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论文

最新科技论文

一、最新科技论文题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蓓蓓,何静凡,张改珍,吕娜[1](2021)在《《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气象专业学术期刊对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作用,丰富近代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成果,为期刊面向世界办刊提供历史经验。【方法】通过建立《气象杂志》题录数据库,提取科技交流指标,以最具特色的中外科技交流为对象,从版块、作者、来源等角度分析科技交流内容、形式及其贡献。【结果】《气象杂志》虽经历了较动荡的时期,但发行量显着增加,并且中外气象科技交流内容的占比达40%,体现出国际化的重要特征。【结论】《气象杂志》在传播中外气象科学新发明与新技术、传播中外气象建设新方向与新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气象科技期刊在民国时期承担了中外气象科学交流与传播的重要使命。

苏闫兵[2](2021)在《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首先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发展沿革和合作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主题演化和引文网络两个维度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与发展脉络,进一步以学科交叉视角,定量揭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结构特征,以期对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学者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数据来源国内数据: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作为国内数据来源,分别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题录数据,经融合去重、去除无效和不相关数据后,最终获得国内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4159条,每条数据包含标题、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国际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Wo S)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为国际数据来源,检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题录数据。每篇文献包含标题、作者、来源期刊、发表年份、摘要、关键词、作者地址信息、参考文献和被引频次等信息。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调查、阅读和分析肿瘤多学科诊疗和科学计量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书籍和政策文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创新点,以求全面客观的梳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的演化规律。2.科学计量学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社会网络分析使用Pajek、VOSviewer和Gephi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实现节点中心性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等,并绘制网络图。4.引文分析法使用Histcite软件构建引文网络,利用Cit Net Explore实现引文网络可视化和聚类分析,并利用Pajek软件提取引文网络主路径。5.专家咨询法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向肿瘤学领域相关专家请教,对论文观点不合理之处及时改正,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看法完成论文中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聚类的凝练。研究结果1.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国际: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稳定增加,2006年以来,呈现指数式增长趋势;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国际论文2010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但是发展速度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和法国的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是影响力最高的科研机构;国际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是乳腺肿瘤、肺肿瘤、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四种肿瘤;期刊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受到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等高影响力期刊的广泛关注。国内:1983年到2019年,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09年到现在为快速发展期;合作网络指标和发文分析发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八个医院不但自身影响力较为突出,而且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合作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注最多的癌症;精准医学、大数据、加速康复外科、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住院时间等是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几年新增加的热点。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合作现状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三个层次合着率和合作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国家/地区合作论文被引频次要高于国内机构间合作论文,高于同机构作者合作论文,并且都要高于独着论文;科研合作研究的全球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合作最为密切,并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核心,而我国大陆则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而且合作伙伴比较单一,与美国合作论文占到我国跨国/地区合作论文的60%以上;机构合作网络形成8个具有地理临近特征的聚类;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都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3.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脉络20篇领域内高被引论文中16篇发表在2006年及以前,并且有5篇关键论文与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没有直接关系;主路经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可以分为早期应用研究阶段,中期的学科团队结构、功能和组织实现的探讨阶段和最近的多学科团队决策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阶段;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引文网络聚类分析发现6个规模较大的类团、规模最大的聚类关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和结直肠癌等不同肿瘤的多学科诊疗组织构架、患者管理、诊断分期、治疗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多学科诊疗相关的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余5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聚类中论文主题相对集中。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1971年到2019年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词不断增加、关注的主题不断扩展,继承关键词占比不断升高,领域内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不断丰富并且稳定性不断增加;主题演化分析表明,诊疗手段、姑息治疗和诊断方法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近四十年来持续关注的主题;近十年来,精准医学和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的主题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主题的出现、成长、分化及转移分析发现,持续性的研究主题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如姑息治疗主题从最开始的疼痛管理在后期逐渐扩增了疲劳、抑郁、质量指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学科交叉研究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与学科交叉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均持续增长,表明该领域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同时间段内,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跨学科程度差异并不明显;美国在不同学科方向均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要局限于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呼吸系统几个学科;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和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研究结论1.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数据库论文发文趋势均显示,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2009年以后均进入快速发展状态,但是从国际数据库中国家/地区论文的分布分析发现,我国肿瘤多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并且无论是发文量还是引文影响力,都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机构发文和被引分析同样发现,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麻省理工总医院和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构均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相较于上述机构,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仍然偏低。2.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作者、机构、国际/地区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机构合作增加尤为明显,逐渐成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流合作方式。国家/地区合作分析发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合作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并且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国家/地区为中心的合作网络,而我国大陆、土耳其和埃及等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合作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处于国家/地区合作网络的边缘。3.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从内容和时间维度上总体可以分为早期探索、肿瘤多学科团队结构、功能、组织实现的探讨和如何提高多学科团队决策质量三个阶段。多学科会议时间优先级的高低、患者的诊断和病理信息是否充分、需要讨论病例的数量、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的特征等均为多学科团队决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证明多学科诊疗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但是多学科诊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主题,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逐渐开始深入关注多学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4.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呈多样化发展,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发现,从1971-2000年期间到2016-2019年期间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数量持续上升,研究热度明显提高,主题之间演化更加复杂;主流演化方向稳定发展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新的研究主题和稳定的专业主题不断出现。“治疗手段”、“姑息治疗”一直是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主题,受到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人员的持续不断的关注,而“精准医学”、“肿瘤心脏病学”作为领域的新出现的主题,部分学者开始聚焦相关问题,但是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5.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分布差异明显学科交叉网络的规模在时间序列上持续增长,代表着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交叉指数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意味着该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总体上看,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文量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主要倾向于从肿瘤学和外科学这两个学科角度来研究肿瘤诊疗相关的问题。美国从不同学科对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程度都要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而其他国家,除了在肿瘤学和外科学的研究比较集中以外,英国在内科学、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领域,法国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和泌尿科学,意大利在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和血液学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国大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胃肠病和肝病学、医学研究与实验科学和呼吸系统,而其他学科研究比较薄弱。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通过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我国肿瘤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当制定适当的政策,推动肿瘤多学科诊疗在我国各个省区的顺利实施。2.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鼓励我国各区域之间积极开展跨区域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合作,以促进各区域肿瘤多学科诊疗质量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参与跨国/地区科研合作,寻求新的跨国/地区合作伙伴,加强与不同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尽可能地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多学科诊疗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水平。3.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多学科诊疗学科体系,在强化固有学科方向的同时,加强对护理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医学领域学科和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数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非医学领域学科的重视,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肿瘤的诊疗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肿瘤诊疗决策质量的提高。主要创新点肿瘤多学科诊疗受到科研人员的大量关注,但还主要集中于临床诊疗实践和评价、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构成等方面,缺乏对领域产生、发展、演化状况的分析,本研究将科学计量学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题战略图、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和学科交叉测度等方法有机结合,同时运用信息可视化方法更加直观、科学的展示领域合作网络、知识演化和学科交叉图谱,系统梳理了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合作、演化脉络和学科交叉情况。研究不足与展望本研究以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为对象,对领域研究现状、合作、知识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缺乏多学科团队成员学科构成和不同学科专家在团队中角色的深入探讨。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国内外肿瘤领域论文中作者添加主题标签,结合领域内专家建议,对作者的学科进行识别,探索不同国家/地区同一或者不同肿瘤诊疗团队成员的学科构成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方法确定不同学科专家在肿瘤多学科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希望通过研究揭示肿瘤多学科团队专家学科构成的一般特征,为我国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组织实现提供参考。

谢瑶[3](2021)在《基于交流模式的我国高水平高校科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愈显深刻。纵观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史,一国的科技水平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进步。而随着现代科学呈现愈加复杂和交叉的趋势,在全球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科学信息交流成为公认的提升科研质量的有利措施。我国一直以来相当注重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更于2015年起便着手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部署。在衡量国家、地区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时,科学论文的被引用水平以其客观易量化的特点,在科研绩效评价中被广泛采纳。因此,高等院校在提升科研水平时,有必要分析高水平论文的评价受何等因素影响,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论文产出质量,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做出切实贡献。基于以上出发点,本文选择科学论文为研究主体,以目前国际主流的高水平论文数据库——科学基本指标数据库(ESI)为数据来源,选择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国内一流科研机构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研究方法,基于交流模式视角下合着与引文行为的量化分析,探究不同信息交流形式对我国高水平科研机构的论文被引水平产生的影响。这一研究对提升研究质量有参考意义。本文对样本机构ESI高水平论文进行了数量和时间维度上的分析,发现样本机构目前在高水平论文的绝对发文数量和参考文献引用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合着论文在所有机构发文中均占绝大多数,且占比随年份不断增高。计算发现,样本机构国内合作高水平论文在数量上与国际合作论文的差距正逐年缩小,体现了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将样本机构论文的合着与引文指标与被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种交流模式均能对论文的被引产生正向影响,机构合作国际化程度越高,合作的范围越广,参与的单位或人员越多,论文被引水平越高。由于ESI高被引论文绝大多数都由机构合作产生,而合作交流是社会网络产生的基础,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样本机构中合作频率高、合作行为活跃的机构,构建它们的合作网络,发现我国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相当紧密,与国外研究机构也有频繁合作,整个合作网络呈现高度连通的形态。从信息流动角度看,一些占据整体和局部关键位置的机构确实有更强的科研能力。通过对社会网络指标和机构被引水平指标的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与高质量科研机构产生更多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被引水平,占据机构间和科研集群间“中介”的位置有利于提升其影响力和科研质量。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科研机构在思考提升自身学术水平路径时,可着眼借助合作资源、及时调整合作思路、广泛吸收他人科研成果、精准定位合作关键位置等方式,从优化交流模式的角度制定发展规划,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术发展之路。

武华维[4](2020)在《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已经从信息时代逐步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是用自然语言记录的文本数据。而电子公文作为文本数据类型的一种,它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数字形式的文件。历年累积的电子公文归档保存后一般按照内容进行人工主题标引、分类组织或者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和开发利用。但人工标引主题方式存在劳动量大、速度慢、标引不一致等弊端,因此需要研究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针对非结构化公文的主题分析和标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的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与当前存在的主题自动标引方法相比,它将电子公文文档集作为一个整体识别主题,基于主题词表构建外部知识库以实现对识别的主题用规范化的正式主题词和范畴进行统一标引。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从整体的视角进行电子公文的主题分析,应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其转换成文档语料库,采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与分析,包括融合主题词表语义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以及综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层次结构分析。(2)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建立机器可识别的主题知识库,弥补主题模型方法在非结构化文本的主题标引中存在的背景知识不足问题,以增强主题标引的语义性。在主题词表语义化表示及知识图谱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传统纸质载体的叙词表进行语义化自动转换的方法,为电子公文主题的标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提出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主题词表知识图谱进行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的方法。在应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借助主题词表外部知识来进行主题的标引工作,使用正式主题词及范畴进行规范、控制和统一组织。具体包括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本文创新点和贡献主要有:(1)对电子公文主题标引这一传统实践问题,提出了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自动化标引的方法。将应用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分析的数据类型扩展到电子公文灰色文献类型,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主题词知识库,为正式主题词标引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标引工具和知识服务。(2)提出从纸质版主题词表到网络知识库的语义化转换的方法。设计了面向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的主题词表SKOS数据模型描述方案及其自动转换算法,设计了RDF/N3主题词表关联数据自动转换成知识图谱算法,并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上述算法。(3)完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语义转换任务,将其主表和范畴表部分的所有内容从传统纸质媒介形式转换成为图数据库存储的知识图谱形式,为图书、情报和档案学术界和管理实务界贡献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集。本论文包括图40幅,表17个,附录3个

廖鹏飞[5](2020)在《基于长尾关键词的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发展的提速,科学研究内容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众多研究中成功识别到具有新颖性的研究前沿,能够帮助科学研究者迅速地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促进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然而在现有众多关于前沿探寻的研究中,不论是基于主题词的研究还是基于文献单元的综合研究,都是从现有高频词出发,通过聚类等方式归纳出研究前沿,这样的研究结果存在着时滞性和不完整性。本研究尝试从被大多数前沿研究忽略的长尾关键词出发,从关键词生命周期角度依据领域前沿特征分析,找寻出处于生长初期的领域新兴前沿,从而提升领域前沿识别的及时性和完整度。本研究采取模型构建的方式,利用领域前沿的特征构建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并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领域前沿在生长初期就能展现出与其他研究点的差异,因此领域新兴前沿模型能够从大量长尾关键词中,识别出具有较强内部生长力和外部催化力的领域新兴前沿,能够将领域前沿的成功探测时间提前2年,且通过计算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在研究的最后利用所得到的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对知识服务领域现阶段的新兴前沿进行了识别,得出数字人文、“双一流”建设、学科知识服务、实现路径、应急响应和用户画像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很大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

卢超[6](2020)在《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进步之魂。科研创新作为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建设、科研成果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识别科研创新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科研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有其足迹可寻。浩如烟海的学术研究里蕴藏着科研的创新,可通过追踪学术文献中的新兴话题来实现科研创新的追寻;这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知识管理领域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对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即围绕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展开。在知识管理领域,传统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本质是利用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并在研究话题中筛选出处于新兴阶段的研究话题。这种研究思路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优越性,但也使得学术文献的主题表达(全文本内容)和文献之间引用关系的表达(引文内容)被完全抽象,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随着学术文献全文数据日益丰富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还原被抽象内容特征、构建内容加权的引文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探索哪些内容特征可用于发现研究话题,并应用这些特征发现并验证新兴研究话题。沿着识别内容特征、构建引文网络、识别研究话题、筛选新兴研究话题和验证研究结果的基本路径,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探究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特征与引用之间的表里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为了更好地展示引文内容和引用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研究选择以H指数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及其文内的引文内容。通过对引文内容特征与被引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时间变化关系的考察,研究发现,学术文献的引文内容确实对其学术影响力有很好的刻画作用,特别是在引文被提及次数、共被提及次数以及引用位置分布这三个特征上显示出极佳的效果。因此,该部分选取的相关引文内容特征可用作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研究。(2)探究学术影响力视角下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学术文献之间区分性的关系,识别可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本文选取PLo S上生物科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学术论文,分析其全文本内容特征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通过CFA框架提取了12个描述学术论文全文本的特征;通过设计零模型,将它们与标准化被引频次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全文本内容特征描述框架下利用全文本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会存在较大的干扰,无法使用这一类的内容特征进行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本部分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两种内容特征中,引文内容特征更适用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3)探索不同内容权重策略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差异。本文比较了多个全文数据提供者的全文数据的优劣势,选取PLo S中生物医学领域作为数据对象进行分析;通过联合PLo S全文数据和Wo S数据,构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献耦合网络,并制定了11种策略(包括不加权)对网络的边进行加权。通过比对这11个耦合网络,研究发现使用引文内容等相关特征时,构建的文献耦合网络的结构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节点的权重分布、度分布以及节点中心度等指标均有显着的变化。(4)结合内容特征的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已构建的11个耦合网络,进行研究话题划分,构建新兴研究话题发现指标,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指标有利于新兴研究话题的发现;引用位置特征对发现新兴研究话题效果有明显提升;被提及次数特征在研究话题的解释中有重要价值;在本文数据集中,新兴研究话题的未来学术影响力较非新兴研究话题有一定的优势。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新兴研究话题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梳理,分析了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利用文献内容特征帮助引文网络构建新兴研究话题的研究设想。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四个子研究实现了新兴研究话题内容特征的识别,运用内容特征构建文献耦合网络并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对传统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验证二者的差异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明了研究的启示:(1)内容特征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可提高发现的效果;(2)结合内容特征发现新兴研究话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内容特征应用思想可运用于其他计量学研究问题;(4)运用内容特征时需要注意其有效性的问题,引入不合适的内容特征也有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宋芷薇[8](2019)在《基于科技文献的技术脉络信息的抽取与分析》文中提出科技文献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科技文献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网络,每一篇文献都有对应的标题、作者、刊物、关键词以及引用关系等信息,从而形成了以文献为中心,其他对象通过文献链接在一起的文献网络结构。无论在实际工程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探索基于科技文献的技术脉络辅助生成技术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基于现有文献数据库动态采集计算机领域的文献数据。具体采集内容包括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的题录信息以及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随后对采集的文献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删除非文献数据、不完整的数据以及合并重复的数据。其次,利用文献网络特有的引用关系对文献数据进行聚类。文献的题录信息属于短文本,本文在传统层次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融合了文献之间的共引关系,基于计算机领域文献数据集,采用三种不同的簇间距离计算方法进行聚类,轮廓系数值有明显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的聚类效果。将聚类后的文献簇投影到时间轴上,选出代表性文献,得到线性的技术脉络,运用BDP可视化工具展示技术脉络图。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科技文献的技术脉络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检索词实现在线文献数据采集、文献数据预处理、文献聚类、技术脉络分析和技术脉络可视化的过程。

魏绪秋[9](2018)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科研机构、学科的学术声望和科研实力。此外,我国所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定量评价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和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的Altmetrics的量化方法。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是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学术论文评价过程中,引文分析方法既包含了量化评价,又包含了同行评议(“小同行”、“大同行”)。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术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为研究视角,以学术论文的动态引证数据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客观评估量化的基础数据,从影响广度(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从文献层面(基本指标)、作者层面(细化指标)和学科层面(延伸指标)三个层面,来评估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从而为全面评估与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的内容框架除引言、研究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第2章是对学术论文的定义、类别、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梳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定义、要素、类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同行评议、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研究及其不足)进行讨论。第3章是对引证与被引证文献、引文链、引文网络、引证动机与引证行为,引文分析的概念、发展史、类型、应用等进行论述。随后,引入了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和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的术语,探讨了引证广度、引证深度、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引证文献各要素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其中:第4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被引频次峰值量以及动态的引证时间因子能否适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具的不均衡性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二年至第四年内,但是其不能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峰值量这一指标数据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引证时间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的动态影响力。并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长期学术论文影响力。第5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以及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以及引证文献类型强度指标能够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侧重于量化在学术期刊论文上的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文献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6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引证作者强度以及基于引证作者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以及引证作者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作者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作者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7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引证学科强度以及基于引证学科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表明: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以及引证学科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学科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学科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的4原则、目标、模型要素进行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各年期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估与量化动态体系;其次,对CNKI-CCD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动态、连续地评估与量化;最后,与基于各引证指标数据的评价结果以及基于被引频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以评估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能够从文献层面、作者层面、学科层面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

郭雪[10](2017)在《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小学语文教研现状考察》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小学语文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解近年来小学语文的教研现状,笔者选定2000年-2015年知网(下文简称CNKI)数据库中研究小学语文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比较研究法,考察新世纪以来小学语文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学术研究建议。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期刊论文数据的获取与加工处理。这部分首先论述选取CNKI作为本研究数据库的缘由,然后阐明本研究的数据处理技术,最后说明如何获取数据,如何筛选有效数据。第二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期刊论文的基本概况。论文先以年度为考察单位,研究这些期刊论文的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再把小学语文与邻近学科研究状况相比较,进而把握这些期刊论文的整体概况。第三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文献刊载与课题资助情况。这部分对文献作者、发表刊物、研究机构以及课题资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第四部分介绍小学语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名专家。论文通过对关键词、高频下载文献和高频被引文献的分析,探究小学语文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热点,进而把握小学语文研究的学术趋势。第五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教研现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论文主要从教师、学校、国家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应该重视教育实践与教学创新之间的平衡;学校应该为鼓励和推广教学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国家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与投入。

二、最新科技论文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新科技论文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1)《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2 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版块、来源和作者分析
    2.1 版块和来源体现了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2.2 作者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推动了面向世界办刊的实现
3 中外气象科技交流形式及贡献
    3.1 利用双语目次促进国际交流
    3.2 国外研究理论的引入与实践
    3.3 向读者传播国际科学知识
    3.4 推介国外气象科技最新进展
    3.5 宣传我国学者的国际学术活动
    3.6 利用留学机会展开国际交流
    3.7 对现代期刊的启示
4 结语

(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发展概况
        1.2.2 科学计量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工具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历史脉络分析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引文网络总体分析
        2.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关键知识基础
        2.2.3 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
        2.2.4 引文网络聚类分析
    2.3 讨论和小结
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态势分析
    3.1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处理
        3.1.2 分析方法
        3.1.3 相关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国际数据库论文年度分布
        3.2.2 国际数据库论文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3.2.3 国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特征
        3.2.4 国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特征
        3.2.5 国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特征
        3.2.6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不同肿瘤分布特征
    3.3 讨论和小结
4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论文合作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4.1.2 合作类型
    4.2 结果分析
        4.2.1 研究论文合作率变化趋势
        4.2.2 合作规模分析
        4.2.3 不同合作类型引文影响分析
        4.2.4 国家/地区合作网分析
        4.2.5 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4.2.6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4.3 讨论和小结
5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研究时区划分和关键词阈值的选择
    5.2 结果分析
        5.2.1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演进覆盖动态分析
        5.2.2 不同时区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分析
        5.2.3 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5.3 讨论和小结
6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现状、趋势与热点分析
    6.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国内数据库发文趋势分析
        6.2.2 国内数据库论文机构分布和合作分析
        6.2.3 国内数据库论文作者分布和合作分析
        6.2.4 国内数据库论文期刊分布
        6.2.5 不同肿瘤多学科诊疗相关论文的时间趋势分析
        6.2.6 国内数据库论文主题聚类和热点分析
    6.3 讨论和小结
        6.3.1 当前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6.3.2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机构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6.3.3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但跨团队合作尚需深化
7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及国家/地区差异动态演化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学科整体状况分析
        7.2.2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测度的数据构建及测度
        7.2.3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国家/地区学科交叉程度差异分析
    7.3 讨论和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发展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8.1.2 科研合作日益受到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重视,但是全球分布不均
        8.1.3 肿瘤多学科团队的有效配置、组织和实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8.1.4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和细化,治疗手段和姑息医学是国际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主要内容
        8.1.5 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着,各国/地区学科分布差异明显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顺利实施
        8.2.2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区域间协调发展
        8.2.3 完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基于交流模式的我国高水平高校科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2.1.1 信息交流的含义
        2.1.2 信息交流的模式
    2.2 学术评价体系介绍
        2.2.1 科学基本指标数据库
        2.2.2 自然指数排行榜
        2.2.3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2.2.4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2.2.5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名
        2.2.6 学术评价体系述评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2.3.1 合着关系与科研质量相关研究
        2.3.2 施引数量与科研质量的相关研究
        2.3.3 研究述评与创新点
第3章 数据来源
    3.1 数据库
        3.1.1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3.1.2 ESI数据库
    3.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样本选择
        3.2.2 获取数据与处理数据
    3.3 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3.3.1 合着行为相关计量方法
        3.3.2 引用行为相关计量方法
第4章 ESI论文交流模式计量分析
    4.1 合着情况发展趋势
        4.1.1 合着行为整体发展趋势
        4.1.2 合着形式发展趋势
    4.2 引文情况发展趋势
        4.2.1 引用指标的发展趋势
        4.2.2 被引指标的发展趋势
    4.3 被引水平与交流模式的回归分析
第5章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学术质量分析
    5.1 社会网络分析
        5.1.1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5.1.2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分析角度
    5.2 基于交流模式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5.2.1 密度与距离分析
        5.2.2 凝聚子群分析
        5.2.3 中心度分析
        5.2.4 结构洞分析
    5.3 社会网络结构指标与被引水平的回归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2.1 主题标引的相关研究
        2.1.1 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
        2.1.2 主题标引的演进历史
        2.1.3 主题标引的技术方法
    2.2 主题模型的相关研究
        2.2.1 主题模型概述
        2.2.2 主题模型应用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框架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整体框架
        3.2.1 自由文本数据和词典数据的预处理
        3.2.2 电子公文文档集主题识别和分析
        3.2.3 主题词表语义转换
        3.2.4 电子公文主题的自动标引
    3.3 数据集的构建与清洗
        3.3.1 实证数据
        3.3.2 验证数据
第4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
    4.1 融合主题词表语言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LDA的主题分析
        4.1.1 研究方法及流程
        4.1.2 实证研究
    4.2 融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hLDA的主题分析
        4.2.1 层次主题模型及共词网络概述
        4.2.2 研究方法及流程
        4.2.3 实证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
    5.1 主题词表及语义转化的理论研究
    5.2 研究方法及流程
        5.2.1 分析主题词表构成及其语义关系类型
        5.2.2 构建基于SKOS数据模型的语义转换映射方案
        5.2.3 主题词表的SKOS语义自动转换
        5.2.4 SKOS语义化主题词表自动转换知识图谱
    5.3 实证研究
        5.3.1 数据来源
        5.3.2 分析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综合应用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6.1 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6.1.1 方案及流程
        6.1.2 实证研究
        6.1.3 有效性分析
    6.2 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6.2.1 方法及流程
        6.2.2 实证研究
        6.2.3 有效性分析
    6.3 有效性验证
    6.4 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证数据
附录2 验证数据
附录3 主题词表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长尾关键词的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思路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现状分析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领域前沿相关研究
        2.1.1 基于词频分析的领域前沿探寻
        2.1.2 基于引文分析的领域前沿探寻
        2.1.3 基于多属性的领域前沿探寻
        2.1.4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2 相关理论
        2.2.1 关键词的长尾效应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领域新兴前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长尾关键词的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
    3.1 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框架
    3.2 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指标测度
        3.2.1 新颖性指标测度
        3.2.2 成长力指标测度
        3.2.3 催化力指标测度
    3.3 构建特征坐标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知识服务领域实证研究
    4.1 数据选取
        4.1.1 实验对象数据获取与清洗
        4.1.2 实验相关数据获取方法
    4.2 模型操作流程
        4.2.1 长尾词截取
        4.2.2 新颖性判断
        4.2.3 成长力指标测度
        4.2.4 催化力指标测度
        4.2.5 构建战略坐标系
    4.3 验证组对照
        4.3.1 正向检验
        4.3.2 反向检验
        4.3.3 模型结果评估
    4.4 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应用实践
        4.4.1 数据获取
        4.4.2 探寻过程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理论与实践
        1.1.2 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综述
        1.4.1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研究
        1.4.2 学术文献全文计量分析研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总体研究框架
        1.5.1 研究问题的解构
        1.5.2 研究脉络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话题的属性、内容特征及周期性
        2.1.1 研究话题的基本属性
        2.1.2 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
        2.1.3 研究话题周期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变革理论
        2.1.4 研究话题发展的周期性
    2.2 新兴研究话题及其相关概念
        2.2.1 新兴研究话题
        2.2.2 研究前沿
        2.2.3 热门研究话题
        2.2.4 概念辨析
    2.3 复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3.1 复杂网络的网络属性
        2.3.2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
        2.3.3 引文网络模型
        2.3.4 社区发现
    2.4 本章小结
3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引文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3.1 数据与方法
        3.1.1 实验数据
        3.1.2 实验数据采集
        3.1.3 引文内容特征
        3.1.4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引用频次和引文被提及次数
        3.2.2 引用位置
        3.2.3 引文共被提及
        3.2.4 引文话题相似度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用于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全文本内容特征识别研究
    4.1 数据与方法
        4.1.1 实验流程
        4.1.2 实验数据
        4.1.3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语言复杂度特征与学术影响力
        4.3.2 统计显着性与实际显着性
    4.4 本章小结
5 引文内容加权的文献耦合网络构建
    5.1 数据与方法
        5.1.1 实验数据
        5.1.2 实验方法
        5.1.3 实验流程
        5.1.4 实验分析指标
    5.2 实验结果
        5.2.1 网络大小
        5.2.2 网络节点度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新兴研究话题发现的实证研究
    6.1 数据与方法
        6.1.1 实验数据
        6.1.2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
        6.2.1 预实验
        6.2.2 结果分析
        6.2.3 实验结果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梳理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学术文献全文本内容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回归模型结果
    附录 B:PLo S期刊文献全文数据抽取样例
    附录 C:新兴研究话题抽取结果数据
    附录 D: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研究和成果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科技文献的技术脉络信息的抽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引文网络分析技术
    2.2 关键词共现分析技术
    2.3 聚类分析技术
    2.4 Aminer中的技术趋势分析
    2.5 信息采集技术
    2.6 难点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献数据的采集与清洗
    3.1 文献数据采集
        3.1.1 施引文献数据采集
        3.1.2 被引文献数据采集
    3.2 文献数据清洗
        3.2.1 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3.2.2 合并重复数据
        3.2.3 构建文献引文网络
    3.3 文献采集与清洗结果分析
        3.3.1 实验设置
        3.3.2 文献采集结果与分析
        3.3.3 文献清洗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文献聚类的技术脉络分析
    4.1 文献网络概述
    4.2 向量降维方法概述
    4.3 融合文献引用关系的层次聚类算法
        4.3.1 融合标题和关键词信息
        4.3.2 融合引文信息
    4.4 基于聚类结果的技术脉络分析
        4.4.1 多粒度层次聚类结果
        4.4.2 技术脉络分析
    4.5 实验
        4.5.1 聚类评价方法
        4.5.2 实验数据
        4.5.3 实验设置
        4.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框架
    5.2 系统具体实现
        5.2.1 基于关键词的文献采集模块
        5.2.2 文献数据预处理模块
        5.2.3 文献数据聚类分析模块
        5.2.4 技术脉络展示模块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9)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概述
    2.1 学术论文
        2.1.1 学术论文定义
        2.1.2 学术论文类别
        2.1.3 学术论文特征
        2.1.4 学术论文作用
    2.2 学术论文影响力
        2.2.1 学术论文影响力定义
        2.2.2 学术论文影响力要素
        2.2.3 学术论文影响力类型
    2.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2.3.1 同行评议
        2.3.2 量化评价
        2.3.3 综合评价
    2.4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
        2.4.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4.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2.4.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3.1 引证与引文分析法
        3.1.1 引证相关概念
        3.1.2 引文分析法
    3.2 引证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
        3.2.1 引证广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3.2.2 引证深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3.2.3 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3.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3.3.1 学术论文与其动态引证文献(数据)
        3.3.2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构建
        3.3.3 学术论文引证峰值理论及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4.1 被引频次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4.1.1 被引频次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4.1.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4.2 被引频次峰值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4.2.1 被引频次峰值
        4.2.2 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4.2.3 被引频次峰值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4.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4.3.1 引证时间因子概念
        4.3.2 引证时间因子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4.3.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结果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5.1 引证文献类型及确定
        5.1.1 引证文献类型界定
        5.1.2 引证文献类型确定
    5.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5.2.1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5.2.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5.2.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5.3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5.3.1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5.3.2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5.3.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5.4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5.4.1 引证文献类型引证时间
        5.4.2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5.4.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6.1 引证作者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6.1.1 引证作者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6.1.2 引证作者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6.1.3 基于引证作者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6.2 引证作者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6.2.1 引证作者强度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6.2.2 引证作者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6.2.3 基于引证作者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6.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6.3.1 引证作者引证时间
        6.3.2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6.3.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7.1 引证学科界定与确定
    7.2 引证学科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7.2.1 引证学科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7.2.2 引证学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7.2.3 基于引证学科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7.3 引证学科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7.3.1 引证学科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7.3.2 引证学科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7.3.3 基于引证学科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7.4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7.4.1 引证学科引证时间
        7.4.2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7.4.3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7.5 本章小结
8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
    8.1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8.1.1 构建原则
        8.1.2 构建目标
        8.1.3 模型要素
        8.1.4 确定指标权重
        8.1.5 评价体系
    8.2 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与分析
    8.3 评价结果评估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小学语文教研现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已有研究综述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行文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CNKI期刊数据库小学语文研究数据的获取与加工
    第一节 选取CNKI数据库的依据
    第二节 小学语文研究数据的处理技术
    第三节 小学语文研究数据的获取与加工
第二章 CNKI期刊数据库呈现的小学语文研究概貌
    第一节 小学语文期刊论文基本概述
    第二节 CNKI期刊数据库的小学语文研究文献年度考察
    第三节 CNKI期刊数据库的小学语文与邻近学科研究比较
第三章 小学语文研究文献的发表与课题资助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研究文献的作者分析
    第二节 小学语文研究文献的期刊分析
    第三节 小学语文研究文献的机构分析
    第四节 小学语文研究文献的课题资助分析
第四章 小学语文研究的学术热点与知名专家
    第一节 小学语文研究热门关键词与学术研究热点
    第二节 小学语文研究高频下载文献与学术演进趋势
    第三节 小学语文研究高频被引文献与知名专家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研现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教师应该重视教育实践与教学创新之间的平衡
    第二节 学校应该为鼓励和推广教学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节 国家应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CNKI下载题录的合并方法
附录2 表 3.1-2 重名作者发文量统计
附录3 表 3.2-1 核心期刊刊文量
附录4 关键词的统计
附录5 高频下载文献的检索、下载与筛选
附录6 表 4.2-1 高频下载文献
附录7 高频被引文献的检索、下载与筛选
附录8 表 4.3-1 高频被引文献
附录9 表 4.3-2 双高文献统计表
附录10 部分小学语文教育界专家简介

四、最新科技论文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J]. 李蓓蓓,何静凡,张改珍,吕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6)
  • [2]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特征分析[D]. 苏闫兵.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交流模式的我国高水平高校科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 谢瑶. 山东大学, 2021(02)
  • [4]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D]. 武华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5]基于长尾关键词的领域新兴前沿探寻模型构建研究[D]. 廖鹏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学科领域中新兴研究话题的内容特征识别及其实证研究[D]. 卢超.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9)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基于科技文献的技术脉络信息的抽取与分析[D]. 宋芷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绪秋. 武汉大学, 2018(06)
  • [10]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小学语文教研现状考察[D]. 郭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最新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