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佛教的慈善与公益

福建佛教的慈善与公益

一、福建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刘圣轩[2](2020)在《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华人们在政治上倾向于认同居住国,心态上也从“落叶归根”变成了“落地生根”,但他们民族文化上却并没有过多地受到其他宗教或者民族的影响,一直保留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并很好地维持着族群边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宗教的极大热情。其中又以汉传佛教作用最为突出,信众人数也占到了华人人口的七成左右。可见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华人间关系之紧密。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一个方面,通过梳理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的发展历程以及分析其现状,来考察当地华人在汉传佛教传入与扎根过程中承担的历史角色与现实作用;另一个方面,本文从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如何维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来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对于汉传佛教是否存在依存性。本文经过研究发现,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的续存和发展极大程度上依存于当地华人,而马来西亚华人对于汉传佛教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吴靓靓[3](2017)在《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路径研究 ——以厦门市佛教慈善团体为例》文中指出宗教具有行善的悠久历史传统,在现代,具有宗教背景的慈善公益组织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在帮助弱势群体、资助教育、参与医疗、环保等社会事务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慈善组织投身社会公益不仅缓解了社会矛盾、使慈善精神深入人心,而且创建了更强的道德秩序,推动了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作用积极远大。要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还需政府、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民众共同努力及推进。本文旨在探索宗教慈善团体如何更好的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对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特点、优越性、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厦门市的南普陀寺慈善会与同心慈善会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和数据分析,对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团体的组织理念、服务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归纳了二者参与社会公益服务中取得的共同成效和发展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佛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路径的对策建议:第一,明确佛教慈善团体的性质定位;第二,借鉴NPO组织治理模式进行专业化管理;第三,培养参与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第四,搭建佛教慈善资源与社会慈善需求的有效联结;第五,推进横向联合及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

鞠昕彤[4](2017)在《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文中研究指明抑恶扬善是世界各大宗教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佛教的慈悲观、道教的劝善成仙观,还是基督教的博爱奉献观、伊斯兰教的拜主行善观,其慈善公益的本质是一致的。行善与奉献是宗教组织的悠久传统和一贯主张,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宗教组织视为天职的工作和义务,也是宗教信徒们发自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在现代,具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自主地合法开展了以救助、扶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资助社会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体育、环保等社会事务的非传教非营利的慈善公益活动,对缓解社会矛盾、传播慈善文化、维系道德秩序、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慈善公益是宗教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尽管宗教在慈善公益领域具有信仰与资源的条件和优势,但想要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还需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民众的广泛认可作为外部的环境基础和条件保障,同时,宗教慈善公益组织自身也应遵循依法推进、服务社会、平等自愿、公开透明、严格自律与有效监督的开展原则,积极建立多元化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运营主体、发展灵活的宗教慈善公益资源运营模式、形成规范高效的宗教慈善公益项目运营机制,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增强组织的形象建设与对外营销能力。当前,我国大陆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宗教参与慈善公益的现代化路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存在巨大的发挥潜力和上升空间,这还需政府、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民众共同努力和推进,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切实鼓励宗教慈善公益力量的成长,宗教慈善公益组织自觉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化、品牌化的社会服务,社会民众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共同推动宗教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提升,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贡献力量。本文首次对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以佛教的佛光山与基督教的救世军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思想理论篇、社会实践篇和经验思考篇三部分共十章内容分析阐释了为什么要做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已经做了哪些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以及如何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三个基本问题。其中,思想理论篇梳理了各主要宗教的慈善公益思想,并分析其实践路径,挖掘开展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深层原因;社会实践篇全面展示了佛光山与救世军的慈善公益事业及其社会评价,揭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及组织自身带来的积极作用与广泛影响;经验思考篇首先从社会与宗教两个角度阐释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并归纳总结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然后从机制、政策与意识三个层面分析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外部条件,并提出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需遵循原则、健全运营机制以及完善管理模式的内部要求,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讨论,对推进大陆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出政府、组织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思考和建议,试图为我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力对策。

李荣峰[5](2015)在《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佛教慈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佛教慈善的发展历史为主线,采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方法,整理汉传佛教慈善思想和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佛教慈善发展的过程也是汉传佛教慈善服务专业化的过程,分析汉传佛教慈善专业化中存在的不足和构建汉传佛教慈善专业化的维度,探索未来汉传佛教慈善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模式。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研究汉传佛教慈善,一方面可以突破佛教慈善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也为慈善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径。挖掘佛教慈善的传统思想可以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发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慈善事业,克服西方式慈善事业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汉传佛教慈善专业化、透明化发展,将有利于人们甄别邪教、假教,佛教慈善实践模式可以为刚刚兴起的佛教慈善组织发展提供参考。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除绪论外,分六部分分别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佛教慈善、社会服务和佛教慈善专业化概念梳理,并阐述研究依据的理论。试着明确佛教慈善的定义,认为其至少包含几个方面的涵义,(1)佛教慈善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兼具现代管理学和慈善理念的利他的实践指向。(3)佛教慈善本质上是宗教慈善。可以将其理解为结合了西方慈善理念,带有佛教文化特征的利他主义实践。通过佛教团体或者个人(信徒、居士)为他人提供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服务,以弘法利生为目标。第二部分划分汉传佛教慈善思想与实践的演进为四个历史阶段,佛教慈善思想的传入与初期实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慈善实践的兴盛与展开(隋唐至清时期);佛教慈善实践的转型(民国时期);佛教慈善的当代实践(1949年后)。同时明确了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与人间佛教一脉相承,是人间佛教的实践,提出当前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历史机遇。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佛教慈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当前佛教慈善专业化存在人才不足、伦理研究滞后和组织发展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模式进行论述,包括欧美、日本和台湾的佛教慈善发展模式,便于我国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研究借鉴。第五部分探讨了社会服务导向的佛教慈善专业化建构的原则和内容,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明确佛教慈善的原则,如近现代佛教的人间性向度、从属于福利制度的补充式服务、“救助与发展”兼备;其次要从三个维度构建佛教慈善专业化:个体维度、组织维度和伦理制度维度,并将每个维度又细化为多个指标进行论述。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社会服务视角下佛教慈善发展的三种可能趋向,即少林寺模式、上海玉佛寺模式和厦门同心慈善会模式,对佛教慈善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二者之间具有选择的亲和性。

曾桂林[6](2014)在《慈航普度: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论纲》文中提出在杨文会开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帷幕之后,太虚高举佛教改革的旗帜,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构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以挽救清中期以来佛教的衰微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在"人生佛教"的指引下,佛教僧众秉承着传统的慈悲观念,广行布施,热忱参与慈善教育、灾害救济、恤孤济贫、疾病医治等多项慈善公益事业,以裨益社会,普度芸芸众生。在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佛教各宗的义理不一,修持各异,其慈善事功表现迥异,其中以净土宗、禅宗弘法利生之举最多,贡献最大。同时,居士成为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拓展了传统佛教慈善事业的内容,涵盖面广,其社会影响也有所扩大。从一定意义上说,慈善活动是佛教作为弘法的重要内容与手段而存在的,慈善与弘法相依相存。

李毓贤(KEWALEE PETCHARATIP)[7](2014)在《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自西学东渐以来,东方人普遍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观念,对于原来在传统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佛教思想加以拒斥,佛教很快退守至单纯的信仰领域,甚至可说面临着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危机。为了解决该问题,无论是中国佛教界还是泰国佛教界都以佛教内部变革的方式积极做出了回应,以图振兴佛教于现代社会。中国汉传佛教于二十世纪初期兴起了“人间佛教”,泰国南传佛教于二十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对迷信并提倡当下心灵禅修的“智慧佛教”,及受其思想启发而积极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参与佛教”。在中泰两国近现代所兴起的这种佛教变革中,主要是在增加佛教参与社会的维度,而表现最为显着的实践方法即“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绩颇丰,而泰国佛教却仍处开始阶段,进展缓慢。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泰佛教慈善观念与实践理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加深对二者的理解,同时意图给佛教慈善事业研究者和践行者起一定的参考作用,推动中泰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慈善观上,由于中国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而泰国佛教为上座部佛教,故在根本教义上具有很大差异,因此二者所具的慈善观念也具有很大的分歧,如大乘佛教提倡“应时改变,契理契机”,上座部佛教提倡“传统、严格守旧”。因此,虽然中泰佛教的慈善理论体系大致相同,都是出自“慈悲心”,但是泰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缺少了大乘菩萨利他行思想,只剩下“四梵住”作为主导理念,使泰国佛教慈善理论没有中国的坚强。这导致中国佛教强调布施“悲田”,重视“俗家众”对弘法活动的参与,“做慈善”成为每个中国佛教徒(菩萨)的使命。泰国佛教则根据经典诠释,提倡布施“敬田”为最胜,而忽视了对社会弱势群体施舍,其阿罗汉思想也偏重于“先利己(为了能更有效地)利他”。在弘法工作上,上座部佛教更注重的是“出家众”,这就导致“泰国僧侣被神圣化”及“慈善事业是否僧伽之事”的广泛争论。而这一争论的根源在于泰国佛教的久远历史和现代的泰国社会状况。从历史维度看泰国佛教的慈善观,我们发现导致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并阻碍泰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泰国国王尊崇南传上座部佛教,给它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以“菩萨行”为主导理念的大乘佛教慈善观没有流传于泰国;其二,泰国国王为了统治国家的需要,几乎垄断了佛教慈善事业,阻碍了民间慈善的发展。从社会维度看泰国佛教的慈善观,我们发现导致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并阻碍泰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上座部佛教重视觉音的佛教诠释的传统,导致世俗与神圣的分开;其二,近现代时的泰国佛教退守至个人信仰层面的佛教危机。世俗与神圣、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及佛教与迷信的隔阂导致了佛教的社会维度被遗失于某些历史片刻,广泛引起了“慈善公益事业不是僧伽之事”之评论。在慈善公益的实践理念上,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采访、观察、参与活动等方式深入探究了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的异同。我们得知中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最可贵的借鉴之处在于“公益性”,既有公益的服务范围(括展到教育、环保、社区服务、文化领域上),又有公益的服务方式。在倡导“平等”、“尊重”理念的前提下,尊重女性及贫困者在公益中的价值,能让人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在付出爱心的过程中,让人们放弃“自私自利”,体现佛法。同时,我们认为泰国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实践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借鉴价值,如在济贫救困上注重让他们自立及实践慈善公益的法师严谨守戒以维持宗教的神圣性等。此外,中泰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在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之时,也应该注意神圣与世俗、慈悲与智慧之间以及四无量心的平衡,以求得中道,即在向外将佛法落实于行动,也要注重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同时,要调整好四无量心,因硬币终归有两面,慈心能使心静无怨,但是也能使生起爱欲;悲心能使心静无恼害,但也能生起悲哀;喜心能使心静无嫉,但也能生起欢乐(寂静的一种障碍);舍心能使心静中舍,但也能生起无明舍等,如佛陀倡导“中道”为解脱之道。

于媛[8](2014)在《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由兴盛走向萎靡的困境。在近代这种剧烈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佛教自身的衰落与西方文明的传入,使中国佛教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因此,佛教界开始思考和反省:如何重新树立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以佛教慈善事业作为佛教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佛教的慈善传统一直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发展,佛教弘法利生事业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一支重要的慈善力量,在社会救济、施衣施药、慈悲护生、劝诫修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佛教慈善事业是基于对传统佛教慈善活动的继承,再吸收西方一些慈善方面的组织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其内在的思想动因,即佛教的慈悲观、因果业报理论、福田思想,这些精神在民国环境下又有所继承和发展,最终推动了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民国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为动荡的年代,在天灾人祸不断发生、中西慈善观念冲突交融、以及近代佛教寻求复兴的社会背景下,佛教慈善事业因“庙产兴学”的直接威胁和社会现实状况的需要,积极推动慈善救济活动,在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民国佛教界所开办的佛教慈善事业内容广泛,慈善法会可以说是佛教最为独特的慈善救济方式,此类法会宗教特色鲜明,但前人少有问津。佛教法会名目很多,而其中有关慈善内容主要是息灾祈福法会和法会过程中的放生、护生活动,近代中国各种灾难频发,佛教信徒便从佛理之中寻求解决之道,利用佛法息灾和戒杀放生实现国家安宁是佛教慈善事业在慈悲救国上的具体实践。除慈善法会以外,佛教慈善事业的募赈救灾、医疗救助、慈善教育、慈善法会宣传等社会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若火如荼的展开,对稳定社会秩序作出巨大贡献。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佛教团体的运作和佛教高僧居士的组织。民国时期佛教团体的建立是佛教信徒摆脱传统寺院依靠的新形式,佛教团体亦成为佛教开办慈善事业的主力军,通过组织化的运行模式,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佛教僧徒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民国时期的高僧居士都有志于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对此前人多将慈善活动作为高僧居士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一部分来论述,但这些高僧居士悲天悯世的慈悲精神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佛教慈善事业发展与民国政治局势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民国各届政权采取不同的佛教政策,因此对于佛教慈善事业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抗战时期是民国历史上特殊的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佛教界也展开了全面的抗日宣传和战地救护活动,中日佛教界之间进行的对话和协商也未能挽救日本侵略之野心。中日佛教之间、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佛教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特别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外佛教界在慈善事业上的交流和沟通,极大开阔了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发展视野。反思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可以看到佛教慈善事业不同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现代慈善组织,也不同于基督教在华慈善救济事业。同时因近代佛教经济状况在各地区的程度不一,也造成佛教慈善事业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特点,国内外人士对于佛教慈善事也表现出不同的认识,这是在研究民国佛教慈善事业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总体来说,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在救济弱势群体、缓解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在当时国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通过总结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利于当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的启示。

王佳[9](2013)在《当代佛教公益慈善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考察佛教慈善公益实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对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弘法型慈善三种基本类型的佛教慈善组织进行分析,综合当前政策法规及学界研究动向,并借鉴港台佛教开展公益慈善经验,探讨中国佛教团体慈善公益事业成功发展空间。作者认为,服务型慈善是佛教团体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最有前景的选择,而政府部门出台的鼓励文件则为佛教公益慈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李清华[10](2013)在《民国四大高僧与福建的僧教育》文中提出民国时期,一些高僧及社会有识之士看到了佛教界自身存在的教徒真伪难分、良莠不齐和素质过低等问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佛教改革和复兴运动。福建佛教界受其影响,也兴起一场与之相呼应的旨在革新的僧教育运动。国内四大高僧先后参与福建的僧教育运动,对福建佛教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福建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对象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东南亚华人宗教研究
        二、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研究
        三、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依存于当地华人
    第一节 汉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一、汉传佛教的形成
        二、汉传佛教的民俗化
    第二节 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的发展历程与当地华人
        一、青云亭建立之后
        二、极乐寺建立之后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
    第三节 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的发展现状与当地华人
        一、佛教徒
        二、佛教团体
        三、佛教寺庙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人一定程度依存于当地汉传佛教
    第一节 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中华文化传承
        一、传承风俗习惯
        二、传承建筑文化
        三、传承语言文化
    第二节 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华人社会维系
        一、精神调节功能
        二、族群凝聚功能
        三、社会公益救助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期刊、论文、报纸文献
    三、外文文献
    四、网站资源
致谢

(3)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路径研究 ——以厦门市佛教慈善团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二、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特点及优越性
    (一) 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主要特点
    (二) 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优越性
三、佛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一) 佛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历史沿革
    (二) 佛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的现实问题
四、厦门市佛教慈善团体个案分析与比较
    (一) 南普陀寺慈善会与厦门同心慈善会
    (二) 二个不同慈善组织服务内容比较
    (三) 慈善组织参与公益服务的共同成效
    (四) 慈善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
五、佛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路径的若干思考
    (一) 明确佛教慈善团体的性质定位
    (二) 借鉴NPO组织治理模式进行专业化管理
    (三) 培养参与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
    (四) 搭建佛教慈善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联结
    (五) 推进横向联合及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慈善与公益的概念
        1.3.2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概念
    1.4 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思想理论篇
    第2章 佛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2.1 慈悲观
        2.2 业报轮回观
        2.3 修善功德观
        2.4 佛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第3章 道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3.1 乐生好善观
        3.2 天道承负观
        3.3 劝善成仙观
        3.4 道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第4章 基督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4.1 赎罪论
        4.2 博爱观
        4.3 奉献观
        4.4 基督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第5章 伊斯兰教的慈善公益思想
        5.1 敬主爱人观
        5.2 两世吉庆论
        5.3 拜主行善观
        5.4 伊斯兰教慈善公益思想的实践路径
    本篇小结
社会实践篇
    第6章 佛光山的慈善公益事业
        6.1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总体情况
        6.1.1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6.1.2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兴起及发展演变
        6.2 佛光山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6.2.1 救助关怀
        6.2.2 僧信教育
        6.2.3 医疗照护
        6.2.4 敬老安养
        6.2.5 往生安厝
        6.2.6 生态保育
        6.2.7 文化旅游
        6.2.8 文艺传播
        6.2.9 社会教化
        6.3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6.3.1 佛光山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6.3.2 佛光山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评价
    第7章 救世军的慈善公益事业
        7.1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总体情况
        7.1.1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7.1.2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兴起及发展演变
        7.2 救世军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7.2.1 灾难救助服务
        7.2.2 困难援助服务
        7.2.3 基层教育服务
        7.2.4 社区医护服务
        7.2.5 长者安老服务
        7.2.6 资源循环服务
        7.2.7 家庭成员服务
        7.2.8 社区计划服务
        7.2.9 军队监狱服务
        7.3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7.3.1 救世军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就
        7.3.2 救世军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评价
    本篇小结
经验思考篇
    第8章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8.1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8.1.1 社会角度: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8.1.2 宗教角度:宗教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8.2 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内容
        8.2.1 社会救助事业
        8.2.2 教育学术事业
        8.2.3 医疗保健事业
        8.2.4 文化传播事业
        8.2.5 养生养老事业
        8.2.6 丧葬祭祀事业
        8.2.7 环保护生事业
        8.2.8 文化服务事业
        8.2.9 道德教化事业
    第9章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条件与要求
        9.1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外部条件
        9.1.1 机制条件:完善的法律制度
        9.1.2 政策条件:有力的政策支持
        9.1.3 意识条件:民众的广泛认可
        9.2 做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内部要求
        9.2.1 遵守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开展原则
        9.2.2 健全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运营机制
        9.2.3 完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管理模式
    第10章 推进大陆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0.1 政府层面:引导和鼓励宗教慈善公益力量的成长
        10.1.1 加强对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法律与政策支持
        10.1.2 建立宗教慈善公益服务购买制度
        10.1.3 将第三方评估机构纳入制度化体系
        10.1.4 支持构建包括宗教组织在内的慈善公益资源网
        10.2 组织层面:发展特色宗教慈善公益模式,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
        10.2.1 慈善理念成熟化
        10.2.2 组织管理规范化
        10.2.3 组织运营品牌化
        10.2.4 服务项目常态化
        10.2.5 慈善资源网络化
        10.3 社会层面:民众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宗教慈善公益事业
        10.3.1 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支持宗教慈善公益事业
        10.3.2 增强与宗教慈善公益组织的项目合作
        10.3.3 形成全方位的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社会监督系统
    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佛教慈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论文结构与研究发现
第1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1.1 社会服务的界定
        1.1.1 西方社会服务概况
        1.1.2 我国社会服务的界定
    1.2 佛教慈善的概念
        1.2.1 慈善概念
        1.2.2 佛教慈善
        1.2.3 佛教中包含的服务社会的思想
    1.3 专业化
        1.3.1 专业化的标准
        1.3.2 佛教慈善专业化的理解
    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理论依据
        1.4.1 福利多元主义的缘起
        1.4.2 福利多元主义的主要观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历史演进
    2.1 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历史回顾
        2.1.1 佛教慈善思想的传入与初期实践(魏晋南北朝时期)
        2.1.2 佛教慈善实践的兴盛与展开(隋唐至清)
        2.1.3 民国时期的佛教慈善活动
        2.1.4 建国后的佛教慈善活动(1949 年后)
    2.2 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是人间佛教的实践
        2.2.1 “契机契理”的实践
        2.2.2 服务社会的“菩萨行”实践
        2.2.3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建设人间净土的实践
    2.3 当代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历史机遇
        2.3.1 传统慈善转型机遇
        2.3.2 宗教参与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机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面临的不足与问题
    3.1 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缺少专业人才
        3.1.1 专门人才的技能培训不足
        3.1.2 参与社会服务的理性知识不足
    3.2 佛教慈善伦理实践及研究滞后
        3.2.1 戒律松弛
        3.2.2 佛教慈善伦理的研究滞后
    3.3 参与社会服务的佛教慈善组织专业化不足
        3.3.1 佛教慈善组织使命的无根性
        3.3.2 佛教慈善组织处于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型期
        3.3.3 佛教慈善组织专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模式的考察
    4.1 南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
        4.1.1 相关研究
        4.1.2 一行禅师模式
    4.2 日本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
        4.2.1 日本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研究
        4.2.2 日本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创价学会
    4.3 台湾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模式
        4.3.1 慈济功德会模式
        4.3.2 佛光山模式
        4.3.3 法鼓山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服务导向的佛教慈善专业化
    5.1 佛教慈善专业化的原则
        5.1.1 近现代佛教的人间性向度
        5.1.2 从属于福利制度的补充式服务
        5.1.3 “救助与发展”兼备
    5.2 汉传佛教慈善专业化的三个维度
        5.2.1 个体维度
        5.2.2 组织维度
        5.2.3 伦理制度维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汉传佛教慈善参与社会服务的趋势展望
    6.1 汉传佛教慈善发展的趋向
        6.1.1 少林寺公司管理形式下的公平优先
        6.1.2 符合都市生活的玉佛寺模式教团建设成为主流
        6.1.3 厦门同心慈善会模式--与社会工作机构模式结合
        6.1.4 佛教慈善的其它趋向
    6.2 汉传佛教慈善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6.2.1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面临的主要困境
        6.2.2 佛教伦理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选择的亲和性
        6.2.3 佛教伦理思想对解决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困境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佛教慈善的研究
        二、泰国佛教慈善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台湾慈济基金会(或慈济功德会)
        二、泰国Suan keaw基金会
第一章 中泰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第一节 中国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一、慈善(charity)与公益(philanthropy): 中国学术界的争论
        二、中国佛教界对“慈善”的界定
    第二节 泰国佛教视域中的“慈善”概念
        一、慈善(charity)与社会工作(social work): 泰国学术界的争论
        二、泰国佛教界对“慈善”的界定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佛教的慈善观及其特点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慈善思想
        一、中国古代典籍对“慈善”的解释
        二、儒、道及其他各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第二节 中国佛教慈善思想渊源
        一、大乘佛教之缘起论
        二、“菩萨慈悲心”及“菩萨行”
        三、业报轮回说
        四、重悲田之功德观
    小结
第三章 泰国佛教的慈善观及其特点
    第一节 泰国佛教慈善思想渊源
        一、上座部佛教之缘起论
        二、四梵住之慈悲心
        三、业报轮回说
        四、重敬田之功德观
    第二节 泰国佛教教义中不同阶层的慈善要求
        一、统治者应持的慈善法
        二、百姓民众应持的慈善法
        三、僧侣应持的慈善法
    小结
第四章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异同及其原因
    第一节 中泰佛教慈善观异同之表现
        一、慈悲心: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同
        二、菩萨行: 中泰佛教慈善观之异
    第二节 中泰佛教慈善观差异之因
        一、从历史维度看泰国佛教慈善观
        二、从社会维度看泰国佛教慈善观
    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比较
    第一节 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一、传统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二、慈济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第二节 泰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一、传统的泰国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一、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的理念
    第三节 中泰佛教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对比
        一、慈济基金会及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同
        二、慈济基金会及Suan keaw基金会慈善公益实践理念之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后记
作者简介

(8)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传统佛教慈善活动概论
    一、 传统佛教慈善活动的历史发展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慈善的兴盛
        (二) 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慈善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三) 明清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世俗化
        (四) 晚清佛教慈善事业的衰颓
    二、 传统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
        (一) 佛教僧人慈善活动的广泛性
        (二) 佛寺慈善活动的政府委托性
        (三) 佛寺慈善机构活动的规模化
    小结
第二章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探析
    一、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渊源
        (一) 佛教慈悲观
        (二) 因果报业论
        (三) 福田思想
    二、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一) 福田布施精神的继承性
        (二) 佛法救世救国精神的发展性
        (三) 民国佛教慈善思想的公益性
    小结
第三章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考察
    一、 社会剧变下的天灾人祸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 惨烈的战乱匪患
    二、 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 传统慈善文化遭到冲击
        (二) 西方慈善文化的传入与吸收
    三、 近代佛教之复兴
        (一) 高僧居士领导之佛教复兴
        (二) 佛教组织团体之复兴
        (三) 佛教文教事业之复兴
    四、 “庙产兴学”风潮
        (一) “庙产兴学”之由来
        (二) “庙产兴学”之运动
        (三) 佛教界之回应
    五、 社会环境的需要
        (一) 政府财政困难和救助的不力
        (二) 沉重的社会状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社会政治与佛教慈善事业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信教自由”下的佛教事业
    二、 北京政府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艰难发展
        (一) 北京政府时期的佛教“管理”政策
        (二) “管理”政策下佛教慈善事业的艰难发展
    三、 南京政府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制度化
        (一) 南京政府时期的佛教“监督”政策
        (二) “监督”政策下佛教慈善事业的规范化
    四、 中共政权与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小结
第五章 民国佛教慈善法会概观
    一、 慈善法会之息灾祈福活动
        (一) 息灾法会创办之缘由
        (二) 息灾法会之活动
        (三) 息灾法会之评价
    二、 慈善法会之放生与护生
        (一) 戒杀放生理念的演化
        (二) 佛教放生之活动
        (三) 佛教放生活动之评价
    小结
第六章 民国佛教慈善社会活动叙事
    一、 慈善救济活动
        (一) 募赈救灾
        (二) 救济弱势群体
        (三) 实施医疗救助
    二、 慈善教育活动
        (一) 实业教育活动
        (二) 学校教育活动
    三、 传播慈善思想
        (一) 通过期刊、报纸呼吁慈善
        (二) 亲临现场劝诫教诲
    小结
第七章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扫描
    一、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内涵及特征
        (一)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内涵
        (二)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特征
    二、 民国佛教慈善团体的运行模式
        (一) 组织机构
        (二) 运行机制
    小结
第八章 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人物的慈善活动探索
    一、 高僧大德的慈善活动探索
        (一) 弘法利生之楷模——圆瑛法师
        (二) 佛教改革之领袖——太虚法师
    二、 佛教居士的慈善活动
        (一) 白龙山人王一亭居士的救灾事业
        (二) 总理慈善家——熊希龄居士
        (三) 行脚的慈善家——高鹤年居士
        (四) 倡导护生的吕碧城女居士与丰子恺居士
    小结
第九章 佛教慈善事业与抗日战争
    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佛教慈善救国运动
        (一) 佛教护国救亡之宣传
        (二) 佛教护国慈善救济之开展
    二、 抗战胜利后的佛教慈善救济工作
    三、 民国佛教与日本及东南亚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一) 民国佛教与日本佛教慈善事业之关系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与东南亚国家之关系
    小结
第十章 民国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历史思考
    一、 佛教慈善事业与其他社会团体慈善事业之比较
        (一) 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慈善救济活动
        (二) 基督教会的慈善救济活动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特色综论
        (一) 地域特色分析
        (二) 宗派特色分析
    三、 民国时期慈善活动引起的社会反响
        (一) 国内社会各界对佛教慈善事业的评价
        (二) 国外人员对佛教慈善事业的评价
    四、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对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启示
        (一)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启示
        (二) 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教训启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民国四大高僧与福建的僧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僧教育之缘起
二、福建僧教育的管理体制
三、福建僧教育的内容
四、福建僧教育的社会影响
    (一) 对闽南佛学院的影响
    (二) 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
    (三) 对学僧世人的影响

四、福建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马来西亚汉传佛教与当地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D]. 刘圣轩.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宗教慈善团体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路径研究 ——以厦门市佛教慈善团体为例[D]. 吴靓靓. 厦门大学, 2017(02)
  • [4]宗教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以佛光山与救世军为考察重点[D]. 鞠昕彤. 西南大学, 2017(10)
  • [5]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佛教慈善发展研究[D]. 李荣峰. 吉林大学, 2015(08)
  • [6]慈航普度: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论纲[J]. 曾桂林. 中国文化研究, 2014(04)
  • [7]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D]. 李毓贤(KEWALEE PETCHARATIP). 南京大学, 2014(04)
  • [8]民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 于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当代佛教公益慈善实践的观察和思考[J]. 王佳. 宗教与民族, 2013(00)
  • [10]民国四大高僧与福建的僧教育[J]. 李清华. 海峡教育研究, 2013(03)

标签:;  ;  ;  ;  ;  

福建佛教的慈善与公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