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谷物标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食品中谷物标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食品类中粮食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利华[1](2020)在《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作为事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阶段公众对食品安全期待日益提高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严峻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究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逻辑和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驱动机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以促进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探索—实证验证—政策仿真”的技术路线,以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博弈论、多元统计分析、扎根理论、小世界网络等方法,从分析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和行为机理出发,进而研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问题及进行食品安全政策仿真的综合思路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分析。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和风险认知演进逻辑,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的阶段性演进过程,构建了基于“生产-流通-消费-监督”全过程视角的食品安全风险结构,进而分析了基于全过程视角的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食品安全行为作用机理。(2)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概念界定。本文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界定为公众在从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食品安全社会氛围、食品安全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为提高自身或社会的食品安全水平而采取的行动。进一步从行为动机视角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的四维结构,即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人际-促进型食品安全行为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3)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在分析环节风险感知与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体心理特征因素、情境因素、环节风险感知、行为结果因素等五类因素),并提出了五组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及其驱动因素测量量表。(4)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检出率离差较大,且习惯-基础型和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劣性值分别为37.97%和20.6%,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进一步发现,个人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个体心理特征因素变量主要通过食品安全行为意愿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食品安全行为,其中利关系价值观、食品安全知识、促进型聚焦和节奏偏好是负向影响;另食品安全关注、预防型聚焦、促进型聚焦、数量偏好、节奏偏好和健康偏好6个变量对食品安全行为存在直接作用。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和情景因素作为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变量,其中环境风险感知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转化过程调节效应显着;部分情景因素变量对行为意愿到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效应显着。而食品安全行为结果中的健康满足和精神满足两个维度对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均有显着影响。(5)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分析。鉴于环节风险感知和情景因素对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调节作用的异构性,本文通过两个仿真实验,分别模拟了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与公众食品安全行为之间的变动趋势。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运用Matlab平台和Net Logo平台分别模拟了不同环节风险感知和情境因素变量变化下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在环节风险感知综合干预和单独干预时,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均有显着提升。具体可知,“随机集聚度”网络和“高集聚度”网络,在选择距离优先策略时,网络中的行为选择增长均显着,并且网络的短期均衡性更好;剔除“不良食品安全行为”选择,则集聚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在“低集聚度”网络中,集聚优先的网络均衡性明显优于距离优先模式;相比于“高集聚度”网络,“低集聚度”网络受到环节风险感知的干预影响时,行为增量更显着。情景因素变量中,技术标准属性、价格属性和政策普及度对习惯-基础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组织氛围和社会氛围对决策-诱导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政策执行度和信息干预度对人际-提升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健康属性和家庭氛围对公民-治理型食品安全行为意愿影响较大。(6)促进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策略体系研究。在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进行梳理基础上,本文结合实证和仿真分析结果,从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包括个体行为特征引导政策、情景因素干预策略、环境风险感知干预策略、食品安全行为促进策略、人口统计特征引导策略和强化食品安全行为结果等)、政策实施保障和政策干预等三个方面设计了公众食品安全引导政策体系,提出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建议。本论文有图87幅,表128个,参考文献354篇。

李欣[2](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定慧[3](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许欣悦[4](2020)在《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文中研究表明《锦绣万花谷》为南宋时期的类书,主要是供给平民百姓阅读的实用书籍,具有鲜明的“市井文化”特色,时人多次参考,后世多次印刻。其在“闻必求,求必览”且“取之怀袖”的过程中,以“獭祭鱼”(即以“罗列故实”之意)的收录方式保存了宋之前的典章故事、轶闻杂谈与宋时人们的社会风物、生产、生活器用的基本面貌,其类似“百科全书式”的文献中,展现了宋代社会物用与生活方式审美下的赏物面貌。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主要为宫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类书而言,《锦绣万花谷》更为普及并被大众广泛接受。故此,对此文献研究意义明确,即以实在的社会生活物用资料来呈现我国中古社会的大众设计史实。本文选择以《锦绣万花谷》中涉及风物相关词条、史经典籍为研究南宋世俗风物之样貌的文献基础,并将编纂者散落抄录至《锦绣万花谷》中各门类下的、与风物有关的类目词条进行分类,站在其类目布局的大框架下考析其涉及的物名词条原典来源,且作有条理的梳理与归纳。以《锦绣万花谷》中的风物典词条与宋人的笔记、绘画、书法、工艺等作品作为文献互证基础,以此梳理书中各门类下的风物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整理出一条《锦绣万花谷》中展现的物用,直至呈现风物史线索。线索一,风物的传承在于追述风物原典的初始样貌,南宋风物是由汉唐至北宋,经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承袭而成的,《锦绣万花谷》中大量辑录了前人风物典籍片段,为南宋风物经历代延续久积而成的生活风物形态探究提供了资料;线索二,再现了世俗风物与传统礼制风物的不同,商品经济对传统礼制的冲击、北宋至南宋时南北杂集碰撞与融合,在风物上表现为奢靡僭越风与世俗化,书中蒐集的宋时正史、时人诗词文句,保存了传统礼制传承下风物的坚守与改变以及各个阶层风物表现中的世俗迷恋;线索三,文人审美成为南宋风物赏用的主流,书中辑录的前人与南北宋人文章、诗词片段中,可以看到入宋以后,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朝廷、士人、社会教化下致使南宋世俗风物更加偏向文气。由此串联起来,以设计学视阈解读《锦绣万花谷》文献背后呈现的宋代风物中的物与百姓生活方式,可为风物史研究中宋代“物”的复原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版本,进而为设计史研究开掘更多可以佐证历史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文献。

丁潇颖[5](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鱼小芸[6](2020)在《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涉及多种乡村资源及其对应的乡村景观建设,承担着乡村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任。目前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宽泛,聚焦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所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较少。而且由于“田园综合体”这一模式较新,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其在实际建设中仍旧存在与乡村资源结合不紧密、产业链设置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与创意等种种问题。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田园综合体的景观研究基点,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设策略。“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其涵义与“乡村旅游”相近。引文部分对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各国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源起与特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研究部分围绕其理论基础、开发要素、产业构成展开,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并从功能结构、空间格局、建筑道路布局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部分由分五个部分层层推进:首先明确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原则,接着明确供求关系并确立开发动力模型,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和客源需求研究,确定主导开发类型,落实到景观层面上对田园综合体中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类资源提出景观营建策略。选取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对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解读,明确其主导资源与主导开发模式,归纳总结了其规划建设的经验。本文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作为研究实例。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明确其资源构成、开发机遇及挑战,紧密结合理论部分的研究,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升级为导向,拥有完善产业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为北方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程秀[8](2020)在《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文中提出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正逐步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转向社会主导的“集体行动”,政策效用正逐渐成为实现这种转向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类行为主体分离的现实情境下,目标群体对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响应并不理想。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单一、强势的政府行动,而目标群体的行动严重滞后,结果导致政策意图落空甚至政策失灵。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政策更多属于制定者视角的政策,而不是目标群体视角的政策。或者说,制定者视角的决策效用与目标群体视角的体验效用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很大的“效用错位”。二者的错位暗含着政府在引导城市居民绿色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微观个体接受意愿层面与政策方向层面的分离,致使相关政策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效用错位的视角剖析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解析政策对绿色生活方式变革的引导效果。论文以政策效用错位为突破口,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管理学、行为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效用错位视角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理论框架建构。从二元视角解构政策效用,将政策效用错位界定为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差值;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企业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论述了政策效用错位产生的原因;从组织基础、现实可能性和主观动机三个方面解析了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将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个行为主体纳入同一测量框架,构建了具有可测量特征的政策效用错位度模型;发现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异质性、非负性、对象性和内隐性四个基本属性并设计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测量流程。(2)政策决策效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的测算。构建了包括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政策决策效用四维评估模型;设计了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赋值标准;从中央政府各部委网站、北大法宝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了1991至2019年我国颁布的447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从颁布年度、政策数量、发布主体、主体间合作和政策类型等方面展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基于赋值标准完成了对政策文本的量化,采用模糊粗糙集方法计算了四维评估模型中各维度的权重,发现四个维度对政策决策效用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性,影响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措施(0.304)、政策目标(0.292)、政策反馈(0.218)和政策力度(0.186);基于四维评估模型计算了1991至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实证结果显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在波动中呈显着的增加趋势,且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最高,达到3.79。(3)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其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在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政策体验效用的多维概念框架,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界定为功能体验效用、成本体验效用、社会体验效用、情感体验效用和绿色体验效用五个维度;将社会互动分解为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关系特征和信息特征四个维度;构建了包括阶层认同、自主学习能力、偏好、象征价值关注度、规范内化、专业知识水平、社会互动等新变量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正式调研数据测量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并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均值为3.18;在五个维度上的测量均值具有显着差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色体验效用(均值为3.87)、社会体验效用(均值为3.21)、情感体验效用(均值为3.15)、功能体验效用(均值为2.93)和成本体验效用(均值为2.76);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存在7类主范畴影响因素,且它们之间存在5种典型关系结构,分别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直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通过心理授权感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反作用于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和推行程度、实施成本等政策因素能够调节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4)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计算与仿真。首先,基于文本量化测算的政策决策效用和问卷调查测量的政策体验效用,计算了1991年以来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发现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存在显着的政策效用错位,并且政策效用错位度在波动中呈增强态势,近三年的效用错位度约在0.50至0.60之间。其次,依据政策效用错位度测量模型和修正后的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Matlab2017b软件对情境干预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受到社会互动和政策因素等情境变量的影响,表现为社会互动结构特征越高、功能特征越高、关系特征越高、信息特征越高、政策普及程度越高、政策执行效度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低,均衡性越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货币成本越高、非货币成本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高,均衡性越差。同时,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其均衡性还受到互动信息发送方选择方式的影响。在随机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中,错位优先方式下居民的政策效用错位度低于随机选择与关系优先方式,关系优先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均衡性优于随机选择与错位优先方式,且随机选择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最高,均衡性最差。最后,论文提出错位容忍系数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政策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比值;从社会互动产生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两个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函数,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设定,利用Anylogic 8.3软件探究在社会互动情境下,感知便利性和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群体决策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错位容忍系数和感知便利性显着促进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此外,本研究发现错位容忍系数在低感知便利性情境中呈“钝化”现象,即随着感知便利性的降低,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5)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促进政策研究。从目标群体、社会环境、政策本身以及政策执行四个方向,个体与群体因素、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与政策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政策体验和政策决策六个层面构建了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框架,提出了源泉型建议、枢纽型建议、助推型建议、靶向型建议、内促型建议和滋养型建议。论文有图93幅,表121个,参考文献246篇。

松芳[9](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耿中耀[10](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二、食品类中粮食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类中粮食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
    2.3 食品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及行为分析
    3.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3.2 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机理分析
    3.3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演化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食品安全全过程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4.1 食品安全全过程参与主体分析
    4.2 基于博弈论的多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5.1 研究设计
    5.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5.3 研究变量界定
    5.4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5.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研究假设
    5.6 本章小结
6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6.1 量表开发的步骤与原则
    6.2 量表设计及开发流程
    6.3 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构成
    6.4 量表题项详细分析
    6.5 量表修订与正式量表生成
    6.6 正式调研与数据收集
    6.7 样本数据检验
    6.8 本章小结
7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7.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现状与差异特征分析
    7.2 基于结构方程的食品安全“心理-意愿-行为”全模型检验
    7.3 食品安全“意愿-行为”转化路径的调节效应检验
    7.4 行为结果与行为意愿回归作用分析与假设检验
    7.5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7.6 本章小结
8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仿真研究
    8.1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环节风险感知干预仿真
    8.2 基于ABMS仿真的情景因素干预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政策建议
    9.1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政策梳理
    9.2 食品安全行为引导政策体系
    9.3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初始调查问卷
附录2 公众食品安全行为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休耕制度
        2.1.2 经济补偿
        2.1.3 生态溢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供求均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6.2.1 吸收法治化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6.4 本章小结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对象《锦绣万花谷》历史定位
第一章 《锦绣万花谷》的编纂及内容概述
    第一节 《锦绣万花谷》物名分类
    第二节 《锦绣万花谷》中列目布局
    第三节 《锦绣万花谷》中征引搜集文献典考
第二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的实证
    第一节 服饰织绣——风物典中的服饰
    第二节 珍馐嘉旨——风物典中的饮食器
    第三节 建筑房舍——风物典中的营造
    第四节 客路行舟——风物典中的出行
第三章 《锦绣万花谷》中映射出的南宋风物史貌
    第一节 四方辐辏——风物典中的商业
    第二节 常心乐事——风物典中的乐事
    第三节 百工竞巧——风物典中用品
第四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流传至南宋展现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教育“畅和”——知识下移
    第二节 食俗尚“乐”——“此皆京师旧人”
    第三节 岁时讨“喜”——民间风土节令
第五章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史貌折射出的宋时风物意蕴
    第一节 逾礼奢侈、好尚虚荣
    第二节 市井流通之世俗风物——世俗情
    第三节 匠人炼器之文人用器——文人意
结论
    一、《锦绣万花谷》记载的风物传承具有实证与佐证的依据,是考据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
    二、《锦绣万花谷》宋人视角所投射出的“识物”与“赏物”,是宋代市井生活设计的写照。
    三、《锦绣万花谷》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是对当今设计领域非遗保护与古物今传的再认识。
附录一 史籍类书的比较
附录二 《永乐大典》引用《锦绣万花谷》
附录三 《锦绣万花谷》版本图录
附录四 文中举例《锦绣万花谷》中的类目词条对应原文索引
附录五 《锦绣万花谷》中风物与图谱对比图例表
附录六 继《锦绣万花谷》之后风物史记述的延传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1.1.2 乡村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
        1.1.3 乡村发展迎来政策机遇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
        1.3.2 乡村旅游
    1.4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1.4.1 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1.4.2 乡村旅游的研究与发展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内容与规划策略
    2.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相关理论
        2.1.1 新田园主义理论
        2.1.2 产业融合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体验经济理论
    2.2 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要素
    2.3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成
        2.3.1 产业融合
        2.3.2 产业构成
    2.4 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助益
    2.5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策略
        2.5.1 明确功能构成
        2.5.2 统筹空间格局
        2.5.3 梳理建筑排布
        2.5.4 规划道路布局
    2.6 小结
3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
    3.1 开发建设原则
    3.2 开发动力模型
    3.3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3.3.1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3.3.2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3.4 乡村旅游开发的需求特征
    3.5 主导开发类型的确定
    3.6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景观营建策略
        3.6.1 乡村生产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3.6.2 乡村生态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3.6.3 乡村生活资源的景观营建策略
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4.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4.1.1 .项目概况
        4.1.2 资源构成
        4.1.3 开发建设
        4.1.4 .经验借鉴
    4.2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4.2.1 项目概况
        4.2.2 资源构成
        4.2.3 开发建设
        4.2.4 经验借鉴
    4.3 台湾南投清境农场
        4.3.1 项目概况
        4.3.2 资源构成
        4.3.3 开发建设
        4.3.4 产业构成
        4.3.5 经验借鉴
    4.4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一——川场田园Plaza
        4.4.1 项目概况
        4.4.2 资源构成
        4.4.3 开发建设
        4.4.4 经验借鉴
    4.5 日本群马县利根沼田区乡村振兴事例二——水上町事例
        4.5.1 项目概况
        4.5.2 资源构成
        4.5.3 开发建设
        4.5.4 经验借鉴
    4.6 案例对比与小结
5 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旗域条件
        5.1.3 基地条件
    5.2 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5.2.1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5.2.2 旅游市场分析
        5.2.3 现状条件总结
    5.3 规划目标、定位与策略
        5.3.1 目标与定位
        5.3.2 规划策略
    5.4 总体规划设计
        5.4.1 规划平面
        5.4.2 规划结构
        5.4.3 规划分区
        5.4.4 用地分类
        5.4.5 道路交通规划
        5.4.6 建筑布局规划
        5.4.7 植物规划
        5.4.8 水系利用规划
        5.4.9 游憩规划
    5.5 分区规划设计
        5.5.1 旅游门户区
        5.5.2 田园生产区
        5.5.3 田园生态区
        5.5.4 田园生活区
    5.6 专项规划
        5.6.1 旅游产品专项
        5.6.2 生态设计专项
        5.6.3 住宿设施专项
        5.6.4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6.1.1 研究成果
        6.1.2 研究创新点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8)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
    2.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相关研究
    2.3 决策效用的相关研究
    2.4 体验效用的相关研究
    2.5 效用错位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形成根源与量化模型
    3.1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范畴
    3.2 政策效用错位的产生原因
    3.3 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
    3.4 政策效用错位量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测量
    4.1 决策效用的量化标准与评估模型
    4.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梳理
    4.3 决策效用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界定
    5.2 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提出
    5.3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5.4 本章小结
6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6.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6.2 正式量表与样本情况
    6.3 正式量表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影响机理分析
    7.1 体验效用的测量与差异性分析
    7.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7.3 体验效用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4 个体-群体因素对体验效用的影响效果分析
    7.5 心理授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7.6 体验效用对心理授权感知的影响效果分析
    7.7 社会互动的调节作用检验
    7.8 政策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
    7.9 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修正
    7.10 本章小结
8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仿真
    8.1 效用错位度的测量
    8.2 情境干预下效用错位度的仿真
    8.3 效用错位对群体决策影响效果的仿真
    8.4 本章小结
9 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
    9.1 源泉型建议
    9.2 枢纽型建议
    9.3 助推型建议
    9.4 靶向型建议
    9.5 内促型建议
    9.6 滋养型建议
    9.7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田野调查
        (二)民族志书写
        (三)文献研究
        (四)创新点
        (五)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一 青稞(???)之名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一 青作农耕
        二 秋收与储藏
        三 青作农耕工具
        四 青作农耕仪式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一 “硪塔”(?)——炒与磨
        二 糌粑种类
        三 糌粑的食用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第二节 糌粑“伴侣”
        一 酥油奶渣酸奶
        二 茶与酒
        三 蕨麻与糖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第三节 共食
        一 时间与空间
        二 “好吃”还是“好想”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一 器具分类
        二 象征特点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一 饮食与礼仪
        二 饮食禁忌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三 祭品及其象征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一 “桑什糌”(?)
        二 “切”(?)
        三 “朵玛”(?)
        四 “协玛”(?)
        五“夏卓”(?)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一 “苏”(?)
        二 “栗”(?)
        三 “朵”(?)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一“鲁卓”(?)
        二 “鲁朵”(?)
        三 “塔鲁”(?)
    第五节 加持食物
        一 尼其(?)
        二 “撮则”(?)
        三 “希喇”(?)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一 饮食行为
        二 饮食观念
        三 烹饪方式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一 主食变辅食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一、“桄榔”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二、生态系统与猪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一、当代的争论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一、丰裕与匮乏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二、驯化的起源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一、野生与栽培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一、采伐与收获
        二、加工与利用
        三、栽培与管护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一、水稻的资本化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三、作物的力量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一、主因认定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附录5:附图

四、食品类中粮食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公众食品安全行为驱动机理及政策干预研究[D]. 马利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4]南宋风物志 ——《锦绣万花谷》宋人世俗探源[D]. 许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D]. 鱼小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D]. 程秀.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10]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标签:;  ;  ;  ;  

食品中谷物标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