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焊机的安全措施

交流焊机的安全措施

一、交流电焊机的安全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聂俊[1](2021)在《电焊机安全使用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电焊机设备使用简单,可靠性强,在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加工当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建筑行业、船舶行业、汽车行业乃至于航空航天,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工作业类型。但是焊接工作本身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在实际焊接工作中,对相关安全隐患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确保焊接加工质量的基础上,来确保焊接安全性。本文首先对于电焊机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介绍了一些安全使用对策,以供参考。

吴永杰[2](2021)在《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比重与重要性逐步提升。在高热度与高竞争的整体发展状态下,机电工程电气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确保电气施工安全、完善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运用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论文在分析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方法的基础上,对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发现影响施工安全的各个因素,处理其中的安全隐患,为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陈炯先[3](2021)在《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工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地热能勘探、开发和利用技术的创新,地热能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浅层地热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浅层地热的开发形式分为水源热泵系统和土壤源热泵系统2种开发形式,土壤源热泵占主要位置。近年来,土壤源热泵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技术与管理的脱节,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管理却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项目管理的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并在各类行业领域中得到应用,采用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效益。作为工程管理与暖通交叉学科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工序的优化研究,为指导实际工程缩短施工工期和减少成本提供依据,研究的内容包括:(1)以江苏省灌云县商务大厦的土壤源热泵项目为案例,从组织机构、资源投入和进度情况分析当前土壤源热泵项目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的不足,提取项目关键路径,采用挣值分析法对钻井施工和室外水平管连接施工的计划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案例项目中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24.3%,是造成后续的赶工现象主要原因。(2)将室外土壤源热泵项目室外换热系统的建设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钻井施工和水平管连接施工工序进行研究,创建逻辑计算公式对工期进行计算,提出工序优化策略并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对优化后的工序进行模拟,验证优化的可行性,并通过分析得到经过优化后整体工期减少22.8%~24.2%,设备租赁费用减少22.8%~24.2%,人工费用节省4.8%。(3)通过推理演绎对不同地埋管施工工期情况下的施工工序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施工情况的工序优化策略,采用BIM技术对优化工序进行模拟证明工序优化后不产生场地使用的冲突,通过逻辑推理方法证明优化策略的准确性。而后对优化工序的进度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工序优化后工期减少,设备租赁费用减少比例与工期减少比例一致为19.3%,人工费用减少比例为9.2%。

楼娜[4](2021)在《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动态计价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刺激着建筑需求,大规模的建设带来巨大的资源压力,也对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兼顾效率和环境友好的装配式建筑日渐成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在国家大力推广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总承包模式和BIM技术的应用,也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工程计价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环节,现行的装配式建筑计价方式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但由于计价依据不完善、信息化应用不深,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还存在很多漏洞,装配式建筑造价过高也成为横亘在其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为满足总承包全过程管理的需要和市场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本文提出面向BIM实体量,适应全过程动态计价的装配式建筑计价方法。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立一套计价方法,包括实体量计量和综合单价计价两个部分,满足全过程动态计价要求,配合完成BIM模型“一模到底”的计价方式,解决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计价方法和工程管理发展趋势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装配式建筑现阶段计价方式进行解读,提出计价标准不完善、计价方式不适配、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进而提出基于BIM实体量的计价方式,并且建立计价模型。接着对计价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即综合单价如何建立的问题列出框架,建立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精度模型计算工程造价的动态计价方式。然后,分析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分解结构和计价信息结构,建立该计价方法的计价基础。之后对综合单价的构成内容和计算方式深入分析,针对综合单价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税金分解分析,并分别列出计算方法,分析消耗量和价格数据的搜集方式。最后,将BIM模型分别于计价信息、综合单价建立映射关系,使得三方面形成一个整体,能在BIM平台中完成整体计价过程,并且分析该计价方式的运行方法,运用案例说明。本文的研究可行,且进一步打通BIM模型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的路径,助力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发展。

韩楚燕[5](2021)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目标,消耗全球半数能源的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其中,超过城市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为行业减排重点。目前,城市住宅短寿现象普遍,该现象伴随的建筑低性能运行和造成的拆建活动量的增加导致住宅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增高。因此,通过延长城市住宅使用寿命来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帮助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内在属性上分析住宅寿命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城市住宅长寿化的意义。通过对拆除住宅案例的调研及分析,结合城市住宅建设情况及城市化发展背景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寿命现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建筑寿命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延长建筑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其次,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建筑活动对建筑碳排放及住宅寿命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间的关系,并总结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设计依据。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结合建筑层级概念建立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构建框架。对长效住宅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对长寿住宅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长寿住宅特征。然后,在此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分别在建造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及拆解回收阶段提出降低住宅碳排放强度的、提升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长寿化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在不同情景下的建筑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对住宅的长寿化设计策略进行验证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是对降低住宅碳排放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王自明,刘鹏,于志义,仝西亚[6](2021)在《吹沙填海环境池类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某石化公司20/50万t/a EO/EG装置环氧乙烷(以下简称EO)事故池为例,从EO事故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的削减风险防护措施进行了阐述。通过地下水高水位环境池类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顺利完成了施工,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刘科[7](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李德家,叶佳漪[8](2020)在《交流电焊机安全待机节能控制技术探究》文中指出通过创新应用交流电焊机待机节能控制技术,解决电焊机在较长时间待机状态时,产生的"看不见"的电能浪费问题及安全隐患问题,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管控中降本增效与安全管控的进一步优化。

柳颂丹[9](2020)在《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及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钉墙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简单,自承能力好和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基坑、边坡等的支护中。虽然土钉墙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传统土钉墙在材料选用上,选用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完成支护结构,而这两种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施工完成后不可回收利用,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其次在施工工艺上,土钉墙喷射混凝土面层,会造成扬尘,污染空气,不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政策。为了响应国家和北京市“淘汰落后产能”的号召和解决传统土钉墙存在的问题,研发绿色土钉墙,绿色土钉墙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本文对绿色土钉墙进行结构构造设计、受力变形分析、施工工艺研究和经济性分析,以期将绿色土钉墙推广到工程实际应用中。针对此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有:(1)研发两种新型土钉墙支护体系,提出绿色土钉墙的概念。绿色土钉墙支护体系由不同的构件组成,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对绿色土钉墙的各组成构件进行了研究。(2)结合实际工程,对应用到该工程中的土钉长度、面板厚度、连接杆厚度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比选。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绿色土钉墙的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了土钉的轴力变化和基坑的位移变化情况,并与传统土钉墙的土钉轴力和基坑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绿色土钉墙代替传统土钉墙的可行性。(3)应用BIM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对绿色土钉墙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绿色土钉墙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对基坑当中阴角、阳角和基坑中的高低跨处的处理进行了配板设计的研究,并通过三维图型展示了出来。(4)结合工程实例,对绿色土钉墙和传统土钉墙的直接工程费进行了造价分析,分析可得GFRP复合材料土钉墙的直接工程费造价最高,传统土钉墙直接工程费造价最低,绿色土钉墙造价比传统土钉墙造价高主要是因为原材造价高,需要对设计进行优化来降低造价;绿色土钉墙造价虽高,但社会效益显着,值得推广应用;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从设计、施工、生产、运输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绿色土钉墙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

胡耀元[10](2020)在《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煤矿工程仍然是我国支柱性的重点能源工程。随着矿山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阶段,正逐步迈进智慧化阶段,智慧矿山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矿山的无人化和智慧化。在现阶段,制约智慧矿山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智慧采掘等生产技术层面的发展转变为智慧矿山管理层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管理系统引入原有智慧矿山体系,并完善了智慧矿山的定义。针对智慧矿山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运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及流程图,构建出智慧矿山在建设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挖掘其中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应用点,并根据已分析应用点筛选3DMine和Revit为研究BIM+GIS的两大平台;(2)以曹家滩煤矿工程为背景,通过模拟,探讨平台实现应用点落地的途径,包括运用关键点控制法实现BIM和GIS的场地模型拟合,运用类比创建法和模型分析法,将房建工程中的模型创建和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煤矿工程中,解决了煤炭工程中运用常规方法无法建模以及实现BIM+GIS平台相结合进行模型管理的问题,以发挥3DMine和Revit平台各自的设计、管理优势;(3)梳理和补充了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需归档的文件名称、保存单位及保管期刊,为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文档权限和保存期限依据,并对重点内容的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管理权限进行完善,为系统的开发奠定文件格式及权限划分基础;(4)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工程、事故发生理论及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并通过Revit建模与Fuzor仿真,形象直观的揭示煤矿巷道安全隐患,辅助提高安全决策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智慧矿山系统在管理层面的空缺,对BIM+GIS在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期编制煤矿工程BIM+GIS应用规范和指南、开发煤矿工程全流程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亦可助力BIM+GIS在煤矿工程中的落地。

二、交流电焊机的安全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电焊机的安全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电焊机安全使用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电焊机安全使用的危险因素分析
    (1)电缆漏电
    (2)空载高压触电
    (3)接地措施不到位
    (4)频繁带电作业导致的安全隐患
2.电焊机安全使用策略
    (1)确保安全的电焊作业环境
    (2)确保焊机绝缘性能
    (3)焊机电源线和电源的安全保护
    (4)接地防护
    (5)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开展作业
3.总结

(2)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
    2.1 施工危险源的类别
    2.2 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3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4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要点
5 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5.1 焊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2 电源线安全技术措施
    5.3 焊接电缆安全技术措施
    5.4 现场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5.5 配电部件安全技术措施
6 结语

(3)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工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项目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总结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项目管理理论及BIM技术概述
    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2 项目进度控制理论
        2.2.1 进度控制目标对象
        2.2.2 项目控制的因素
        2.2.3 项目因素控制方法
    2.3 基于BIM技术与工序优化研究思路
        2.3.1 BIM技术软件简述
        2.3.2 基于BIM技术研究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壤源热泵施工现状分析
    3.1 项目建设现状及分析
        3.1.1 案例项目概况
        3.1.2 项目组织机构
        3.1.3 项目整体分析
    3.2 室外换热系统施工概况及分析
        3.2.1 资源投入概况
        3.2.2 施工关键路径分析
        3.2.3 室外换热系统施工进度概况
    3.3 室外换热系统施工进度分析
        3.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3.3.2 进度偏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工序优化策略模拟验证
    4.1 工序优化
    4.2 BIM模型建立
        4.2.1 Revit三维模型建立
        4.2.2 Navisworks管线综合
        4.2.3 漫游检查及集合编辑
    4.3 基于BIM技术的优化策略模拟验证
        4.3.1 计划导入
        4.3.2 模拟验证
    4.4 效益分析
        4.4.1 进度效益分析
        4.4.2 经济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序优化策略推论及应用分析
    5.1 推论验证
        5.1.1 工序优化逻辑推导
        5.1.2 优化策略
    5.2 策略应用分析
        5.2.1 策略应用及计划编制
        5.2.2 基于BIM技术的仿真验证
    5.3 优化效益分析
        5.3.1 进度效益分析
        5.3.2 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动态计价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现状
        1.2.2 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模式研究现状
        1.2.3 BIM部分研究现状
        1.2.4 房屋建筑计价方法部分研究现状
        1.2.5 文献综评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价格相关理论
        2.1.1 均衡价值论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2 作业成本法
    2.2 物料清单
    2.3 BIM及相关标准
        2.3.1 BIM模型精度
        2.3.2 IFC标准
3 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计价方法的提出及计价基础建立
    3.1 装配式建筑计价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3.1.1 现行计价方法及不足
        3.1.2 计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3.2 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计价方法的提出
        3.2.1 基于BIM实体量的工程计价模型建立
        3.2.2 支持动态计价的综合单价法整体框架
    3.3 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计价基础建立
        3.3.1 工程分解结构及工程量清单内容
        3.3.2 支持动态计价的计价信息结构
4 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综合单价的构成和计算方法研究
    4.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价格形成方式
        4.1.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作业过程
        4.1.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物料清单
        4.1.3 结合BOM的动态价格形成方式
    4.2 综合单价的构成分析
        4.2.1 基于价值理论的综合单价构成内容
        4.2.2 直接费用分解
        4.2.3 间接费用分解
        4.2.4 其他综合费用细分
    4.3 综合单价的计算方法研究
        4.3.1 直接费用计算方法
        4.3.2 间接费和其他综合费用分配方法
5 装配式建筑基于BIM动态计价中的映射关系建立及应用
    5.1 BIM模型与计价信息的映射关系建立
        5.1.1 造价数据库的建立
        5.1.2 基于IFC的装配式建筑实体对象及属性扩展
        5.1.3 BIM构件与外部计价信息的映射关系
    5.2 BIM模型与综合单价的映射关系建立
        5.2.1 基于BOM的计价信息与综合单价的信息关联
        5.2.2 以计价信息为中介的BIM模型与综合单价的映射关系
    5.3 基于BIM的动态计价方法运行及应用示例
        5.3.1 计价方法的运行步骤
        5.3.2 计价方法的应用案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背景
        1.1.2 国家减排目标与建筑碳排放现状
        1.1.3 我国城镇建筑发展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1.3.2 国外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1.3.3 国内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1.3.4 国内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住宅寿命及其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系
    2.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
        2.1.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内涵
        2.1.2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影响因素
        2.1.3 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的意义
    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2.2.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2.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
        2.2.3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
    2.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2.3.1 建筑全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2.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2.3.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1.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特点
        3.1.2 前期准备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2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2.1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特点
        3.2.2 建筑物化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特点
        3.3.2 使用维护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3.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特点
        3.4.2 拆解回收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1 前期准备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1.1 长寿住宅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4.1.2 城市住宅长寿化实践活动分析及其意义
        4.1.3 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4.2 建造物化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2 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3 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4.2.4 不同类型结构特点对比与建筑施工方式优化
    4.3 使用维护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3.1 建筑系统划分
        4.3.2 建筑结构维护加固策略
        4.3.3 建筑维护结构长寿化设计策略
        4.3.4 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策略
        4.3.5 建筑平面长寿化设计策略
        4.3.6 住宅部品工业化发展
    4.4 拆解回收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4.4.1 建筑拆解方式优化
        4.4.2 建筑再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计算验证分析与策略优化
    5.1 工程案例计算
        5.1.1 工程情况简介
        5.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5.1.3 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5.1.4 钢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5.1.5 木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5.2 不同情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
        5.2.1 不同情景下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2 不同情景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3 不同情景下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5.2.4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及策略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6)吹沙填海环境池类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EO事故池施工工艺
2 大型基坑开挖时的风险分析
3 安全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1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1.1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
        3.1.2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安全防护
    3.2 坍塌、物体打击产生的风险风析与防护
        3.2.1 坍塌、物体打击产生的风险风析
        3.2.2 坍塌、物体打击安全防护
    3.3 起重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3.1 起重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
        3.3.2 起重伤害安全防护
    3.4 高处坠落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4.1 高处坠落产生的风险分析
        3.4.2 高处坠落安全防护
    3.5 触电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5.1 触电产生的风险分析
        3.5.2 触电产生的安全防护措施
    3.6 灼烫及弧光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3.6.1 灼烫及弧光伤害产生的风险分析
        3.6.2 灼烫及弧光伤害安全防护
    3.7 中毒窒息、火灾、中暑、淹溺产生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措施
        3.7.1 中毒窒息、火灾、中暑、淹溺产生的风险分析
        3.6.2中毒窒息、火灾、中暑、淹溺安全防护
4 加强安全培训、严格过程监管、开展应急演练
5 结语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9)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土钉墙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传统土钉墙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改进新型土钉墙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绿色土钉墙概念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研究
    2.1 概述
    2.2 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构造组成研究
        2.2.1 装配式预加载GFRP复合材料土钉墙支护体系研究
        2.2.2 复合型预加载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支护体系研究
    2.3 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2.3.1 FLAC3D简介
        2.3.2 工程简介
        2.3.3 FLAC3D模型建立及土层参数反演
        2.3.4 传统土钉墙模拟过程和受力变形分析
        2.3.5 装配式预加载GFRP复合材料土钉墙支护体系受力变形分析
        2.3.6 复合型预加载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受力变形分析
    2.4 绿色土钉墙与传统土钉墙受力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绿色土钉墙施工工艺研究
    3.1 概述
    3.2 装配式预加载GFRP复合材料土钉墙施工工艺过程研究
        3.2.1 GFRP复合土钉墙施工工艺原理
        3.2.2 GFRP复合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3.2.3 GFRP复合土钉墙施工安装过程
        3.2.4 GFRP复合土钉墙施工工艺拆卸过程
        3.2.5 BIM可视化分析及配板研究
        3.2.6 GFRP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3.3 复合型预加载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工艺研究
        3.3.1 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工艺原理介绍
        3.3.2 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3.3.3 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安装过程
        3.3.4 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工艺拆卸过程
        3.3.5 BIM可视化分析及配板研究
        3.3.6 可回收柔性面层土钉墙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3.4 绿色土钉墙与传统土钉墙施工工艺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经济性分析
    4.1 概述
    4.2 直接工程费造价分析
        4.2.1 传统土钉墙直接工程费造价分析
        4.2.2 装配式预加载GFRP复合材料土钉墙直接工程费造价分析
        4.2.3 柔性面层土钉墙直接工程费造价分析
        4.2.4 绿色土钉墙与传统土钉墙造价对比分析
    4.3 绿色土钉墙与传统土钉墙其他经济效果对比分析
    4.4 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BIM+GIS应用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煤矿发展状况
        1.2.3 国内外煤矿发展趋势
        1.2.4 国内外智慧矿山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4 本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2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
    2.1 智慧矿山的内涵研究
        2.1.1 智慧矿山内涵分析
        2.1.2 智慧矿山概念补充
    2.2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研究
        2.2.1 生产系统构成分析
        2.2.2 决策系统构成分析
        2.2.3 建设管理系统构成分析
        2.2.4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分析
    2.3 基于BIM+GIS的设计管理平台甄选
        2.3.1 GIS平台优劣势分析
        2.3.2 GIS平台选用3DMine的必要性
        2.3.3 BIM平台选用Revit的必要性
    2.4 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工作分析
        2.4.1 投资策划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2 勘察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3 项目施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4 项目运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4.5 项目报废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2.5 章节小结
3 智慧矿山BIM+GIS模型的创建与应用
    3.1 BIM+GIS场地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3.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2 曹家滩煤矿案例数据提取
        3.1.3 BIM和 GIS平台模型数据融合方法
    3.2 智慧矿山GIS模型创建与应用分析
        3.2.1 创建地质数据库
        3.2.2 创建煤层宏观模型及含煤率分析
        3.2.3 煤矿巷道GIS模型相关分析
        3.2.4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测量分析
        3.2.5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通风设计
    3.3 智慧矿山BIM建模研究与应用分析
        3.3.1 煤矿场地BIM模型创建方法研究
        3.3.2 巷道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3.3.3 煤矿BIM模型系统设计优化及应用
        3.3.4 巷道BIM模型的进度管理应用
        3.3.5 煤矿BIM参数化族库的创建及管理
    3.4 章节小结
4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成果管理研究
    4.1 煤矿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果归档内容梳理
        4.1.1 投资策划阶段归档内容
        4.1.2 勘察设计阶段归档内容
        4.1.3 项目施工阶段归档内容
        4.1.4 项目运营阶段归档内容
        4.1.5 项目报废阶段归档内容
    4.2 煤矿项目重点成果提交格式
        4.2.1 投资策划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2 勘察设计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3 项目施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4 项目运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2.5 项目报废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4.3 章节小结
5 基于BIM+GIS的煤矿安全应用分析
    5.1 煤矿安全BIM+GIS应用点分析
        5.1.1 基于系统工程的应用点分析
        5.1.2 基于事故发生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5.1.3 基于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5.2 煤矿安全工程中基于Fuzor平台的相关模拟
        5.2.1 巷道漫游防真模拟
        5.2.2 巷道监控模拟
        5.2.3 巷道危险工况模拟
    5.3 章节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鉴定证书

四、交流电焊机的安全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焊机安全使用的危险因素与应对策略[J]. 聂俊. 当代化工研究, 2021(18)
  • [2]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分析[J]. 吴永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1(10)
  • [3]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工序优化研究[D]. 陈炯先.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BIM实体量的装配式建筑动态计价法研究[D]. 楼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韩楚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吹沙填海环境池类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护[J]. 王自明,刘鹏,于志义,仝西亚. 石油化工建设, 2021(S1)
  • [7]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8]交流电焊机安全待机节能控制技术探究[A]. 李德家,叶佳漪. 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2020
  • [9]绿色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及经济性分析[D]. 柳颂丹.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10]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D]. 胡耀元.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交流焊机的安全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