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艾滋病流行情况及控制对策

孝感市艾滋病流行情况及控制对策

一、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董新兵,王胜勇,吴端,刘璐,肖红[1](2014)在《商业性工作者在湖北省二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至2013年12月,湖北省累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或携带者(HIV/AIDS)10 883例[1]。有偿供血及不安全输血曾经是湖北省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2]。但2013年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性传播占98.31%,已成为我省HIV主要传播途径[1]。我省各地存在提供性交易的场所及商业性工作者(CSWs)在传播HIV中的作用及有关情况,笔者选择湖北省性传播为主要途

邢燕,郝新春,方国民,韩凤情,胡锦枝[2](2014)在《湖北浠水县1997-2012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省浠水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省东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浠水县艾滋病疫情始于20世纪90年代地下采血,自1997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以来,报告人数快速上升,疫情呈迅速蔓延态势,其发病特点在湖北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以"真情帮扶"为特点的艾滋病救助体系受到国务院的高度评价。为掌握浠水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浠水县1997-2012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

乔德标,唐俊霞[3](2012)在《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广西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柳城县共发现HIV/AIDS共274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男女比例为2.97∶1;20~49岁占总病例数52.92%;农民占68.25%;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60%,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6.57%。结论 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该县应根据流行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吴劲,逄建文[4](2012)在《2002-2010年鹰潭市HIV/AIDS疫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鹰潭市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鹰潭市HIV/AIDS流行现状。结果 2002-2010年鹰潭市累计共有HIV/AIDS 97例,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人为主,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58.7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8.14%;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及医院就诊者检测为主。结论鹰潭市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中老年人艾滋病例所占比例偏大,应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方琼英,吴琼,彭庆玲[5](2011)在《流动人群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及干预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对流动人群艾滋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流动人群的特点,以及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感染特点和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呈现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二是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这是值得注意的新情况;三是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四是全国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跟全球的发展趋势相似。结论加强多部门合作,深入开展社区干预,对流动人口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减少社会歧视,可以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和提高感染者的生命质量。

朱碧柳[6](2009)在《2008年肇庆市艾滋病疫情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肇庆市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防控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B)或2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结果2008年肇庆市共发现HIV感染者121例及AIDS病例32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49例,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岁;20~49岁占总病例数77.78%;农民占35.29%;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49.02%,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32.68%。结论2008年肇庆市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首位传播途径。

许奕华[7](2008)在《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目的1、通过了解湖北省在HIV感染者的发现、流调、追踪和管理的现状,对其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2、对湖北省历年来艾滋病流行特点和趋势的全面分析,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3、探讨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综合评价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4、探讨湖北省随州市有偿献血AIDS患者的病情特征、生存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防治策略和措施效果;5、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6、对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展开研究,为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的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1、采用社会学方法资料定性分析、焦点小组访谈、专家咨询法等对各地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所采取的现有措施进行评价。2、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湖北省网络直报系统的各市、县1995年至2005年疫情监测、哨点监测资料及2004年、2005年综合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3、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五个纬度对随州市181名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描述,用Epidata双人录入数据,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4、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随州市经有偿献血感染的141例AIDS患者的病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信息。用K-M法描述其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5、采用WHOQOL-HIV-BREF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省4个地区的166名HIV /AIDS患者进行调查。比较HIV感染者/AIDS患者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和全国常模的差异,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6、应用新闻学方法和卫生管理方法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研究。三、结果1、从湖北省各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和确认过程中,了解各地解决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策略。2、目前湖北省艾滋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04、05年感染人数明显增多。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有偿供血(44.17%)、性接触(9.91%)、输血(9.47%)。感染者年龄多集中在1645岁(74.11%)。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仍然很高,虽然暗娼的感染率有所降低,但是吸毒者感染率仍持续增高。3、对不规则发热、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皮疹、真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1.39%,85%,84.62%,81.89%,82.86%,66.07%,45.45%。用药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三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76×106cells/ml(65824×106cells/ml),上升129×106cells/ml。六个月CD4细胞计数平均为294×106cells/ml(102750×106cells/ml)。用药后六个月与三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停药者中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29.79%;未停药者死亡人数3例,病死率2.24%。4、艾滋病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脏器衰竭和HIV脑病。141例患者总死亡率为78.04/1000人月,AIDS相关死亡率为71.43/1000人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5.54~6.46个月。就诊或检出时状态、发病年代、是否经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生存时间有影响。5、除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外,HIV感染者/AIDS患者其他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CD4+T细胞计数、症状数及HAART治疗对PLWHA生存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WHOQOL-HIV-BREF各领域及总的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6,准则关联效度的person相关系数为0.735(p<0.01)。6、虽然各地采取了措施后在现阶段解决了大部分感染者及病人眼前的基本问题,而且我国没有统一的救助标准。随着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多,纠纷处理协调的工作量很大,在精神和经费支出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各地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四、结论1、在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管理工作,要依法管理和教育,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广大人群免受感染和维护感染者及病人的合法权益,教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改变不良行为,不危害他人。对于易感人群,也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社会上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定的预防手段。2、湖北省虽未有艾滋病大规模流行的情况发生,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进行积极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势在必行。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而提高临床依从性是可以降低病死率。4、随州市AIDS患者病情较严重,生存时间较短。HAART能够延长生存时间。今后应针对各地特点,加强该地区AIDS的综合防治防治力度。5、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推广APPRT治疗时应引导患者规范治疗。在建立综合关怀服务体系时,应更多地照顾到弱势群体及农村人群。WHOQOL-HIV-BREF信度效度尚可,也比较简明省时,但不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条目需要修改。6、为解决湖北省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提出了近十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在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针对艾滋病的病毒的检测发现、流调、追踪及安置管理措施,提出了合理的工作模式;2、首次综合评价了湖北省艾滋病患者经HAART疗法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证明了在策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3、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因受血感染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为湖北省顺利解决由该人群救助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卫生部指导其他兄弟省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决策建议。

雷汉生,龚帆[8](2003)在《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孝感市 HIV/ AIDS流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 整理全市从 1999~ 2 0 0 3年 7月已确认的 19例 HIV感染者的个案调查表 ,随访表和密切接触者调查表。结果 19例 HIV感染者中 ,男性占 5 7.89% ,男女之比为 1.38∶ 1,2 0~ 4 9岁占 84 .2 1% ,血途径感染占 94 .2 4 % ,农民占 5 2 .6 3% ,病死率为 75 .0 0 %。结论 孝感市 HIV感染者以青壮年与农民为主 ,传播途径目前主要经血途径感染 ,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情况在该市也存在。建议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主动监测 ,特别是吸毒人员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同时实施艾滋病预防、治疗与关怀。

笪旭辉,杜婵娟,谢刚[9](2010)在《2003-2009年绵阳市游仙区艾滋病疫情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绵阳市游仙区2003-2009年艾滋病疫情。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游仙区2003-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报告发现感染者逐年增加,2009年报告19例,截止2009-12-31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患者33例,总人群感染率0.6/10万;男女比例7.25∶1;2049岁29例,占总数的87.9%;职业有务工农民、无业居民、个体及学生等;城区与农村比例为1∶1.06;传播途径有经血液及性传播2种方式。结论 2003-2009年游仙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占发先,姚璇,张艺[10](2009)在《湖北省艾滋病传播模式改变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湖北省艾滋病主要传播模式的变化情况,为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分析1988-2008年湖北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国家血清学哨点及综合监测点资料、全省主动监测资料等。结果1988-2008年,湖北省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明显上升,最近5年保持在600800之间。从2002年开始感染途径构成发生明显改变,经性途径感染逐年上升,由2002年9.24%升至2008年63.67%,而同期经血途径感染由79.62%下降为22.41%,每年发现的静脉吸毒感染者数及该人群HIV感染率变化不大。HIV感染者主要聚集在该省西北部和东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结论湖北省艾滋病经血传播逐渐下降,经性传播已经成为主导模式,异性性途径感染和同性性途径感染同时增加。

二、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性工作者在湖北省二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二县 (区) 基本情况
    2.2 二县 (区) HIV/AIDS的情况
    2.3 性途径感染HIV者的情况
    2.4 HIV感染者的发现方式
3 讨论

(2)湖北浠水县1997-2012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2002-2010年鹰潭市HIV/AIDS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HIV/AIDS疫情慨况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2.2 地区分布
        2.2.3 性别年龄分布
        2.2.4 职业分布
        2.2.5 传播途径
        2.2.6 样本来源
3 讨论

(5)流动人群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及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流动人口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流动人口规模大, 流动频繁
    1.2 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感染情况
    1.3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与态度
    1.4 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
2 流动人口艾滋病的预防干预

(7)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湖北省 HIV 感染者的发现与追踪管理模式的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价
    1、研究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及建议
第四部分 有偿献血 AIDS 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五部分 HIV 感染者 /AIDS 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部分 湖北省艾滋病人群救助政策的研究
    1、研究背景
    2、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的主要危害分析
    3、各地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4、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中的若干难点
    5、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和目标
    6、解决因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问题政策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综述 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措施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工具(1)(2)(3)
附录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4 博士在读期从事的科研工作
附录5 中英文对照
致谢

(8)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2 主要特征分析
3 讨论与对策
    3.1 关于艾滋病防制问题
    3.2 关于主动监测的问题
    3.3 关于培训医务人员的问题
    3.4 抗病毒治疗
    3.5 健康教育的问题

(9)2003-2009年绵阳市游仙区艾滋病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HIV/AIDS的时间分布
    2.2 HIV/AIDS性别年龄分布
    2.3 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
    2.4 职业分布
    2.5 地区分布
    2.6 传播途径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特点
    3.2 防制措施

(10)湖北省艾滋病传播模式改变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变化
    2.2 不同地区艾滋病传播模式
    2.3 哨点/综合监测结果
        2.3.1 HIV血清学监测
        2.3.2 行为学监测
3 讨论

四、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性工作者在湖北省二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中的作用[J]. 董新兵,王胜勇,吴端,刘璐,肖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S1)
  • [2]湖北浠水县1997-2012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邢燕,郝新春,方国民,韩凤情,胡锦枝.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01)
  • [3]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分析[J]. 乔德标,唐俊霞. 职业与健康, 2012(15)
  • [4]2002-2010年鹰潭市HIV/AIDS疫情分析[J]. 吴劲,逄建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01)
  • [5]流动人群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及干预策略[J]. 方琼英,吴琼,彭庆玲. 中国病案, 2011(10)
  • [6]2008年肇庆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 朱碧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12)
  • [7]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 许奕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8]孝感市HIV/AIDS流行情况与控制对策[J]. 雷汉生,龚帆.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3(06)
  • [9]2003-2009年绵阳市游仙区艾滋病疫情分析[J]. 笪旭辉,杜婵娟,谢刚.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11)
  • [10]湖北省艾滋病传播模式改变情况分析[J]. 占发先,姚璇,张艺.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05)

标签:;  ;  ;  ;  ;  

孝感市艾滋病流行情况及控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