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一、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汪海波[1](2018)在《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依据我国改革的五个阶段依次叙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概括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依据改革过程在各个阶段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李清亮[3](2012)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文中研究说明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民营经济的兴起,包括其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本身需要科学的理论解释。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制度环境演变作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进行科学研判,提出可行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工具,围绕“合法性”和“制度环境”两个核心概念,沿着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两条历史主线,仔细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政策、发展成效等,探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揭示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以及改革家、地方政府等在制度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在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制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又是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即包括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的合法性表述,也包括由中共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构成的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地位。在转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比法律文本上的合法性更为重要。(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沿着特定的机制进行,即“社会压力—民营经济贡献—意识形态突破—法律地位上升—制度环境改善”。每一次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大规模改善,都以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突破和法律对民营经济的肯定为前提,而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取得突破并在法律上予以追认,均因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存在政府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是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面临不同的压力甚至危机,民营经济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撑,而前提又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在实际运行中贯彻落实。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民营经济的新任务是担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更加宽松,更加体现市场经济“以人为本、规则透明、起点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所有这些又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宪法法律上有新的突破。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分析单元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的创新。特别是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社会压力及贡献—合法性增强—制度环境改善”理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进行剖析,涉及到产权保护制度、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财税制度、社会服务体系以及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等;最后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发挥民营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国家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和顶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

苏红岩,希冷穆[4](2012)在《关于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分布日趋合理。云南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很多成功的措施和经验。同时,云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发展还不充分,所以需要继续下大力气予以扶持和发展。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应该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外部市场与风险、经济与环境、服务与监督、本土与外来个体私营企业的关系。云南省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强个体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完善个体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全力营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

周伯华[5](2010)在《坚持执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国工商系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中提出(2010年6月10日)这次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是在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陈永杰,黄文夫,张金喜,刘檀,李飞,鲁咪咪,涂文,尚小琴,于明晟,林蔚然,郭蕾,宋学超,刘佩华[6](2008)在《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动关系 促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2007~2008年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文中提出报告全面回顾了2007年及2008上半年中国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情况以及整体素质提高情况,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阐述了民营经济新型劳动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建议。在简要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围绕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地位新作用、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形式新内涵、各种所有制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新关系提出了新的理解,并就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的未来作出了展望。

潘海民,张久荣,石龙[7](2008)在《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30年。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视角切入,总结了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理论的演进和政策的演变,阐述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30年所取得的巨大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2007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

汤正涛,李程[8](2008)在《发挥职能作用 推动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和快速健康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监管三十年回顾》文中研究表明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自有工商行政管理始,就有了个体私营经济监管。1952年11月22日,原"中央私营企业局"更名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就是现国家工商总局的前身),其职能为"掌握私营企业的情况与变化,及时解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一些政策问题"。"文革"期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遭撤并,对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工作陷于停顿。1978年9月25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等"四管一打",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展开。

刘俊臣,张久荣[9](2006)在《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私营企业在户数、从业人员和资金规模等各项主要指标方面均有大幅度增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孔来[10](2005)在《对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模式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之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看,"九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客观地看,还明显地存在着一些差距、不足和影响快速发展的问题,如何根据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理清思路、研究探索加快发展的战略模式和主要途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

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重要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辨析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二、合法性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围绕产权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一) 民营经济起源之一:乡镇企业的制度环境与产权演变
        (二) 民营经济起源之二:家族企业的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演变
        二、围绕融资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一) 融资制度
        (二) 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 民营中小企业特质问题
        (四) 融资支持体系
        (五) 解决融资困境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1. 加强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2. 放松利率管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3. 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4. 完善政府职能,增强扶持力度
        三、围绕政府政策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一) 市场准入制度
        (二) 财政税收政策
        1. 财政政策
        2. 税收政策
        3. 其他相关政策
        四、围绕非正式制度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一) 文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企业家精神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方法创新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 分析单元的创新
        (三) 理论模型的创新
    第五节 预期结论与文章结构
        一、预期结论
        (一) 预期结论一
        (二) 预期结论二
        (三) 预期结论三
        二、文章结构
第二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及其理论解释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民营经济:从“鼓励发展”到被“限制消灭”
        一、旧中国民营经济的基础(1949年以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营经济尚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1949-1956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制度与政策
        1. 《共同纲领》
        2. 《宪法》(1954年)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三、社会主义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消亡(1957~1978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制度政策
        1. 《宪法》(1975年)
        2. 《宪法》(1978年)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经济:从放开个体经济到允许私营经济
        一、民营经济萌芽阶段(1979~1981年)
        (一)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
        (二) 制度及政策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二、民营经济起步阶段(1982~1983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制度及政策
        1. 中共党的十二大报告
        2. 《宪法》(1982修订版)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三、民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1984~1988年)
        (一) 历史背景:改革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二) 制度及政策
        1. 中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
        2. 《民法通则》
        3. 《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
        4. 中共党的十三大报告
        5. 《宪法》(1988年修订版)
        (三) 阶段性成就及存在问题
        四、民营经济挫折调整阶段:(1989~1991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制度与政策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第三节 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年)
        (一) 历史背景:南巡讲话
        (二) 制度与政策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2. 中共党的十四大报告
        3. 《宪法》(1993年修订版)
        4.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 《“九五”计划》
        6.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二、民营经济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力军(1998~2001年)
        (一) 历史背景
        (二) 制度及政策
        1. 《宪法》(1999年修订版)
        2. 《个人独资企业法》
        3. 中共建党80周年讲话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四) 发展存在问题
        三、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亮点(2002~2007年)
        (一) 历史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 制度及政策
        1. 中共党的十六大报告
        2. 中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3. 《宪法》(2004年修订版)
        4. 非公经济36条
        5.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四) 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民营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一、历史背景
        二、制度与政策
        (一)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二)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三) 非公经济“新36条”
        (四)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
        三、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四、2008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第五节 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1985-2001年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一)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纵向数据分析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横向数据分析
        二、新时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一) 投资增幅比较
        (二) 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三) 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比较
        (四) 提供社会就业对比
        (五) 税收总额及增速比较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一)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
        (二) 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 十六大以来的国资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四) 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1.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吸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第六节 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确定和制度环境改善的理论解释
        一、合法性地位的获取过程
        二、合法性地位对制度环境改善的影响
        三、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四、合法性地位和制度环境改善的阶段性特征
        (一) 改革开放初期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
        (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第三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产权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1. 产权模糊性
        2. 产权结构单一
        3. 产权家族化
        (二)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1. 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2.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二、内部治理和管理存在问题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1. 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2. 董事会职责不清
        3. 监事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 风险控制能力差
        (三) 内外部监督不力
    第二节 融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融资制度不健全
        (一) 股票公开发行融资制度
        (二) 债券融资制度
        1. 债券市场规模依旧偏小
        2. 债券市场对民营经济服务仍显不足
        (三) 风险投资制度
        1. 退出机制不顺畅
        2. 法律制度不完善
        3. 中介机构与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二、间接融资制度不完善
        (一) 银行贷款制度
        1. 所有制歧视
        2. 规模歧视
        3. 信贷配给存在“逆向选择”现象
        4. 中小企业贷款专业机构发育不足
        5. 信息制度缺陷
        (二) 融资租赁制度
        1. 融资租赁形式单一
        2. 出租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3. 融资租赁的观念尚未真正树立
        (三) 抵押担保制度
        1. 贷款担保制度不完善
        2. 抵押担保机构不发达
        (四) 民间借贷制度
    第三节 政策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准入制度
        (一) 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上未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二) 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方面缺乏法律支持
        (三) 民营经济准入审批复杂且成本高
        (四) 行业领域准入羁绊重重
        二、财政政策问题
        (一) 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 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 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税收政策问题
        (一) 增值税方面的问题
        (二)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
        1. 税前扣除项目内外资企业存在差异
        2.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平等待遇
        3. 所得税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四、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服务不到位
        (二)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和思维惯性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一) 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性和鲜明性
        (三) “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不相容
        (四) 诚信文化缺失尤为突出
        三、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问题
        (一) 部分企业家投机心理比较严重
        (二) 短视行为比较普遍
        (三)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第四章 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措施
    第一节 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顶层设计
        一、赋予民营经济新的历史任务
        二、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 确保巩固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
        (二) 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指导原则
        (一) 科学发展原则
        (二) 开放发展原则
        (三) 创新发展原则
        (四) 人本发展原则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重点领域
        (一)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 落实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三) 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合作共赢
    第二节 改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政策
        二、完善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
        (一) 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二) 建立经理人市场和职业信用制度
        (三)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第三节 加快完善融资制度
        一、直接融资制度创新
        (一) 提升交易所竞争程度
        (二) 完善上市发行制度
        (三) 围绕“新三板扩容”构建场外市场
        二、债券融资制度创新
        (一) 改革政府对企业债券的管理方式
        (二) 修改有关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三) 加强企业债券风险制度建设
        (四)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
        三、间接融资制度创新
        (一) 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创新
        (二) 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三) 引导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四) 支持担保机构和担保体系建设
        四、租赁融资制度创新
        (一) 完善管理体制和扶持发展政策
        (二) 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
        五、风险投资制度创新
        (一) 制定支持风险投资活动的政策法律体系
        (二) 建立实现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多元化的制度
        (三) 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四)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
        六、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组织
        (一) 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二) 建立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第四节 加强财税支持
        一、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
        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
        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五、加大对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支持
        六、加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第五节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一、放宽市场准入
        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三、实行非对称性管制
        四、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
        五、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第六节 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一、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建设
        (一) 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敬商”文化
        (二) 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 提炼企业价值观
        2. 建立企业文化认同
        3.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塑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一) 创新精神
        (二) 契约精神
        (三) 良好的职业操守
附录: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
    二、完备的法律体系
    三、融资支持政策
        (一) 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二) 风险投资建设
    四、财税优惠政策
        (一) 政府采购
        (二) 扶持技术创新
    五、鼓励合作联盟
    六、人员培训制度
    七、信息支持和咨询服务
    八、扶持落后地区中小企业
    九、优化社会保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参考文献
后记

(5)坚持执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国工商系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改革创新, 牢记“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取得显着成绩
    (一)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取得新成果。
    (二)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 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 协助组织部门开展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 个私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的丰富实践, 积累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 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始终牢记“两个毫不动摇”。
    (二) 必须坚持“四个统一”, 大力强化监管服务工作。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关注民生。
    (四) 必须充分重视中小个体私营企业稳定发展, 积极落实帮扶措施。
    (五)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把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执行基本经济制度, 积极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 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
    (二) 优化服务, 加强引导, 充分发挥民间投资活力, 积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三) 强化监管, 规范执法, 努力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考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 汪海波.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3)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D]. 李清亮. 复旦大学, 2012(02)
  • [4]关于云南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 苏红岩,希冷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5]坚持执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国工商系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 周伯华. 工商行政管理, 2010(13)
  • [6]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动关系 促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新格局——2007~2008年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 陈永杰,黄文夫,张金喜,刘檀,李飞,鲁咪咪,涂文,尚小琴,于明晟,林蔚然,郭蕾,宋学超,刘佩华.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 2008
  • [7]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A]. 潘海民,张久荣,石龙.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 2008
  • [8]发挥职能作用 推动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和快速健康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监管三十年回顾[J]. 汤正涛,李程. 工商行政管理, 2008(18)
  • [9]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A]. 刘俊臣,张久荣.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3(2005-2006), 2006
  • [10]对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模式的思考[A]. 朱孔来. 和谐·文明·发展·进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4), 2005

标签:;  ;  ;  ;  ;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