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棉初选及抗虫鉴定

转基因抗虫棉初选及抗虫鉴定

一、转基因抗虫棉的初选和抗虫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波[1](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研究说明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郝志明[2](2019)在《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性状的转录组分析》文中指出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是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虫害,选择和利用抗虫性小麦品种是防治吸浆虫为害最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麦红吸浆虫侵染的隐蔽性和小麦抗虫机制的复杂性,导致传统的抗虫育种方法不能快速有效地培育出抗虫品种,这使得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遗传转化手段培育抗虫品种的分子育种途径成为重要选择。本课题组前期已在4A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一个主效抗虫QTL区段,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稳定,且用于连锁分析的群体亲本6218和冀麦24表型稳定。本研究基于前期定位结果,以高抗麦红吸浆虫品种冀麦24和高感品系6218以及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和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NIL)为材料,利用混池转录组测序并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找到与抗虫性相关的染色体区间,挖掘抗虫相关差异基因,并根据基因序列多态性位点开发抗虫相关标记,对小麦抗吸浆虫分子育种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2个抗/感小麦样本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异表达分析法挖掘到7个存在SNP位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3A和4A染色体上分别有2个和5个;利用BSR-Seq法在4AL候选区间中挖掘到9个DEGs,其中有4个与差异表达分析的结果一致,同时在4AL染色体定位到的抗虫候选区间与前期研究定位到的主效QTL吻合;利用同源分析法挖掘到3个功能注释为氧甲基转移酶(OMT)的基因,其中在1D和7D染色体上分别有2个和1个;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发掘2个抗虫相关基因,分别为SPI-like和Malectin-like基因。2.对3对近等基因系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异表达分析法和BSR-Seq定位区间,发掘在候选区间中存在22个DEGs,在2D、3A和4A染色体上分别有3个、2个和17个,其中有14个DEGs存在多态性SNP,其中基因TraesCS4A01G436100和TraesCS4A01G437800同时存在于22个小麦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中。3.对11个被设计出染色体特异性引物的抗虫相关基因进行qRT-PCR表达量分析,qRT-PCR结果显示,其中有3个基因在抗、感样本间的表达量与其抗性水平不相符;4个基因的表达量仅在抗、感小麦亲本间存在显着差异;另外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所选抗/感亲本,抗/感RIL株系间均呈现显着差异,即基因在抗感样品中的表达量与其抗性水平相符,因此确定这4个DEGs是抗虫性相关基因。4.对8个扩增出目条带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有7个基因在两亲本中的序列与参考序列相符,并均存在使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的非同义突变,其中有2个基因存在插入缺失(Indel)。之后根据基因序列中存在的8个特异性SNP和2个Indel用于抗虫分子标记的开发。5.基于在基因序列中挖掘到的差异位点(SNP和Indel),成功设计并开发了2个EST标记、1个四引物ARMS-PCR标记和8个KASP标记,这11个标记在RIL株系间的检测有效率为90%左右;其中标记E1-2、T3-1-1、K3-1-1、K3-7-1、K3-7-3、K3-16-1、K10-10-6和K10-10-13x在抗虫供试小麦品种中的检测有效率为30.77%-62.5%,在感虫供试小麦品种中的检测有效率较高,为76.92%-92.31%。而标记K3-1-1、K3-7-1和K3-7-3在感虫小麦品种中的检测率最高(92.31%),因此可较好地作为筛选抗虫小麦种质的标记。综合全部11个标记的检测结果,发现有13个抗虫小麦品种具有较多的抗虫位点,且在任何位点上均未被检测出感虫位点,可作为抗吸浆虫基因供体应用于抗虫育种中。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具有所有抗虫标记位点的13个抗虫小麦品种中,多为较老的或停止推广的品种,这也使得鉴定和创新小麦抗虫种质资源的工作日益紧迫。综上,本研究通过对40个小麦样本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共挖掘到17个抗虫相关基因,经qRT-PCR分析与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了4个DEGs与抗虫性相关;根据基因序列中包含的特异性SNP和Indel,成功开发了11个分子标记,其中8个标记可检测小麦品种的抗虫性。

赵凯[3](2019)在《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文中认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喜温、需水较多的短日照作物,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油脂、异黄酮和膳食纤维等,有“绿色的乳牛”之称。我国南方为高热量多雨水的气候条件,是大豆的三大主产区之一,种质资源丰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主要的大豆食叶性害虫,具有暴食性,危害严重时导致颗粒无收。长期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导致环境污染且会使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在最小化使用杀虫剂的方法中,抗性品种的使用与其它控制策略相容。植物对昆虫的抗性使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维持在经济损害的水平以下,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本研究以482份南方栽培大豆为材料,在2018年5月、6月和9月进行了 3次抗选性试验,每次试验有3个区组。采用温室人工接虫法,以叶面积损失率(damaged leaf percentage,简称 DLP)作为抗选性鉴定指标,以 PI227687、Lamar、Japan、P64 和 P65为抗虫标准对照,沔阳白毛豆、江宁老鼠豆、监利牛毛黄、NN89-29和大浦大粒黄为标准感虫对照。比较了不同月份不同调查期间的叶面积损失率,分析了抗选性鉴定的稳定性。使用标准品种分级法对南方栽培大豆进行抗虫等级划分和筛选优异种质。通过独立性检验分析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是否与生态区和播种类型相关。对筛选出来的5个抗虫品种和5个感虫品种,以Lamar和沔阳白毛豆为对照品种进行室内抗选性和抗生性验证。同时分析了斜纹夜蛾对筛选出来的抗感品种的食物利用的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评价:同一月份不同取食天数间叶面积损失率的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取食天数间、区组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不同材料间抗选性差异显着,且取食天数间差异更大。以三个月份每个区组不同调查天数间叶面积损失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观察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月份间、区组(月份)间、材料间、材料与月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通过比较不同月份下的调查天数、F值、遗传率和遗传变异系数,认为5月份调查效果最好,但调查天数较长。在同一月份整个调查期的加权平均数鉴定效果最好,其次是调查中期。使用标准品种分级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性分级,三个月份中定安小黑豆和赣榆连毛倘均表现高抗(HR),39份种质均表现为高感(HS)。对南方大豆的抗性等级与其来源生态区和播期类型进行独立性检验,发现华南热带生态区(Ⅵ)抗虫品种占其整个生态区的41.5%,高于整个南方生态区抗虫品种22.8%的比例。南方栽培大豆群体抗选性与播期类型不相关。(2)室内对抗选性抗和感南方栽培大豆进行抗性验证:在抗选性试验中对接虫14h、28h、42h、56h叶面积损失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间叶面积损失率差异极显着,抗虫品种叶面积损失率远远低于感虫品种,但抗虫品种抗性均低于Lamar。抗生性试验中对斜纹夜蛾第6、9和12天的幼虫重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证明筛选出来的抗选性品种同时也具有抗生性特性。(3)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取食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叶片后的相对生长率(RGR)、食物转化率(ECI)、近似消化率(AD)和消化转化率(ECD)。通过Duncan氏新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取食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后相对增长速率差异显着,且抗虫性越强相对生长率越小,但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消化转化率间差异较小。

张士龙,贺正华,张祖新,邱法展,黄益勤[4](2014)在《聚合Cry1C*和VHb基因玉米抗虫耐渍新种质的创制》文中研究说明分别收集转外源抗虫基因Cry1C*、耐渍基因VHb的HiII、A188玉米材料T1代阳性转化单株花粉,与生产上常用的郑58、248、掖478、昌7-2等30多份自交系杂交和回交,采用"200 mg/L的草铵膦初选-PCR检测-表型鉴定"筛选程序对后代植株进行阳性单株筛选,连续进行3次回交和筛选得到BC3家系,将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目标基因的家系杂交,随后选择含2个目标基因的个体与轮回亲本回交和筛选,至BC5后自交纯合获得双抗新系11份。所得到的新系在抗虫、耐渍性状上与轮回亲本有显着差异。

张士龙,贺正华,邱法展,黄益勤[5](2013)在《玉米抗虫新种质的创制》文中认为收集转外源抗虫基因Cry1C*的HiII玉米材料T1代阳性转化单株花粉,与生产上常用的郑58、248、Ye478、昌7-2等30多份自交系测交和回交,并经200 mg/L的草胺膦喷施、PCR检测、大田鉴定等方法对后代植株进行阳性单株筛选,连续进行5次回交和筛选,最终自交纯合获得含Cry1C*基因抗虫玉米新系32份。

王立春[6](2013)在《抗甲虫转基因马铃薯杂交转育研究》文中认为马铃薯是世界上第三大作物,长期以来,马铃薯生产一直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胁。其中,马铃薯甲虫是最为严重的毁灭性害虫,因其具有危害能力强、扩散快、传播途径广、防治困难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传统防治手段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防治不仅费用高、污染环境,且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此外,在现有马铃薯育种资源中很难找到马铃薯甲虫的抗性基因资源,因此,利用抗虫基因工程手段防控马铃薯甲虫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对鞘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基因,以转cry3Aa单价基因的马铃薯品系及东北、西北地区主栽的常规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经常规杂交转育的方法,将抗虫基因转移到常规品种中,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分子检测和田间抗虫性鉴定,同时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进行田间选种工作,以期获得具有稳定遗传、农艺性状优良的基因聚合新种质材料,结果表明:1、经常规杂交转育获得4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单株共计281株,部分材料经PCR检测,后代中有87份材料为阳性植株,占30.9%,不同组合中阳性植株所占比例不一致,其中,2012D组合阳性植株比例最高,占38.9%,2012B组合阳性植株比例最低,占23.5%。2、对4个杂交组合阳性植株随机抽取28份植株进行田间抗虫实验,除2013A-10,2013B-4,2013C-14,2013D-6四个单株在不同时期出现较高幼虫数外,其余25株不同时期的成虫、幼虫、卵均未出现明显峰值。3、通过杂交转育育种方法,实现了抗虫基因从抗虫转化株系材料中成功转育到生产上正在大面积推广的马铃薯品种中,并通过抗虫、综合农艺性状、产量、品质鉴定获得了5份早熟材料2013A-5、2013A-2、2013B-1、2013C-1、2013D-2,5份中晚熟材料2013A-23、2013B-2、2013B-10、2013D-1、2013D-3,这些综合性状优良、抗虫基因聚合株系材料的获得,为培育抗甲虫马铃薯品种提供了重要材料。

丁帅[7](2012)在《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动物的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WSA)棉花是抗蚜虫转基因棉花新品种。为评估其种植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本文以转WSA基因棉花“抗蚜88017”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其对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基因棉花花粉与亲本棉花花粉中氨基酸和糖类的含量无显着差异。与取食亲本棉花花粉的家蚕相比,取食转基因棉花花粉的家蚕死亡率、各龄期体重、超氧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结茧率、茧重、羽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种植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家蚕无明显影响。2.一与取食亲本棉花花粉的意大利蜜蜂相比,取食转基因棉花花粉的意大利蜜蜂死亡率、超氧物歧化酶及中肠蛋白酶总酶活性、寿命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种植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意大利蜜蜂无明显影响。3.与取食亲本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相比,取食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死亡率、体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纤维素酶酶活以及产蚓茧和小蚯蚓数均无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说明,种植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无明显影响。

储成[8](2012)在《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后,转基因抗虫棉就成为全球商业化程度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土壤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活性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基础。研究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活性的影响是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评估和监测的重要内容。我国蚜虫虫害严重,农民防治蚜虫虫害仍然依靠化学方法。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ild shepherd’s purse agglutinin, WSA)抗虫棉是一种以棉蚜虫为靶标害虫的新型抗虫棉。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具有抗性,弥补了转Cry1Ac基因棉花只对棉铃虫、棉红铃虫有抗性的局限性。目前,转基因棉花是我国唯一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释放种植时间已有10多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这两种转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转WSA基因抗虫棉和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及其对照(常规棉)为实验材料,研究种植转基因棉花和常规棉花,在不同棉花生长期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差异,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分析(Biolog分析)、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传统培养计数和最大或然数法(MNP)等技术对转基因棉和常规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与种植常规棉的土壤相比,转WSA基因抗虫棉在苗期(T1)和吐絮期(T3)其土壤全钾含量有显着差异,而其它理化指标均无显着差异。另外,种植转WSA基因抗虫棉也没有显着影响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也无显着影响。(2)在苗期(T1)、花蕾期(T2)和吐絮期(T3),BIOLOG和PLFA分析表明,各生长期内种植转WSA基因抗虫棉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比较明显。DGGE图谱中条带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均表明,转WSA基因棉与常规棉在苗期(T1)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但在花蕾期(T2)和吐絮期(T3),两者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另外,转WSA基因棉与常规棉在T2期的土壤细菌16SrRNA基因拷贝数存在明显差异(转WSA基因棉显着高于常规棉),但是在苗期(T1)和吐絮期(T3)均无显着差异;可见,转WSA基因棉与常规棉在整个生长期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两者到达峰值的时间不一样,其中转WSA基因棉要早于常规棉。(3)与种植常规棉相比,种植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指标在棉花三个生长时期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两者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也没有显着差异。(4) BIOLOG分析表明,在棉花三个生长期,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和常规棉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出现比较大的差异;而且三个生长期的转基因双价棉在主成分分析图中比较聚集,表明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三个生长期的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和常规棉的根际土壤在主成分分析图中分布密集且均匀,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差异。PLFA分析显示,转基因双价棉与常规棉田的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花铃期(T3)和吐絮期(T4)均存在明显区别,而两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苗期(T1)和花铃期(T3)均存在明显差异。(5)各时期转Cry1Ac+Cry2Ab基因双价棉和常规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DGGE条带位置和亮度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采样时期之间的非根际土壤差异显着。基于条带位置和条带亮度的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时期采集的转基因双价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样品细菌群落结构无持续性显着差异。但四个时期的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差异较大。

宫本贺[9](2010)在《转基因苎麻的分子检测和抗虫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我国麻纺工业重要的纤维原料,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纤维原料之一,其纤维质量优良,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苎麻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多种害虫的侵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导致其减产和纤维品质的下降,甚至造成败蔸,给广大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培育抗虫的苎麻品种,是解决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点。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遗传转化手段可以将外源的抗虫基因转化到植株的基因组中,使其在植株体内表达产生对害虫有毒性的物质,从而杀死害虫。本研究主要针对本试验室导入苎麻栽培品种“中苎1号”而获得的六批遗传转化株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筛选,并对T0代转化株的抗虫性进行了鉴定,为苎麻遗传转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为今后将要开展的抗虫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转基因T0代株系进行了检测和筛选,获得了一系列检测为双阳性的转基因苎麻材料,同时发现外源的CpTI基因比CryIA基因的转化率略高,外源基因在苎麻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存在差异,外源转化基因可以进行正常的转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苎麻遗传转化株的转化率为65.5%。(2)对外源基因在T1代株系中进行的遗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表明,外源目的基因仍然可以保留,同时也发现了转基因T1代植株外源目的基因丢失的现象,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T1代株系其目的基因可以正常转录。(3)转基因T0代不同株系进行的抗虫性鉴定,从害虫对转基因不同株系的喜好程度和危害程度以及转基因不同株系对害虫的致死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害虫对转基因T0代不同株系的喜好程度存在差异;转基因T0代不同株系对害虫的抗性也不同,表现为高感和感虫的占多数,表现为中抗的占少数,没有表现为抗虫和高抗的株系。和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表现一定的抗性,但抗性普遍较低,尚未达到抗虫品种的要求。(4)对三个抗虫性指标(选择性拒食指数、校正死亡率和叶片被害指数)的聚类分析表明这三种指标在分析转基因T0代株系抗虫性方面是有效的,可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参考。

刘书梅,贾新合,赵国栋[10](2008)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郑杂棉3号的选育》文中研究表明郑杂棉3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7年1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176号);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10。

二、转基因抗虫棉的初选和抗虫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抗虫棉的初选和抗虫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2.2.3 实验方法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2.2.7 稻米品质分析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褐飞虱
        3.2.3 实验方法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3.2.7 稻米品质分析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4.4 讨论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性状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吸浆虫的研究现状
        1.1.1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与发生
        1.1.2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措施
    1.2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机制研究
        1.2.1 避虫性
        1.2.2 产卵不选择性
        1.2.3 形态抗虫性
        1.2.4 生化抗虫性
    1.3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抗性遗传的研究
    1.4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抗性基因/QTL的定位研究
    1.5 植物不同类型的抗虫相关基因研究
    1.6 生物信息学研究相关数据库
    1.7 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在基因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1.7.1 集群分离分析法(BSA)
        1.7.2 转录组测序(RNA-Seq)
        1.7.3 混池转录组测序(bulked segregant RNA-Seq,BSR-Seq)
        1.7.4 BSR-Seq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小麦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1.8.1 分子标记概述
        1.8.2 小麦不同类型功能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1.9 研究意义
    1.10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吸浆虫发育情况调查
        2.2.2 供试小麦材料的抗虫性鉴定
        2.2.3 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2.2.4 测序质量监控与比对分析
        2.2.5 差异表达分析
        2.2.6 BSR-Seq分析
        2.2.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和Pathway富集分析
        2.2.8 同源基因分析
        2.2.9 qRT-PCR分析
        2.2.10 基因序列检测
        2.2.11 EST标记的开发
        2.2.12 四引物扩增受阻体系PCR标记的开发
        2.2.13 KASP标记的设计与开发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表型分析
    3.2 羽化调查与qRT-PCR所用样品制备
    3.3 22 个小麦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3.3.1 转录组数据质量分析
        3.3.2 利用差异表达分析挖掘抗虫DEGs
        3.3.3 BSR法定位区间和挖掘抗虫相关基因
        3.3.4 利用基因功能注释挖掘抗虫相关基因
        3.3.5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发掘抗虫相关基因
        3.3.6 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3.4 近等基因系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3.4.1 转录组数据质量分析
        3.4.2 利用差异表达分析挖掘抗虫DEGs
    3.5 qRT-PCR分析
    3.6 抗虫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
    3.7 抗虫性分子标记的检测
        3.7.1 EST标记的有效性检测
        3.7.2 四引物ARMS-PCR标记的有效性检测
        3.7.3 KASP标记的有效性检测
4 讨论
    4.1 抗虫基因/QTL比较
    4.2 不同小麦材料间的抗虫位点
    4.3 抗虫基因类型
    4.4 候选基因筛选策略的比较
    4.5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功能(基因)标记的开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3)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其英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抗虫性研究
        1.1 作物抗虫学科的发展历程
        1.2 作物抗虫性机制
        1.2.1 抗生性
        1.2.2 抗选性
        1.2.3 耐害性
        1.2.4 三种抗虫机制间的关系
        1.3 作物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1.3.1 抗生性鉴定
        1.3.2 抗选性鉴定
        1.3.3 耐害性鉴定
        1.4 作物抗虫性的等级划分
        1.5 作物抗虫性与害虫综合治理的关系
        1.5.1 抗虫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优点
        1.5.2 单独使用抗虫性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缺点
        1.5.3 抗虫性与其他防治相结合的策略
    2 南方大豆研究进展
        2.1 南方大豆生态区及其特点
        2.2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利用
        2.3 南方大豆特点
    3 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斜纹夜蛾
        3.1 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
        3.2 斜纹夜蛾习性及危害情况
        3.3 大豆抗斜纹夜蛾研究进展
    4 昆虫食物营养利用的研究
        4.1 昆虫食物利用的研究指标
        4.2 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斜纹夜蛾的人工繁殖
    2 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室内对斜纹夜蛾抗性的验证
        3.1 试验材料
        3.2 室内抗选性的试验设计
        3.3 室内抗生性的试验设计
    4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
    1 南方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
        1.1 不同月份调查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叶面积损失率的差异
        1.2 同一月份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的方差分析
        1.3 不同月份南方栽培大豆抗选性的联合方差分析
        1.4 优异抗虫大豆材料的遴选
        1.5 不同来源生态区间南方栽培大豆的抗选性差异
        1.6 不同播期类型间南方栽培大豆的抗选性差异
    2 室内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验证
        2.1 抗选性验证
        2.2 抗生性验证
    3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3.1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三龄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3.2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五龄斜纹夜蛾食物利用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点
    1 讨论
        1.1 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方法
        1.2 不同观测日期间南方栽培大豆抗虫性的差异
        1.3 不同月份间南方栽培大豆抗虫性的差异
        1.4 抗斜纹夜蛾材料的遴选
        1.5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2 结论
        2.1 遴选出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感材料
        2.2 调查大豆对斜纹夜蛾抗选性特征的最佳时期
        2.3 不同来源生态区间、播种类型间大豆品种的抗选性差异
        2.4 斜纹夜蛾对不同抗性大豆的食物利用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4)聚合Cry1C*和VHb基因玉米抗虫耐渍新种质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1.2 总DNA抽提与浓度检测
    1.3 目的基因PCR扩增
    1.4 典型自交系的转化
    1.5 草铵膦初步筛选及PCR鉴定
    1.6 抗虫鉴定
    1.7 耐渍鉴定
    1.8 典型双抗系的创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回交后代的除草剂初选
    2.2 转化体的PCR鉴定
    2.3 抗虫、耐渍鉴定
        2.3.1 抗虫鉴定
        2.3.2 耐渍鉴定
    2.4 抗虫耐渍双抗玉米新材料的获得
3 结论与讨论

(5)玉米抗虫新种质的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总DNA提取与浓度检测
        1.2.2 目的基因PCR扩增引物序列及反应程序
        1.2.3 典型自交系的转化
        1.2.4 200 mg/L草胺膦初步筛选及PCR鉴定
        1.2.5 抗虫鉴定
        1.2.6 典型抗虫系的获得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交、回交后代的除草剂初选结果
    2.2 转化体的PCR鉴定结果
    2.3 田间抗虫鉴定结果
    2.4 抗虫玉米新材料的获得
3 结论与讨论

(6)抗甲虫转基因马铃薯杂交转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t 的特性及 Bt 杀虫蛋白基因分类
        1.2.2 Bt 杀虫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杀虫机理
        1.2.3 抗虫转基因育种取得的成果
        1.2.4 BT 基因的杂交转育
        1.2.5 鉴定方法
        1.2.6 转 Bt 基因的食品安全和展望
        1.2.7 环境安全
        1.2.8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杂交后代群体的构建
        2.1.1 试验时间及试验地点
        2.1.2 试验材料
        2.1.3 杂交组合的配置
        2.1.4 试验方法
    2.2 后代群体室内分子鉴定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转基因亲本及杂交后代田间抗虫性鉴定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转基因后代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鉴定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考种指标测定
        2.4.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抗虫 CRY3A 基因抗性分子鉴定
        3.1.1 亲本抗虫 CRY3A 基因的 PCR 检测
        3.1.2 转基因马铃薯亲本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3.1.3 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动态
        3.1.4 表达蛋白检测
        3.1.5 靶性检测
    3.2 CRY3A 的转育与杂交后代的获得
    3.3 不同组合后代植株 CRY3A 基因的 PCR 检测
    3.4 不同组合后代植株含 CRY3A 基因的表现
    3.5 不同组合后代植田间抗虫性表现
        3.5.1 A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3.5.2 B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3.5.3 C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3.5.4 D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3.6 不同组合后代材料的选育
第四章 讨论
    4.1 杂交转育的意义
    4.2 杂交转育后目的基因遗传与表达
    4.3 杂交转育后代材料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动物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动物影响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 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性评价
        1.1 全球转基因植物发展现状
        1.2 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状况
        1.2.1 几种重要的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现状
        1.2.2 抗虫转基因棉花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3 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的风险及风险评估原则
        1.3.1 转基因技术对转基因植物本身可能带来的问题
        1.3.2 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
        1.3.3 转基因生物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
        1.3.4 转基因安全评价的原则与内容
    第二章 抗虫转基因植物非靶效应研究的现状
        2.1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鳞翅目昆虫的影响
        2.2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传粉昆虫蜜蜂的影响
        2.3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动物蚯蚓的影响
        2.4 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2.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4.2 工作假说与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棉花品种及样品采集
        3.2 棉花花粉中氨基酸和糖类的测定
        3.2.1 棉花花粉中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3.2.2 棉花花粉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3 相关酶活的测定
        3.3.1 超氧物歧化酶
        3.3.2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3.3.3 中肠蛋白酶
        3.3.4 纤维素酶
        3.4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家蚕影响的研究方法
        3.4.1 实验用家蚕和桑叶
        3.4.2 实验设计
        3.4.3 急性毒性观察
        3.4.4 花粉粒的统计
        3.4.5 慢性毒性观察
        3.5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蜜蜂影响的研究方法
        3.5.1 蜜蜂和蜂笼
        3.5.2 实验设计
        3.5.3 急性毒性观察
        3.5.4 慢性毒性观察
        3.6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蚯蚓影响的研究方法
        3.6.1 供试蚯蚓与土壤
        3.6.2 实验设计
        3.6.3 急性毒性实验
        3.6.4 慢性毒性实验
        3.6.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转WSA基因棉花对家蚕的影响
        4.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中氨基酸和糖类含量
        4.2 棉花花粉的自然扩散规律
        4.3 桑叶上花粉粒个数的计算
        4.4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4.4.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4.4.2 家蚕粪便中花粉粒的观察
        4.5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评价
        4.5.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不同龄期家蚕体重的影响
        4.5.2 转WSA基因棉花对家蚕结茧率、茧重及羽化率的影响
        4.5.3 三龄期家蚕体内SOD酶活性的变化
        4.6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转WSA基因棉花对意大利蜜蜂的影响
        5.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评价
        5.1.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
        5.1.2 意大利蜜蜂体内几种酶的活性
        5.2 转WSA基因花粉对意大利蜜蜂的慢性毒性评价
        5.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转WSA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6.1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
        6.2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赤子爱胜蚯蚓超氧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
        6.3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赤子爱胜蚯蚓体重的影响
        6.4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赤子爱胜蚯蚓生殖的影响
        6.5 小结和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家蚕的影响
        7.2 转WSA基因棉花花粉对意大利蜜蜂的影响
        7.3 转WSA基因棉花叶片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7.4 本研究的创新处
        7.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收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研究方法
        1.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研究意义
        1.1.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意义
        1.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角度
        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2.1 传统的培养方法
        1.2.2 BIOLOG分析方法
        1.2.3 PLFA(phospholipid fatty acid)分析方法
        1.2.4 分子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物学功能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2.1 抗虫基因及其机理
        2.2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发展
        2.3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和存留作用
        2.3.1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2.3.2 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和存留作用
        2.5 抗虫转基因棉花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6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2.7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
    第三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第四章 转WSA抗蚜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描述
        4.1.3 采样方法
        4.1.4 土壤酶活性
        4.1.5 可培养微生物
        4.1.6 BIOLOG分析
        4.1.7 PLFA分析
        4.1.8 土壤DNA提取及PCR-DGGE分析
        4.1.9 荧光定量PCR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理化性质
        4.2.2 土壤酶活性
        4.2.3 可培养微生物
        4.2.4 Biolog分析
        4.2.5 PLFA分析
        4.2.6 PCR-DGGE
        4.2.7 荧光定量PCR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转CrylAc+Cry2Ab基因双价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试验地描述
        5.1.3 采样方法
        5.1.4 土壤酶活性
        5.1.5 可培养微生物
        5.1.6 Biolog分析
        5.1.7 PLFA分析
        5.1.8 土壤DNA提取及PCR-DGGE
        5.1.9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理化性质
        5.2.2 可培养微生物
        5.2.3 Biolog分析
        5.2.4 PLFA分析
        5.2.5 PCR-DGGE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转基因苎麻的分子检测和抗虫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苎麻虫害
        1.2.1 苎麻常见害虫对苎麻的危害
        1.2.2 对苎麻虫害的应对策略
    1.3 苎麻遗传转化研究概况
    1.4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
        1.4.1 使用报告基因
        1.4.2 PCR 检测
        1.4.3 分子杂交检测
        1.4.4 分子标记检测
        1.4.5 免疫技术的应用
    1.5 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1.5.1 室内生物鉴定
        1.5.2 室外罩笼接虫鉴定
        1.5.3 大田自然感虫鉴定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转抗虫基因苎麻T_0、T_1代植株的检测、筛选和移栽
    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相关药品与试剂
    2.2 方法
        2.2.1 苎麻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2 PCR 检测
        2.2.3 苎麻总RNA 的提取
        2.2.4 RT-PCR 检测
        2.2.5 Gus 组织化学染色
        2.2.6 转基因植株育种及T_1 代植株遗传稳定性的初步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转基因T_0 代苎麻株系的PCR 检测和筛选结果
        2.3.2 转基因T_0 代苎麻株系的RT-PCR 检测结果
        2.3.3 转基因T_0 代苎麻植株叶片的Gus 检测结果
        2.3.4 T_0 代转基因植株(再生苗)的驯化和移栽
        2.3.5 转基因T_0 代植株的育种及后代表现
        2.3.6 转基因T_1 代苎麻株系的分子检测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转基因苎麻的抗虫性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幼虫拒食趋向性试验
        3.2.2 离体叶片法调查幼虫死亡率
        3.2.3 叶片危害指数的调查与计算
        3.2.4 室外活体成株接虫试验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幼虫拒食趋向性调查结果
        3.3.2 离体叶片法喂虫调查幼虫死亡率结果
        3.3.3 叶片被害指数调查结果
        3.3.4 转基因T_0 代株系对苎麻夜蛾低龄幼虫抗虫性指标的聚类分析
        3.3.5 室外活体成株接虫死亡率调查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转基因抗虫棉的初选和抗虫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性状的转录组分析[D]. 郝志明.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我国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选性鉴定及验证[D]. 赵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聚合Cry1C*和VHb基因玉米抗虫耐渍新种质的创制[J]. 张士龙,贺正华,张祖新,邱法展,黄益勤. 玉米科学, 2014(02)
  • [5]玉米抗虫新种质的创制[J]. 张士龙,贺正华,邱法展,黄益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1)
  • [6]抗甲虫转基因马铃薯杂交转育研究[D]. 王立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7]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动物的安全性研究[D]. 丁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8]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储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9]转基因苎麻的分子检测和抗虫性鉴定[D]. 宫本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10]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郑杂棉3号的选育[J]. 刘书梅,贾新合,赵国栋. 中国种业, 2008(12)

标签:;  ;  ;  ;  ;  

转基因抗虫棉初选及抗虫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