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提取系统及其在生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多元提取系统及其在生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一、多元萃取体系及其在生物化工分离过程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健[1](2021)在《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纤维生物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的绿色可再生资源之一,其高效地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生物质固有的顽固性和异质性造成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效率低下。微波加热具有快速加热、整体加热及选择性加热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本论文探究了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条件,提出了高生物质利用率的生物质精炼方法;研究了精炼过程中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过程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对中试规模微波反应釜加热复杂反应体系的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为开发规模化、高效率、低能耗的生物质精炼方法提供了技术和基础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探究了影响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的因素,包括溶剂体系、反应温度、时间及酸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与常规生物质溶剂精炼中用到的低沸点有机溶剂水溶液相比,以乙二醇/二氧六环、甲醇/二氧六环混合物以及乙二醇水溶液为溶剂获得更高的木质素去除率;反应温度过高不但会造成纤维素的大量降解,而且会导致回收的木质素产品缩合结构及假木质素含量增加;酸催化剂的使用是破坏木质纤维生物质顽固结构,实现三大素高效分离的关键因素。以乙二醇/二氧六环(1/2,v/v)为溶剂,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120℃,硫酸1.5%,反应时间10 min。所得木质素产品具有分子量小、缩合结构少、在常规溶剂中溶解性好等优点;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富含羟基,可用做生物多元醇;粗纤维素产品的木质素含量只有1.2%。以乙二醇水溶液为溶剂,在相同精炼条件下处理杨木和竹材,二者的木质素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竹材纤维素保留率和木质素回收率均高于杨木;以竹材为原料纤维素保留率与木质素回收率分别为86.7%和71.5%,以杨木为原料二者分别为78.5%和56.1%。(2)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甲醇/二氧六环为溶剂对杨木进行了精炼实验,优化了甲醇和二氧六环的混合比例,并对比研究了微波与油浴加热下组分分离效率。结果表明,甲醇/二氧六环混合比为3/1(v/v)时,木质素去除率达到88.3%,同时得到70%半纤维素去除率和84.7%的纤维素保留率。通过对甲醇/二氧六环体系的木质素溶解能力、溶解度参数及氢键结合能力等性质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溶剂对木质素的溶解能力是提高生物质精炼过程中木质素去除率的关键因素。此外,溶剂体系在微波辐照下的热响应能力也是促进三大素有效分离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最优混合比例下,所得木质素产品缩聚结构少,分子量小且分布均匀;粗纤维素在常规酶解条件下能够获得99%以上的糖化率;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主要的生物质降解产物是单糖和糖苷。综上,以杨木为原料制备葡萄糖溶液、糖苷及有机溶剂木质素的精炼模式,其对杨木原料的总利用率达到74.2%。(3)对微波在复杂体系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对复杂体系反应过程中介电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以乙二醇水溶液、固体生物质颗粒及硫酸的混合物为模型物,研究了生物质溶剂精炼过程中多相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与体系中固体生物质颗粒及水分含量均线性相关,而与反应过程中生物质颗粒降解产物无关;由于微波场中离子传导机制的作用,催化剂(硫酸)的存在使反应体系介电损耗显着增加,但对反应体系的介电常数无明显影响;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反应体系中偶极子和离子在微波场中的弛豫过程来影响混合反应体系的介电性质。微波频率为915 MHz时,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偶极子(水分子、乙二醇分子)极化和离子(H+、SO42-)传导所产生的介电损耗,其与温度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生物质溶剂精炼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的动态变化可近似简化为仅与温度相关的函数。基于实验数据及相关理论,提出了描述该反应体系介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数学表达式。(4)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试规模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为适用工业化生产规模,设计了一款有效反应容积为1 m3的微波反应釜。该微波反应釜使用特制陶瓷板做为微波馈口,确保微波能够很好的馈入反应釜腔体的同时满足承压要求。此外,该微波反应釜采用了微波加热结合对流换热的加热方式,以克服微波穿透深度不足的问题,并确保加热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反应釜加热过程中上、下层反应物温差不超过4℃,反射的微波功率小于5%。利用该中试微波生物质精炼系统处理竹粉原料能够得到93.2%的木质素及84.7%的半纤维素去除率,同时保留接近90%的纤维素,组分分离效率优于相同条件下实验室规模的微波和油浴设备。所得木质素产品与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性质相近,无硫、低灰、分子量小。半纤维素降解溶液中富含木糖、葡萄糖、甲酸、乙酸、糠醛等高附加值化合物,对竹粉原料的利用率可达81.5%。(5)基于对生物质溶剂精炼混合反应体系等效介电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建立了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该混合体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中试微波反应釜的搅拌系统能迅速使混合反应物形成沿搅拌轴向上,沿反应釜壁面向下的循环流场。电磁场在物料中的分布以及该微波反应釜运行过程中的微波反射率均与反应釜装料系数相关。装料系数在0.91~0.93范围内时,微波反射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低于10%)。整个加热过程中反应釜内的绝大部分物料始终保持较好的温度均匀性(上、下测温点物料温差为7℃)。同时釜内存在少量“热点”区域(“热点”温度高于反应物平均温度50℃),且主要集中在物料上表面搅拌轴周围,该区域也是物料内电场强度集中区。加热过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能够揭示该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复杂反应体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用于生物质溶剂精炼的规模化微波加热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郭世伟[2](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认为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孟启宇[3](2021)在《硼亲和技术用于生物基1,2,4-丁三醇的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2,4-丁三醇(1,2,4-butanetriol,BT)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重要大宗化学品,被广泛应用在医药、材料、日化、能源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法生产BT,生物发酵法具备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但缺少高效、绿色、经济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成为限制BT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硼亲和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分离生物基化学品的技术,基于硼亲和作用分离发酵液中亲水性BT的工艺尚未见报道。本学位论文以分离纯化发酵液中低浓度的BT为出发点,建立了硼亲和分离体系,研究了硼亲和作用机理,开发了基于硼亲和作用的反应萃取和硼亲和固相萃取两种分离工艺,优化了工艺参数,分析了两种分离工艺的可行性。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硼亲和作用机理。通过结合常数、热力学函数及分子内弱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得出:(1)相对于丁二醇,离子化苯硼酸(Phenylboronic acid,PBA)更易与BT结合,且硼亲和作用为放热反应,常温下可以自发进行;(2)碱性条件下硼酸基团优先识别邻位二羟基;酸性条件下硼酸基团优先识别间二羟基;(3)离子化PBA与BT在碱性条件下结合常数更大,从中性条件下的4.4 M-1至碱性条件下的7.2 M-1。以PBA与BT的反应机理为基础,构建新型适用于模拟溶液中BT分离的反应萃取体系,研究了稀释剂、萃取剂、协萃剂、BT浓度、溶液pH及共存杂质等因素对反应萃取的影响。其中萃取剂、协萃剂对反应萃取率影响显着。确定了以二氯甲烷为稀释剂,4-联苯硼酸(4-Biphenylboronic acid,4-BiPBA)为萃取剂,Aliquat(?)336(A336)为协萃剂的反应萃取体系。优化工艺参数后,对浓度为30 g/L的BT模拟体系反应萃取率可达87.4%。其次,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应用于实际发酵液体系,为降低发酵液中可溶性杂质对反应萃取的影响,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对蛋白脱除和脱色的影响。以活性炭吸附和等电点沉淀法预处理发酵液,蛋白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8%和93.3%。将预处理后的发酵液应用反应萃取法分离BT,萃取率为90.9%。以盐酸(HC1)溶液作为反萃液反萃回收BT。萃取剂、稀释剂经5次回收循环使用后,反应萃取率和反萃后BT浓度稳定在50.0%和85.9 g/L,BT纯度达到93.1%。最后,为避免萃取剂损失,避免使用A336和高浓度HCl,简化分离步骤。将萃取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富含微孔和中孔的硼亲和超交联固相萃取吸附剂(HCP),用于固相萃取分离溶液中的BT。研究了 pH,金属阳离子,共存杂质,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吸附机理。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实验得出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计算出最大吸附容量为148.2mg/g。通过多次循环吸脱附实验,HCP仍可保持较高的吸附量(102.0 mg/g),说明HCP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对比两种基于硼亲和作用的分离工艺,硼亲和固相萃取避免了萃取剂损失,不需要额外加入A336及高浓度HCl,可通过柱穿透吸附、醇解吸及蒸馏浓缩的方式分离回收BT,有望实现以高效的方式分离回收发酵液中的BT。

刘娟[4](2021)在《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中Pb2+去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在工业中的需求量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铅污染日益严重。研究高效含铅废水处理方法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在课题组前期萃取凝胶膜(EGM)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利用离子液体(IL)制备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IL-EGM)并将其用于水中Pb2+的萃取分离。本文首先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6])和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Omim][BF4])在络合剂双硫腙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对几种金属离子(Pb2+、Cd2+和Cu2+)的萃取性能,根据萃取效率选择[Bmim][PF6]作为本课题的萃取溶剂,Pb2+为目标金属离子。继而研究了双硫腙-[Bmim][PF6]萃取体系对水中Pb2+的萃取性能及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为35℃、p H为6、络合剂双硫腙含量为0.72%、萃取体系与水相体积比为1:4的萃取条件下,该萃取体系对水中Pb2+的萃取率高达98.0%。Cu2+、Zn2+和Ni2+的共存对Pb2+的萃取率影响较小,该体系适用于Pb2+的选择性提取。在35℃下,采用1 mol·L-1 HNO3对负载萃取体系进行反萃,Pb2+反萃率可达97.0%。此外,还探讨了该萃取与反萃体系多次复用的传质效率变化趋势,发现三次萃取/反萃后该体系萃取率依然可达80.0%,反萃率为65.0%。其次,将双硫腙-[Bmim][PF6]加入凝胶反应体系,通过对PVDF基膜外表面涂覆的方式制备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IL-EGM),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IL-EGM进行表征,并将其与PVDF基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硫腙-Bmim[PF6]的加入不会影响凝胶的形成状态。通过纯水通量、接触角、AFM和SEM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PVDF基膜及IL-EGM的结构、表面和断面形貌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凝胶层是连续、致密、完整地覆盖在基膜表面,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够很好的起到分隔两侧水相的作用。最后,通过双向逆流循环系统同步萃取与反萃实验分析IL-EGM的制备条件对成膜的萃取与反萃效率及传质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IL体积百分比为10%,双硫腙含量为5.8%,PDMS:TEOS:DBTL=10:2.0:0.2,涂覆时间为30 min时,IL-EGM对Pb2+萃取效率最高,6 h总萃取率为46.5%,总反萃率37.6%,通量衰减率为31.4%。

成洪业,漆志文[5](2020)在《低共熔溶剂用于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低共熔溶剂(DES)拥有与离子液体媲美的优良特性,如挥发性小、可设计性等,且具有成本低廉和制备简单的优势,使得DES正逐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在萃取分离应用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ES在萃取分离方面的研究报道,阐述了DES直接用于液液萃取、在线生成DES的缔合萃取和通过DES分解完成萃取的应用,并分析比较了各过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DES在不同萃取体系中的稳定性和DES的回收方法;总结了DES萃取分离体系的理论发展和萃取机理的研究进展;展望了DES用于萃取分离的工业化前景,指出了目前面临的DES理论、萃取机理、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分析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王静文[6](2020)在《离子液体及其类似物在二氧化碳捕集中的设计与筛选》文中提出化石燃料作为当前主要的能源来源,其燃烧释放的CO2引起的全球气候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工业中普遍采用以醇胺为溶剂的化学吸收法进行CO2捕集,存在高能耗、强腐蚀、溶剂易降解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新型溶剂离子液体及其类似物(低共熔溶剂)替代传统胺类溶剂,进行CO2吸收。考虑到构成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以及构成低共熔溶剂的氢键供体-受体组合繁冗,且不同组合的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对CO2吸收的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开展了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理论设计与筛选研究,以期能替代传统耗时、耗力的实验筛选方法,迅速确定具有良好捕集效果以及实际应用前景的CO2吸收剂。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针对目前离子液体设计中评价指标选择不当(主要考察离子液体单位摩尔量对CO2的吸收容量),导致优化得到的离子液体往往分子量大、在实际应用中经济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基于质量的综合指标ASDI为目标函数、物理性质(熔点、粘度)作约束条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形成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采用模拟遗传退火算法求解。以燃烧后CO2捕集(CO2/N2)为验证体系,相较于基于摩尔的亨利系数和基于质量的单一性质指标,以ASDI作为目标函数时,优化得到的离子液体分子量较小,且具有良好的溶解度、选择性及解吸容量。将该方法应用于燃烧前CO2捕集(CO2/H2)以及酸气CO2捕集体系(CO2/H2S),得到的离子液体分离表现均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离子液体,并根据分子“指纹信息”σ-profile合理解释了三个体系的设计结果。由于ASDI为仅针对二元分离体系定义的评价指标,且定义时基于无限稀释下的活度系数,无法反映真实组成下和连续CO2捕集流程中离子液体的分离效果,本文以天然气同时脱酸多元体系为例,进一步提出了系统性离子液体筛选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无限稀释条件下ASDI与特定浓度下的气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离子液体物理性质(熔点、粘度),以及连续吸收流程的综合表现(设备塔高、溶剂用量、能耗),对备选离子液体逐步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BeMPYO][H2PO4]和[EMIM][H2PO4]为最优溶剂。与文献报道结果对比,本文筛选的离子液体在热力学性质和吸收过程流程表现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证明了所提出的筛选方法的实用性。为了预测CO2在低共熔溶剂中的溶解度性质,本文收集了文献中的1011个实验数据,基于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的COSMO描述符,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可准确预测低共熔溶剂中 CO2 溶解度的构效(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模型。该模型对整个实验数据集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7.76%,预测的各变量(温度、压力、氢键供体、氢键受体及其摩尔比)对CO2溶解度影响趋势与实验报道相吻合,验证了所构建的QSPR模型的准确性。对每个输入描述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对CO2的溶解度影响大小排序为:压力>氢键受体>氢键供体>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摩尔比>温度。为研究低共熔溶剂中的CO2吸收机理,本文结合实验与分子模拟,探究了低共熔溶剂与CO2的相互作用。实验测定了 CO2在四种合成的低共熔溶剂(TBPB:PhOH(1:4)、TBPB:DEG(1:4)、ATPPB:PhOH(1:4)及 ATPPB:PhOH(1:6))中的溶解度,归纳了氢键受体、氢键供体及两者摩尔比对CO2溶解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文献报道的低共熔溶剂及离子液体中CO2溶解度,证明了本文合成的低共熔溶剂具有较优的CO2吸收能力。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径向分布函数(RDF、空间分布函数(SDF)以及相互作用能计算,对低共熔溶剂以及{低共熔溶剂+CO2}混合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探究了 CO2吸收机理,合理解释了氢键供体、氢键受体种类及两者摩尔比导致CO2溶解度差异的原因。综上,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离子液体设计和筛选方法,可拓展至其他二元或多元气体分离体系;构建了可预测低共熔溶剂中CO2溶解度的QSPR模型,并探究了低共熔溶剂对CO2的吸收机理,为低共熔溶剂理论设计与筛选中数据库的选择及结果合理性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曾谦[7](2020)在《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类原料在食品、香料、添加剂、药物合成等行业的需求处在高速增长,其绿色高效合成也广受关注。长链酯的合成一般以浓硫酸为酸催化剂,在反应蒸馏过程中通过Fisher酯化反应合成,一方面会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特点,在制备过程中常发生醚化、碳化等副反应产生多种副产物,导致产品酯纯度低、着色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浓硫酸在酯相中的溶解和其强腐蚀性,导致催化剂回收困难,产品酯的后续处理复杂并会产生酸性废液,成为生产过程的潜在安全隐患,增加对环境的危害。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既可用作催化剂,又可用作萃取溶剂;而反应萃取作为典型的过程强化方法在提高反应转化率的同时,强化目标产物的进一步分离与提纯。因此基于离子液体合成长链酯的反应萃取过程强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快速获得兼具酸催化功能和萃取功能的离子液体,解决酯化反应中依赖经验大量实验探究合成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存在的盲目性和费时费力低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综合考虑COSMO-RS热力学指标、特定功能性、物性预测和可获得性指标用于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方法。以己酸和丁醇、异丁酸和异丁醇的酯化反应体系为例,在热力学指标中设定综合性分离指标Smix为筛选目标,以离子液体对酸醇酯水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在酯相中的溶解损失为限制条件;而在离子液体特定功能性指标中设定对离子液体酸性功能基团、绿色可持续性、副反应的考虑;离子液体物性预测时设定对熔点、黏度限制;以及最后对离子液体的实际可获得性的考虑。经过这一系列步骤,能够将综合性分离指标Smix好但是可能与酯化反应体系组分反生副反应、物性欠佳、以及实际相对难以获取的离子液体进行排除,从而筛选出分离性能好、具有酸性催化、且可实际获取的离子液体,验证了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对筛选出来的离子液体[BMIm][HSO4]进行实验验证,分别通过热力学液液相平衡和动力学实验来对离子液体的萃取作用、酸催化作用进行考察。在己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实例中,液液相平衡实验证明[BMIm][HSO4]在反应体系中起到了萃取剂作用,不同离子液体用量下的对比酯化反应则证明了[BMIm][HSO4]具有催化剂功能。基于这两种功能的考虑,优化了己酸丁酯合成的反应萃取条件,然后探讨了离子液体强化己酸丁酯合成的反应萃取机理。[BMIm][HSO4]用于异丁酸和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实例中,其双功能特征得到了实验验证,包括三元液液相平衡中离子液体与异丁酸异丁酯的分相,对异丁酸、异丁醇的萃取作用,以及对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还对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该反应体系的NRTL模型参数,为其后续的热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从酯化反应受化学平衡限制的特点,以及离子液体具有潜在酸催化性能和萃取性能的特点,对以离子液体强化长链酯的反应萃取合成过程进行了概念设计。在此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对[BMIm][HSO4]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合成的酯化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对该体系的反应萃取流程进行了设计与模拟。[BMIm][HSO4]催化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相平衡计算和分析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反应前的体系{[BMIm][HSO4]+异丁酸+异丁醇}是均相体系,而反应发生后[BMIm][HSO4]的亲水性和疏酯性可以起到将水和酯隔离的作用从而以分相的形式将酯移出反应体系,实现移动化学平衡来强化反应过程。考虑到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和催化活性,采用基于活度的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异丁酸异丁酯的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而基于NRTL模型和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反应萃取流程模拟表明,该流程实现了从整体上使异丁酸、异丁醇按照化学计量系数比1:1来反应,具有较高的全程转化率(异丁酸转化率为99.3%),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主产物异丁酸异丁酯(质量分数为99.03%),同时也将副产物水移出了系统。最后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HSO4]在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腐蚀性,失重法得到的纯离子体系以及酯化反应体系中的腐蚀动力学表明,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金属材料在这两组体系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腐蚀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腐蚀前后的不锈钢金属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表明316L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腐性,在较长时间(18天)的酯化反应体系中,316L不锈钢金属试样仍能维持较为完整的表面形貌,对于酯化反应体系而言是很好的耐腐材料。

亓军[8](2020)在《异丙醚-异丙醇-水体系的特殊精馏分离研究及关键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在丙烯水合法生产异丙醇(IPA)的过程中会产生富含异丙醚(DIPE)、IPA的工业废水,但三元共沸物的形成给DIPE和IPA的分离回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基于COSMO-RS模型筛选出了最优的离子液体(IL)并研究了其分离机制,通过气液相平衡(VLE)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分离性能并获得了交互作用参数,然后提出以EG、[EMIM][OAc]及其混合溶剂分别作为萃取剂的三元萃取精馏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COSMO-RS模型,通过分子模拟软件从108种离子液体中筛选出了 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通过屏蔽电荷密度和过剩焓的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EMIM][OAc]与该共沸体系的作用力和成键机理。结果表明,阴离子[OAc]-其具有较强的氢键受体能力,且[EMIM][OAc]与该共沸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water>IPA>DIPE。(2)借助平衡釜在常压下完成了[EMIM][OAc]和EG与该共沸体系的三元VLE实验。y-x’图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 EG和[EMIM][OAc]的分离性能,且[EMIM][OAc]的分离能力明显优于EG。基于NRTL模型完成了对实验数据的关联,结果发现,DIPE+IPA+[EMIM][OAc]、IPA+water+[EMIM][OAc]以及DIPE+IPA+EG的模型拟合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分别为 2.65%、2.27%和3.65%。(3)提出了以EG为萃取剂的三元萃取精馏(ED)分离方案,基于顺序迭代优化程序,确定了最佳操作参数。然后引入变压热交换方式探究了该工艺的热集成节能方案,其能耗降低了 37.16%,TAC降低了27.18%。(4)将EMIM][OAc]的理化性质定义到Aspen Plus数据库中并导入实验获得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后,完成了 ILs三元萃取精馏工艺的设计和模拟。进一步提出了其热集成节能强化工艺配置。综合评估的结果发现:热集成强化方案使得能耗和TAC分别降低了 28.50%和10.59%。与常规溶剂EG相比,能耗和TAC更是降低了 27.71%和12.29%。(5)为了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提出了以[EMIM][OAc]和EG为混合溶剂的萃取精馏分离工艺,确定了最佳的混合比为:4:6。引入变压热交换技术和蒸汽再压缩技术,设计模拟了两种热集成强化方案。综合评估发现,变压热集成方案在能耗和成本上更具优势,且与无热集成的方案相比,其能耗和TAC分别降低了 32.17%和20.51%。综上,本文针对DIPE-IPA-water废水物系,首次引入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完成了从分子模拟筛选、VLE实验、模型关联到过程模拟及热集成强化的完整研究,基于TAC对所提出的多种精馏分离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估,从而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方案,为工业化提供了现实意义的指导。

赵丽雯[9](2020)在《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四氟丙醇(TFP)作为一种重要的氟醇化合物,是含氟精细化学品中的一种,具有溶解性好、无腐蚀性、无毒、良好的润滑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和生物活性等特点,在药物合成、染料、化学助剂和清洗剂等领域有广泛的研究。以TFP和TFP-H2O作为电子器械的清洗剂在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应用,从而在清洗行业产生大量的含四氟丙醇的废水溶液。本文以实现TFP资源合理化可持续利用为目的,选择更绿色经济的低共熔溶剂(DESs)为萃取剂,开展了对TFP-H2O共沸物的萃取分离以及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COSMO-SAC模型计算得到22种氢键受体(HBAs)和46种氢键供体(HBDs)的结构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DESs萃取剂的选择方法。通过对比不同HBAs和HBDs的σ-profile,分析了分子极性和官能团与σ-profile谱图中峰位置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可用于萃取TFP的DESs所应具备的σ-profile特征:DESs在σ>0.0084e/A2的极性区域内,相比水有更宽的覆盖范围,并在σ=+0.016 e/A2附近有对应的峰,不与H2O的σ-profile产生过多重叠峰。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HBAs和HBDs匹配为100种DESs,通过对比分配系数(D)、选择性系数(S)、溶剂溶解能力(SL)和萃取剂损耗(SP),确定具有上述σ-profile特征的DESs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2)合成了筛选出的 3 种 DESs,MTMAC/Decanol(1:1)、MTMAC/Decanol(1:2)和TBAC/Decanol(1:2)作为萃取剂,通过核磁氢谱进行表征。首先通过考察不同萃取实验中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搅拌3h、静置12h时,萃取率最好。之后,测定了常压下,T=303K 时 MTMAC/Decanol(1:1)、MTMAC/Decanol(1:2)、TBAC/Decanol(1:2)-TFP-H2O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计算了 DESs对TFP的分配系数D和选择性参数S,考察了不同DESs对TFP的选择性萃取能力,并且通过Othmer-Tobias、Bachman和Hand方程对平衡数据进行校验,相关系数R2最低为0.9699。采用修正后的“Lydersen-Joback-Reid”(LJR)方法估算了不同DESs的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临界摩尔体积(Vc),沸点(Tb)和非对称因子(w),以及多项关联式参数,以用户自定义的形式填充到DESs物性参数数据库,选择NRTL模型对实验测得的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计算所得RMSD值分别为0.0577、0.0668、0.0495,表明实验值和NRTL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较好的拟合。由NRTL关联得到的模型参数通过了 GUI-MATLAB软件的一致性检验,保证了关联所获得模型参数的有效性。(3)通过量子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 DESs与TFP-H2O共沸体系的微观相互作用。首先,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单对单模型下体系分子间的键长、键能、差分电荷密度分布等微观信息。结果显示 MTMAC/Decanol(1:1)-TFP,MTMAC/Decanol(1:2)-TFP 和TBAC/Decanol(1:2)-TFP的作用距离为分别为2.080A,2.123 A和2.105A,相互作用能分别为-52.166,-51.722,-46.213 kJ·mol-1,分子间作用属于氢键作用的范畴。电荷密度分析中,当Isovalue=0.2时,DESs和TFP之间形成的O—H…Cl氢键仍然十分明显,其中MTMAC/Decanol(1:1)与TFP间的电荷密度最大。通过复合物RDG对应的散点图和等值面图,发现TFP分子醇羟基上的H和DESs中的Cl之间存在蓝色等值面,是氢键作用区域,再次佐证了 DESs与TFP间形成了O—H…Cl氢键。其次,对MTMAC/Decanol(1:1)(EES1)/TBAC/Decanol(1:2)(DES2)-H2O-TFP体系的相互作用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DES1中铵盐中的Cl-1为中心原子,计算距离为r的球壳内TFP的瞬时分子数,在r=0.318处有明显的尖而高的峰,强度大于17,表明两原子之间形成了氢键作用。DES2-TFP相对应的RDF强度约为16,因此DES1与TFP的相互作用力强于DES2。而以铵盐阳离子N为中心计算的TFP和H2O的RDF,强度为2.5左右,主要是范德华力作用。最后,通过分子自组装计算结果展示了 DES萃取剂与TFP作用的活性位点,表明了Cl-1是DES有效活性作用点。(4)对 MTMAC/Decanol(1:1)、MTMAC/Decanol(1:2)、TBAC/Decanol(1:2)分离 TFP-H2O体系进行了工艺流程设计。以年度总费用TAC为目标根据序贯迭代搜索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流程参数,同时计算了热负荷和碳排放量,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三种DESs均能实现TFP/H2O共沸体系的分离,其中水的产品纯度为0.999 mol%,TFP的产品纯度为0.995 mol%。在同样的分离条件下,以MTMAC/Decanol(1:1)为萃取剂的工艺流程的年度总费用、热负荷和碳排放量最小,最经济环保。

麻志浩[10](2020)在《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文中研究说明高温煤焦油(HTCT)是一种富含缩合芳烃、含氧、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液体,是合成多种化学品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HTCT年产量在2200万吨左右。基于传统HTCT深加工技术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局面,精细化,清洁化,高效化的深加工技术亟需开发,以实现HTCT的高值化利用。本论文采用逐级逐次萃取,酸/碱萃取,络合萃取,柱层析分离,催化加氢转化和氧化等方法对武钢HTCT及其馏分进行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深加工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借助多种分析仪器对各个阶段进行检测表征,研究了HTCT及其馏分中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含量分布,并对化合物的富集规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考察。通过逐级逐次萃取HTCT了解了HTCT中可溶物的存在方式,析出行为和溶出规律。梳理了萃取率(EY)和萃取时间的关系,并借助萃取动力学研究了萃取过程。HTCT逐级级萃取的总EY为94.13%。各级累积EY与萃取时间的关系表明,第一级和第三级分别成对数关系,第二级为幂函数关系。萃取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硫化碳(CS2)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拟合曲线斜率在所有萃取阶段最大,其次是石油醚(PE)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动力学拟合曲线斜率。最后从机械搅拌,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等方面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酸/碱萃取结果表明:洗油(WO)和蒽油(AO)的三种组分(酸碱不溶物(ISP),碱性可溶物(BSP)和酸性可溶物(ASP))的总回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2.63%和94.94%。各馏分中三种组分的回收率趋势是ISP>>BSP>ASP。由于酚油(PO)中的O-H键振动,在3520 cm-1和3449 cm-1附近的吸收峰明显强于其它吸收峰,表明存在丰富的酚类。ASPs中富含主要包含酚类和醇类等OCAs。ASPLO和ASPPO中酚类的RC分别高达96.48%和97.69%。此外,结合质谱中的碎片离子峰,提出了主要化合物的详细裂解途径。最后,通过各组分中富集的化合物和分离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通过用不同过渡金属盐(TMS)络合分离AO中含氮化合物(NCAs),对络合效果较好的4种TMS的络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NCAs的RC分别是62.43%(AOCCo(NO3)2,Co(NO3)2的蒽油络合物),78.66%(AOCCr(NO3)3),89.50%(AOCNiCl2)和61.13%(AOCZnCl2)。另外,对TMS和主要NCAs的络合机理进行了分析。高压制备色谱色谱(HPPC)分离PE第一次萃取物(EPE-1)和CS2第一次萃取物(ECS2-1)的收率分别是82.23%和71.20%。中压制备色谱(MPPC)分离BSPNO的F2中苯并[c]吖啶的RC最高为96.34%;BSPAO馏分中NCAs主要包括苯并[c]吖啶(85.10%,F2)和苯并[h]异喹啉(88.17%,F3)。ISPNO和ISPAO经MPPC分离后富集的茚并[1,2-b]吡啶的RC分别为86.33%(F2)和90.97%(F2)。HPPC分离AOUCCr(NO3)3(Cr(NO3)3的蒽油未络合物)的总收率为77.04%。在其F12中检测到四氢萘的RC是76.48%。MPPC分离AOCZnCl2的馏分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75.24%(F4)。MPPC分离AOCCr(NO3)3的馏分中蒽-9-甲腈的RC最高是87.22%(F11)。AOCNiCl2馏分中,苯胺的RC在F11中最高,是94.49%。AOCCo(NO3)2分离的化合物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58.62%(F2)。AOUCCo(NO3)2馏分中茚并[1,2-b]吡啶的RC较高是70.4%(F3)。最后从吸附和洗脱两方面对柱层析分离机理进行了阐述。采用Pd/C催化剂在4 MPa,140 oC和4 h时对芘选择性催化加氢转化为十六氢芘的转化率最高是20.98%。AOUCNiCl2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得到八氢蒽,八氢菲,四氢荧蒽和十氢芘等供氢溶剂。添加ZSM-5的催化剂可以有效的脱除反应物中的杂原子化合物。双氧水-乙酸酐(H2O2-AA)氧化AOUC最为彻底,其次是NaClO氧化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AOUCH2O2-AA,AOUC NaClO-2和AOUCRICO-2中检测出RC较多的酮类化合物,包括占吨-9-酮,芴-9-酮,菲醌和蒽醌等。邻苯二甲酸酐在AOUCNaClO-2和AOUCRICO-2中的RC分别是66.3%和34.20%。9-芴酮-1-羧酸在AOUCH2O2-AA和AOUCRICO-1中RC分别是21.38%和25.7%。AOUCRICO-1中检测出RC为45.06%的联苯基-2,3’-二羧酸。ECS2-1-NaClO-2和ECS2-1-RICO-2的氧化效果最好,没有缩合芳烃被检测出。除在ECS2-1-RICO-1中检测到大量的邻苯二甲酸酐(66.88%)之外,其它样品中的化合物多为羟基或甲氧基烷酸,包括2-甲氧基-3-甲基戊-2-烯酸和3-甲氧基丁酸等。ECS2-1-RICO-2除包括大量的琥珀酸(43.83%)之外,还检测到少量2-羟基-2-甲基丙酸和2-羟基-2-甲基丁酸等。该论文有115幅图、20个表和250篇参考文献。

二、多元萃取体系及其在生物化工分离过程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萃取体系及其在生物化工分离过程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精炼
        1.2.1 生物质精炼的概念
        1.2.2 国内外生物质精炼发展现状
        1.2.3 生物质精炼方法
    1.3 微波加热在生物质利用技术中的应用
        1.3.1 微波简介
        1.3.2 微波加热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利用现状
        1.3.3 微波应用于生物质转化过程所面临的挑战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经费支持与项目来源
第二章 微波辅助生物质溶剂精炼条件探索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2.3 生物质组分分离方法
        2.2.4 分析及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溶剂筛选
        2.3.2 组分分离条件优化
        2.3.3 分离产物表征
        2.3.4 溶剂回收
        2.3.5 竹材与杨木组分分离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甲醇/二氧六环体系的杨木精炼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组分分离及酶解方法
        3.2.4 分析及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性质与组分分离效率的关系
        3.3.2 微波/油浴组分分离对比
        3.3.3 分离产物表征
        3.3.4 粗纤维素酶解制备还原糖溶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相混合反应体系等效介电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2.3 介电性质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动态变化
        4.3.2 主要组分对多相混合体系介电性质的影响
        4.3.3 混合反应体系介电性质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试规模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
    5.3 中试规模微波辅助生物质精炼系统
    5.4 中试微波生物质组分分离系统及实验方法
        5.4.1 中试微波生物质精炼装置工作流程
        5.4.2 实验室规模组分分离方法
    5.5 分离效率及产物表征
        5.5.1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效率分析
        5.5.2 产物分离效率分析
        5.5.3 粗纤维素表征
        5.5.4 木质素表征
        5.5.5 半纤维素降解溶液表征
    5.6 结果与讨论
        5.6.1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效率
        5.6.2 中试微波反应釜组分分离实验中的运行状态
        5.6.3 分离产物表征
        5.6.4 质量平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生物质精炼混合物仿真研究
    6.1 引言
    6.2 模拟背景和思路
    6.3 中试微波反应釜加热数学模型
        6.3.1 假设条件
        6.3.2 控制方程
        6.3.3 边界条件
        6.3.4 模型的数值求解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中试微波反应釜腔体电场分布
        6.4.2 物料中电场分布
        6.4.3 微波功率反射
        6.4.4 反应物流场变化
        6.4.5 反应物温度场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硼亲和技术用于生物基1,2,4-丁三醇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生物基化学品
    1.2 1,2,4-丁三醇概述
        1.2.1 1,2,4-丁三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1.2.2 1,2,4-丁三醇的应用
        1.2.3 化学法1,2,4-丁三醇合成
        1.2.4 生物发酵法生产1,2,4-丁三醇
    1.3 生物基多元醇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1.3.1 发酵液预处理
        1.3.2 生物基多元醇的分离纯化
    1.4 硼亲和技术
        1.4.1 硼亲和技术概述
        1.4.2 硼亲和技术原理
    1.5 硼亲和技术的应用
        1.5.1 硼亲和技术在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1.5.2 硼亲和技术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1.5.3 硼亲和技术在固相萃取及吸附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1.6 发酵液中1,2,4-丁三醇的分离难点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7.1 本论文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苯硼酸与多元醇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2.2.2 测试仪器和计算软件
        2.2.3 实验方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苯硼酸与多元醇结合常数测定
        2.3.2 苯硼酸及其衍生物与1,2,4-丁三醇结合常数
        2.3.3 硼亲和作用热力学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硼亲和作用的1,2,4-丁三醇反应萃取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反应萃取及反萃实验方法
        3.2.4 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萃取机理
        3.3.2 反应萃取体系构建
        3.3.3 反应萃取工艺参数优化
        3.3.4 萃取剂回收
        3.3.5 1,2,4-丁三醇反萃与回收
        3.3.6 1,2,4-丁三醇浓度影响
        3.3.7 共存物对反应萃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硼亲和作用反应萃取发酵液中1,2,4-丁三醇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发酵液预处理
        4.2.4 发酵液反应萃取分离1,2,4-丁三醇
        4.2.5 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萃取法应用于发酵液体系
        4.3.2 吸附法处理发酵液
        4.3.3 等电点法处理发酵液
        4.3.4 吸附协同等电点法处理发酵液
        4.3.5 发酵液中1,2,4-丁三醇反萃
        4.3.6 1,2,4-丁三醇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硼亲和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用于1,2,4-丁三醇分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5.2.2 合成方法
        5.2.3 实验仪器及方法
        5.2.4 吸附实验
        5.2.5 等温吸附实验
        5.2.6 吸附动力学实验
        5.2.7 吸附-解吸循环实验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硼亲和固相萃取吸附剂的表征
        5.3.2 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5.3.3 吸附等温线
        5.3.4 吸附动力学
        5.3.5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3.6 共存物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3.7 循环性能
        5.3.8 吸附机理探究
        5.3.9 固相萃取与反应萃取在1,2,4-丁三醇分离上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筒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中Pb2+去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污染问题
        1.1.1 环境污染
        1.1.2 重金属离子污染
        1.1.3 铅
    1.2 液膜技术
        1.2.1 液膜技术概述
        1.2.2 液膜技术分类
        1.2.3 支撑液膜技术
    1.3 离子液体
        1.3.1 离子液体概述
        1.3.2 离子液体的分类及制备
        1.3.3 影响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性能的因素及应用
        1.3.4 离子液体在支撑液膜中的应用
    1.4 新型萃取凝胶膜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 离子液体萃取实验
        2.2.1 实验方法与装置
        2.2.2 分析方法
    2.3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IL-EGM)的性能测试
        2.3.1 IL-EGM的制备
        2.3.2 IL-EGM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2.3.3 IL-EGM对 Pb~(2+)的回收效率测试
第三章 离子液体对Pb~(2+)的提取性能研究
    3.1 离子液体及目标金属离子的选择
    3.2 络合剂含量对Pb~(2+)萃取率的影响
    3.3 萃取温度对Pb~(2+)萃取率的影响
    3.4 料液相pH值对Pb~(2+)萃取率的影响
    3.5 萃取体系与水相体积比对Pb~(2+)萃取率的影响
    3.6 干扰离子对Pb~(2+)萃取效率的影响
    3.7 反萃剂筛选的影响
    3.8 反萃剂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
    3.9 反萃温度对反萃率的影响
    3.10 萃取/反萃体系的重复利用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4.1 离子液体的加入对凝胶形成的影响
    4.2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性能表征及分析
        4.2.1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连续性测试
        4.2.2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表面疏水性及粗糙度分析
        4.2.3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表面和断面形态分析
        4.2.4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表断面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制备条件对Pb~(2+)回收效率的影响
    5.1 IL体积百分比的影响
    5.2 双硫腙含量的影响
    5.3 交联剂TEOS含量的影响
    5.4 涂覆时间的影响
    5.5 存在问题初步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低共熔溶剂用于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ES直接用于萃取分离
    1.1 从油相中萃取分离芳香性化合物
        1.1.1 DES用于芳烃-烷烃混合物的分离
        1.1.2 DES用于燃料油脱硫
        1.1.3 DES用于燃料油脱氮
        1.1.4 DES用于油中芳香性化合物的同时脱除
    1.2 从水相中萃取溶质
    1.3 DES用于双水相萃取
2 在线生成DES的缔合萃取应用
    2.1 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萃取天然维生素E
    2.2 柑橘精油中萃取分离萜类化合物
    2.3 油相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分离
    2.4 油相中吲哚的萃取分离
    2.5 在线形成疏水性DES
3 利用DES分解完成萃取分离
4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利用
    4.1 DES在萃取过程中的稳定性
    4.2 DES的再生方法
5 低共熔溶剂的理论发展
    5.1 COSMO-RS模型用于DES凝固点预测
    5.2 COSMO-RS模型用于DES的筛选
    5.3 其他热力学模型用于DES分离体系
6 低共熔溶剂的萃取机理
7 结语

(6)离子液体及其类似物在二氧化碳捕集中的设计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捕集方法
        2.2.1 吸收法
        2.2.2 吸附法
        2.2.3 膜分离法
        2.2.4 低温分离法
        2.2.5 气体水合分离法
        2.2.6 化学循环燃烧分离法
    2.3 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及其应用
        2.3.1 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简介
        2.3.2 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2.3.3 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在CO_2吸收中的研究
    2.4 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的设计与筛选
        2.4.1 离子液体的设计与筛选
        2.4.2 低共熔溶剂设计与筛选
第3章 基于COSMO-SAC模型的CO_2吸收过程离子液体设计
    3.1 引言
    3.2 计算机辅助离子液体设计方法
        3.2.1 目标函数
        3.2.2 约束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SMO-SAC热力学模型验证
        3.3.2 目标函数验证
        3.3.3 在其他CO_2捕集体系中的应用
        3.3.4 设计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于天然气脱酸体系的离子液体系统性筛选
    4.1 引言
    4.2 多元组分分离体系离子液体系统性筛选方法
        4.2.1 ASDI计算
        4.2.2 基于VLE的ASDI'计算
        4.2.3 基团贡献法物性计算
        4.2.4 基于Aspen Plus的吸收过程流程模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ASDI的筛选结果
        4.3.2 基于ASDI'的筛选结果
        4.3.3 基于物理性质筛选结果
        4.3.4 基于流程模拟筛选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OSMO描述符的CO_2在低共熔溶剂中的溶解度预测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溶解度数据库
        5.2.2 COSMO描述符
        5.2.3 随机森林算法
        5.2.4 模型准确度评估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_2在低共熔溶剂中溶解度的定性分析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QSPR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季膦盐类低共熔溶剂为吸收剂的CO_2吸收机理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描述
        6.2.1 化学试剂
        6.2.2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6.2.3 CO_2溶解度测定
        6.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6.2.5 核磁共振碳谱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O_2在低共熔溶剂中溶解度测定
        6.3.2 分子动力学模拟
        6.3.3 氢键供体、受体种类及其摩尔比对CO_2溶解度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工作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酯类的合成方法
        2.1.1 羧酸和醇的直接酯化反应
        2.1.2 酯交换反应
        2.1.3 醛的缩合反应
        2.1.4 醇的脱氢歧化反应
        2.1.5 羧酸/烯烃的加成反应
    2.2 直接酯化反应合成酯过程的催化剂
    2.3 过程强化技术在酯合成过程的应用
        2.3.1 反应精馏技术
        2.3.2 反应萃取技术
    2.4 离子液体概述
        2.4.1 离子液体的发展过程
        2.4.2 离子液体的种类和性质
    2.5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方向的研究
        2.5.1 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应用
        2.5.2 离子液体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2.5.3 离子液体在其他有机反应和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2.6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2.6.1 离子液体在共沸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2.6.2 离子液体在含复杂芳香族与脂肪族化合物体系中分离应用
        2.6.3 离子液体在生物分子提取中的应用
        2.6.4 离子液体在稀土金属的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2.7 离子液体的腐蚀
        2.7.1 金属腐蚀
        2.7.2 离子液体的腐蚀性
    2.8 文献总结
第3章 用于长链酯合成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离子液体性质的预测热力学模型COSMO模型
        3.2.2 用于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方法
    3.3 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实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用于己酸丁酯体系的反应萃取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4.2.3 COSMO-RS分析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离子液体[BMIm][HSO_4]的三元液液相平衡
        4.3.2 离子液体的催化剂功能的验证
        4.3.3 己酸丁酯反应萃取合成的条件优化
        4.3.4 离子液体在酯化体系的反应萃取机理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液体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合成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液液相平衡
        5.3.2 COSMO-RS分析
        5.3.3 选择性和分配系数分析
        5.3.4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拟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液体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反应萃取过程设计
    6.1 引言
    6.2 反应萃取过程的概念设计
    6.3 研究方法
        6.3.1 基于NRTL模型的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6.3.2 基于实验的反应动力学测定
        6.3.3 基于gPROMS-Aspen联用的酯化反应反应萃取流程的设计
    6.4 结果与讨论
        6.4.1 酯化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6.4.2 酯化反应体系动力学
        6.4.3 酯化反应反应萃取流程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离子液体在异丁酸异丁酯合成反应体系中的腐蚀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仪器
        7.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腐蚀动力学
        7.3.2 金属表面微观形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异丙醚-异丙醇-水体系的特殊精馏分离研究及关键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
    1.3 共沸物分离研究进展
        1.3.1 膜分离
        1.3.2 萃取精馏
        1.3.3 变压精馏
        1.3.4 共沸精馏
        1.3.5 液液萃取
    1.4 离子液体萃取精馏
        1.4.1 离子液体性质与分类
        1.4.2 离子液体合成工艺
        1.4.3 离子液体萃取剂
        1.4.4 离子液体筛选
    1.5 气液平衡与过程模拟
        1.5.1 热力学模型
        1.5.2 过程模拟基础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离子液体筛选
    2.1 离子液体筛选基础
        2.1.1 COSMO-RS计算
        2.1.2 筛选依据
    2.2 筛选结果与机理分析
        2.2.1 基于选择性的筛选
        2.2.2 σ-Profiles分析
        2.2.3 过剩焓分析
第三章 相平衡实验与关联
    3.1 实验试剂与装置
    3.2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条件
    3.3 实验步骤
    3.4 VLE数据分析
        3.4.1 二元VLE实验验证
        3.4.2 含萃取剂的三元VLE数据
    3.5 NRTL模型关联
        3.5.1 模型参数
        3.5.2 关联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殊精馏分离工艺
    4.1 优化及评估指标
    4.2 EG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工艺
        4.2.1 过程模拟
        4.2.2 过程优化
    4.3 热集成强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工艺
    5.1 模拟基础
    5.2 离子液体萃取精馏工艺设计与模拟
    5.3 操作变量优化
    5.4 热集成强化工艺
        5.4.1 塔间热交换
        5.4.2 余热回收
    5.5 过程综合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溶剂强化萃取精馏
    6.1 混合溶剂模拟
        6.1.1 工艺方案设计
        6.1.2 过程模拟
        6.1.3 操作参数优化
    6.2 混合比优化
    6.3 热集成强化工艺
        6.3.1 变压热交换方案
        6.3.2 蒸汽再压缩热交换
        6.3.3 综合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的分离研究
    1.3 低共熔溶剂
    1.4 含低共熔溶剂的液-液萃取分离机理的研究
    1.5 含低共熔溶剂的流体相平衡及热力学模型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2 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的低共熔溶剂的选择
    2.1 基于COSMO-SAC模型的低共熔溶剂萃取剂的选择方法
    2.2 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的低共熔溶剂的选择
    2.3 低共熔溶剂的选择结果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低共熔溶剂-四氟丙醇-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3.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3.2 水-四氟丙醇-低共熔溶剂体系液-液相平衡
    3.3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热力学模型关联
    3.4 本章小结
4 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机理研究
    4.1 低共熔溶剂与四氟丙醇-水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4.2 低共熔溶剂-四氟丙醇-水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的工艺流程模拟及优化
    5.1 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的流程设计
    5.2 经济优化
    5.3 CO_2排放量
    5.4 DES1-TFP-H_2O体系的萃取分离工艺流程模拟
    5.5 DES2-TFP-H_2O体系的萃取分离工艺流程模拟
    5.6 DES3-TFP-H_2O体系的萃取分离工艺流程模拟
    5.7 TAC、热负荷和CO_2排放量结果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高温煤焦油来源及其组成
    1.3 高温煤焦油研究现状
    1.4 高温煤焦油分离方法与分析技术
    1.5 煤焦油缩合芳烃提质改性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1.7 研究路线、预期目标及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4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3 高温煤焦油的逐级逐次萃取
    3.1 高温煤焦油逐级逐次萃取的萃取率分析
    3.2 高温煤焦油萃取动力学的分析
    3.3 E_(PE)的分析
    3.4 E_(CH_3OH)的分析
    3.5 E_(CS_2)的分析
    3.6 E_(CS2-1),E_(CS2-21)和E_(CS2-35)的TG分析
    3.7 E_(CS2-35)的进一步分析
    3.8 逐级萃取机理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高温煤焦油馏分的酸/碱萃取
    4.1 ASPs,BSPs和 ISPs的收率
    4.2 各馏分的FTIRS分析
    4.3 ASPs,BSPs和 ISPs中不同ARs含量的分布
    4.4 ASPs,BSPs和 ISPs中的分子组成
    4.5 ASPs,BSPs和 ISPs中主要化合物的GC/MS分析
    4.6 酸碱萃取的分离机理
    4.7 BSPs的 QEOTMS分析
    4.8 HTCT馏分有效利用启示
    4.9 本章小结
5 AO的络合萃取
    5.1 不同过渡金属盐络合效果的比较
    5.2 过渡金属盐络合条件的优化
    5.3 最佳条件下络合物中化合物分布
    5.4 络合机理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富集组分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6.1 E_(PE-1)和E_(CS2-1)的HPPC分离与分析
    6.2 BSPs和 ISPs的 MPPC分离与分析
    6.3 AOUC和 AOC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6.4 柱层析分离机理
    6.5 本章小结
7 缩合芳烃的催化转化
    7.1 AOUC的催化加氢
    7.2 AOUC和 E_(CS2-1)的氧化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多元萃取体系及其在生物化工分离过程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辅助木质纤维生物质溶剂精炼及微波作用机理研究[D]. 张永健.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3]硼亲和技术用于生物基1,2,4-丁三醇的分离研究[D]. 孟启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4]离子液体萃取凝胶膜的制备及其用于水中Pb2+去除的研究[D]. 刘娟.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低共熔溶剂用于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J]. 成洪业,漆志文. 化工进展, 2020(12)
  • [6]离子液体及其类似物在二氧化碳捕集中的设计与筛选[D]. 王静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D]. 曾谦.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异丙醚-异丙醇-水体系的特殊精馏分离研究及关键评估[D]. 亓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低共熔溶剂萃取分离四氟丙醇-水共沸体系研究[D]. 赵丽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D]. 麻志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多元提取系统及其在生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