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知道”感言

“党知道”感言

一、“党性知道”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荣[1](2021)在《好记者的角色与表达 ——以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中的记者及其演讲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呈现七年以来特别节目中78位好记者的角色表达及其角色规范,同时对记者属性以及演讲文本进行分析,探求其变化特征。本研究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所搜集到的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并呈现量化结果。第二部分分析了“好故事”的文本内容,根据“好记者”的角色定位对“好故事”主题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好故事”的变化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样本中“好记者”的角色表达以及“好故事”的叙事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了样本中“好记者”的职业特征与角色规范,分析中发现了“好记者”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如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崇德向善的人文情怀,同时总结了“好记者”在“好故事”中呈现出的角色规范。笔者认为,“好记者”的角色与表达是践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的表现,同时为当下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在新闻工作中的导向,在此过程中营造了正面的舆论环境。“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中所建构的“好记者”形象,反映了当下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高标准与严要求,而“好记者”的话语表达也传播了党的政策主张、回应了人民的需求、展现了国家形象。

王悦[2](2021)在《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同时,一场信息疫情也在蔓延。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遭受影响:部分媒体大量发布冲突性、刺激性、负面性报道博取眼球,增加公众焦虑感与恐惧情绪,这不利于舆论正向引导,也不利于疫情防控。面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进行新闻实践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性新闻无疑能为此提供一种思路。建设性新闻理论诞生于西方,最早出现于2008年。如何能够将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论落地生根,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另外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本文首先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实践基础及最终目标等,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封城”76天内的32条新闻报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访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线记者,并且统计分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新闻1+1》节目的报道主题、消息来源、传播效果等。通过研究,本文总结梳理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线索收集环节”、“新闻制作环节”、“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表达特征,以此总结中国经验,打造中国样本,为我国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文对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未来行动方向进行探究,主要提出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三个行动方向,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石月姮[3](2021)在《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苏维埃俄国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论指南和实践圭臬。十月革命后,列宁将文化提高到与经济、政治同等高度的建设地位,试图通过文化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人民群众新风尚来扭转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的形势。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深入到了俄国的历史之中,其中不仅有传统文化的痕迹还有其他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者、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思想精华,开创了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先河。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以动态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样态”展现,贯穿于“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全过程。理论上,列宁重视文化建设,指出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文化建设,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文化力量,秉持文化培养与文化灌输、文化继承与文化批判的原则,完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实践上,列宁坚持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把文化放在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位置,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专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任务的时候,文化建设也同样不可或缺,需要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并举,创造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验。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通过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梳理,立足今天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将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重新审视,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对我国进一步实现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杜尚儒[4](2021)在《瓦铺村和她的省城“亲戚”》文中指出位于秦岭南麓大山深处的瓦铺村,曾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革命老区所在地。几年前,瓦铺村还是安康市汉滨区20个特困村之一,也是陕西为数不多的省级特困村之一。如今的瓦铺村,不仅成功脱贫摘帽,还先后被评为"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中国景观村落"和"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宜游、美丽、富裕的小山村。瓦铺村的变化,让瓦铺村人自己也感到吃惊。瓦铺村在外打工的人,每年返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

王艳卓[5](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职宣誓是现代国家重要的政治仪式,体现着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纵观人类社会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就职宣誓是伴随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所发展起来的政治现象,是就职宣誓主体对就职宣誓对象的承诺和担当,它体现了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和政治信仰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在陆续举行公务员就职宣誓活动,各地党政机关和基层组织逐渐涌现出的就职宣誓实践活动已逐渐被人民群众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有177个国家的宪法规定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须宣誓效忠宪法。”由此可见,就职宣誓制度已然形成了国际惯例和政治共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艰难的革命条件,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白色恐怖下,很多党员迫于环境压力入党宣誓都是秘密进行的,更不可能公开的进行就职宣誓,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最初的就职宣誓是入党宣誓,入党宣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前身和基础。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需要以及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就职宣誓并将就职宣誓上升到宪法层面,这不仅体现了宪法的权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和教育国家公职人员忠于宪法,增加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宪法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正如党中央所判断,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决于“关键少数”,而“关键少数”就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加之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因此,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宣誓其实质就是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不断制定和修订了近百部党内法律法规,极大的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结合,通过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更好的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其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遍布国家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等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因此,就职宣誓主体也涵盖从中央到基层各类群体、组织和机构。另外,在就职宣誓主体上相比较于西方就职宣誓而言具有广泛性,由于就职宣誓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可以说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还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客体及对象不明确、就职宣誓程序及仪式不规范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这样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就职宣誓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加以保障,进而使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以及具有可操作的推进路径,这将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主要依托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研读、历史比较、多学科交叉、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起源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必要性、现状分析及推进路径等内容做综合分析阐释。论文主要依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就职宣誓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和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探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进而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长效机制。大体上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研究现状、撰写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等,第一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宣誓的内涵及其起源出发,分别对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政治参与思想理论、法治建设思想理论以及通过对西方主权在民、宪政思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借鉴,深刻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必要性论述。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中国实行就职宣誓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通过就职宣誓这一政治活动能够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就职宣誓能够全面提升党的各方面建设,即党的政治、纪律、作风、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进而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并最终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梳理,就职宣誓呈现出从入党宣誓到宪法宣誓的发展脉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就职宣誓处于曲折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就职宣誓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宪法宣誓变成了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特殊性。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职宣誓、地方基层组织、高等学校以及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现状,发现目前党员干部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制度过于宏观、就职宣誓程序不规范、就职宣誓违誓机制缺失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原因。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这一部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就职宣誓制度对中国就职宣誓主体、就职宣誓对象、就职宣誓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具体的就职宣誓推进路径。通过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宣传氛围、构建线上线下党员干部学习机制以及具体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来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和监察监督、基层组织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来完善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监督机制;通过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来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责任机制;依托“五大体系”和“四大机制”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配套机制。

郭维[6](2020)在《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文中提出昆明版《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在当时的云南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报创刊于全面抗战时期,既是战时历史的重要叙述者,又是中央在昆的喉舌,其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新闻言论都带有浓厚的党办色彩,而相对次要的的广告和副刊版块则党性相对较弱,主要以提高报社收入和增进与读者间互动为办报目的。社论作为报纸的核心新闻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报的立场。战时昆明版社论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增强国民党影响力、加大抗战宣传力度和争取国际支持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存。昆明版社论立足于国民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同时,其言论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党性愈加凸显,在抗战中后期发表了不少违背新闻原则的不实言论,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该报社论不拘泥于为国民党宣传,亦积极进行抗战舆论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昆明版又是《中央日报》的地方分版,传达中央声音的同时,关注政策在云南地方之实施,体现了该报的党办色彩。本文运用图、表将战时昆明版社论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理清其在不同时段的比重变化和走向。就昆明版与贵阳版的“七七”社论内容做详细对比,能大致了解两报战时意识形态的异同。

张雷[7](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吴雨[8](2020)在《移动新媒体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社会全面推进,移动新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学习强国”APP以其独有的新媒体特征,成为新时代党员政治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背景之下,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格外重要,利用移动新媒体进行政治学习对党员积极有效的政治学习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四川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在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论述、政治学习理论以及移动新媒体理论的研究框架下,以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学习强国”APP的各项特征、青年党员在“学习强国”APP上的政治学习情况以及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对四川省1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24位党员的深度访谈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强国”APP的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学习强国”APP的“党组织氛围”和“内容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动机”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学习强国”APP的“价值特征”和“党组织氛围”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分享”具有显着正向作用。这说明,青年党员在“学习强国”APP上进行学习应注重“学习强国”APP的内容特征、价值特征以及党组织氛围,这三者在促进青年党员政治学习动机和学习分享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第二,“学习强国”APP的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学习强国”APP的“价值特征”、“技术特征”、“党组织氛围”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知识”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学习强国”APP的“价值特征”和“党组织氛围”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参与”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学习强国”APP的“内容特征”和“价值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信仰”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学习强国”APP的“价值特征”、“技术特征”和“党组织氛围”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效能感”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学习强国”APP的“内容特征”和“价值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责任感”具有显着正向作用。第三,青年党员在“学习强国”APP上的政治学习情况对其政治学习效果具有显着影响。其中,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分享”对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知识”具有显着正向作用;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分享”对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参与”具有显着正向作用;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分享”对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信仰”具有显着反向作用;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分享”对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效能感”具有显着正向作用,而“学习动机”对“政治效能感”具有显着反向作用;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中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分享”对政治学习效果中的“政治责任感”具有显着反向作用。通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移动新媒体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影响最为显着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党组织氛围,二是移动新媒体的价值特征,三是移动新媒体上的政治学习分享。因此,对于增强移动新媒体政治学习效果的对策与建议需要重点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注重把握移动新媒体的价值特征;促进移动新媒体上的政治学习分享。

陈龙[9](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表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吉晨晓[10](2019)在《《江西民国日报》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民国日报》的前身是1926年11月创办的《南昌民国日报》,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南昌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所控制,成为了国民党在江西省的党报。报刊是政党用以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国民党党报是辐射全国的主流媒体,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创刊的23年间,《江西民国日报》从一开始由共产党人初创,到后来成为江西省国民党党报,成为国民党的“喉舌”和民众的“耳目”,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在言论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抗日救国,再到抗战后期的企业化改革和最后的停刊消亡,在这些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这些新闻思想对完善我国新闻思想史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对于整个国民党报刊的研究较少,对于这份报纸的研究依然是空白区,因此,本文选择《江西民国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思想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新闻思想史的研究有所贡献。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原始的报刊原文、档案等资料,以《江西民国日报》原文为主,阅读《江西民国日报》从1929年到1949年终刊的所有报刊原文,共收集到426篇涉及到新闻思想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繁简转换、分类分析和总结,并借鉴学术界相关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出以《江西民国日报》为主的江西省国民党地方党报的新闻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大的方面:第一,在性质和职能方面的新闻思想:形成了国民党党报特殊的“党派之喉舌”的性质观、“社会之耳目”、“革命之武器”和“推行民主教育之工具”的性质观,阐扬三民主义、指导社会、代表舆论的社会责任观,在职能上,有“历史的报道”和“实践的指导”的职能观;第二,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新闻思想:“采访注重技巧”、“写作要有战略”、“编排力求新颖”、“评论公正切实”、“注重专刊与副刊”、讲究经营管理的新闻业务观,并细化了每一个方面的细节和要求;第三,在新闻报人和受众方面: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要首先具备道德素养,其次是职业素养,在战时要做好新闻战斗员,并支持大力培育三民主义新闻人才的报人观,在受众这方面涉及较少,主要是注重读者感受,尊重读者意见的受众观;第四,在新闻自由观方面:受国内政治和战争的影响,在国民党实行“以党治报”政策下,《江西民国日报》认为新闻自由应有界限,并形成了“战时言论统一”、“统一思想”、“统一社论”等新闻自由思想,并在战后推行了风极一时的新闻自由运动。这些新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孙中山、蒋介石、马星野等国民党人的三民主义理论和新闻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民党的党报思想,对当时本省报纸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的许多新闻思想,尤其是对于新闻业务和新闻报人的要求,不但丰富了其自身的报刊理论,还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采访重心和写作中心,而这些思想,对于现在的新闻媒体来说,也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党性知道”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性知道”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1)好记者的角色与表达 ——以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内容样本的量化分析
    第一节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概述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简介
        三、活动流程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构成
        二、样本分析方法
        三、样本指标分析
    第三节 样本数据分析
        一、记者性别分析
        二、记者属性或来源分析
        三、讲述对象分析
        四、讲述中的价值观指向与主题分析
        五、记者角色表达关键词分析
        六、演讲题目类别分析
第二章 “好故事”文本内容分析
    第一节 “好故事”主题阶段划分
        一、坚守道德品质(2014-2016)
        二、强调职业初心(2018-2020)
        三、大局意识凸显(2019-2020)
    第二节 “好故事”变化特征分析
        一、题目类别:多元主题的重组
        二、年份特征:特别主题的凸显
        三、核心主题:永恒职责的展现
第三章 “好记者”的角色表达与叙事分析
    第一节 “好记者”的角色表达分析
        一、职业认知:热爱、记录、传播
        二、社会责任:职责与担当
        三、社会职能:赖特“四功能说”
    第二节 “好记者”的叙事分析
        一、叙事内容分析
        二、叙事者特征分析
第四章 “好记者”的职业特征与角色规范
    第一节 特别节目中“好记者”属性特征分析
        一、性别特征分析
        二、记者来源分析
    第二节 “好记者”的价值观分析
        一、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三、崇德向善的人文情怀
    第三节 “好记者”的角色规范分析
        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宣传时代思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职业责任
        三、团结人民、鼓舞士气:肩负多重身份
        四、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转换职业角色
        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恪守角色规范
        六、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建设性新闻
        二、中国范式
        三、新闻生产
        四、正面报道
        五、积极心理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建设性新闻”研究综述
        二、“新闻生产”研究综述
        三、新闻传播学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舆论学
        三、中国思想文化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核心理念
        一、坚持党性原则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
        三、解决问题导向,社会效益为首
        四、正面报道引导舆论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实践基础
        一、正面报道的成就
        二、正面报道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表达特征
    第一节 “新闻线索收集”环节的“建设性”
        一、搭建公共空间,组织公众对话
        二、拓宽线索来源,注重包容多样
        三、聚焦社会议题,关注公众需求
    第二节 “新闻制作”环节的“建设性”
        一、党性原则 人民立场
        二、正面宣传 积极情感
        三、多元视角 多方对话
        四、媒体公众 协同生产
    第三节 “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
        一、公信力: 信任建构 增强粘性
        二、影响力: 全媒矩阵 融合互动
        三、传播力: 技术加持 创新手段
        四、引导力: 设置议程 舆论引导
第四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行动方向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二、“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二、“建设性”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
        一、中国故事的内涵
        二、“建设性”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深度访谈的具体内容
附录2: 相关疫情报道案例
附录3: 图表汇总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与界定
        (一)文化的一般概念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文化概念
        (三)列宁文本中的文化概念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历史背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积淀
        一、东正教文化传统
        二、蒙古国外来文化影响
        三、西方先进文化输入
    第二节 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他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二)普列汉诺夫的文化思想
        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文化遗产
    第三节 现实前提: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性:从落后的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革命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在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一、对俄国文化的唯物史观初探
        二、对俄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
        三、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灌输
        四、批判两种错误的民族文化思潮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一、提出经济建设中的文化教育要求
        二、完善党纲中的教育科技思想
        三、提倡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四、阐述政治教育委员会的教育作用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一、强调出版物的党性原则
        二、阐述政治文化建设思想
        三、重视农村的合作社基础
        四、整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第三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理论的内容探绎
    第一节 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
        一、文化培养与文化灌输
        (一)激发革命者的积极性
        (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文化继承与文化批判
        (一)积极扬弃资本主义文化成果
        (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一、无产阶级执政党是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
        (一)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潮
        (二)党占领舆论阵地领导出版事业
        (三)进行执政党自身文化建设
        二、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一)依靠工人阶级
        (二)联合农民阶级
        (三)改造知识分子
    第三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二、推进科学技术事业
        三、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四、树立共产主义道德
第四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体系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作用
    第二节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第三节 加强执政党先进文化建设
    第四节 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二、弘扬红色精神文化,开拓革命文化崭新境界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强国进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瓦铺村和她的省城“亲戚”(论文提纲范文)

王钊:结缘瓦铺村
孙昉:挖掘瓦铺村的金子招牌
于宁锴:寻找疗治贫困的药草
周梅:一生的骄傲与牵挂
刘源:迎接新的挑战

(5)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概述
    2.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相关概念
        2.1.1 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
        2.1.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内涵
        2.1.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特征
    2.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体思想理论
        2.2.2 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2.2.3 法治建设思想理论
        2.2.4 西方政治思想借鉴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3.1 就职宣誓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
        3.1.1 就职宣誓是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统一
        3.1.2 就职宣誓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执政的融合
    3.2 就职宣誓可以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
        3.2.1 就职宣誓重塑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
        3.2.2 就职宣誓体现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3.3 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并净化政治生态
        3.3.1 就职宣誓传承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3.3.2 就职宣誓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4 就职宣誓可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3.4.1 就职宣誓全面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3.4.2 就职宣誓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3.5 就职宣誓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3.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发展历程
    4.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脉络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78):就职宣誓的曲折发展阶段
        4.1.3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就职宣誓的探索推广阶段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今):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阶段
    4.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4.2.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从严治党下的中国道路
        4.2.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治理下的中国方案
        4.2.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执政下的中国智慧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现状分析
    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当前现状
        5.1.1 中央机关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2 地方省市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3 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4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1.5 其他行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存在问题
        5.2.1 就职宣誓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5.2.2 就职宣誓相关规定尚需规范
        5.2.3 就职宣誓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5.2.4 就职违誓责任机制尚未构建
        5.2.5 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5.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制约因素
        5.3.1 部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缺失
        5.3.2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5.3.3 政府职能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推进路径
    6.1 提高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
        6.1.1 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法律氛围
        6.1.2 加强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培训
        6.1.3 推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6.2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
        6.2.1 借鉴国外类似制度
        6.2.2 规范就职宣誓制度
    6.3 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监督机制
        6.3.1 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与监察监督
        6.3.2 法规层面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
        6.3.3 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
    6.4 建立党员干部就职违誓制度的责任机制
        6.4.1 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
        6.4.2 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
    6.5 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保障机制
        6.5.1 积极推进“五个体系”培养高素质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
        6.5.2 健全“四大机制”确保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的制度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的创刊及发展
    第一节 抗战前《中央日报》历史沿革
    第二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创刊
    第三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经营概况
        一、广告与发行
        二、副刊与专刊
        三、报纸更正
第二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总览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社论形式的统计
    第三节 社论题材类型的演变
    第四节 社论题材的分类概述
第三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民政府政策宣传
    第一节 宣扬国民党党义
    第二节 宣传文化统一性
    第三节 加强国家总动员
    第四节 关注云南限价政策之实施
第四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揭露日寇暴行
    第二节 声讨汪精卫集团
    第三节 宣传日本国内危机
    第四节 争取经济战之胜利
第五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际宣传
    第一节 剖析苏日、美日关系
    第二节 关注太平洋战局发展
    第三节 宣扬中国与友邦的友谊
    第四节 争取国际支持
第六章 昆明版与贵阳版社论之比较
    第一节 宣传内容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移动新媒体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国外研究现状
        1.6.1 媒介对政治学习的影响研究
        1.6.2 媒介平台对政治学习的影响研究
        1.6.3 媒介内容对政治学习的影响研究
        1.6.4 媒介使用对政治学习的影响研究
        1.6.5 政治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1.7 国内研究现状
        1.7.1 政治学习研究综述
        1.7.2 媒介对政治学习影响研究
        1.7.3 移动新媒体对政治学习的影响研究
        1.7.4 移动APP对政治学习影响研究
    1.8 文献评述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移动新媒体概念及其特征
    2.2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
    2.3 政治学习理论
        2.3.1 政治学习内容及方式
        2.3.2 政治学习条件
        2.3.3 政治学习影响因素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分析视角与研究框架
        3.1.1 分析视角
        3.1.2 研究框架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过程
        3.3.1 样本基本情况
        3.3.2 访谈概况
    3.4 变量与测量
        3.4.1 “学习强国”APP的特征
        3.4.2 “学习强国”APP的政治学习情况
        3.4.3 “学习强国”APP使用的政治学习效果
        3.4.4 媒介使用情况
        3.4.5 人口学变量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学习强国”APP特征分析
    4.2 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描述性分析
    4.3 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描述性分析
    4.4 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4.4.1 “学习强国”APP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的回归分析
        4.4.2 “学习强国”APP特征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效果的回归分析
        4.4.3 “学习强国”APP特征与青年党员政治学习情况对政治学习效果回归分析
    4.5 小结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讨论
    5.3 对策与建议
        5.3.1 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5.3.2 注重把握移动新媒体的价值特征
        5.3.3 促进移动新媒体上的政治学习分享
    5.4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9)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10)《江西民国日报》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民党新闻思想的研究
        1.2.2 关于江西省的新闻史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及意义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江西民国日报》概况
第3章 《江西民国日报》的宗旨、性质观和职能观
    3.1 《江西民国日报》的宗旨
    3.2 性质观
        3.2.1 “本党之喉舌”
        3.2.2 “社会之耳目”
        3.2.3 “革命之武器”
        3.2.4 “推行民主教育之工具”
    3.3 职能观
        3.3.1 历史的报道
        3.3.2 实践的指导舆论功能
    3.4 报纸要有报格
    3.5 小结
第4章 《江西民国日报》的业务观
    4.1 采访注重技巧
        4.1.1 增加外勤记者,建立全省通讯网
        4.1.2 取材必精准正确
        4.1.3 注重采访技巧
    4.2 写作要有战略
        4.2.1 新闻写作战略
        4.2.2 真实性——取材翔实正确
        4.2.3 及时性——新闻要“新”
        4.2.4 内容要充实
        4.2.5 合理安排框架
        4.2.6 战地通讯写作
    4.3 编排力求新颖
        4.3.1 版面设置要系统化、简明化、通俗化
        4.3.2 贯穿国民党党性
        4.3.3 设置资料室
        4.3.4 校对要仔细
    4.4 评论要公平切实
        4.4.1 评论之重要性
        4.4.2 评论之要求
    4.5 专刊与副刊
        4.5.1 副刊
        4.5.2 专刊
    4.6 经营与管理
        4.6.1 经营
        4.6.2 广告
        4.6.3 印刷
        4.6.4 发行
    4.7 小结
第5章 报人观和受众观
    5.1 记者的重要性
    5.2 道德素养
    5.3 职业素养
        5.3.1 历史家、文艺家、教育家
        5.3.2 职业记者工作技术
        5.3.3 加强学习
    5.4 战时做好新闻战斗员
        5.4.1 新闻战斗员的任务
        5.4.2 新闻战斗员的要求
    5.5 培植三民主义新闻人才
    5.6 受众观
    5.7 小结
第6章 言论自由观
    6.1 言论自由的限界
    6.2 战时言论统一
        6.2.1 统一思想,团结起来
        6.2.2 统一步骤,扩大宣传
        6.2.3 统一舆论,社论一致
    6.3 战后新闻发展
    6.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江西民国日报》有关新闻思想的文章统计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四、“党性知道”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好记者的角色与表达 ——以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特别节目为例[D]. 张荣荣. 兰州大学, 2021(12)
  • [2]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王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3]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石月姮. 兰州大学, 2021(02)
  • [4]瓦铺村和她的省城“亲戚”[J]. 杜尚儒. 新西部, 2021(01)
  • [5]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D]. 王艳卓. 吉林大学, 2020(01)
  • [6]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 郭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8]移动新媒体对青年党员政治学习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的分析[D]. 吴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10]《江西民国日报》新闻思想研究[D]. 吉晨晓.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党知道”感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