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装修他们的家

美国人如何装修他们的家

一、美国人是怎样进行住宅装修的(论文文献综述)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1](2021)在《脱身策略》文中提出一家着名医药科技公司创始人乔丹·帕里什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看似成功的人生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乔丹觉得自己山穷水尽,心力交瘁的他只想着早日逃离现实。乔丹的心理医生罗森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绝望的乔丹拨通了电话,随后被自称是"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带走。这家公司专门帮助那些想要摆脱现有生活,在世界的另一处改头换面、重新生活的人。他们制造了乔丹遭遇车祸死亡的假象,乔丹的家人获得了一笔赔偿金,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乔丹很快就后悔了,他不愿以这种狼狈的方式退出原来的生活。想念家人的他希望回归家庭,但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强行将乔丹送到日本,严格监视他的生活。乔丹无意中发现以前的同事兼好友亚历克斯与脱身策略公司有过联系。难道这一切都是圈套?

丁俊[2](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周春辉[3](2020)在《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而室内环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研究室内环境、儿童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2010~2011年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CCHH:China Children Health Home)对南京住宅室内环境和儿童健康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于2019年对南京儿童家庭进行了第二次横断面研究。通过对南京地区1501名学龄前儿童家庭的问卷调查,获得了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的数据库。采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了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室内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在分析中引入了混淆因素以排除干扰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将本次调研结果与2010年南京调研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了十年间南京地区室内环境与儿童疾病相关性的变化。研究发现,儿童喘息、夜晚干咳、诊断哮喘、鼻炎、植物接触鼻炎、湿疹的患病率随时间下降;儿童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动物接触鼻炎、肺炎、耳炎的患病率随时间上升。儿童父母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一般性症状和皮肤性症状患病率随时间略微上升,黏膜性症状患病率随时间稍微下降。可以得出十年间南京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室内不良气味感知对儿童当前喘息、夜晚干咳和鼻炎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空调是儿童鼻炎的危险因素,使用新风过滤机是儿童夜晚干咳和曾经鼻炎的危险因素。住宅潮湿是儿童当前湿疹的危险因素,衣被潮湿是儿童曾经湿疹和耳炎的危险因素。室内虫害对儿童当前鼻炎和耳炎有显着危害。相比于其它时间段,“孩子0~1岁”时室内新家具和新装修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室内新家具、新装修、住宅潮湿、衣被潮湿、室内虫害、发霉气味、父母吸烟、宠物饲养、使用蚊香或熏香等因素是SBS症状常见的危险因素。与2010年相比,2019年室内不良气味感知、住宅潮湿和衣被潮湿、室内蟑螂和蚊蝇、室内新家具对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产生危害的数量减少,但是对部分儿童疾病的危害性增强。室内新装修对儿童健康的危险性增大。最后,本文提出了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和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文中对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编制了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的评价软件以方便该评价方法的应用。

边施乔[4](2020)在《XM家装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装饰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市场容量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该行业进入门槛低,形成了典型的“大市场,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装饰行业企业众多,且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竞争异常激烈,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出现发力不足的迹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寻求创新、高效的营销策略已成为整个装饰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对于营销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来说寻求低投入的有效营销策略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装饰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中小企业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制定高效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以XM家装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工具、企业近五年的营销数据和消费者调查数据对营销策略进行探讨。通过PEST模型分析装饰行业的宏观环境并从中发现机遇和挑战,运用波特五力模型评估装饰行业的竞争环境,运用STP理论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规划了企业及产品的定位,依据4Cs营销理论优化了企业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对装饰行业大环境的分析以及XM家装公司营销的现状,阐述了企业面临的营销问题:包括消费者流量减少、营业额呈倒U型增长趋势,而传统的营销方式花费大,营销效果得不到保障。本文依托消费者行为分析数据,研究消费者行为习惯随着技术发展的变化,从而找出营销策略的突破口。借助STP工具规划企业定位,制定出引流品、战略品、利润品相结合的竞争战略,采取4Cs营销理论中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战略,优化了企业的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方式。本文对XM家装公司的定位转型和营销策略有指导性意义,对装饰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有参考价值。

王杉杉[5](2020)在《《乡村建筑》(节选)后置定语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的发展成必然趋势,而乡村建筑作为乡村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对振兴乡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各国,美国乡村建筑世界闻名,值得借鉴学习。因此,本文以美国作家Allen Lewis Falley所着《乡村建筑》第三章到第十三章的内容为实践素材,在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对建筑类文本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出后置定语在该类型文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乡村建筑》属于科技类文本,语言严谨,文体正式。对于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文本,要想实现翻译术语的专业性和统一性,必须对其中专业术语进行整理、研究,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第三章到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乡村建筑中各个部分的详细信息,例如建筑的选址,建筑用材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在本实践文本中,后置定语这一语法现象频繁出现,如:非谓语动词作后置定语,定语从句以及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因此,译者将后置定语的研究作为本实践报告的重点。译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完成该翻译实践报告。在该实践报告中,译者将文本中的后置定语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出建筑类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归纳和总结,为以后相关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成艳玲[6](2020)在《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各国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于世界各国国情和生态环境都不相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想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对体系的理解和完善度上依旧存在着欠缺和不足之处,所以在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上需要更加深入。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对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及关联耦合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将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和其他新能源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论述其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证实绿色建筑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上的体现。此外,对我国在推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其次,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评估体系进行主要分析研究,以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纵向比较新旧版评价标准在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变化,以及介绍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间的异同,分别从评价体系整体对比和要素耦合因子对比两个方面详细进行论述。发现我国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并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为分析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奠定基础。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中对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较为稀缺,并且所选用的研究标准较今而言已相对老旧的现象,结合上文总结出的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所存在的问题,论文以“耦合”为理论视角,试将“关联耦合法”的思想应用到绿色建筑评价中来。确定绿色建筑评价中的耦合要素和具体演绎过程,从外部耦合和内部耦合两个角度论述其中的耦合关系,该方法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优化和推动具有参考意义。

姚珏[7](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王礼瀚[8](2019)在《基于标准成本法的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土地公开竞价、商品房限价限购的严峻地产大环境下,房企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环保的严格导致房屋建筑的原材料价格飞涨,房屋建安成本水涨船高,房企的总体盈利空间逐渐压缩。面对以上形势,如何控制好高层住宅业态的建安成本,提高房企成本竞争力,为业主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房屋,同时又减少住宅建筑材料生产能源的消耗即碳排放,提高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摆在房企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论文选择目前住宅市场占比最大的高层住宅业态、造价占比最高的建安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NC地区的高层住宅建安成本,并计算出NC地区的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数学期望,然后确定出该地区高层住宅的市场标准建安成本,并建立了标准建安成本差异分析模型。在差异分析基础上,提出采用限额指标法、供应商价值链、作业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价值工程等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建安成本与市场标准建安成本之间的差异负贡献,以达到建安成本控制的目标。最后以MD公司HWC项目公司实际工程为案例,进行该项目工程方案版建安成本与市场标准建安成本的比较和差异分析,并针对不同差异负贡献的类型,分别采用限额指标法、供应商价值链、作业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价值工程等,提出相应的差异负贡献解决途径以及成本控制措施,使初版方案目标版建安成本的下降了7%,相比拿地测算时下降了1.4%,达到了公司拿地阶段的经营目标。

张琼[9](2019)在《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近几十年高速城市化推进带来了城市住宅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大批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区建筑功能品质严重滞后于时代需求,面临严峻的品质提升挑战。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综合的过程,既包含多学科多专业的参与协作,又需要结合实态和目标的科学方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既有住区建筑系统性强的品质提升是从前期调查、诊断评估、到方案决策、实施、以及后期跟进的完整流程,其中,前期研究的实态调查与评估尤为重要,在实践发展中形成了住区建筑改造前评估与策划的专门研究领域。我国既有住区建筑量大面广,住宅品质提升事业任重道远。“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科技项目、示范工程等支持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规模较大的旧住区改造工作,在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然而,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改造活动仍然是简易诊断和粗放维修的模式,经调查发现:1)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复杂,基础信息缺失严重,缺乏系统整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2)改造前诊断评估缺乏实态数据指导,评估目标和操作简易盲目;3)评估方法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改造评估缺失严重。另外,我国近些年在建筑行业前策划的研究领域,也同样指出了缺少前期实态与评估研究导致的缺乏设计依据问题,认为前期研究应该作为建筑师基本职业技能。因此,面向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科学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前评估”体系,本文提出了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首先,对既有住区建筑评估相关理论、国内外典型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论述了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前评估研究,是建立实态与评估的有效对应和关联体系。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的调研采集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信息,确立了实态构成要素,引入层级化的方法,建立了既有住区建筑层级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从评估项适应性、评估条件整合性、评估流程操作性三个方面进行实态与评估相结合的体系化建构,即:通过典型标准体系与实态要素的多方面对照分析,建立了适应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实态的评估项体系;发现复杂实态的层级联系,建立了评估项、评估条件与层级化的关联属性,形成以层级为基础的评估条件数据整合;借助信息化工具,构建实态评估的辅助知识库平台,促进科学规范的流程指导和应用。本文是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过程中前期阶段的基础研究,着眼于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的、结合实态与评估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科学流程建构,扩充和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的实践方法和理论基础,为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精细化、科学化、体系化发展提供参考。

谢冠一[10](2019)在《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如果说建筑是庇护身体的场所,那么内部空间显然就是建造行为的原始动机。然而建设程序的割裂现象表明两个领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对话,从专业教育方面看,两者的方法和体系更是呈现明显分离的发展轨迹。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室内设计从诞生伊始就流露出与建筑专业在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上的普遍分立。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和服务对象是两者之间观念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和各自的设计取向,成为干扰建筑整体性的客观矛盾。这是本文有关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着眼点。科学系统论将整体性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并提供了实现整体性的两种可能。如果将建筑比作一个复杂系统,那么建筑的整体性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反向的实施路径。这就意味着现实分立的建筑本体和建筑内部,可以从各自立场出发“自外而内”或“自内而外”地走向整体。而哲学、绘画、建筑领域的多元空间概念为“男性-女性、学术-工匠、公共-日常”这些相对关系提供了消解矛盾的方法启示。这是本文研究中有关设计方法对接的重要结合点。室内设计可以通过三条路径从具体方法上走向建筑整体:从空间概念出发走向具象体验;从材质工艺出发走向空间操作;从内部设施出发走向整体思维。它们以室内设行业内的三个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对照矛盾双方的逻辑与立场,利用建筑空间的抽象-具象、视觉-感知、实体-虚体等相对关系的可转换性,通过视角转换、要素转换和图底转换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步骤,达到消解矛盾和统一秩序的意图,逐步走向对方立场并实现有机统一。在快速建设或建筑更新的语境中,上述方法对于两个专业的一线从业者来说,具有实践和借鉴的价值。

二、美国人是怎样进行住宅装修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人是怎样进行住宅装修的(论文提纲范文)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儿童呼吸道与过敏性疾病
        1.2.2 病态建筑综合征(SBS)
        1.2.3 住宅室内环境
        1.2.4 室内空气品质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问卷设计
        2.1.2 调研方式
        2.1.3 调研对象与结果
    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2.1 列联表分析
        2.2.2 卡方检验
        2.2.3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章 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疾病患病率
    3.1 室内环境描述
        3.1.1 家庭基本信息
        3.1.2 建筑特性
        3.1.3 住宅装修与潮湿表征
        3.1.4 建筑采暖通风
        3.1.5 室内空气品质
        3.1.6 生活习惯
    3.2 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与SBS患病率
        3.2.1 哮喘及相关症状患病率
        3.2.2 鼻炎及相关症状患病率
        3.2.3 湿疹与感染症状患病率
        3.2.4 SBS患病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环境对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及SBS的影响
    4.1 室内环境与儿童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
        4.1.1 室内空气品质
        4.1.2 住宅室内潮湿
        4.1.3 新家具与新装修
    4.2 室内环境与SBS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宅室内环境评价
    5.1 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
        5.1.1 确定评价方法
        5.1.2 可行性验证
    5.2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
        5.2.1 星级评价法
        5.2.2 指数评价法
        5.2.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软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XM家装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2.相关理论基础
    2.1 PEST分析模型
    2.2 波特五力模型
    2.3 STP理论
    2.4 4 Cs营销理论
3.XM家装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XM家装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XM家装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强
        3.2.3 潜在新进者威胁大
        3.2.4 替代品威胁较小
        3.2.5 同业竞争程度大
    3.3 消费者需求环境分析
        3.3.1 消费者画像
        3.3.2 消费者购买渠道
        3.3.3 消费者决策因素
        3.3.4 消费者流失原因
4.XM家装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4.1 XM家装总体概况
        4.1.1 XM家装公司简介
        4.1.2 XM家装产品概况
    4.2 XM家装营销现状
        4.2.1 企业营销数据
        4.2.2 企业营销现状
    4.3 XM家装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3.1 定位模糊
        4.3.2 产品杂而泛
        4.3.3 定价不合理
        4.3.4 渠道闭塞
        4.3.5 沟通受阻
5.XM家装市场定位及4Cs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5.1 XM家装市场定位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基于“顾客”的产品优化策略
        5.2.1 引流品:线上设计及施工指导
        5.2.2 战略品:第三方买手推荐
        5.2.3 利润品:高品质装饰服务
    5.3 基于“成本”的价格优化策略
        5.3.1 引流品及战略品定价策略
        5.3.2 利润品定价策略
    5.4 基于“便利”的渠道优化策略
        5.4.1 咨询渠道优化
        5.4.2 服务渠道优化
    5.5 基于“沟通”的促销优化策略
        5.5.1 企业对外宣传形式优化
        5.5.2 倾听消费者需求形式优化
    5.6 XM家装市场营销的保障措施
        5.6.1 提供技术保障
        5.6.2 优化组织架构
        5.6.3 服务体系标准化
6.结论
    6.1 研究的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乡村建筑》(节选)后置定语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1.1 背景简介
        1.1.2 主要内容
    1.2 任务特点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翻译流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制定计划
        2.1.2 研读原文
        2.1.3 阅读文献
    2.2 翻译过程
        2.2.1 翻译目的论
        2.2.2 翻译难点及处理
    2.3 译后事项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乡村建筑》中后置定语的数量及分类
    3.2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建筑类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翻译
        3.2.1 非谓语动词充当后置定语的翻译
        3.2.1.1 现在分词充当后置定语
        3.2.1.2 过去分词充当后置定语
        3.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3.2.2.1 限定性定语从句
        3.2.2.2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3.2.3 介词短语充当后置定语的翻译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翻译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起源
        2.1.2 绿色建筑的概念
        2.1.3 绿色建筑与传统健筑的区别
        2.1.4 绿色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的比较
        2.1.5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概念
        2.2.2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我国推广中的问题
        2.2.3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耦合关系
    2.3 关联耦合思想
        2.3.1 耦合定义
        2.3.2 耦合的类型与特征
        2.3.3 关联耦合法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耦合性研究
    3.1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3.1.1 英国BREEAM
        3.1.2 美国LEED
        3.1.3 日本CASBEE
    3.2 国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3.2.1 《中国生态住宅评价手册》
        3.2.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3.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3 国内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3.3.1 目的及意义
        3.3.2 重新定义
        3.3.3 评价指标
        3.3.4 评价阶段
        3.3.5 评价分值
        3.3.6 评价星级
        3.3.7 内容对比
    3.4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要素耦合因子分析
        3.4.1 评价体系整体对比分析
        3.4.2 要素耦合因子对比分析
        3.4.3 现存问题及发展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建筑评价的内外部耦合关系研究
    4.1 “关联耦合法”的基本构成
        4.1.1 耦合要素
        4.1.2 耦合模式
        4.1.3 耦合结果
    4.2 “关联耦合法”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演绎
        4.2.1 演绎框架
        4.2.2 演绎过程
    4.3 绿色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耦合研究
        4.3.1 社会政策层面
        4.3.2 市场经济层面
        4.3.3 公众认知层面
        4.3.4 耦合结果
    4.4 绿色建筑评价影响因素的耦合研究
        4.4.1 自然环境层面
        4.4.2 人文环境层面
        4.4.3 社会环境层面
        4.4.4 耦合结果
    4.5 绿色建筑评价组成因素的耦合研究
        4.5.1 安全耐久层面
        4.5.2 健康舒适层面
        4.5.3 生活便利层面
        4.5.4 资源节约层面
        4.5.5 环境宜居层面
        4.5.6 耦合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二、异地的馆藏
    小结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一、家族群居形制
        二、独居民宅形制
    小结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一、动植混合类
        二、戏文叙事类
        三、诗句意境类
        四、宗教信仰类
        五、吉祥装饰类
        六、数字阴阳类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一、意象表现
        二、符号隐喻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一、均衡开合
        二、饱满律动
        三、虚实相生
        四、质朴本色
    小结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一、祖制家教
        二、士大夫名门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一、阴阳观念
        二、驱凶纳吉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一、廉商元素
        二、外朴内华
    小结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录
    二、访谈记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基于标准成本法的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进展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未来发展趋势
        1.3.4 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1.4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研究思路
    1.6 创新点
第2章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控制基础理论
    2.1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理论基础
    2.2 成本控制发展理论及成本控制阶段
        2.2.1 成本控制研究基础
        2.2.2 成本控制阶段划分
    2.3 成本控制研究理论方法
        2.3.1 数理统计法
        2.3.2 标准成本法
        2.3.3 价值链理论
        2.3.4 ABC-AHP-VE法
第3章 高层住宅市场标准建安成本的确定
    3.1 开发产品业态及建安成本组成及科目划分
    3.2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抽样调查表设计
    3.3 高层住宅市场标准建安成本建立
第4章 高层住宅市场标准建安成本差异分析及方法
    4.1 高层住宅市场标准建安成本差异分析
    4.2 高层住宅建安成本差异控制方法
        4.2.1 含量差异控制方法
        4.2.2 价格差异控制方法
        4.2.3 混合差异控制方法
第5章 案例应用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成本现状
    5.3 项目成本差异分析
    5.4 项目成本差异控制措施
        5.4.1 针对含量差异负贡献控制措施
        5.4.2 针对价格差异负贡献控制措施
        5.4.3 针对混合差异负贡献控制措施
    5.5 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巨大挑战
        1.1.2 建立良好的诊断评估是保障品质提升的关键
        1.1.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实态分析与评估的必然性
    1.2 实态与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建筑性能评估与使用后评估
        1.2.2 建筑再生与诊断
        1.2.3 建筑策划与预评估
        1.2.4 本研究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的内涵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1.3.1 既有住区建筑
        1.3.2 品质提升内涵
        1.3.3 研究范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1.4.2 国内实态评估相关研究
        1.4.3 信息辅助工具相关研究
        1.4.4 研究动态述评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1.7 创新点
2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发展与演进
    本章概述
    2.1 品质提升发展与实态评估演进的概况
        2.1.1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2.1.2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的发展
        2.1.3 国内外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的演进
    2.2 国外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2.2.1 欧洲
        2.2.2 美国
        2.2.3 日本
        2.2.4 启示与局限
    2.3 国内典型既有住区建筑评估方法与体系
        2.3.1 相关评估标准
        2.3.2 相关前沿探索
        2.3.3 相关实践做法
        2.3.4 启示与局限
    2.4 比较分析与总结
        2.4.1 国内外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2.4.2 对实态与评估体系化构建的指导
    本章小结
3 既有住区建筑的实态要素采集与构成分析
    本章概述
    3.1 实态的影响因素
        3.1.1 设计建造的影响
        3.1.3 维护条件的影响
        3.1.4 使用现状的影响
    3.2 实态调研与信息采集
        3.2.1 标准规范梳理
        3.2.2 设计图纸统计
        3.2.3 建筑履历变化
        3.2.4 现场实地观察
        3.2.5 信息深度访谈
    3.3 实态要素的层级化与关联性分析
        3.3.1 住区建筑层级化分析
        3.3.2 主体建筑类型化分析
        3.3.3 实态要素构成与层级的关联分析
    3.4 实态评估的体系化构建
    本章小结
4 既有住区建筑适应性的实态评估项建立
    本章概述
    4.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与方法
        4.1.1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原则
        4.1.2 建立实态评估项的方法
    4.2 基础评估项的筛选
        4.2.1 评估标准体系的交叉对照
        4.2.2 标准体系中基础评估项的提取
    4.3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4.3.1 实态要素的品质属性
        4.3.2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关联
        4.3.3 实态要素与基础评估项的差异
        4.3.4 实态要素对基础评估项的调整
    4.4 层级化对评估项的重组
        4.4.1 品质属性的层级关联
        4.4.2 层级化对实态评估项的重组
    本章小结
5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本章概述
    5.1 评估条件的构成与关联
        5.1.1 评估条件的构成
        5.1.2 评估条件的整合原则
        5.1.3 评估条件与评估项的关联性
    5.2 外装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5.2.1 外装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5.2.2 外装层评估条件整合
    5.3 隔离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5.3.1 隔离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5.3.2 隔离层评估条件整合
    5.4 中间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5.4.1 中间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5.4.2 中间层评估条件整合
    5.5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的评估条件整合
        5.5.1 周边环境层评估项与品质范畴
        5.5.2 周边环境层评估条件整合
    本章小结
6 既有住区建筑实态评估辅助操作平台构建
    本章概述
    6.1 实态评估的流程与工具性
        6.1.1 实态评估的流程
        6.1.2 实态评估对品质提升的工具性
        6.1.3 知识库在实态评估中的作用
    6.2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构建
        6.2.1 知识库构建的基础
        6.2.2 知识库构建的目标
        6.2.3 知识库的整体架构
        6.2.4 知识库的功能模块
        6.2.5 知识库的运行设计
    6.3 实态评估辅助知识库的应用机制
        6.3.1 方案决策依据
        6.3.2 政策标准支持
        6.3.3 平台搭建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
    7.3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相关政策列表
附录B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案例
附录C 我国北方各城市主要既改项目
附录D 我国相关住宅评估标准比较
附录E 劣化现象调研住宅基本信息
附录F 住宅基本信息整理模板
附录G 我国目前典型住宅加电梯案例
附录H 表面劣化现象部位特征图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室内设计的困惑
        1.1.2 割裂的整体
        1.1.3 图像时代的空间觉醒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整体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1.2.2 空间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1.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室内设计方法
        1.3.2 研究目标:建筑内外整体性
        1.3.3 研究内容:空间概念与方法对接
        1.3.4 研究价值:理论、实践与教学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总体框架
        1.4.3 重点和难点
        1.4.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空间觉醒
    2.1 室内设计的诞生与演化
        2.1.1 早期室内装饰行业的非专业化倾向
        2.1.2 现代室内设计的演化特征
        2.1.3 方法与体系的思辩
    2.2 空间观念的多元辨析
        2.2.1 空间概念的刍议
        2.2.2 哲学与科学领域的空间概念
        2.2.3 艺术领域的空间概念
        2.2.4 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
    2.3 整体观思想的导入
        2.3.1 整体观与系统论
        2.3.2 系统论下的两种建筑整体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空间概念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3.1 空间的抽象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
        3.1.1 空间作为实体
        3.1.2 空间作为虚体:
        3.1.3 空间概念与室内设计的距离
    3.2 从三个图式看建筑空间的抽象性
        3.2.1 多米诺体系的形式抽象
        3.2.2 空间构成图式的物质抽象
        3.2.3 九宫格问题的视角抽象
    3.3 立体主义绘画的启示
        3.3.1 观察角度
        3.3.2 具象感知
    3.4 视角转换:自内而外的观察角度
        3.4.1 从上帝视角回到蠕虫视角
        3.4.2 从一点透视走向多点透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材质工艺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4.1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4.1.1 材质工艺作为技术内容
        4.1.2 材质工艺作为形式内容
        4.1.3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4.2 从三类界面看材质工艺的局限性
        4.2.1 结构理性的局限性
        4.2.2 饰面技术的分裂性
        4.2.3 材质消隐的非物质性
    4.3 装配部件法的启示
        4.3.1 要素的区分与抽象
        4.3.2 要素的组织与操作
    4.4 要素转换:从材质工艺走向空间操作
        4.4.1 从功能要素走向抽象要素
        4.4.2 从界面设计走向界面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内部设施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5.1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5.1.1 内部设施作为生活日常
        5.1.2 内部设施作为系统部件
        5.1.3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5.2 从内部设施看建筑日常的复杂性
        5.2.1 卫生设备的技术复杂性
        5.2.2 日用家具的形式多样性
    5.3 透明性的启示
        5.3.1 透明的区分
        5.3.2 透明的延伸
    5.4 图底转换:从局部问题走向整体思维
        5.4.1 从形体构图走向空间构图
        5.4.2 从局部空间走向整体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正反思辨
    二、设计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展望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四、美国人是怎样进行住宅装修的(论文参考文献)

  • [1]脱身策略[J].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 译林, 2021(05)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3]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D]. 周春辉. 东南大学, 2020
  • [4]XM家装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边施乔.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乡村建筑》(节选)后置定语汉译实践报告[D]. 王杉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D]. 成艳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标准成本法的高层住宅建安成本控制[D]. 王礼瀚. 南昌大学, 2019(02)
  • [9]面向品质提升的既有住区建筑实态与评估体系化研究[D]. 张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 谢冠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美国人如何装修他们的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