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团的大本营——论学院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团的大本营——论学院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一、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军团的大本营——论学院于当代美术之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海淑婧[1](2020)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撤离长江南北等地的“苏区”,历时近两年艰苦卓绝的行军后,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保存和壮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突破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经四渡赤水后,继续行军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经过江西、福建、广东等14个省,越雪山、过草地,于1936年10月底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指以“长征”为创作主题进行的油画类美术创作作品,包括对长征中的战争、生活、会议及其他相关题材内容的油画创作作品,也包括部分油画家在长征经过沿线进行的写生作品。绪论从选题的缘由、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初步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对该主题创作的理论研究应在革命历史画的概念背景中展开,通过归纳、整理,逐步深入,总结其系列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论文文本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长征的基本概况、历史描述以及对“长征精神”的总结和分析。同时还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起因及创作基本分析,通过笔者采集的338幅油画创作作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该主题油画创作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里,成果卓着,数量逐步增多,语言逐渐丰富多样的整体趋势。第二章阐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再现和反映真实历史的历史特征;第二,具有红军文化和长征精神的文化特征;第三,具有宏大叙事和典型英雄形象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个案研究。对画家靳尚谊的《送别》,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崔开玺的《长征路上的贺龙与任弼时》,李宗津的《强夺泸定桥》、沈尧伊的《遵义会议》《长征之路》,陈坚、李明阳的《直罗镇大捷》,孙向阳、陈树东、孔平的《大会师》等九幅该主题经典作品,进行具体内容、艺术特点、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详尽分析。第四章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具有记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成长历程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填补长征图像缺失的历史记忆价值;第三,具有教育人民要铭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的社会精神引导价值;第四,具有中国美术史上独特创作篇章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第五章探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对该主题创作未来发展的期望。笔者倡导建设长征主题美术作品陈列馆,成立长征主题创作专项基金委员会,促使该题材油画创作持续不断,形成完整体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该主题油画创作的理论研究。总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中国美术创作中,具有独立功能和多重价值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美术作品,还具有记录长征历程、弘扬长征精神等社会历史作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长征精神作为精神的引领,而承载着长征精神的主题油画创作,应更加受到重视,美术工作者更要积极进行该主题新的油画创作,努力传播长征文化内涵和革命历史观念,让一代代新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唤起对革命征程的记忆。

杜秦[2](2020)在《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于台湾地区政治转型时期当代艺术的具体表现多有介绍,但是鲜见关于这种艺术现象的成因的剖析。除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地区良好的经济条件这一基础因素以外,台湾当局制定的文化政策同样对台湾当代艺术产生了影响。1986年至2000年间,为了规范和引导台湾当代艺术,台湾地区“文化建设委员会”参照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前例,制定了系列文化政策,将文化资源向地方文化中心分散。借助完善艺术类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公立当代艺术机构、补助私立艺术空间等方式,台湾当局从当地的艺术市场、艺术空间、美术教育等方面进行调整,为当代艺术创造出有利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台湾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转而向符合台湾当局政治利益的方向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国际化”和“本土化”两大特点。

许世平[3](2019)在《依托特色活动,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普及——基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义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美术教育普及是一种必然趋势,美术学院作为主力军要积极拓展美术教育普及的途径。依托美术专业学生的优秀作品义卖特色活动来推动美术教育普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途径探究。"义卖"特色活动注重四个结合,渗透四种意识,切实推进美术教育的普及。即义卖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强化表现美的质量意识;义卖与感恩励志教育相结合,凸显奉献美的内涵意识;义卖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强化鉴赏美的大众意识;义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提升创造美的延伸意识。

王乔乔[4](2017)在《地域视野下的中国水彩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彩画艺术自清朝末年随传教士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历经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之后,中国水彩画艺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迎来了跃进式的繁荣发展。随着中国民众对水彩艺术接受程度的提高和创作者基数的不断扩大,中国水彩画在创作观念、审美取向以及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全方位的进展。关注的焦点也由原先对技术语言层面的探索转向至民族化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地域文化的介入使得中国水彩艺术的地域风格、创作群体及其创作机制开始形成。本文以中国水彩画艺术为研究对象,以地域空间为研究视野,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艺术风格学、美术地理学、艺术美学、比较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水彩画艺术在地域文化下的发展走向,就其艺术风格及创作机制的形成展开讨论,试图阐明中国水彩画作品的地域风格特征及其美学意涵,以期辨明中国水彩画艺术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民族性特色。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设计,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绪论与第1章,主要从史学视阈探讨水彩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嬗变,将论述的焦点聚集于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地域风格与创作群体;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2、3章,按照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从10个水彩画创作区域入手,在时空纵横两条维度上,以地域文化及其地域艺术传统为背景,力图将重点创作者、重要流派的水彩画风格样式置于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立体坐标中,进行地域风格化的美术地理学研究考察,阐明其地域的绘画题材、观念审美、技法语言等,进而解析各区域水彩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第三部分为深入论述部分,包括第4、5章,主要辨析影响中国水彩画艺术地域风格特征形成的因素,探究南北方审美取向的异同,认为在不同审美范式的影响下,中国南北方水彩画艺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中国水彩画艺术地域风格的形成主要由外部因素与本体因素共同促成,外部因素包括反映其地域空间传统的自然因素,决定其地域文化传统的精神因素与沿袭其地域学术传统的学院与师承因素构成;本体因素中影响力最显着的首先是创作者,其创作个体的性格与其存在群体结构的特殊性是主导原因。与之相对的画种自身本体语言也是影响水彩画风格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又包含创作媒材的演进与创作技法的更迭;除此之外,地域艺术文化间存在着交流与互动,在文化碰撞中产生的学术传统又反哺于中国水彩画艺术。最后,在比较分析的方法下,将“妍美”与“雄健”两种代表南北方审美取向的范畴并置类比,阐明中国北方与南方水彩画的审美范式,并进一步探究其风格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总体言之,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创作理论亟待建构,研究力图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水彩画艺术各区域的地理文化背景,并结合典型的艺术作品,总结中国水彩画艺术地域风格化的成因及其审美范式,提出了地域风格研究是开拓中国水彩艺术民族化与多元化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水彩画艺术主体意识的崛起,一代代水彩画家们努力展现水彩艺术其独立的文化与审美价值,这就必然决定了水彩画艺术的地域风格向多元美学思想的跃进与转化。

姜殿坤[5](2016)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余可飞[6](2016)在《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研究》文中指出卡塞尔文献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展览之一一直以其学术性和政治性为其鲜明特征,文献展成立于二战之后的1955年,其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复兴被纳粹污名的欧洲现代艺术。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卡塞尔文献展已经举办十三届,每一届都凭借其鲜明的指向性和问题意识而参与到整个社会的大讨论之中。2002年的第十一届文献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卡塞尔文献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所大力宣扬的“政治性”和“知识生产”为其后的国际展览提供了新的尺度和方向。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前三章分别对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基本情况、媒体对于第十一届文献展的评价、策展人的策展理念以及对媒体评价的回应进行了梳理。第四章介绍了卡塞尔文献展的发展历史和其他一些关注“后殖民主义”展览的大致情况,以此希望从历史和策展两个方面给予第十一届文献展一个更客观的历史和学术定位,从而对第十一届文献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第十一届文献展的研究,也希望能够更好地讨论展览本身的属性问题和对未来展览的发展方向提供启发和反思。

姜辉[7](2015)在《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文中提出1901年,邓实、黄节等知识分子发扬国学,保存国粹,探索利用传统文化救国的方式,遂于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初创时期,积极宣传国粹,保存优秀文化典籍,相继出版《国粹丛编》、《国粹丛书》等优秀古籍,创办《国粹学报》畅言国粹救国。此外,邓实、黄宾虹等人积极印刷出版金、石、刻、印、字、画等文化遗存,尤其是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出版美术画册,这些作品对于研究美术等艺术学科在近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让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国人重新树立民族自豪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30年代,王礼锡任总编辑期间,于1931年创办了《读书杂志》,继而在该杂志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这次论战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各种救国思潮不断出现,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走向何处等问题产生了很大争议,但是苦于没有可以公开讨论的园地,各种观点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而《读书杂志》恰恰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不同观点的场所,所以他们积极参与论战,导致论战激烈,形成混战。这次论战中,新生命派、新思潮派,托派等都提出各自观点,而且多数参与者自称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辩论,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思想界已经产生重要影响。1933年,神州国光社的主要组成人员参与“福建事变”,反蒋独立,最后失败,导致神州国光社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神州国光社在各地的分发行所被捣毁,总发行所也被破坏,损失惨重,神州国光社从此衰落下去。在抗战时期,神州国光社紧跟出版丛书的浪潮,出版了《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该丛书搜集大量明清禁书、秘本,对于研究民间非官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状况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建国后,神州国光社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部分书籍,随着工商界公私合营改造的展开,神州国光社于1954年并入新知识出版社,走完了其54年的历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神州国光社进行总体介绍,包括神州国光社编辑群体,经费来源,出版内容等情况,力图给予读者以整体、全面的认识。第二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国粹派掌控时期的活动,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20世纪30年代的活动,这是神州国光社最为辉煌的时期。第五章是总结神州国光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一些事件。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排列,以该社主要活动为重点进行论述,写出该社的进步性,激进性和爱国情怀,向学人展示一个小出版社为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努力。

陈涛[8](2014)在《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雕刻艺术日渐式微。在西学东渐中,法国式样的雕塑通过或公费或自费留学和创办西式教育的方式方法被引入中国。在以俄为师的热潮中,苏式雕塑同样被引入中国。那么在摄入法式和苏式体系这些异域的文化资源和雕塑表现形式的具体情况下,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识别力以及眼光和雕刻学习基础,最终这种外来文化吸收和影响造就了什么样的中国雕塑的面貌和具体的雕塑形式和风格,以及精神内涵方面的嬗变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甚至对今天的中国具象雕塑发展、走向有何启示,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研究二十世纪初期至今中国雕塑现代中的法式、苏式体系。(共约11万字)第一章(雕塑启蒙)分析研究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雕刻艺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日渐式微的局面和新美术顺应时代的实践活动;20世纪初法国的现代艺术潮流和以古典主义为核心的学院发展状况和体系特征。通过对留法学生学习的动因、导师、课程、作品以及留学生回国之后法式雕塑体系之建立、教学和艺术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具体研究,论证在西学东渐中,法国式样的雕塑通过留学的方式方法被引入中国后,民国法式雕塑体系的形成和雕塑家艺术实践的成果对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开拓性意义。第二章(历史的抉择)回顾和梳理了俄罗斯雕塑向法国学习的渊源、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起因、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政策的确立、不同阶段苏联的雕塑发展演变特点和以纪念碑创作为主要形式的雕塑创作成就。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研究了50年代初在向苏联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国雕塑界向苏联学习的多样形式和主要内容,以及留苏人员和日后发挥了重要辐射作用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具体学习情况。第三章(现实的演绎)详细分析了50年代初期在雕塑的法式基础之上和向苏联学习之后,创作上和教学体系上苏式雕塑体系的确立,以及两种体系的融合和转化;通过具体的雕塑创作案例分析了雕塑界对古典的传承应用与民族化的尝试、以及在特殊的时期雕塑创作与政治和革命的结合;研究80年代初对苏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恢复,以及80年代的创作探索特点和90年代创作理念的发展演变,论证中国雕塑对代表传统古典的法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苏式体系的超越和主动探索建构新体系的发展趋势。在以上三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语部分明确提出本文观点,即法式美术的引进,为具有古老传统的中国美术嫁接西方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方法论提供了最初技术上的准备;苏派在法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促成了传统美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转型,把过去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养生修性赏心悦目的雅好,和附属于礼仪丧葬的营造匠作,一并改造成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联系、服从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宏伟叙事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基质之上,新型的雕塑艺术观伴随的新的认知和观察方法、新的构造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在新的规则和培训方式下确立起来,这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经过本土艺术家的选择性吸收,在雕塑教学和雕塑创作中的现代性意义之所在。

李岩[9](2011)在《2011年美术学年度报告》文中提出2010年并不是热闹的美术年,在经历过2009年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之后,2010年的美术界看似放缓的脚步开始深入生活、寻找素材、蓄积能量,为迎接2011年围绕建党9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所展开的重大美术活动做足准备。2010年我国的美术学继续呈现多元化稳定发展,无论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还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就,一派繁荣景象。

李雪蕾[10](2011)在《景德镇现代陶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德镇现代陶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工业化大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审美品格的反思、质疑和批评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三十多年。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现代陶艺在景德镇由讨论、形成到基本成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陶艺家和陶瓷艺术作品。景德镇现代陶艺已经成为当前景德镇陶瓷艺术中的中坚力量,虽然它们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和规范的形式,但他们对传统的反叛,对实用的超越,对自我的弘扬,对心灵的表现,使得他们既与传统陶艺区别开来,又与西方的现代陶艺区别开来。景德镇现代陶艺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性、本土性、开放性等。当今景德镇现代陶艺的兴起对推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扩宽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出路,也推进了中国现代陶艺及世界现代陶艺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西方化、守旧化、商品化、工艺化等因素的影响,景德镇现代陶艺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不足。所以要对景德镇现代陶艺创作中存在的困惑和不足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方案。本文拟从艺术性、传承性和超越性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景德镇现代陶艺困惑的对策,以此来促进景德镇现代陶艺的发展。推进景德镇现代陶艺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解决景德镇陶瓷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为了弘扬中国陶瓷艺术。

二、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军团的大本营——论学院于当代美术之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军团的大本营——论学院于当代美术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概况
    第一节 长征概况及长征精神
        一、“长征”概况
        二、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二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基本分析
        一、创作年代分析
        二、创作内容分析
        三、创作手法分析
第二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特征
    第一节 历史特征
        一、再现历史的特征
        二、反映真实的特征
    第二节 文化特征
        一、红军文化的特征
        二、长征精神的特征
    第三节 艺术特征
        一、宏大叙事的审美特征
        二、典型的英雄形象特征
第三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个案分析
    第一节 靳尚谊作品《送别》
    第二节 沈尧伊作品《遵义会议》《长征之路》
        一、作品《遵义会议》
        二、作品《长征之路》
    第三节 李宗津作品《强夺泸定桥》
    第四节 艾中信作品《红军过雪山》
    第五节 崔开玺作品《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
    第六节 董希文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七节 陈坚、李明阳作品《直罗镇大捷》
    第八节 孙向阳、陈树东和孔平作品《大会师》
第四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第二节 历史记忆价值
    第三节 社会精神导向价值
        一、历史教育价值
        二、精神弘扬价值
    第四节 艺术价值
        一、独特的创作篇章
        二、多样的创作手法
第五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思考
    第一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几点思考
        一、艺术性和精神性
        二、历史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未来展望
        一、不断发展,形成体系
        二、理论指导,持续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件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图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思路与概念辨析
第一章 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文化政策的转变趋势
    第一节 台湾政治转型前的主要文化政策
        一、“文化建设委员会”孕育阶段(1953-1980)
        二、“文化建设委员会”诞生之初(1981-1986)
    第二节 台湾政治转型时期的主要文化政策
        一、“‘国家’(台湾)建设六年计划”——“文化建设方案”(1990.04)
        二、“十二项文化建设计划”(1994.12)
        三、“财团法人‘国家’(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1996.01)
        四、“公共艺术设置办法”(1998.01)
    小结
第二章 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发展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台湾艺术市场
        一、经济发展情况
        二、画廊行业相关政策缺位
        三、拍卖市场税收政策失衡
    第二节 台湾艺术空间
        一、公立美术馆占主导地位
        二、替代空间与“闲置空间再利用”政策
    第三节 台湾美术教育的变革
        一、教育改革政策
        二、高等院校艺文中心
        三、美术教育
    小结
第三章 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一节 台湾政治转型的动因及其艺术表现
        一、威权主义统治
        二、省籍矛盾一直存在
        三、反对运动兴起
        四、台湾政治转型的结果
    第二节 批判精神兴起
        一、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
        二、台湾地区的文化背景
        三、台湾当代艺术中的几组批判关系
    第三节 台湾当局对台湾当代艺术价值取向的引导
        一、“国家”(台湾)文艺奖
        二、“现代绘画新展望”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依托特色活动,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普及——基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义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术教育的界定与高校美术教育普及
二、“义卖”特色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三、在义卖活动中普及美术教育

(4)地域视野下的中国水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学术史略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构架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及问题说明
第1章 回顾与聚焦: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历史嬗变
    1.1 地域学术传统与中国水彩画
        1.1.1 从他山之石到异趣同辉
        1.1.2 民族文化孕育中国化的水彩画
    1.2 地域文化与当代中国水彩画的繁荣
        1.2.1 观念与审美的演进
        1.2.2 自然与人文的浸染
        1.2.3 题材与风格的呈现
第2章 阔达与雄健:中国北方水彩画的艺术风格
    2.1 北方地域文化与地域艺术传统
    2.2 东北地区
        2.2.1 “多元人文”下的关东文化
        2.2.2 “质实雄健”与关东现实主义
    2.3 西北地区
        2.3.1 厚重历史传承下的西北文化
        2.3.2 现代水彩语言下的“西北质感”
    2.4 京津地区
        2.4.1 以汇聚为核心的京津文化
        2.4.2 京津中心区位与水彩画多元走向
    2.5 山东地区
        2.5.1 阔达足智——儒家思想并行的齐鲁文化
        2.5.2 恢弘细腻的现实主义画风
    2.6 内蒙古地区
        2.6.1 辽远深沉的草原文化
        2.6.2 静穆含蓄的水彩画风格与区域特征
第3章 灵动与妍美:中国南方水彩画的艺术风格
    3.1 南方地域文化与地域艺术传统
    3.2 沪浙苏地区
        3.2.1 吴越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开放性人文优势
        3.2.2 “温雅毓秀”的沪浙苏水彩画风格
    3.3 两湖地区
        3.3.1 浪漫开拓的楚文化
        3.3.2 技艺并重的装饰化风格
    3.4 两广地区
        3.4.1 “岭南画派”与“漓江画派”:汇通包容的地域文化特质
        3.4.2 沉雄和谐:两广水彩画特征
    3.5 渝川地区
        3.5.1 “闲趣活力”的巴蜀文化
        3.5.2 “东方意象”的渝川水彩画艺术
    3.6 云贵地区
        3.6.1 “绿山红土”下的西南风情
        3.6.2 精微诙谐的地域水彩画风格
第4章 探析与明理:中国水彩画地域风格的归因分析
    4.1 外部因素
        4.1.1 地域空间传统:自然因素
        4.1.2 地域文化传统:精神因素
        4.1.3 地域学术传统:师承因素
    4.2 本体因素
        4.2.1 创作者
        4.2.2 水彩画的本体语言
    4.3 互动与反哺
        4.3.1 地域艺术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4.3.2 地域学术反哺中国水彩画
第5章 观念与形式:中国水彩画地域风格的美学意涵
    5.1 以“雄健”与“妍美”为主导的南北水彩审美范畴
        5.1.1 作为两种范畴的美学本质
        5.1.2 以“雄健”为主导的北方审美特质
        5.1.3 以“妍美”为主导的南方审美特质
    5.2 不同审美特质下南北方水彩画风格比较
        5.2.1 南北水彩艺术的差异性
        5.2.2 南北水彩艺术的内聚性
    5.3 中国水彩画地域风格的整体跃进、转向与开放
        5.3.1 中国水彩画的地域特征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5.3.2 中国水彩画地域风格的整体跃进与美学转化
        5.3.3 当代中国水彩画独立创作与开放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时代召唤
        (二) 咨阅承鉴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民国时期
        (二) 美术人才
        (三) 美术人才培养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对美育及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二) 对中国美术革新论争的研究
        (三) 对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社团的研究
        (四) 对三大美术人才培养聚集地的研究
        (五) 对代表性美术人才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分析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二、经济转型、财政困窘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一) 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二) 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三) 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第二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
        (一) 隋唐以前的美术人才培养
        (二) 隋唐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三) 宋元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四) 明代至清代中期的美术人才的培养
        (五) 清末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型
    二、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一)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二)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
        (一) “复古为更新”
        (二) “美育代宗教”
        (三) “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 “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二、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驱动
        (一) “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二) “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三) “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第四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
    一、厚基础,精专业的纵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 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二) 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二、私立与公立并举办学体系的形成
        (一) 私立代表院校
        (二) 公立代表院校
    三、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互补体制的结合
        (一) 社会美术教育
        (二) 家庭美术教育
    四、民国时期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
        (一) 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二) 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三) 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四) 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五) 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第五章 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以上海美专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一) 实利主义到纯美术
        (二) 以写生实践为主体
        (三) 课程结构融贯中西
    二、以杭州国立艺术院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一) 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二) 打通壁垒,兼顾中西
        (三) 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四) 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第六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一、吸收与借鉴相结合
        (一) 西方体系“引进来”
        (二) 中国学人“走出去”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 “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三) 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三、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
        (一) 学术社团活动
        (二) 专业展览
        (三) 学术刊物、出版物、重要学术文章等
第七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 政策保障,美术教育地位政府关注
        (二) 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
        (三) 院校主导,多种培养形式互补共存
        (四) 通专结合,中西课程体系兼收并蓄
        (五) 模式灵活,科学培养专业特色鲜明
        (六) 人才济济,师资队伍建设兼容并包
    二、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教训
    三、对中国当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 培养体系完善健全
        (二) 教学内容融贯中西
        (三) 学术自由激励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策展人的选择
    第三节 五大平台
    第四节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第二章 第十一届文献展媒体评价
    第一节 艺术与理论
    第二节 全球化与后殖民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与知识生产
第三章 第十一届文献展策展理念与策展人的回应
    第一节 策展理念
    第二节 恩威佐的回应
第四章 第十一届文献展相关问题
    第一节 文献展的创立与遗产
    第二节 相关后殖民主义展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和选题由来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二)研究概况
    四、时间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本文重点
        (二)本文难点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神州国光社的概述
    一、神州国光社创立过程
        (一)神州国光社的创办时间
        (二)神州国光社的创办者
        (三)神州国光社的社址
        (四)神州国光社的经费来源
    二、神州国光社初期的编辑群体
        (一)知识分子群体产生投身出版业的自觉性
        (二)神州国光社编辑群体
        1.神州国光社前期的编辑群体
        2.神州国光社后期编辑群体的剧变:由国粹派转向新型知识分子
    三、神州国光社早期的办社特色
        (一)宣传国粹,不阻西化
        (二)推崇国学,出版古籍
        (三)美术重光,国粹倡扬
        (四)国内领先的印刷技术:珂罗版和照相铜锌版
    四、神州国光社后期的办社特色
        (一)神州国光社出版内容的急变
        (二)神州国光社救亡图存目标的不变
第二章 神州国光社对国粹的保存及其影响(1901—1912)
    一、神州国光社的组建者——国学保存会
        (一)国学保存会成立的基础和成员
        (二)国学保存会成立的时间
        (三)国学保存会的组织纪律
        (四)国学保存会的作用
    二、国学保存会创建的报刊——《国粹学报》
    三、古籍出版的惊世之作
        (一)《国粹丛书》
        (二)《国粹丛编》
    四、神州国光社的美粹
        (一)影印真品,宁缺毋滥——《神州国光集》
        1.《神州国光集》的出版目标
        2.《神州国光集》的特点
        3.《神州国光集》的编辑者
        4.《神州国光集》的归途
        (二)美术理论的结晶——《美术丛书》
        1.《美术丛书》出版的时间和特点
        2.《美术丛书》的作用
        (三)出版美术作品的影响
    五、国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设置国粹学堂
        (二)国学保存会编辑的清末教科书
        1.国学教科书
        2.乡土教科书
第三章 神州国光社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上)(1930—1933)
    一、神州国光社后期概况
        (一)神州国光社的衰落(1912-1929)
        1.神州国光社衰落的表现和原因
        2.神州国光社所有权的变更
        3.神州国光社的新总编辑——王礼锡
    二、《读书杂志》的创办
        (一)《读书杂志》名称的由来
        (二)《读书杂志》目标
        (三)《读书杂志》的内容
        (四)《读书杂志》的特点
        (五)《读书杂志》的影响
    三、《读书杂志》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背景
        1.此消彼长的国际环境
        2.沉浮动荡的国内时局
        (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内容
        (三)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参与者
        1.新生命派的观点
        2.新思潮派的观点
        3.托派、动力派的观点
        (四)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特点
        (五)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影响
    四、《读书杂志》在神州国光社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神州国光社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下)(1930—1933)
    一、神州读书会
        (一)神州读书会成立的背景
        (二)创办神州读书会的目标
        (三)神州读书会的入会制度
        (四)神州读书会的事业
        (五)神州函授学会教授的内容和组织管理
        (六)神州读书会的积极影响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方向和种类
        (一)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方向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书籍的种类
    三、神州国光社发行的杂志
        (一)《读书与出版》
        (二)《动力》
        (三)《十日》
        (四)《当代文艺》
        (五)《意识形态》
        (六)《读书中学》
    四、神州国光社救国道路的一次尝试
        (一)神州国光社与第十九路军的关系
        (二)神州国光社参与“一二八”事变
        (三)神州国光社与“福建事变”
        (四)“福建事变”对神州国光社的影响: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
第五章 神州国光社在福建事变后的命运(1934—1954)
    一、乱世中的爱国寄托——《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
        (一)《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出版背景和意图
        (二)《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内容与演变
        (三)《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的影响
    二、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惨淡经营
    三、建国前神州国光社的与时俱进
    四、建国后神州国光社的最后辉煌
        (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部分)的出版
    五、神州国光社的终结——公私合营
    六、神州国光社的影响
        (一)神州国光社对国粹救国理论的影响
        (二)神州国光社出版古代优秀文化典籍的影响
        (三)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对美术等艺术发展的影响
        (四)神州国光社后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结语
附录一:神州国光社大事记
附表二:神州国光社各地代售点
附录表三:神州国光社出版的部分书籍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8)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雕塑启蒙
    第一节 中国现代雕塑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世纪交织的矛盾
        二、新美术的端倪
        三、新美术的实践
        四、传统雕塑的衰落
    第二节 20世纪初法国的艺术状况
        一、学院发展状况和体系特征
        二、20世纪初法国的艺术潮流
    第三节 留法学生学习情况及其作品分析
        一、选择法国美术的动因
        二、留法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第四节 民国法式雕塑体系的形成
        一、法式体系之建立
        二、法式体系之教学
        三、法式体系之艺术实践
第二章 历史的抉择
    第一节 前苏联雕塑
        一、俄罗斯雕塑的渊源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雕塑发展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
        一、向苏联学习的社会背景
        二、向苏联学习的多样形式和主要内容
        三、留苏人员学习和创作情况
        四、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学习情况
第三章 现实的演绎
    第一节 转化与融合
        一、雕塑的法式基础
        二、苏式雕塑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传承与演绎
        一、现实的反映
        二、古典的应用
        三、民族化的尝试
        四、政治和革命的要求
    第三节 转型与建构
        一、复苏与转型
        二、超越与建构
结语
参考书籍
参考论文
附件
后记

(9)2011年美术学年度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0年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二、2010年中国美术学专业学术研究概况
三、2010年美术教育与学术交流大事记
    1、跨媒体艺术学院, 跨出中国美术教育的新步伐。
    2、新世纪艺术十年·走进高校——“中国文艺与审美文化变迁研讨会”
    3、备受关注的美术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四、2010年中国美术界艺术创作与展览概况
五、2010年度关注
    1、艺术品拍卖领域日益规范
    2、美术机构大改革
    3、又见“双年展”
    4、用美术见证国家的发展
    5、当代艺术机构的新力量

(10)景德镇现代陶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文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2 景德镇现代陶艺概况
    2.1 现代陶艺发展的国际背景
    2.2 现代陶艺发展的国内背景
    2.3 景德镇现代陶艺概况
3 景德镇现代陶艺的特征
    3.1 各种艺术流派共生共融
    3.2 本土传统工艺与审美观的延续
    3.3 开放性—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实践
4 景德镇现代陶艺的困惑
    4.1 对西方艺术的盲从
    4.2 固守本土传统文化
    4.3 利益追逐下的陶艺商品化
5 景德镇现代陶艺发展的未来之路
    5.1 超脱实用与工艺的艺术性回归
    5.2 对现有创作思维与工艺的超越
    5.3 对民族精髓的传承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美术学院:当代美术军团的大本营——论学院于当代美术之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D]. 海淑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台湾地区文化政策对台湾当代艺术的影响 ——以1986年至2000年台湾政治转型时期为例[D]. 杜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依托特色活动,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普及——基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义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许世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地域视野下的中国水彩画研究[D]. 王乔乔.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6]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研究[D]. 余可飞.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7]出版与救国 ——神州国光社研究[D]. 姜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借鉴与选择 ——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法式和苏式体系研究[D]. 陈涛. 中国美术学院, 2014(10)
  • [9]2011年美术学年度报告[J]. 李岩. 文艺争鸣, 2011(10)
  • [10]景德镇现代陶艺研究[D]. 李雪蕾.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09)

标签:;  ;  ;  ;  ;  

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团的大本营——论学院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