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一、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提出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范俊鹏[2](2021)在《海绵城市理论下的沣西新城绿色屋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雨水区域性与季节性分布不均。由于城市化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地面硬质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水生态坏境恶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基于此种环境背景,我国吸取借鉴国外先进雨洪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并于2014年起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需结合各项低影响开发措施,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低影响开发措施中对屋面雨水进行源头减排的重要措施——绿色屋顶。我国仍处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阶段,目前对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绿色屋顶的设计研究现存较少,西咸新区作为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新区,专门针对以沣西新城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的绿色屋顶研究更是匮乏。因此本文通过对沣西新城现阶段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绿色屋顶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其建设现状与现存问题,探讨西北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绿色屋顶的设计方法及推广策略,继而对我国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绿色屋顶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首先,本文阐述了海绵城市与绿色屋顶的发展脉络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对二者各时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进行了总结。其次,对海绵城市与绿色屋顶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绿色屋顶建设所能为海绵城市带来的贡献与效益。再次,本文对沣西新城的屋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现有屋顶类型进行分类,选取沣西新城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的八处代表性绿色屋顶建设项目进行系统性研究,归纳总结其运营现状、设计方法、构造特点、雨水流程以及对海绵城市所产生的效益,并分析总结了沣西新城现有海绵城市理论下绿色屋顶建设成果以及效益性、管理性与多样性三方面现存问题。随后,分析提出适合于以沣西新城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海绵城市理论下推广建设绿色屋顶的设计策略。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政策法规引导,在设计层面上可在设计前期进行绿化种植考虑,采用丰富的建筑形体操作,从而增加立体空间“海绵体”的数量与面积。对沣西新城所采用的地域性植被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绿色屋顶植被选取原则。对沣西新城绿色屋顶的适配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从屋顶环境要素、屋顶类型特点、绿化模式需求三方面研究探索了沣西新城绿色屋顶适配模式,并对绿色屋顶的构造设计进行分类研究,将其划分为容器式绿色屋顶、坡屋面绿色屋顶、简单式绿色屋顶、花园式绿色屋顶以及与屋顶水面结合的蓝绿屋顶五类。最终,根据绿色屋顶与沣西新城现有屋顶类型的相性匹配,展望计算了在沣西新城全域、城市核心建成区以及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三个层面内全面建成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绿色屋顶所能带来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张妤[3](2021)在《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城市各类开放空间的水适应性机制与优化可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雨洪韧性、促进其水文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的水文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广场及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街道共享空间、绿道等)四种类型,综合运用格局指数方法、空间统计学方法、地形位指数方法对其三维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通过获取不同地形梯度典型空间下垫面植被截留与地表渗透性参数,模拟研究区城市地表径流过程,进而运用雨水径流调节服务供需测算途径对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进行评估分析,揭示研究区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与主控因子,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城市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开放空间格局分布受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类型与属性、地形地貌影响明显,公园、其他共享空间为其主要景观类型。植被覆盖率及各类型空间分布尚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依托自然山体与植物群落,开放空间的植被覆盖率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开放空间地形变化较大,公园和其他共享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坡和陡坡,广场和街区主要分布于平地与缓坡。地形位指数最大值出现于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低地形位上的分布优势最明显。开放空间的分布不均、北部自然植被的天然不足、地形的丰富多变增加了研究区开放空间雨水径流的流量、流速控制难度。(2)75%开放空间的土壤容重超过1.3g/cm3,土壤倾向于粘质土,空隙偏少,且土壤水分含量与持水量普遍偏低。四种开放空间土壤的稳渗率依次为公园>广场及各类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且均呈现出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率的规律。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不同地形位指数下的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还有稳定渗透率以及不同坡位下的初始渗透率都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除地形以外,土壤容重、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也是影响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入渗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入渗速率呈现正相关性。(3)不同降雨强度下开放空间径流调节服务的空间格局较为相似,变化集中于一些较小斑块。由城市东南部丘陵地带向西、北部推移,地势趋于平坦,开放空间密度下降,服务响应随之下降,水适应性逐步降低。在暴雨情境下,城市中部纵向廊道上的开放空间服务等级多有下降。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的径流调节服务响应均呈现由东向西逐渐下降趋势,城市广场及各类场地则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街区的服务响应预算总量普遍偏低,雨水适应性较差。开放空间水适应性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西部,内陆好于沿海,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响应好于广场和各类街区。开放空间分布、地形、植被覆盖、排水设施是影响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的主要因素。(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空间分布、土壤入渗特性、径流调节服务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与管控策略。空间分布方面建议完善景观格局,均衡植被覆盖,顺应地形因子。结合土壤入渗生境特征建议构建主导促渗型、主导截留型两种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并依据土壤地形位指数的入渗分区进行植被群落模式选择。综合径流调节服务评价,建议四种空间单元实施分类优化。水适应性较好区域,加强构筑山林空间水生态保护红线;水适应性适中区域,加强构建合理的水资源生态网络,水适应性较弱区域,弥补服务供给缺口,加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水适应性差异较大区域,改善空间服务均衡与连通性,同时加强城市土壤改良、排水管网升级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构建。

赵一涛[4](2020)在《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高速城市化,城市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中又以城市水体的黑臭尤为典型和显着。为解决此危害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住建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后,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以太原市为例,2016至2019年,通过“太原市某某河/渠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太原市南沙河及“八河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七渠渠道治理工程等系列工程对全市27处黑臭水体进行了整治。但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水体特征、黑臭成因、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等各不相同,这种黑臭水体整治的工程措施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以太原市为典型代表的北方干旱城市,若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治理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北方干早城市自然河道少人工排洪渠道多、无长年水源、流量随时空变化大、纳污严重、周边发展落后等特点,以具有代表性的太原市27处黑臭水体的整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际工程的设计案例、现场调查评估整治效果及遗留问题等方法及参与“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项目——太原市排水水量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组的研究,对以太原市为典型的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历史、危害、治理实践以及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所需的长期管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地域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治理技术种类多,单纯依靠工程手段进行短期运动式治理,不足以彻底消除黑臭,只有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成的水量水质动态管控平台,结合公众参与和法规建设,才能建立现代化的长期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臭水体的“长制久清”。研究结果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能给广大治理黑臭水体一线的同行一些微薄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史建平[5](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某城市公园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扩张,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现象、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同时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铺装迅速扩张,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地块的地形地貌,严重破坏了地块的自然水文循环,增加了地表的雨水径流,导致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公园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含蓄水源、调节雨洪的作用。但传统公园更注重其休憩游玩的功能,忽视了其调节雨洪,维持生态平衡的内在功能。因此,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公园进行海绵化改造,发挥其调节雨洪、含蓄水源、平衡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及城市公园的基本概念以及建设海绵城市与城市公园的意义。结合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通过对传统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传统公园海绵化改造的意义。低影响开发技术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技术,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文中详细阐述了低影响开发措施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构造特征。文章结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万柳公园作为实践案例,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海绵城市理论,提出海绵化改造方案。在研究区内设置符合当地地域特征的低影响开发措施,使传统公园能够更好的含蓄雨水、调蓄雨洪、减少地表径流、维持生态平衡。最后,通过建立SWMM模型对研究区现状和海绵化改造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分析改造前后的地表峰值流量、径流总量、雨水蓄存情况,评价改造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公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低影响开发措施之后,公园的地表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表明低影响设施对公园的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都有明显消减作用。

符清宇[6](2020)在《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国之大计,承载着数亿国民生活之根本。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全面推广浙江地区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从乡村振兴的规划层面,或者是以构建城乡生态网络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的,鲜有以中微观层面涉及乡村绿色化改造的研究,同时缺乏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立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背景,首先明确了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研究是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基础设施工程生态化改造这一研究方向从城市向乡村的理论延伸,探索了这一理论在乡村的适用性。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为研究主体,梳理相关理论,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大兴区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在该体系下评价其基础设施使用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了半壁店村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基于国家发改委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中统计的关键词频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三大类总结出乡村基础设施评价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2)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考察使用者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3.70分,处于E4(一般偏好水平,3.5<Xn≤4.5)。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总结出各类型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生态化改造及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3)针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河道生态修复、道路设施绿色化改造、生态厕所、污水处理、雨洪调蓄五个方面提出乡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半壁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以期在建设具有生态示范性的半壁店村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其它宜居乡村的绿色化改造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康嘉奇[7](2020)在《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设计 ——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地在城市雨洪管理中开始承担日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受温带季风性气候的影响,虽然年降雨量在400-800mm,但是降雨量年际变化明显,季节分布不均,冬春干燥少雨,夏季降雨集中且短时降雨量较大,城市的洪涝灾害不断,水资源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同时降雨量分布的不均导致雨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城市发展与雨洪灾害之间矛盾加剧,出于对以上问题的反思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契机和基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雨洪管理相关概念、内涵、技术手段的分析整理指导半湿润地区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总结设计方法和流程,以期为缓解半湿润地区城市洪水、城市内涝、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水资源污染等“水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本文以河北省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迁安市的滨湖东路绿地为载体,在满足周边民众游憩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绿地面对洪水和暴雨威胁的弹性界面。主要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模拟的方式确定绿地的景观空间结构,借助SWMM软件对设计后的绿地雨洪管理效果进行情景模拟,其中主要模拟对象为径流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确定绿地对三者的消减、推迟作用以及雨水径流的资源化利用率。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构建基于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雨洪管理体系对绿地的雨洪调蓄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满足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在1、2、3、5、10年一遇的重现期降雨量情况下东侧场地通过29.93%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减了97.78%、95.56%、93.33%、83.78%、82.22%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消减率为91.49%、82.91%、69.72%、66.67%、65.30%,峰现时间推迟了0.7h、0.6h、0.8h、0.6h、0.4h,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在34.57%-51.53%之间。西侧场地径流消减率为100%、97.14%、96.43%、89.05%、78.57%,峰值流量推迟了100%、82.03%、79.74%、64.89%和44.23%,推迟的峰现时间分别为3.6h、2.2h、1.3h、0.6h。场地内人工湿地面积为6.1hm2,每平米湿地每天可净化0.2吨水,一周内可进行一次循环净化达到Ⅳ类水质。

魏傲煊[8](2020)在《城市水弹性背景下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定辛庄郊野公园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极端天气及洪涝灾害频有发生,我国城市在季节性雨洪灾害和局部水环境污染、水量失衡等方面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快速的城市化运动削弱了我国大部分城市面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综合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生态环境等现实因素,研究者及政策决策者陆续加强弹性城市的研究,并针对城市水系统颁布《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等政策指导。从城市绿地系统层面思考,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大面积区域绿地系统下的郊野公园体系为恢复区域生态价值、构建复合功能的城市水弹性系统提供了很大的潜力空间。本文致力于探讨构建城市水弹性背景下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并以北京城郊绿地景观设计为实践案例进行详细的定位分析与设计说明。本文在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及绿地系统下各大城市积极建设郊野公园的趋势背景下提出构建发挥水弹性功能的郊野公园体系的必要性,借此政策优势切入水弹性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立足于城市水系统弹性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层面梳理其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及策略制定,一方面为城市水系统弹性的构建和强化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以此为依据站在绿地的角度反观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法发挥水弹性的潜力。接下来结合郊野公园特殊的区位价值及资源分布,分析了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素和北京郊野公园建设经验,以此为基础在第五章提出水弹性背景下的北京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此策略体系结合城市水系统弹性理论框架归纳总结水量的弹性消纳、水质的弹性消解、水景的弹性管理三大方面,将弹性城市与海绵城市的思想理念及雨洪管理与水质净化的技术策略结合,最后以遵循地形空间为基础,调查评估研究区域的供水水质状况、水质要求等水系统组成,建立场地内水弹性系统达到供需平衡,将水弹性策略体系应用于北京市城郊某郊野公园的实际设计中。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白天[10](2019)在《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表景观布局与雨洪资源分配之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已成为风景园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城市雨洪资源分配不均、极端性灾害现象与城市地表景观布局之间存在时空演化模式和演化路径的差异。城镇化过程城市地表景观特征改变,河流结构退化,不透水表面剧增等工程性创伤彻底改变了城市自然水文过程,是引起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并存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学者对雨洪资源分配研究和实践累积了大量经验,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各国发展历史阶段、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的特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漯河位于淮河支流沙河、澧河和颍河三条流域性骨干河道交汇咽喉地带,河南省的暴雨中心下游,雨洪灾害频发,具有北方平原河网城市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以漯河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流域河流景观结构演变特征,中心城区地表径流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街区易积水区域和不易积水区域景观格局特征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尺度研究的数据精度要求逐层递进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城市地表景观特征要素对雨洪资源分布过程的影响。结果以图示语言表达,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总结如下:(1)1999年至2016年漯河市年水资源总量占同年降雨量百分比与建成区面积变化呈显着负相关(sig.-0.537*,P=0.021),表明漯河建设用地的扩大是影响当地水资源总量下降的原因之一;2010、2013、2015、2017年,20个雨量站点插值分析,降雨中心沿沙澧河、颍河、吴功渠、洪汝河等主要河流沿线分布;当地7种土壤类型中,渗透性较好的黄褐土沿沙澧河和颍河分布;多年年平均地面蒸发量807.5mm,地面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夏季蒸发量大而冬季小,多年夏季(5至8月)平均蒸发总量占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的51.2%;漯河境内河流81条,过境河流丰富但湖泊、湿地不足,超采地下水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2)1988年至2017年漯河河流单位网格密度呈聚集特征,空间聚类显着距离增大而聚集性逐渐下降,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河流间相互作用减弱、空间依赖性降低,河网结构由多核心分布向单一核心转变,支流水系、小型河道逐渐消失;水域面积下降,转化率23.60%,主要影响要素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河流数量和长度总体下降,河流等级越高,河流数量越少、长度越短,低级河流减少,高级河流向低级河流转化,呈显着等级递变趋势。(3)漯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持续增长,呈聚集特征,中心结构紧密而外围多核心分布,但空间聚集性逐渐下降表现出离心发展趋势。土地覆盖/利用(LUCC)呈现递变特征,由中心向边缘,建设用地比例逐级降低,绿地面积减少,农田面积增加;中心城区总径流量TR、径流系数RC、径流体积RV和峰值流量TP,Moran’s I系数显示,TR、RC为0.338(p<0.001)、RV为0.142(p<0.001)、TP为0.101(p<0.001)呈显着集聚。TR和RC空间分布一致由城市中心向边缘递减,RV和TP空间分布一致,受汇水区面积影响较大;通过最小耗费距离分析,潜在地表径流数491820条,具有连通性和方向性,能直观展示径流分配的过程与路径。通过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筛选,重力强度18.93是全汇水区连接的最大阈值,随重力强度增加,子汇水区间潜在径流路径逐渐断开,能够显示出径流分布的重要区域和径流形成的先后顺序。潜在地表径流密度与产流分布呈极显着正相关(r=0.602**,p=0.000<0.01),表现显着聚集性,由城市中心向边缘递减。(4)漯河城市街区透水地表景观渗透能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ortonian流的阈值为21mm/h。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景观是漯河城市易积水区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PLAND和LSI是引起局部积水与否的关键景观格局指标。透水景观的PLAND、MPS、LSI和CONNECT对城市积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渗透景观的PLAND和MPS对缓解城市积水有显着作用,而LSI和CONNECT不显着。DC样方与FC样方中绿地CONNECT存在显着差异且DC样方高于FC样方,说明具有良好连通性的城市绿地对缓解城市雨洪灾害有积极地作用。(5)本研究提出了漯河城市流域生态敏感区域保护策略,通过地形地貌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建设因子的叠加分析,确定不同生态敏感区域并提出控制指引;针对漯河市中心城区雨洪资源的管理提出采取地表径流优先管理等级和优化网络构建策略,根据产流等级、积水等级和径流密度分布等级,综合优先管理等级和区域,再根据径流分布路径明确保护重点对关键位置进行改造;城市街区LID改造,以优先管理区域和径流分布路径为支撑,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关键点的控制,实施精准改造。

二、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性
        2.1.2 适应性
        2.1.3 水适应性景观
        2.1.4 海绵校园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2.3.2 沈阳建筑大学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气候及降水
        3.1.3 地形与地貌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海绵城市理论下的沣西新城绿色屋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雨洪管理理论
        1.2.2 绿色屋顶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海绵城市理论与绿色屋顶相关性研究
    2.1 海绵城市
        2.1.1 基本定义
        2.1.2 建设途径
        2.1.3 技术措施
    2.2 绿色屋顶
        2.2.1 基本定义
        2.2.2 绿色屋顶分类
        2.2.3 构造层次
    2.3 海绵城市与绿色屋顶的关系
    2.4 屋顶对海绵城市的作用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海绵城市试点背景下的沣西新城绿色屋顶现状及问题
    3.1 建设定位
    3.2 建设策略
    3.3 地域特点
        3.3.1 地域气候
        3.3.2 水资源
        3.3.3 水生态
        3.3.4 土壤地质
    3.4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4.1 区域与城市层面
        3.4.2 市政基础设施层面
        3.4.3 社区与场地层面
    3.5 沣西新城屋顶现状
    3.6 绿色屋顶建设现状
        3.6.1 西部云谷一期
        3.6.2 西部云谷二期
        3.6.3 沣西总部经济园
        3.6.4 沣西国际大厦
        3.6.5 中铁港沣国际
        3.6.6 同德商厦
        3.6.7 同德佳苑
        3.6.8 中国西部创新港
    3.7 绿色屋顶现存问题
        3.7.1 效益性问题
        3.7.2 管理性问题
        3.7.3 多样性问题
    3.8 本章小结
4 沣西新城推广建设绿色屋顶设计策略
    4.1 政策法规引导
    4.2 建筑形体操作
    4.3 地域植被选取
    4.4 绿色屋顶适配模式
        4.4.1 屋顶环境要素
        4.4.2 屋顶类型特点
        4.4.3 绿化模式需求
        4.4.4 绿色屋顶适配模式
        4.4.5 推广建设绿色屋顶的效益
    4.5 绿色屋顶构造设计
        4.5.1 容器式绿色屋顶
        4.5.2 坡屋面绿色屋顶
        4.5.3 简单式绿色屋顶
        4.5.4 花园式绿色屋顶
        4.5.5 蓝绿屋顶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沣西新城绿色屋顶植物选配
致谢

(3)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核心城区
        1.2.2 开放空间
        1.2.3 水适应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开放空间研究进展
        1.3.2 城市水适应性研究进展
        1.3.3 适应城水问题的城市开放空间相关研究
        1.3.4 大连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连城市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降水与水资源
        2.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5 植被分布
        2.1.6 水生态与绿地空间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研究区界定
        2.2.2 研究区水文环境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开放空间格局适水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开放空间信息提取
        3.1.2 景观指数分析
        3.1.3 开放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分析
        3.1.4 开放空间地形梯度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开放空间总体特征
        3.2.2 开放空间斑块特征
        3.2.3 开放空间聚集特征
        3.2.4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开放空间分异特征
        3.2.5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开放空间自相关格局
        3.2.6 地形梯度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景观格局与开放空间水适应性
        3.3.2 植被覆盖影响下的开放空间适水性差异
        3.3.3 不同地形梯度下开放空间的适水性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
    4.1 实验设计与方法
        4.1.1 样地选择
        4.1.2 取样与入渗检测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理性质分析
        4.2.2 入渗过程与特征
        4.2.3 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物理性质对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影响
        4.3.2 不同地形影响下的开放空间入渗性能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径流过程模拟
        5.1.2 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的评估测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径流分级与汇水区
        5.2.2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特征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3 讨论
        5.3.1 径流调节服务与植被覆盖率
        5.3.2 径流调节服务与城市积水点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
        6.1.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目标
        6.1.2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原则
        6.1.3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框架
    6.2 基于空间格局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2.1 完善景观格局
        6.2.2 均衡植被覆盖
        6.2.3 顺应地形梯度
    6.3 基于土壤入渗与生境特性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3.1 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的构建
        6.3.2 基于土壤入渗分区的不同类型植被群落设计
    6.4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4.1 服务适宜区,维护水适应性格局
        6.4.2 服务适中区,构建水资源生态网络
        6.4.3 服务偏弱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
        6.4.4 服务差异区,增强空间均衡与连通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黑臭水体的研究现状
        1.2.1 黑臭水体治理基本路线及原则
        1.2.2 国内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1.2.4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特点
    2.1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2.1.1 本文对北方干旱城市的定义及其特点
        2.1.2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2.2 城市黑臭水体的现象与危害
        2.2.1 城市水体的黑臭现象
        2.2.2 黑臭水体的现状危害
        2.2.3 黑臭水体的水质分级标准
    2.3 黑臭水体的历史与北方干旱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2.3.1 国外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2.3.2 国内其他地区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2.3.3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2.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2.4.1 水体黑臭的理论机理
        2.4.2 水体黑臭的污染来源
        2.4.3 水体黑臭的环境条件原因
        2.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2.5 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
        2.5.1 单项限值法
        2.5.2 黑臭指数法
        2.5.3 模型计算法
        2.5.4 综合评价法
第3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3.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3.1.1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3.1.2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理念及特点
    3.2 控源截污技术
        3.2.1 控源截污技术发展现状
        3.2.2 控源截污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3.3 内源治理技术
        3.3.1 内源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3.3.2 内源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3.4 生态修复技术
        3.4.1 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3.4.2 生态修复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3.5 其他治理技术
        3.5.1 其他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3.5.2 其他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第4章 实例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4.1 太原市黑臭水体改造的背景情况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现状
        4.1.3 经济现状
    4.2 太原市水体概况及其黑臭现状
        4.2.1 汾河太原段概况
        4.2.2 太原市市区其他河渠概况
        4.2.3 太原市水体的黑臭现状
    4.3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概况
        4.3.1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总体思路
        4.3.2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4.3.3 太原市七渠(河)渠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4.3.4 治理后水体运行效果评价
    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设计特点
    4.5 治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探讨
        4.5.1 修正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判别标准的问题
        4.5.2 是否应区别对待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的问题
        4.5.3 黑臭水体不能教条绿化的问题
第5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长期管控的思考
    5.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的动态管控探索
        5.2.1 长效保持阶段的现代化管控措施
        5.2.2 排水水量和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
    5.3 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公众参与
        5.3.1 黑臭水体政府一元治理的现状
        5.3.2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困难
        5.3.3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实施建议
    5.4 完善黑臭水体配套法律法规
        5.4.1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5.4.2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5.4.3 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某城市公园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相关理论学习
        1.4.2 具体项目设计
        1.4.3 SWMM模拟分析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查研究
        1.5.4 模型模拟法
    1.6 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案例分析
    2.1 海绵城市理论阐述与解析
    2.2 海绵城市建设意义
        2.2.1 经济意义
        2.2.2 社会意义
        2.2.3 生态意义
    2.3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2.3.1 径流总量控制
        2.3.2 径流峰值控制
        2.3.3 径流污染控制
        2.3.4 雨水资源化利用
    2.4 低影响开发
    2.5 城市公园
    2.6 传统公园存在的问题
        2.6.1 公共服务设施
        2.6.2 景观配置
        2.6.3 硬质铺装
        2.6.4 水系驳岸
    2.7 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意义
    2.8 案例分析
        2.8.1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2.8.2 美国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原则
    3.1 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原则
        3.1.1 生态优先原则
        3.1.2 以人为本原则
        3.1.3 整体规划原则
        3.1.4 经济性原则
    3.2 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采取的措施
        3.2.1 渗透设施
        3.2.2 传输设施
        3.2.3 截污净化设施
        3.2.4 储存与再利用设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研究
    4.1 SWMM模型概述
        4.1.1 SWMM模型简介
        4.1.2 SWMM组成模块
    4.2 案例概况
        4.2.1 背景资料
        4.2.2 项目概况
        4.2.3 竖向设计及交通组织
    4.3 万柳公园雨水利用资源分析
        4.3.1 万柳公园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4.3.2 万柳公园雨水资源分析
    4.4 万柳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
        4.4.1 万柳公园海绵化改造措施
        4.4.2 植物配置分析
    4.5 SWMM模型构建
        4.5.1 汇水区概化
        4.5.2 模型产汇流参数
        4.5.3 降雨数据
    4.6 改造前后模型对比与分析
        4.6.1 地表径流控制率对比
        4.6.2 径流曲线对比
        4.6.3 径流总量对比
        4.6.4 景观湖调蓄能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解析和界定
        2.1.1 宜居乡村
        2.1.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使用后评价研究国内外应用现状
        2.3.3 中外研究综述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3.1 相关评价因素借鉴
        3.3.2 预设评价因素集
        3.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3.4.1 检验矩阵一致性
        3.4.2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
    4.1 半壁店村概况简介
        4.1.1 基本概况
        4.1.2 半壁店村发展定位
    4.2 实地调研及结果分析
        4.2.1 调研流程设计
        4.2.2 评价指标赋值及问卷设计
        4.2.3 调研评价结果
    4.3 分项调研评价分析
        4.3.1 生产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2 生活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3 生态环境建设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4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评价总结和问题分析
        4.4.1 整体评价
        4.4.2 问题总结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措施
    5.1 河道生态修复
        5.1.1 保留自然形式河床
        5.1.2 生态护岸
        5.1.3 生态浮岛
    5.2 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5.2.1 车行道的改造
        5.2.2 人行道透水铺装的应用
        5.2.3 游步道的植物造景
        5.2.4 生态停车场
    5.3 生态厕所
        5.3.1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的基本要求
        5.3.2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技术对比
    5.4 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组合
        5.4.1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分析
        5.4.2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和组合
        5.4.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例:高店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5.5 乡村雨洪调蓄技术措施
        5.5.1 乡村雨洪调蓄问题分析
        5.5.2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要素
        5.5.3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实例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原则和目标
        6.2.1 设计原则
        6.2.2 设计目标
    6.3 总体改造设计
        6.3.1 总体布局
        6.3.2 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总体方案
    6.4 专项改造设计
        6.4.1 交通设施
        6.4.2 生态厕所
        6.4.3 低碳庭院
        6.4.4 雨洪调蓄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关键词获取
    附录 B 自由访谈中村民答出的关键词总结
    附录 C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因素集筛选
    附录 D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排序
    附录 E 半壁店乡村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致谢

(7)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设计 ——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发展与雨洪灾害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1.1.2 雨洪弹性是缓解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1.1.3 雨洪管理手段可缓解我国半湿润地区“雨水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2.1 雨洪管理
        2.1.1 雨洪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2.1.2 雨洪管理理念和海绵城市建设
        2.1.3 雨洪管理的技术手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2.1.4 雨洪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
        2.2.1 半湿润地区范围、自然条件
        2.2.2 滨水绿地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2.2.3 滨水绿地国内外研究综述
3 案例分析
    3.1 渭柳湿地公园——雨水径流净化实例
        3.1.1 项目概况
        3.1.2 设计策略
        3.1.3 总结与借鉴
    3.2 沣河(文教园段)湿地生态公园——滞留型海绵体系设计实例
        3.2.1 项目概况
        3.2.2 设计策略及专项设计
        3.2.3 总结与借鉴
    3.3 文瀛湖生态公园——储蓄、净化型海绵体系设计实例
        3.3.1 项目概况
        3.3.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分析
        3.3.3 借鉴意义——收集、储蓄、净化系统的雨水资源循环系统
    3.4 迁安三里河——与洪水为友
        3.4.1 项目概况
        3.4.2 设计策略
        3.4.3 总结与借鉴
    3.5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雨水资源循环利用实例
        3.5.1 项目概况
        3.5.2 循环净化系统和雨洪利用
        3.5.3 借鉴意义——雨洪利用的设计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设计
    4.1 场地雨洪问题
    4.2 构建意义
        4.2.1 提高城市生态弹性,有助于打造安全城市
        4.2.2 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4.2.3 提升居民幸福感,有利于打造活力城市
    4.3 设计目标
    4.4 设计原则
    4.5 总体策略与设计流程
        4.5.1 总体策略
        4.5.2 基于现状条件、上位规划的定性分析
        4.5.3 雨洪调蓄定量计算
        4.5.4 总体设计阶段
    4.6 本章小结
5 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设计
    5.1 前期分析
        5.1.1 项目背景分析
        5.1.2 区位分析
        5.1.3 相关上位规划解读
        5.1.4 现状分析
        5.1.5 SWOT分析总结
    5.2 设计愿景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目标
        5.2.3 设计技术路线
    5.3 设计策略
        5.3.1 “净滞”相依,调蓄季节性雨水
        5.3.2 “蓄用”相辅,资源化利用雨水径流
        5.3.3 与洪相成,预留弹性行洪通道
        5.3.4 功能相复,打造多样游憩空间
    5.4 总体设计
        5.4.1 雨洪设施的定量
        5.4.2 景观结构
        5.4.3 总平面图
        5.4.4 鸟瞰图
        5.4.5 分区设计
    5.5 专项设计
        5.5.1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5.5.2 竖向设计
        5.5.3 水系设计
        5.5.4 道路交通体系设计
        5.5.5 植物景观设计
        5.5.6 服务设施设计
    5.6 SWMM情景模拟
        5.6.1 基于内部雨洪安全的径流消减情景模拟
        5.6.2 东侧——“蓄用”系统结果分析
        5.6.3 西侧——“净滞”系统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8)城市水弹性背景下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定辛庄郊野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缺水
        1.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1.1.3 城市绿地应对雨洪内涝的探索
        1.1.4 郊野公园体系规划完善的进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城市水弹性相关概念
        2.1.1 弹性城市
        2.1.2 海绵城市
        2.1.3 雨洪管理
        2.1.4 城市水系统弹性
    2.2 郊野公园相关概念
        2.2.1 郊野公园
        2.2.2 城市边缘区
        2.2.3 人工湿地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2.3.2 城市水弹性
    2.4 国内相关研究
        2.4.1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2.4.2 城市水弹性
3 城市水弹性理论研究
    3.1 城市水弹性概念发展
    3.2 城市水弹性评价指标
    3.3 城市水弹性策略体系
    3.4 景观层面建设城市水弹性——将绿地纳入城市雨洪调蓄系统
4 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4.1 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4.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4.1.3 生态美学理论
        4.1.4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
        4.1.5 边缘效应理论
    4.2 郊野公园的功能
        4.2.1 生态保护功能
        4.2.2 限制城市蔓延
        4.2.3 休闲游憩功能
        4.2.4 科普教育功能
        4.2.5 环境美化功能
        4.2.6 蓄水防洪功能
        4.2.7 防灾减灾功能
    4.3 城市郊野公园的类型
    4.4 城市郊野公园的一般性规划设计
        4.4.1 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位
        4.4.2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4.4.3 道路系统规划
        4.4.4 建筑规划
        4.4.5 游憩项目规划
        4.4.6 植物景观规划
    4.5 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发展研究
5 水弹性背景下的北京市郊野公园的策略研究
    5.1 郊野公园水弹性规划设计原则
        5.1.1 因地制宜原则
        5.1.2 科学合理原则
        5.1.3 适度冗余原则
        5.1.4 功能综合原则
    5.2 结合城市郊野公园定位的水弹性系统目标确定
        5.2.1 水量目标
        5.2.2 水质目标
        5.2.3 景观目标
    5.3 郊野公园周边水体概况
        5.3.1 溪涧河湖等自然水体的利用
        5.3.2 雨水作为补水水源的利用
        5.3.3 中水给水的利用
    5.4 公园尺度水弹性策略研究
        5.4.1 水量的弹性消纳——收集
        5.4.2 水质的弹性消解——净化
        5.4.3 水景的弹性维护——管理
6 案例分析
    6.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6.1.1 项目简介
        6.1.2 设计策略
        6.1.3 水系统规划技术要点
    6.2 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水弹性绿地设计
        6.2.1 项目简介
        6.2.2 设计策略
        6.2.3 技术应用
    6.3 宁波生态走廊
        6.3.1 总体概述
        6.3.2 植被营建
        6.3.3 水文循环
    6.4 挪威奥斯陆Ground公园设计
        6.4.1 项目简介
        6.4.2 设计策略
        6.4.3 技术应用
    6.5 休斯顿植物园
        6.5.1 总体概述
        6.5.2 渐进修复策略
        6.5.3 水文管理
        6.5.4 慢行体验
    6.6 沣河湿地生态公园
        6.6.1 总体概述
        6.6.2 海绵城市系统
        6.6.3 湿地净化系统
        6.6.4 可持续运营管理
7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定辛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7.1 项目背景及场地认知
        7.1.1 区位背景分析
        7.1.2 上位规划与政策解读
        7.1.3 场地区位分析
        7.1.4 场地现状分析
        7.1.5 功能需求分析
    7.2 项目定位
        7.2.1 设计定位
        7.2.2 愿景目标
    7.3 基于水弹性构建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7.4 总体规划设计
    7.5 功能结构
        7.5.1 功能分区
        7.5.2 景点布局绝大部分景观空间都以
        7.5.3 景观结构
    7.6 专项设计
        7.6.1 竖向设计
        7.6.2 水系专项设计
        7.6.3 驳岸专项设计
        7.6.4 栖息地专项设计
        7.6.5 植物景观专项设计
        7.6.6 建筑专项
        7.6.7 道路广场专项
        7.6.8 照明设计
    7.7 分区设计
        7.7.1 郊野运动区
        7.7.2 开阔活动区
        7.7.3 表流湿地游赏区
        7.7.4 潜流湿地科普区
        7.7.5 湿地生境体验区
        7.7.6 密林防护区
    7.8 技术经济指标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发达国家和地区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研究进展
        1.1.1 流域雨洪资源分配与生态修复
        1.1.2 雨洪资源分配与收集
        1.1.3 雨洪资源分配与蓄存
        1.1.4 雨洪资源再分配与引导
        1.1.5 雨洪资源分配模型系统开发和模拟
    1.2 发达国家和地区雨洪资源分配历史与实践
    1.3 中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历史与研究
        1.3.1 中国古代城市雨洪分配的生态智慧
        1.3.2 中国当代雨洪资源分配与利用研究
        1.3.3 中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发展历程
    1.4 城市雨洪资源分配相关问题的提出
        1.4.1 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
        1.4.2 可持续雨洪资源分配必由之路
        1.4.3 研究主题与内容的梳理与思考
    1.5 漯河市城市变迁和面临的雨洪资源问题
        1.5.1 依水建城-先秦时期早期城市的出现
        1.5.2 随水变迁-历史时期城市发展
        1.5.3 漯河市当下面临雨洪资源问题
2 重要概念及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和内容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城市地表景观
        2.1.2 雨洪资源
        2.1.3 城市流域
        2.1.4 中心城区
        2.1.5 城市街区
        2.1.6 雨洪景观格局
        2.1.7 城市绿地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对象
    2.5 研究内容
    2.6 技术路线
3 城市地表景观与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关系
    3.1 城市流域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3.1.1 城市流域单元及影响
        3.1.2 河流结构稳定性
    3.2 中心城区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3.2.1 中心城区雨洪资源分配的特点
        3.2.2 中心城区开发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3.3 城市街区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3.3.1 单体要素
        3.3.2 空间组合
    3.4 小结
4 漯河市自然资源调查与GIS数据库建立
    4.1 漯河市自然资源调查
        4.1.1 漯河降雨量和降雨分布
        4.1.2 漯河平均地表蒸发量统计
        4.1.3 漯河水资源调查
        4.1.4 漯河土壤类型及分布
    4.2 GIS数据库建立
    4.3 小结
5 漯河城市流域河网水系形态结构演变特征
    5.1 区域概况与研究范围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最适单元网格河流密度空间分析
        5.3.2 河流水系面积演变特征分析
        5.3.3 河流等级和数量演变特征分析
    5.4 小结
        5.4.1 河流网格由高密度逐渐向低密度转化
        5.4.2 河流面积逐渐下降,向其他用地转化
        5.4.3 河流数量减少,高级河流向低级转化
6 漯河市中心城区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特征
    6.1 区域概况与研究范围
    6.2 数据来源
        6.2.1 中心城区土地覆盖/利用(LUCC)变化数据
        6.2.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数据
        6.2.3 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与网络数据
    6.3 研究方法
        6.3.1 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6.3.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综合定量化分析方法
        6.3.3 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网络特征及验证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
        6.4.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综合定量化特征
        6.4.3 中心城区潜在地表径流路径分布特征
    6.5 小结
        6.5.1 漯河市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分析
        6.5.2 漯河市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6.5.3 漯河市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特征分析
7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的水文效应特征
    7.1 漯河市城市街区尺度分析
        7.1.1 数据来源
        7.1.2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尺度范围
        7.1.3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适宜尺度
    7.2 研究方法
        7.2.1 城市街区径流曲线数(CN系数)对比分析
        7.2.2 城市街区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地表渗透率对比分析结果
        7.3.2 城市街区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结果
    7.4 小结
        7.4.1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地表渗透率对比分析
        7.4.2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
8 基于多尺度雨洪资源分配的规划策略
    8.1 漯河可持续雨洪资源规划策略
        8.1.1 基于漯河城市流域的水生态敏感区域优化策略
        8.1.2 漯河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区域性管理和径流网络的优化策略
        8.1.3 城市街区微观尺度LID精细化设计策略
    8.2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特征的管理控制指标
        8.2.1 城市流域补充结构控制指标
        8.2.2 中心城区补充空间统计指标
        8.2.3 城市街区景补充景观格局指标
    8.3 基于漯河雨洪资源分配策略的案例分析
        8.3.1 漯河城市流域的水生态敏感区域保护
        8.3.2 漯河中心城区地表径流优先管理等级和优化网络构建
        8.3.3 漯河城市街区LID设计
    8.4 小结
        8.4.1 优化策略与指标补充
        8.4.2 基于雨洪资源分配策略的案例分析
9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四、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海绵城市理论下的沣西新城绿色屋顶设计研究[D]. 范俊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 张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D]. 赵一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某城市公园改造研究[D]. 史建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6]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D]. 符清宇. 天津大学, 2020(02)
  • [7]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半湿润地区滨水绿地设计 ——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D]. 康嘉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城市水弹性背景下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定辛庄郊野公园设计为例[D]. 魏傲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D]. 白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