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1990年代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一、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现实主义流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楠[1](2021)在《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新潮作家对于成长小说地执着书写,激活了成长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创作于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有别于传统“教育小说”中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书写,摆脱了重大历史事件与政治因素影响的依傍,更多的关注于个体“人”的深入解读。同时新潮成长小说打破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指导教育作用,注重还原成长本来的面貌,更多的描绘成长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悲伤与痛苦,打破少年美好的成长梦想。本篇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及叙事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讨新潮成长小说发生的契机、主题呈现、叙事策略及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以期对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作一个相对全面的解读。首先,绪论部分包含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对成长小说的流变、主题及新潮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成长小说及新潮成长小说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陈述。并将新潮成长小说的特点概括为对个体价值的深度关注与深刻的“现代悲剧感”。其次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家的成长记忆、文学思潮的变化、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三个维度来论述新潮成长小说兴起的历史语境。新潮作家少年时期的文革经历,9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流入,对日常生活与个人的深度关注以及成长小说以个人为本位的文本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都促使了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发展与盛行。第二章将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分为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边缘人”的孤独体验、暴力与死亡的“游戏”四部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来讲述成长者真实的成长心路历程。成长最先体现在身体的成长,然后是心灵的逐渐成熟与蜕变。在新潮成长者的成长旅程中父亲的引领与教育作用逐渐缺失与异化,经受暴力与死亡“浇灌”并缺失了家庭关爱的成长者逐渐走上了孤独的漂泊道路。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展开论述。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多以成长者成长后的回望姿态或成长伙伴的旁观者角度来对成长主人公成长历程进行回忆,以更客观与全面的角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叙事话语上,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更加凸显。在结构与修辞上,新潮作家对于成长者的成长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反向书写,并对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对其叙事模式都增添了一定的内涵。最后,结语部分将新潮成长小说纵向与传统的教育小说进行比较,横向与新历史小说比较,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价值进行了论证,并得出新潮成长小说的价值在于从模式化的成长者回归到个性化的个人、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的书写、并负载一定的历史记忆的结论。面对上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纷繁之势,本文试图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梳理,保留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本真模样,并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意义进行探索。

汪大贺[2](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认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李梦威[3](2020)在《“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人物群像研究》文中提出九十年代文学呈多元化发展,其中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矛盾用下深重笔墨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在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再次绽放,它的产生有着作家、社会以及文学期刊编辑的多方注力。笔者采用的是雷达先生对这类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概括命名:现实主义冲击波。本文由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聚焦领导干部群像,“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领导干部主要指的是城镇国企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本章从相对的正面领导形象和极端“利己主义”领导群像两类人群入手,探究改革开放延续至今改革叙事中领导干部群体的人物风格的变化、承袭、延伸。本文认为,作家对领导干部形象的塑造呈现多层叙述、多维度刻画的特点,而处于政治“风暴圈”和经济浪潮中心的领导干部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体现改革之路的复杂性。他们的多面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双向影响,作品正是作家回应这种社会处境的创作。第二章“经济能人”群像,他们是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人群。本章从这类商品经济社会能人形象的特点以及追溯作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新发现和新创造为何未形成“典型”,成为经典的原因。他们手中的金钱对于政治往往具有牵制力;但着眼于经济改革的历程,他们又是大胆的经济改革实验者和先行者,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他们往往是经济向前,品格滞后,不过也正是这多样元素的碰撞交融才使得人物性格具有丰富性。第三章是底层普通群众群像。通过对底层人物在市场经济改革中面临的困境揭示来表现改革后的遗留问题。在城镇中存在着一批底层工人,还有农村中面对社会变革生活各异的村民。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底层人物身上显现最为深刻,底层人民生活的变迁往往是苦难的演变史。底层生活和苦难的共时性以及作家灌注于作品中的主观共情心理、无力改变之感,充分显现出“现实主义冲击波”中体现平民关怀的叙事风格。这三类人物形象在改革叙事中并不陌生,经济能人形象也可在改革文学后期作品例如《流动的品格》中杨洪山的形象塑造上见端倪,他们都在改革叙事中“流动”发展。人物群像的深入研究是在于揭示社会群体间的复杂性,也可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艰巨性。在改革叙事的整个线性贯穿下,作品中人物群像呈现的特点,作家对于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勾勒填充体现出的社会认知,以及本文中择取的三类人物群像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都是本文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这三类人物群像也并非可概观整个社会,笔者是意图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别来反观作家对文本、现实的写作选择,以及体现出的社会意义。

蒋露[4](2020)在《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文中提出现今莫言研究正如火如荼,甚至还出现许多探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莫言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作家到蜚声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的转变是经过了时代的重重筛选。因此,读者的选择、文学批评的开展以及文学史的记录都被用以研究对莫言成名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学(选刊、选本)视域独特的遴选特点去探究莫言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具体结合不同年代的文学背景和选刊、选本的发展情况去论证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影响。在80年代国内文学热下,文坛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文学选刊作为披沙拣金的把关者,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发掘莫言小说并对其进行多次推介,其中《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的推介最为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热烈讨论。文学选本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80年代莫言小说的创作实绩。选本选家以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选录出可以代表本时期小说创作实绩的莫言小说。其中年选、争鸣选本、思潮选本以各自不同的选录标准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等小说。从这些被选刊、选本选择的莫言小说中,我们能看到,80年代新人作家莫言抓住文学新变的创作热潮,勇于尝试,创作出了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小说作品。80年代的莫言小说得益于文学选刊的慧眼发掘和推荐,引起学界争论,从而获得广泛关注。90年代多元的文学格局,使得在80年代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几篇莫言小说,在本时期得到了更为公正的对待。一方面,文学选刊销量走低,业内掀起改版潮,多家小说选刊将“吸引读者的好作品”作为重要选稿标准。由此,莫言本时期的小说《沈园》《牛》《白棉花》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被选刊重点选载。另一方面,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新增经典选本和精品选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被收入经典选本,对莫言而言,这代表着各专业学者对其小说价值和影响的认证。进入新世纪,纯文学边缘化愈演愈烈,文学选刊以自身的影响力已经难以带来更多的销量,因此借用早前发掘、培养成功的文学作家名气,以转载文学名家作品的形式,吸引大众读者关注,而莫言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莫言小说不仅在新世纪前十年收获了一系列国内外文学大奖,还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时期文学选刊与莫言小说形成较为明显的互推关系,这也正是莫言“反哺”选刊的表现。而文学选本受市场经济影响,“名家崇拜”现象严重,以年选和教材选本为例,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数量激增。

曹忠[5](2020)在《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视觉文化滥觞的当下时代,文学改编电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去关注并富有探讨意义的话题。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始终与时代文化紧密相连,捕捉时代的变化,记录社会的变迁,展现生活的万千气象,在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从文化语境层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研究,就找到了这四十余年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发展的文化根脉与灵魂。同时,对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审视,也对我们梳理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规律和问题,廓清文化语境在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除了绪论、参考文献、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和附录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精英文化语境出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凸显着鲜明的精英文化意识。不仅精英群体取代革命英雄和“工农兵”群体成为荧幕展现的主体,而且精英文化语境下人性的复归使爱情与青春题材成为改编热门。而文化寻根思潮下的乡土地域也成为导演们热衷表达的影像空间,这一时期的电影人还在启蒙思潮召唤下将“五四”时期的经典文学文本改编为影像。而这时期政治语境从未在影视领域离去,它的力量通过一大批“主旋律”改编电影或明或暗的显现出来。第二章主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影响下的文学改编电影。论文指出,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更加关注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在90年代乡土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后,都市少男少女的青春迷惘与小市民的都市空间焦虑成为电影表达的重点;在市场倒逼之下,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都打上了深刻的商业文化烙印。第三章从多元文化语境角度来论述文学改编电影。21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改编电影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一是基于后现代文化的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颠覆权威、远离崇高和戏仿历史的影像风格。二是文学改编电影中出现了大批仿制“好莱坞”大片风格的华语改编大片。三是网络文化的勃兴促使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四是消费文化的流行,使这一时期电影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不断迎合观众审美需求。第四章主要是立足理论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电影改编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再审视。这一章共有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两种不同媒介的媒介偏重。第二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地域空间美学流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文化语境视角全方位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从文化的宏观层面系统连贯地对这四十余年文学改编电影的历史架构和改编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从微观文化层面针对每一时期改编中体现出的文化美学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解读与分析,并在总结改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地当前和未来的文学改编电影提供改编参考与借鉴。

付雨霞[6](2020)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就秉承着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以中国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25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这25部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话语语境中来考察,运用文本细读法、知识社会学法、遵循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文献综合法来分析其体现的“人民性”精神向度,及其推动性力量,介入探索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第一章:将鲁迅文学奖获奖的中篇小说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分析其所体现的“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特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家响应时代的精神号召,在题材的选择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来关怀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在艺术形式上,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树立批判立场,将自己的同情悲悯之心融入于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很大一部分获奖作家以对女性的形象塑造,来书写女性的生存悲剧,以唤起人们对于底层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让新世纪这个新时代在社会变革的前进征途中,多多关注到女性,倾听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除此之外,这25部中篇小说作品立足于新世纪跨文化视野,突出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价值的内在追求,以新人文精神为“人”的人格发展投射更多的关怀温度。第二章:从人民性的内涵入手,分析“人民性”概念自产生以来的内涵演变,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内涵,来阐释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人民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在新世纪文学的时空要求下,以“人民”为核心,以立足于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苦难遭遇;坚守新世纪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在人民的生存基点上反映人民的现实愿望;对新世纪底层人民存在的不良现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揭露底层陷落;在文学人民性与时俱进的华丽转身中,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第三章:站在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视角上,分析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任何的批评理论思潮的形成,都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在后面做着支撑和努力,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所体现的“人民性”写作倾向不是凭空形成的,它在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追求,在文学之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的力量推动下,铸就坚强的前进动力,让文学“人民性”具有奔腾的血液,成为作家文学写作的信仰。第四章: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研究成果,介入探讨其建构之维。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之中,人民性是文学历史承接上来的内在价值属性,而文学本身又具有社会属性,文学这种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功能决定了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新世纪以来,文学人民性的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世纪的今天,文学人民性的重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作家的写作要坚持“人民性”的创作立场、文学也应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来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之维。这样我们才能在21世纪这个正在行进的新世纪时代里,展望文学“人民性”理论批评向度美好未来的同时,对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写作寄予更多的信任与更美的期待。

雷杰妮[7](2020)在《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自1987年前后,在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种名为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创作潮流,它以全新的文学表达形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满含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内容指向的世俗生活空间,并以认同世俗的创作态度承认了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地位。自此,新写实小说掀起了文学评论界的热议,也令其一跃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文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的裹挟下,人们所处的文化语境也随之产生突变,致使新写实小说难以避免地陷入到被其他新生文学样式即将取代的艰难境地中。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新写实小说作家尝试寻求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表现自我,他们以突破和因袭之势努力修正自身的创作局限,借更加多元的文学形态去破解原有的文学创作理念,令其作品呈现出对新的美学经验的认同。本论文以新写实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选取“转型”作为本文研究切入点,将新写实小说转型前的文学作品作为对比的参照对象,旨在对新写实小说转型前所陷入的文学创作局限与历史发展拘囿予以深刻探讨,通过论述新写实小说作家在文学观念和具体创作上的转变,由此探寻新写实小说文学创作在时代浪潮中的顺应与坚守,并从中挖掘其转型的意义与价值。论文首先以新写实小说及其转型作为研究出发点,论析新写实小说的兴起过程和艺术特点,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探索新写实小说在全新文化语境下所陷入的创作拘囿,呈现新写实小说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其次,从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池莉和刘震云的具体创作出发,通过整合二位作家在创作转型前的共通之处,即消解崇高,分析他们在物欲波澜下而陷入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全新的文学创作尝试。接着,从人性书写的研究立场出发,探寻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刘恒和方方的文学创作转变,他们在尝试与社会语境保持协调的同时,也根据个人的创作特色进行着迥然不同的个性化尝试,折射出新写实小说作家在创作心境和叙事立场上的转变。最后,从新写实小说创作经历“由整体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入手,分别从坚守个人化日常叙事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变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在实现文学转型时的“恒”与“变”,并反思新写实小说在转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由此挖掘新写实小说转型的时代意义和自身独立价值。

唐诗奇[8](2019)在《《大家》(1994—2018)研究》文中指出《大家》创刊于1994年,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后新时期文学期刊的变革紧密相连、互为映照。通过对《大家》的具体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历史情境,对《大家》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以《大家》为载体,文学史与文学期刊的互动将得到具象地呈现,有助于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流变进行考察。第一章对《大家》创刊、停刊、复刊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地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大家》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创刊号的办刊定位、办刊宗旨以及期刊策划,凸显《大家》的崛起对于90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纯文学期刊的重要参考价值。深入90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试图呈现《大家》独特的品牌形象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大家》的“先锋”立场。“先锋”在《大家》中呈现出驳杂多义的特点,这也是90年代文学多元话语空间的生成使然。以《大家》为载体,对先锋派作家的转型、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及世纪末的“跨文体实验”等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考察,以此把握90年代以来“先锋”精神的嬗变,并对《大家》的“先锋”立场进行阐释与反思。第三章引入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文化生产场域的相关理论,细致地对“大家·红河文学奖”及其历次改版进行考察,试图呈现《大家》在政治场和经济场的相互作用下被塑形的过程,厘清《大家》刊物定位与办刊理念的变化轨迹,以探究《大家》在新世纪以来不断失落的原因。第四章则论述《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大家》的创刊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云南主流的“边地与民族”的创作模式,为云南文学引入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高标准。《大家》对云南文学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趋向进行考察和反思,探究《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亦是对《大家》特质的另一种解读。

吕银飞[9](2019)在《论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文中认为作为“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阎连科已经是文学史无法绕过的存在。阎连科的创作对于当代文坛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寓言化”、“极致化”为主要特征的“荒诞现实主义”叙事风格与美学规范的建立。二是鲜明的批判立场与反叛姿态,主要体现为对“政治”、“革命”的解构与颠覆,直面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批判立场。这两大特征确立了阎连科的文学场地位,使他成为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吊诡的是,对阎连科的争议也恰恰源自于此。争论的焦点集中于阎连科的写作是对现实主义的超越还是一次乏力的背叛。总体而言,阎连科的创作经历了从“写实型”现实主义到“荒诞现实主义”的流变。事实上,对阎连科的争论,也是对现实主义叙事成规的争论。因此从源头厘清阎连科转变的原因是必要的,这既是理解阎连科及其创作的关键,也是研究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流变的典型个案,对于丰富文学史图景有一定的意义。所以,研究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问题是解开争议之谜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心。阎连科早期的写作(1979——1988)基本处于对现实主义规范的模仿探索阶段。1988年《两程故里》的发表,标志着阎连科由早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转向了具有启蒙意识的“写实型”现实主义。在此之后,有着强烈“成名成家”欲望的阎连科,渴求在“文坛”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中获取席位,不断变换着写作的题材和对象,四个“系列”的写作充分体现了阎连科求变的轨迹,不断接纳并吸收现代主义的创作因子,但这种变化主要是在现实主义内部进行的。限于文学修养、自身所处的文学环境等多种因素,阎连科具有探索性质的小说质量不高,未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事实上,阎连科求新求变的意识既是自觉寻找自我文学定位的过程,同时也是由边缘向文学场中心靠拢的努力与实践。1990年代,文学场域规范的改变,深刻影响了阎连科创作从“写实型”现实主义向“荒诞现实主义”的转型。日益浓厚的“市场化”氛围对阎连科的写作造成一定的冲击,间接培养了他的自我营销意识,促使他更加自觉主动地寻求进入文学场的独特文化资本。阎连科也充分抓住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来增加并巩固自身文学资本的独特性。其中,评奖制度和批评机制作为文学场的主导因素,对阎连科的转变有着显在的影响。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的青睐为阎连科进入文学场中心作了仪式性加冕,这意味着阎连科小说的“寓言化”风格得到认同。部分活跃在一线的主流批评家赞赏阎连科小说中的超现实写作手法,对其直面现实的批判勇气表示赞赏,这鼓励了阎连科彻底向“荒诞现实主义”转变。阎连科“禁书作者”的身份、鲜明的“批判”意识、“颠覆”传统的姿态受到以法国为代表的海外读书界的赞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阎连科“极致化”叙事风格的形成,并促使阎连科进一步与现实主义传统决裂。阎连科从“写实型”现实主义向“荒诞现实主义”的实践受到多种因素的规约。现实主义在90年代文学求新求变的语境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遵循现实主义规范写作难以吸引新潮批评家的注意。作家自身文学经验的匮乏,文学修养的不足和缺乏生活的激情的制约着他现实主义的成就。这两方面的合力推促阎连科向“极致化”、“寓言化”写作越走越远。在创新动力已经显露出枯竭状态的情况下,阎连科仍然偏执地坚持着“荒诞现实主义”创作,原因在于它契合了当代文坛渴望创新、渴望介入现实与历史的氛围。阎连科把握住了文坛行情,并准确地抓住了当下文坛面对历史与现实的集体性焦虑。因此,很难说他的创作模式具有某种创新生长点。事实上,阎连科的“荒诞现实主义”创作所提供的“革命”、“政治”话题,倒是为当下日益兴盛的文化批评研究提供了某种标本。阎连科创作实践的转变折射出当代现实主义面临的困境。他的“转型”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参与“文学场”斗争的结果。除了进入文学场的功利化动机外,文学资源的匮乏与文学修养的不足等内部动因也是促使阎连科走向“荒诞现实主义”的催化剂。因此,阎连科“荒诞现实主义”的写作其实是功利化追求的产物,是对现实主义精神的背叛,而非超越。

邱晓丹[10](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现实主义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现实主义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1)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兴起语境
    第一节 难忘的历史重负
    第二节 共生的多元文化
    第三节 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
第二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呈现
    第一节 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
    第二节 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
    第三节 “边缘人”的孤独体验
    第四节 暴力与死亡的“游戏”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多样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
    第三节 错置的叙事结构
    第四节 空间的隐喻修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人物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
    研究综述
    人物群像分类依据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权欲视野下的领导干部群像
    第一节 正面型领导干部群像
        一、多元文化认同
        二、复杂精神向度呈现
    第二节 “灰色地带”的寄生——“利己主义”干部群像
        一、改革建设主体身份的丧失与堕落
        二、道德缺失,人性异化
    第三节 追溯与延伸——领导干部形象的线性思考
        一、解构“神化”,建构世俗
        二、“不完美人格”的沿袭
第二章 商品经济大场中的“弄潮儿”群像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宠儿——经济能人群像
        一、“经济能人”个性主体身份的建立
        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体现
    第二节 经济能人形象的非典型化思考
        一、流于现象,未触本质
        二、缘由缺乏的价值观错位
    第三节 创作手法的写实性
        一、现实无奈困境的誊写
        二、社会公民意识和作家主体身份的交叉
第三章 改革遗留问题的承受者——底层群众
    第一节 国企大厂中的底层民众群像
        一、旧去新来社会现状
        二、已失“乐园”,遗留困顿
    第二节 乡镇底层群众群像
        一、坚守和背离——对乡村的双向立场
        二、知识分子的挣扎求生
    第三节 苦难的演变——个体与历史的交融
        一、重负重压——农民的两难境地
        二、兴起至衰败——工人的末路归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8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选刊对莫言小说的发掘与推广
    (二)对选本收录莫言早期小说的考察
    (三)文学选刊对莫言小说的“不选”与“选”
二、9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低迷期的选刊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二)探析选本对莫言80年代小说的高频收录
    (三)“丰乳肥臀”风波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三、新世纪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盛名下的莫言小说与选刊的互推关系
    (二)莫言小说在选本领域的大丰收
    (三)新世纪文学获奖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莫言公开发表小说年鉴表(1981—2013)
附录B 8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C 8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D 8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E 9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F 9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G 9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H 新世纪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I 新世纪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和时间范围划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方法阐释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精英文化语境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精英文化意识复归与电影观念革新
    第二节 走向荧幕前台的知识和政治精英群体
    第三节 人性复归思潮下的“精英式”爱情与青春
    第四节 文化重建大旗下的“文化寻根”与“启蒙思潮”改编
第二章 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
    第二节 青春迷惘与空间焦虑:转向都市的大众文化
    第三节 娱乐猎奇、欲望爱情与商业艺术:商业文化下的迎合改编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21世纪以来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下的文学改编电影新特征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华语大片改编
    第三节 网络文化视野下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表征
    第四节 传媒经济视野下《流浪地球》的改编新策略
    第五节 《哪吒之魔童降世》折射的语境化改编理念
第四章 对文学改编影视的再审视
    第一节 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关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空间叙事流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作品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一)文学人民性问题研究
        (二)对鲁迅文学奖及其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1.对鲁迅文学奖奖项的研究
        2.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二、问题确立及其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与“新世纪文学”精神
    (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90年代文学”的期待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的“新世纪文学”精神特质
        1.底层叙事
        2.批判现实主义品格
        3.社会变革下的女性声音
        4.新人文精神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体现
    (一)文学“人民性”概念的渊源与嬗变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特征
        1.立足现实:书写底层苦难
        2.以人为本:表达人民愿望
        3.理性批判:揭露底层陷落
        4.与时俱进:绽放民族精神
三、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
    (一)文学内在价值取向的要求
    (二)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
        1.社会结构的变动
        2.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
        3.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
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
    (一)新世纪关于文学人民性的讨论
    (二)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
        2.作家坚持“人民性”创作立场
        3.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特点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与局限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观念转变
第二章 消解崇高的日常生活重构
    第一节 池莉——从日常生活到都市生存
    第二节 刘震云——从“一地鸡毛”到回望故乡
第三章 消泯发展的人性书写
    第一节 刘恒——由悲悯苍凉到幽默调侃
    第二节 方方——从消解主观到爱憎分明
第四章 坚守与顺应并存的转型
    第一节 坚守日常生活叙事
    第二节 顺应时代潮流创作
    第三节 反思新写实小说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大家》(1994—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大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大家》的发展历程
        一、《大家》的创刊过程
        二、停刊与复刊
        三、《大家》的现在进行时
    第二节 创刊号的定位、宗旨及意义
        一、刊物定位:“大师”与“大众”的理想境界
        二、办刊宗旨:名家·先锋·新锐
        三、《大家》创刊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大家》品牌形象的建构
        一、斗风车的“堂·吉诃德”
        二、“白领丽刊”:精准定位与精品意识
        三、“大家文学奖”:诺贝尔情结的外化
第二章 《大家》的“先锋”立场
    第一节 昔日“先锋”今又来
        一、“先锋”立场的确立
        二、历史的“逃亡”与当下的“失语”
        三、反思“纯文学”语境下的先锋写作
    第二节 “联网四重奏”与新生代作家
        一、缘起:作为策划的“联网四重奏”
        二、新生代作家:90年代的“先锋”
        三、“联网四重奏”规约下的生产要素
    第三节 跨文体实验
        一、新散文:散文的先锋运动
        二、凸凹文本:“有意味的形式”如何可能?
第三章 《大家》的暖昧与危机
    第一节 “大家·红河文学奖”的处境
        一、首届“大家文学奖”与《丰乳肥臀》风波
        二、池莉获奖与“池莉热”
    第二节 从改版看《大家》的“位移”
        一、面向市场的“改版潮”(1998年)
        二、“网络转型期”的改版(2007年)
        三、复刊号的改版(2013年)
        四、突出“青年性”的改版(2017年)
    第三节 反思:危机与出路
        一、文学期刊的边界意识
        二、像认识博物馆一样认识文学期刊
第四章 《大家》与云南文学
    第一节 云南的文学生态
        一、两个传统、四代作家
        二、《大家》的边缘与力量
    第二节 《大家》与云南文学的互动
        一、创刊初期:不拒绝、不主动(1994—2003)
        二、从反思到推动(2004—2018)
    第三节 《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
        一、“我的故乡,我的城市”:于坚散文对昆明形象的建构
        二、《大家》中的“云南想象”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联网四重奏”作家作品统计表
    附录二: “大家·红河文学奖”历届获奖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大家》(1994—2018)栏目变更表
    附录四: 李巍访谈录
    附录五: 王干访谈录
    附件六: 潘灵访谈录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9)论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阎连科的研究现状
    (二)“写实”与“荒诞”:从《两程故里》到《年月日》
    (三)现实主义、荒诞现实主义、文学场等重要概念的梳理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实主义的规范与阎连科转变前的写作及定位
    第一节 从边缘走来:现实主义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仰仗土地: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
    第三节 现实主义规范与阎连科的文学场域定位
第二章 文学场域规范变动与阎连科的转变
    第一节 市场化转型与阎连科的转变
    第二节 文学评介机制对阎连科的塑造
        (一)文学资本的获取:文学评奖制度的引导
        (二)声望的累积与批评家的引导与塑造
    第三节 “禁书作者”与批判意识
第三章 从现实主义走向荒诞现实主义的考量与实践
    第一节 文学经验的匮乏与“寓言化”、“极致化”书写
    第二节 反叛姿态的塑造与面向文坛的写作
    第三节 “荒诞现实主义”争议探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阎连科创作年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0.2 研究意义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0.2.2 文学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1.1.2 文学的主动性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1.4.2 “谁当主角”?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3.3.1 “落后”人物集锦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20世纪90年代文学与现实主义流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D]. 张雅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3]“现实主义冲击波”中的人物群像研究[D]. 李梦威. 河南大学, 2020(02)
  • [4]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D]. 蒋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 曹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D]. 付雨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D]. 雷杰妮. 兰州大学, 2020(11)
  • [8]《大家》(1994—2018)研究[D]. 唐诗奇. 云南大学, 2019(03)
  • [9]论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D]. 吕银飞.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1990年代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