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退耕还林工程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一、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田一辰[1](2020)在《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恢复工程,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双重目标。然而,由于调节/支持型生态服务和供给服务经常存在内在权衡关系,对景观尺度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提出挑战;那么,如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成效,最大程度降低调节/支持型生态服务和供给服务间的权衡,是科学研究与工程管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辽宁东部水源涵养功能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和新宾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基于3S技术,采用野外采样、农户调查与模型模拟等方法,首先对第一轮(2000-2015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评估其生态成效;其次采用情景分析法模拟了潜在高值区(相同投入/收益更高)退耕还林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对比真实情况提出提高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造林方案(经济林与生态林的面积比例和空间格局)对调节/支持型和供给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关系的影响,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选择与景观布局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5年间,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导致的土地利用转化面积为4209.7 ha,占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14.5%。农田转化为森林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面积为3459ha,占退耕还林工程区域面积的82.2%。空间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集中在相对平坦区域,大于15度坡耕地仅占实际退耕还林总面积的12.6%。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碳储量从2000年的1.5×105 t增长到2015年的5.1×105 t,平均碳密度从36.5 t/ha增长到121.2 t/ha。15年间土壤侵蚀量平均值从17.1 t/ha降至4.4 t/ha,从轻度侵蚀降为微度侵蚀。氮输出平均浓度从2000年的5.7 mg/L下降至2015年的0.2 mg/L,从严重超标下降至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洪水缓解能力在15年间增加了62.6 mm。尽管退耕还林工程在研究区取得显着成效,但坡耕地未得到有效退耕,目前该区仍有大于15度坡耕地6160.9 ha。(2)针对第一轮退耕中存在的潜在退耕区(坡耕地)与水源地的敏感带(河岸带),采用情景模拟分析上述生态高值区退耕对生态服务的影响。2015年实际碳储量与河岸缓冲带情景和坡耕地退耕情景的碳储量并无显着差别。相同面积下,洪水调节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陡坡耕地(55.8 mm)>河岸缓冲带(36.2 mm)>退耕还林实况(26.1 mm)。到河流的土壤侵蚀治愈量大小顺序为:高坡度地区(12.6 t/ha)>退耕还林实况(2.4 t/ha)>河岸缓冲区(2.2 t/ha)。水质净化功能的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河岸缓冲带情景(8.1mg/L)>陡坡耕地情景(6.5 mg/L)>退耕还林实况(5.2 mg/L)。河岸缓冲区更能发挥水质净化功能的生态服务功能,坡耕地更能发挥水土保持功能与洪水调节功能,建议新一轮退耕应优先关注上述区域。(3)在2015年的陡坡耕地与河岸缓冲带内的耕地中,设置一系列不同比例的经济林情景。各情景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经济林比例的增加(比例:10%、20%至77%),尽管总供给服务呈上升趋势,单位面积的供给服务不断下降(按红松松子产量估算),碳储量功能、洪水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土壤侵蚀量与氮输出浓度不断上升。在供给型服务功能(经济收入)上升的同时,调节型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本文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后,认为研究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林的比例应不高于50%,且应根据立地情况和生态高值区优化景观布局。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李玥[3](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包小兰,焦武宾[4](2019)在《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做法与成效》文中认为1999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定西市安定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通过突出抗旱造林技术、落实管护责任、吸纳各方投资、开展义务植树、整治农村环境、加大产业开发、建设林果基地等助推精准脱贫,大规模开展了坡耕地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0—2018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70 492 hm2,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81%。

魏安琪[5](2019)在《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遏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了脆弱和退化的生态系统。但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子的限制,该区域植被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以地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陕西吴起约60km2的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区域植被恢复状况,引入冗余分析探讨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区内刺槐、油松、山杏、沙棘自 2007年起的10a后分布范围的变化,并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找出各树种的适宜立地条件,以此实现适生性研究。研究旨在为评价区域植被恢复水平和成效,制定造林规划设计和可持续经营策略提供参考。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且总体而言植被建设的成果保持较好。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上看,研究区草地、耕地面积明显缩小,林地、建设用地明显扩大。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表现为:2000年~2007年第1阶段(3.92)>2007年~2017年第2阶段(1.34)>2000年~2017年总体(0.82)。从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上看,研究区内NDVI>0.6的高植被覆盖区域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2017年(50.36%)>2007年(24.98%)>2000年(16.04%)。在第1阶段里,研究区1 1.39%的区域呈显着好转趋势(NDV1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在第2阶段里该数值为3.71%,总体来看,研究区20.55%的区域呈显着好转趋势。(2)从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上看,NDVI平均值较高,高植被覆盖及植被覆盖显着好转面积占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395m~1485m、坡度25°~35°范围内。方位角在0°~22.5°(北坡)和315°~360°(西北坡、北坡)的区域NDVI平均值较高。在上述范围内,随时间变化,所有高程带、坡度带内和各坡向的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均呈增加趋势。(3)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对植被覆盖产生显着影响的有高程(p=0.002,F=21.51)、样点与道路的最短距离(p=0.018,F6.66)、坡度(p=0.022,F=5.848)和起伏度(p=0.048,F=4.398)。不同时期与植被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负相关的因子有所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研究区的人类活动有关。(4)3种乔木(刺槐、油松、山杏)的分布区域面积均呈增长趋势,沙棘呈减少趋势。对树种分布的变化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不同地形因子对山杏影响的规律性较为明显,对刺槐、油松、沙棘来说,虽然规律不明显,但相同变化程度下的区域的诸多地形因子性质相似,如3种植被“显着恶化”区域的坡度均较大,沙棘、油松相同变化程度区域的坡度和起伏度相似。(5)本研究建立的4个树种的随机森林模型精度较高,经分析发现,对各树种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坡向、高程和样点与道路的最短距离。具体而言,对刺槐影响最大的是高程,对油松影响最大的是与道路的距离,对山杏和沙棘影响最大的是坡向。总体来讲,刺槐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318°~340°(西北偏北坡及北坡)、海拔1475m~1515m的区域内;油松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50°~68°(东北偏东坡)、海拔小于1407m的区域内;山杏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294°~326°(西北坡)、海拔1474m~1497m的区域内;沙棘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353°~348°(北坡)、海拔1492m~1498m和1525m~1545m的区域内。三种乔木基本表现为在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较为适宜,尤其是油松,与道路距离越近,生长状况越好。沙棘则与乔木相反。可能是因为乔木更需要人工管护,而沙棘在研究区多为灌木,具有较强的根蘖能力,不需过多管护。除此之外,所有树种在东南坡、南坡及西南坡的生长状况均不好;适宜山杏生长的坡向范围最宽(205°),适宜油松生长的坡向范围最窄(100°)。各树种适宜生长海拔的范围从宽到窄依次是:油松(198m)、沙棘(118m)、山杏(109m)和刺槐(108m)。

张鹏[6](2018)在《关于退耕还林营造林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分析》文中提出当前形势下,土地沙漠化现象逐渐加剧,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营造林工程中的抗旱造林技术,通过因地制宜、植被配置、抗旱造林措施几个方面来实现退耕还林的目标,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护环境贡献出一份力量。

许扬,余峰,高红军[7](2012)在《宁夏退耕还林营造林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干旱成为影响宁夏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克服干旱胁迫下的造林成活,是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宁夏多年来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实践的梳理研究,提出了对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模式、植被配置类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等方面的营造林技术。

尹刚强[8](2010)在《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文中认为退耕还林是中国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也是土地利用调整的一种具体措施。本研究从林分生物量、土壤环境效应、养分积累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生态效益方面研究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主要造林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的优势,占全株生物量的66%以上,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排序大致为: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杜英×樟树混交林分的生物量最高,为3.916 t·hm-2,樟树纯林的最低,为1.213t·hm-2。4种模式幼林各组分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率均表现为:树干(带皮)最大,为32.64%以上,树枝最小,仅为12.65%-17.98%之间。杜英×樟树混交林的平均净生产力最高,为0.4680 t·hm-2·a-1,樟树纯林为其次,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最低,仅为0.0754t·hm-2·a-1,最高与最低相差0.3926t·hm-2·a-1。与对照地相比,0-60cm土层中,樟树林地、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平均容重下降,平均总孔隙度和平均自然含水率提高,而马尾松林地平均容重提高了14.64%,平均总孔隙度和平均自然含水率分别下降了13.21%、3.48%;马尾松林地、樟树林地、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的<0.01mm粘粒百分率分别提高了1.81%、14.99%、13.85%、31.26%、32.38%,1-0.05mm砂粒百分率分别下降了1.48%、13.88%、17.30%、39.78%、22.33%。退耕还林3a后,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呈现出最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次是樟树林和杜英×樟树混交林,马尾松林最弱。与对照地相比,0-60 cm土层中,pH值除马尾松林地不变外,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樟树林地、杜英×樟树混交林地分别提高了4.30%、3.44%、1.51%、1.29%;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樟树林地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53.60%、39.24%、38.63%、24.83%,马尾松林地下降了18.66%;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全N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61.18%、37.28%,而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樟树林地、马尾松林地分别下降了10.38%、14.76%、47.66%;5种模式林地全P平均含量均表现为提高,其中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提高幅度最高,为81.75%,马尾松林地提高的幅度最小,为7.94%,全Mg平均含量提高了33.10%以上,全K平均含量均显着下降,下降幅度为43.44%-61.93%之间,全Ca平均含量下降了63.04%以上;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平均速效N含量分别提高了21.14%、7.53%,而樟树林地、杜英×樟树混交林地、马尾松林地分别下降了4.41%、9.39%、11.39%,5种模式林地的速效P、速效K平均含量显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26.61%-86.85%和120.67%-219.51%之间。5种模式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在0.40%-16.40%之间,Zn、Pb、Ni、Cu、Cd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Ⅲ级标准值。与对照地相比,在0-60cm土层中,5种模式林地Fe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Cd平均含量均有相同的下降程度,Cu、Zn、Ni的平均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马尾松林地外,其他4种模式林地Mn的平均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Pb、Co平均含量也均有所提高。退耕还林3a后,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和部分养分元素含量提高,其中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最明显,其次是樟树林和杜英×樟树混交林,马尾松林最弱。土壤<0.01mm粘粒百分率与土壤自然含水率、pH值、全N、全P、全Mg之间显着正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全P、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之间显着负相关。退耕还林3a后,林地<0.01mmm粘粒百分率的增加,土壤容重下降,提高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土壤pH值和贮存与吸收更多养分。土壤各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有的表现为相互促进,有的表现为相互抑制。以对照地为基准地,马尾松林地、樟树林地、杜英×樟树林混交林地、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的综合退化指数分别为-9.33%、18.45%、18.86%、29.33%、21.86%。樟树林、杜英×樟树林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模式明显地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其中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为最优的配置模式。种内各器官的灰分平均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为: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樟树>杜英>马尾松,变异系数在38.36%-55.00%之间。树种间同一器官灰分平均含量以树皮的最高,树根为其次,树干最低,变异系数在37.49%-72.31%之间。5种树种各器官N含量最高,K、Ca的含量为其次,P的含量最低。同种营养元素在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从高至低的排序大致为:叶>枝>皮>根>干;种间同器官同种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基本上也是以叶的含量最高,树枝次之,干的含量最小,变异系数在24.73%-69.16%之间,表明树叶含量最高和树干含量最低是主要造林树种一个基本特征。种内各器官同种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不同,马尾松体内各种营养元素含量普遍较低,变异系数在31.35%-110.92%之间。灌木、草本均以N含量最高,K含量次之,灌木P含量普遍最低,草本Mg含量普遍最低。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间同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的排列顺序大致为:草本>灌木>乔木。同一林分下活地被物层的不同营养元素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N>K>Ca>Mg>P,死地被物层为:N>Ca>K>Mg>P。马尾松林、樟树林、杜英×樟树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木中N、P、K、Ca、Mg,总积累量分别为38.090、22.265、37.045、5.974和3.888 kg·hm-2,N、P、K、Ca、Mg积累量的大小排序除马尾松林为N>Ca>K>Mg>P外,其它模式为N>K>Ca>Mg>P;叶中积累量占林木积累量的比例远远超过其生物量占林木生物量的比例。0-60 cm土层中,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地N、P、K、Ca、Mg总积累量最高,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地和樟树林地次之,马尾松林地最低;与对照地相比,5种模式林地土壤N、P、K、Ca、Mg的总积累量均表现为下降,P、Mg积累量均表现为提高,K、Ca积累量均表现为下降,N积累量因林地不同而异。5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层(0~60cm)营养元素贮量最大,占生态系统营养元素总贮量的99%以上,植被层为其次,占0.30%以下,死地被物层为最小5种树种各器官Fe、Mn含量较高,其次是Cu,而Zn含量较低,种间同器官同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排序因元素不同而异,变异系数在11.57%-67.37%之间,种内同种微量元素不同器官平均含量也不同,变异系数在35.63%-89.09%之间,表明不同树种同种器官对同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树种不同器官对同种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灌木、草本中Fe、Mn含量均高于Cu、Zn含量,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间同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的大小排序大致为:草本>灌木>乔木。同一林分下地被物层中不同微量元素含量高低排序均为:Fe>Mn>Cu>Zn。马尾松林、樟树林、杜英×樟树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木中微量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490.679、679.277、1088.789、202.772和332.781g·hm-2,Cu、Zn、Fe、Mn积累量的大小排序除马尾松林为Mn>Fe>Zn>Cu外,其它模式为Mn>Fe>Cu>Zn,各器官微量元素积累量占林木总积累量的比例基本上随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大而增大。0-60 cm土层中,Cu、Fe、Zn、Mn总积累量马尾松林地最高,樟树林地次之,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最低,与对照地相比,5种林地Cu、Fe、Zn、Mn总积累量均为下降,各微量元素的积累量从大至小排列均为:Fe>Mn>Zn>Cu, Cu、Zn积累量均为提高,而Fe积累量均下降,Mn除马尾松林地下降外,其它4种模式均为提高。5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中,土层(0-60cm)微量元素贮量最大,占整个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总积累的99%以上,植被层为其次,约占0.002%,死地被物层为最小。马尾松、樟树、杜英、乐昌含笑、红花木莲不同器官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0.5296、0.5188、0.5178、0.5376、0.5355 gC·g-1,种间同器官的平均碳密度排序为: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活地被物层、死地被物层碳密度分别介于0.4380-0.5380gC·g-1、0.5060-0.5200gC·g-1之间,土壤层(0-60 cm)平均有机碳密度介于0.00786-0.01485gC·g-1之间;退耕还林3a后,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杜英×樟树混交林、樟树林土壤层有机碳密度比对照地分别提高了53.57%、39.19%、38.57%、24.82%,而马尾松林地下降了18.72%。林木各器官碳贮量基本上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成正比例。5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层(0-60 cm)碳贮量最大,为74.518-119.312 tC.hm-2,占96.180%以上,植被层为其次,在0.633-2.960tC.hm-2之间,仅占0.642%-3.820%,死地被物层为最小。退耕后,樟树林、杜英×樟树混交林、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增加了19.477、27.722、41.643、26.821 tC.hm-2,马尾松林下降了1.675 tC.hm-2。在保护水资源效益方面,樟树林最高,杜英×樟树混交林地最低;在固C释放02的效益方面,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且还呈现为负值。从总的生态效益看来,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混交林最高,达90794.32元.hm-2.a-1,杜英×乐昌含笑混交林为其次,为71471.14元·hm-2·a-1,而马尾松林最低,为9791.88元.hm-2·a-1。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混交林模式优于纯林模式,且以落叶与常绿混交为最优。

于泽民,郭建英[9](2009)在《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阐述了我国退耕还林实施现状,从思路与方略、模式与技术、运行管理及其他相关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针对目前国内退耕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应加强坡耕地和其他类型耕地退耕适宜性技术、理论、政策的研究,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采用先进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今后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和决策分析的重要手段。

高小明,张雅萍[10](2009)在《如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成活率》文中认为宝鸡市陈仓区退耕还林工程于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截止到2006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3700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6176公顷,荒山造林7523公顷,工程项目分布全区18个镇,227个行政村(占全区行政村67%)涉及30900

二、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3S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2 生态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1.2.3 生态服务权衡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地面调查数据
    2.3 农户问卷调查数据
    2.4 InVEST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
        2.4.1 碳储量模块
        2.4.2 季节性产水模块
        2.4.3 水土保持量模块
        2.4.4 水质净化模块
        2.4.5 供给服务估算
    2.5 情景模拟
        2.5.1 生态高潜力区的情景设置
        2.5.2 林型选择的情景设计
3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评估
    3.1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利用变化
    3.2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3.2.1 碳储量服务评价分析
        3.2.2 洪水调节服务评价分析
        3.2.3 水土保持服务评价分析
        3.2.4 水质净化服务评价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4 高潜力区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4.1 高值区对碳储量功能的影响
    4.2 高值区对洪水缓解功能的影响
    4.3 高值区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4.4 高值区对水质净化功能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5 不同退耕还林情境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5.1 经济林供给服务分析
    5.2 碳储量能力分析
    5.3 洪水调节服务分析
    5.4 土壤保持服务分析
    5.5 水质净化服务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1.2.3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实施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形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经济发展情况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2.3.1 退耕实施背景
        2.3.2 退耕实施过程
        2.3.3 退耕实施成效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3.1 基本概念
        3.1.1 退耕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3.2.1 一般性理论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5.1.1 指标体系
        5.1.2 指标权重确定
        5.1.3 数据来源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5.2.1 系统耦合
        5.2.2 耦合度模型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6.1.1 问卷设计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6.1.3 调查户特征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6.2.1 模型的选择
        6.2.2 模型的构建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做法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做法
    1.1 突出抗旱造林技术
    1.2 落实“三分造、七分管”
    1.3 吸纳多方筹资共建
    1.4 整治农村生态环境
2 建设成效
    2.1 生态效益
    2.2 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2 建 议

(5)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现状
        1.2.2 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1.2.3 适地适树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2.3.2 遥感数据预处理与立地信息提取
        2.3.3 植被分布现状数据获取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3 植被恢复状况研究
    3.1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2 植被覆盖变化情况
    3.3 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
        3.3.1 不同海拔下NDVI变化的差异
        3.3.2 不同坡度下NDVI变化的差异
        3.3.3 不同坡向下NDVI变化的差异
    3.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冗余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4 典型树种适生性研究
    4.1 各树种分布变化及原因初探
        4.1.1 各树种分布变化
        4.1.2 变化原因定性分析
    4.2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树种适生性研究
        4.2.1 刺槐的适生性研究
        4.2.2 油松的适生性研究
        4.2.3 山杏的适生性研究
        4.2.4 沙棘的适生性研究
    4.3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特色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关于退耕还林营造林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因地制宜
2 植被配置
    2.1 人工植被种类
    2.2 混交植物搭配
3 抗旱造林措施
    3.1 整地保墒
    3.2 容器育苗
    3.3 截干与浸泡
    3.4 生根粉的施加
    3.5 保水剂与植物蒸腾抑制剂
    3.6 病虫害防治
4 结论

(8)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关背景
        1.1.1 欧美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背景与实践
        1.1.2 中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背景
        1.1.3 退耕还林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1.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1 取得的主要成效
        1.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进展
        1.3.1 退耕还林造林模式与技术措施的研究
        1.3.2 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动态特征的研究
        1.3.3 退耕还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4 退耕还林对土壤水文效应的影响
        1.3.5 退耕还林工程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
        1.3.6 退耕还林碳吸存动态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1.4 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展望
        1.4.1 将政策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
        1.4.2 加大退耕还林优化配置模式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1.4.3 重视采用先进研究方法和手段
        1.4.4 开展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应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生物量的测定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
        2.2.4 植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2.2.5 数据处理
3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幼林生物量的研究
    3.1 主要造林树种单株生物量
    3.2 不同林分生物产量积累特征
    3.3 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的相对分配
    3.4 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之间的比率特征
    3.5 净生产力的比较
    3.6 小结与讨论
4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环境效应的研究
    4.1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1.1 对林地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自然含水率的影响
        4.1.2 林地土壤质地(颗粒组成的百分率)的变化
    4.2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2.2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对土壤N、P、K、Ca、Mg(全量)含量的影响
        4.2.4 对土壤速效养分(N、P、K)含量的影响
        4.2.5 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含量的影响
    4.3 土壤各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4.3.1 土壤各物理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4.3.2 土壤容重、粘粒百分率、含水率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3.3 土壤各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4.3.4 土壤微量元素(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4.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4.4.2 评价方法
        4.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幼林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及其空间分布
    5.1 林分各组分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
        5.1.1 主要造林树种灰分和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
        5.1.2 林下主要植物种类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
        5.1.3 林下地被物层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
    5.2 林木中各器官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5.3 土壤大量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5.4 幼林生态系统大量营养元素积累量及其空间分布
    5.5 小结与讨论
6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幼林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及其空间分布
    6.1 林分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含量
        6.1.1 主要造林树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6.1.2 林下地被物层中主要植物种类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6.1.3 林下地被物层微量元素的含量
    6.2 林木微量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6.3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6.4 幼林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总积累量及其空间分布
    6.5 小结与讨论
7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初期碳素密度、贮量与空间分布
    7.1 主要造林树种各器官的碳密度
    7.2 林下地被物层的碳密度
    7.3 土壤的碳密度
    7.4 林分各器官碳贮量
    7.5 生态系统中碳贮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7.6 小结与讨论
8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估
    8.1 保护水资源价值
    8.2 固土保肥效益
        8.2.1 固土效益
        8.2.2 保肥效益
    8.3 固C和释放O_2的效益
        8.3.1 固C的效益
        8.3.2 释放O_2效益
    8.4 生态效益总价值
    8.5 小结与讨论
9 结论
    9.1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幼林生物量空间结构特征
    9.2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环境效应
    9.3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初期大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特征
    9.4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初期微量元素的含量、积累特征
    9.5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初期碳密度与碳吸存特征
    9.6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10 创新点
11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退耕还林的实践
2 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3 退耕还林技术研究
4 退耕还林相关理论研究
5 研究展望

(10)如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成活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地条件调查
二、造林技术措施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造林成活率偏低原因。
    2、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四、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D]. 田一辰.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4]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 包小兰,焦武宾.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8)
  • [5]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D]. 魏安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关于退耕还林营造林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分析[J]. 张鹏. 花卉, 2018(18)
  • [7]宁夏退耕还林营造林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研究[A]. 许扬,余峰,高红军. 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林业专题论坛)论文集, 2012
  • [8]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D]. 尹刚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8)
  • [9]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J]. 于泽民,郭建英.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9(S1)
  • [10]如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成活率[J]. 高小明,张雅萍. 陕西林业, 2009(06)

标签:;  ;  ;  ;  ;  

退耕还林工程抗旱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