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

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

一、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焦健[2](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公关对话策略研究 ——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必须在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上坚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史,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历史为鉴,或可对巩固统一战线、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有所启发。历经多个范式演变的公共关系学,在与对话思想的结合中形成了倡导“事实-价值”对话的公共关系对话范式,为指导公共关系实践或解释、研究以往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准公共关系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能揭示公共关系学本质的理解框架。本研究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文件共42篇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该方法做适当调整,使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12作为研究工具,以公关对话理论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公关对话活动所蕴含的公关对话智慧、公关对话策略,并形成相应的结论。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选题缘由,介绍研究的历史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并提出本研究关切的问题。旨在引出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公共关系学并未引入中国,但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传播、沟通实践确是蕴含丰富公关对话智慧的“准公共关系”。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含了对话思想、对话理论到公共关系的对话范式,再到对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实践和策略相关研究的梳理和相关研究成果,并以此提出研究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公关对话策略有何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第三章是对研究设计的相关说明,包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构建模型,基于NVivo质性研究软件,对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对话文本进行模型构建,致力于实现研究过程的可视化、证明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第五章模型阐释,列举了包括材料来源数和参考点数的各节点编码频次,通过量化的编码频次,探究各编码节点的重要程度。第六章模型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通过“事实导向”和“价值导向”两个维度对18个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进行质性分析。第七章模型检验,通过对中间力量回应中国共产党的文本的分析,通过对主题、内容、立场的是否一致论证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公关对话的有效性。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以“人民万岁”、“平等姿态”、“共建共享”、“共同理想”四个方面做出结论。在“新政协”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事实上的利益与价值共同体这一足以作为公关效果评估结论的前提下,以公关对话为切口,总结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公关对话策略的经验、并对公关对话效果加以细化评估,为当前统一战线、公共关系工作提供参考。

刘兰炜[3](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然而,也正是进入新时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在国际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现有国际秩序开始受到冲击,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同时,美国转变对华政策,大打“台湾牌”,台湾从幕后走向台前,牵制作用日益明显。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方都希望台海局势保持和平稳定,这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最大的外部条件。在国内,随着中国综合国显着增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备了更多更充分的条件。同时,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现实转变,这也要求回应人民诉求,将祖国统一事业推向新的层次。在台湾岛内,新旧因素也交织存在,其中既有历史地缘因素导致的认同差异逐渐强化,又有岛内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既有台湾对大陆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两岸联系日益紧密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又有台湾社情民意变化带来的挑战。基于以上历史和现实背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和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理论的核心要义,又与时俱进,深刻洞悉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念、新论述,这集中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广泛而深刻对台工作实践,在复杂局势中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保持了台海局势稳定,将两岸关系推向了新的更高层次,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奠定了实践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理论发展和实践深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中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待两岸和平统一,在复杂形势下主动寻求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凸显了极强的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具有重大时代意义,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成果,又防范化解了台海重大风险,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更在新时代探索和丰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推进了两岸融合发展,使得祖国统一事业迈向了新的更高层次。

赵丹丹[4](2019)在《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一战线是我党的法宝,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相关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实现了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根植于特定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浪潮,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大国抱着冷战思维,企图把中国屏蔽于滚滚向前的世界文明大潮之外。就国内而言,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国情、党情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益多元化、诉求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经济上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摆脱“塔西佗陷阱”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源于深厚的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统战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和谐要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统战理论。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一系列统战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在统一战线基本理论方面,阐明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揭示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在统一战线具体工作方面,一是提出了要增强政党制度自信,提升制度效能;明确了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二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确定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本质、阐述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凝练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原则。四是指明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新的凝聚力。五是规定了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的范围和作用,确定了对“新三种人”进行统战工作的方针。在统一战线工作方法方面提出了新思路。一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新局面;二要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三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用最大公约数凝聚人心;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理论与法治思维相结合、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宝库,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的学科建设;在实践上,有助于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汇聚民智,加快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郭洪涛,梅丽[5](2019)在《时政热点的历史解读》文中研究指明热点一"一带一路"【热点材料】2018年9月3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

张博超[6](2019)在《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文中指出1936年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事件的爆发是在中日两国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华民族对外的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以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激化导致的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由兵戈相向到联合抗日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事变的后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国共两党有着不同的措施方案,国内与国际不同舆论,对西安事变的初始反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现实意义,因其立场不同和信息获得渠道的不同表现出巨大差异性。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与杨虎城及其二人所领导的东北军、西北军在整个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重点围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杨虎城及其他们统帅的东北军、西北军的命运走向做了梳理分析。张学良被南京政府没有期限的“严加管制”,失去自由直至晚年。杨虎城被南京政府所迫“听命辞职”、“出洋考察”,最终全家被秘密杀害。张学良、杨虎城统帅的军事力量即东北军、西北军更是在事变后几经磨难。东北军方面,军队内部矛盾日益激烈,高级将领叛离,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在抗战过程中对东北军进行军事改编;西北军方面,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军事将领也存在叛变,加之事变后为了抗日需要听从国民政府调遣,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军队起义。两支原本称雄一时的军队最终人员离散、番号不存,消解在历史之中。

王家明[7](2018)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两岸融合发展得到两岸关系学界较多关注,也是当前和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面向。在一个中国政治体系下,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层次上看,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各个阶层的团体和个人经由多业态、多形式、多渠道地交流互动、消除障碍、彼此融合,使得双方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相适应、相融洽、相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伴的经济文化共同体,为两岸政治融合创设充足条件,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解析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若干有关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高度融合格局,造福两岸人民,达臻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体而言,本文以两岸融合发展为中心,围绕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怎样的政治变迁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包括正文六章、加上绪论和结语一共八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回顾、文章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介绍。第一章是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两岸融合发展的定义及其特征,主要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相关要素,主要回答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什么样的结构环境中进行和谁在进行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主要回答两岸怎样融合发展的问题。第二章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增强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底蕴,并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启示。第三章是为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寻求理论准备,阐述与两岸经济、社会、政治融合发展相关的复合理论模型。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关系;民间社会理论及其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关系;政治整合理论及其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的思路是,从层次角度出发,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交往的增加和利益融合的深化,两岸逐步形成以文化共同体为特征的两岸间市民社会,并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冀以进一步实现两岸政治整合。第四章关注进一步推进两岸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每一领域都分析论述了若干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关注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上的变迁。包括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升华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及它们分别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两岸融合发展可能面对的挑战及其因应等内容。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两岸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合新时代特征,紧紧依靠两岸人民,不断增强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两岸融合发展正当其时;两岸同胞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共创美好生活,祖国完全统一也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得以实现。本文紧贴两岸关系发展现实,尝试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若干理论和实践路径问题,希冀有助于添加和充实两岸关系理论思想库,有助于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现实推进。

杨东[8](2017)在《疯狂的谣言:西安事变期间的谣言及其变量》文中研究指明西安事变震骇莫名,关涉事变各方的疯狂谣言犹若狂风巨浪不期而来。检视事变期间的谣言,尽管与事件的严重性和舆论信息的缺位休戚相关,但是民族情感与个人情感的混杂、派系斗争与国共政争的较量、国际社会与国内利益的纠葛,种种变量均构成了事变期间谣言散播的共同基础。谣言疯传既因各种变量而起,各方的应变措施皆是通过以此及彼的方式展开。同时,中外记者和媒体也在辟谣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原本作为中伤或欺骗舆论的谣言,却在西安事变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另一种"景观",这又是造谣者所始料未及的。

韩彩英[9](2015)在《学术界要不要学术权威和以学术为中心与导向?——与李涛和邬志辉商榷也为正学界视听》文中提出"学界务须‘无中心’和‘祛导向’"的主张者,明明知道"以学术为本"是学者群体"自然存在的法理逻辑与社会基础",却又将学术界要"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视为伪命题,并断言李醒民的主张和对国内学界弊端与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陷入了"超真实"的更为隐蔽的权力奴役。论者不惜以种种违反逻辑之手段来反对李醒民的主张和声张自己的反主张,试图摧毁"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这一学者的职业伦理底线。他们认为"无中心"和"祛导向"能"成就思想开创、智慧积淀之学界大业"。该文认为这种"文革"式文风的论说方式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试图以"无中心"和"祛导向"来祛除学界之疾,根本就是个无法达成的虚幻主张。学界岂可"无中心"和"祛导向"!

李薇薇[10](2015)在《用叙事理论进行历史事件教学的探索——以《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为例》文中认为"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本文以作者在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华书局版)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叙事理论为依据,以人物、情节、场景三要素为中心组织教学。

二、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论文提纲范文)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2.3 “台独”的危害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3.1 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3.2 法律依据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3.3 实践基础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小结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小结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小结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成果
致谢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公关对话策略研究 ——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对话理论的研究
    (二)公共关系对话范式的研究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五)研究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模型构建:基于NVIVO12的对话文本分析
    (一)文本研究对象的选择
        1.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2.研究对象概况
    (二)对文本的编码分析
        1.开放式编码
        2.主轴式编码与选择式编码
        3.编码示例
    (三)编码结果的检验
        1.理论饱和度检验
        2.编码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五、模型阐释:公关对话策略的编码结果
    (一)编码结构的整体框架
    (二)编码结构各节点的频次
        1.核心类属“事实导向”的编码频次
        2.核心类属“价值导向”的编码频次
六、模型分析:对话策略模型的质性分析
    (一)事实导向
        1.合法性建构
        2.宣告真相
        3.维护权益
    (二)价值导向
        1.建立信任
        2.分享意义
七、模型检验:公关对话策略的效果评估
    (一)研究文本概况
    (二)基于中间力量文本的公关对话效果评估
        1.主题一致:对中间力量文本的词频分析
        2.内容一致:中间力量文本代入模型的节点频次分析
        3.立场一致:对中间力量文本的质性分析
八、结论
    (一)“人民万岁”:公关对话的根本坚守
        1.信赖人民:公关对话的世界观
        2.为了人民:公关对话的价值观
        3.依靠人民:公关对话的方法论
    (二)“平等姿态”:公关对话的必要态度
        1.给予尊重:赋予平等对话可能性
        2.积极响应:拓展平等对话丰富性
        3.邀请参与:延伸平等对话持续性
    (三)“共建共享”:公关对话的必经之路
        1.共建:对话的来处亦是回响
        2.共享:对话的归途亦是序章
    (四)“共同体”:公关对话的目的与归宿
        1.“‘事实-现实’与‘价值-理想’”公关对话构建共同体的路径
        2.“乌合之众与乌托邦”:公关对话构建共同体的警惕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对象清单
    辅证研究材料的文献清单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台湾问题产生的历史由来
        (一)1895年前台湾的历史沿革
        (二)1895——1945年日据台湾与“皇民化”
        (三)1945——1949年台湾回归祖国
        (四)1949年蒋介石集团兵败退据台湾
    二、党的十八大以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历史沿革
        (一)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初步探索时期
        (二)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基本成型时期
        (三)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持续巩固时期
        (四)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稳步深化时期
    三、党的十八大以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的重大历史成就
        (一)形成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
        (二)确立了“九二共识”并不断巩固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三)开启了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
        (四)取得了一系列反“台独”及反分裂斗争的重大胜利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现实背景
    一、国际方面: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一)风险与挑战增多,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二)美国转变对华政策,大打“台湾牌”
    二、大陆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一)综合国力显着增强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三、台湾方面:新旧因素交织存在
        (一)历史原因及地缘因素导致长期的认同差异日益强化
        (二)岛内政治力量发生逆转,两岸关系发展再次面临阻碍
        (三)岛内社情民意发生转变,青年政治认同“去中国化”明显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发展及实践深化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发展
        (一)提出“民族复兴论”
        (二)提出“大陆发展决定论”
        (三)提出“融合发展论”
        (四)提出“心灵契合论”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实践深化
        (一)以“惠台三十一条”为蓝本的惠台政策全面落地
        (二)以文化交流为重要抓手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谋划工作
        (四)福建先行先试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总体评价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人民中心:把人民利益作为对台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全局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待两岸和平统一
        (三)战略意识:在复杂形势下主动寻求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时代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成果
        (二)防范和化解了台海重大风险,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
        (三)探索和推动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推进了两岸融合发展
        (四)争取和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国统一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对理论的界定
        (二)对统一战线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背景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国际背景
        (一)逆全球化倾向日益严重
        (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三)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不断加剧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国内环境
        (一)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奋斗目标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三)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考验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想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战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统一战线思想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的新论断
        (一)规定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二)阐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三)赋予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历史任务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具体工作领域的新思想
        (一)政党统一战线工作
        (二)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三)宗教统一战线工作
        (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
        (五)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统一战线工作
    三、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法
        (一)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二)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三)找到最大公约数
        (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特征及价值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主要特征
        (一)统一战线理论与法治思维相结合
        (二)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
        (三)统一战线工作方法更加多样化
    二、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
        (二)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新篇章
    三、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利于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政商关系
        (五)有利于我国应对西方势力的“围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史论结合的方法
        1.3.3 归纳总结法
    1.4 拟解决的重点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西安事变的国内背景
    2.1 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局势
        2.1.1 错综复杂的西北政局
        2.1.2 转移至关内的东北军
        2.1.3 扩张受阻的西北军
    2.2 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杨虎城的接触与合作
        2.2.1 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的相互接触
        2.2.2 中国共产党与杨虎城的重新合作
        2.2.3 “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
    2.3 从“劝谏”到“兵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外动态
    3.1 西安事变后密切相关三方的举动
        3.1.1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后的维稳措施
        3.1.2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应对
        3.1.3 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安事变的后续应变
    3.2 国内舆论与国际反应
        3.2.1 众说纷纭的国内舆论
        3.2.2 莫衷一是的国际社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东北军与西北军
    4.1 国民党当局对张学良、杨虎城的迫害
        4.1.1 对张学良没有期限的“严加管制”
        4.1.2 对杨虎城从“听命辞职”到秘密杀害
    4.2 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发展状况
        4.2.1 东北军从改编瓦解到最终名实皆亡
        4.2.2 西北军从番号不存到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4.3 东北军瓦解最终名实皆亡的原因
        4.3.1 东北军内部日益激烈的派系斗争
        4.3.2 高级将领叛离导致的军队力量削弱
        4.3.3 军事改编下的政治阴谋
    4.4 西北军番号不存至最终起义的原因
        4.4.1 内部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集团
        4.4.2 杨虎城个人爱国主义情怀影响西北军
        4.4.3 西北军高级将领的叛离削弱了西北军的实力
        4.4.4 中国共产党积极接触西北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7)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概念
    第一节 融合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要素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
第二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和启示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启示
第三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复合理论模型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第二节 民间社会理论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第三节 政治整合理论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
第四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讨
    第一节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二节 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五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政治发展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
第六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一节 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挑战及其因应
结语 在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中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8)疯狂的谣言:西安事变期间的谣言及其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谣言散播———关涉事变各方的谣言
    (一) 关于蒋介石的生死谣传
    (二) 关于张学良、杨虎城的谣言
    (三) 关涉中共的谣言
二、何以疯狂———产生谣言的几个变量
三、以此及彼———各方对谣言的应对
    (一) 张学良、杨虎城的应变之策
    (二) 中共的对策措施
    (三) 国民党方面对谣言的应对
    (四) 中外记者与媒体所起的作用
四、谣言变奏———历史的另一种呈现

(9)学术界要不要学术权威和以学术为中心与导向?——与李涛和邬志辉商榷也为正学界视听(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必然导致学术界的权力奴役吗?
二、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学者职业伦理的底线
三、“无中心”和“祛导向”能“成就思想开创、智慧积淀之学界大业”?

(10)用叙事理论进行历史事件教学的探索——以《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场景:构建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侵华
        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2.侵略的扩大
    (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情节:展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三)化干戈为玉帛———国共关系的变化
三、人物: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四、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力量的公关对话策略研究 ——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D]. 焦健. 西南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D]. 刘兰炜. 武汉大学, 2020(05)
  • [4]十八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D]. 赵丹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时政热点的历史解读[J]. 郭洪涛,梅丽. 试题与研究, 2019(05)
  • [6]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D]. 张博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7)
  • [7]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D]. 王家明. 厦门大学, 2018(07)
  • [8]疯狂的谣言:西安事变期间的谣言及其变量[J]. 杨东.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7(05)
  • [9]学术界要不要学术权威和以学术为中心与导向?——与李涛和邬志辉商榷也为正学界视听[J]. 韩彩英. 社会科学论坛, 2015(04)
  • [10]用叙事理论进行历史事件教学的探索——以《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为例[J]. 李薇薇. 中学教学参考, 2015(04)

标签:;  ;  ;  ;  ;  

教育学生的八项主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