益与目的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国家的影响
        一、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完善地方管理制度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个人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宋元福建地区水旱灾害
致谢

(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化地理学研究概述
        1.2.2 移民古道及线性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1.2.3 线性文化空间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构成要素
    2.1 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2.1.1 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1.2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2.1.3 文化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单元研究
        2.1.4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空间
        2.1.5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
        2.1.6 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
    2.2 文化地理学启示下福温古道空间构成
        2.2.1 启示一: 福温古道空间具备线性文化空间属性
        2.2.2 启示二: 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与段落划分
        2.2.3 启示三: 福温古道文化区划分
        2.2.4 启发四: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本体的时空演变
    3.1 福温古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3.1.1 福温古道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3.1.2 福温古道自然环境变迁下的差异化特征
    3.2 福温古道驿道的时空演变
        3.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7 福温古道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3 福温古道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7 福温古道非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4 福温古道本体道路系统时空演变汇总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
    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7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时空演变结论探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的时空演变
    5.1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
        5.1.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7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小结
    5.2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
        5.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7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小结
    5.3 福温古道沿线古码头时空演变
        5.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 福温古道沿线古关隘时空演变
        5.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3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
        5.4.4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
    5.5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时空演变汇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温古道的规律特征与动力因素
    6.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
        6.1.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一之探讨
        6.1.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二之探讨
        6.1.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三之探讨
    6.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6.2.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外在推力分析
        6.2.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军事动力分析
        6.2.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移民动力分析
        6.2.4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交通与贸易动力分析
        6.2.5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内外动力相互关系分析
    6.3 福温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
        6.3.1 古道系统空间特征的历史性
        6.3.2 古道空间特征的地域兼容性
        6.3.3 古道空间特征的功能性
        6.3.4 福温古道空间特征的多元性
    6.4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特征
        6.4.1 福州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2 宁德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3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共同体
    6.5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区的现状与保护
        6.5.1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现状问题
        6.5.2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保护初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温古道实地调研表
致谢

(4)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水特性分析
        1.2.2 内涝过程研究
        1.2.3 内涝过程模拟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典型区域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降水与历史洪水
    2.2 研究数据
        2.2.1 排水管网资料
        2.2.2 基础下垫面资料
        2.2.3 模型参数率定
    2.3 本章小结
3 福建省降水与洪涝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及方法
        3.1.1 气象站点分布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与洪涝特征分析
        3.2.1 .降水特征分析
        3.2.2 洪涝特征分析
    3.3 福州城区降雨特性变化
        3.3.1 降雨的年际分布
        3.3.2 降雨的年内分布
        3.3.3 暴雨的年际及年内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设计情景的城市内涝模拟研究
    4.1 Infoworks ICM模型计算原理
        4.1.1 地表产流
        4.1.2 地表汇流
        4.1.3 管道汇流
        4.1.4 地表二维洪涝淹没计算
    4.2 管网模型构建
        4.2.1 一维管网模型
        4.2.2 子汇水区划分
        4.2.3 地表二维模型及1D-2D模型耦合
    4.3 典型日降水过程的不同重现期内涝淹没分析
        4.3.1 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情景方案
        4.3.2 不同情景方案的1D管网充满度结果分析
        4.3.3 不同情景方案的2D淹没分析
    4.4 未来设计降雨情景
        4.4.1 未来设计降雨量的假设情景
        4.4.2 未来降雨情景下的管网充满度分析
        4.4.3 未来降雨情景下的淹没面积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内涝对降雨历时和设计暴雨雨型的响应分析
    5.1 设计降雨的选择
    5.2 不同降雨历时对内涝模拟的影响分析
        5.2.1 不同降雨历时的1D管段充满度分析
        5.2.2 不同降雨历时的2D淹没分析
    5.3 不同降雨雨型对内涝模拟的影响分析
        5.3.1 不同降雨雨型的1D管段充满度分析
        5.3.2 不同降雨雨型的2D淹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展望与总结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5)宗族文化下福温古道沿线(闽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综述
        1.2.1 移民与移民古道研究综述
        1.2.2 宗祠建筑与聚落研究综述
        1.2.3 综合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开垦与宗族聚居
    2.1 福温古道概况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2.1.2 福温古道的历史发展
    2.2 福温古道的移民
        2.2.1 秦汉时期的第一次移民浪潮
        2.2.2 唐至五代时期的第二次移民浪潮
        2.2.3 宋元时期的第三次移民浪潮
    2.3 沿线聚落的开垦与宗族聚居
        2.3.1 福温古道的地理单元划分
        2.3.2 沿线地理单元的聚落开垦
        2.3.3 地理单元内沿线聚落的发展概述
        2.3.4 沿线聚落的宗族文化
        2.3.5 福温古道沿线宗族聚落的演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线宗族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3.1 宗族对聚落的影响
    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平面形态
        3.2.1 沿线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3.2.2 沿线聚落单姓与多姓聚落空间形态比较
    3.3 沿线宗祠选址
        3.3.1 福温古道沿线宗祠选址
        3.3.2 靠山而建的宗祠
        3.3.3 临水而建的宗祠
        3.3.4 沿街而建的宗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类型下的沿线聚落宗祠建筑形态特征研究
    4.1 福建宗祠的演变
        4.1.1 福建宗族的发展
        4.1.2 闽东宗祠发展过程
    4.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宗族祠堂基本形制
        4.2.1 宗祠建筑的基本形制
        4.2.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宗族祠堂的构成元素
        4.2.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宗族祠堂的主要形制
        4.2.4 单姓氏聚落祠堂与多姓氏聚落祠堂的比较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宗族祠堂的区域类型特征
        4.3.1 北部祠堂
        4.3.2 中部祠堂
        4.3.3 南部祠堂
        4.3.4 福温古道沿线各区域祠堂异同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宗族聚落的复兴之道
    5.1 宗族昀现实特征
        5.1.1 宗族祠堂的功能
        5.1.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宗族祠堂功能和价值的嬗变
        5.1.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与宗族祠堂现状及问题
    5.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保护和互动发展
        5.2.1 福温古道的保护
        5.2.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保护
        5.2.3 福温古道与沿线聚落的互动发展
    5.3 福温古道沿线祠堂的保护与复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与思考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线性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1.3.2 古道的研究综述
        1.3.3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综述
        1.3.4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研究
    2.1 福温古道的历史溯源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2.1.2 福温古道的发展历程
    2.2 线性文化景观概念诠释
        2.2.1 景观
        2.2.2 文化景观
        2.2.3 线性文化景观
    2.3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分析
        2.3.1 文化景观的类型
        2.3.2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
    2.4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2.4.1 景观的构成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3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4 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
    2.5 启发: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景观要素的构建
        2.5.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
        2.5.2 福温古道的段落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1 古道南段
        3.1.1 多山地丘陵的地貌格局
        3.1.2 网格状水系
        3.1.3 暖热的亚热带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景观特色归纳——农田型景观
    3.2 古道中段
        3.2.1 滨海低丘平原的地貌格局
        3.2.2 扇形水系
        3.2.3 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3.2.4 土壤植被
        3.2.5 景观特色归纳——滨水型景观
    3.3 古道东北段
        3.3.1 多丘陵河谷的地貌格局
        3.3.2 多树枝状水系
        3.3.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3.3.4 土壤植被
        3.3.5 景观特色归纳——茶场型景观
    3.4 古道西北段
        3.4.1 多中山低山的地貌格局
        3.4.2 狭长带状水系
        3.4.3 湿润的山地性气候
        3.4.4 土壤植被
        3.4.5 景观特征归纳——梯田型景观
    3.5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构成归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温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
    4.1 福温古道本体研究
        4.1.1 福温古道线路走向及其变迁
        4.1.2 古道高程分析
        4.1.2.1 古道南段
        4.1.2.2 古道中段
        4.1.2.3 古道东北段
        4.1.2.4 古道西北段
        4.1.3 福温古道本体要素构成归纳
    4.2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研究
        4.2.1 古道南段
        4.2.1.1 南段山门
        4.2.1.2 南段关隘
        4.2.1.3 南段桥梁
        4.2.1.4 南段渡口
        4.2.1.5 南段路亭
        4.2.1.6 南段摩崖石刻和碑刻
        4.2.2 古道中段
        4.2.2.1 中段桥梁
        4.2.2.2 中段渡口
        4.2.2.3 中段路亭
        4.2.2.4 中段关隘
        4.2.3 古道东北段
        4.2.3.1 东北段关隘
        4.2.3.2 东北段桥梁
        4.2.3.3 东北段路亭与茶亭
        4.2.3.4 东北段摩崖石刻
        4.2.4 古道西北段
        4.2.4.1 西北段桥梁
        4.2.4.2 西北段路亭
        4.2.5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要素构成归纳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研究
        4.3.1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概况
        4.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选址及平面形态
        4.3.2.1 古道南段聚落
        4.3.2.2 古道中段聚落
        4.3.2.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2.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街巷格局
        4.3.3.1 古道南段聚落
        4.3.3.2 古道中段聚落
        4.3.3.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3.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4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民居建筑特色
        4.3.4.1 古道南段民居建筑
        4.3.4.2 古道中段民居建筑
        4.3.4.3 古道东北段民居建筑
        4.3.4.4 古道西北段民居建筑
        4.3.5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要素构成归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5.1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文化
        5.1.1 移民文化
        5.1.2 军事文化
        5.1.3 商贸文化
        5.1.4 海洋文化
    5.2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生产生活
        5.2.1 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5.2.2 积淀深厚的宗族文化
        5.2.3 古朴丰富的民风民俗
        5.2.4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5.2.5 独特实用的传统工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研究
    6.1 悠久的历史性
        6.1.1 历史孕育下的福温古道
        6.1.2 移民视野下的福温古道
    6.2 功能的多样性
        6.2.1 军事功能
        6.2.2 交通功能
        6.2.3 商贸功能
        6.2.4 文化传播功能
    6.3 景观的地域性
        6.3.1 耕读文化下的南段田园型景观
        6.3.2 海洋文化下的中段滨水型景观
        6.3.3 茶乡文化下的东北段茶场型景观
        6.3.4 山林文化下的西北段梯田型景观
    6.4 价值的多元性
        6.4.1 历史文化价值
        6.4.2 艺术审美价值
        6.4.3 科学研究价值
        6.4.4 社会发展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初探
    7.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7.1.1 构建意义
        7.1.2 构建原则
        7.1.3 价值评估框架的构建
    7.2 国内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7.2.1 保护现状
        7.2.2 国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2.3 国内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初探
        7.3.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主要问题
        7.3.2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7.3.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口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口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儿童活动特征国外研究现状
        1.2.2 儿童活动特征国内研究现状
        1.2.3 自然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1.2.4 自然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儿童活动特征研究
    2.1 活动主体研究
        2.1.1 儿童
        2.1.2 儿童年龄划分
    2.2 儿童活动特征
        2.2.1 活动时间
        2.2.2 活动空间
        2.2.3 活动体能
        2.2.4 活动尺度
        2.2.5 活动动机
    2.3 儿童游戏基础研究
        2.3.1 儿童游戏的概念
        2.3.2 儿童游戏的类别
3 森林环境的特征和体验方式研究
    3.1 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
    3.2 森林环境与儿童的关系
        3.2.1 远离自然的不利影响
        3.2.2 接触森林的有利影响
    3.3 森林景观体验模式
        3.3.1 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
        3.3.2 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
        3.3.3 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
    3.4 森林体验体系构成要素
        3.4.1 体验景观塑造
        3.4.2 体验活动策划
        3.4.3 解说系统组织
4 案例研究与分析
    4.1 美国杰斯特公园儿童自然游乐园
        4.1.1 项口简介
        4.1.2 可参考借鉴之处
    4.2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儿童花园
        4.2.1 项口简介
        4.2.2 可参考借鉴之处
    4.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4.3.1 项目简介
        4.3.2 可参考借鉴之处
    4.4 德国EINS+ALLES (ONE+ALL)感官公园
        4.4.1 项目简介
        4.4.2 可参考借鉴之处
    4.5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森林体验中心
        4.5.1 项目简介
        4.5.2 可参考借鉴之处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生态性原则
        5.1.2 以儿童为本原则
        5.1.3 包容性原则
        5.1.4 因地制宜原则
        5.1.5 安全性原则
        5.1.6 整体性原则
    5.2 预期口标
        5.2.1 缓解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5.2.2 推动儿童的高素质发展
        5.2.3 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需求
    5.3 森林体验景观塑造方法
        5.3.1 选址与布局
        5.3.2 交通系统设计
        5.3.3 森林体验景观设计
    5.4 森林体验活动方案策划
    5.5 森林体验解说系统组织
6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
    6.1 项口概况
        6.1.1 项口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交通分析
        6.1.4 土地利用现状
        6.1.5 风景资源分析
        6.1.6 SWOT分析
    6.2 规划愿景
        6.2.1 规划理念
        6.2.2 规划策略
    6.3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景观塑造
        6.3.1 总体结构
        6.3.2 功能分区
        6.3.3 分区规划
        6.3.4 交通规划
        6.3.5 竖向规划
        6.3.6 水系规划
        6.3.7 设施规划
        6.3.8 植物规划
    6.4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活动策划
        6.4.1 综合型活动
        6.4.2 单一型活动
    6.5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解说组织
        6.5.1 人员配备
        6.5.2 解说设施
    6.6 用地平衡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图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8)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1.1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
        2.1.2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2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2.2.1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2.2.2 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环境
    2.3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2.3.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3.2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2.4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2.4.1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4.2 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共建
    2.5 小结: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方面建设的关系
3 福建省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特征
    3.1 生态优势县
        3.1.1 生态优势县的分类来源与特征
        3.1.2 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3.1.3 永泰县、长泰县与泰宁县的生态优势
    3.2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3.2.1 研究方法与资料采集
        3.2.2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领域的比较
        3.2.3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总体分析
        3.2.4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独特性分析
4 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
    4.1 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4.1.1 初步形成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4.1.2 实现生态管理与生态监督的制度化
        4.1.3 修建和保护环境景观,凸显地方人文特色
        4.1.4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号召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2 现阶段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4.2.1 现阶段三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4.2.2 三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5 福建省三个生态优势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1 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特色生态产业
    5.2 创新生态保护和监督的体制机制
    5.3 担好培育生态文化的责任
    5.4 实施宜居工程,打造全域山水田园
    5.5 持续保育生态环境,严格把控绿色生态空间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福建省三个县生态文明建设特征分析所用数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利风景区研究进展
        1.3.2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
        1.5.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1.5.2 水利风景资源
第二章 国内典型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概述
    2.1 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2.1.1 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2.1.2 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2.2 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2.2.1 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2.2.2 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2.3 草原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2.3.1 草原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2.3.2 草原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第三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分类与分布
    3.1 福建省区域概况
    3.2 福建省水库的分类与分布
        3.2.1 福建省水库分类
        3.2.2 福建省水库分布
    3.3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分布
        3.3.1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区域分布
        3.3.2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地理分布
第四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4.1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4.1.1 实例一—福清东张水库石竹湖水利风景区
        4.1.2 实例二—宁德市蕉城区“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
        4.1.3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4.2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4.2.1 实例三——三明市尤溪县双鲤湖水利风景区
        4.2.2 实例四——长汀县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4.2.3 实例五——尤溪县闽湖水利风景区
        4.2.4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4.3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4.3.1 实例六——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湖水利风景区
        4.3.2 实例七——龙岩市梅花湖水利风景区
        4.3.3 实例八——浦城县高坊水库水利风景区
        4.3.4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4.4 三大类型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比较
第五章 基于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5.1 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景观特性评价计分及结果分析
        5.1.1 计算得分并排序
        5.1.2 分析结果
    5.2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研究结论
        5.3.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 ——以漳州九十九湾景观提升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域景观特色的丧失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1.1.2 对中国传统城市景观营建的探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地域景观的相关研究
        1.6.2 漳州九龙江中下游平原的相关文献
        1.6.2.1 地方志和相关史料文献
        1.6.2.2 相关地图
        1.6.2.3 漳州九龙江中下游平原相关的学术着作
        1.6.2.4 漳州九龙江中下游平原相关的学术论文
    1.7 技术路线
    1.8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2.1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演变
        2.1.1 夏商周-先秦时期
        2.1.2 汉-南北朝时期
        2.1.3 唐代
        2.1.4 宋代
        2.1.5 明代
        2.1.6 清代
        2.1.7 小结
    2.2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体系
        2.2.1 自然基底
        2.2.1.1 地形地貌
        2.2.1.2 自然水系
        2.2.1.3 土壤条件
        2.2.1.4 气候条件
        3.2.1.5 植被特征
        2.2.1.6 小结
        2.2.2 水利景观
        2.2.2.1 水利系统的组成
        2.2.2.2 水利系统的运作
        2.2.2.3 配套设施
        2.2.2.4 小结
        2.2.3 农田景观
        2.2.3.1 滨水低地农田
        2.2.3.2 平原农田
        2.2.3.3 丘陵梯级农田
        2.2.3.4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2.2.3.5 小结
        2.2.4 聚落景观
        2.2.4.1 聚落类型
        2.2.4.2 聚落系统及组织方式
        2.2.4.3 小结
    2.3 章节总结
3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传统城镇景观系统
    3.1 府治县城-龙溪县城
        3.1.1 龙溪县传统城市景观演变
        3.1.2 龙溪县传统山水形势与传统城市结构
        3.1.2.1 定位:设立中心
        3.1.2.2 朝向:挺伸轴线
        3.1.2.3 守边
        3.1.3 龙溪县传统城市景观营建
        3.1.3.1 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山水审美
        3.1.3.2 水利建设与景观融合
        3.1.3.3 城市人文空间的景观化
    3.2 其他县城-海澄县城、南靖县城
        3.2.1 海澄县城
        3.2.1.1 海上贸易发展与海澄县的形成
        3.2.1.2 海澄传统城市山水格局及景观营建
        3.2.2 南靖县城
        3.2.2.1 南靖县传统城市变迁
        3.2.2.2 南靖县传统城市山水格局及景观营建
    3.3 区域运作
        3.3.1 防潮
        3.3.2 防洪
        3.3.3 排涝
    3.4 章节总结
4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域景观保护与转化
    4.1 快速城镇化对地域景观的影响
        4.1.1 空间格局的改变
        4.1.2 功能的转变
        4.1.3 聚落和建筑的更新
    4.2 地域景观的保护与转化策略
        4.2.1 自然基底的保护
        4.2.2 农田水利景观的保护
        4.2.3 历史村落的保护
        4.2.4 城市山水关系的保护
5 基于地域景观保护的漳州九十九湾景观提升项目
    5.1 序章
        5.1.1 区位及研究范围
        5.1.2 地域景观特征
        5.1.3 上位规划解读
        5.1.4 红线确定及用地调整
    5.2 前期分析
        5.2.1 自然基底
        5.2.1.1 现状高程分析
        5.2.1.2 现状水文分析
        5.2.1.3 现状驳岸分析
        5.2.1.4 现状植被分析
        5.2.2 农田水利景观
        5.2.3 聚落景观
        5.2.4 综合分析
        5.2.4.1 红线内用地分析
        5.2.4.2 周边用地分析
        5.2.4.3 交通分析
        5.2.5 发展机遇
    5.3 案例研究
        5.3.1 清溪川河道复兴
        5.3.1.1 项目背景
        5.3.1.2 设计策略
        5.3.1.3 经验借鉴
        5.3.2 宁波生态走廊
        5.3.2.1 项目背景
        5.3.2.2 设计策略
        5.3.2.3 经验借鉴
        5.3.3 弥尔河公园和绿色廊道
        5.3.3.1 项目背景
        5.3.3.2 设计策略
        5.3.3.3 经验借鉴
        5.3.4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5.3.4.1 项目背景
        5.3.4.2 设计策略
        5.3.4.3 经验借鉴
        5.3.5 漳州碧湖公园
        5.3.5.1 项目背景
        5.3.5.2 设计策略
        5.3.5.3 经验借鉴
        5.3.6 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
        5.3.6.1 项目背景
        5.3.6.2 设计策略
        5.3.6.3 经验借鉴
        5.3.7 台北失乐园
        5.3.7.1 项目背景
        5.3.7.2 设计策略
        5.3.7.3 经验借鉴
        5.3.8 章节总结
    5.4 总体设计
        5.4.1 规划依据、定位及目标
        5.4.2 规划策略
        5.4.3 规划结构
        5.4.4 功能分区
    5.5 专项设计
        5.5.1 竖向规划
        5.5.2 水系规划
        5.5.3 交通规划
        5.5.4 地域特色规划
        5.5.5 驳岸规划
        5.5.6 植物景观规划
        5.5.7 服务设施规划
        5.5.8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四、福建省山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D]. 张乐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D]. 周于睫. 河北大学, 2021(02)
  • [3]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D]. 王涌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4]区域降水特性分析与城市内涝过程模拟研究[D]. 蔡国庆.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宗族文化下福温古道沿线(闽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姚羿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D]. 徐慧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冯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生态优势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研究[D]. 李金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9]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D]. 黎秋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10]九龙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 ——以漳州九十九湾景观提升项目为例[D]. 张雨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福建省山区水利建设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