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放血可减缓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进展

持续放血可减缓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进展

一、持续放血可减缓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董翔[1](2021)在《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HIF-1α、Twist和E-cadherin的影响》文中指出

高俪原[2](2021)在《莪术醇调控LSEC自噬与血管新生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静息状态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的积累甚至肝细胞功能障碍。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的早期阶段,与肝硬化不同,肝纤维化是可逆过程。每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会导致全世界超过100万人死亡,因此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迫在眉睫。血管新生是指在原有血管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近年来,肝脏病理性血管新生在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被揭示。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发生时伴有肝窦血管结构的严重紊乱,此时病理性血管新生异常加剧,导致肝组织局部缺氧并增加肝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肝纤维化。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作为血管新生效应细胞直接参与肝脏血管新生过程与肝窦稳态。因此,抑制LSEC驱动的肝脏病理性血管新生或可减缓肝纤维化进展。自噬是一种动态过程,其通过溶酶体降解废旧、受损的细胞器或其他胞内组分,形成的小分子物质被细胞重新利用,以此维持细胞稳态。近期探究发现,自噬作为一种机制调控多种疾病的血管新生过程,并且自噬可以调节肝癌中的血管新生,但是在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中,自噬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并未阐明。天然活性成分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高效、无毒、多靶点等优势,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发现姜科植物莪术的有效成分莪术醇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此外,实验室另有研究基础表明莪术醇可以抑制LSEC病理性血管新生。在此,我们进一步探究莪术醇调控LSEC自噬与血管新生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细胞研究选取大鼠原代LSEC作为本论文细胞实验对象。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SEC自噬水平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LSEC迁移能力;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检测体外LSEC血管新生能力;电子透射电镜观察LSEC中自噬小体及线粒体形态;免疫共沉淀技术和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LSEC中转录因子KLF5与自噬底物p62的结合及共定位情况;DCFH-DA探针检测LSEC中活性氧水平;Mito Sox Red探针检测LSEC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JC-1染色检测LSEC中的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LSEC上清中SOD、GSH和MDA水平。2.动物研究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并构建ATG5和KLF5基因过表达小鼠,给予莪术醇(30mg/kg)进行治疗,具体分组为:正常对照、CC14、CCl4+莪术醇、CC14+莪术醇+对照载体、CC14+莪术醇+ATG5、CCl4+莪术醇+KLF5、CCl4+ATG5、CCl4+KLF5。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and eosin,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损伤情况;马松(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胶原蛋白沉积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肝损伤指标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组织中自噬关键分子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CD31与相关目的基因的共定位情况。[研究结果]1.再次证实莪术醇体外可以抑制LSEC血管新生,此外莪术醇可以降低LSEC自噬水平,且莪术醇能够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抑制LSEC血管新生。2.进一步探索发现,转录因子KLF5在LSEC血管新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重要的是,过表达自噬关键因子ATG5后会削弱莪术醇对KLF5的抑制效应,通过更深一步的机制探究发现,莪术醇可以通过促进自噬底物p62与KLF5的结合与共定位,进而减少KLF5的表达。3.莪术醇降低LSEC中线粒体ROS含量,另外发现ROS/ERK信号通路在LSEC血管新生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表明莪术醇通过ROS/ERK信号通路调控KLF5表达。4.肝脏组织形态学分析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表明莪术醇能够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以及LSEC介导的病理性血管新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实验显示在小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莪术醇通过调控自噬介导的KLF5表达发挥抗LSEC血管新生作用。[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发现了莪术醇能够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抑制LSEC病理性血管新生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莪术醇可以降低转录因子KLF5表达水平,且探索出可能是由于莪术醇通过抑制自噬导致自噬底物p62积累,进而诱导p62与KLF5的结合促进KLF5发生蛋白酶体降解;另外,莪术醇可以通过ROS/ERK信号通路调控KLF5的表达。本论文再次证实了莪术醇可以抑制肝纤维化过程中病理性血管新生,且深入揭示了自噬可能成为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为莪术醇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杨雯[3](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中脂肪过量堆积为特征的疾病,全球成年人NAFLD患病率为25%,中国近二十年的患病率为29.6%,同时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NAFLD分为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后者约有10%-25%的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约2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预测到2025年NASH将取代丙肝成为需要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但是目前FDA尚无批准用于NAFLD的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减轻体重来干预疾病进展。所以NAFLD领域临床远未满足,寻找和开发治疗NAFLD的新药显得十分迫切。NAFLD的特点是由于肝脏摄取和自身合成的脂肪酸过多,脂肪酸在肝内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发生堆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脂毒性)以及引起一系列后续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形成,进而导致肝脏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组织学表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生物素依赖性羧化酶,可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酰辅酶A,具有两种亚型ACC1和ACC2,二者分别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和脂肪酸β氧化调节,抑制ACC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脂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因此是潜在的治疗NAFLD的有效靶点。目前针对NAFLD适应症开发的ACC抑制剂GS0976和PF-05221304已进展至临床2期,二者均在临床前和临床上显示出显着的抗脂肪变性的作用。本课题以GS0976通用结构为基础,改构出一系列化合物进行以下研究。实验目的:通过稳定的体外筛选平台和动物模型,进行ACC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研究,筛选出体外活性及体内药效与阳性化合物(GS0976)相当或更优的ACC抑制剂。1.候选化合物体外实验初步筛选:实验方法:1)通过ACC1和ACC2酶活性实验,筛选出酶抑制活性较高的化合物;2)通过细胞实验,筛选酶抑制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对脂肪从头合成(De novo lipogenesis,DNL)抑制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实验结果:1)通过ACC1和ACC2酶活性实验,共筛选22个化合物,其中11个化合物对ACC1和ACC2都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分别为C1002、C1006、C1008、C1010、C1013、C1014、C1016、C1018、C1019、C1020和C1021,其IC50与阳性化合物GS0976相当;2)对ACC酶活性好的9个化合物进行细胞DNL测试,其中8个化合物(C1002、C1006、C1013、C1016、C1018、C1019、C1020、C1021)对细胞DNL的抑制优于阳性化合物,IC50分别为54.3、10.9、7.1、64.4、30.5、4.6、3.8和5.6n M;2.候选化合物体内活性筛选:实验方法:根据第二章实验筛选结果,选取3个化合物C1016、C1018和C1019,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脂肪肝模型考察其对脂肪变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脂肪肝模型小鼠中,GS0976、C1016、C1018和C1019在30mg/kg均可降低肝脏TG含量,降低率分别为58.54%、61.17%、51.40%和32.67%,其中C1016改善脂肪变性的作用与GS0976相当。3.体内NASH模型药效学研究:实验方法:根据以上实验筛选出最优候选化合物C1016,采用以下实验进行考察:1)西方饮食诱导ob/ob小鼠NASH模型和2)胆碱缺乏-含0.1%蛋氨酸的高脂饮食(Choline deficient diet with 0.1%Methionine,CDAHF)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NASH模型考察C1016的药效;另外采用3)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考察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实验结果:1)西方饮食诱导ob/ob小鼠NASH模型中,C1016 10和30mg/kg对肝组织病理学脂肪变性、炎症和气球样变评分无明显影响,但可将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分别降低33.79%和42.13%(149.65±24.27和130.80±11.97 vs模型对照226.02±27.26 mg/g,P<0.001),胆固醇(Cholesterol,CHO)水平分别降低38.65%和37.93%(24.09±7.89和24.37±4.40 vs模型对照39.26±4.35 mg/g,P<0.001);另外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P<0.05)、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P<0.05)水平;2)CDAHF诱导C57BL/6小鼠NASH模型中,C1016 10mg/kg可显着降低肝脏TG含量达35%(136.94±32.07 vs模型对照210.51±28.20 mg/g,P<0.001)以及降低肝脏CHO含量达19.03%(3.02±0.64 vs模型对照3.73±0.67 mg/g,P<0.05),同时可降低血清ALT(P<0.05)和AST(P<0.05)水平,对肝脂质含量的改善强于GS0976,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弱于GS0976,两个化合物均对肝组织病理的脂变和炎症评分,以及纤维化面积无明显改善作用;3)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C1016 30mg/kg给药4周可显着降低血清ALT(P<0.001)、AST(P<0.001)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P<0.001)水平,组织病理上,其可显着降低46.73%肝纤维化面积(1.24±0.31 vs模型对照1.74±0.10%,P<0.001)以及肝细胞坏死评分(0.25±0.46,P<0.001),在该模型中,C1016对各指标的作用均优于阳性化合物GS0976。实验结论:经过体外酶活性实验、细胞DNL实验以及体内脂肪肝模型、NASH模型的药效评价,筛选出ACC1和ACC2双靶点抑制剂C1016。C1016在体内外模型中均体现出良好的抑制DNL和降低肝脏TG、CHO含量的作用,另外C1016对化学毒性物质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张宏颖[4](2020)在《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属脾肾气虚血脉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索可能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属脾肾气虚血脉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给予基础治疗和口服中药方剂,对照组32例,给予基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等,评价该方治疗的有效性并讨论其可能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64.52%,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临床总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48.3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SCr、TGF-β1、Smad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组内治疗后较治疗前SCr、TGF-β1、Smad3水平降低明显(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后较治疗前SCr、TGF-β1降低明显(P<0.05),Smad3降低不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BUN水平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4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降浊方可以改善CKD3-4期属脾肾气虚血脉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血SCr、TGF-β1、Smad3水平;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TGF-β1、Smad3水平以延缓CKD3-4期属脾肾气虚血脉瘀滞证患者肾纤维化进展;对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安全性。图0幅;表17个;参133篇。

李可[5](2020)在《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与意义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创伤或非创伤事件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患者长期的残疾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脊髓损伤继原发性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细胞凋亡、炎症和神经变性,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恢复的主要障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inosm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凋亡、自噬,参与机体免疫、代谢等重要机体活动的信号通路之一,对脊髓损伤的发展、治疗、预后至关重要。电针大椎穴、命门穴治疗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取得明确疗效,但相关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阐明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电针改善脊髓损伤后病理损伤的机制,为临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8只,模型组、电针组各54只。模型组、电针组各54只大鼠随机分1天亚组、14天亚组、28天亚组各18只。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利用改良式Allen’s打击法复制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后。电针组大鼠每日于大椎穴、命门穴进行电针干预20分钟,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予电针刺激,仅每日相同时间、相同强度进行抓取、固定,以保证相同的处理条件。1天亚组、14天亚组、28天亚组大鼠分别再干预1天、14天、28天后进行取材、检测。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大鼠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形态组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分析检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包括PI3K、p-PI3K、AKT、mTOR、p-mTOR、p70 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70S6K)、p-p70S6K、10 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 白 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论证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WB检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 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 3)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受损后细胞凋亡、自噬的影响。3研究成果3.1 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示:干预1天、14天、28天,模型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值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电针干预大椎穴、命门穴干预时间越长,脊髓损伤大鼠肢体功能恢复越明显(P<0.01)。3.2 MRI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无变形、脊髓信号无异常,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脊髓受损区域有高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1天、14天、28天),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炎症区面积逐渐减小(P<0.01);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炎症T2WI高强度区面积减小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1天、14天、28天),差异越明显(P<0.01)。3.3 HE染色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结构完整,灰质呈蝴蝶状,白质排列致密,与灰质间界限清晰。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明显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损脊髓组织有一定的自我恢复。总体来说,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破坏严重,脊髓损伤部位脊髓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结构混乱,白质松散不规则,且有较多大的坏死空洞存在,血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和模型组相比,脊髓空洞腔小,且腔处组织较更紧密,细胞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细胞明显减少。3.4免疫组化结果示:干预1天、14天、28天,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caspase 3、p-PI3K、p-mTOR的MOD值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caspase 3的MOD值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PI3K和p-mTOR的MOD值高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3.5 WB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p-mTOR的表达明显高于腹腔注射mTOR阻滞剂雷帕霉素后,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p-mTOR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天、14天、28天,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 p-PI3K/PI3K、p-mTOR/mTOR、p-p70S6/p70S6、AKT 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PTE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p-PI3K/PI3K、p-mTOR/mTOR、p-p70S6/p70S6、AKT 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caspase 3、PTEN 则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各指标与一天亚组相比,变化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4.1电针大椎穴、命门穴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4.2电针大椎穴、命门穴能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部位的组织起到修复作用,且干预时间越长。4.3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细胞凋亡、自噬。

张梅[6](2020)在《熊胆粉对不同时期SD大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肝癌发病病因复杂多样,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尽管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癌方面已有一些进展,但是肝癌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熊胆粉(Bear bile power,BBP),药理作用丰富,药效显着,是卫生部批准的天然中药。但BBP的作用机理和体内实验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及确认。为了阐明BBP对SD大鼠肝癌形成不同时期的修饰作用,我们使用两阶段短期致癌方法建立了早期和中晚期肝癌模型,对熊胆粉进行了抗肝癌药效实验。同时,探讨筛选了建立中晚期肝癌模型的有效方法。具体如下:1.熊胆粉对大鼠早期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DEN单独组、DEN+PBO组、DEN+PBO+BBP-L组和DEN+PBO+BBP-H组。实验开始时所有动物均腹腔注射200 mg/kg DEN,第三周开始除DEN单独组外,其余3组动物均饲喂含0.5%PBO粉末饲料。第三周结束后进行三分之二肝脏部分切除术(PH)。BBP处理组动物第3周开始分别灌胃给药200或400 mg/kg BBP 10周。实验结果BBP-L组的大鼠肝癌癌前生物标记物GST-P阳性病灶的数量和面积显着低于DEN+PBO组。BBP处理组的Ki67阳性细胞率与DEN+PBO组相比也显着降低。此外,BBP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核抗原基因Pcna表达量与DEN+PBO组相比明显降低,而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n1b、p21、Rb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中BBP-H组基因Ccne1、Cdkn1b有统计学差异。另外,BBP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p53、Bcl2、Bax、Casp3、Casp8、Casp9的表达量与DEN+PBO组相比有升高趋势。其中BBP-H组的Casp8、Casp9有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在早期肝癌促进阶段,低剂量BBP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和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有效抑制GST-P阳性病灶的发展。同时,这些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停滞G1/S期相关基因Pcna,Cdkn1b、p21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asp8、Casp9的表达来实现。2.SD大鼠中晚期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筛选本章节对课题组前期利用DEN联合亚硝基吗啉(NMOR)建立的肝癌模型方法进行了比较,筛选了适合中晚期肝癌药效试验的新方法。方案一,200mg/kg DEN联合40ppm NMOR在20周内可以建立有100%变异细胞灶的早期肝癌模型,其存活率为100%。方案二,200mg/kg DEN联合40或80ppm NMOR间断性饮水给药10周饲养17周的方法,可建立35%的动物形成中晚期肝肿瘤的动物模型。方案三,200mg/kg DEN联合0.8mg/kg NMOR连续灌胃给药17周饲养24周,并加入PH的方法,可建立中晚期肝肿瘤发病率为100%,生存率55%,肺转移率55%的动物模型。由此可见,第三种方案虽然中晚期肝癌形成率较高,但是后期死亡率较高,影响中晚期肝癌形成后BBP的治疗时间。第二种方案,虽然中晚期肝癌形成率比第三种方案低,但是实验周期短、后期生存率较高,可为BBP处理赢得时间,适合于后期中晚期肝癌的药效试验。3.熊胆粉对中晚期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4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3组:Cont组、DEN+NMOR组和DEN+NMOR+BBP-L组。实验开始时DEN+NMOR和DEN+NMOR+BBP-L组动物均腹腔注射200 mg/kg DEN,同时间断性饮水给药40或80ppm NMOR 10周,之后动物停止给药NMOR,DEN+NMOR+BBP-L组动物每天灌胃给200 mg/kg BBP 7周,实验共17周。结果BBP组的体重、肝重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DEN+NMOR组相比均没有显着差异。BBP组的GST-P阳性病灶和TUNEL阳性细胞率与DEN+NMOR组相比,也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是,BBP组的Ki67阳性细胞率与DEN+NMOR组相比显着降低。然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两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这些结果提示BBP虽然对细胞增殖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中晚期肝癌的发展没有显着的影响。综上所述,BBP在早期肝癌促进阶段,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抗原Pcna表达量和调控停滞细胞周期基因Cdkn1b、Ccne1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来抑制早期肝癌癌前病灶的发生发展。但是到了中晚期,虽然可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但对肝癌的发展无明显抑制作用。

段梦昀[7](2020)在《CHOP在激活巨噬细胞及促进日本血吸虫所致小鼠肝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寄生虫病,威胁着74个国家约2亿人的健康。肝脏纤维化是日本血吸虫病慢性期主要表现,该状态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情况严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一线药物,但其耐药性已经突显。预防、缓解甚至逆转日本血吸虫所致肝脏纤维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仍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肝脏巨噬细胞是血吸虫肉芽肿的主要来源细胞,血吸虫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诱导巨噬细胞替代活化,称为M2型巨噬细胞。在急性期,M2型巨噬细胞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防止虫卵诱导急性炎症病变;在慢性阶段,M2型巨噬细胞分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诱导肝脏纤维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2型巨噬细胞在慢性肝脏肉芽肿形成以及肝纤维化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CHOP(CCAAT/增强子结合同源蛋白)是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的特异转录因子,与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在CHOP-/-动物纤维化模型中观察到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的减少,体现在M2型巨噬细胞分化减少,提示巨噬细胞可能通过CHOP调控其活化方向,改变其表型,进一步参与组织纤维化的疾病进程。然而,在日本血吸虫引起肝纤维化过程中,CHOP的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以CHOP为研究目标,使用日本血吸虫阳性尾蚴感染C57BL/6小鼠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确证CHOP参与日本血吸虫所致巨噬细胞极化,探讨CHOP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肝脏纤维化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潜在作用靶点。目的:探讨CHOP蛋白参与日本血吸虫所致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预防肝脏纤维化药物提供新的可能性作用靶点。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8周龄SPF级雌雄数目各半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经腹部皮肤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阳性尾蚴,感染后6、10周分别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肝脏标本和血清标本。(1)制作肝脏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分析肝脏切片中虫卵肉芽肿平均面积大小及胶原纤维表达含量高低;(2)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血吸虫感染后6、10周小鼠肝脏中CHOP和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变化;(3)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血吸虫感染后6、10周小鼠肝脏中CHOP在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4)提取肝脏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血吸虫感染后6、10周小鼠肝脏中CHOP、KLF4、STAT6、pSTAT6蛋白的表达变化;(5)提取肝脏RNA,RT-qPCR检测血吸虫感染后6、10周小鼠肝脏中CHOP、STAT6、KLF4、IL-13Rα、IL-4Rα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6)收集小鼠血清,ELISA检测血吸虫感染后6、10周小鼠血清中IL-13、TNF-α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6、10周后,与对照组相比:(1)小鼠肝指数(肝指数=小鼠肝脏湿重/小鼠体重×100%)显着增加(P<0.05,P<0.01);(2)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平均面积明显增大(P<0.01),肝脏胶原纤维沉积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加趋势(P<0.01,P<0.01);(3)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表达量均增加(P<0.01);(4)CHOP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P<0.01);(5)小鼠肝脏中巨噬细胞浸润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加,表现在CHOP+F4/80+巨噬细胞数目增加,并且以CHOP+CD206+巨噬细胞为主;(6)小鼠肝脏中KLF4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pSTAT6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IL-13Rα1mRNA表达在感染后6和10周增加(P<0.05,P<0.01),IL4Rα mRNA表达在10周增加(P<0.01)而在6周无明显变化;(7)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在感染后6周和10周增加(P<0.01),血清中IL-13含量在感染后10周增加(P<0.01)而在感染后6周无明显变化。结论:(1)CHOP促进日本血吸虫所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2)CHOP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选择性活化介导日本血吸虫诱导的肝纤维化。

连俊莉[8](2020)在《NAFLD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相关指标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 dihydroxy vitaminD3,1,25(OH)2D3)、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g,α-SMA)的含量,分析这些因子在NAFLD不同纤维化程度组的变化以及两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以探讨这些指标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趋势,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防治NAFLD的纤维化进展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选取5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实验组,并根据NAFLD纤维化评分(NFS)标准将其分为A、B、C三组,对照组为同期进行体检的16例健康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组别中血清1,25(OH)2D3、HIF-1α、IL-17和α-SMA的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含量变化特点及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aminotransferase,GGP)和白蛋白(Albumin,ALB)在实验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1.实验组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T、AST、GGP在实验组中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ALB、PLT在实验组中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5(OH)2D3在实验组中的含量低于对照组,HIF-1α、IL-17和α-SMA在实验组中的含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实验组中,1,25(OH)2D3含量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递增逐渐减少,HIF-1α、IL-17和α-SMA的含量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递增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实验组中,1,25(OH)2D3与HIF-1α、IL-17、α-SMA均呈负相关关系(r=-0.933、-0.939、-0.939,P<0.01)。结论:1.实验组血清中1,25(OH)2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递增而减少,并与机体的炎症、缺氧相关,提示可以用1,25(OH)2D3预判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可能在NAFLD的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起着保护性的作用,为NAFL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2.HIF-1α、IL-17、α-SMA在实验组血清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与NAFLD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HIF-1α、IL-17、α-SMA在临床上可被用于预判NAFLD的严重程度。3.本研究发现1,25(OH)2D3与HIF-1α、IL-17、α-SMA呈负相关,提示维生素D可能通过改善组织缺氧及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减缓肝纤维化进程。

王乐[9](2020)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一科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常规、肝功能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动脉结扎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率方面明显少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脾动脉结扎组短于脾切除组(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脾切除组上升程度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脾切除组10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动脉结扎组6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切除组明显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可行、有效的。2.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低等优势,作为一种保留脾脏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但其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成军,邱邦东[10](2019)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YKL-40、CEA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 (YKL-40)、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一科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BV DNA转阴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YKL-40、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YKL-40 [(26.62±19.51) ng/mL vs (36.55±20.61) ng/mL]、CEA [(1.13±0.07)μg/L vs (1.20±0.09)μg/L]、TNF-α[(59.18±7.38) ng/L vs (80.37±10.06) ng/L]、ALT [(60.07±8.38) U/L vs (72.48±9.08) U/L]、AST[(52.09±6.48) U/L vs (73.28±9.19) U/L]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为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水、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胆囊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抑制患者YKL-40、CEA、TNF-α的表达,可能是改善肝功提高患者转阴率的关键所在。

二、持续放血可减缓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放血可减缓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2)莪术醇调控LSEC自噬与血管新生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LSEC介导的血管新生是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重要过程
    1.2 LSEC自噬调控肝纤维化过程中病理性血管新生
    1.3 中药单体莪术醇在防治肝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
    1.4 本论文的科学假说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莪术醇通过调控自噬抑制LSEC血管新生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莪术醇通过调控自噬介导的KLF5表达抑制LSEC血管新生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莪术醇基于ROS/ERK信号通路调控KLF5表达抑制LSEC血管新生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莪术醇通过调控自噬介导的KLF5表达抑制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LSEC血管新生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文献综述 血管新生在肝脏疾病发生与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
        1.1.2 流行病学研究
        1.1.3 NAFLD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1.1.4 临床诊断方法
        1.1.5 NAFLD发病机制
        1.1.6 肝脏脂肪变性的演变
        1.1.7 NAFLD治疗现状
        1.1.8 NAFLD临床药物在研现状
    1.2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简介
        1.2.1 ACC的结构和分类
        1.2.2 ACC的生物化学反应
        1.2.3 ACC作为NAFLD药物靶点潜力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候选化合物体外实验初步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候选化合物来源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与细胞
    2.3 实验方法
        2.3.1 化合物储备液配制
        2.3.2 hACC1/hACC2 酶活性测试方法
        2.3.3 HepG2 细胞DNL能力测试
        2.3.4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化合物对hACC1/hACC2 酶抑制作用研究
        2.4.2 化合物对HepG2 细胞DNL能力影响
    2.5 实验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候选化合物体内活性筛选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化合物给药溶液配制
        3.3.2 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脂肪肝模型造模
        3.3.3 肝脏脂质测定方法
        3.3.4 统计学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化合物对单纯脂肪肝模型体重的影响
        3.4.2 化合物对单纯脂肪肝模型肝脂质的影响
    3.5 实验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内NASH模型药效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NASH及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构建
        4.3.2 药物和造模试剂配制
        4.3.3 动物解剖及样品收集
        4.3.4 肝脂质测定方法
        4.3.5 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4.3.6 组织qPCR测定方法
        4.3.7 肝切片HE染色以及天狼星红染色
        4.3.8 组织病理评价标准
        4.3.9 统计学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化合物对西方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药效考察
        4.4.2 化合物对CDAHF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药效研究
        4.4.3 化合物对非饮食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药效研究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和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2.1.1 西医诊断标准
        1.2.1.2 中医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标准
        1.2.5 脱落标准
        1.2.6 治疗方案
        1.2.7 观察指标
        1.2.8 疗效评价标准
        1.2.9 统计方法
    1.3 结果
        1.3.1 一般情况比较
        1.3.2 实验室指标比较
        1.3.3 疗效性指标评价
    1.4 安全性评价
    1.5 讨论
        1.5.1 理论研究分析
        1.5.2 益肾化瘀降浊方组方依据及药物分析
        1.5.2.1 益肾化瘀降浊方组方依据
        1.5.2.2 益肾化瘀降浊方方药分析
        1.5.2.3 益肾化瘀降浊方现代药理研究
        1.5.3 研究结果分析
        1.5.3.1 一般资料分析
        1.5.3.2 理化指标分析
        1.5.3.3 疗效评价分析
    1.6 小结
    1.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2.1 中医研究进展
        2.1.1 中医病名
        2.1.2 中医病因病机
        2.1.2.1 古代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2.2 近现代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1.4 中医治疗及现代发展
        2.1.4.1 内治法
        2.1.4.2 外治法
        2.1.4.3 从络病理论论治
        2.1.5 总结与展望
    2.2 西医研究进展
        2.2.1 慢性肾脏病的概念
        2.2.2 流行病学
        2.2.3 病因及易患因素
        2.2.4 病理表现
        2.2.4.1 肾脏纤维化过程
        2.2.4.2 肾脏纤维化通路
        2.2.5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2.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大椎穴、命门穴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 脑卒中
        2 认知功能障碍
        3 阿尔兹海默病
        4 颈椎病
        5 脊髓损伤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7 小儿脑性瘫痪
        8 其他
        9 小结
    综述二 人体神经系统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概况
        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3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
        4 小结
    综述三 脊髓损伤临床治疗进展
        1 手术
        2 升高血压
        3 干细胞移植
        4 药理学治疗
        5 中医药
        6 运动训练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肢体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二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三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mTOR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四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熊胆粉对不同时期SD大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肝癌的发生及防治
        1.1 肝癌
        1.2 肝癌的发病病因及机制
        1.3 肝癌的诊断方法
        1.4 肝癌的治疗方法
    2 肝癌模型建立
    3 熊胆粉及药理作用
        3.1 熊胆粉
        3.2 熊胆粉的抗肿瘤作用
        3.3 熊胆粉的其他药理作用
第2章 引言
第3章 熊胆粉对大鼠早期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体重、肝重量及临床状态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2.4 免疫组织学检查
        2.5 分子生物学检查
        2.6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体重、肝重量及临床状态
        3.2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3 免疫组织学检查结果
        3.4 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4章 SD大鼠中晚期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筛选
    1 建立模型方法
        1.1 第一种方法
        1.2 第二种方法
        1.3 第三种方法
    2 数据分析
    3 不同制造模型方法的效果与讨论
        3.1 临床状态、体重及脏器重量的比较
        3.2 生存率的比较
        3.3 眼观变化的比较
        3.4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5章 熊胆粉对大鼠中晚期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体重、脏器重量及临床状态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2.4 免疫组织学检查
        2.5 分子生物学检查
        2.6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体重、肝重量及临床状态
        3.2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3 免疫组织学检查结果
        3.4 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6章 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

(7)CHOP在激活巨噬细胞及促进日本血吸虫所致小鼠肝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巨噬细胞在肝脏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辨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NAFLD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相关指标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1.1 纳入标准
        2.1.1.2 排除标准
        2.1.1.3 NAFLD纤维化评分标准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2.1 主要试剂
        2.1.2.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2.2.2 外周血清中1,25(OH)_2D_3、HIF-1α、IL-17、α-SMA含量的检测
        2.2.2.1 检测原理
        2.2.2.2 血清提取
        2.2.2.3 试剂配置
        2.2.3 操作步骤
    2.3 其他临床指标的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对比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对比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1,25(OH)_2D_3、HIF-1α、IL-17 和α-SMA含量的对比
    3.4 实验组1,25(OH)_2D_3、HIF-1α、IL-17 和α-SMA含量与NFS的关系
    3.5 实验组1,25(OH)_2D_3与HIF-1α、IL-17、α-SMA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外科保脾手术治疗的进展及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YKL-40、CEA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检测方法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YKL-40、CEA及TNF-α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HBV DNA转阴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四、持续放血可减缓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HIF-1α、Twist和E-cadherin的影响[D]. 董翔.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莪术醇调控LSEC自噬与血管新生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高俪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D]. 杨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益肾化瘀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观察[D]. 张宏颖.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D]. 李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熊胆粉对不同时期SD大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 张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7]CHOP在激活巨噬细胞及促进日本血吸虫所致小鼠肝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D]. 段梦昀. 长江大学, 2020(04)
  • [8]NAFLD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相关指标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D]. 连俊莉.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D]. 王乐.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YKL-40、CEA水平的影响[J]. 王成军,邱邦东. 海南医学, 2019(20)

标签:;  ;  ;  ;  ;  

持续放血可减缓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