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讯产品中的应用

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讯产品中的应用

一、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鑫宇[1](2019)在《基于工频通信技术的电力负荷遥控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用电量与工业用电量不断增大,由于社会各个领域用电情况的不相同,白天工业负荷大幅增加;傍晚民用负荷大幅增加。一天内电力负荷的波动很大,如果不加以调整与控制,则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为了满足高峰负荷而增加发电量,不仅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也导致供电设备随负荷的变化而频繁启停,电网的运行方式也随之频繁改变,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电能呈现出供应需求矛盾时,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电力负荷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控制电力负荷来调整电力负荷曲线,以此来实现良好的负荷率。工频通信技术(TWACS)是利用电网工频波形畸变将产生的大量信息携带的原理实现信号的传递,这种传递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和穿透性,基本能够实现跨越变压器台区的远距离信号传递工作。在工频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分布式结构主站设备,将对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起到新的创设性意义。虽然,新型电力通信技术的使用将为我国电力通信带来革命性影响,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有阻碍,文章以分布式结构的工频通信主站设备控制的应用意义为切入点,分析工频通信技术的各原理机能,并借助工频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对电力负荷的遥控系统,这是一种有效且很有发展前景的控制方法。该技术以电网人为短路造成电网波形畸变为原理,按照约定的编码规律,采用三相轮发制,应用单片机控制可控硅的导通,造成电网的人为的短路,然后将此畸变信号传遍整个电网,实现了对电力负荷的遥控功能。

仰竹兰[2](2018)在《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无人驾驶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为赶上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世界潮流,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智能小车的教学和竞赛正如火如茶地展开。智能小车可以说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缩微版,本论文总结了自己参与的开发项目,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本论文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硬件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单片机主控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循迹模块、避障模块、遥控模块、寻光模块、蓝牙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蜂鸣器模块等。软件由舵机矫正程序、红外循迹程序、红外避障程序、超声避障程序、红外遥控程序、寻光程序、手机蓝牙遥控程序等模块组成。本系统结构灵活,可根据教学和竞赛的需要增减硬件或软件模块。本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传感技术、红外技术、遥控技术、蓝牙技术、超声波技术等诸多领域。本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满足设计需求,还充分考虑中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采用最常用的MCS51系列的STC89C52RC为核心芯片。各模块的主要芯片也采用较常用和廉价的芯片,但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可移植性强,若换成性能更高的芯片便可满足更高要求系统的应用,因此本系统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戴之铭[3](2015)在《多功能遥控终端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发展势头迅猛,电子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开始向数字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转变。多功能遥控终端开发研究是基于遥控跑车设计的,结合了单片机技术、通信遥控、传感器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实现了对遥控跑车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控制,使林业机械得到了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蓝牙技术,红外遥控以及无线电遥控三种常用的无线遥控模式进行对比,选取无线电遥控作为多功能遥控终端的无线遥控方式,而后提出采用单片机方式实现遥控终端的设计方案。在遥控终端设计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通讯协议的选定,单片机型号的选定,单片机选定,电源模块设计,终端软件设计。选取8位STC单片机STC12C5A60S2作为终端控制中心,nRF24L01作为无线传输芯片,二者共同组成终端的核心部分。手持终端利用STC12C5A60S2的P2.4-P2.7扩展为键盘模块,显示模块采用1602液晶显示器,通过P0口扩展。终端设备端利用JZC-32F-24V继电器控制设备上23QDF6B/315H24电磁阀,使遥控跑车完成充油或放油的动作,从而进行遥控跑车运动或停止控制,利用MMA7260Q加速度传感器了解设备晃动的情况,最终通过RF24L01将信息传输回终端发射端,使用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显示相关参数。在软件方面,对按键程序、串口接收程序、LCD显示程序、nRF24L01驱动程序进行编程,使用Keil μVision 4进行编译调试。经相关测试实验后,测得相应数据,数据与预期相比,基本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相关数据如下:1、实际遥控距离约780m;2、传感器信息显示约200m。

袁梦觉[4](2013)在《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红外转发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家居是在用户住宅的基础上安装各种设备,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多功能计算机系统。红外转发器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发出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红外转发器,实现对电视机、空调等红外遥控类型家电的统一控制,论文对ZigBee技术和红外遥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实现了智能家居红外转发器。论文以ZigBee协议和红外遥控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比较了多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选取了ZigBee通信作为智能家居的通信方式,根据需求制定了智能家居的总体解决方案。分析了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ZigBee协议栈的四层结构以及每层的作用,为红外转发器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功能需求,选取了MicroChip公司的PIC18F2420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1838红外一体化接收头作为红外接收装置,2N5551三极管作为红外发射管的驱动,SST25VF016B作为红外编码的存储芯片。在确定了器件选型后,设计了红外转发器的原理图并实现了硬件电路。然后,使用MPLAB集成开发环境配合picc18编译器,使用C语言对红外转发器进行了程序的实现。采用了结构化的设计思想,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网关下达的命令,完成自学习、控制、删除、指示等工作,主要模块包括串口通信、红外发射、红外接收、数据存储、协议解析。最后,在实验室搭建试验平台,对红外转发器进行了测试。先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对红外收发的波形进行了比对,对数据存储、数据通信、协议解析功能进行了测试。再对红外转发器整体功能进行了测试,使用红外转发器控制实验室的空调。测试结果表明红外转发器可以完成预定功能,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亚锋[5](2012)在《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有效。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C8051F005作为主控芯片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并根据此芯片及家居中常用的电气设备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系统,如在电话远程控制方面,设计采用了双音频解码芯片MT8870和ISD2560语音芯片联合使用,并结合与之对应的软件设计,基本实现了在家中无人情况下的电话自动接听服务、语音提示及安全认证机制;通过使用TC35短消息芯片及其外围芯片,基本实现了短消息远程控制室内电器以及当家中有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及时报警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设定实现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定时给指定手机发送短信,报告当前家中的温度、湿度、CO浓度等安全信息,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还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实用价值,符合了未来家电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本次设计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当家中无人的时候,提高了家中的安全质量,使人们不再为家中无人时的安全情况而担心。在家中还可以通过LM6029ALCD显示屏,将系统中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家中的实时信息以数据形式显示出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家居环境及舒适度等都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黄海阳[6](2012)在《多温区控制电热毯》文中指出电热毯又称电热垫,是使用电加热取暖的一种垫毯,铺在床上,可以温暖被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睡眠条件。由于其简单、省电、无噪音、价廉等优点,适合在冬季没有暖气的家庭使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电热毯开始朝着安全、可靠、舒适、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其中,多温区控制型电热毯因其可实现个体对温度差异化的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设计采用负反馈控制方式,搭建了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硬件电路。工作时,由过零检测模块捕捉正弦交流电过零点,同时产生同步脉冲作为控制双向可控硅移相调压的基准,改变三路加热源的输出电压。系统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将ADC采样的温度值作为反馈参数,实时调整功率输出量,以保持温度恒定在用户设定目标值附近。软件编程部分,围绕非占先式内核编写各模块子程序,充分提高了单片机的运行效率;成功编写51单片机增量式PID算法子程序,通过对PID控制器各参数的整定,实现了预期的多路控温目标。

孙立中[7](2010)在《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步进电机为控制对象,继承传统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优点,研制高性能步进电机的无线上位机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步进电机的上位机控制软件,该软件以PC机作为上位机,以单片机作为下位机,采用PC机的控制系统,利用其软硬件资源丰富,柔性极强,可使上位机能够可靠地将经过处理的控制指令和参数通过串口由红外编码发送到下位机,保证下位机能够准确、及时地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工作。同时,上位机检测下位机的各种状态信号,进行诊断和处理。步进电机作为控制执行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器件,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机械等领域。步进电机可以对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进行高精度控制。步进电机不同之处在于步进电机可接受脉冲信号,可进行精确控制,是数字控制的重要执行元件。本设计可通过上位机对其进行控制和监测,也可通过遥控器对步进电机进行遥控和遥测,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刘嘉斌[8](2010)在《基于红外传输技术的答题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外无线答题器及配套软件的研究可用于大规模测验,也可用于大范围的数据收集。平时的大规模测验及数据采集,需要准备大量的纸笔,印刷问卷,准备答案,在大规模使用时整个过程就需要非常严格的环境和大量的后续改卷工作,为此本课题组研发红外遥控系统。本文详细说明了红外遥控系统的主接收发送器硬件的设计,主接收发送器与终端遥控器进行通信的软件的开发,其中运用了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红外遥控编码方式。

贺绍林[9](2009)在《基于变流检测的智能瓦斯检测仪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气体检测的检测仪主要有光干涉式、热导式、半导体气敏式、红外光谱吸收式、电化学式和载体催化燃烧式六种,广泛使用的载体催化瓦斯检测仪在检测高浓度瓦斯时,载体催化元件容易出现高温烧结的现象,致使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测量的准确性变差。本研究在深入研究了载体催化元件特性后,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流瓦斯检测技术,它使载体催化传感器在检测瓦斯气体时始终处于恒温状态,可以使瓦斯检测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瓦斯浓度检测范围、检测仪使用寿命等技术指标极大的优于传统电桥检测方法。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变流检测技术瓦斯传感的设计方案,并就该系统的理论基础、新型变流瓦斯检测仪的实现方法、硬件和软件设计等做了详细的讨论。其中,硬件部分的研究包括变流检测电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处理单元及其外围电路、红外遥控接收电路等;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脉冲占空比测量、零点漂移自校准、非线性修正、数据显示、片外存储器读写、频率信号输出等子程序。本研究设计的变流瓦斯检测仪具有低功耗、高精度、宽量程、自动校零、校调周期长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将这种新型的瓦斯检测仪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可以连续的测量矿井瓦斯浓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该瓦斯检测仪也肯定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前景。

刘通[10](2009)在《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红外手持反馈系统,该系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化了教育技术产品在教学中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推进了课堂面授教学实现信息化,同时顺应“十一五”规划中的教育信息化脚步,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现实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阐明了手持反馈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手持反馈系统的研究现状及产品特点。(2)通过对比几种比较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与推广性,提出了以红外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3)完成了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教师控制器、学生手持器、红外接收装置、串口控制器及电源的硬件电路设计。(4)完成了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通信模型的建立、编解码程序设计、滤波程序设计及串口通信程序设计。(5)对设计的红外手持反馈系统进行了PCB设计布局及实物的性能测试,测试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6)提出了创新性工作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频通信技术的电力负荷遥控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概念及背景
    1.2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由来
        1.2.1 配电网的作用
        1.2.2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由来
    1.3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
        1.3.1 国外发展情况
        1.3.2 国内发展情况
    1.4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意义
        1.4.1 对电力营销的意义
        1.4.2 对电力生产的意义
        1.4.3 对供用电秩序的意义
    1.5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通信技术选择
        1.5.1 微波通信技术
        1.5.2 无线通信技术
        1.5.3 光纤通信技术
        1.5.4 电力线常规载波通信技术
        1.5.5 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技术
        1.5.6 工频通信技术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分布式结构在工频通信主站设备的应用
    2.1 工频通信主站设备控制的研究意义
    2.2 分布式结构在工频通信主站设备应用意义
    2.3 工频通信主站设备控制
        2.3.1 双向工频通信的基本构成
        2.3.2 双向工频通信的调制
    2.4 分布式结构在双向工频通信主站中的应用
        2.4.1 分布式结构主站设备的组成元素
        2.4.2 分布式结构应用的基础性建设
        2.4.3 分布式结构应用于双向工频通信系统
    2.5 小结
第3章 电力负荷遥控系统设计及信号分析
    3.1 电力系统简介
    3.2 双向工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3.3 电力负荷遥控系统构成
    3.4 电力负荷遥控系统操作
    3.5 电力负荷遥控系统原理
    3.6 低功耗设计
        3.6.1 低功耗设计的目的
        3.6.2 低功耗设计的方案
    3.7 抗恶劣环境能力设计
    3.8 信号的产生
    3.9 信号的检测方法
    3.10 信号的提取分析
    3.11 信号的分析
    3.12 采样算法
    3.13 小结
第4章 工频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
    4.1 信号注入变压器
        4.1.1 站用变
        4.1.2 公用变压器(用户专用变压器)
        4.1.3 信号注入变压器的选择
    4.2 单片机的选择
    4.3 工频信号发射机的硬件设计(主电路部分)
        4.3.1 主电路
        4.3.2 主电路保护电路
    4.4 工频信号发射机的硬件设计(单片机核心及控制线路部分)
        4.4.1 过零点检测电路
        4.4.2 可控硅的选择
        4.4.3 可控硅触发电路
    4.5 工频信号发射机电源电路
    4.6 键盘、显示器接口电路
        4.6.1 显示器接口设计
        4.6.2 键盘设计
    4.7 单片机与打印机的接口设计
    4.8 I/O口扩展
    4.9 时钟电路
    4.10 工频信号发射机整体电路的设计
    4.11 工频信号发射机工作流程图
    4.12 工频信号接收机的设计
        4.12.1 电源电路的设计
        4.12.2 过零点检测电路的设计
        4.12.3 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4.13 工频信号接收机整体电路的设计
    4.14 工频信号接收机工作流程图
    4.1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频通信技术电力负荷遥控系统的未来发展
    5.2 工频通信技术电力负荷遥控系统工频信号接收机的改进
    5.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外智能车开发历史和最新进展
    1.3 国内智能车开发历史和最新进展
    1.4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智能小车相关技术概述
    2.1 智能小车的机械架构
        2.1.1 车轮的选择
        2.1.2 车轮的分布
        2.1.3 车轮的驱动形式
        2.1.4 车轮的转向形式
    2.2 直流电机
    2.3 舵机
    2.4 传感器
    2.5 红外传感
    2.6 红外遥控
    2.7 超声传感
    2.8 蓝牙
    2.9 路径规划
    2.10 信息融合技术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小车硬件系统开发
    3.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3.2 主控板
        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3.2.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3.2.3 舵机驱动电路
        3.2.4 寻光电路
        3.2.5 数码管显示电路
        3.2.6 蜂鸣器电路
        3.2.7 按键电路
        3.2.8 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电路
        3.2.9 功能扩展接口
    3.3 红外循迹传感器
    3.4 红外避障传感器
    3.5 超声测距传感器
    3.6 液晶显示接口
    3.7 程序下载/蓝牙接口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小车软件系统开发
    4.1 Keil C51开发平台简介
    4.2 STC-ISP下载程序
    4.3 底层硬件驱动函数
        4.3.1 直流电机驱动函数
        4.3.2 驱动舵机定时器中断函数
        4.3.3 串行口驱动函数
        4.3.4 超声测距驱动函数
        4.3.5 按键扫描函数
        4.3.6 LCD驱动函数
        4.3.7 红外遥控接收中断函数
    4.4 应用程序
        4.4.1 主程序初始化函数
        4.4.2 舵机矫正程序
        4.4.3 红外循迹程序
        4.4.4 红外避障程序
        4.4.5 寻光程序
        4.4.6 超声避障程序
        4.4.7 红外遥控程序
        4.4.8 手机蓝牙遥控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功能遥控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工业遥控器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通讯协议选定
        1.4.1 蓝牙4.0BLE
        1.4.2 外遥控原理
        1.4.3 无线电遥控原理
        1.4.4 通讯协议总结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遥控终端设计
    2.1 设计思路
    2.2 总体框架设计
        2.2.1 终端手持端设计
        2.2.2 终端设备端设计
    2.3 终端硬件设计
        2.3.1 51系列单片机
        2.3.2 PIC单片机
        2.3.3 AVR单片机
        2.3.4 单片机选用总结
        2.3.5 STC12C5A60S2简介
    2.4 无线链路的预测
        2.4.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基础
        2.4.2 自由空间无线链路预测
        2.4.3 实际环境无线链路预测
        2.4.4 增加无线通信距离方法
    2.5 XL24L01-D03无线通讯模块
        2.5.1 nRF24L01芯片基本资料
        2.5.2 ANT无线网络的组网方式
        2.5.3 nRF24L01实现异步通信
        2.5.5 AP1000/2000功率扩展模块
        2.5.6 供电模块
    2.6 16×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
    2.7 按键模块
        2.7.1 键盘接口类型
        2.7.2 键盘模块设计
    2.8 加速度传感器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程序语言的确定
    3.2 部分程序
        3.2.1 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3.2.2 四位按键子程序模块
        3.2.4 显示子程序模块
4 终端测试
    4.1 程序语法检测
    4.2 终端性能测试
        4.2.1 终端功率测试
        4.2.2 遥控距离测试
        4.2.3 终端传感器测试
5 总结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红外转发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家居概述
    1.2 ZigBee 概述
    1.3 课题背景及意义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智能家居方案设计
    2.1 智能家居方案
        2.1.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2.1.2 智能家居方案
        2.1.3 红外转发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作用
    2.2 红外遥控技术
        2.2.1 红外线
        2.2.2 红外遥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igBee 协议栈
    3.1 IEEE 802.15.4 标准
        3.1.1 物理层
        3.1.2 MAC 子层
    3.2 ZigBee 标准
        3.2.1 网络层
        3.2.2 应用层
        3.2.3 安全服务规范
    3.3 ZigBee 网络拓扑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转发器硬件设计及实现
    4.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4.2 微处理器选型
    4.3 PIC18F2420
    4.4 ZigBee 通讯模块选型
    4.5 外部存储器
    4.6 PIC18F2420 的 CCP 功能
    4.7 RB 口电平变化中断功能
    4.8 PIC18F2420 与外围器件的通信
        4.8.1 串口通信
        4.8.2 SPI 通信
    4.9 红外转发器电路设计及实现
    4.10 硬件抗干扰设计
    4.11 硬件实物图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外转发器软件设计及实现
    5.1 软件总体设计
        5.1.1 MPLAB 集成开发环境及 picc18 编译器
        5.1.2 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5.2 与网关通讯协议的制定
    5.3 主程序设计
    5.4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5.4.1 串口中断
        5.4.2 定时器中断
        5.4.3 RB 口电平变化中断
        5.4.4 输出比较中断
    5.5 功能子程序设计
        5.5.1 初始化程序
        5.5.2 红外信号产生程序
        5.5.3 Flash 驱动程序
    5.6 软件抗干扰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红外转发器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试验环境和试验设备
        6.1.1 试验环境
        6.1.2 试验设备
    6.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6.2.1 ZigBee 通信模块测试
        6.2.2 Flash 存储测试
        6.2.3 红外收发测试
        6.2.4 总体测试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家居背景
    1.2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概述
    1.3 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的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系统设计主要任务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2.1.1 智能家居系统工作流程部分
    2.2 远程控制设计与分析
    2.3 传感器信号采集设计与分析
        2.3.1 防火灾发生传感器
        2.3.2 可燃气体泄漏传感器
        2.3.3 信号采集设计与分析
    2.4 GSM 短消息模块的接口与设计
        2.4.1 TC35 短消息模块组成介绍
        2.4.2 TC35 短消息模块通信电路
        2.4.3 TC35 短消息模块与 MCU 连接方式
    2.5 红外遥控设计
        2.5.1 红外遥控概述
        2.5.2 选择红外遥控的原因
        2.5.3 红外遥控的原理
        2.5.4 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2.5.5 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2.6 LCD 显示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智能家居系统相关芯片及模块简介
        3.1.1 MCU C8051F005 简介
        3.1.2 双音多频收发器 MT8870 简介
        3.1.3 ISD2560 单片语音录放简介
        3.1.4 NIS-09C 烟雾传感器简介
        3.1.5 MQ309A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简介
        3.1.6 温湿度传感器 SHT11 简介
    3.2 智能家居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3.2.1 振铃检测电路
        3.2.2 模拟摘挂机电路
        3.2.3 语言提示电路
        3.2.4 双音频解码电路
    3.3 TC35 短消息模块电路设计
        3.3.1 TC35 短消息模块接口电路
        3.3.2 TC35 短消息模块控制设计
    3.4 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3.4.1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设计
        3.4.2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3.5 电源电路设计
        3.5.1 3.3V 数字、模拟电源电路设计
        3.5.2 5V 开关电源稳压器电路
        3.5.3 其他电源稳压器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部分编写
    4.1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编程设计
        4.1.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程序设计
        4.1.2 主控制芯片的程序设计
        4.1.3 短信息发送程序设计
        4.1.4 SHT11 温湿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4.1.5 红外遥控程序设计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及调试
    5.1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制作及调试
        5.1.1 智能家居系统 PCB 板的设计
        5.1.2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调试
    5.2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调试所用软件及器件
    5.3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及联机调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多温区控制电热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课题完成的任务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
    2.1 功率调节原理
        2.1.1 双向可控硅介绍
        2.1.2 电路原理分析
    2.2 硬件模块介绍
        2.2.1 CPU 选型
        2.2.2 RS-232C 接口电路
        2.2.3 过零检测及电源电路
        2.2.4 可控硅触发电路
        2.2.5 液晶显示模块
        2.2.6 温度检测模块
        2.2.7 红外遥控模块
        2.2.8 继电器模块
    2.3 PCB 制作要点
        2.3.1 零线火线的区分
        2.3.2 其他制作细节
    2.4 硬件抗干扰设计
第三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策略
    3.1 微机控制系统
        3.1.1 系统组成
        3.1.2 信号分析
        3.1.2.1 信号采样
        3.1.2.2 量化
        3.1.2.3 编码
    3.2 控制策略
        3.2.1 数字 PID 算法
        3.2.2 增量式 PID 算法
        3.2.3 PID 参数整定
    3.3 系统控制框图
第四章 系统软件编程
    4.1 系统监控程序概念与结构
        4.1.1 多任务方式简介
        4.1.2 MCS-51 单片机监控模块实现
        4.1.3 中断管理
    4.2 各功能模块子程序编写
        4.2.1 红外遥控解码
        4.2.2 温度采样程序
        4.2.3 移相调功模块
        4.2.4 液晶模块软件编写
        4.2.5 看门狗
    4.3 增量式 PID 程序
第五章 系统调试平台
    5.1 前期软件调试工具
        5.1.1 Proteus 简介
        5.1.2 Proteus 应用
    5.2 后期开发调试工具
        5.2.1 示波器
        5.2.2 串口调试
        5.2.2.1 串口设置
        5.2.2.2 程序底层
        5.2.2.3 中间层
        5.2.2.4 应用层
    5.3 系统调试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硬件电路原理图
附录 B 元器件清单
附录 C 硬件实物图
致谢

(7)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概述
第一章 基于VB6.0 的上位机控制软件的设计
    1.1 Visual Basic6.0 简介
    1.2 上微机软件控制的实现
        1.2.1 上位机软件控制的基本原理
        1.2.2 MSComm 控件介绍
        1.2.3 MSC 控件的主要属性
        1.2.4 MSComm 控件的事件响应处理方式
    1.3 PC 机与单片机实现串行通讯需要解决的问题
        1.3.1 TTL 电平与RS232 电平的转换
        1.3.2 单片机与PC 机通讯时波特率的设定
        1.3.3 单片机与PC 机通讯时通讯协议的约定
    1.4 VB 创建的上位机可视化控制界面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C 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实现
    2.1 系统硬件设计
        2.1.1 AT89S52 简介
        2.1.2 PC 机电平转换电路
        2.1.3 单片机的COM 口接口电路
    2.2 系统程序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收发装置的设计
    3.1 单片机红外遥控的原理
        3.1.1 单片机红外遥控概述
        3.1.2 二进制信号的编码
        3.1.3 二进制信号的调制
        3.1.4 二进制信号的解调
        3.1.5 二进制信号的解码
        3.1.6 基于字节传输的红外遥控数据格式
    3.2 单片机红外遥控的实现
        3.2.1 硬件电路设计
        3.2.2 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的设计
    4.1 步进电机概述
        4.1.1 步进电机的特点
        4.1.2 步进电机的分类
        4.1.3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4.1.4 步进电机的选用计算方法
    4.2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
        4.2.1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4.2.2 步进电机驱动的基本原理
        4.2.3 步进电机的转速控制
        4.2.4 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4.2.5 系统程序部分的设计
    4.3 步进电机运行状态的显示
        4.3.1 12864 点阵LCD 简介
        4.3.2 12864 点阵型LCD 硬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整体运行调试
    5.1 硬件的仿真与调试
    5.2 后续发展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详细摘要

(8)基于红外传输技术的答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和文献回顾
    1 前言
    2 文献回顾
        2.1 单片机介绍
        2.1.1 单片机应用
        2.1.2 单片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2.1.3 几种常见的单片机
        2.1.4 80C51 简介
        2.2 红外传输技术
        2.2.1 红外技术
        2.2.2 红外传输技术发展
        2.3 多谐振荡器
        2.3.1 NE555 简介
        2.3.2 NE555 规范及已有使用
    3 本文的主要工作
正文
    1 红外技术设计
        1.1 红外无线遥控系统
        1.1.1 技术指标
        1.1.2 实施方案
        1.2 主接收发送器
        1.2.1 主要功能
        1.2.2 实施方案
    2 硬件电路
        2.1 总体设计思路
        2.2 多谐振荡器
        2.3 红外遥控接收模块
        2.3.1 IRM-2156 的性能
        2.3.2 IRM-2156 的电子光学参数
        3.3.3 IRM-2156 的结构
        2.3.4 接收电路
        2.4 红外发射管
        2.4.1 IR-313 的性能
        2.4.2 IR-313 的电子光学参数见图2.7
        2.5 单片机
        2.6 PCB板
        2.6.1 PCB板的规划
        2.6.2 电路原理图
        2.6.3 PCB板见图2.10
        2.7 硬件电路的测试
        2.7.1 测试方法
        2.7.2 测试结果
    3 软件程序编写
        3.1 编码方式
        3.1.1 校验方法
        3.1.2 主接收发送器的编码方式
        3.1.3 终端遥控器的编码方式
        3.2 程序的编写
        3.2.1 发送程序
        3.2.2 接收程序
    4 软硬件整合测试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变流检测的智能瓦斯检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瓦斯检测仪概述
    1.2 瓦斯检测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载体催化燃烧式瓦斯检测仪存在的问题
    1.4 开发变流检测智能瓦斯检测仪的现实意义及应用前景
    1.5 本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
    1.6 本章小结
2 载体催化元件特性分析
    2.1 载体催化元件的结构及检测原理
        2.1.1 载体催化元件的结构
        2.1.2 检测原理
        2.1.3 载体催化元件的传递函数
    2.2 载体催化元件防止中毒和注意事项
    2.3 催化剂的烧结与元件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3 催化传感器变流瓦斯检测原理的研究
    3.1 变流瓦斯检测方法的研究背景
    3.2 变流瓦斯检测方法的原理
        3.2.1 变流瓦斯检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3.2.2 变流瓦斯检测方法的原理
    3.3 变流瓦斯检测电路的实现
        3.3.1 恒温控制信号取样电路
        3.3.2 锯齿波发生电路
        3.3.3 电压比较电路
        3.3.4 脉冲电压稳幅电路
    3.4 本章小结
4 变流瓦斯检测仪的功能和总体设计方案
    4.1 变流瓦斯检测仪设计目标和实现的功能
        4.1.1 设计目标
        4.1.2 实现的功能
    4.2 设计方案的确定
        4.2.1 本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4.2.2 设计方案的确定
        4.2.3 传感元件的选择
        4.2.4 单片机的选型
        4.2.5 软件开发平台的简介
    4.3 本章小结
5 变流瓦斯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5.1 硬件电路的系统框架
    5.2 系统电源电路
    5.3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5.4 F/I 转换电路
    5.5 红外遥控器及接收电路
        5.5.1 发射电路
        5.5.2 接收电路
    5.6 硬件抗干扰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变流瓦斯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6.1 软件框架
    6.2 主程序
    6.3 脉冲占空比测量子程序
    6.4 数据处理子程序
        6.4.1 零点漂移自校准子程序
        6.4.2 非线性修正子程序
    6.5 AT24C02 读写子程序
    6.6 显示子程序
    6.7 频率信号输出子程序
    6.8 软件抗干扰设计
    6.9 本章小结
7 实验结果及讨论
结论
    1 总结
    2 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A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
致谢
作者简介

(10)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手持反馈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手持反馈系统的组成
    1.3 手持反馈系统的功能及其作用
    1.4 手持反馈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及解决方案
    2.1 概述
    2.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
        2.2.1 蓝牙技术
        2.2.2 Wi-Fi 技术
        2.2.3 UWB 技术
        2.2.4 射频技术
        2.2.5 红外技术
    2.3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1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概述
        3.1.1 系统设计基本原理
        3.1.2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3.2 红外接收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3.2.1 红外接收头的选择
        3.2.2 解码芯片的选择
        3.2.3 红外接收装置扩展电路设计
        3.2.4 电源选取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3.2.5 红外接收装置电路搭建及测试
    3.3 红外手持反馈器的设计与实现
        3.3.1 编码芯片的选取
        3.3.2 键盘电路的设计
        3.3.3 驱动电路的设计
        3.3.4 电源电路的设计
        3.3.5 红外手持反馈器硬件电路的搭建及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4.1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4.2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
        4.2.1 通信协议模型建立
        4.2.2 红外遥控编码规律
        4.2.3 教师控制器编码
        4.2.4 学生手持器编码
        4.2.5 红外接收装置解码
    4.3 红外手持反馈器程序设计与实现
        4.3.1 教师控制器键盘输入程序设计
        4.3.2 学生手持器键盘输入程序设计
    4.4 红外接收装置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4.1 解码程序的设计
        4.4.2 串口程序的设计
    4.5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工作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PCB设计及性能测试
    5.1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PCB 设计
    5.2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性能测试
        5.2.1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硬件测试
        5.2.2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软件测试
    5.3 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性能指标
    5.4 本文的创新性工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频通信技术的电力负荷遥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 田鑫宇.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9)
  • [2]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D]. 仰竹兰. 厦门大学, 2018(12)
  • [3]多功能遥控终端设计[D]. 戴之铭.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4]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红外转发器的设计与实现[D]. 袁梦觉. 长安大学, 2013(06)
  • [5]基于C8051F005的智能家居室内控制系统设计[D]. 杨亚锋. 长安大学, 2012(08)
  • [6]多温区控制电热毯[D]. 黄海阳.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7]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D]. 孙立中.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5)
  • [8]基于红外传输技术的答题系统研究[D]. 刘嘉斌.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3)
  • [9]基于变流检测的智能瓦斯检测仪研究[D]. 贺绍林.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
  • [10]红外手持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通.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MCS-51系列单片机在红外遥控通讯产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